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泪小管断裂吻合治疗体会

    作者:侯春燕;王美玲

    泪小管断裂是眼附属器外伤常见之一,如不及时修复吻合,可能造成终身流泪.Raupp氏于1881年首先报告泪小管吻合术[1,2].以后手术方法及置入支撑物多有改进,近年来主张用硬膜外麻醉管或细硅胶管做置入物[3,4].2001~2009年行一期吻合术治疗新鲜泪小管断裂患者30例,根据断裂位置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提出各方法适应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何小金;陈子红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性(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该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其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男女之比1.85∶1.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9.6岁;>50岁者62例.常见的原发部位为眶内球外附属脂肪结缔组织.组织学上该部位的MALT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该肿瘤的特点:弥漫性病变模式常见,可见滤泡残留、脂肪累及、肌肉累及、泪腺残留和肿瘤细胞滤泡植入.肿瘤细胞主要为边缘带细胞,可见单核细胞样和浆细胞样分化;淋巴上皮病变不常见.肿瘤细胞B细胞表面抗原和bcl-2多弥漫(+),T细胞表面抗原多为(-);CD5、CD10、cyclinDl和EBER通常为(-),Ki-67较低.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眼科临床病理中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表现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有较大的帮助.

  • 眼部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毕颖文;陈荣家;侯英勇;李霞萍

    近年来眼部淋巴瘤日益多见,其中眼附属器淋巴瘤占老年人眼眶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根据2001年WHO恶性淋巴瘤分类诊断标准,眼附属器淋巴瘤大多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均有其特殊性.我们对眼部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1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作者:宁丰;叶进;魏立强;李鑫;王景文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OAM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 21例O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2例(57.1%),女9例(42.9%),中位年龄57(23~79)岁,大部分为局限性病变,Ⅰ E期16例(76.2%),眼外播散性病变ⅣE期5例(23.8%). 13例(61.9%)患者肿块完整切除,同时手术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未见代谢活性增高病灶,未给予治疗,中位随访14(5~38)个月后,所有患者仍处于完全缓解(CR)状态.8例(38.1%)患者接受化疗,3例ⅠE期患者采用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或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均获部分缓解(PR);5例ⅣE期患者采用COP或CHOP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方案,均获得CR.全体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100.0%,无病生存率为74.9%.结论 OAML大部分为局限性病变,呈惰性临床过程,淋巴瘤相关致死率低,手术切除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晚期播散性病变应进行全身化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可以提高缓解率.

  • 120例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临床组织病理学初步分析

    作者:张瑞军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选取我院病理室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标本100例为对象,分析解剖学、病理学情况。结果:恶性淋巴瘤检出率70.00%,高于其他分类;眼眶检出率为47.00%,高于其他部位;粘膜及相关淋巴瘤检出率为91.42%,高于其他分型;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以恶性淋巴瘤为主,多发于眼眶,多为粘膜及淋巴瘤组织细胞诱发。

  • 25例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及疗效

    作者:于大海;孙三元;卓士超;王海为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疗效,探讨减少放疗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25例中,男11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9例行活检术,6例行肿瘤切除术.单眼发病22例,双眼同时受侵3例.肿瘤原发于眼睑或结膜16例(19眼),原发于眶内其他部位9例.Ann Arbor分期ⅠE期21例,ⅡE期3例,ⅢE期1例.22例(25眼)接受了放疗,采用180 kV深部x线或60Coγ线或混合线照射,放疗剂量为30.O~57.6Gy.结果 全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82%;原发于眼睑或结膜、原发于眶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8%(P=0.032).肿瘤全切和肿瘤残留的10生存率分别为83%和82%(P=0.907),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和95%(P=0.369).放疗组局部控制率为92%,未接受放疗组局部控制率为33%(P=0.006).全组中22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T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和非MALT淋巴瘤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33%(P=0.009).全组中8眼发生放射诱发的白内障,7眼出现眼干燥症.结论眼附属器淋巴瘤放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发于眼睑、结膜者预后好于原发于眶内者.眼附属器淋巴瘤以MALT为主,其预后明显好于非MALT淋巴瘤者.放疗并发症主要为白内障和干眼症,通过合理设计放疗计划,给予适当的放疗剂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与病理

    作者:徐青;高子芬;肖利华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瘤,三者临床上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组织学形态学区分亦有难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明确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按照新的WHO分类,眼附属器淋巴瘤多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为多见,呈惰性发展过程,低度恶性,局部放疗效果好;该分类对于眼附属器淋巴瘤各型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病理学分类角度描述各型特点,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服务.

  •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对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作者:游启生;李彬;韦萍;孙宪丽

    目的 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32例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存档蜡块标本.方法 应用PCR检测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的IgH基因重排,结合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基因重排形式.结果 17例淋巴瘤中12例IgH基因呈单克隆性重排,阳性率为70.6%;10例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中1例呈单克隆性重排,阳性率为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4).5例不典型淋巴细胞增生中,3例基因呈单克隆性重排,支持恶性淋巴瘤的诊断;2例呈多克隆性重排,支持良性反应性增生的诊断.结论 依靠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时难以明确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此时应用PCR检测病变的IgH基因重排,有助于鉴别其良恶性.(眼科,2008,17:33-36)

  •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治疗及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玉珍;魏锐利;蔡季平;李由;程金伟

    目的 通过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影响其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危险因素的研究,以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997年1月至2010年6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收治的79例病理确诊为I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方法 回顾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放射治疗)及预后情况.手术方式包括全部切除和部分切除.预后情况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存率、有无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主要指标 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存率、有无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部切除58例,局部切除21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2~4周行眼局部放射治疗.5年总生存率86.0%,共有6例转化为DLBCL.放射治疗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患者双眼发病(P=0.0221)和对放射治疗的初始反应(P=0.0033)与肿瘤转化为DLBCL有相关性;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转化均无影响.结论 双眼发病和对放疗的初始反应与MALT淋巴瘤转化为DLBCL相关,而手术方式对转化无影响;根据不损伤眼部重要结构的原则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下泪小管吻合术63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志锋

    下泪小管断裂是眼附属器外伤常见疾病.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0月下睑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采用硬脊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吻合下泪小管.现将观察的63例总结如下.

