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림상여실험병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399
  • 国内刊号: 34-107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龚西騟 孟刚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颅内节细胞胶质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路平;孟宇宏;虞积耀;宁浩勇;洪柳;康筱玲

    目的 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s,GG)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系统分析海军总医院病理科35例GG临床资料、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肿瘤大部分位于颞叶,组织学上表现为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两种成分,伴微钙化、淋巴细胞浸润和嗜酸小体形成.免疫组化胶质成分表达GFAP、Olig-2和S-100,而节细胞表达Syn、NF、NeuN、MAP2abc和CgA.Ki-67增殖指数为1.1%,94%的GG表达CD34.结论 GG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属WHOⅠ级,大部分位于幕上,尤其是颞叶和额叶.主要根据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正确诊断对患者进行适当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肺黏液表皮样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顾伟勇;刘伟;何妙侠;陶立阳;王洋;郑建明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C)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2例PMC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12例PMC中7例行支气管镜活检显示黏膜下肿物,呈息肉样突向管腔,部分表面可见破溃,界限较清.病理形态显示12例PMC均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和中间型细胞构成,细胞分化程度较高,PAS、AB-PAS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AM5.2、HCK和p63均(+),Ki-67增殖指数为10%左右.12例均行手术治疗,均未见淋巴结转移,随访其中10例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 PMC较少见,为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支气管镜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 BCL-2、CK20、CD10、AR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和毛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何春燕;金玉兰;杨冬梅;刘红刚

    目的 观察BCL-2、CK20、CD10、AR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TB)中表达的不同,以提高它们在两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的32例BCC和8例TB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K20、CD10、A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它们在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中的表达.结果 32例BCC中BCL-2肿瘤上皮弥漫阳性表达30例,阴性2例;CK20均为阴性;CD10肿瘤上皮部分表达23例,阴性9例,肿瘤间质阳性4例,阴性28例;AR阳性表达7例.8例TB中BCL-2上皮部分均阳性表达,CK20散在阳性6例,阴性2例,CD10部分上皮阳性4例,阴性4例,间质阳性3例,阴性5例;AR均为阴性.统计结果,BCL-2、CK20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R、CD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BCL-2弥漫强阳性、CK20阴性支持诊断BCC,反之支持诊断TB.

  • 肝细胞癌中ZHX2、NF-YA及AFP表达的相关关系

    作者:胡少为;杨海峰;王智园;袁丽娜;文剑明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ZHX2、NF-YA及AFP 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中ZHX2、NF-YA及AF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ZHX2 mRNA在AFP mRNA阴性的25例H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0%,明显高于AFP mRNA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26.3%,P=0.038),ZHX2 mRNA与AFP mRNA表达呈负相关(OR=0.33);NF-YA mRNA与ZHX2 mRNA表达呈正相关(OR=31.429),而与AFP mR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OR=0.308).AFP蛋白阴性的142例HCC组织中,ZHX2蛋白的表达率为23.9%,明显高于在AFP蛋白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12.8%,P=0.034);HCC组织中ZHX2蛋白与AFP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8,r=-0.153).NF-YA蛋白在HCC组织中与ZH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0,r=0.371),与AFP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497).结论 联合检测AFP和ZHX2蛋白将提高HCC的诊断率;ZHX2可能是通过NF-YA来调控AFP的表达.

  • C4d在人类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安晓静;吴波;周航波;石群立;马恒辉;周晓军

    目的 研究小肠移植排异反应中C4d沉积的部位和意义.方法 对小肠移植患者的肠活检标本做C4d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4d阳性沉积情况与小肠移植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C4d以沉积在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滤泡生发中心为主.C4d的阳性表达率与小肠急性排异反应的病理评分具有相关性,且随着评分的升高而升高(P<0.05).非排异反应阶段与可疑急性排异反应阶段则无差别(P>0.05).此外,在正常对照组和克罗恩肠病组中不表达.结论 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可能在小肠移植中也是存在的,不仅为病理医师提供了一项参考依据,更为临床医师治疗小肠移植急性排异反应补充了新的途径.

