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CNA\S-100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病灶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张之栋;张建湘;任启光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块病灶生长特点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100蛋白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病灶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颈椎前路减压术从2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切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标本,其中3例是椎板成形术后再次出现颈髓压迫症而手术.年龄22~78岁,中位年龄48.2岁,其中男14例,女8例.对照组:取自25岁以下的5例不同新鲜尸体的颈椎后纵韧带标本5块,2组标本进行HE和PCNA,S-1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所有OPLL病例标本都有S-100蛋白及PCNA阳性细胞高表达,对照组尸体标本无S-100及PCNA阳性细胞出现.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病灶具有增殖活跃并向软骨化生、骨化的特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灶前方的增生的纤维软骨细胞区是椎板成形术后脊髓压迫症再发主要原因.

  • 甲状软骨骨化三例

    作者:戴宏;党进锋;李雨霞;魏新昌;五勇;张晓春

    在收集35套骨骼标本过程中,我们发现3例甲状软骨完全骨化.骨的表面为骨密质,骨的内部为骨松质,并有骨小梁.用天平称量及游离卡标测量.第1例:重量20 g,上下间距为42.0 mm,两侧上角间距为35.0 mm,两侧下角间距为46.5 mm,从喉结两侧左右板向后开放的角度为85°,从喉结至左右板后缘长39.2 mm,上切迹角度为72°;第2例:重量31.5 g,上下角间距为46.0 mm,两侧上角间距38.0 mm,两侧下角间距为44.1 mm,从喉结两侧左右板向后开放的角度为87°,从喉结至左右板后缘长39.7 mm,上切迹角度为74°;第3例:重量35.7 g,上下角间距46.7 mm,两侧上角间距37.8 mm,两侧下角间49.0 mm,从喉结两侧左右板向后开放角度88°,从喉结至左右板后缘长41.0 mm,上切迹角度为77°,以上甲状软骨全部形态与未骨化甲状软骨相同.

  • 介绍一种制作透明胎儿骨化点标本的简易方法

    作者:颜克勇

    在解剖学教学中,常常要讲到骨的发生,尤其在影像专业教学中甚为重要.笔者参考一些资料,改进了一些方法,制作出了5具透明胎儿骨化点标本,获得了成功.现将制作的方法介绍如下:1 选材要制作一件漂亮而透明的胎儿骨化点标本,好是挑选流产死去不久、皮下无瘀瘢的新鲜胎儿标本,胎龄在3~5个月左右.另外,陈旧而固定好的胎儿也行.

  • 一种新的颅骨分离法

    作者:王运登

    颅骨是骨头中的难点,一方面颅骨确实复杂,另一方面颅骨大多是紧密连接,彼此之间结合牢固,不易分离。而在实习颅骨中又必须将他们一一讲授给学生,因此,将颅骨完整的分离,则显得十分重要。过去多采用大豆膨胀法,但各部颅骨原薄不一,那些薄弱的部位就容易损伤而导致部分颅骨被破坏。同时,有的部分有分离不全,所以,缺点较多。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不断探索采用一种新的颅骨分离法,效果较好。具体如下。1 标本选择 标本应尽可能选择年龄偏小的颅骨,好在25岁以下。因为这种颅骨的各个骨缝之间结合还不太紧密,骨化少或没有骨化。相对容易分离。2 分离步骤 具体如下:2.1 首先将选取的颅骨放在50℃左右的温水内浸泡2h。此目的是使颅骨略微变软一些。2.2 拿出已经浸泡过的颅骨,一手拿一根长约60cm比枕骨大孔略粗一些的木棒,插入枕骨大孔对着颅骨矢状缝内而用力抗击,另一手拿着颅顶,这样可很快将顶骨击开。2.3 待左右顶骨分离后,就可容易的取下颞骨和枕骨。2.4 分离额骨分离时先稍用力在额骨上击打一下,然后用钳子向外侧用力拉即可取下额骨。然后还可取下鼻骨。2.5 分离左右上颌骨分离时用钩子沿上颌骨之间的骨缝向外侧用力使其左右分离,但应注意鼻腔内的筛骨垂直板。上颌骨分离后,顺便还可以取下下鼻甲和梨骨。而腭骨往往和上颌骨合在一起,将它们分离时,要注意腭骨的眶突和蝶突。此后还可分离出左、右颧骨和泪骨。2.6 分离蝶骨分离时先拉蝶骨向后下方,然后按左右、上下的顺序拉动它可以取下。后小心的取下筛骨。当全部颅骨取下后,可用2%~5%的双氧水密封漂白1h,凉干后即可观察和使用。 总之,采用上述方法,我们成功的分离了很多颅骨标本,丰富了教学用实验标本。今后仍要继续摸索使其更加完善。