  • 缝合针挂硅胶管吻合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

    作者:杨少武;高广胜;马翔;李玉森

    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附属器外伤性疾病,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遭受长期溢泪的痛苦,再加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下睑畸形需要整形,治疗愿望较强烈.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对24例(24眼)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用缝合针挂硅胶管的手术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弧形探针在泪小管断裂吻合环管支撑中的应用

    作者:张保夫;王颖慧;潘杰英

    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附属器外伤性疾病,如果不及时吻合,可致长期溢泪.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收治2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应用弧形探针(猪尾巴探针)寻找鼻侧断端泪小管,并行环管支撑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何小金;邢莉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 病,41例,19.5%)。②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③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⑤眼附属器的 Ig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婧;魏锐利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眼眶和泪腺等部位MALT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影像学检查特征与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5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眼科确诊的45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及病理结果与预后情况.结果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23例发生于眼眶,10例发生于眼睑,8例发生于泪腺,4例发生于结膜.B超、CT、MRI均能进行定位、定性诊断,B超能较好地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和形态;CT对眶骨结构和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良好,具有定性诊断价值;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强,成像参数根据不同的信号强度可提示病变的内部结构.4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辅以放疗,10例结合化疗.42例随访4~135个月,1例于手术切除后25个月转移至肺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好发于眼眶上方及眼睑,影像学检查对MALT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手术切除肿瘤,结合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判断能提示较准确的病情估计,病变可长期局限,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全身转移和向弥漫性大细胞高度恶性淋巴瘤转化.

  • 上穹窿结膜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

    作者:颜建华;吴中耀

    结膜囊肿为较常见的眼附属器良性肿瘤,多属于表皮样囊肿.因该处囊肿浅表易见,因此诊断容易,手术切除也不困难.然而,上方穹窿部位的表皮样囊肿却由于部位较隐蔽及位于提上睑肌与Muller肌处,如果不掌握手术技巧极易发生囊肿破裂致术后囊肿复发和上睑下垂[1]等并发症,个别病例甚至造成上斜肌肌腱切断的严重后果.眼科文献和专著尚未见这方面的详述[1,2],作者已遇到数例这种病例手术的并发症,现将作者近几年来遇见的上穹窿部表皮样囊肿手术诊治经验和体会作一简要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

  •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复发因素分析

    作者:李玉珍;蔡季平;徐放;李由;魏锐利

    目的 通过对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复发因素的研究,以期对本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减少临床误诊、漏诊和复发,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收治的79例病理确诊为IE期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79例病例中,原发于眼眶49例,结膜14例,泪腺10例,眼睑6例.发生在眼眶内的MALT淋巴瘤多呈包绕眼环的不规则生长,无明显边界,临床表现为常见的是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而发生在结膜的MALT淋巴瘤多位于穹窿部结膜,表现为结膜充血、肿块呈“鲑鱼肉”样外观.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及放射治疗.本组病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全部切除58例,局部切除21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2~4周行眼局部放射治疗.放疗半年后,有15例出现复发.患者双眼发病(P =0.0143)和对放疗的初始反应(P<0.0001)与肿瘤的复发有相关性;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等因素对复发均无影响.结论 发生在眼眶内的MALT淋巴瘤多呈包绕眼环的不规则生长,无明显边界.患者双眼发病和对放疗的初始反应与肿瘤的复发有相关性,而手术方式等因素对复发均无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程芳;孙丰源;武劲圆;郭玉峰;刘玉梅

    目的 探讨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眼眶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及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3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26例发生于眼眶,占68%,6例发生于泪腺区,占15.8%,少数发生于结膜;单侧多发,也可双眼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跟睑肿胀、眼球突出、结膜充血及鱼肉样外观、复视及视力下降等.其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20(+),CD79a(+).CT对眶骨结构及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定性诊断价值;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强,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情况.结论 发生于眼眶的MALT淋巴瘤,病理及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 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阴洁;魏锐利;蔡季平

    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结膜、泪腺、眼眶和眼睑等多个部位.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常见的眼附属器淋巴瘤(OAL)类型.近年来,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OAML)发病率有不断增长趋势.国内外学者在OAML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它的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近来对鹦鹉热农原体(Cps)感染和OAML发病机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创新性治疗-抗菌治疗应运而生.目前,OAML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单一的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后联合放疗、化疗、根除鹦鹉热衣原体的抗生素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每种方法均有其相应的副反应,佳治疗方法仍然与多种临床生物参数有关.此文主要从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等多方面对OAML做一综述.

  • 36例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分类及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婕;刘霆

    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组发生于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不等,其治疗和预后也各异,在临床上易与炎性假瘤、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非典型性淋巴组织增生等混淆,因而对眼附属器淋巴瘤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5-2010年间确诊的36例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如下.

  • 眼外伤的防治

    作者:王健瑚

    1眼外伤的概述眼外伤是指外界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因素对眼球和眼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眼球有着眼睑、眼眶、眼内组织和泪器的保护功能和作用,但由于其位置直接与外界接触,并且其结构既精细又脆弱,所以受到外伤的机会较为常见,并且可以对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可以是永久性的,甚至失明或失去眼球.因此,做好眼外伤的预防和正确的处理,对于保护视力及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