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霉酚酸浓度监测对肾移植受者移植后感染的预测价值初探

    作者:白杨娟;石运莹;邹远高;唐江涛;李亚梅;王兰兰

    目的 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浓度监测对肾移植受者移植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诊断为感染的住院肾移植受者48例(感染组)、一般情况稳定且排除感染的肾移植受者68例(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者入院前、入院时及出院时服药前、服药后0.5 h、2 h、4 h MPA药物浓度(MPA-C0、MPA-C0.5、MPA-C2、MPA-C4)和简化药时曲线下面积(MPA Area Under Curve0-4,MPA-AUC0-4)、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谷浓度(TAC-C0)、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感染组肾移植受者TAC-C0在入院前后基本稳定,均接近稳定组水平(P>0.05).入院前,感染组肾移植受者MPA-AUC0-4及MPA-C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A-C0和MPA-C2稍高于与对照组(P>0.05);入院时,除MPA-C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A-C2、MPA-C4及MPA-AUC0-4在感染组稍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感染组MPA各时点浓度和MPA-AUC0-4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PA-AUC0-4、MPA-C4对肾移植受者感染发生有早期预示作用,霉酚酸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有助于肾移植受者感染的预防控制.

  • 霉酚酸对小鼠树突状细胞体外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文烨;蔡真;孙文佶;陆国华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目前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其免疫活性成分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体外成熟和免疫学功能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MPA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在小鼠DC体外培养时加入两种剂量(0.01 μ/L和0.1μmol/L)的MPA处理,观察DC 的生成情况,以流式细胞仪分析各处理组细胞的免疫表型,以3H-TdR掺入值来反映DC的抗原呈递功能,并作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其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用ELISA方法测定其分泌的IL-12水平及与同种T细胞共同培养时IL-2,IFN-γ,IL-4和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经MPA培养后,DC的生成和形态没有影响,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其分泌的IL-12水平明显下降,DC的抗原呈递功能和刺激同种T 细胞的功能显著下降,并促使T细胞分泌的Th1细胞因子IL-2和IFN-γ下降,而Th2细胞因子IL-4,IL-10上升.结论:霉酚酸能使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停留在未成熟状态,对其免疫学功能起负性调节作用,并促使Th1细胞因子向Th2细胞因子转移.

  • 霉酚酸对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晖;叶力;苏锦明;李彧;曾锦荣;霍文哲

    目的 调查临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霉酚酸、雷帕霉素和他克莫司(FK-506)对肝细胞中HCV复制的影响.方法 用各种免疫抑制剂处理HCV JFH-1感染的肝细胞,利用实时定量RT PCR检测HCV RNA的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HCV核心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用霉酚酸处理HCV JFH-1感染的肝细胞,可以极大地降低HCV RNA的水平和减少HCV核心蛋白的表达;雷帕霉素和FK-506对HCV复制的影响不大.外源性鸟嘌呤核苷可以逆转霉酚酸对HCV复制的抑制作用.结论 在肝细胞中霉酚酸通过耗尽细胞的鸟嘌呤核苷抑制HCV复制.霉酚酸在临床上可能有益于HCV感染的肝移植患者.

  • 肝移植受者早期EC-MPS药代动力学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鹏飞;谢俊杰;陈冰;金佳斌;邓侠兴;陈皓;沈柏用;彭承宏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麦考酚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ECMPS)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2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联合应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EC-MPS治疗.EC-MPS口服剂量为720 mg,2次/d.术后7、21d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1.5、2、2.5、3、4、6、8和12h取外周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lography,HPLC)测定血浆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浓度.WinNonlin软件计算MPA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of concentration-time under the curve,AUC).同时测定FK506谷浓度(FK506-C0h)及肝、肾功能和血细胞记数.结果:合并43套数据,MPA-AUC0-12h平均为40.36 (μg· h)/mL±17.20 (μg· h)/mL,Cmax为16.66 μg/mL±9.73 μg/mL,Tmax为3.14h±1.78 h.MPA-C0h-C12 h与MPA-AUC0-12h的相关性不显著(r2<0.75).MPA-AUC0-12h与FK506-C0h、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肌酐清除率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肝移植后早期患者服用EC-MPS MPA-AUC0-12h个体间差异很大;单个时间点MPA浓度不能有效反映MPA-AUC0-12h;FK506-C0h、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肌酐清除率不影响MPA-AUC0-12h.

