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의학영상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011
  • 国内刊号: 37-14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4-1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武乐斌;赵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胃肠道间质瘤的异生血管CT表现及临床应用

    作者:赵春刚;牛亚玲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异生血管CT表现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有异生血管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14例,CT增强表现有异生血管给瘤体供血,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结果:单发团块影11例,两个或多个团块3块,9例肿块型囊变;肝左动脉供血的1例空肠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腹腔干分支供血的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胃间质瘤及1例肠系膜间质瘤;脾动脉供血的1例肠系膜间质瘤;髂外动脉分支供血的3例回肠间质瘤;髂内动脉供血的2例结肠间质瘤.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血供十分丰富,可由本脏器的原始血管供血,同时还可存在瘤体以外脏器的血管供血,在较大肿瘤的定位时,有异生血管形成时,以胃肠道间质瘤为多见,同时有异生血管的肿瘤以腔外型常见,而绝大多数以恶性为主,同时也为临床术前手术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 18F-FDG和11C-choline PET/CT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陈翼;彭艳梅;洪愉;徐昕明;冯盼盼;全显跃

    目的:探讨18 F-FDG(18 F-脱氧葡萄糖)和11C-choline(11 C-胆碱)PET/CT显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可疑前列腺病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年龄57 ~82岁,28例为前列腺癌,转移程度不一;其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和11C-choline PET/CT检查,分析18F-FDG和11C-choline标准摄取值(SUV)与前列病变患者的年龄及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55例前列腺病变患者,18F-FDG和11C-choline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1 C-choline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病变患者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1 C-choline标准摄取值的重要因素,11C-choline PET/CT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双源64层CT诊断布加综合征

    作者:郭元星;欧陕兴;曾小涛;周春生;钱民

    目的:探讨双源64层CT(dual source 64 slices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DSA或手术证实的布加综合征双源64层CT影像特点.血管重建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结合多角度旋转及切割功能,下腔静脉应侧重于冠状及矢状位观察,肝静脉及肝内侧支血管侧重于轴位及冠状位的显示.结果:肝脏体积增大8例(72.7%),尾叶增大7例(63.6%).平扫肝脏密度不均6例(54.56%),增强扫描7例肝脏密度不均,尾叶、肝门附近的肝实质呈现斑片状强化,延迟扫描肝脏呈等密度改变.肝静脉未显示者10例(90.9%),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以下下腔静脉扩张8例(72.7%).明显的肝外侧支血管8例(72.7%),腹腔或腹膜后静脉明显曲张5例(45.5%),腹壁静脉曲张3例(27.3%),食管静脉曲张3例(27.3%).其它脾肿大7例(63.6%),胆囊增大、壁增厚6例(54.5%),腹腔积液5例(45.5%),肝硬化2例(18.2%).结论:DSCT具有扫描速度快,连续扫描能力强,大范围及薄层扫描的优势,能准确直观反映布加综合征阻塞的性质、部位、范围、侧支血管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能从形态学及功能上反映肝脏损害程度,在诊断布加综合症上有较大的价值.

  •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中安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方法,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AFP,AST,r-GT及TBiL等指标的变化,统计其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等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AFP,AST,γ-GT及TBiL指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比较稳定,副作用小,患者生存率高,平均生存时间比较长,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 胡桃夹综合症的介入治疗

    作者:孙岩;刘洋;张十一;袁海;金星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认识,探讨NCS的腔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4例胡桃夹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左肾静脉腔内治疗.结果: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肉眼血尿于7天后减轻.10~14天完全消失,镜下血尿15~30天完全消失.2例术前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于术后3周消失;1例术前腰部不适症状患者术后2周消失;1例术前尿蛋白患者于术后2周恢复正常.随访(13±0.3)个月.症状均无复发,尿常规检查末见异常,B超检查:4例患者肾形态、血流灌注正常,肾静脉支架脉通畅.结论:血管腔内治疗微创、简单,术中准确测量、精确放置支架及术后严格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 辅助性插管技术在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建;王秀平;王彬;姚中强;张岩;李晨

    目的:探讨左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导管溶栓治疗(CDT)中,常用插管技术失败情况下采用辅助性插管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经右股静脉或/和右侧颈静脉等常用技术途径插管失败的35例LEDVT患者,6例采用同轴插管技术、8例采用翻山鞘技术、19例采用左(患)侧股静脉插管技术、2例采用微导管技术等4种辅助性插管技术.结果:同轴插管技术,插管成功率83.33%(5/6),翻山鞘技术:插管成功率75.00%(6/8),(患)侧股静脉插管技术:插管成功率89.47% (17/19).微导管技术:插管成功率100%(2/2);四种方法总插管成功率85.71%(30/35).经过3~14天导管溶栓治疗后血栓均基本溶解,下肢肿胀消退,未发生与插管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LEDVT导管溶栓治疗中,在常用技术插管失败情况下,上述辅助性插管技术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钱蓉蓉;蔡珠华;林纪光;夏秋霞;夏晖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二维超声疑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共56例,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根据三维超声所见,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分为近宫腔型(I型)和非近宫腔型(Ⅱ型).其中Ⅰ型11例,Ⅱ型45例.结果:所有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11例Ⅰ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2例误诊,45例Ⅱ型确诊.9例确诊Ⅰ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监视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吸引术,5例获得成功,其余4例Ⅰ型和所有Ⅱ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及一侧宫角切除术.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可以准确获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灶与宫腔关系,为临床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 自发性肾破裂CT诊断价值