  • 国人甲状软骨骨化统计分析

    作者:廖顺顺;肖孔早

    本实验研究用颈部前正中位X线摄片,观察了100例甲状软骨骨化出现率,其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年龄从25岁至70岁,旨在分析甲状软骨骨化出现率与年龄的关系,为国人甲状软骨骨化的骨化积累资料,分析结果如下。 1 甲状软骨骨化区出现率 完全性骨化39例,占39%,其中男性36例,女性3例;散在性骨化4例,占4%,均为男性;上1/3骨化17例,占17%,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中1/3骨化6例,占6%,均为男性;下1/3骨化13例,占13%,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上中2/3骨化8例,占8%,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下2/3骨化5例,占5%,均为男性;上1/3与下1/3骨化8例,占8%,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2 甲状软骨骨化在各年龄组的分布 20至29岁1人,占1%;30至39岁7人。占7%;40至49岁24人,占24%;50至59岁43人,占43%;60至69岁24人,占24%;70岁1人,占1%。3 甲状软骨不同骨化区与各年龄组的关系 完全性骨化39例,其中30至39岁1例,40至49岁11例,50至59例18例,60至69岁8例,70岁1例;散在性骨化4例,其中50至59岁3例,60至69岁1例;上1/3骨化17例,其中30至39岁1例,40至49岁8例,50至59岁6例,60至69岁3例;中1/3骨化6例,其中40至49岁1例,50至59岁2例,60至69岁3例;下1/3骨化13例,其中30至39岁1例,40至49岁2例,50至59岁8例,60至69岁2例;上中2/3骨化8例,其中30至39岁1例,50至59岁3例,60至69岁4例;中下2/3骨化5例,其中30至39岁2例,50至59岁1例,60至69岁2例;上1/3与下1/3骨化8例,其中20至29岁1例,30至39岁1例,40至49岁2例,50至59岁2例,60至69岁2例。

  • 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

    作者:秦德安;张佐伦;李晓东;崔新刚;刘峰

    目的:探讨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方法:(1)正常干燥胸椎标本(T1~T12)20具,在棘突与椎板交界处用量角器测量椎板后表面与椎体水平面的夹角即椎板倾斜角,分析其分布规律;(2)计数2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骨化节段数,观察其分布情况.比较两者分布情况.(3)将黄韧带与相邻椎板视为"椎板-黄韧带-椎板复合体",分析黄韧带在不同椎板倾斜角时受力.结果:胸椎椎板倾斜角以T7~T10为波谷段,胸椎黄韧带骨化以T8~T10为波峰段,两者分布具有相关性,椎板倾斜角小的下胸段与黄韧带骨化好发部位一致.黄韧带受轴向牵拉力为F·sinα,在椎板垂直的理想状态下黄韧带受力为F,α越大,黄韧带受到的张力越小.结论:胸椎椎板倾斜角和黄韧带所受张力可能是胸椎黄韧带骨化多发于下胸段的解剖学和力学因素之一.

