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ingh指数与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贺尧;李凯;李鹏翠;卫小春

    目的 分析髋关节正位DR片Singh指数与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间的相关性,评价Singh指数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预测能力.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75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术前髋关节正位DR片Singh指数与术后1年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的Spearman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资料完整病例175例,男81例,女94例.其中骨关节炎病例28例,男12例,女16例;股骨颈骨折病例106例:男38例,女68例;股骨头坏死41例:男30例,女1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Singh指数与Harris评分相关性较高(r=0.708,P<0.01),股骨头坏死患者Singh指数与Harris评分相关性较低(r=0.642,P<0.01),骨关节炎患者Singh指数与Harris评分相关性低(r=0.541,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患者Singh指数与Harris评分相关性较女患者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可根据股骨近端Singh指数预测术后关节功能状态,但对于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Singh指数对术后关节功能预测能力相对较差.

  • 非转移性肾癌患者术后Nomogram预后模型的研究

    作者:沈洪亮;王旭东;李明义;王宁;安勇;吉正国;时淑舫;张淑红;杨培谦;田野

    目的 探讨非转移性肾癌患者术后生存因素,构建肾癌Nomogram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580例非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2例,女188例.年龄24~ 86岁,平均56岁.右肾癌268例,左肾癌312例.肿瘤直径1.5~17.5 cm,平均4.8cm.对病理结果复核,并构建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生存时间、肿瘤有无复发、术后治疗及转归,确定患者总生存(OS)、肿瘤特异性生存(CSS)及肿瘤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对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生存分析,筛选出与患者不同随访终点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建立肾癌患者Nomogram预后模型,并进行靴值分析、内部验证.结果 本组580例中,514例(88.6%)行腹腔镜手术,66例(11.4%)行开放手术;160例(27.6%)行保留肾单位手术,420例(72.4%)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468例(80.7%),乳头状细胞癌56例(9.7%),嫌色细胞癌32例(5.5%),其他亚型细胞癌24例(4.1%);病理分期Ⅰ期442例(76.2%),Ⅱ期88例(15.2%),Ⅲ期48例(8.3%),Ⅳ期2例(0.3%).碳酸酐酶9(CA9)高表达424例(73.1%),低表达156例(26.9%).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4 ~ 82个月),失访率7.1%(41/580);206例死亡,其中166例为肿瘤特异性死亡.本组患者3年和5年OS率、CSS率及PFS率分别为83.4%、88.2%、72.4%和69.6%、73.0%、5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子分别是肿瘤病理亚型、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及CA9表达.依据以上4个指标建立Nomogam预后模型;内部验证模型OS、CSS及PFS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2(95% CI0.69 ~0.75)、0.77(95% CI 0.74 ~0.81)、0.79(95% CI 0.76 ~ 0.83).结论 肿瘤病理亚型、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及CA9是非转移性肾癌患者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建立的Nomogram预后模型内部验证的准确性较高,但需大样本和多中心病例资料的检验.

  • 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赵菊平;何竑超;王浩飞;祝宇;王晓晶;周文龙;沈周俊

    目的 探讨影响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82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0例,女22例.年龄29~ 82岁,平均(56.1±11.3)岁.52例有血尿、腰痛、肿块等临床症状.肿瘤大小2.0~18.0 cm,平均(8.0±3.0) cm.肾肿瘤位于左侧41例,右侧37例,双侧4例.69例接受了肾切除术,13例未行肾切除术者行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75例,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肉瘤样癌各2例,集合管癌1例.转移部位包括肺50例、肝11例、骨14例、胰腺3例、后腹膜淋巴结31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1~2分52例,≥3分30例.Hb平均(132±24) g/L,治疗开始时59例低于正常值.碱性磷酸酶平均(90±65) U/L,治疗开始时9例异常.乳酸脱氢酶平均(168±114) U/L,治疗开始时6例异常者.WBC平均为(6.4±2.0)×109/L,治疗开始时2例异常.MSKCC风险模型高危组14例,中危组68例.74例在确诊1年内、8例在确诊1年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59例治疗首月相对剂量密度≥50%.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本组82例的总生存期为2.8264.1个月,平均(21.6±14.1)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年存活率为71%,2年存活率为64%,3年存活率为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P=0.005)、初次就诊时有临床症状(P=0.031)、未行患肾切除术(P=0.012)、转移部位数目≥2个(P=0.015)、靶向治疗开始时的Hb值(P=0.005)、靶向治疗开始时的碱性磷酸酶值(P=0.007)、MSKCC评分≥3分(P=0.000)、肝转移(P=0.000)、骨转移(P=0.000)、舒尼替尼首月相对剂量密度<50%(P=0.000)等10项因素对转移性肾癌的预后有影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P=0.136)、初诊时无临床症状(P=0.801)、靶向治疗开始时碱性磷酸酶值<126 U/L(P=0.618)、无骨转移(P=0.068)、无胰腺转移(P=0.265)等是对预后有益的因素;舒尼替尼首月相对剂量密度≥50%(P=0.000)是影响转移性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靶向药物可使影响转移性肾癌预后的因素发生一定变化.舒尼替尼首月相对剂量密度≥50%是影响转移性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年随访生存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邢云超;熊耕砚;方东;张雷;张争;蔡林;刘瑾;曹振朋;关豹