    作者:张洪业;张正福;邹红梅

    目的:探讨CT对自发性肾破裂诊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自发性肾破裂6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CT可以确定自发性肾破裂病因、血肿分布及形态以及显示破裂位置.结论:CT扫描简单迅速,对于大多数自发性肾出血能做出病因学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桡骨远端骨折CT扫描体位和成像方位的选择

    作者:何家维;陈久尊;严志汉;林锋;张桂艳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CT扫描体位和成像方位的选择及临床意义.方法:58例患者中,20例按体位1扫描,即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患肢伸直而置于身体的一侧进行扫描,13例按体位2扫描,即患者仰卧或俯卧于检查床上患肢举过头顶进行扫描,17例按体位3扫描,即患者上半身横趴于检查床上,患肢置于扫描孔内扫描,8例按体位4扫描,即患者站立球管背侧患肢置于检查床上进行扫描.每个体位横断位扫描后,均通过弯曲肘关节进行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并根据检查时间长短,摆位难易,图像质量以及所受辐射量等,对不同扫描体位进行评价.结果:体位1扫描图像伪影多而影响图像质量,且受照辐射大.体位4摆位难,检查时间长,图像伪影多而总体评价差.体位3图像伪影少,受照剂量低,易于进行多方位成像而有助于病变的显示和分型而评价好.结论:桡骨远端CT可选择多种扫描体位,每种体位下通过伸直和弯曲肘关节可以进行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成像,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成像方位有助于快速而有效完成检查,并准确诊断.

  • 下丘脑错构瘤的MR诊断与临床表现

    作者:布春青;狄玉进;陈军;徐金法;赵秀芹

    目的: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MRI表现,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及MRI表现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MR及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37岁.均进行了MR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均经病理证实.结果:14例病灶中以宽基底附于第三脑室底部、灰结节和乳头体者6例,有“蒂”错构瘤6例,1例位于鞍背后方,1例异位于视交叉上方,所有病例均呈等T1WI信号,等或稍长T2WI信号,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晰.结节状或类圆形者9例,不规则形5例.直径<15mm者10例,>15mm者4例,大直径2.9cm.2例有明显占位效应,向上压迫三脑室,向前压迫垂体柄或视交叉.结论:当患者出现性早熟和(或)痴笑样癫痫为主的临床表现,MRI显示灰结节和乳头体肿块并典型信号改变且无明显强化时,应首先考虑本病.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

    作者:刘长春;吴静;赵瑞华;马长顺;孙延春;粱俊福;陈玉成;孟庆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进行常规CT扫描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分析前列腺癌组及前列腺增生组各灌注成像参数,包括组织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表面渗透性(PS),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评定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组的RBF、RBV、PS值分别为(85.466±37.767)ml/min-1100g-1、(21.413±6.037)ml/100g和(49.268±6.099)ml/min-1100g-1,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组分别为(42.998±10.617)ml/min-1 100g-1、(11.296±2.557)ml/1和(24.051±6.320)ml/min-1100g-1,二组间RBF、RBV和PS观察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组MTT值虽然较前列腺增生患者组高(20,383±10.812)s,(19.644±5.262)s,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

  • Propeller LAVA结合DWI对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

    作者:李静;任转琴;张雷;陈涛;李莉;苟晓光

    目的:探讨Propeller LAVA(liver accqu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diffusionweighted imajing)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MRI平扫、Propeller LAVA及DWI图像资料,终对照临床确诊结果,比较二者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本组病例中.MRI平扫预测壶腹周围癌可切除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0%,准确率为86.8%,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72.7%;Propeller LAVA结合DWI预测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的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81.8%.准确率为94.7%,阳性预测值为93.1%,阴性预测值为81.8%.两种方法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opeller LAVA结合DWI能清晰直观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肿瘤周围的血管有无受侵,有无腹腔淋巴结及其它脏器的转移,在壶腹周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MPR重建诊断价值