  • 椎板下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12,高为T10达80.5%,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与宽大均值区间均为T9~12,其大均值均位于T10,分别为(4.1±2.1)mm和(4.4±2.3)mm.结论:下胸段椎板下棘的出现率高且形体较大;总体分布呈以T10为峰顶的"山峰"形变化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椎板下棘成因可能与小关节的活动度及黄韧带骨化密切相关.

  • 寰枕关节完全骨化2例伴先天脊柱裂1例

    作者:李佳林;胡滨;姜常勇

    笔者在整理100余套散骨标本时,发现有两例寰枕关节完全骨化、愈合,其中1例伴有先天性脊柱裂,此类标本实属罕见,现将观察和测量结果报告如下:

  •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钟招明;陈建庭;赵成毅;徐俊昌;汤勇智;张宇;查丁胜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X线平片显示胸椎退行性改变,仅其中3例的侧位片显示椎间孔处模糊骨化影.CT扫描显示胸椎椎板前缘凸向椎管的高密度影,椎管变窄,外侧型7例,弥漫型8例,结节增厚型8例.MRI显永黄韧带骨化病变呈低信号影,脊髓不同程度受压.23例患者共发现黄韧带骨化节段57个,骨化节段为单发病灶6例,多发病灶17例.病变累及上胸段(T1-4)3例,中胸段(5-8)7例,下胸段(T9-12)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合并胸椎间盘突出2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有典型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但在X线平片上容易漏诊;CT结合MRI检查是确诊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蕈要诊断手段.

  • 气管支气管弥漫性狭窄少见病变的CT诊断

    作者:蔡欣;邓怀福;曾庆思;刘丽;邓宇;陈永富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C)、气管淀粉样变性、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0)的CT表现及鉴别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方法 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三种病变,其中RPC 3例,气管淀粉样变4例,T0 6例. 结果 三种病变均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弥漫性狭窄、管壁增厚及钙化.但病变累及的部位有所不同,RPC以气管全段为主,气管淀粉样变以气管全段或中下段为主,T0累及气管中下段前及两侧壁.除气管外,左右主支气管均可受累,部分病例累及叶和段支气管.气管壁增厚狭窄程度以RPC和气管淀粉样变明显,T0较轻.结论 气管前及侧壁广泛多发钙化小结节向腔内突出,是T0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合并全身多部位软骨炎有助于RPC的诊断;而气管淀粉样变的诊断,需根据CT表现特点,并结合临床做出.

  • 胸椎椎体前移固定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性重度胸椎管狭窄2例技术报告

    作者:马向阳;邹小宝;陈育岳;葛苏;夏虹;吴增晖;王建华;艾福志;章凯;李恒锐

    目的 介绍胸椎椎体前移固定手术技术,探讨其治疗2例后纵韧带骨化性重度胸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体会.方法 术前行CT、MRI检查,评估患者后纵韧带骨化及胸椎管狭窄程度,采用新术式"胸椎椎体前移固定术"治疗,即通过后入路切除相应骨化节段的胸椎椎板、摘除头侧和尾侧正常/骨化节段之间的椎间盘、切断骨化节段双侧所有肋骨、利用钉棒系统将连续多个胸椎椎体连同骨化的后纵韧带向前推移的方法进行脊髓减压.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动静脉、脊髓损伤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患者下肢症状明显改善,CT和MRI扫描显示胸椎椎体前移位置及距离满意,椎管明显增宽.结论 利用"胸椎椎体前移固定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性重度胸椎管狭窄安全有效,但目前临床开展例数极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谭建基;唐灿锐;欧锐金;温锐灿;李世渊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颈髓前方受压,单节段或双节段致压的19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组),对颈髓后方受压,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的16例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路组).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8~36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可见前路组均获骨性融合,后路组无再关门、断轴现象.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前路组及后路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8.9%和54.5%;ASIA分级由术前B级3例、C级17例、D级15例恢复至术后C级2例、D级18例、E级15例,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根据颈髓受压来源、受累节段及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两种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永和;唐劲忠;黄胜;刘少喻;彭新生;邹学农;万勇

