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住院患者166例降糖药物使用分析

    作者:王丽伟

    对2011年3~9月糖尿病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2011年3~9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66例,男94例(57%),女72例(43%).查看用药种类、检查检测情况等汇总分析.方法:依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中降糖药物分类方法分类[1].了解医生用药的正确性.

  • 抗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及其应用

    作者:朱建中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会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常见分类及其选用方法.

  • 《本草纲目》药物分类方法

    作者:黄斌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药物分类也是由来已久,在<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以前,<周礼>的"五药"即可视作药物分类的萌芽,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虽然建立了三品分类法,但未按药物的种属、亲缘关系分类,说明当时对药物的认识仍处于早期的萌芽阶段.

  • 《本草纲目》中禾本科药物基原考

    作者:郝近大;谢宗万

    目的:通过对《本草纲目》药物基原的考证研究,明确李时珍当时所记述的药物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以便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进一步开发新药.方法:针对《本草纲目》原文,利用文献考证及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从《本草纲目》全部植物基原药物中,考证出属于禾本科者39种,并简述其生境与分布.结论:属于禾本科的药物种数较多,其中薏苡、淡竹叶、菰等都是传统常用名药.搞清植物亲缘关系,可作为药源开发的线索与依据.

  • 《神农本草经》药学成就探析

    作者:谭同来;文加进

    炎帝神农以姜水成,生而异德,故以姜为姓.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号神农,自西徂东[1].作赭鞭、钩钅制,从六阴阳,与太乙巡五岳四渎,土地所生草石,骨肉心灰、皮、毛羽,万千类,皆鞭问之,得其所能治主,当其五味,一日七十毒[2].遂有神农本草三卷.这就是古代文献记载<神农本草经>的来历注脚.其实史学家认为:药性始于神农,上古之时,刀圭火齐,书契未作,文字未传,并非开天明道之始祖"述而不作”,而是后人"信而好古”,著书立说必高远其所从来."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学.”[3]<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公元200年,历经战国、秦、汉时人增益而成.总结了公元2世纪以前我国治疗用药的经验,但原书已佚亡,早见于梁<七录>,辗转保存于历代本草著作中.晋唐时期,医家奉之为"用药之圭臬,临证之津梁.”翕然宗之.笔者根据清*孙星衍辑的<神农本草经>,就本书的药学成就作一探析,不妥之处,就正于同道.1 三品定位,肇具药物分类之端倪科学理论的确立,无不是通过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认识中得出正确的理性结论.刘恕<通鉴外记>云:"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尝草木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以疗民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为生存而采食和狩猎,接触并逐渐了解了这些植物和动物、矿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在辨识和使用过程中,有意识地尝试、观察,逐步积累了零星、分散、肤浅的药物知识,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直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风起云涌,社会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秦、汉王朝的先后建立,使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在这样深厚的社会土壤上得以蓬勃发展,医药学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然而,大千世界,物竞天择,物各有性,性各有用,其可供药者,俯拾皆是.举凡土石草木,鸟兽虫鱼,宏微巨细,无所不包,千姿百态,琳琅满目.该书已初见前人总结的用药经验,构建药物分类体系.<神农本草经>序录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疾者本下经.”书凡三卷,载药365种,法365度,一度一日,以成一岁.其中收集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采用有毒无毒,区畛物类的方法.以上品"主养命以应天”,中品"主养性以应人”,下品"主治病以应地”的三品定位为纲,依次介绍药物正名、性味、主治功用.逐一条陈,目随纲举,较好地解决了药物汇集的编写体例,井井有条地展示了中药的性能归类.这种上中下三品之分虽然比较原始,但已肇具药物分类之端倪.延续千年,积习成规,罕能厘正.后世许多综合性本草著作仍未逾三品之窠臼.如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宋代<证类本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增补而成.2 药分性味,探究药性理论之渊薮<神农本草经>以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有毒无毒总括药物的性能,均建立在"格物穷理”的实践精神上,通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论草木、金石、禽兽之行,而合于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4].受宇宙整体观和朴素的阴阳五行学说支配,提出了中药的基本性能,并指出"不得违越”.2.1 四气五味定药性 <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标明药性寒热时,但不言气,独以味字冠之,而寒热、温凉四气之中,药物记载并无凉性之品,主要涉及寒、微寒、温、微温和平5种药性,其中记载温性的药有95种、热性药1种、寒性药125种、平性的药123种;五味中酸味的药有15种、苦味的药有128种、辛味的药98种、甘味的药79种、咸味的药35种.这些都是先民们长期的口感揣摩感知和按五行标味,将赤、黄、青、白、黑取象比类而定的,后世医家精其气味,识其阴阳,用药之要矢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2.2 君臣佐使明配伍在<神农本草经>中,借鉴封建帝王的官爵俸位以指导药物的配伍使用,提纲契领,独具首创.书中上品药为君,有许多是久服可以健身延年的营养滋补药,如人参、大枣、甘草、枸杞、山药等;中品药为臣药,有许多是可以提高抗病能力或抑制某些疾病的药物,如黄芪、百合、沙参、栝蒌、五味子、黄连等.下品药为佐使药,是用来除寒热邪气,破积愈疾的药物,其性味较猛烈.如大戟、莞花、乌头、附子、狼毒等.并且概之以"主养命”、"主养性”、"主治病”,以警示人们对药物配伍规律的界定,后世医学依此用来作为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的原则以指导药物配伍使用.2.3 有毒无毒归药类在<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有毒无毒作为归类的标准.书中认为:上品"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无毒有毒,用时"斟酌其宜”;下品"多毒,不可久服”.其中中下品明示干漆、白头翁两味无毒,其余均属有毒之范畴,聚毒可供医事243味.书中强调指出"药物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者,即杀人.一曰钩吻,二曰鸱,三曰阴命,四曰内童,五曰鸩羽,六曰[5]”并且详细记载了服药后中毒的解救方法:"一曰狼毒,古斯解之;二曰巴头,藿汁解之;三曰黎,芦汤解之;四曰天雄、乌头,大豆解之;五曰斑蝥,戌盐解之.毒菜害小儿,乳汁解,先食饮二升.”[5]这些用来减轻或消除其毒性的措施至今仍有借鉴之作用.3 药证对应,确立诊疗病名之雏形<神农本草经>不仅"序药性之源本”,而且也"论病名之形诊”,该书除如实记载药物应用外,已开始注意对一些药物应用进行归纳,并提炼出功效以指导临床.如石苇"利小便、水道”、大黄"推陈致新”、茺蔚子"明目”、桑寄生"安胎”等.全书记载药物主治病证170多种,包括现在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其中痈疽、鼠痿、头痛、痿证、痹证、痉证、积聚、肠氵辟、下痢、奔豚、黄疸、腰痛等沿用至今.<神农本草经>叙述药物的功用时,药证对应、主治互参,使人一目了然.其药证对应的形式有:3.1 一味药对应多个病证如黄芪条:"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肉苁蓉条:"主五劳七伤、补中、除痉中寒热痛,并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微瘕.”3.2 多味药对应一个病证 <神农本草经>中:如麻黄、干姜、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等药物均载录主"咳逆上气”;黄连与赤石脂载其均能"主肠氵辟”.这种看似简单的记载,闪烁着古代医学家"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朴素辨证观.书中记载的许多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猪苓利水、半夏止咳、茵陈退黄、海藻疗瘿、常山截疟等仍为当今医家所推崇.总之,<神农本草经>为我们研究秦汉以至战国之际的医药情况,留下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早的药学专著,而且也是第一部研究传统延缓衰老的药物专著.伟哉炎帝: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壮哉<神农本草经>:性理至精微、格物之经典.