  • 软骨肉瘤中MMP-1及TIMP-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峰;刘淑霞;郝军;王晓萌;赵玉峰

    目的 研究软骨肉瘤组织中MMP-1及TIMP-1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软骨肉瘤间质浸润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32例软骨肉瘤标本和10例内生性软骨瘤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MP-1、TIMP-1及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1和TIMP-1在软骨肉瘤中高表达,并随软骨肉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加强(P<0.01);Ⅱ型胶原在软骨肉瘤中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MMP-1在软骨肉瘤中通过对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c,ECM)的降解,来增加软骨肉瘤的侵袭能力.

  • 不同淋巴道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系中Toll样受体2基因的表达

    作者:冀学宁;王若雨;李梅;范学军;葛日光;吕申

    目的 探讨TLR-2基因表达水平与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RQ-PCR方法检测TLR-2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22、淋巴道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LR-2基因在H22、Hca-P和HcaF细胞系基因表达分别为(1.08±0.25)×10-3、(2.14±0.42)×10-3、(4.31±0.6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随转移潜能的增高,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TLR-2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提示其在肝癌的淋巴道侵袭转移中起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癌预后新的靶点.

  • 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PDGF表达的影响

    作者:石玉香;袁静萍;官阳;杨木兰;徐惠;罗波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及表达α-SMA、PDGF-B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HS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罗格列酮对HSC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罗格列酮对HSC表达α-SMA、PDGF-B的影响;电镜观察罗格列酮对HSC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罗格列酮对HS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CM检测:罗格列酮作用后,HSC的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浓度组凋亡率的增加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SC中α-SMA、PDGF-B的表达水平随着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且两者的表达具有紧密相关性(r=0.971);电镜观察显示HSC的生长状态受到抑制,部分细胞呈现凋亡相关的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罗格列酮能抑制HSC的增殖、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HSC于G0/G1期、诱导HSC凋亡及降低HSC的PDGF表达有关.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涂金花;姚丽青;余英豪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分子亚型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DLBCL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采用HE染色及EliVision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乏力、视力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可为单发或多发性病灶;影像学上,CT示肿块多呈稍低密度阴影,MRI示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强化明显,病灶周围常见明显水肿带.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细胞形态较单一,弥漫浸润,瘤细胞常围绕血管形成袖套状,伴片状坏死及出血.免疫分子分型示9例DLBCL为生发中心型,7例为非生发中心型.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DLBCL是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为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已新增加的DLBCL亚型,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好发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病理组织形态特点为瘤细胞弥漫或结节分布,以瘤细胞常围绕血管袖套状浸润为其特征性结构,可有坏死、出血;分子亚型主要为生发中心型.

  • 液氮冷冻致兔股骨头坏死病理学特征研究

    作者:周正丽;张潜;周正平;黄跃;彭笳宸;汤宁宁;章涛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手术显露股骨头;采用棉签蘸取液氮,对股骨头软骨面负重区冷冻、复温以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于制模后第3、7天及第2、4、6、8周随机选择模型兔,手术取下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纵切面肉眼观察,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 股骨头纵切面4周前各观察时间点,股骨头局灶性坏死区域渐增.制模术后第3天兔股骨头组织切片镜下可见软骨细胞及骨细胞坏死;术后第7天见坏死区空骨陷窝较多;术后第2周见关节软骨缺损,软骨下区域小血管充血,骨小梁开始断裂、排列紊乱;术后第4周见关节软骨剥脱,髓腔内脂肪细胞坏死,并现增生纤维组织;术后第6周见股骨头塌陷,并出现纤维化骨的匍伏附着;术后第8周见新骨沉积性生长,骺板细胞挤压、变形.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液氮冷冻致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具有典型的病理演变特征,贴近已知人类股骨头坏死病理演变规律,是干细胞移植等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CM7、CDK2、p2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史琳;张安文;罗宇;杨燕初

    目的 探讨MCM7、CDK2及p27蛋白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PTC、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M7、CDK2、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中MCM7、CD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40/40)、80.00%(32/40),两者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P<0.01).PTC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2.50%(9/40),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PTC中MCM7与CDK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0,P<0.01),MCM7、CDK2及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4,P<0.05;r=-0.413,P<0.01).结论 MCM7、CDK2蛋白的高表达及p27蛋白的低表达变化与PTC可能存在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或许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评价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潜在的参考指标.