    作者:范新华;吴国森;许祖辉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卵巢囊腺瘤(癌)的CT表现及三维重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囊腺肿瘤,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瘤4例,浆液性囊腺癌15例,粘液性囊腺癌9例.CT表现为囊肿型(Ⅰ型)10例,囊实型(Ⅱ型)22例,实质型(Ⅲ型)2例.囊实型(Ⅱ型)又分为以囊性为主型(Ⅱa型)7例,囊实混合型(Ⅱb型)9例,以实性为主型(Ⅱc型)6例.增强后扫描,囊肿型(Ⅰ型),囊壁无强化,囊内局限性增厚分隔静脉期中等度强化;囊实型(Ⅱ型)囊壁结节状增厚、乳头状突起、不规则分隔及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型(Ⅲ型)动脉期明显强化.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多层面多角度观察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卵巢囊腺瘤以Ⅰ型常见,卵巢囊腺癌以Ⅱ型为主.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很好地显示病灶的特点,增强后MPR三维重建可清楚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血管重建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管构建形态,对于鉴别卵巢囊腺肿瘤的良恶性和定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CTA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波;周胜利;苗重昌;杨涛

    目的:总结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运用CTA技术探寻TO BS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列TO BS患者的常规MRI和DWI影像资料以及21例TOBS患者的椎-基底动脉CTA表现,对比不同MR序列对病灶的发现率及病灶的分布范围,分析椎-基动脉血管结构有否病变.结果:梗塞灶呈多发性分布于双侧丘脑、中脑、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26例TOBS患者DWI共发现183个病灶,远较T2 WI发现的136个病灶为多(134.6%),其中呈对称性分布者21例(80.8%),另5例(19.2%)呈单侧分布.21例行CTA检查患者中14例(66.7%)有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其中2例基底动脉瘤,3例椎动脉瘤,7例椎-基底动脉壁存在粥样硬化斑.结论:弥散加权成像(DW)是早期诊断TO BS的敏感影像检查技术,CTA可追溯TOBS的部分栓塞原因,两者结合可加强TO BS的病因诊断.

  • 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与DR常规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作者:方义海;沈玉英;陈双庆;朱文钟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与DR常规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名共计192根临床疑诊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双能量减影法摄胸部正斜位片,获得DR常规像和骨组织像,两组医师分别作出诊断.比较DR常规像、骨组织像诊断的结果.结果:DR常规像、骨组织像对肋骨凹陷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26.92%、23.08%;对裂隙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1.11%、66.67%;对错位状骨折的检出率均为100%.DR常规像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76.7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3.79%,准确性85.94%;骨组织像则分别80.17%、97.37%、97.89%、76.29%和86.98%,两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有利于细小裂隙状骨折的显示;DR常规像观察凹陷状骨折与骨组织像效果相同或更好,两者对肋骨骨折的诊断能力相当.

  • MSCTA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岩;李净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断与治疗肺动静脉畸形9例,使用Sensation 40层螺旋CT机做增强扫描,并对其进行肺血管三维重建.结果:MSCT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空间解剖细节,对其做出定性诊断,同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伴胆石性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刘秀娟;孙娜;姜洪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伴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证实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伴胆石性肠梗阻的螺旋CT表现及重建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2例胆石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例位于空肠;1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另外3例位于回肠内.胆石短径为(4.70±1.20)crm,长径为(6.09±1.90)cm.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伴胆石性肠梗阻的CT直接征象主要有瘘口的显示以及胆石位于梗阻段肠腔内;间接征象主要有胆囊及胆道积气;胆囊塌陷及胆囊与十二指肠分界模糊、结构紊乱;肠梗阻.以上两种直接征象若同时存在即可作出诊断,如一种直接征象同时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间接征象亦可作出诊断.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伴胆石性肠梗阻具有典型的CT表现,螺旋CT能够对其作出明确诊断.

  • 数字化放射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林治恩;楚庆速;王建东;孙承同;余兆坤;刘新武

    目的:评价数字化放射吸收法骨密度检查工作的可行性.方法: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被检者指骨摄片,通过骨密度测量软件进行分析,评估该方法精确度、X线辐射量、检查时间及费用等.结果:计算机数字吸收精确度<1%,X线辐射量0.001mrem,检查时间团体检查<2min/人次,个体检查<3min/人次,费用低廉.数字化放射吸收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计算机数字吸收法具有精确度高,X线辐射量少,检查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适合作为骨质疏松症检查与筛检的首选方法.

  • 3D-TOF MRA及SWI对脑血管畸形的对照研究

    作者:徐伟善;曲林涛;徐希春;张建平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3D-TO)F MRA及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 MRA及SWI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高场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 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通过分析SW I和3D-TOF-MRA技术对脑血管畸形的显示情况,比较二者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细微特征的鉴别能力等.结果:3D-TOF MRA可以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输入动脉的来源、输出静脉的去向等;海绵状血管瘤MRA检查均未见异常供血动脉,病灶内无异常流空信号.SWI可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数目及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SWI只能显示动静脉畸形迂曲的小静脉,但不能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全貌及输入动脉等粗大血管的情况.结论:3D-TOF MRA技术对于AVM之类高流速低阻力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而SWI技术则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等小血管或低流速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

  • 颈椎黄韧带肥厚与性别及年龄的相关研究

    作者:韩建波;程海超;史浩

    目的:探讨黄韧带的增厚(H LF)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0例颈椎黄韧带肥厚的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型MRI装置,测量所有的黄韧带厚度.结果:150例患者C3~4、C4~5、C5~6、C6~7水平肥大黄韧带共计562条黄韧带,所统计的黄韧带增厚标准均在横轴位上,黄韧带厚度> 3.0mm,黄韧带肥厚多发生于C3~6水平.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黄韧带肥厚的程度也在增加;而男女性别之间黄韧带肥厚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颈椎黄韧带的肥厚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相关,左侧黄韧带增厚几率明显大于右侧.

