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徐宏光;宋俊兴;王弘;刘平;王凌挺;陈学武;杨晓明;张屿;李逸峰;俞宏星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植骨融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PEEK动态内固定组(A组)20例和坚强内固定组(B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用PEEK棒安装于椎弓根螺钉钉尾予以动态稳定内固定,B组以钛棒安装于钉尾进行坚强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同期椎间植骨融合率等.治疗效果评价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同期椎间植骨融合率根据X线片和CT平扫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7~16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1).术后3个月A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末次随访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坚强内固定和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其中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术后椎间融合时间更短,治疗效果更优,因此更值得推荐,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素云;高春红

    目的 总结32例行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介绍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 32例行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无脊髓神经根受损、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移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非融合—动态稳定”手术,可以保留腰椎被固定节段的活动性、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同时维持节段稳定性,并通过保留手术节段脊柱运动功能而保护相邻节段椎间盘.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腰椎非融合技术-Dynesys后路动态稳定系统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刘先哲;杨闻;杨述华

    目前,治疗腰椎不稳和下腰痛的主要方法是脊柱融合术[1,2],但一系列临床研究显示,椎体融合后存在腰部活动受限和生物力学改变,并导致腰椎不稳、假关节形成、邻近节段加速退变,甚至术前症状复发.为此,动态稳定(软固定或非融合技术)的概念被提出,即保留脊柱的有益活动和改变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的内固定系统,它可以在不进行椎体融合的前提下阻止产生疼痛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平面的脊柱运动而保留正常腰椎活动[3,4].

  •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应用进展

    作者:费琦;邱贵兴;王以朋

    本文回顾了一种腰椎动态稳定系统--"棘突间内固定"的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历史、理论基础、分类和各种内固定物的适应证,并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 和初步的临床应用报道,对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出展望并评价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国内进一步开展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 后路有限减压联合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海涌;周立金;苏庆军;鲁世保;杨晋才;关立;康南;藏磊;孟祥龙;王庆一

    目的 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8岁.本组患者术前均有下腰痛以及下肢神经症状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经过X线平片以及动力片、CT和MRI检查确认病变节段和诊断.本组患者接受单节段手术27例,双节段手术1例.手术方式均为全身麻醉下有限开窗减压、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手术前后对患者的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改良Oswestry残障指数评分进行评价,通过动力平片评价手术节段腰椎活动情况.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8min,出血量180~310ml,平均210ml.无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d佩戴软腰围下地活动,术后7d出院.术后1、3、6、12、24和36个月门诊随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价.本组发生并发症3例(9.3%).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5.2个月.平均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的8.1到术后的2.8,后随访为2.6;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54.3到术后的21.8,后随访为23.2.上述评价指标手术前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随访中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良好,活动度2°~6°,平均3.6°.未发现假体移位脱出现象.随访时本组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满意度为89.3% (25/28).结论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Coflex动态稳定术,可以通过微小创伤手术,直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同时良好保留了手术节段腰椎的运动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棘突间撑开装置的临床应用带来了什么?

    作者:郑召民

    减压或/和融合仍然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但融合丧失了手术节段的活动度、促进相邻节段的退变等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非融合动态稳定的理念应运而生,其中后路棘突间撑开装置置入因创伤小、操作简单备受青睐.

  • 关于腰椎非融合技术的一点浅见

    作者:姜建元

    近年来,腰椎后方动态稳定技术发展较快,先后出现了以Dynesys、BioFlex为代表的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以X-Stop、 Coflex 、 Wallis和Diam为代表的棘突间撑开装置(IPD)以及较为新型的关节突关节置换装置.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的代表装置Dynesys自其设计之初即存在较大的争论,众多学者对其螺钉松动等问题有较大的担优.

  • 掌握适应证是确保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手术成功的基础

    作者:海涌

    腰椎融合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病变治疗的主要手术方法应用了近100年,其疗效肯定.近年来,腰椎融合术的缺点,即融合节段运动的丧失和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或恶化,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脊柱医师的关注.脊柱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始应用的试图解决上述腰椎融合问题的一种手段,而棘突间动态稳定作为其中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开展,并有一些文章进行了报道[1-4].

