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CK-MB活性与质量和cTnⅠ水平比较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张婷;龚跃云;朱力;卢龙坤;沈茜;吴豫

    目的 比较评价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活性、CK-MB质量与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的差别与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实验诊断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和解放军第94医院急诊科、儿科门诊就诊的患感染性疾病患儿1 026例(包括89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入院血清标本1 026份;用免疫抑制法检测其CK-MB活性(采用临床正常参考值<25 U/L和成守金等所采用的较高正常参考值<46.8 U/L),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其CK-MB质量和cTnⅠ.同时,采用x2检验和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比较分析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3项指标间的水平差异和特点.再采集其中422例患儿在第一次采血后的第2至4天后的422份血清标本,并观察3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从1 026例患儿中,检出CK-MB活性>25 U/L或>46.8 U/L的异常率分别为60.4%(620/1 026例)和23.6%(242/1 026例),检出cTnⅠ异常率为9.5%(97/1 026例),2种正常参考值的CK-MB活性异常率高于cTnⅠ异常率(x2值分别为70.152、328.583,P值均=0.000);而CK-MB质量检出的异常率为9.2%(94/1 026),但与cTnⅠ的检出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x2=991.068,P>0.05).其中422例患儿在第一次检测的CK-MB活性和质量及cTnⅠ的四分位值分别为0.05 μg/L、1.82 μg/L、45.0 U/L,第一次检测后2至4d第2次检测分别为0.05 μg/L、1.82 μg/L、25.5 U/L,首次检测与第2次检测的CK-MB活性和质量值比较,均下降(Z=-17.386,-7.399,P值均=0.000),但2次cTnⅠ检测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9,P=0.223).结论 CK-MB质量与cTnⅠ异常的患儿数与临床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例数接近,而CK-MB活性采用2种正常参考值的检测异常率偏高,CK-MB质量可作为未做cTnⅠ检测时的替代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患儿心肌炎的指标.同时CK-MB活性和质量随患儿心肌损伤病情的好转,而降低的速度较cTnⅠ更快,因此比cTnⅠ更适合作为评价患儿心肌损伤病情变化或有无新发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判定肌病心肌损害的局限性

    作者:王虹;刘石;邢艳琳;陈睿;于宪一

    目的 通过对比小儿心肌炎、肌病时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的动态变化,观察CK-MB质量在判定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40例心肌炎患儿(其中有20例为暴发性心肌炎)和38例肌病患儿的肌酸激酶(CK)、CK-MB活性、CK-MB质量、cTnI、Mb、心电图以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肌病组同时进行肌电图、遗传代谢病筛查以及基因检测.以同期本院发育儿科门诊除外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10例身矮待查儿童为对照.结果 ①健康对照组儿童CK(U/L)为95.0±27.0,CK-MB活性(U/L)为22.6±1.3,CK-MB质量(μg/L)为2.4±0.3,cTnI(μg/L)为0.012±0.001.②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CK(1 033.0±408.0)、CK-MB活性(101.2±31.5)、CK-MB质量(38.2±13.2)、cTnI(5.544±1.554)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各项指标逐渐下降;治疗2周后CK(59.3±25.1)、CK-MB活性(24.6±13.2)、CK-MB质量(3.3±2.9)、cTnI(0.125±0.128)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均P>0.05).治疗1周后CK、CK-MB质量增高率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K:5.9%(1/17)比56.4%(22/39);CK-MB质量:8.3%(1/12)比61.1%(22/36),均P<0.01],CK-MB质量恢复先于cTnI,增高率出现明显差异[8.3%(1/12)比73.7%(14/19),P<0.05].③肌病组治疗前CK(10 193.0±1 447.0)、CK-MB活性(311.7±44.4)以及CK-MB质量(229.2±47.9)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但cTnI不高(0.021±0.002);治疗2周后CK(5 735.6±6 187.8)、CK-MB活性(170.7±143.0)、CK-MB质量(207.4±136.6)仍维持在高水平,cTnI(0.230±0.150)则维持在正常水平;各项指标的增高率与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CK:85.7%(6/7)比97.4%(37/38); CK-MB活性:85.7%(6/7)比97.4%(37/38);CK-MB质量:100.0%(2/2)比94.1%(32/34);cTnI:0(0/1)比6.4%(2/31),均P>0.05].结论 ①在心肌炎时,CK-MB质量与cTnI一致,急性期升高,恢复期降至正常,但CK-MB质量观察窗短于cTnI.②在肌病时,CK-MB质量与cTnI 分离,前者治疗前后均升高,后者正常,故用测定CK-MB质量来判定肌病患儿是否有心肌损害意义有限.