  • 霉酚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和高糖诱导的TGF-β、CTGF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俊英;吕永曼

    目的 探讨霉酚酸(MPA)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MC)增生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MC为受试对象,以不同浓度MPA分别干预24h、48h、72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干预72h时细胞内TGF-β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A能抑制高糖诱导的MC增生,且随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MPA能抑制高糖诱导的MC内TGF-β和CTGF表达.结论 MPA可通过抑制MC增生活化及TGF-β和CTGF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肥大及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 霉酚酸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郑伟燕;黄河;徐陈槐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剂,加或不加免疫抑制剂MPA和环孢素A(CSA),分组体外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T细胞活化抗原CD69/CD3、CD25/CD3、溴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 (BrdU)掺入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1)MPA、CSA均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3的表达,96 h时,MPA浓度1组、CSA浓度1组分别为(37.60±7.89)%、(55.85±13.64)%,与对照组(74.20±7.5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0.004);(2)对预先活化72 h的T淋巴细胞,MPA能显著抑制CD3的表达,继续培养96 h时,MPA组、CSA组分别为(52.90±7.35)%、(65.05±10.82)%,与对照组(78.80±5.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9、0.188);(3)MPA、CSA均不影响24 h时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MPA组、CSA组分别为(55.03±13.98)%、(38.30±17.38)%,与对照组(50.11±19.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05);(4)MPA、CSA均能抑制T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72 h时,MPA浓度1组、CSA浓度1组分别为(37.15±7.15)%、(62.47±12.50)%,与对照组(84.85±8.4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0.036);(5)MPA(10-5 mol/L)使T淋巴细胞的BrdU掺入率降低,72 h时MPA组、对照组分别为(9.77±7.55)%、(43.27±18.85)%差异有显著性(P=0.046),MPA使活化T细胞的S期比例降低,MPA组、对照组分别为(3.90±1.90)%、(19.00±6.35)%差异有显著性(P=0.017).结论 MPA能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25表达,使活化受抑,与CSA相似;MPA能逆转已经活化的T淋巴细胞,使CD3表达下调;MPA、CSA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均没有抑制作用.MPA使活化T细胞的S期比例降低、BrdU掺入率降低,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

