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典型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宝香

    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者具有三联征,即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积液,因此对这类患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首发症状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早期常易被误诊,提高对其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尽早正确诊断是关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收集非典型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在20~68岁,发病多在1周内就诊.

  • 2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特殊采血法

    作者:许逢非

    静脉采血是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通过血液标本检验可以协助诊断许多身体疾病.我科为儿童呼吸内科,经常收治一些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儿,其中有2例患儿化验室常规手指末端采集血常规后,其红细胞凝集,无法进行检验.分析原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常含有较高的寒冷红细胞凝集素,简称冷凝集素,它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于4℃条件下发生凝集,在37℃时又呈可逆性完全散开.故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静脉采血.

  • BACTEC960培养阳性530株分枝杆菌的形态学特征探讨

    作者:邹盛华;戴腊梅;张丽水

    目的 探讨分枝杆菌在BACTEC960中的生长特点和涂片抗酸染色形态特征,为菌群鉴定提供初步意见.方法 收集福州肺科医院临床标本经BACTEC960培养阳性530例,进行直接涂片抗酸染色、菌群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在MGIT培养管中呈絮状沉淀生长,镜检呈绳索状排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呈混浊生长,镜检呈散在、团粒状、块状、碎片状和松疏束状等不规则排列.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在BACTEC960中培养形成有特点的缠结,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识别,对鉴定分枝杆菌有初筛作用.

  • 痰标本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丽平;张晓岩;沙巍

    目的 探讨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疑诊为NTM肺病的患者334例,分别取痰液行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及分枝杆菌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检测,终确诊为NTM肺病患者218例(NTM肺病组)、结核病患者42例(结核病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74例(研究中予以排除).以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临床疑诊NTM肺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疑诊NTM肺病的334例患者中,培养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7.66% (226/334),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4.67%(216/334),两种方法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P=0.231).确诊的218例NTM肺病患者中,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2.57% (180/218),阳性预测值为98.36%(180/183);培养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7.61%(191/218),阳性预测值为100.00% (191/191);两种方法检出NTM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P=0.169).以42例结核病组患者作为对照,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的特异度为78.57% (33/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 (33/33);培养法的特异度为83.33%(35/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5/35);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1,P=0.391).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3.08%(216/260),培养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6.92%(226/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P=0.134).结论 以胸部CT检查为诊断基础的疑似NTM肺病患者中,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行痰液NTM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的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不同患者群中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尹洪云;WenLing Tan;马俊;葛燕萍;史祥;肖和平;冯永红

    目的 探讨影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共153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组(1159例)和临床诊断非结核病组(378例);再经病原学诊断及随访排除不能做出终诊断的39例患者后,将患者分为结核病组(1103例;包括经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确诊的229例和终临床诊断的874例)和非结核病组(395例;包括既往有结核病史或肺部存在陈旧性病灶者94例,无病史者301例1103例结核病组患者中,肺结核557例,结核性胸膜炎107例,淋巴结结核16例,骨关节结核51例,脑结核7例,多组织器官结核363例,其他肺外结核2例;395例非结核病组患者中,经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9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结核病组和结核病组患者T-SPOT. TB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核病组与非结核病组患者T-SPOT. TB检测反应强度,不同结核病类型T-SPOT. TB检测阳性率,以及NTM感染患者与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差异.结果 (1)临床诊断结核病组T-SPOT. TB检测的敏感度为81.97% (950/1159)、特异度为53.44%(202/378);结核病组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为83.77%(924/1103)、特异度为54.43%(215/395);结核病组中抗酸染色阳性患者T-SPOT. TB检测阳性率为90.73%(235/259);培养阳性患者T-SPOT. TB检测阳性率为92.58%(212/229).(2)非结核病组有结核病史或肺部显示陈旧性结核病灶的患者与无病史者T-SPOT. TB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9.15%(65/94)和38.21%(115/3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5,P=0.000).(3)结核病组与非结核病组T-SPOT. TB检测结果以斑点计数表示反应强度,结核病组对A、B抗原刺激出现阳性反应(斑点数≥1)的患者中,明显阳性及超强阳性(斑点数≥11)的比率分别为 69.81%(652/934)和69.67%(627/900),明显高于非结核病组[分别为46.83%(96/205)和46.63%(83/178)];经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4.20、-14.63,P值均<0.01).(4)1103例结核病组患者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以淋巴结结核(87.50%,14/16)为高,随后依次为多组织器官结核(87.33%, 317/363)、肺结核(86.54%, 482/557)、结核性胸膜炎(74.77%, 80/107),脑结核(57.14%, 4/7)和骨关节结核(50.98%,26/51)相对较低.(5)T-SPOT. TB检测阳性的NTM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53.61± 18.43)岁]较 T-SPOT.TB检测阳性的确诊结核病患者[(44.98±18.88)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3,P=0.009).结论 T-SPOT. TB检测结果受结核病诊断依据、痰菌量、既往结核病史或肺部陈旧性结核病灶、NTM感染、结核病灶存在的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T-SPOT. TB检测用于指导结核病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CDG-3荧光探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初步研究