  • 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联合应用

    作者:王海燕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其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血压而且在于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因而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并24h保持此水平,切忌波动过大(易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要达到此目标,长时间应用单一种降压药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结合具体病情,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状况、有无合并症等,联用2种和多种降压药物,实行个体化原则.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对各种降压药的药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供临床用药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现将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联合应用原则综述如下,供门诊病人参考.

  • 消化性溃疡药物分类和应用

    作者:李佳

    近些年消化性溃疡非常常见而且反复发作,许多研究表明减低胃酸分泌或用碱性药将胃酸中和,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众多,所以正确选用与合理组方是关键,应根据药源、费用、不良反应等因素灵活选用.

  • 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林治湖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并不断取得新进展.Vaughan-Williams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β受体阻滞剂为Ⅱ类,也是预防和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普遍使用的药物.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抗凝治疗

    作者:胡大一;许俊堂

    1抗凝药物分类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或活性,减少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如纤维蛋白原)来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分类如下:①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血酶Ⅲ依赖性):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②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重组水蛭素(hirudin)及其衍生物(hirulog、hirugen);合成的低分子凝血酶活性部位抑制物,如argatrobin、efegatran、inogratran、PPACK、thrombinaptamers、Dup714.③凝血酶生成抑制剂:因子Xa抑制剂,如antistin、壁虱抗凝肽、灭活的因子X、戊糖和DX-9065a;因子Ⅸa抑制剂,包括因子Ⅸa活性部位抑制剂和因子Ⅸa单克隆抗体;因子Ⅶa抑制剂,如因子Ⅶa抗体、线虫抗凝蛋白(NAPc2)和Peptidomimetics;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等.④重组内源抗凝剂:活化的蛋白C、抗凝血酶Ⅲ、肝素辅因子Ⅱ、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⑤凝血酶受体拮抗剂:凝血酶受体拮抗肽.⑥维生素K依赖性抗凝剂:主要为香豆素类,如华法林,为口服制剂.⑦去纤维蛋白原制剂:去纤酶.