  • 吗替麦考酚酯对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何春梅;郑法雷;刘燕萍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同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分化抑制因子(Id2、Id3)变化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分对照组(16只)、慢性肾衰竭组(24只,腺嘌呤125 mg·kg-1·d-1灌胃)、MMF干预组(24只,腺嘌呤125 mg·kg-1·d-1+MMF 15 mg·kg-1·d-1灌胃).分别于第2、4、6、8周处死动物,收集血、尿标本测血肌酐、尿蛋白.取肾组织,Masson染色作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RT-PCR测肾组织TGFβ1、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肾组织α-SMA、VEGF及Id2、Id3蛋白表达.结果 (1)慢性肾衰竭组、MMF干预组血肌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慢性肾衰竭组、MMF干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MF干预组第6、8周时24 h尿蛋白显著低于慢性肾衰竭组.(2)慢性肾衰竭组、MMF十预组在第6、8周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重于对照组,但MMF干预组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慢性肾衰竭组.(3)慢性肾衰竭组、MMF干预组在第6、8周肾组织(α-SMA、TGFβ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MMF干预组肾组织α-SMA表达在第6、8周明显低于慢性肾衰竭组,TGFβ1表达在第2、4、6周亦显著低于慢性肾衰竭组.(4)慢性肾衰竭组第8周肾组织VEGF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MMF干预组肾组织VEGF表达第6、8周显著高于慢性肾衰竭组.(5)MMF干预组肾组织Id2、Id3蛋白表达高于慢性肾衰竭组,在第4、6周差异显著.结论 MMF具有减轻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MMF下调肾组织TGFβ1表达及上调VEGF、Id2、Id3表达有关,其确切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黄科;黎阳;黄绍良;方建培;周敦华;陈纯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特点及甲泼尼龙(MP)、吗替麦考酚酯(MMF)与他克莫司(FK506)或环孢素A(CSA)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共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5例,30例完全植入.完全植入的患儿中脐血移植(UCBT)17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13例.GVHD的预防采用CSA、MP、氨甲蝶呤及MMF等组合的方案.cGVHD患者采用MP+MMF+FK506或MMF+CSA联合治疗方案. 结果 30例完全植入的患儿中发生cGVHD者9例(30%);其中血缘相关PBSCT 13例中发生cGVHD 6例(46%);UCBT者完全植入17例,发生cGVHD 3例(18%).急性GVHD迁延者6例(67%).1例患儿经CSA+MMF联合治疗痊愈;8例采用MP+MMF+FK506"三联"治疗,cGVHD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为100%,2例分别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或败血症死亡,死亡率为22%;7例无事件生存>3年(78%).副作用有肝损害、肾损害、高血压、关节滑膜炎、心律失常,均在减药或停药、对症处理后毒副作用消失.感染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结论 PBSCT者cGVHD发生率较UCBT者高;急性GVHD迁延是发生cGVHD的高危因素;选用包含MP、MMF、FK506(或CSA)的2~3种药物联合免疫治疗cGVHD,效果理想,患儿均能耐受,是值得推广的cGVHD治疗方案;感染是cGVHD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霉酚酸的浓度

    作者:宋青;张华峰;戴博;张福成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霉酚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用于临床患者服用霉酚酸酯后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和霉酚酸酯药动学研究.方法 以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A相0.05 mol/L Na2HPO4(pH=2.88)-乙腈(2:1),B相甲醇,A相-B相(76:24),流速:1.2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当霉酚酸血药浓度在0.5~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高、中、低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1.4%、100.6%、88.6%,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7.3%、108.9%、106.6%;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9%,样品提取后在24h内及3次冻融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肾移植受者霉酚酸体内暴露药量

    作者:任斌;何秋毅;许琼;王长希;陈杰;郑志华;黎曙霞;陈孝

    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用于估算霉酚酸(MPA)体内暴露药量(AUC).64例肾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服用霉酚酸酯(MMF),于服药前以及服药后0.5、1、1.5、2、3、4、6、8和12 h等10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MPA浓度,用线性梯形法计算服药后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12h)),采用遗传算法配合动量法优化网络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以0、0.5、2 h血药浓度数据预测(AUC_(0-12h))人工神经网络平均预测误差(MPE)与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53%和9.12%,准确度及精密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以0、0.5 h血药浓度数据预测AUC_(0-12h),人工神经网络MPE与MAE分别为6.03%和15.30%,准确度及精密度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可用于预测MPAAUC_(0-12h).

  • 霉酚酸在肝移植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余自成;陈皓;张伟霞;周佩军;周光文;陈红专

    目的 研究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的活性代谢物霉酚酸(MPA)在肝移植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38例肝移植病人(男30例,女8例)术后早期按推荐剂量(每次1.0 g,每天两次)口服MMF达稳态,在给予一个早晨的剂量(1.0 g)后,在1个给药间隔内,于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HPLC法测定MPA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病人口服MMF后,血浆MPA浓度在给药后0.5~6.0 h内达峰值,部分病人在给药后4~12 h出现第2个小峰,血药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 h)均值分别为(12±7) μg·mL-1和(44±16) μg·h·mL-1,病人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MPA在肝移植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提示在临床用药时需要监测MPA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