    作者:武剑楠;孔成成;霍凤敏;孙照刚

    目的 探讨CDG-3荧光探针[β-内酰胺酶(BlaC)特异性绿色荧光探针]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潜在可能性.方法 为明确CDG-3荧光探针的特异性,选取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标准株H37Rv,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标准株,35种临床相对常见的不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标准株和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标准株,与CDG-3荧光探针反应后进行检测;为初步了解CDG-3荧光探针临床应用效果,收集2016年1月至9月于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金胺O荧光染色法、培养法(罗氏固体培养联合MGIT960液体培养,二者只要有一种结果为阳性即认为培养阳性)和CDG-3荧光探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H37Rv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标准株结果均为阳性.试验的35种NTM标准株中,CDG-3荧光探针检测结果阳性的菌株仅有3株,分别是堪萨斯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其余32株的检测结果为阴性.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5种检测结果为阴性,1种(诺卡菌)为阳性.在临床痰标本实验中,CDG-3荧光探针对痰MTB的阳性检出率为53.0%(106/200),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29.5%,59/200)与培养法(35.0%,70/200)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 33.587、21.121,P值均为0.000).以培养法结果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为84.3%(59/70),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70. 0%,49/70);特异度为63.8%(83,/130),低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92.3%,120/130);以临床诊断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为64.4%(96/149),高于金胺()荧光染色法(39.6%,59/149)和培养法(44.3%,66/149);特异度为95%(19/20),低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100%,20/20),高于培养法(90%,18/20).结论 CDG-3荧光探针对MTB的选择性较好,受NTM干扰较小,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 CDG-3荧光探针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检出效率高等优势,但特异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27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状况分析

    作者:邓国防;付亮;唐怡敏;郑俊峰;叶涛生;张培泽

    目的 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治疗状况,探讨其治疗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NTM肺病的27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菌种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药物使用、治疗效果和转归状况,将除外17例失访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45例纳入“治疗组”,将除外11例失访者的非抗结核药物治疗者104例纳入“非治疗组”.结果 277例患者中,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占41.5%(115/277),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占58.5% (162/277),临床治愈仅15.4%(25/162).治疗组患者总的好转率为47.6%(69/145),失败率为52.4%(76/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P=0.042);治疗组好转或稳定率[85.5%(124/145)]与非治疗组稳定者[77.9%(81/1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43,P=0.119);治疗组疗程6~9个月的患者多[30.2% (49/162)];超过77.3%(214/277)的患者对INH、RFP、Sm、Cm和PAS呈初始耐药,耐药率均>80.0%;药物使用率依次为Clr(71.6%,116/162)>EMB(56.8%,92/162)>Mfx(29.6%,48/162)>Lfx(28.4%,46/162)>Pro(14.8%,24/162)>Am(13.6%,22/162)>Rfb(12.3%,20/162)>RFP(9.9%,16/162)>Cm(5.6%,9/162);与高的药物治疗好转率密切相关的依次为Am(86.4%,19/22)>Pto(79.2%,19/24)>Cm(77.8%,7/9)>Mfx(64.6%,31/48)>Lfx(58.7%,27/46)>RFP(56.3%,9/16)>Clr(54.3%,63/116)>EMB(52.2%,48/92)>Rfb(40.0%,8/20);53.1%(77/145)的患者以3种药物联合治疗为主,以4种药物联用者疗效佳(85.7%,24/28).结论 NTM肺病患者治疗难以遵循NTM肺病国内专家共识治疗原则,总体治疗尚不规范,治疗效果亦不明显.

