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睑基底细胞癌切除联合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术35例

    作者:龙文莉;黄栋才;罗晓艳

    目的:对眼睑基底细胞癌做临床分析,对其手术切除采用游离全厚皮片移植修复进行探讨.方法:3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眼睑基底细胞癌切除,用取至左上臂内侧的游离全厚皮片对眼睑皮肤缺损进行整形修复.结果:35例(35眼)游离全厚皮片完全存活,眼睑无畸形、功能良好.在随访者无复发病例.结论:用眼睑基底细胞癌切除联合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术是可行的.

  • 眼睑基底细胞癌发生和形成的临床探讨

    作者:廖婕;李玉勤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形成机制、临床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变特点、病变部位、病变时间、发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皮肤黑色结节6例,褐色结节2例,炭块溅伤1例,红色结节1例,经针挑、挤压、外伤等因素刺激后均有出血渗出,经损伤、出血、结痂、再次损伤、出现溃疡等过程后病变范围逐渐由局部向周边组织浸润并扩大。从职业特点来看,农民和从事户外工作的工人8例,其他2例患者的眼部也长期受光线照射;从病变部位来看,下眼睑5例,内眦2例,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可借助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对该病进行诊断。结论:反复经历损伤、出血、结痂等过程以及手术实施不彻底等各种不良刺激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初发阶段难以做出准确诊断,临床上应对该病加强鉴别,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

  • 下睑基底细胞癌局部广泛转移切除后修复一例

    作者:陶海;肖利华;吴海洋;鲁小中;冯光珍

    病例男性,73岁.因左下睑包块破溃后不愈,流脓血9年余,于2000年6月入院.缘于1990年2月左下睑近内眦部出现一黑芝麻大小的包块,1个月后增大如黄豆大小,表面破溃脓血、恶臭,长期不愈.曾于1993年在外院行左下睑包块切除耳后皮片移植修补术,病理诊断为左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1年余复发,并向上睑和眶内蔓延.查体:左眼视力无光感,眼球已被肿瘤覆盖,未能查见.瘤体范围上至眶缘上1cm,下至眶缘外2cm,内侧至鼻梁中线,外至眶缘外2cm,包块约6.0cm×5 5cm×5.0cm(图1),表面呈黑色,周边隆起、质脆、触之易出血,中央破溃、呈火山口样,约3.0cm×3 3cm×3.5cm大小,溃疡口处糜烂明显,有较多脓性粘液分泌物,可见蝇蛆在其中游动.

  • 电离子治疗鳞状细胞癌一例

    作者:丁秀婷

    于某,男,57岁.因右眼生长一肿物1年,流血水1月,于1998年4月20日来诊,全身体检正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右眼下睑缘一3×1.5 cnm大小肿物,呈菜花状,边界高起,参差不齐,中央溃疡呈火山喷火口,基底高低不平,溃疡的边缘轻度外翻,其它未见异常.活体组织检查为眼睑基底细胞癌.

  •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张静慧

    目的 研究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切除及眼睑再造方法.方法 本院眼科近年收治的12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均先用标准切除法切除病变组织,随后用颧部带蒂皮瓣和硬腭黏膜分别再造外层眼睑和内层眼睑,观察再造眼睑的功能、形态及复发率.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年,除1例术后轻微眼睑外翻外,其余11例患者再造眼睑均成活,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眼睑功能和形态良好.结论 标准切除术联合眼睑再造在治疗大面积眼睑基底细胞癌上效果显著,不仅能保持再造眼睑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还能降低复发率,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患者较易耐受,值得重视.

  •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光动力治疗

    作者:余雪飞;张丽芬

    目的 探讨和评估艾拉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有11例患者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科门诊并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定为基底细胞癌,在我院首次接受ALA-PDT治疗.使用新鲜配制质量分数20%δ-氨基酮戊酸霜涂于病变及其周围0.5cm皮肤黏膜,塑料薄膜封包3-4h,然后用XO-635AB型光动力激光仪照射,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11例患者中有1例治疗1次后放弃治疗,其余经过3-5次治疗后经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未见瘢痕形成.结论 ALA-PDT对于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安全可靠、治疗后无瘢痕、可重复使用、对正常皮肤无损害的治疗手段,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尤其适用于对其它疗法不能耐受、年龄太大和体弱的患者,是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一种新的替代疗法.