  • 医用聚氨酯材料人工食管重建的组织再生观察

    作者:沈冰;孙磊;江华;郎振为;王鹏;滕晓英;周新刚;张亮;王天佑

    目的 观察医用聚氨酯材料人工食管重建时的组织再生情况,探讨其重建犬颈段食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纤维内镜观察人工食管及吻合口肉芽生长情况,并定期处死实验犬,取新生食管标本,进行肉眼及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可再生,3个月可覆盖缺损部位;术后1~6个月未发现食管腺体、平滑肌和横纹肌的再生;人工食管脱落后,不宜在原位时间过长,以减少对黏膜的损伤.结论 医用聚氨酯材料构建的人工食管可以用于食管缺损重建,食管黏膜上皮可以再生.

  • COPD大鼠肺树突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作者:蔡雪敏;宋卫东

    目的 探讨不同的树突状细胞(DCs)亚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实质中的表达及其与肺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熏烟80天的方法制作COPD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肺实质的DCs表面分子标记物CD11c、S-100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及T细胞的数量,同时测定血清中IL-10、IL-18的水平.结果 COPD组大鼠肺实质DCs和T细胞数量、血清IL-10及IL-18的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100和DCs数量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CD80、MHCⅡ类分子、CD4+T细胞与血清IL-10以及IL-18水平均有相关性.结论 COPD大鼠肺DCs可能通过T细胞、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

  • 胃癌hMSH2基因突变与HP感染的关系

    作者:刘连;王丽珍;李春鸣

    目的 通过对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突变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关系的研究,探讨在胃癌中hMSH2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HP感染的情况.(2)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设备直接获取胃癌细胞.(3)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5个外显子hMSH2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1)45例胃癌组织中,HP感染阳性26例(57.78%),HP感染阴性19例(42.22%).(2)45例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突变共4例(8.89%),hMSH2基因突变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进展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3)45例胃癌组织中,19例HP感染阴性的胃癌中,无1例发生hMSH2基因突变;26例HP感染阳性的胃癌中,4例hMSH2基因突变(15.38%),HP感染阴性胃癌组与HP感染阳性组的hMSH2基因突变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胃癌hMSH2基因突变与HP感染可能无关.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9、TIMP-1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洪波;陈晓宇;黄大可;黄学应;王栋;霍前伦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NSCL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MMP-9、TIMP-1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SCLC中MMP-9、TIMP-1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病理分型无关(P>0.05).结论 检测NSCLC中组织的MMP-9、TIMP-1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 脑膜膨出病理形态学诊断标准的探讨:附15例分析

    作者:陈晓东;王凤华;王蔚;廖秋林;崔华娟;张伟;彭大云

    目的 探讨脑膜膨出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脑膜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并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患者年龄3天~3岁,男性11例,女性4例;枕部10例,顶部5例.病理学形态特征:病变表面被覆皮肤中央部分的附件数量减少或缺如,真皮层内可见多量血管增生;病灶边界不清,病变中纤维组织增生伴不同程度黏液样变性.15例均可见多少不等的丛状血窦样裂隙,其内衬以扁平或有异型的椭圆形细胞.8例病变可见奇异形细胞和多核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示:丛状血窦样裂隙内衬的细胞表达EMA、vimentin、D2-40和SMA;而不表达CD31.奇异形细胞和多核细胞表达vimentin和SMA.结论 脑膜膨出的丛状血窦样裂隙内衬的细胞具有脑膜细胞特征,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病灶中奇异形细胞和胞核深染的多核细胞可能是退变的肌纤维母细胞.熟悉脑膜膨出的形态特征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 胃癌组织中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程志芬;孙凤丹;张金子;李柱虎;崔明花;玄延花