  • 胆囊胆固醇结晶形成早期MRI与超声对比研究

    作者:刘金有;马兴刚;赵顺庭

    目的:探讨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早期的MRI和B超的表现.方法:我院经MRI诊断100例胆固醇结晶的患者,全部进行了超声的检查,其中选择20例患者进食后再次进行MRI扫描,观察胆囊排空情况;B超确诊的30例胆固醇结晶的患者,30例同时进行了MRI的检查.结果:100例患者胆囊内均可见短T1长T2信号,STIR序列可见胆囊内高信号被抑制变为低信号,有36例患者胆囊内的短T1高信号被完全抑制变为低信号,64例短T1信号被部分抑制,主要是胆囊底部被抑制,说明胆固醇沉积在底部.100例患者在B超检查中有8例示胆囊附壁强回声.20例患者进食后再次进行MRI扫描,胆囊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B超确诊的30例胆固醇结晶患者,MRI检查显示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结论:MRI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早期是目前影像学唯一能够确诊的方法,B超只是对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晚期、形成息肉或结石后敏感性较高.MRI对胆囊结石形成早期的诊断明显优于超声诊断.

  • 肝脏含脂质肿瘤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施小白;章万强

    目的:探讨肝脏含脂质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临床病理证实的肝脏含脂质肿瘤的CT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和CT表现特点.结果:23例中,良性肿瘤9例,包括5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位于肝右叶3例,累及全肝2例;4例肝细胞腺瘤,均位于肝右叶.恶性肿瘤14例,包括肝细胞肝癌9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肝转移4例和腹膜后高分化脂肪肉瘤肝转移1例.结论:肝脏含脂质肿瘤类型多样,CT表现虽复杂,但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性.

  • 胰腺及肾上腺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

    作者:王会轩;万明军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所致胰腺及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特征,评价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及肾上腺损伤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胰腺损伤19例,其中颈体部断裂11例,体尾交界部、胰头胰体部分断裂各3例,胰腺挫伤2例,主要表现为胰腺血肿,胰腺裂隙样或条状低密度影及外伤性胰腺炎改变.肾上腺损伤4例,均位于右侧,主要CT表现肾上腺区血肿,脂肪间隙模糊,其内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合并多脏器损伤8例.结论:CT能较准确的反映胰腺及肾上腺的损伤病理解剖改变,特别是胰腺断裂等重症患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作者:杜隽;钟敏;仲卿雯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床边头颅超声检查对IVH的诊断价值.万法:经床边颅脑超声诊断有脑室内出血的297例病例,把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胎龄、有无窒息史、有无上呼吸机史、有无呼衰史这6个可能对脑室内出血严重程度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窒息史、上呼吸机史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出生体重越轻则出血程度越重,胎龄越小则出血程度越重,有窒息史且窒息程度越重则出血程度越重,有上机史的患儿明显较无上呼吸机史的患儿出血程度严重.结论:出生体重越轻、胎龄越小、有窒息史和上呼吸机史是发生重度IVH的影响因素,早期、常规进行床边颅脑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 MRI和PET-CT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杜超

    目的:研究MRI和PET-CT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2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行MRI和PET-CT检查.依据随访结果对淋巴结进行定性评价.结果:112例患者中,37例MRI与PET-CT诊断不符.MRI评价为阳性而PET-CT阴性的39个淋巴结,经随访明确为26个阳性.PET-CT评价为阳性而MRI阳性的32个淋巴结,经随访22个为阴性.根据随访结果,82例患者(73.21%)有淋巴结转移.结论:PET-CT诊断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MRI高.

  • 肺癌脊椎骨转移18F-FDG PET/CT与MRI的对比分析

    作者:彭婕;董爱生;左长京;孔令山

    目的:比较分析18F-FDG PET/CT与MRI在肺癌脊椎骨转移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28例肺癌PET/CT疑脊椎转移患者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脊椎转移的显示征象.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X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经病理或随访确诊脊椎骨转移22例.以受累椎体病灶个数为统计单位,脊椎范围内共700个椎体,153个为真阳性,574个为真阴性.PET/CT诊断正确143个病灶,假阴性10个,假阳性24个,其敏感性93.4%,特异性95.6%.MRI诊断正确145个病灶,假阴性8个,无假阳性,其敏感性94.7%,特异性100%.结论:在显示脊椎骨转移方面,MRI较PET/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