  • 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云;李新;魏荣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毒性心肌炎组67例、疑似心肌炎组(NVMC组)72例及健康对照组小儿65例.所有患儿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cTnI、CK-MB mass和hs-CRP水平.结果 VMC组的cTnI、CK-MB mass及hs-CRP的测定值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炎组(P<0.01).单个指标cTnI、CK-MB mass和hs-CRP 诊断VMC的灵敏度依次为hs-CRP(68.66%)>cTnI(65.67%)>CK-MB mass (55.22%),特异度为cTnI(100.00%)>CK-MB mass(93.06%)>hs-CRP (81.94%).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VMC 诊断的准确率(92.09%),均高于应用cTnI、CK-MB mass和hs-CRP单一指标.3项指标对VMC患儿的动态检测结果及阳性率表明,VMC患者康复时以hs-CRP恢复快,CK-MB mass次之,cTnI慢.结论 联合应用cTnI、CK-MB mass和hs-CRP检测,能更准确地诊断VMC,为建立一种联合检测方法以提高对VMC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重度子痫前期致胎盘早剥1例

    作者:王全民

    1.病例报告
      患者胡X X,32岁,G2P0,因“停经35周,水肿3月,视物模糊1天,腹痛伴胎动减少半天”于2013年11月01日14:50入院。患者孕期行OGTT提示有“妊娠期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后检测血糖平稳。患者孕5月开始出现水肿,以踝部水肿为主,休息后好转,监测血压平稳,尿蛋白阴性。孕期妊高症预测阳性。孕6月水肿加重,休息后水肿无缓解,检测血压一直正常。16天前查尿蛋白(++),2天前查尿蛋白(+++),监测血压正常,肾功能检查正常,肾内科就诊后建议随访。1天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症状轻,患者未重视,入院当日患者视物模糊症状明显加重,不伴头昏、头痛症状,未抽搐,半天前患者开始出现腹痛症状,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重,腹痛症状逐渐加重,伴有胎动减少,无阴道流血、流液,遂来就诊。入院后查血压169/101m m H g,体温、脉搏、呼吸正常,面色稍苍白,颜面部、眼睑水肿,结膜稍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水肿明显。宫高32c m,腹围100c m,胎心84次/分,随即胎心率进行性下降,约5分钟后胎心消失,子宫张力稍增高。B超提示晚孕、死胎,颈部可见“U”型压迹,胎盘与子宫肌壁未见明显分离征象,胎盘子宫间隙未见明显积液;血常规:WBC21.72×109/L,HGB137g/L,PLT89×109/L,N%87.8%;凝血象:FIB1.56g/L,余正常;肾功:BUN6.85mmol/L,CR122.20umol/L;生化:血钾6.26mmol/L,血钠129.7mmol/L,血钙1.96mmol/L;心脏彩超:室间隔增厚,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包少量积液;B 钠尿肽948.pg/ml;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5.33n g / m l、肌红蛋白118.7n g / ml、超敏肌钙蛋白0.011n g /ml。多次B 超均未提示有胎盘剥离征象,但随访血色素下降至63g/L,患者子宫张力逐渐增强,宫底高度逐渐抬高,考虑“重度子痫前期致胎盘早剥”,立即行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约110ml,术中剖宫取出1死男婴,重2500g,脐带长约40cm,绕经2周,胎盘位于子宫左侧壁及后壁,胎盘与子宫壁可见500g 暗红色血凝块附着,胎盘母面2/3可见血凝块压迹,术中宫底注射缩宫素10u、欣母沛250ug,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1ml,并行B - l y n c h 缝合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ml,术毕转ICU 治疗,经降压、解痉、镇静、补血、预防感染等处理后,患者输红细胞悬液10u、血浆4u、血小板2u、冷沉淀15u,术后8天治愈出院。

