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绿原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黄伟炜;陈一明;宫晓光;刘宁;伍海鹰;王保春;常顺伍

    目的 探讨绿原酸(CGA)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O组),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组),胆总管结扎+CGA组(BDL+CGA组).分别于术后7、14和21天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I、II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与BDL+NS组比较,胆总管结扎7天、14天时,BDL+CGA组可以提高Bax/bcl-2的比值,减少I、III型胶原RNA的表达.结论 CGA在大鼠阻塞性黄疸早、中期有促进HSC凋亡作用,减轻了阻黄时肝的纤维化,减轻了阻黄时肝的损伤.

  • 乙醛所致肝星状细胞增殖的离体模型的研究(Ⅰ)

    作者:叶永安;田德禄;朱陵群;王满霞;赵凤志

    目的:在国内首次建立乙醛所致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离体模型.方法:通过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取传一代星状细胞作为对象,选择乙醛17.5 μmM为基础浓度,以5、10、50、150、200、250倍递增浓度作为刺激因子,用MTT及Giemsa染色法观察乙醛对星状细胞的作用.结果:875 μmM乙醛为佳浓度,可使星状细胞增殖率和存活率均达到大.Giemsa染色该浓度细胞增殖为活跃.结论:单纯用乙醛作用于肝星状细胞可以形成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离体模型,适用于以后的多种相关实验.

  • 中药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申凤俊;唐淑珍;阴赪宏;王平;马雪梅;李佳;张岩;马红;贾继东;王宝恩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86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内钙浓度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对象为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增殖采用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细胞内钙浓度测定用Fluo-3/AM(乙酰氧甲基酯)标记后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荧光光密度值.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浓度用放免法检测.HSC-T6细胞CoL-Ⅰ及Ⅲ型胶原(CoL-Ⅲ)mRNA的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 AngⅡ可促进HSC-T6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复方861可阻断这些变化.复方861也可降低HSC-T6细胞CoL-Ⅰ及PⅢP的分泌和CoL-Ⅰ及CoL-Ⅲ mRNA的水平.结论复方861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 奥曲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胞质内游离钙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薛秀兰;林菊生;孙雪梅;周鹤俊

    目的:探讨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奥曲肽(octreotide)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胞内游离钙[Ca2+]i及增殖的调节.方法: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2/AM)负载培养的大鼠HSC,观察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48 h后octreotide 对HSC[Ca2+]i的调节,同时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比较不同浓度的octreotide对大鼠HSC增殖的影响.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放免分析药盒测cAMP,cGMP浓度.结果:与常氧条件相比,低氧条件下HSC[Ca2+]i显著升高(293.2±12.4 nmol/Lvs137.7±7.8 nmol/L,P<0.01).500、800和1 000μg/L octreotide在常氧状态下可引起HSCs[Ca2+]i降低(P<0.05),其值分别为92.5±2.5、83.8±2.3和76.6±2.2 nmol/L.低氧时500,800和1 000μg/Loctreotide可引起HSCs[Ca2+]i降低(P<0.01),其值分别为204.3±7.4、174.1±4.8和156.6±6.6 nmol/L.常氧对照组A值(0.232±0.016)明显低于低氧对照组(0.533±0.036)(P<0.01);经500、800和1 000μg/Loctreotide处理后,无论是常氧还是低氧状态下A值均明显降低(P<0.01).低氧条件下cAMP和cGMP含量不发生改变(P>0.05);无论是常氧还是低氧状态,经过octreotide 500μg/L处理后,cAMP和cGMP含量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增高(cAMP:1.69±0.18 pmol/mgvs1.10±0.32pmol/mg,1.87±0.30 pmol/mgvs1.37±0.25 pmol/mg,P<0.05;cGMP:1.08±0.24 pmol/mg vs 0.86±0.12pmol/mg,1.17±0.53 pmol/mg vs 0.89±0.20 pmol/mg,P<0.05),而Octreotide 800,1 000μg/L组更高(cAMP:1.99±0.27,2.48±0.37 pmol/mg vs1.10±0.32 pmol/mg.P<0.01;2.09±0.35,2.24±0.15 pmol/mg vs 1.37±0.25pmol/mg,P<0.01;cGMP:1.24±0.17,1.31±0.29pmol/mg vs 0.86±0.12 pmol/mg,P<0.01;1.38±0.29,1.46±0.35 pmol/mg vs 0.89±0.20 pmol/mg,P<0.01).结论:缺氧可通过第二信使系统促进HSC的增生,而octreotide无论常氧还是低氧条件下剂量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cAMP,cGMP参与了对HSC的调节.