    目的:探讨单开门、双开门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行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开门组32例、双开门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8个月(24~52个月),随访2年后失访3例。单开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双开门组(P<0.05)。单开门组和双开门组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6%±18%和58%±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发生率(6%、3%、3%)低于双开门组(7%、1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开门组肩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31%)高于双开门组(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相似;单开门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而双开门术式肩颈轴性症状发生率则相对较低。

  • 后路手术治疗过伸位K线阳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

    作者:陈德纯;陈宇;陈德玉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过伸位K线阳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72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椎板成型术、45例行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根据OPLL骨化高点相对于K线的位置,分为K线阳性组(标准侧位片K线阳性,39例)和过伸位K线阳性组(标准侧位片K线阴性但过伸位侧位片K线阳性,33例)。记录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恢复率。结果术后1年,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1.3±2.9)分提高到(14.2±3.0)分(P<0.05),过伸位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0.5±1.8)分提高到(13.3±2.7)分(P<0.05),但术前、术后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线阳性组和过伸位K线阳性组恢复率分别为(51±22)%和(44±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伸位K线阳性颈椎OPLL患者施行后路手术可以获得与K线阳性患者相当的临床疗效。

  • 甲钴胺对C5神经根麻痹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吕南千;费青;张麒云;娄国祥;赵庆华

    目的 观察甲钴胺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上海市利群医院收治的144例颈椎OPLL后路椎板切除术后C5神经根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减压治疗后随机分为研究组(甲钴胺注射液,78例)和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66例).应用Macnab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C5神经根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43例患者获得随访,对照组失访1例,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研究组Macnab评分:优42例、良15例、可12例、差9例,优良率73%;对照组Macnab评分:优15例、良16例、可24例、差10例,优良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JO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对照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4d,3个月研究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OPLL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患者应用甲钴胺有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 黄韧带骨化症发病机制与病理研究进展

    作者:王向

    1912年,Le Double[1]率先提出了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OLF)的概念,Polgar等[2]于1920年首次描述了其侧位平片表现.自1964年Yamaguchi等[3]报道OLF引起的胸椎脊髓病以来,胸椎黄韧带骨化(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TOLF)的研究逐步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4].

  •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异位骨化的57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晋;洪雷;王雪松;张辉;刘心;李旭;冯华

    目的 探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术后异位骨化(HO)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连续收治且获得随访的57例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男39例,女18例;左侧27例,右侧30例;平均年龄29.3岁(17 ~44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史、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及手术方法等.记录HO的发生情况及部位,使用象限分度法将HO分为5度,并将患者分为骨化组与非骨化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5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8.4个月(12 ~51个月)随访.21例(36.8%)患者发生HO,其中1度7例(33.3%),2度9例(42.9%),3度5例(23.8%).骨化组与非骨化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后交叉韧带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单独发生在内上象限者13例(61.9%),涉及内上象限者5例(23.8%),仅有3例(14.3%)单独发生在内下或后下象限.非骨化组与骨化组患者膝关节屈膝活动度平均分别为132.5°±5.0°、124.0°±13.0°,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平均分别为(9.1±2.1)、(13.3±8.4)分,使用麻醉下推拿的例数分别为l、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是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较常见并发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是HO发生的影响因素,且发生HO的患者会导致膝关节屈膝角度受限.

