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肺复苏中溶栓对脑复苏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娜;刘纪改

    院外心搏骤停(CA)的发生率约为每年(36~128)/10万[1],86%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DPR),17%~49%的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2].在心肺复苏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了不同时间的昏迷,其中40%的患者进入了持续植物状态,80%的患者在1年内死亡[3],完全的脑功能恢复很少见.自建立现代"心肺复苏术"40年来,CPR的疗效始终令人沮丧,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指南[4-5]规范了复苏程序和方法,但未能改变复苏成功率低的事实.

  • 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由ABC到CAB的意义与启示

    作者:边波;万征

    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采取的一切为了提高生存率的抢救措施[1].复苏的终目的是促使患者神志清醒和脑功能恢复,因此,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 儿童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策略

    作者:戎群芳;张育才

    心脏停搏患者经心肺复苏(CPR)后,保护脑组织、防止脑细胞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成为脑复苏的关键因素.成功的CPR目标除恢复自主血液循环外,还包括保护或恢复完整的脑功能.许多研究已尝试对发生心脏骤停的昏迷患者进行脑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显示,亚低温对CPR后的成人神经系统功能有改善作用[1].虽然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已有30~40年的历史,但儿童大样本亚低温治疗心脏停搏的随机对照试验依然较少.

  • 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史文平;吴萍

    目的 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出院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不同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势,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作用,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颖;崔广凯;王晶岩;王杰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4月间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用基础护肝、降氨、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等疗法.治疗组每天另加用纳络酮4mg,加入500m1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患者清醒后或连用3d无效时停用.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苯二氮卓和血氨含量,并观察纳络酮对肝性脑病转归的影响.包括清醒时间和临床有效率.结果 纳络酮治疗后苯二氮卓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氨浓度在纳络酮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亦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平均(28.47±10.2)h,临床有效率提高,达61.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中未见纳络酮毒性反应.结论 纳络酮具有较好地促进清醒,加快脑功能恢复的作用.做为一种催醒剂,纳络酮疗效好、安全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脑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琦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的不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9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应用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62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38例单纯使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2组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2%和78.94%(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30.64%、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16%和78.95%(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对于脑功能恢复疗效的对比

    作者:刘叶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和胞二磷胆碱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后各自脑功能恢复情况, 以了解两种药物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03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另54例患者采用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是53.06%(26/49),试验组患者则高达75.93%(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而试验组则为3.70%(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对于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有效率要高于单一的胞二磷胆碱用药,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脑功能,尽可能重新步入社会.

  • 不同时期康复介入治疗对老年性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陆少欢;程万春;黄琳

    目的 探索不同时期康复介入对老年性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出血160例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晚期康复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评分、下肢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1(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1、3、6周,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分别为(78.95±2.68)、(85.94±2.65)、(96.38±1.58)分,上肢评分为(32.86±5.41)分,下肢评分为18.96±3.21)分,均高于对照组[(7236±1.32)、(80.15±1.33)、(86.98±1.11)、(28.41±3.69)及(22.87±5.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周,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6.58±1.33)、(13.28±1.42)、(8.63±1.03)分,均低于对照组[(18.96±1.45)、(16.37±1.54)及(11.39±1.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介入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 护理干预在ICU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琴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ICU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ICU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患者苏醒时间、脑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ICU颅脑损伤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中可显著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患者脑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对脑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靳建红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对脑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胞二磷胆碱治疗,联合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持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 (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4.381.3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5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脑功能受损程度,利于脑梗死患者尽快恢复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梗塞患者分别接受长春西汀、 胞二磷胆碱治疗对其脑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朝军

    目的:比较胞二磷胆碱和长春西汀对脑梗塞患者脑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18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用组(84例)和联合组(104例),单用组单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联合组采取胞二磷胆碱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单用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单用组和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用组和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长春西汀对脑梗塞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唐文慧;吴旗;荣风菊;姜丽平

    胞磷胆碱钠是辅酶类核苷类衍生物,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恢复神经细胞膜质的浓度;恢复神经细胞的ATP的作用;改善神经传递功能.对于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苏醒有一定作用[1,2],是脑神经内科及脑神经外科的常用药物[3].广泛应用于脑梗死及脑外伤有功能及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32例疗效分析