    目的 分析非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non-muscle invasive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NMIUTUC)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其相关预后因素,并构建基于中国人群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53例NMIUTU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100例,女153例.年龄25~ 90岁,平均67岁.肾盂癌127例,输尿管癌126例.多发肿瘤65例,单发肿瘤188例.肿瘤长径>5 cm者237例,≤5 cm者16例.乳头状肿瘤243例,非乳头状肿瘤10例.合并同侧肾积水147例.淋巴结转移6例.行腹腔镜手术162例,开放手术91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44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9例.结果 本组253例随访4 ~ 151个月,中位时间55个月.40例(15.8%)死于肿瘤,84例(33.2%)出现膀胱复发.淋巴结转移(P =0.046),原发灶位于肾盂(P =0.044),合并同侧肾积水(P =0.039),合并慢性肾脏病(P =0.008)和男性(P =0.034)为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多发(P =0.018),合并同侧肾积水(P =0.035)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膀胱复发.构建的用于预测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2.结论 NMIUTUC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良好,膀胱复发率与肌层浸润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相当,且复发较晚.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位于肾盂、合并同侧肾积水、合并慢性肾脏病和男性为术后肿瘤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多发、合并同侧肾积水的患者更易膀胱复发.

  • 上尿路肿瘤的选择性保守治疗:有关肿瘤复发和进展预后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作者:

  • 肉瘤样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生存率

    作者:

  • 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CT检查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苗淼;孔垂泽;都书琪;曾凡剑;何李健;王星星

    目的 探讨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CT检查特点及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4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02例,女39例.年龄30~ 86岁.肿瘤位于左侧73例,右侧68例.肿瘤大小1.6~ 12.7 cm.临床分期T1a期50例,T1b期67例,≥T2期24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核分级将患者分为高级别组(Ⅲ~Ⅳ级)和低级别组(Ⅰ~Ⅱ级),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CT检查结果(肿瘤大小、包膜情况、CT值、肿瘤有无分叶及出血坏死)、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本研究141例的CT检查示109例肿瘤包膜完整,85例肿瘤可见分叶,102例肿瘤可见出血坏死;平扫CT值为10 ~ 72 HU,平均35.4 HU;增强扫描CT值32 ~ 308 HU,平均102.1 HU.术后病理检查核分级为高级别组66例,低级别组75例.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的CT检查肿瘤包膜完整例数[44例(33.3%)与65例(13.3%)]和平扫CT值[(38.9±1.1)HU与(32.3±1.1)H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级别组T1期和≥T2期患者例数分别为46例和20例,低级别组分别为71例和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141例术后随访2 ~58个月,平均26.4个月.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4%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中T1a、T1b、≥T2期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9%和100.0%、94.3%和100.0%、90.0%和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CT检查可见肿瘤包膜多不完整,平扫CT值较高.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核分级可以提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高低与预后密切相关.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刘余庆;卢剑;郝一昌;肖春雷;马潞林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 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振勇;刘汝海;李凤山;张执全;袁俊健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B、C级胰漏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6月83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B、C级胰漏有关的围手术期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3例中11例(13.3%)发生术后B、C级胰漏,其中B级9例(10.8%),C级2例(2.4%).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OR=4.636,95%CI:1.080~19.894,P=0.039)、胰腺质地柔软(OR=0.202,95%CI:0.047~0.866,P=0.031)与B、C级胰漏的发生密切相关.BMI≥25(OR=22.347,95%CI:1.462~341.501,P=0.026)、术后未应用生长抑素(OR=0.071,95%CI:0.006~0.799,P=0.032)是胰腺质地柔软患者术后B、C级胰漏发生的相关因素.BMI≥25(OR=13.474,95%CI:1.258~144.322,P=0.032)、术前采取减黄措施(OR=0.057,95%CI:0.005~0.638,P=0.020)是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患者术后B、C级胰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胰腺质地柔软及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B、C级胰漏发生密切相关.BMI≥25时,此类患者B、C级胰漏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当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时,宜术前采取减黄措施.对于胰腺质软者,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B、C级胰漏发生风险.