  • 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眶受侵1例

    作者:赵萍;康建丽;袁乃芬

    基底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肿瘤生长缓慢,如治疗不当,可向周围组织浸润,引起广泛破坏,但罕见转移.我院曾遇到1例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眶受侵,现报告如下.

  • 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复发睑板腺腺癌

    作者:陈瑶芸;李由;魏锐利

    患者女性70岁左眼上睑肿块切除、放疗后8年,复发1年于2002-11-21入院.患者于1990年发现左眼上睑近内眦部有一约黄豆大肿块,并缓慢增大.

  • 眼睑基底细胞癌眼眶扩散一例

    作者:陈思宇;黄潇

    患者 男 50岁上海人因左眼睁眼困难伴视力下降3年余,左眼痛2周入院.患者于2003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上睑下垂,逐渐加重,至12月左眼上睑完全下垂,伴左眼眼球逐渐内陷,且视力下降,无眼痛,未行诊治.2006年9月出现左眼剧痛,左侧头痛,自服芬必得可缓解.

  • 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SOX18、整合素αvβ3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孙红兵;樊秀婷;龚莉华

    目的:分析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SOX18、整合素αvβ3和CD34的表达及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10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组织为研究组,55例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术后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两组SOX18、整合素αvβ3和CD34表达。结果研究组SOX18、整合素αvβ3蛋白表达阳性率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研究组SOX18、整合素αvβ3和MVD表达均与肿瘤大径、脉管累犯、TNM分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密切相关。 SOX18和整合素αvβ3均与MVD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SOX18和整合素αvβ3高表达,间质中MVD增高,三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

  • 连接子蛋白43、上皮型黏附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

    作者:云亚歌

    目的:检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连接子蛋白(CX)43、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关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98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以70例老年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X43、E-cadherin和MMP-9的表达,关注CX43、E-cadherin和MMP-9的关系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观察组CX43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MP-9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X43、E-cadherin和 MMP-9表达与肿瘤大径、临床分期及Ki67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CX43和E-cadherin、CX43和MMP-9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CX43和E-cadherin低表达、MMP-9高表达可以有效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 CX43在抑制肿瘤进展中可能通过调节细胞间的连接、黏附和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发挥其功能。

  • 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人激肽释放酶1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应来飞;秦晓怡;郑景伟;李瑾

    目的 分析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人激肽释放酶(hk)1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手术治疗的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41例为观察组,另纳入眼睑松弛症患者35例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9-9及CA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睑组织中hk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眼睑组织中hk10水平与肿瘤直径呈现显著负相关(r=-0.789,P<0.001).复发患者眼睑组织中hk10水平显著低于首发患者[(12.41±2.35)vs(6.93±4.12) μg;t =4.306,P<0.001].结论 hk10在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直径负相关,对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眼睑基底细胞癌细胞DNA倍体及核增殖抗原蛋白表达

    作者:陈茜和;张杰;朱卫

    目的 研究眼睑基底细胞癌细胞DNA倍体及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表达对眼睑基底细胞癌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收集接受肿瘤切除术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23例,采用细胞图像光度术(image cytometer,ICM )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眼睑基底细胞癌细胞DNA倍体和Ki67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二倍体与异倍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倍体与异倍体患者性别比、年龄及肿瘤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癌细胞Ki67表达指数平均为0.243±0.021,其中二倍体平均为0.177±0.023,异倍体平均为0.268±0.021,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3种临床类型之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随访的18例患者中,10例局部复发,无一例发生远处转移.局部复发者中异倍体发生率为9/10例,显著高于无复发者的3/8例(P=0.043).复发患者癌细胞Ki67表达指数平均为0.272±0.134,无复发患者平均为0.197±0.019,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 眼睑基底细胞癌细胞DNA异倍体可能与术后复发有关,故在临床治疗上应考虑对该类型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 眼眶异物误诊1例

    作者:余惠芳

    患者男性,43岁.因发现左眼眶近眉弓处褐色肿物生长1年余入院.外院诊断为."左眼睑基底细胞癌".入院体检全身未见异常.