  • 骨髓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骆莹;向慧玲;唐飞;韩涛

    近年来,对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并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也对这个观点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骨髓干细胞没有这种能力,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为星状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从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本文将骨髓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 大鼠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Smad2/3的表达

    作者:胡志英;胡锡琪;朱世能;顾映红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HCC)形成过程中smad2/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甲基4-二甲基偶氮苯(DAB)诱发的HCC中smad2/3蛋白的表达,探讨smad2/3在HCC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HCC形成过程中smad2在增生、不典型增生的胆管细胞、肝细胞内均有表达阳性率l00%(19/19),而smad3仅个别例中有局灶性表达,阳性率15.8%(3/19),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8mad3主要在星状细胞中表达.癌细胞中smad2、3的阳性率分别为l00%(11/11),9.1%(1/11)(P<0.01).结论:增生、不典型增生的细胞产生的TGF-β可激活其下游的smad信号转导蛋白使其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加,并可形成DNA结合复合物进入胞核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TGF-β的增生调控作用.smad2的表达强弱与HCC发展呈正相关.smad3在间质形成和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对人胰腺星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刘文滨;王兴鹏;吴恺;张汝玲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人胰腺星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组织贴壁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原代分离纯化人胰腺星状细胞(hPSC),体外培养10 d后细胞活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匀浆中AngⅡ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PSC上的AT1表达.应用AngⅡ(10-8mol/L)和洛沙坦梯度浓度设计多种组合处理PSC细胞.BrdU掺入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Wound-healing分析法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PSC中Ⅰ型胶原和p38的表达.结果 人PSC存在AT1的表达,而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匀浆中未能检测到AngⅡ.洛沙坦能够时效和量效性地诱导细胞凋亡(10-5mol/L时明显),能减轻AngⅡ所导致的细胞迁移和Ⅰ型胶原的分泌,抑制PSC p38的表达.结论 AngⅡ主要依靠旁分泌而并非自分泌途径,通过AT1受体对PSC发挥作用,而洛沙坦通过抑制AngⅡ同AT1结合而发挥抗纤维化效应.

  • 脂质过氧化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陈婕;余晓云;侯晓华

    目的 研究脂质过氧化对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活化的影响及其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每周2次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 DDC),共10周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后第2,4,6,8,10周处死大鼠,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各时间点胰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1-Ⅰ型胶原(ColⅠα1)、TGF-β1 mRNA水平.结果 注射DDC后,胰腺组织内MDA含量逐步升高,8周时高达(6.21 ± 0.70)nmol/mg prot(P < 0.01).4周时可见明显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纤维化形成,8周时小叶及小叶内广泛纤维化,大量腺体萎缩,形成瘢疤组织.α-SMA、TGF-β1的阳性表达在2周时已出现,4周时明显增加,且阳性细胞多位于胰腺小叶间及腺泡旁纤维化区域.胰腺组织ColⅠα1 mRNA在造模2周时少量表达,4周表达增加,8周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较低,TGF-β1 mRNA在造模4周时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6周后表达增加不明显.结论 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胰腺组织MDA含量的增加与胶原纤维形成、TGF-β1表达及活化PSC的增加相一致,提示脂质过氧化产物通过激活PSC及刺激TGF-β1的分泌,增加胰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促进胰腺纤维化的形成.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意义

    作者:吴冀川;张学军;李蓬秋;董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1989年从培养的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多肽,它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意义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了46例糖尿病伴有或不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VEGF水平,以探讨VEGF在DPN中的作用.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俊岭;孙培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1989年从培养的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肺心病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瘦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王要军;谢渭芬;张忠兵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瘦素与肝纤维化有着密切联系.瘦素可以放大炎症反应,其炎症放大作用可独立诱发肝纤维化的发生.当患者发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瘦素水平随纤维化的程度而逐渐升高,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肝脏星状细胞(HSC)的增生、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瘦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激活HSC并抑制其凋亡,从而促进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加速肝维化的发生发展.