  • 干生化法肌酸激酶同工酶大于肌酸激酶30例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孙颖;赵丹妹;裴倩云;施美琳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重要指标之一,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大于肌酸激酶(CK )总活性的情况,为了探明CK-MB活性是否假性增高,我们把干生化法CK-MB活性结果大于CK总活性的样本用CK-MB酶蛋白(mass concentration)[1]质量测定法检测,并进行了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的比较,现将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 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恩萍;全晖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组(VMC)41例;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两组儿童血清cT:Ⅰ、CK-MB和hs-CRP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患儿血清cTnⅠ、hs-CRP和CK-MB均明显高对照组(P<0.05),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3.2%)、特异度(96.4%)、准确率高(94.8%),明显高于单纯检测cTnⅠ、CK-MB和hs-CRP(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Ⅰ、CK-MB和hs-CRP可以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准确性.

  • CK-MB质量、CK-MB活性在急性心梗及脑外伤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孙国华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质量、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活性在急性心梗和脑外伤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脑外伤性疾病患者、30例健康人进行CK-MB活性、CK-MB质量检测.[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组CK-MB活性(55.46±21.95)、CK-MB质量(29.83±17.7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是CK-MB质量升高倍数明显高于CK-MB活性.(2)脑外伤性疾病组CK-MB质量的均值(1.73±0.96)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CK-MB活性(31.73±20.17)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MB活性、CK-MB质量在急性心梗诊断中都很敏感,但CK-MB质量对因素干扰稳定性好于CK-MB活性.在脑外伤性疾病组,测定CK-MB质量要好于CK-MB活性,更能反映脑外伤性疾病的真实情况.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作者:马荣;赵成艳;石宏晏;王敏杰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预后依靠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出诊断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阳性预期值检测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很多研究都证实[1]:在AMI早期诊断中人心肌型结合蛋白(H-FABP)比Mb、CK-MB、cTnI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柳美;唐钧;倪培华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78例AMI、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7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质量(CK-MB mass)并作比较.测定32例发病至采血间隔2 h以内以及46例间隔2 h以上的AMI患者的H-FABP水平,并与cTnI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H-FABP、CK-MB mass、cTnI浓度分别为(78.12±23.78)μg/L、(9.48±2.68)μg/L、(10.12±3.45)ng/mL,明显高于UA组[(18.67±7.45) μg/L、(0.56±0.11)μg/L、(0.21±0.12)ng/mL]、SA组[(2.98±1.65)μg/L、(0.22±0.08)μg/L、(0.08±0.06)ng/mL]和对照组[(2.32±1.12)μg/L、(0.20±0.09)μg/L、<0.022 ng/mL](P<0.05);UA组H-FABP、CK-MB mass、cTnI浓度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而SA组和对照组之间H-FABP、CK-MB mass、cTnI浓度均无差异(P>0.05).H-FABP灵敏度为84.89%、特异性为98.8%、准确率为85.89%、阳性预测值为93.24%、阴性预测值为75.14%,均高于CK-MB mass(50.11%、89.12%、78.54%、80.12%、50.78%)和cTnI(60.22%、93.23%、80.34%、86.45%、60.56%).在发病2 h内采血的32例AMI患者中,H-FABP阳性率(65.63%)明显高于cTnI阳性率(18.75%)(P<0.05);在发病2 h以后采血的46例AMI患者中,H-FABP阳性率(97.83%)与cTnI阳性率(89.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在诊断AM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AMI的标志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高敏肌钙蛋白T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胡孝彬;向小节;郭晓聪;陈华刚;方华;逯心敏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疗价值。方法选择VMC患儿67例,分别于患儿出现心累、气促等临床症状2~4 d以及治疗1周后检测血清hs-cTnT和CK-MB mass水平;同时测定54例急性胃肠炎患儿、5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肺炎患儿及55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TnT和CK-MB mass水平并做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cTnT和CK-MB mass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正常对照组及VMC组入院时的血清hs-cTnT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5.68(3.83,8.22)、5.03(3.00,6.57)、5.52(3.44,10.19)、4.81(3.22,6.67)和58.57(29.77,160.20)pg/mL;血清CK-MB mass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29(1.72,2.96)、2.26(1.41,3.48)、2.59(1.81,3.62)、1.83(1.42,3.05)和7.40(4.32,13.26)ng/mL;各组间hs-cTnT和CK-MB mas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15.15、83.79,P均<0.001),且VMC组入院时hs-cTnT和CK-MB mass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VMC组治疗后hs-cTnT和CK-MB mass水平虽低于入院时(P均<0.001),但仍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ROC曲线显示VMC入院时与治疗后hs-cTnT和CK-MB mass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hs-cTnT(P<0.05),但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用于诊断VM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CK-MB mass联合检测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健康人群心肌标志物参考区间调查