  • 手术切除联合眼睑再造对眼睑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对Ki67、Tmem16a和ILK表达的影响

    作者:古磊

    目的 探讨标准化手术切除联合眼睑再造对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Ki67、Tmem16a和ILK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标准化手术切除基础上联合使用眼睑再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手术前后Ki67、Tmem16a、ILK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Ki67、Tmem16a和ILK指标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VS 65.08%,P<0.05),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93%VS 68.25%,P<0.05).结论 标准化手术切除联合眼睑再造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可以降低患者Ki67、Tmem16a和ILK阳性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疗效满意.

  •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眼睑结节型基底细胞癌4例

    作者:彭军;叶文静

    本组患者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眼睑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疗效显著,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通过2年的随访,患者皮损未见复发.临床资料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诊断参照文献[1],4例患者为我院皮肤科2004~2005年门诊患者.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51~73岁,平均64.6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4.8个月;2例位于内眦,接近泪囊处,1例位于外眦接近眼角处,1例位于上眼睑.

  • 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

    作者:尹磊;高惠妮;庞超;赵景志;冯天平

    目的 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眼睑基底细胞癌和20例眼睑松弛症组织中MMP-2、MMP-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眼睑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7的阳性率分别为76.0%(38/50)、78.0%(39/50),均高于眼睑松弛症组织的10.0% (2/20)、15.0% (3/20) (P均<0.05).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7的表达均与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有无脉管浸润有关(P<0.05).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93,P<0.05).结论 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7的表达明显升高,两者可能协同促进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 骨膜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赵佐芳;王大庆;王宁;雷小平;朱大勇;张艳红;税民鸿;贾前伟;程阳;马善春;田翠玲;连刚;涂静;王定松;李维

    目的 比较对已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中骨膜蛋白(periostein,PN)表达差异.方法 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纯化的BCAFs和NFs,用胰蛋白酶调制细胞悬液的浓度均为20×103个·mE-,按每孔2 mL细胞悬液接种六孔板.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后收集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CAFs与NFs上清液中PN的含量;以盖玻片置于六孔板底制作细胞爬片,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CAFs与NFs中PN的表达.结果 眼睑BCAFs与NFs上清液中PN的含量分别为(9.26±2.35) μg·L-1和(2.57±0.41) μg·L-1;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PN表达显示,眼睑BCAFs中强于N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睑BCAFs较NFs高表达分泌PN,提示P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局部侵袭生长中起着一定作用.

  • 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增殖特性差异

    作者:赵佐芳;王宁;王大庆;兰长骏

    目的 对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及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初步研究BCAFs与NFs细胞形态、生长增殖等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 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获得原代眼睑BCAFs和眼睑NFs,通过胰蛋白酶差速消化法和反复传代法进行细胞的分离、纯化;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照观察BCAFs和NFs细胞形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达的特异性蛋白鉴定BCAFs,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特性.结果 在接种后3d便可见原代BCAFs从组织块爬出,呈放射状生长,约7d铺满瓶底.NFs生长缓慢,接种后4d才见稀疏的NFs在组织块周围生长,约11d铺满瓶底.传代后的BCAFs在形态上未发生明显改变,但生长速度增快,与NFs在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方式上存在差异;眼睑BCAFs和NFs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前者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呈阳性,细胞角蛋白呈阴性,后者仅波形蛋白呈阳性,角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均呈阴性;与NFs相比,眼睑BCAFs生长增殖较快,倍增时间较短.结论 与眼睑NFs相比,BCAFs在形态结构、蛋白表达、生长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异,且增殖能力强.

  • 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16、CD44V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夫玲;牛膺筠;王红云;杨文毅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肿瘤抑制基因p16和细胞黏附分子变异体6(CD44V6)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SABC(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8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16、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8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p16、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2/48)和39.6%(19/48),分化型与未分化型p16、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复发有关(P<0.05).结论p16、CD44V6蛋白表达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CD44V6分子可能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复发有关.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