  • 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开展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技术

    作者:海涌

    脊柱融合技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尤其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且疗效获得肯定,也成为所谓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腰椎融合术后带来的如腰椎运动功能的丧失和融合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或加重等问题,也成为脊柱外科医师面临和重视的问题[1].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如何在进行结构重建(稳定)的同时,保留或者恢复腰椎的运动功能,即腰椎的功能重建,成为了腰椎动态稳定的理念和技术产生的重要原因.

  • Dynesys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初期疗效分析

    作者:陈宇;毕擎;章水均

    目的 探讨后路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初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因腰腿痛行腰椎后路减压Dynesys内固定术患者17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改善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10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8.4±1.5)分;术后(2.7±2.1)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7±23)%,术后为(29±19)%,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椎根螺钉松动断裂,无套管及绳索的松动滑脱.结论 Dynesys既能在临床上明显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又较好保留了固定节段间的活动度,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非融合性内固定技术.

    关键词: Dynesys 腰椎 动态稳定
  •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周冬长;钟祎;黄阳亮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棘突间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应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患者2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8岁(43~65岁)。均为后路手术。19例单节段,5例2节段(3例L4/5、L5/S1,2例L3/4、L4/5),1例3节段(L1/2、L4/5、L5/S1)手术,15例同时行减压手术,4例同时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收集术前与术后6个月、术后2年的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成功随访2年以上患者20例,随访平均28.6个月(24~44个月),Walli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可靠,无捆绑带松弛、断裂、无后凸畸形。术后6个月、2年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及2年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有良好的长远期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后方动态稳定在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杨志勇;程黎明

    腰椎动态稳定大致分为两种,前方稳定和后方稳定.前方稳定通过人工椎间盘或人工髓核置换以达到恢复并维持椎间隙高度和一定范围运动的目的;后方稳定是在保留椎间盘的前提下,利用非刚性固定的原理,通过改变脊椎后柱的动力学,减少腰椎超过生理范围、引起症状性疼痛的运动,其与坚强内固定的大不同是保留了一定范围的正常运动.

  •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治疗腰椎失稳症的效果

    作者:梁春祥;陈克冰;刘少喻;韩国伟;龙厚清;魏富鑫;黄阳亮

    背景:为保证可控制范围内的脊柱运动,改变失稳节段运动的负荷模式,并限制其异常活动,同时避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多种后路腰椎非融合固定装置被研发并用于临床.目的:探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失稳症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43-65岁,其中失稳节段1例为L_(1/2)和L_(4/5),1例为L_(2/3),1例为L_(3/4),其余均为L_(4/5)倒合并相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相邻节段腰椎管狭窄症3例:失稳节段均行后路椎管减压、Wallis置入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变化;失稳节段和相邻节段的活动范围及L_(4/5)节段椎间盘后高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3个月,平均9.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28 min(90-18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4 mL(50-600 mL).腰痛均消失,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1例置入治疗后3个月因L_(4/5)右侧腰椎管狭窄症复发,再行开窗减压术后症状消失.治疗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3);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2),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8).术后L_(4/5)节段的活动范围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而术后相邻节段L_(3/4)、L_5/S_1的活动范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Walli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治疗腰椎失稳症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及修复

    作者:孟祥宇;夏建龙;杨挺;蔡平

    背景:目前为止,椎间盘退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并不十分清楚明了,对于其治疗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但效果不一。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修复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至2014年11月为止 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以“椎间盘退变因素,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退变治疗”等为检索词,共检索到78篇相关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共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综合大量国内外科研人员对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目前比较推崇的退变因素包括形态学上的改变、炎性递质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生长因子的作用等,治疗上仍处于对其形态学的修复方面,其中经皮穿刺椎间盘减压、椎体融合、人工椎间盘置换、动态稳定系统等手术治疗方法对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症状有确切的疗效。

