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助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进展

    作者:王桐生;嵇振岭

    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已在脾切除、肾切除和结肠切除等多种手术中得到应用,欧美和日本HALS结肠切除术研究报道较多.随着手术经验和技巧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以及专用器械、设备的研制和应用,HALS在结肠外科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本文就手助腹腔镜结肠切除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现状与评价

    作者:郑民华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在结肠切除成功报道以后,这种技术慢慢地进入了常规的结肠切除术,但发展速度远不如其它腹腔镜手术.目前,腹腔镜结肠手术被证明是一个安全的手术,与传统开腹结肠切除手术相比,虽然手术时间稍延长(30-50)分钟,但术后恢复、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与死亡率都较传统结肠切除手术少,且目前的结果是在腹腔镜结肠手术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的.腹腔镜结肠手术的肠段切缘与淋巴清扫的有效性被证实是与开腹结肠切除手术相同的,这证明从腹腔镜技术上来说,完全可以进行肿瘤外科手术.初期的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显示,两者在术后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别,在切口种植方面也比早期的报告为好,且与传统开腹结肠切除手术的腹壁转移率相当.远期前瞻性随机的大宗病例研究结果目前还没有出来,而这对于常规进行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是必需的.

  •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相关技术与应用前景

    作者:余佩武;唐波

    1994年经美国FDA批准,自动定位内镜系统作为机器人持镜手应用于普通外科临床,此后又开发了宙斯机器人系统,但FDA仅批准其作为外科手术助手而不能作为真正的手术者.2000年7月,美国FDA正式批准了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发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外科治疗,在此后几年中,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继开展了胆囊切除术、胃底折叠术、Heller肌切开术、胃旁路术、结肠切除术等腹部外科手术[1,2].

  • 不同术式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勇敢

    目的对比观察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4种外科术式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0月至2002年11月施行的89例94例次的手术治疗资料,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行结肠全切除术6例,术后短期内腹泻6例(100%),难治性腹泻1例(16.7%),无便秘复发;结肠次全切除术73例,短期内腹泻19例(26%),明显低于结肠全切除术(t=1.90,P<0.05),无难治性腹泻,复发1例,出现吻合处梗阻1例,切口感染2例;盲直肠端侧吻合术12例,疗效与结肠次全切除术相同,但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均明显少于结肠次全切除术(t=2.849和10.455,P<0.01);结肠部分切除术3例,均于短期内复发.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结论结肠次全切除、结肠全切除和盲直肠端侧吻合术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满意的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术式,但结肠全切除术后腹泻发生率高,结肠部分切除术疗效不肯定.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

    作者:苏毅;李索林;孙驰;杨振宇;于增文;何朝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31例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类性疾病的患儿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作者改进这种技术,在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左半结肠或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 结果 本组3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16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15例次全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7 ±13) min,切除肠段35 ~ 80 cm,术中估计出血5~20 ml,1例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随访无吻合口狭窄和便秘复发,仅1例出现小肠结肠炎.结论 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及同类性疾病安全、有效,手术创伤更小.

  •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切除术后结肠形态及功能的初步评价

    作者:张树成;王维林;白玉作;王伟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结肠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58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儿童进行排便功能问卷调查、钡灌肠X线和结肠传输时间检查,评价其结肠形态及功能的变化.结果本组58例儿童均有便意,54例排便良好,4例便频或稀便,9例污便,5例便秘,2例患有小肠结肠炎,无便失禁.钡灌肠X线显示结肠形态恢复良好,乙状结肠迂曲减少或消失,与切除肠段的长短相关.全部病例术后直肠肛管角(度)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开大[(123±15)°比(85±8)°比(79±12)°,P<0.01],有症状组更为显著[(136±16)°比(111±14)°,P<0.05].全部病例术后全结肠传输时间较术前均明显缩短[(27±8)h比>168 h,P<0.01],与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但不显著[(27±8)h比(29±8)h,P>0.05],有症状组显著缩短[(25±6)h比(29±8)h,P<0.05].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结肠功能良好.少数患儿排便功能障碍可能与术后乙状结肠曲减少或消失、"新直肠"储便功能代偿不全以及拖出结肠致直肠肛管角开大有关.

  • 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伟立;李索林;时保军;牛爱国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治疗中的经验及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越性.方法 对2002-2006年收治的12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4例行开腹冗长结肠切除术,1例经肛门直肠拖出冗长结肠切除术,7例经腹腔镜辅助冗长结肠切除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2个月~2年,2例排便频繁,2~4次/d,6个月后渐恢复正常;10例恢复良好,排便1~2次/d,术前症状均消失.结论 对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提倡先进行保守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明显的患儿可实施手术.腹腔镜辅助冗长结肠切除术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势.