  • CTA对椎动脉汇合区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廷;冯丽;潘为领;王涛

    目的:探讨椎动脉汇合区的解剖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头颈部CT血管成像、无头颈部占位性病变190例受检者椎动脉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椎动脉汇合区的解剖形态,同时观察双侧直径的差异及其它重要异常.结果:190例患者中,显示椎动脉A型56例,B型70例,C型64例,B型略占优势;42例双侧直径差异较大,左侧明显大于右侧.结论:椎动脉汇合区解剖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了解其解剖类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右肺支气管变异中的应用

    作者:夏海泓;王守彪;孙迎晖;林刚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右肺各段支气管,对其分支形式进行分类.方法:选取232例行胸部扫描的患者,通过MPR、支气管树、仿真支气管镜重建出右肺各段支气管,分析不同方法的显示效果,计算各种分支形式出现的几率.结果:MPR图像利于发现各段支气管,并和支气管树图像一样能直观、准确的显示各段分支情况,仿真支气管镜可以作为其补充,从内腔区分共干长度较短的类型,分析结果:右肺上叶,尖段与前段共于4.3%,尖段与后段共干23.7%,前段与后段共干12.1%;中叶三分支型2.76%;下叶外侧基底段与前基底段共干41.4%.结论:MPR利于发现段支气管,MPR、三维支气管树图像立体效果显著,有利于活体支气管分支类型的判断,仿真支气管镜图像对支气管树图像在短共干中的不足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综合应用,能够对右肺段支气管发育变异的分支形式准确分类.

  •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超声随诊

    作者:花霞;李曦;杜利军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对其重点分析,进一步提高封堵介入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方法:经胸超声对先心病封堵介入治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术后24h,术后1月、3月、6月、12月的随诊,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随诊的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封堵介入术中检出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封堵器的脱落、残余分流、瓣膜的影响、假性动脉瘤形成等,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均可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先心病封堵介入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他具有直观性,反复性.先心病封堵介入治疗术后应作严格的超声随访,及时发现封堵介入后的一切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防治提供早期的诊断.

  • T2WI低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的MR诊断研究

    作者:何海青;樊树峰;陈邦文;杨爱春;李丽红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加权相(T2 WI)表现为低信号的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的诊断研究.方法:对83例前列腺外周带病变,其中前列腺炎症25例、前列腺腺癌45例、前列腺增生10例、纤维化病灶3例,进行T1WI、T2WI、DWI扫描,其中55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分析前列腺外周带病变的信号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同时分析83例患者的PSA值.结果:前列腺外周带炎症T2 WI的低信号影大部呈斑片状,无占位效应,增强后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DWI呈稍高信号,ADC值稍减低,血PSA值处于正常值上限附近;前列腺外周带癌灶T2 WI的低信号影以结节状为主,增强后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速降型,DWI呈明显高信号影,ADC值明显降低,血PSA值明显增高;前列腺外周带良性前列腺增生T2 WI的低信号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增强后早期无明显强化,后期不均匀强化,DWI呈稍高或高信号,ADC值稍低,介于腺癌与炎症之间,常可见中央带增生表现,血PSA值稍高;前列腺外周带纤维化病灶T2 WI的低信号呈斑条状,界清,DWI呈低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血PSA值正常.结论:前列腺外周带的炎症、腺癌、增生、纤维化病灶T2WI均可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及DWI检查,ADC值测量,并结合PSA值,有较大诊断价值.

  •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例

    作者:张治邦;王少健;周文明

    患者 女性.41岁.因“反复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2年,乏力1年入住心内科.原有高血压病1年.近期偶有少量咳嗽,无畏寒、发热,无消瘦、夜间盗汗.入院查体:T36.8°C,P100次/min,R 20次/min,BP 130/80mmHg.神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00次/min,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 尼曼一皮克病2例

    作者:刁强;郑玲;印洪林;卢光明

    例1男性,50岁.患有“牛皮癣"20年,常期口服中药,近期体检查出“高血压”,“脾大”,曾于多年前行腋下“脂肪瘤切除术”.查体:腹部平坦,右侧肋缘下深压痛,脾脏肋下4cm,质中,边缘尚光滑,Marphy's征(+),肝肾区无明显叩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偏低,分别为3.8×109/L和83×109/L.血红蛋白15.3g/L.血甘油三酯浓度增高2.9mol/L.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患者在我院行手术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患者生存良好.

  • 脉管瘤1例

    作者:韩峰

    患者 男性,51岁.主因右上肢肿物5年余,伴疼痛半月入院.患者5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肢内侧皮下肿物,无红肿、疼痛、破溃,后肿物逐渐增大,1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穿刺,可见淡黄色液体.查体:右前臂内侧皮下可触及一肿物,质地较软,边界清晰,活动良好,轻压不适,诸关节活动无受限,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实验室检查正常.MRI表现:右前臂内侧近肘关节处皮下可见大小约5.0cm×0.6cm×6.1cm稍短T1长T2信号,病灶边界清晰,D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可见强化(图1~4).手术及病理诊断:(右上肢)脉管瘤.