  • 髋臼双柱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孙玉强;梁吉华;陈圣宝;唐明杰;曾炳芳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术后并发异位骨化(H0)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93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中,男147例,女46例,平均年龄34.4岁;合并颅脑外伤31例.损伤1周内手术者15例,1~2周者121例,2~3周者34例,超过3周者23例.回顾性对手术方法、伴发损伤、伤后延迟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髋臼舣柱骨折术后HO形成的影响.结果 手术平均耗时238 min(150~330 min),术中平均出血1453 mL(450~4400 mL).平均随访44.2个月(14~84个月),HO发生率为39.9%(77/193),其中Ⅰ度39例,Ⅱ度23例,Ⅲ度15例,手术时间与HO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R=0.207,P=0.071).其中颅脑外伤组14例,非颅脑外伤组63例,两组HO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1);伤后不同时期内手术后HO发生情况分别为:1周内2例,1~2周者38例,2~3周者21例,大于3周者16例,延迟不同手术时间的HO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5);HO分级与疗效无显著相关(R=0.041,P=0.722).手术切口中清除坏死的臀小肌后,仅15例(7.8%)发牛严重的HO.结论 髋臼双柱骨折术后HO的形成与是否伴有颅腩外伤无显著相关,与延迟手术时间高度相关,清除坏死臀小肌和手术区域其他坏死肌肉可以减少术后HO的形成.

  • 壳聚糖/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余翔;夏远军;章莹;谢会斌;黄显华;尹庆水;夏虹

    目的 探讨壳聚糖/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CS/DS/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作大鼠左大腿股四头肌肌袋模型,分别将明胶海绵、CS/DS微球、rhBMP-2和CS/DS/rhBMP-2微球适当压缩后分别植入股四头肌肌袋肌间隙中,并于4、8、12、16周后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钙含量检测;植入后第16周行X线片检查. 结果 ①组织学切片:植入后第4周,4组均无明显骨组织形成;植入后第8周,CS/DS/rhBMP-2微球组可见少量骨细胞、骨髓,骨小梁转化为成熟的骨质,骨小梁间有骨髓腔和骨髓样物质形成;rhBMP-2组可见少量骨小梁及骨细胞,骨细胞周围见少量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但骨组织不及CS/DS/rhBMP-2微球组成熟.植入后第12、16周,rhBMP-2组和CS/DS/rhBMP-2微球组均有成熟的骨组织形成,骨小梁中可见骨陷窝,骨陷窝中有骨细胞,骨细胞周围有大量成骨细胞.但CS/DS/rhBMP-2微球组骨组织较rhBMP-2组成熟,骨陷窝及骨小梁量均多于rhBMP-2组;明胶海绵组及CS/DS微球组无明显骨组织形成.②ALP活性及钙含量检测:除第4周外,第8、12、16周CS/DS/rhBMP-2组纳米微球的ALP活性及钙含量均高于rhBM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X线检查:植入后第16周,CS/DS/rhBMP-2微球组及rhBMP-2组植入部位均有X线不透性物质,密度较均匀,CS/DS/rhBMP-2微球组阻射密度与周围股骨接近,rhBMP-2组阻射密度较周围股骨稍低,CS/DS/rhBMP-2微球组高密度区面积明显较rhBMP-2组大,明胶海绵组及CS/DS微球组无高密度组织形成. 结论 CS/DS/rhBMP-2复合微球异位成骨能力较单独rhBPM-2强,可能有助于CS/DS/rhBMP-2复合微球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 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肘部损伤“三联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旭军;何宁;夏震;欧阳元明;汪春阳;阮洪江;范存义

    目的 探讨采用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肘部损伤“三联征”的疗效. 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例陈旧性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1例;年龄22~ 56岁,平均35岁.采用外侧和后内侧联合入路,彻底清除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及异位骨化,松解至大正常功能.术后应用塞来昔布预防异位骨化,并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下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相关活动度、并发症恢复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并与行松解术前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0 ~ 180 min(平均160 min).所有患者术后获90~385 d(平均210 d)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210 d)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122°±28°和142°±38°)均较术前(27°±22°和45°±50°)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按MEPS评分评定疗效:优6例,良3例,可3例.12例患者MEPS评分术后[75 ~100分,平均(90±11)分]明显高于术前[5~65分,平均为(4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次脱位发生. 结论 通过手术松解肘关节,清除异位骨化,恢复肘关节稳定性,并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早期行康复锻炼,可明显改善陈旧性肘部损伤“三联征”患者的关节功能.

494 条记录 21/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