  • 1819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分析

    作者:吴龙章;谭守勇;谭耀驹;杨建良;潘美玉;陈剑锋;曾少芳;刘燕文

    目的 对广州市1819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行药物敏感度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第一线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对2009-2011年来自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以及少部分院外单位在实验室中从痰液、支气管冲洗液、胸腹腔积液、尿液以及咽拭子等样品培养出的14 095株分枝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对确认为NTM的实验菌株3264株,选择没有混合感染的株种1819株采用临床上常用的一、二线药物(包括INH RFP、S、EMB、Am、Clr、Lfx、Mfx、环丙沙星(CIP)、力克菲蒺、Rfb、Pto和Cm共计13种药物)进行敏感度试验.结果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INH和力克菲蒺耐药率达96.15%(1749/1819)和95.41%(1248/1308);其他依次为S 76.25%(1387/1819)、Pto 73.94% (817/1105)、Lfx 72.94%(954/1308)、RFP 72.51% (1319/1819)、EMB 70.42%(1281/1819)、Mfx65.29%(854/1308)、CIP 60.13%(543/903)、Rfb 56.87%(236/415)和Cm50.50%(102/202);而Clr和Am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率为88.17%(1163/1319)和67.73%(892/1317).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具有高度的原始耐受性,而大环内酯类的Clr和氨基糖甙类的Am则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能,因而对实验室中分离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必要进行药物敏感度试验.

  • 某高级中学结核病爆发分离菌株的实验室鉴定

    作者:王胜芬;王莉;杨立军;姜广路;夏辉;周杨;尚美;李强;赵冰;赵雁林

    目的 鉴定从某中学结核病爆发分离菌株的种属.方法 2006年5-8月辽宁省某高级中学部分学生出现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从10例涂片阳性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得到3份菌株经表型鉴定方法,传统生化方法,扩增hupB基因、dnaA-dnaN和NTF-1区;Spoligotyping以及MIRU基因分型;16S rRNA基因、16S-23S ITS和hsp65基因测序以及hsp65基因限制性酶切分析进行鉴定.结果 临床分离株经生化方法初步鉴定1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2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随后经表型鉴定和扩增hupB基因、dnaA-dnaN和NTF-1区;Spoligotyping以及MIRU基因分型,说明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菌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现代株,MIRU基因型为223325173533.经16S rRNA基因、16S-23S ITS和hsp65基因测序以及hsp65基因限制性酶切分析说明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为猪分枝杆菌.结论 从结核病爆发累及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现代株和猪分枝杆菌,猪分枝杆菌在暴发流行中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 含利福布汀方案治疗缓慢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孙雯雯;楼海;孙勤

    目的 探讨含利福布汀(rifabutin,Rfb)的治疗方案对缓慢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um,SGM)肺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上海市肺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确诊且规律治疗并参加随访的SGM肺病患者124例,其中治疗方案中含有Rfb的患者56例作为含Rfb组,同期确诊且治疗方案中不含Rfb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细菌学疗效评价:治疗3个月末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含Rfb组28.57% (16/56),对照组26.47%(1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2,P=0.512);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含Rfb组57.14%(32/56)和对照组51.47%(3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5,P=0.112);治疗12个月末含Rfb组痰菌阴转率(78.57%,44/56)明显高于对照组(69.12%,4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9,P=0.008).(2)影像学疗效评价:病灶吸收率含Rfb组(75.00%,42/56)明显高于对照组(60.29%,4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3,P=0.009);空洞吸收率分别为含Rfb组(73.21%,41/56)和对照组(63.24%,4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2,P=0.094);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含Rfb组好转率(73.21%,41/56)明显高于对照组(60.29%,41/68)(x2 =3.412,P=0.012).结论 含Rfb方案可加速SGM肺病患者的痰菌阴转和病灶的吸收.