  • 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5例分析

    作者:孟荣贵;徐晓东;于恩达;郝立强;王颢

    目的 探讨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 polyposis,FAP)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45例FAP患者行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手术方式、并发症以及结肠镜、肛肠测压等随访资料.结果 45例中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平均排便频率:3个月内每日9次,6个月后每日5次,12个月后每日4次;术后平均肛管慢波静息压为5 cm H2O,频率为13次/min,肛管收缩压平均180 cm H2O.37例术后结肠镜随访发现,14例有贮袋息肉(14/37,38%);4例术后发生小肠系膜硬纤维瘤.结论 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是FAP理想的外科手术方式,回肠"J"型贮袋患者控便功能良好,术后应密切随访,预防发生大肠外肿瘤.

  • 阑尾腺癌五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陈广泉;王鹏;张东;纪大伟

    目的 探讨阑尾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例阑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阑尾腺癌,其中2例术中高度怀疑为阑尾恶性肿瘤,送冰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阑尾腺癌,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阑尾腺癌,2周后二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前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术中无法单纯切除阑尾,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阑尾腺癌;1例术前诊断为下腹部占位性病变,腹腔广泛转移,术中证实为阑尾肿瘤,伴腹腔转移,行右半结肠切除、腹腔转移癌切除术.5例术后均辅以化疗.术后随访2~3年,4例无转移,1例术前诊断为下腹部占位性病变、广泛腹腔转移的患者,术后2年再次出现转移.结论 阑尾腺癌误诊率高,术中仔细探查及冰冻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确诊后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

    作者:鲍扬;江志伟;谢立飞;刘凤涛;黎介寿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总结2010年5-11月完成的5例达芬奇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方法 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5例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0~200 min,术中失血量30~8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保留直肠上血管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作者:汤小龙;曲辉;何庆泗;孙国瑞;张昊;赵恩生

    目的 探讨保留直肠上血管的乙状结肠癌手术的具体操作技术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其中保留血管组27例行保留直肠上动脉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传统术式组58例行不保留直肠上血管的根治术.结果 保留血管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2±17) ml,传统术式组为(67±17)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0,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个比(15±7)个,t=0.058,P>0.05];保留血管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术式组[(283±51) min比(179±63)min,t =7.5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留血管组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漏,传统术式组有2例发生吻合口漏,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3,P>0.05).结论 保留直肠上血管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作者:丁威威;李宁;姜军;姚安龙;冯啸波;刘建磊;黎介寿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的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均经过胃肠减压和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34例患者肠道恢复通畅,再行2周的全肠内营养支持后择期手术(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组).另外44例无法恢复肠道通畅者,未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直接手术(未接受肠内营养组,non-enteral nutrition组).手术方式包括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45例、金陵术+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术6例、结肠全切除+末端回肠与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18例、结肠全切除+末端回肠临时造口术9例.术前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肺炎0%vs 11.4%、吻合口瘘0%vs 11.4%、吻合口出血2.9% vs 18.2%、手术造口率0%vs 34.1%),均明显低于术前未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组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接受肠内营养组的患者,术后1个月的机体指标(包括体重、去脂体重、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重指数等)的改善优于未接受肠内营养组.结论 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需外科治疗,术前应尽可能恢复肠道功能,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共同努力使腹腔镜手术造福于更多患者

    作者:刘国礼

    腹腔镜外科在我国已迅速广泛开展起来,经过外科同道13年的共同努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已日渐成熟,胆总管探查术、胆管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肝切除术、胰腺切除术等手术也逐渐开展起来.这些手术的成功不仅显示了用腹腔镜方法做复杂手术是可行的,更主要的是有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微创外科带给他们的好处.