  • 中药泻下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作者:贾凤斌;赵力学;张彦哲

    中药泻下法在现代治疗内、外、妇、儿科中的各种疾病已经较为普遍,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现将泻下药的分类、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 高血压的治疗及基层存在的误区

    作者:李星华

    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血、脑、肾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规范高血压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基层医院在治疗高血压病时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

  • 抗高血压药物研究新进展

    作者:韩春辉

    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引起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我国是世界范围内高血压的高发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到2亿,约占全球高血压总数的1/5[1].近年来各种降压新药的问世使得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空间大大增加,但高血压控制率偏低仍是困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热点问题.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可分利尿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6大类,合理地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对维持正常血压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及选择应用综述如下.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长生;汤日波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不同,作用机制有差异,不良反应也较多,这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难度.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现将国内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

  • 抗高血压药的研究综述

    作者:赵艳平

    1常用药物分类
      1.1利尿降压药: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降压药,它主要通过减少钠和体液潴留,降低血容量而使血压下降。主要包括:噻嗪类利尿利、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几类,临床以噻嗪类常用。近年来,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基础地位已得到公认,并作为一线基础用药列入高血压治疗指南[1]。

  • 哮喘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作者:蔡映云

    所谓临床思维的基础是指在制定哮喘药物治疗方案前,必须全面掌握病情、病人的情况和药物知识.(1)哮喘的病情是指疾病的分期和分度,是缓解期还是非缓解期.非缓解期还应当掌握2个分度,一个是急性发作的分度(轻、中、重和危重度),另一个是按照哮喘控制水平长期管理分类(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此外,还应掌握诱发因素、并发症和治疗经过.(2)病人的情况包括一般情况、伴发症、伴随用药和其他有关病史.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妊娠和哺乳等.伴发症是指除哮喘以外的病史.伴随用药是指为了治疗或预防其他疾病的发作或进展所长期使用的药物,如长期口服抗凝药华法令或阿司匹林.其他有关病史如过敏史、职业史.(3)抗哮喘药物的知识包括药物分类,根据用途可分为长期预防用药和迅速缓解用药;根据结构和药理作用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类、肾上腺素pz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抗白三烯类和抗组胺类等.其他还应掌握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动学、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临床思维的要点是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如药物种类、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剂量的调整和给药间隔的确定;长期预防用药和迅速缓解用药的疗程;考核疗效的指标和监测不良反应;后应注意影响疗效的因素.

  • 对37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作者:孙骏;赵真玲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2年上半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根据2002年1月至6月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按药物的类别、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份报告表中,抗感染药201例(53.2%),中药制剂34例(8.99%);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262例(69.3%);主要影响皮肤系统不良反应158例(43.7%).结论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多的药物为抗感染类药物,其次为中药制剂,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引起不良反应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方药层次论

    作者:刘时觉;刘尚平

    方药层次,即方药编排和分类的层次,是与辨证层次、治法层次相一致的,三者构成了整个辨证论治层次体系.形而上的药性理论与阴阳层次的辨证、治法相对应,气血津液层次是基本证候的处方用药,脏腑虚实寒热和六淫病证用药则是治疗的基础.

  •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作者:刘瑞婵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我院2006年4月至6月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率、联合用药进行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查阅分析的样本来源于我院2006年4月至6月份的处方45 812张,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处方4 216张,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按<新编药物学>(第16版)方法进行药物分类,并对联合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分别按单用、二联、三联用药进行分析.

  • "毒药"与"甘药"——试析《黄帝内经》中药物分类的文化内涵

    作者:李磊;尤传香

    "毒药"和"甘药"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药物分类概念,反映了药物应用发展的早期面貌.性味有偏、作用峻猛、能够祛邪除病、对人体有刺激或毒副作用的药物称作"毒药",而性味甘美、作用平和、功在补虚、对人体没有刺激及毒副作用的药物则称作"甘药",这种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知方式无疑与秦汉时期盛行的籍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神仙之术有关.<内经>中"毒药"、"甘药"的药物分类方式在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确体现了早期中药理论和道家养生理论相互吸收、相互为用的学术特征.

  • 骨伤科医院专科中药处方用药结构分析

    作者:徐必达;施佳平;苏燕娴;张华林

    骨伤科中医院是以中医骨伤科为主的专科医院.了解骨科医生中药用药特点及中药处方结构,对于研究中药临床药学,提高工作效率等很重要.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