  • 霉酚酸在肝移植受者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贵阳;施敏敏;张伟霞;顾志冬;茅华荣;陈皓

    目的 研究肝移植受者早期口服霉酚酸(免疫抑制剂)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相关性.方法 20例肝移植受者口服霉酚酸酯前、后,用酶增强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霉酚酸浓度.服药前(0 h)及服药后1,2 h,用患者血清处理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CEM)细胞,检测CEM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口服霉酚酸酯前,CEM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服药后1,2 h(P<0.05);服药后1,2 h霉酚酸浓度与相应的CEM细胞增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肝移植受者口服霉酚酸酯后,血清对CEM细胞的增殖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和霉酚酸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 霉酚酸在肾移植病人术后首次给药和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

    作者:余自成;赵菊平;徐达;王祥慧;蔡卫民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肾移植病人首次给药和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其蓄积情况.方法选择肾移植病人8例(男3例,女5例),在术后第1天首剂服用MMF1 g,按每次1g,每12h给药1次,连续服药7天达稳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PA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按两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首次服药及稳态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12.78±7.29和12.30±5.57 h(P>0.05); Cmax分别为14.29±6.85和19.72±5.83 mg·L-1(P<0.01);AUC0-12 h分别为44.57±9.61和64.26±16.59 mg·h·L-1(P<0.01);CL(s)分别为15.51±2.53和11.16±3.53 L·h-1(P<0.01);稳态后,Cmax和AUC0-12h与首次服药的比值分别为1.54±0.56和1.48±0.36,均增加了50%.结论MMF连续给药后,MPA在体内存在明显蓄积现象,临床用药时需要对MPA的血药浓度进行常规监测.

  • 有限取样法估算中国成年肾移植受者霉酚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作者:余自成;周佩军;王祥慧;徐达;陈冰;张伟霞;安国华;方洁

    目的 建立有限取样方法用于估算霉酚酸(MPA)(免疫抑制药)的AUC.方法 31例成年肾移植受者按每次1g,每12 h给药1次口服霉酚酸酯(MMF),用线性梯形法计算MPA AUC0-12h,进行相关分析,确定MPAAUC0-12h值的可预测时间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确定有限取样方案.结果 MPA AUC0-12h与服药后0.5 h(C0 5,γ=0.60)、1 h(C1,γ=0.60)、4 h(C4,γ=0.6121)和10 h(C10γ=0.6371)(均P<0.001)血药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MPA AUC=12.61+0.37C0.5+0.49C1+3.22C4+8.17C10;有84%(26/31)估算AUC误差在10%以内,有97%(30/31)估算AUC误差在20%以内.结论 有限取样法可用于估算肾移植受者口服MMF后MPA AUC0-12h.

  • 酶法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浆总霉酚酸的浓度

    作者:谢服役;王峰;吴巧萍

    目的 通过测定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Ⅱ( IMPDHⅡ)酶活性,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且适用于多种常规生化仪检测的人血浆总霉酚酸( MPA)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集分离7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用总霉酚酸诊断试剂盒(TMPA),同时在分别产于美国、瑞士、日本的3台不同的生化仪上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霉酚酸浓度在0.4~15.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限为0.3 μg· mL-1.3台不同生化仪上测得的MPA浓度都在控制范围内,并且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瑞士产生化仪检测结果(Y)对美国与日本产生化仪测定结果(X)作PassingBablock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9和0.9982;并对其进行Bland - Altman一致性分析,3台仪器测得的MPA平均浓度偏差在±0.02 μg· mL-1,三者一致性非常好.结论 总霉酚酸诊断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对测定仪器没有严格要求.