  • 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杨亚兵;王玲;曹迁;凌晓锋;徐智;王立新;侯纯升;王港;崔龙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7年2月肝内胆管结石中26例罹患胆管癌(病例组)和386例非胆管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脓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肝切除、胆管狭窄矫正、结石完全清除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胆管狭窄发生率57.7%(15/26),高于对照组38.3%(148/3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5,P=0.051).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OR=4.873,95% CI:1.310 ~18.126,P=0.018)、结石残留(OR=27.579,95%CI:6.275~121.214,P=0.000)为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胆管狭窄矫正(OR=0.018,95%CI:0.092~0.564,P=0.000)为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感染,积极地进行手术,预防肝脓肿、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发生,同时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纠正胆管狭窄,切除病肝.

  • 声带白斑黏膜剥脱术复发及癌变的预后研究

    作者:汪文斌;王琦;徐霖;王华林;应正标;林志宏;范国康

    目的探讨影响声带白斑黏膜剥脱术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3年12月416例因声带白斑行黏膜剥脱术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后1、3、5年复发率和癌变率,并用COX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酗酒、白斑范围、组织病理与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癌变的关系,筛选与复发、癌变相关的变量,进入多元COX 回归分析模型。结果416例黏膜剥脱术后声带白斑复发107例,癌变43例,其中1、3、5年复发率分别为9.4%、20.8%、26.0%,癌变率分别为1.9%、6.7%、10.2%。年龄、白斑范围、组织病理均被选入复发及癌变多元COX回归分析模型。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白斑范围、组织病理是影响声带白斑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组织病理是影响声带白斑术后癌变的预后因素。结论声带白斑黏膜剥脱术后复发与白斑范围、组织病理相关,癌变与组织病理相关;组织病理为中度异型增生和重度异型增生的声带白斑为术后高风险复发、癌变组。

  • 器官捐献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陈根;张毅;彭贵主;王彦峰;叶少军;周大为;薛承彪;王志梁;叶启发

    目的 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21例发生DGF(DGF组),11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ft function,IGF)为IFG组,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模型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DGF发生率为15.2%(2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GF的预后因素包括受者术前血透时间≥12个月(P =0.024)、脑出血死亡供者(P=0.020)、供者血清肌酐≥177 μmol/L(P =0.013)、热缺血时间≥15 min(P=0.041)、冷缺血时间≥12 h(P =0.025)及供者经历心肺复苏(P =0.001)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供者血清肌酐≥177 μmol /L(OR=7.138,95% CI:1.418~ 35.937,P=0.017)、供者心肺复苏(OR =30.207,95% CI:3.653 ~111.778,P=0.001)及热缺血时间≥15 min(OR=7.762,95% CI:1.953~30.845,P=0.004)是DGF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供者经历心肺复苏及热缺血时间≥15 main是导致CDCD发生DGF的预后因素.

  • 腹腔镜下经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作者:费慧;姚书忠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有不同的手术途径:开腹或腹腔镜下经腹膜内或经腹膜外.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是否优于开腹淋巴结切除已备受关注.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局部组织辨认清楚,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能较快的开始术后放疗,且能更充分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 2433例胚胎解冻移植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王丽娜;刘平;乔杰;廉颖