  • 我国腹腔镜外科的现状——156 820例腹腔镜手术综合报告

    作者:刘国礼

    1987年法国的Mouret P.医生成功地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极大地鼓舞了一些正在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医生.1989年后在世界形成腔镜外科热潮.我国在这热潮影响下,于1991年2月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同年,全国有14个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全国各省市均有开展腹腔镜外科的医院,大部分中等以上医院均开展了腹腔镜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遍及全国.1992年在我国开展了疝修补术、肝囊肿开窗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1993年开展了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肝切除术和结肠切除术.1994年开展了腹腔镜脾切除术.为了解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的情况,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外科学组于1997年向全国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发出调查表500份,调查的内容包括各类手术的名称和例数,转为开腹手术的例数和原因,合并症与死亡的例数和原因.回复者222个医院,合计各种腹腔镜手术156*!820例,报告如下:

  • 双吻合器在先天性巨结肠症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应用

    作者:耿协强;陈辉;凡庆东;唐言华;田忠;王耀鹏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先天性巨结肠症一期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用双吻合器为30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实施一期根治性切除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吻合器中心杆近远结直肠圈,病检均找到神经节细胞.并发吻合口瘘2例,均非手术治愈.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平均住院8 d,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排便次数2~3次/d,腹胀消失,进食情况良好.结论 应用双吻合器行先天性巨结肠症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操作简单,术时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 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中青年及老年Ⅲ期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柏羽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中青年及老年Ⅲ期结肠癌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Ⅲ期结肠癌患者1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完整肠系膜切除术(CME)组(78例,中青年34例、老年44例)和传统组(75例,中青年37例、老年38例),CME组采用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传统组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以(-x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中不同年龄段(中青年和老年)患者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相比,CME组中青年和老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传统组相比,CEM组中青年和老年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左、右结肠淋巴结和淋巴结阳性转移数均显著增加(P<0.05);传统组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例(10.7%),CME组为2例(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青年和老年Ⅲ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

  • 结肠肝曲癌右半结肠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九例报道

    作者:陈瑛罡;王锡山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RH)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PD)的必要性及疗效.方法 对9例RH联合PD手术患者采用child方式重建;右半结肠切除采用回肠末端与横结肠对端吻合,胰肠吻合以嵌入式捆绑吻合的治疗及随访结果分析.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胆肠瘘,切口感染2例;胆肠瘘,胰瘘1例;切口感染1例,均经静脉营养,抑制胰酶分泌等综合治疗而痊愈,3例患者平均存活23个月后死亡,另6例患者平均存活15.8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 RH联合PD手术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患者远期预后则取决于肿瘤分期和手术的完整切除.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使用血管结扎束34例病例报告

    作者:贺万斌;邓祥兵;吴清斌;古朝阳;郑二良;王存;于永扬;周总光;王自强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使用血管结扎束(LigaSure)进行手术的效果及短期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7年2月使用血管结扎束进行的34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中、术后资料,分析患者使用血管结扎束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纳入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4.0±28.3)min,出血量(34.0±33.5)ml,无术中并发症,无损伤肠系膜上血管主干病例发生;2例患者发生乳糜漏,2例患者出现系膜破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0±4.6)d.平均获检淋巴结数量为24枚,阳性约1.2枚,共有15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通过上述结果,使用LigaSure进行的病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血少,手术时间短,LigaSure 可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游离,短期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

  • 顽固性便秘患者金陵术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作者:冯啸波;苏勇;姜军;汪志明;黄骞;胡雄辉;李宁;朱伟云;黎介寿

    目的 研究顽固性便秘患者粪便和结肠黏膜菌群在行金陵术切除大部结肠前后的改变.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及顽固性便秘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粪便和结肠黏膜样本,提取总细菌核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本中优势菌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定量PCR结果显示顽固性便秘组粪便及黏膜样本优势菌群数量较健康人群无显著区别(P>0.05);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黏膜样本中双歧杆菌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术后6个月粪便样本中优势菌群数量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黏膜优势菌群数量无显著变化(P>0.05),粪便及黏膜样本中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数量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群水平.便秘组粪便样本中甲烷菌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区别(P>0.05);术后较术前也无显著变化(P>0.05),但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便秘组黏膜样本中甲烷菌数量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则显著增多(P<0.05),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金陵术外科治疗顽固性便秘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有助于结肠菌群结构恢复正常.

  •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48例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志云;雷新益;吉祖进;杨勇;蒋学军;Zhang

    目的 观察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共48例,进行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情况,数据经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排便情况、直肠肛管压力数据和直肠肛管协调运动功能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 (5/48).患者术后3个月的腹痛程度评分、腹胀频率、腹痛频率、每日排便次数和Wexner便秘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t=4.435,9.794,7.918, 60.528,44.886),P<0.01;治疗3个月后的静息压、肛管高压带、大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14.005, 8.054,13.462,26.736),P<0.01;术后3个月的肛管松弛压、直肠排便压和肛管松弛率显著高于治疗前(t=15.160,11.500,19.58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促进结直肠收缩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便秘 结肠切除术
310 条记录 2/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