  • 基于Coflex改良设计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曲绍东;海涌;苏庆军;曲绍朋

    背景:国内应用较广的棘突间动态系统Coflex存在较高的棘突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改良的Coflex设计中与脊柱棘突的接触中的刚性限制,为半刚性限制,从而减少在脊柱屈伸,侧屈及旋转活动中棘突的受力情况,降低棘突骨折的发生。方法:提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影像系统中腹部CT扫描患者的图像,建立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在CAD软件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Coflex及改良后的系统模型;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棘突模型简化,在ANSYS软件中分析假体模型在拉力、剪切力和轴向旋转力作用下的静态受力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拉力、横向剪切力和旋转力作用下,与Coflex系统相比,改良后的系统中棘突模型应力明显减小(P <0.01)。说明改良后的模型在棘突骨骼受力方面均优于原方案,能够减少在脊柱受力情况下的棘突应力,降低了棘突骨折的发生。

  • 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理论验证

    作者:李照文

    背景: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后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可造成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或加剧已存在的脊柱退行性变。目前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初步临床效果令人鼓舞,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却呈现出现有棘突间内固定器设计上的诸多不足,出现一些与器械直接相关的并发症。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
      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动态内固定系统,既能适应脊柱的万向活动,又能保留棘上韧带。从设计理念而言,更能满足人体脊柱的正常活动。
      结果与结论: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在不牺牲脊柱即刻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其动态固定,置入后可分散坚固内固定的负荷传导,避免应力遮挡,还可增大椎管容积,增加椎间孔的大小,恢复椎间隙高度,卸载后方纤维环的负荷,减少相应节段小关节载荷。但由于现有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器的设计缺陷和昂贵价格,使临床应用受限。自主研发的一种棘间万向动态稳定器,可安于棘突根部,实现棘间、棘-板间弹性承载并能万向活动,从而有望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并降低其价格。

  • 个性化护理在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变中的应用

    作者:杨琼;周文娟;范李

    腰椎退行性变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一组病症,是腰腿疼常见的原因之一,传统治疗腰椎退行性变失稳多采用融合手术,但融合手术同样破坏了脊柱的生理结构,从而引起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且患者术后常常遗留反复的腰痛[1],对于早期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使用非刚性固定的力学支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作为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之一[2],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易等优点.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腰椎退变,减少近邻节段退变及退变引起的顽固性下腰痛.我科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8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腰椎后路经椎弓根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发展现状

    作者:程猛;曲扬;董荣鹏;康明阳;周昊函;赵建武

    1911年Albee和Hibbs初次将脊柱融合手术用于治疗脊柱畸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治疗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 LDH)、腰椎管狭窄等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标准术式〔1,2〕.中长期随访资料显示,脊柱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3〕,但其可能导致融合节段丧失运动功能、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植骨不融合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4〕.

  • 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Waveflex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观察

    作者:孙郁雨;崔志明;徐冠华;李卫东;保国锋;王玲玲

    目的:评估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Waveflex)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Waveflex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术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行影像学观察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的活动度,手术及相邻节段椎间隙的退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0~42个月,平均32.8个月.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0.5%.术后患者VAS、JOA评分均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L4/5和L5/S1间隙分别统计比较,两者术后椎间隙腹侧及背侧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及相邻节段无继发性椎间隙狭窄、椎体增生及终板硬化表现.结论:椎弓根动态稳定Waveflex系统能增加并维持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保留一定的活动性,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方法.

  • 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对比

    作者:卢旭;李晔;孙仁义;侯念宗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21例应用Wallis系统治疗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和21例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病变椎间盘平均高度(DH)、相邻节段椎体间活动范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其中JOA、VAS评分相似(P>0.05),但DH、ROM方面Wallis系统显著优于椎弓根内固定(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方面椎弓根螺钉与Wallis系统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均确切,但Wallis系统可延缓病变节段高度丢失、维持椎间稳定性,是治疗该类疾病较好方法之一。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