    关键词: 脉管瘤 磁共振成像
  • 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

    作者:陈玲;邱乾德

    患者女,46岁.因反复鼻塞1年,加重伴嗅觉减退、耳闷3月.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鼻塞,呈双侧,冷热刺激后加重,偶流清水涕,量不多,无涕中带血,近3月加重,并伴嗅觉减退,夜间打鼾,偶伴右耳闷,非持续性,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查体:鼻甲粘膜增厚,鼻腔后段见肿块,填塞后鼻孔.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显示鼻咽顶后部、颅底、蝶窦区见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块,两侧咽旁间隙不清,颅底、左侧翼内外板、斜坡骨质溶骨性破坏,破裂孔等颅底神经、血管孔受累不清(图la,1b).

  • 腹腔干起始部狭窄并动脉瘤1例

    作者:周坦洋;白彬

    患者男.40岁.主因“右上腹疼痛六日”入院.查体:T:36.1℃.P96次/min,R18次/min,Bp163/113mmHg.一般状态可.神清语明,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 肾集合管癌1例

    作者:刘玉波;耿明宾;王丽娟;程显魁;王光彬

    患者男,50岁.反复发热4个月,超声查体发现右肾占位2天入院.入院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正常.入院MRI检查示:右肾下极可见一不规则短T2异常信号灶,边界欠清(图1),FS-T1 WI呈等、略低信号(图2).注入Gd-DTPA动态扫描示病灶呈渐进性强化,皮髓质期肿瘤呈轻度不均匀强化,信号低于肾皮质而高于肾髓质(图3);实质期肿瘤呈相对低信号,跨肾实质和肾窦生长,主要位于肾髓质(图4).

  • 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作者:王伟娟;庄磊

    患者女,74岁.2010年2月无诱因出现上腹胀痛,持续性加重,同时伴发热纳差收治入院.近2月患者食欲明显下降,伴乏力消度,体温波动37.6℃~38℃,粪潜血试验阳性,既往有脑梗塞病史.超声检查:脾脏下缘内侧见5.6cm×6.5cm偏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内回声欠均匀,可见灶状低回声区(图1);CDFI其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考虑脾脏占位性病变.CT检查:平扫于脾脏内侧见大小7.0cm×4.5cm略低密度肿块.边界欠清,内部密度不均匀(图2A);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环状不均质强化(图2B).静脉期对比剂向中心充填,但仍可见小片状低密度区(图2C).

  • 颈前异位甲状腺伴甲状腺区甲状腺残基1例

    作者:石静;仲卿雯;杜隽

    患儿女,12岁.因发现“颈前偏左肿块”于2011年5月17日来我院就诊,临床触诊,颈前偏左可及—2cm左右的实性包块,质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示甲状腺功能正常,遂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正常甲状腺位置可见腺体样回声,颈前偏左皮下可见一不均匀回声包块,包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包块与甲状腺分界尚清.

  • 三维适形放射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磊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8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时机而采用保守治疗[1].但单纯药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有限,死亡率较高,1年死亡率便高达80% [2];而且,由于多数晚期胰腺癌患者伴有重度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生活质量极差[3].因此,探讨一种新的能够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对3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取了三维适形放射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段建航;许伟;席德彦;刘园园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大,位置凸出的骨骼,易发损伤骨折,由于下颌骨及颞颌关节解剖关系复杂,传统X线平片检查无法准确显示骨折片的移位、错位及颞颌关节的脱位情况等.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使骨折形象直观,为临床治疗、手术整复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下颌骨及颞颌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本院33例下颌骨骨折的CT资料分析如下.

  •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与继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吕成;王正平;陆献大

    随着微创治疗观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消融(RFA)、微波固化、激光治疗等微创治疗方式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RFA,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应用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病例,旨在探讨其治疗原发性与继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

    作者:徐慧洪

    踝关节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之一[1],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普通X线片、常规横轴位CT等,由于踝关节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重叠较多,传统诊断手段均不能全面完整的显示骨折、骨折碎片、关节面塌陷及移位程度等.容易漏诊[2,3].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骨折的诊断[4,5],不仅图谱质量高、无失真,且能提供更为全面的骨折信息,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探讨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支气管扩张的HRCT征象分析(附38例报告)

    作者:李茂胜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损坏而导致的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的异常扩大,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定位、定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本文收集3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HRCT(high resolution CT),扫描影像资料,探讨HRCT在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价值.

  • DDR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降低胸片对肺小结节的误诊

    作者:吴振东;杨凯;陈林;谈旭东;江泓

    肺是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器官,文献统计约有20%~54%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随着技术发展及临床资料的积累,我们发现目前普通胸片检查对小结节经常会发生误诊,导致不必要的继续检查、费用的浪费和患者的心理负担.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straction,DE)通过胸部两次不同X线双能量曝光摄影,获得除标准胸片外的单纯软组织像和单纯骨组织像.单纯软组织像去除了软组织以外的组织器官的重叠遮盖影像的影响和干扰,而且DE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故而对肺部小结节的特异性诊断有很大的提高,降低误诊.