    目的 检测TGF-β1、TGF-βRⅡ、Smad2/3及CDC2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胃癌组织中的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胃癌、2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4例肠上皮化生、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5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蛋白的表达.结果 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TGF-β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Smad2/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CDC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且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TGF-β1与TGF-βRⅡ、Smad2/3和CDC25呈正相关,Smad2/3与CDC25也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TGF-βRⅡ、Smad2/3和CDC25的表达是引起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 细针吸取细胞学在HIV感染者体表肿大淋巴结和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孙磊;张亮;王玉光;余小蒙;滕晓英;赵红心;李兴旺;王鹏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对HIV感染者体表肿大淋巴结和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对72例HIV感染者进行FNA检查.获得组织用于制备涂片或细胞块,进行HE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染色、PAS染色,特殊病例进行细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结果 在72例HIV感染者中,穿刺淋巴结65例(90.3%)和体表肿物7例(9.7%).淋巴结病例包括:结核30例(42%),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5例(7%)、HIV相关性反应性增生14例(19%)、淋巴瘤7例(10%)、化脓性淋巴结炎5例(7%)、隐球菌感染2例(3%)和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3%).体表肿块包括:皮肤及软组织4例(5.6%)、乳腺2例(2.8%)和甲状腺1例(1.4%),其中恶性肿瘤2例,分别为乳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后多数感染治疗有效.结论 对于HIV感染者进行FNA操作安全、容易执行,诊断可靠、用时较短.取材充分即能够明确多数淋巴结肿大和体表肿块的病因.在本组研究中患者年龄多是20~40岁的男性,结核感染是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病因,高级别的恶性淋巴瘤是多见的恶性肿瘤.

  • 右大腿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作者:金光玉;孙景洲

    患者女性,36岁,因右大腿内侧包块伴疼痛数月余入院.术中见内收肌内有一3 cm×2 cm×1.5 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楚.临床行"右大腿肌纤维瘤"切除术,包块切除后送病理检查.

  • 左上唇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

    作者:张玮;宋晓陵;陈盛;王三锡

    患者女性,41岁,因发现左上唇唇红上缘肿物2年余入院,肿物略高于正常皮肤表面,颜色稍红,无疼痛、破溃.口内外双合诊,可扪及一2.5 cm×2.0 cm×1.0 cm肿物,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不活动,无触痛.行左上唇病灶扩大切除术,术后予抗炎治疗.

  • 伴男性外生殖器的分侧性真性两性畸形合并尿道下裂1例

    作者:阳桂丽;胡碧清

    两性畸形分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极为罕见,占性分化异常的1.03%[1],本院收治1例伴有男性外生殖器的分侧性真性两性畸形合并尿道下裂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两性畸形 尿道下裂
  • 组织胞质菌病2例

    作者:徐利芬;陈佳;刘晓丽;吴玉婷

    例1女性,71岁,平素体健,出生和生长均在原籍.因发现右腋下肿块6个月于2008年7月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右腋下扪及一4 cm×4 c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欠清,余体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右腋下包块(淋巴结炎).

  • 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

    作者:彭文新

    患者女性,57岁,因咳嗽10余年、伴胸闷、气促2个月余入院.检查:右下肺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右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未闻及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胸片及CT检查显示:右下肺占位,考虑肺癌.痰脱落细胞检查呈阴性,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

  • 肺癌组织中NK、CTL、TIDC的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妹;龚选举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在肺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及对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CD56作为NK的标记物、CD8作为CTL的标记物和S-100作为TIDC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K、CTL及TIDC细胞的分布和浸润情况.结果 100例肺癌中,NK无~轻度浸润的有68例,5年生存率为31%,明显浸润的32例,5年生存率为43%;CTL无~轻度浸润的有59例,5年生存率为29%,明显浸润的41例,5年生存率为40%;TIDC无~轻度浸润的有61例,5年生存率为24%;TIDC明显浸润的有39例,5年生存率为44%;NK、CTL及TIDC同时明显浸润的有17例,5年生存率为58%,无~轻度浸润的28例,5年生存率为29%,经Log-rank检验,NK、CTL及TIDC明显浸润组和无~轻度浸润组两者的5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结论 肺癌组织中NK、CTL及TIDC明显浸润组的预后和生存时间明显好于轻度浸润组,其机制与机体细胞免疫有关.