    作者:胡孝彬;逯心敏;于晓;向小节

    目的 建立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清心肌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CK-MB mass)的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健康人群(出生2 h~90岁)5 172例,根据年龄性别分为19个组(<28 d、29d~ <2个月、2~<3个月、3~ <4个月、4~<5个月、5~<7个月、7~ <10个月、10个月~<1岁、1~2岁、3~4岁、5~9岁、10 ~ 19岁、20 ~ 29岁、30 ~ 39岁、40 ~ 49岁、50 ~ 59岁、60~69岁、70~ 79岁、>80岁),用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hs-cTnT、CK-MB mass,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cTnT在新生儿血清中含量很高,其中位数男性高达61.48 pg/mL,女性为68.27 pg/mL;随着年龄增长,hs-cTnT水平逐渐下降,在10 ~30岁达低点,而后又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20 ~ 80岁各组之间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 mass质量在新生儿血清高,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但低点出现时间比hs-cTnT晚.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健康人群血清hs-cTnT、CK-MB mass存在差异,不能简单使用罗氏公司提供的国外健康成人水平,各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建立本地区参考区间.

  • 心肌三项联检对AMI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顾大磊

    肌红蛋白(Mb)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早可测的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临床早期诊断AMI的理想特异性指标.本文采用cTnI、Mb、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三项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顾晓东;焦小玲

    近几年来,一些新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Ⅰ(cTn 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肌红蛋白(Mb)等,已较为普遍地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心肌损伤程度的评价及溶栓治疗再灌注的疗效评估等[1].我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进行血清cTn Ⅰ、CK-MB mass、Mb检测,旨在探讨COPD不同病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 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于晓丽

    目的:观察高敏肌钙蛋白T( hs - 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 - MBmass)、肌红蛋白(Myo)和肌钙蛋白T(cTnT)在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研究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0h、4h、12 h抽取静脉血,正常对照组为68例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4项指标的含量,比较它们在不同时间内对AMI的诊断特性.结果:AMI患者发病入院后,hs - TnT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为89%,阴性预测值为86%.结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具有好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组织特异性,适合作为AMI早期检测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血清(浆)新标志物

    作者:董志远;李冰冰;夏宏器

    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自80年代中后期早期溶栓和急诊PTCA的应用,使AMI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病死率显著下降,生存者的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而实施上述再灌注治疗的前提,是在AMI发病的早期迅速确定诊断.为此,人们一方面用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测定取代CK总酶、CK-MB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等传统的酶学测定,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寻求更敏感、更特异的新血清(浆)标志物.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Roche Cobas e411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和降钙素原性能验证