  • 胰腺星状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秦澎湃;李非

    1982年Watari等给予小鼠负载维生素A,第一次用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描述小鼠胰腺的维生素A储存细胞,在328nm紫外光下,胞浆内的维生素A发出特征的迅速减弱的蓝绿色荧光.1990年Ikejiri用电子显微镜在正常人和大鼠胰腺识别这种细胞.1998年Apte和Bachem等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从大鼠和人类胰腺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星状细胞[1,2].

  • 放射性肝损伤早期效应实验研究--Kupffer细胞数量与功能评价

    作者:沈钧康;蒋震;周剑影;黄文才;赵培峰;张彩元;陆雪官;田野

    肝组织内的Kupffer细胞突起丰富而长,与肝脏血窦中的内皮细胞及狄氏间隙的星状细胞和肝细胞窦面有广泛接触.Kupffer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氧化、水解酶类,可分泌多种细胞活性因子.

  • 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丽君

    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为肝脏的纤维化.肝纤维化的发生与细胞外基质(ECM)成份的代谢、细胞因子的调节以及星状细胞为主导的许多细胞的参与有关,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纤维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Fas介导的肝脏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的凋亡

    作者:尤红;王宝恩

    细胞凋亡是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已经证明它在人类多种组织存在并与许多疾病有关.对肝脏凋亡的研究发现在肝脏主要的细胞中,包括肝细胞、枯否细胞、内皮细胞和星状细胞等,由Fas途径介导的凋亡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它的研究对于暴发性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肝脏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很大意义.

  • 基质金属蛋白酶-13过表达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中I型胶原表达

    作者:刘天会;丛敏;王萍;尤红

    目的 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与降解障碍,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肝星状细胞过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构建含MMP-13全长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并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 分别检测MMP-13、Collagen I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含MMP-13全长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dl6-95-MMP-13;dl6-95-MMP-13转染大鼠HSC细胞7 d后,荧光定量PCR结果 显示,MMP-13基因转录水平明显增加,而Collagen I在基因转录水平有轻度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 显示转染7 d后,酶原及活化形式的MMP-13表达明显增加,尤其是活化形式的MMP-13;转染后的大鼠HSC中Collagen I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大鼠HSC高表达MMP-13后显著抑制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主要通过发挥其酶活性降解Collagen I蛋白,而对Collagen I在基因水平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 胰腺星状细胞分离培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谷华;赵秋

    对比于胰腺,目前,肝纤维化的研究更为完善,现已证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即维生素A储蓄细胞,Ito细胞)在肝纤维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正常肝,HSC是主要的维生素A储存区,当肝受到损伤,HSC被致纤维化介质激活成肌成纤维细胞型.

  • 艾滋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重建

    作者:李太生;王爱霞;邱志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人体后,造成T4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损害细胞免疫功能,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即艾滋病(AIDS)[1]。先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免疫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但新研究证明,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不仅能有效地控制HIV-1的复制,并能使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得到重建。现就近年来有关艾滋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重建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一、HIV的靶细胞 HIV的靶细胞主要是CD4+细胞,包括T4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星状细胞,其中主要的靶细胞是T4细胞[2]。HIV对CD4+细胞的特殊亲嗜性是由其包膜糖蛋白GP120与CD4分子决定的,即CD4分子是GP120的特异性亲和受体。此外,HIV不同的亚株对不同类型靶细胞的趋向性不同,分别称为嗜巨噬细胞毒株(NSI株)和嗜T淋巴细胞毒株(SI株)。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V进入靶细胞除需要CD4分子这一主要受体外,尚需其他辅助受体[3]。现已发现了十余种HIV的辅助受体,其中主要的有2种,即CCR-5和CXCR-4。CCR-5是嗜巨噬细胞毒株的主要辅助受体,它帮助HIV进入巨噬细胞;CXCR-4则是嗜T淋巴细胞毒株的主要辅助受体。

  • 爱养肝莫伤肝

    作者:王宝亭

    肝脏是人体大的实质性脏器,重约1.2~1.5千克,约占体重的2%~3%,由肝细胞、星状细胞与内皮细胞构成.肝脏是人体中新陈代谢旺盛器官,担负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其中重要的就是代谢与解毒.

  • 丹参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TGF-β的影响

    作者:何梅英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是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增生是肝纤维化进展的中心环节,其中以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为重要[1].为此我们拟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体外培养HSC增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