  • 双侧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疾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中;段光杰;李苏;章容;阎晓初;郭乔楠

    目的 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疾病(primary pigmented nodular adrenocortical disease,PPNAD)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 对1例双侧PPNAD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以库欣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CT检查发现双侧肾上腺内外支结节状增粗伴不均匀强化.眼观双侧肾上腺表面呈弥漫细小结节状改变,结节直径0.1~0.8 cm,切面呈黄褐色至黑褐色细小结节状.镜检见肾上腺皮质呈多结节状增生,结节间皮质萎缩,增生结节主要由较大的颗粒状嗜酸性细胞构成,胞质内含不等量脂褐素.免疫组化特点为增生结节内细胞α-inhibin、Syn弥漫阳性,结节周围萎缩的皮质细胞则呈阴性.患者行后腹腔镜右肾上腺全切和左肾上腺次全切术,随访3个月余未见复发.结论 PPNAD是ACTH非依赖性的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和表现形式,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特征性,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 硬化性横纹肌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詹升华;康苏娅;吴德明;顾冬梅

    目的 探讨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2例SRMS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16、28岁,发生部位分别在左颌下及脊柱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肿块.大体均为灰白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镜下2例组织学形态基本一致,肿瘤内均含有大量嗜伊红色玻璃样变的基质,类似原始软骨样或骨样基质,肿瘤细胞主要由原始小圆细胞组成,呈条索样、梁状、腺管状、微腺泡状和假血管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示瘤细胞vimentin(+)、MyoD1细胞核(+).结论 SRMS是一种罕见的肉瘤类型,兼具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部分形态特点,但与二者又不同.熟悉SRMS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肠系膜淋巴管肌瘤病/淋巴管肌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杨文圣;胡君程;林蓁;戚沛霖;季天海

    目的 探讨淋巴管肌瘤病/淋巴管肌瘤(lymphangiomyomatosis/lymphangiomyoma,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罕见的肺外结肠系膜LAM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肿瘤组织由许多大小不等的网状或窦样腔隙组成,并向周围脂肪组织穿插,腔隙壁由圆形、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围绕排列,细胞无异形性及核分裂,并可见淋巴细胞灶性聚集,可见淋巴滤泡.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HHF35、α-SMA、desmin明显阳性,腔隙壁衬里及衬附的内皮细胞CD34与D2-40标记阳性或呈线形表达,而HMB-45、Melan-A阳性主要定位于上皮样细胞.结论 LAM属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s,PEComas)家族,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育龄期或绝经前期女性的可累及多个系统的罕见病患,而发生于成年男性的肺外LAM尤其罕见.对LAM分子发病机制不断的深入研究将会对其治疗及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吴影;管桂杰;刘云双;代海平;李淑莲

    目的 探讨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ur,C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CFT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肉眼观察见黏膜下结节,大径1 cm.镜下表现为胶原背景内散在分布少量梭形细胞,伴钙化或砂砾体形成,间质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vimentin强阳性,SMA、desmin、CD34、CD117、ALK、S-100、GFAP均阴性.结论 胃CF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纤维性病变,需与胃其他间叶源性肿瘤鉴别.