    作者:王丽萍;刘玲玲;褚福禄;张炳昌

    目的:验证Roche 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 )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超敏肌钙蛋白T (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肌红蛋白(MYO)、脑利钠肽前体氨基末端(NT‐proBNP)和降钙素原(PCT)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对Cobas e411检测hs‐cTnT、CK‐MB mass、MYO、NT‐proBNP和PCT的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进行验证。结果按照EP9‐A2、EP5‐A2、EP7‐A2、EP6‐A2文件要求验证得到各检测项目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 )均小于3%,携带污染率小于0.1%;所验证项目的相关系数(r)>0.99;验证hs‐cTnT的功能灵敏度为3 pg/mL ;与厂家声明一致。结论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和PCT的主要分析性能与厂家声明一致,适用于临床医学实验室用于这些项目的检测。

  • VIT ROS 5600分析仪检测3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性能评价

    作者:吴金斌;欧嘉文

    目的:验证和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的分析性能。方法参考 NCCLS发布的方法学评价系列文件,对强生VITROS 5600分析仪免疫模块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3项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进行验证与评价。结果cTnI、Myo和CK‐MB mass正确度验证偏倚分别为-3.75%~4.58%、-4.10%~-1.04%和2.90%~1.63%,批内精密度分别0.89%~3.33%、0.90%~0.94%和1.10%~1.74%,天间精密度分别为1.53%~6.45%、2.2%~2.80%和1.45%~2.06%,各项目呈一次性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992、0.9986和0.9990( P<0.05);按性别分组验证各项目的参考区间,结果显示大于95%的检测值在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强生VITROS 5600分析仪化学发光法检测3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主要分析性能达到了厂商声明的性能和有关的质量要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 cTnT、MYO和CK-MBmass对AMI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志成;宋阳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血清中cTnT、MYO和CK-MBmass的水平变化及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AM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检测40例AMI病人血清和50例健康人血清cTnT、MYO和CK-MBmass 的浓度,并进行分析:(1)病人组cTnT在AMI胸痛后升高时间较CK-MBmass早,但以MYO升高时间早,cTnT与CK-MBmass达高峰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cTnT、MYO和CK-MBmass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2)在检出率方面cTnT的阳性率高,其次是MYO和CK-MBmass.结论 MYO和cTnT在AMI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而cTnT、MYO和CK-MBmass三者结合可以提高对AMI诊断的准确性.

  •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ADP、CK-MBmass、IL-6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邓文;刘鸿;周斌;黄苑辉;唐远平;黄冬平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血清脂联素(AD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白介素-6(IL-6)变化研究及其相关性.方法 85例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急性期组(52例)与恢复期组(33例);另选择4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ADP与CK-MBmass、IL-6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多样本对比方差齐性者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对比应用秩变换后的LSD法.结果 急性期组患儿血清ADP含量显著低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9.139、11.753,均P<0.05);恢复期组血清AD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 =2.648,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CK-MBmass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20.890、23.670,均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11.946、13.675,均P<0.05);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患儿血清CK-MBmass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69,P>0.05);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患儿血清IL-6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88,P>0.05).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新生儿血清ADP均与CK-MBmasss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815、-0.859、-0.946,均P<0.05);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新生儿血清ADP均与IL-6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784、-0.806、-0.914,均P<0.05).结论 ADP参与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可作为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 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质量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诊断临界值探讨

    作者:牛华;王建琼;刘琳;沈云松;杨新华;赵崇吉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在不同时间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定非AMI患者和AMI患者入院后2h内、24h内、48h内的血浆或血清CK-MB mass浓度,通过ROC曲线特性分析CK-MB mass在AMI不同时间内的诊断临界值.[结果]非AMI患者CK-MB mass的浓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而AMI患者的CK-MB mass浓度随时间呈动态变化,且不同时间内的诊断临界值不同,即入院2h内、24h内和48h内其初筛临界值分别为3.02μg/L、3.31μg/L和2.95μg/L;佳临界值分别为3.80μg/L、3.47μg/L和3.26μg/L;确诊临界值分别为4.16μg/L、4.35μg/L和4.02μg/L;其AUC面积分别为0.898、0.974和0.864.[结论]AMI患者的CK-MB mass浓度随时间呈动态变化,不同时间内CK-MB mass的临床诊断临界值不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