    作者:范小明;贾志强;毛伟龙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效果. 方法 对32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在术后1~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伤口愈合良好,无继发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发生,术后无癫痫发作.头颅CT复查示无钛网变形及移位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颅骨缺损综合征消失,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结论 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1~3个月,颅内压正常时修补颅骨缺损有助于脑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脑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作者:宫丽;曹雄彬;卢振;兰艳;胡智安;刘雅芳;孙元平;邢思思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脑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192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3组患者的血清趋化素、脂联素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MA、NIHSS和Barthel评分),并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波动水平与脑功能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剂量组趋化素低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脂联素、vaspin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趋化素、脂联素、vaspin、FM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阿托伐他汀与△vaspin和△脂联素呈明显正相关,与△趋化素呈明显负相关.3种脂肪因子波动水平和3项评分之间也存在明显相关.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以改善趋化素、脂联素和vaspin的异常波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马越;冶玉虎

    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手术治疗对脑功能恢复的确切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本研究对我院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术中血压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吴寿和;郑海萍;谢柏年;姚世友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出血病人术中血压控制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06-01-2012-06收治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185例,均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收缩压(SBP)<90 mmHg 63例,90~140 mmHg 92例,>140 mmHg 28例。分析上述不同术中血压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ADL )进行分析。结果(1)术中血压<90 mmHg患者术后 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分别为(50.21±14.62)、(47.56±10.11);术中血压90~140 mmHg患者术后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分别为(67.24±18.27)、(64.11±11.38);术中血压为>140 mmHg患者术后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分别为(47.12±11.29)、(44.27±9.38)。(2)术中血压90~140 mmHg患者术后ADLⅠ级患者的比率多,术中血压>140 mmHg或<90 mmHg ADLⅠ级患者的比率减小。结论创伤性颅内出血病人术中SBP为90~140 mmHg时,术后脑功能恢复相对较好,患者预后较好,手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血压平稳,以助于患者手术后顺利康复。

  • 小儿及新生儿复苏

    作者:陈秉学

    现代"复苏"的概念包括"心、肺、脑"复苏.其意指对呼吸、循环骤停(不包括原发病的临终状态)进行抢救处理与复苏后期处理.复苏首先是心、肺复苏,终日的是脑功能恢复.小儿复苏基本与成人相同,但因其解剖生理(尤其新生儿)的差异,具体处理中亦有别于成人.

  • 脑血栓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作者:王岩;沈欢欢;宋菲

    脑血栓使局部脑组织受到损伤,使其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但人的大脑有高度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即大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而这种可塑能力和重组与康复训练有密切关系,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的越明显.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况且早期康复可以减少压疮、肺炎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积极开展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无论是对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还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

  • 感知唤醒疗法对NSICU颅脑损伤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余妙玲;俞萍

    目的 探讨感知唤醒疗法对NSICU颅脑损伤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觉醒、脑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NSICU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感知唤醒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意识状态、苏醒情况,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昏迷程度、脑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1~10d苏醒率、21~30d苏醒率依次为80.0%、20.0%、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5.0%、20.0%,平均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20.32±3.15)d比(27.46±3.81)d,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0.94±2.53)分]、脑功能(EEG)评分[(9.85±1.93)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6.05±1.39)分、(2.09±0.53)分],也高于对照组干预后[(8.89±2.07)分、(5.71±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者功能障碍评分表(DFS)[(6.04±1.17)分]低于干预前[(19.45±3.42)分]以及对照组干预后[(9.27±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NSICU颅脑损伤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实施感知唤醒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昏迷程度,有利于脑功能恢复,促使其早日苏醒,预后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娟;刘玉环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中延续性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出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均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所有患者根据抽签结果加入对照组(44例)或观察组(44例),在院内予以两组相同基础护理,出院后予以对照组常规院外护理宣教,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延续性康复护理,分别评估两组入院时与护理后脑神经功能与焦虑程度.结果:两组入院时,在NIHSS评分与SAS评分对比上,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与S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显著,以上数据均经过统计处理,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延续性康复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与焦虑情绪,值得加大应用力度.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