    目的 探讨影响胚胎解冻移植(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预后的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2433例胚胎解冻移植的患者行总结分析.根据移植后的临床结局分为妊娠组(955例)及未妊娠组(1478例),其中临床妊娠856例,活产626例.胚胎解冻移植方案分为自然周期组、促排卵周期组及人工激素替代(hormone therapy,HT)周期组. 结果本组解冻移植后临床妊娠率为35.2%(856/2433),活产率25.7%(626/2433);共移植6203个胚胎,形成1026个妊娠囊,胚胎种植率16.5%(1026/6203);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及HT周期三者妊娠率分别为40.0%(758/1897)、37.8%(70/185)及36.2%(127/351)(χ2=1.94,P=0.38),差异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优质胚胎数及患者年龄是影响FET结局的主要因素,而移植优质胚胎数对FET结局影响大,OR值为1.41,95%CI为1.11~1.79;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呈下降趋势.移植2个以上胚胎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无明显增加,但多胎率明显升高.结论 胚胎解冻移植方案与FET结局无关,移植优质胚胎的数目与FET结局密切相关.选择优质胚胎,减少移植胚胎数目,既可提高妊娠率,又降低多胎妊娠的发生率.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作者:王宁;王延海;龙锦;许元鸿;郭仁宣;张浩;郭克建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且有20%~50%伴淋巴结转移.因残留的转移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MLN)占颈部复发的大多数,所以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MLN是重要的影响预后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的颈部淋巴结特征与原发性DTC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提高MLN的发现和清除率并改善预后.

  • 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癌的预后分析

    作者:淦宇;李宁;鲁稳柱

    十二指肠乳头癌在临床上较少见,不足胃肠肿瘤的1%,但在壶腹周围癌中其发病率占第二位~([1]).我院收治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癌3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进行探讨如下.

  •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表达增强的相关性

    作者:陈飞;李俊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增强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确诊的胃癌患者共80例,通过对幽门螺杆菌及胃癌细胞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IP2A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组织中CIP2A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CIP2A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6.3%、25.0%和1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29、P=0.025).CIP2A蛋白在肿瘤浸润程度加深、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更高;胃癌患者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67.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36、P=0.023);CIP2A蛋白在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组胃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5%和88.9%,两组CIP2A蛋白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28、P=0.005).胃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浸润深度及CIP2A蛋白表达量高低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CIP2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何文涛

    肝脏功能衰竭是各种严重肝病的终末期表现,重型肝炎病死率国外为80%~90%,国内为50%~70%[1],而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更高,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2002年~2006年12月收治的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

  • 肺鳞状细胞癌450例预后分析

    作者:岳东升;车娟娟;李跃;张华;王长利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完全性切除手术的450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3例,女性87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60.5岁,中位年龄62岁.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综合治疗策略,通过随访分析预后及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术后5年生存率为52.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影像纵隔淋巴结状态(x2=18.969,P=0.000)、N分期(x2=44.069,P=0.000)、TNM分期(x2=63.025,P=0.000)是肺鳞状细胞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化疗是Ⅱ~ⅢA期患者的预后因素(5年生存率48.9%比37.7%,x2=3.946,P=0.047).关于ⅢA期患者术后综合治疗,放化疗组生存佳,其次是单独化疗组和未治疗组,单独放疗组预后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5.9%、28.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97,P=0.038).结论 通过提升手术标准,达到甚至超过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淋巴结清扫可使肺鳞状细胞癌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Ⅱ~ⅢA期患者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ⅢA期患者应予以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术前影像提示纵隔淋巴结多组肿大融合怀疑转移者,手术应该慎行.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贺彬;熊光冰;朱峰;王敏;张航;冯业晨;余硕;金继宽;秦仁义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行LPD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4例(51.6%),女性60例(48.4%);年龄(57.4±9.2)岁(范围:23~ 82岁).术前均诊断为壶腹部周围肿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为恶性肿瘤.通过Clavien-Dindo分级法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24.2%),Clavien-Dindo分级结果显示:Ⅰ级4例(3.2%),Ⅱ级18例(14.5%),Ⅲa级6例(4.8%),Ⅳb级1例(0.1%),Ⅴ级1例(0.1%).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血8例,胰瘘10例(生化漏7例、B级胰瘘3例),胆瘘1例,胃肠道瘘1例,腹腔感染10例,肝功能衰竭1例,肾功能衰竭1例,心律失常2例,死亡1例.5例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与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术中输血、胰腺质地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Ⅲ级、术中输血、胰腺质软是LP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Clavien-Dindo分级可应用于行LPD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其中ASA评分Ⅲ级及以上、胰腺质地柔软、术中输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1428 条记录 8/72 页 « 12...567891011...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