  • 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建良;徐兆龙;胡培忠;王祖飞

    随着影像学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128层螺旋CT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在多个系统病变的诊断方面显示出来优势[1].笔者通过分析我院7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诊断及随访观察

    作者:张文奇;陶云年;黄烈平;宋慧玲

    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由于其发病早、变化快,早期容易误诊,诊断或治疗不当极易导致死亡,是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之一,其比率高达43 %[1],笔者搜集2006年6月~2011年5月确诊为早产儿HMD的完整资料42例,并对息儿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HMD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 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及CT诊断(附14例分析)

    作者:张永寿;吴宏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属于一种少见的良性骨肿瘤,国内外文献虽有报道[1-3],但因其具有潜在的恶性和术后复发率高的特点,准确的诊断和处理无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我院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及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胎儿腹腔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作者:陆红好;许亮;包凌云

    胎儿腹腔包块较常见,然而囊性包块之间很容易混淆和误诊,本文旨在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对胎儿腹腔内囊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 螺旋CT在眼眶蜂窝织炎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钟杰;陈伟丽

    眼眶蜂窝织炎(orbital cellulitis)是发生于眼眶软组织内或骨膜下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可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及颅内蔓延,常被视为危症[1,2].CT作为快速准确的检查技术对诊断眼眶蜂窝织炎有重要价值.笔者采集2004年5月~2010年10月24例眼眶蜂窝织炎病例以探讨分析眼眶蜂窝织炎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

  • 超声检查在尿道假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颖

    尿道假道为开口于尿道或膀胱,末端开口于膀胱或末端为盲端的管状结构,盲目粗暴的金属探条尿道扩张是医源性假道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假道形成后如不及时治疗,易在尿道操作时再次损伤及感染.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尿道假道
  • 结节性硬化的CT和MRI诊断

    作者:李建斌;张定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又名Bourneville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可以侵犯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眼及心脏等多个脏器.累及肺、肝、脾、骨骼等器官者较少见,典型者临床表现为癫痫,皮脂腺瘤,智力低下三联征[1].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证实且资料完整的结节性硬化患者的CT和MRI资料,旨在探讨CT和MRI在结节性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 血管超声分析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美芳;诸建方

    颈部动脉病变检查手段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及血管超声[1].DSA是金标准,但价格较高,并发症较多;而MRA及CTA也未能在基层医院普及.颈部血管超声具有无创、经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2],可用于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的部位、范围,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了解椎动脉供血情况,为脑梗塞、眩晕症等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在颈部动脉病变检查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3].本组研究中,对神经内科患者颈部动脉血管及健康人群进行超声学检查,分析两组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斑块检出率,评价血管超声对于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 原发性肝癌超声显像后方回声增强效应临床观察

    作者:刘杰;王丛笑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及诊断尤为重要,约有90%肝癌来自肝硬化[1].但肝硬化肝脏实质回声常增强,超声表现因其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内部成分改变而不同,寻找肝癌的超声特异性表现尤为重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肝癌病灶后方常常伴有后方回声效应,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82例患者,101个病灶的超声表现,观察后方回声增强效应是否可成为肝癌的新的征象之一.

  • 肠系膜血管漩涡征对小肠扭转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周卫军;计明珍;徐中华;陈洁

    成人小肠扭转是外科急腹症,大多起病急,症状、体征相对缺乏特异性,是肠梗阻的原因之一.根据我国过去的统计,大约15%的肠梗阻是肠扭转引起的,其中常见的是小肠扭转,而术前及时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 超声检查在高危孕妇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芳芬

    在现代医学中及时准确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1].为了了解本地区高危孕妇胎儿畸形发生情况,探讨产前超声检查高危孕妇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我市311例高危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超声产前诊断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MRI诊断

    作者:纪祥;吕建广;粱理娟;邱国时

    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 traumatic lipohemarthrosis,TLH)是指关节创伤后关节囊内形成脂肪-血液平面,多继发关节内骨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以膝关节常见[1].临床上约15%关节囊内骨折不能在X线片上发现,即为隐匿性骨折,而TLH与关节囊内骨折有密切相关[2].本文对32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本征象的认识及本征象对提示关节内骨折的重要性.

  • 16层CT冠脉成像在诊断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宏;余玉盛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动脉管壁疾病,发病率高,常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中型动脉,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下易形成斑块,造成管腔狭窄和组织缺血,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心脑血管急性缺血的主要因素[1,2],及早诊断不稳定性斑块,及时治疗,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创性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不稳定斑块中的应用已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3].本文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4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媛艺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1~3].超声检查是诊断急性阑尾炎主要检查方式[4],本文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1月来我院治疗5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及临床分析

    作者:裴军;高继勇;李好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围产期缺氧、窒息引起新生儿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所致[1].CT检查在诊疗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52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特点.