  • 肺隔离症合并不典型类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德纯;王玉华;王小英;周有俭;罗孟疌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合并不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肺隔离症合并不典型类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光镜、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 本例患者以间歇性咳血为主要症状.CT示右下肺背段有团片状高密度影,并可见升主动脉小分支汇入病灶内;手术中见隔离肺位于右下叶内,有异常血管供应.切面见4个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靠近肺门;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形成器官样结构,有灶性坏死,核分裂象较多见,周围肺组织内亦见多个微小梭形细胞结节;免疫组化示Syn、NSE、CD56及CK阳性.其余肺组织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肺隔离症合并不典型类癌是一种极少见的肺组织病变,类癌可由微瘤发展而来.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 胰腺癌组织中EGFR和CD3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永胜;徐龙江;李峰;冯一中

    目的 探讨EGFR和CD3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和CD31蛋白在88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和11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DAC组织中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01);PDAC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01);胰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EGFR和CD31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并且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丁凤云;兰建云;刘洪;宋祥和;卞勇华;余宏宇

    目的 研究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瘢痕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瘢痕疙瘩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各32例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患者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4%和90.6%,与正常对照组TGF-β1表达阳性率28.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增生性瘢痕组与瘢痕疙瘩组患者TGF-β1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一种去除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红细胞的方法

    作者:王力;杨举伦;赵稳兴;杨丽琳;蔡琳;李涛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1].

  • 病理科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解决的对策

    作者:万鸿飞;周全;刘红刚

    病理科是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多种有害因素并存.病理科工作者长期接触大量携带潜在感染性的组织标本,极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甚至还可以造成感染的扩散.

  • 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技术探讨

    作者:范尔钟;李颖;王鸿;欧阳昱晖;王士杰;王阳

    在临床与实验病理研究中,常用到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技术.它可在同一细胞内定性、定位、定量的显示出两种抗原成分,利于研究人员了解细胞间的形态和机能的关系,以及抗原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 胰腺导管腺癌中microRNA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晶;朱明华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长度多在22~24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研究表明miRNA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早期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等.近年研究发现,miRNA与肿瘤的关系密切,不同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多个方面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miRNA在PDAC中的研究为其诊断、治疗、评价预后及了解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带来新方向和新思路.

  • 鼻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储杨;刘红刚

    鼻眶沟通性肿瘤相对少见,对此类肿瘤的观察和研究也较少,而全身的多种类型肿瘤都可出现在鼻眶沟通性肿瘤中.本文对它们的发病情况、病理学类型、特征及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作一介绍,以提高病理医师对鼻眶沟通性肿瘤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

  • miRNA在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时姗姗;王建东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的RNA,它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其表达状况与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目前发现,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不同于正常机体的特征性miRNA表达谱,通过测定这些miRNA的表达变化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肿瘤miRNA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子病理学方面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后基因组时代病理样品库的建立及其意义

    作者:Xiao Gary Guishan;李连宏;王琪;张众

    后基因组时代基因谱研究的重要技术与设备有DNA和cDNA微阵、蛋白质组、基因表达系列分析、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激光显微切割、组织微阵、生物样品库和生物信息系统等.

  • FOXL2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一种敏感和特异性标记物

    作者:黄文斌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相对少见,约占所有卵巢原发性肿瘤的8%.根据细胞来源,SCST可分为5种主要类型.由于SCST形态学变异非常大,有时可有非典型性,且其发病率低,因而仅凭形态学难以对这类肿瘤进行明确诊断和分类.

  • 嗜酸细胞性胃炎的组织学特征以及与正常胃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量化对比研究

    作者:孙琦

    一直以来,人们对正常胃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S)的量化信息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作者研究了60例胃黏膜活检中ES显著增多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还观察计数了135例(均经性别、年龄和地区匹配)正常对照组(胃黏膜活检无明显异常改变)、93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以及53例克罗恩病患者胃黏膜活检中的ES数量.

  • 胃息肉综合征的形态学特点

    作者:刘谦

    幼年性息肉病(JuvPS)和Peutz Jeghers综合征(PJS)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改变为主的错构瘤息肉综合征,患有该病的患者常常在胃肠道高位和低位出现错构瘤性息肉.因为胃PJS和JuvPS息肉的形态学特点是不明显的,所以组织学仍然没有建立对胃息肉分类的标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