  • 供体因素对肾移植术后早期霉酚酸及其代谢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思;李嘉丽;刘龙山;周守宁;张桓熙;王长希;黄民

    目的:探讨供体因素对肾移植术后早期霉酚酸( MPA )及其代谢物(MPAG)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42例服用霉酚酸酯(MMF)患者以及23例服用霉酚酸钠肠溶片(EC-MPS)患者及其供体进行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行活体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霉酚酸及其代谢物的血浆药物浓度,霉酚酸酯组采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有限检样法计算AUCMPA及AUCMPAG ,霉酚酸钠肠溶片组用线性梯形面积法计算AUCMPA及AUCMPAG。分析供体生理条件及肾功能与肾移植受体术后早期体内药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供体年龄与霉酚酸酯组、霉酚酸钠肠溶片组和全体患者术后早期 MPAG 水平均呈正相关( P<0.05);霉酚酸酯组及全体患者中,高龄供体(>55岁)组患者术后早期MPAG水平显著高于非高龄供体(≤55岁)组的患者( P<0.05)。受体术前的尿素氮水平在霉酚酸酯组和全体患者中与受体术后早期MPAG水平呈正相关( P<0.05)。根据联合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他克莫司( FK506)组和环孢素A (CsA)组,CsA组患者AUCMPAG显著高于FK506组(P<0.01),FK506组中高龄供体组术后早期AUCMPAG显著高于非高龄供体组(P<0.05),供体术前的尿素氮水平与患者术后早期AUCMPAG呈显著正相关(P<0.05);CsA组中供体年龄与患者术后早期AUCMPAG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供体年龄与术前尿素氮水平是肾移植受体术后早期霉酚酸代谢物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 霉酚酸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研究进展

    作者:陆佳倩;陈冰

    霉酚酸是一种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 IMPDH)抑制药,其作为免疫抑制剂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移植器官急性排异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对霉酚酸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相关性研究等作一综述。

  • 酚霉脂酸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来;顾觉奋

    酚霉脂酸(MMF)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MMF不仅在抗菌和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在抗癌、抗氧化、抗病毒和抗纤维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对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有助于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新药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新的构思和技术途径.

  • 肾病综合征患者霉酚酸合理处方剂量的研究※

    作者:张耀东;段丽芳;陈佳音

    目的 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霉酚酸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影响,为肾病综合征患者霉酚酸合理处方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2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口服霉酚酸酯,采用2007年文献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计算霉酚酸总浓度和游离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血浆白蛋白<30g/L对游离霉酚酸的暴露量无明显影响,游离霉酚酸占总霉酚酸的百分数为3.5%,肾病综合征患者霉酚酸处方剂量不需要进行调整.结论 通过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将有助于医师选择合理的处方剂量.

  • 有限取样法估算霉酚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体内暴露药量

    作者:陈红君;余自成;周蓉;唐原君;黄芳华;沈杰;干志彬

    目的 建立有限取样法估算霉酚酸(MP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的体内暴露药量(AUC).方法 24例AID患者,服用霉酚酸酯(MMF)0.75 g,q12 h,达稳态后,检测服药前即刻、服药后0.5,1,1.5,2,4,6,8和12h活性代谢物MPA的血药浓度,梯形法计算各例实测AUC0-12h;将24例患者数据资料随机平分为模型资料组与验证资料组,对模型资料组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拟合1~4个采血点估算AUC0-12h的数学模型,对初选模型用验证资料组数据检验预测偏差和精密度,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佳模型.结果 12 h谷浓度建立的单点预测模型r2值为0.957,平均预测误差及绝对预测误差分别为-3.93与11.93,均<15%;0.5,1.5,6,8h或1.5,6,8,12 h四点拟合的模型与AUC0.12 h的相关性均达0.996,验证后预测误差在±15%以内的例数为9例;另有2点模型与3点模型,预测效果介于上述两种模型之间.结论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精确度较高的四点模型AUC =3.19 +0.49c0.5 h+1.76c1.5h +2.95c6 h +5.46c8 h适用于晨起服药后取血监测的住院患者;相对简便的单点模型AUC=10.82+ 13.37c12h适用于夜间服药次日晨起入院监测的门诊患者.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模型均能较好预测使用MMF+甲泼尼龙二联免疫抑制方案的中国成年AID患者的MPA AUC.

165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