  • 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彭志远;阳明;余江;储松

    胸部外伤中骨性胸廓损伤很常见,肋骨骨折约占56%.肋软骨参与胸廓构成,是骨性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有无肋软骨骨折,能为临床提供治疗的依据.多层螺旋CT肋软骨成像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得到肯定[1,2].但基层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有限,仍在使用普通螺旋CT机,本文收集2006年8月~2010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肋软骨骨折20例,探讨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声像图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作者:周亚芹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简称为卵巢内膜样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其治疗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如药物治疗、手术切除、超声引导下穿刺等,故正确的诊断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内膜样囊肿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患者中79个卵巢内膜样囊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讨论其与卵巢其他肿块的鉴别诊断,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 下肢全长摄影技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柏桂莲;丁旭东;胡硕敏;颜伟

    下肢全长摄影的主要临床应用目的,就是观察从髋关节到踝关节的整个下肢骨骼的形态,生理角度,生理曲度,力线,生理特征,测量其全长等.目前,下肢全长摄影主要用于下肢的畸形矫正,下肢植骨术(例如,为了增加身高进行的下肢骨骼的延长术等).

  • 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分析(附162例报告)

    作者:王赛云

    在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成像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1].乳腺包块是妇女常见乳腺疾病之一,由于乳房良恶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混淆,更是由于肿瘤良恶性不容易确诊,本文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62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超声及病理检查进行分析.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 螺旋CT对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陶云年;张文奇;王善军;方金忠;夏龙飞

    胃肠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既往多依赖腹部X线平片检查,但仍有部分患者平片未能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尤其是在穿孔早期更是无法诊断.随着螺旋CT的应用,通过后处理重建功能及多种窗宽的观察,对腹部平片上表现为阴性的急性胃肠道穿孔能做出早期诊断.

  • 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成栋;龚波;殷超

    胸部外伤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而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常见的损伤.X线平片是检查肋骨骨折的常规方法,以往主要依赖X线的胸部正、斜位摄片来诊断.但胸廓结构特殊,类似半锥形,肋骨走行呈后高前低的曲度,加上各种组织影像重叠,以及严重外伤患者不能配合,普通平片较难显示不明显的骨折.在车祸、暴力、刀刺伤等致肋骨骨折事件中,需诊断结果进行索赔或定罪量刑,若诊断结果不清,将给这一工作带来困难[1].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表现和临床研究

    作者:冯丰吟;郑兆华;邓家秀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但随着目前医源性免疫功能受损患者、艾滋病(ARDS)患者及器官移植等的逐渐增多.PCNS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Kuker等[2]研究统计PCNSL占颅内原发肿瘤的0.85%~2.00%.PCNSL发病隐匿性强、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亦缺乏特征性[3].因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与其它颅内肿瘤常因难以鉴别而误诊.笔者对2003年1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CNSL患者的完整临床与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CT对PCNSL的诊断准确性.

  • 超声定量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惠洪;童小青

    肝纤维化是各种急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学改变,对于肝纤维化的早期确诊及正确分期可指导临床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从而减缓肝硬化的发展或逆转肝硬化发展过程[1].肝组织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不仅具有创伤性,穿刺取材不规范、分级分期标准未达到统一,而且存在假阴性,另外,对患者肝纤维化程度难以反复取材进行动态观察[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其简便、无创及可进行实时动态观察且可对肝维维化程度进行定量诊断的特点,目前已逐步发展到肝纤维化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手段.

  • 经颅彩色多普勒脑死亡诊断应用的探讨

    作者:周长玲

    脑死亡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脑功能永久性不可逆地完全丧失.即使有心脏跳动和脑以外的体循环及脊髓等以外器官功能继续存在,均可宣告个体死.目前被医学和法律上普遍接受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1].一些辅助检查如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同位素脑扫描等常被用来做为证实诊断的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本身存在缺陷,故限制了它们的使用[2].

  •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堂仁;李爱平;蔡小云;张芝菊;吴瑞华

    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高频超声能发现触诊及乳腺X线照像所检查不出的微小乳腺团块[2],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腹腔镜手术治疗86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秋红

    在妇科手术中,由于腹腔镜的微创特点符合手术的人性化需要,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手术,现在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1].而既往常采用开腹手术腹腔干扰较大、疤痕较大、创伤也比较大、出血较多、恢复较慢、术后发热和组织粘连几率比较高[2].而腹腔镜手术有着众所周知的优点,如手术切口小、操作方便,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大大减轻了术后不适与疼痛.我科采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8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腹腔镜
  • MSCT对早期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俞建强;朱时锵;蒋碧虎;沈亚芝;方雄;殷伟杰

    由于肺癌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而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以至造成误诊而失去佳的治疗时机[1],导致治疗后的生存率显著下降.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增加患者治疗后生存期,给临床及医技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2].现将我院研究的多层螺旋CT(MSCT)对早期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情况报告如下.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祝芹娟;吴枝莉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产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下腹疼痛甚至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9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诊断与病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