  • 胶体金法结合涂片形态学特征快速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应用评价

    作者:黄明翔;张丽水;陈新朝;毛文捷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胶体金法结合涂片形态学特征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涂片形态学特征和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胶体金法对853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别并与传统菌种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涂片法鉴别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8.4%(750/762),特异度为96.7%(88/91);胶体金试验鉴别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9.0%(754/762),特异度为98.9%(90/91);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可报告菌株中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其阳性预测值为100.0%(741/741);两种方法均为阴性,可报告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其阴性预测值为100.0%(87/87).结论 结合涂片形态和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胶体金两种方法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是一种快速、简便,适于各级实验室使用的方法.

  • 浙江省12个区(县)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相关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徐凯进;嵇仲康;胡海洋;毕晟;胡飞枢;郑琳;金秀媛;徐文杰;王淑婷

    目的 了解浙江省12个区(县)分枝杆菌菌种流行情况及结核分枝杆菌的INH、RFP耐药相关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12个区(县)初诊为菌阳肺结核患者的2803株临床分离菌株标本,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和INH、RFP耐药检测.结果 2803份菌株中,NTM占7.3% (205株),前6位菌种为:胞内分枝杆菌10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50株,龟-脓肿分枝杆菌24株,鸟分枝杆菌16株,偶然分枝杆菌4株,浅黄色分枝杆菌1株;2598株MTB中耐INH者占12.5%(326株),耐RFP者占9.8%(254株),MDR占6.7%(173株).425株MTB耐药突变位点结果中,katG 315位点占INH耐药突变的81.1% (279/344),rpoB 531位点占RFP耐药突变的56.6% (155/274).结论 通过涂片诊断肺结核患者中有13.5% (378/2803)为NTM和MDR感染,INH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是katG 315,RFP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是rpoB 531,在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技术和耐药检测技术将有利于加快我国结核病疫情控制.

  • 4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

    作者:张少俊;范琳

    目的 通过分析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 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收治入院的276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筛查出并发NTM肺病的患者40例,记录其全程的治疗情况,对其耐药类型、并发症、影像学特征、治疗特点、转归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占所有耐药肺结核的1.4%,其中初始耐药患者11例,获得性耐药患者29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32例;并发肺部基础疾病患者37例(92.5%),其中支气管扩张常见(37例);影像学特征为肺部病灶广泛、常伴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的支气管扩张,常伴空洞者25例(62.5%),产生毁损肺者13例(32.5%);治愈及痰菌阴转者仅15例(37.5%).给予姑息治疗患者长期排菌但病灶稳定者17例(42.5%),病灶进展痰菌阳性者3例,失访4例,大咯血死亡1例.结论 具有毁损肺及支气管扩张的耐药肺结核在治疗中应警惕并发NTM肺病可能,具有空洞及支气管扩张的NTM肺病者疗效不佳时,应充分注意是否并发耐药肺结核,两病并发时患者痰菌阴转率低、治疗难度大,姑息治疗应得到充分重视.

  •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疑似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万航;卫安娜;庞慧敏;谭守勇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用于疑似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15年7-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38例,其中疑似肺结核患者242例(疑似肺结核组),临床已排除肺结核的肺部其他疾病患者96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同时进行了痰SAT检测、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和菌种鉴定等检查;统计疑似肺结核患者菌种鉴定结果,对SAT检测与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的符合率、SAT检测诊断疑似肺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 疑似肺结核组242例患者中痰培养阳性233例,菌种鉴定为MTB感染者22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者11例;痰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痰培养结果均为阴性.菌种鉴定为MTB感染者SAT检测阳性192例,SAT检测与菌种鉴定符合率为86.5%(192/222);菌种鉴定为NTM感染者SAT检测阳性0例(0/11),与菌种鉴定符合率为100.0%(11/11);对照组SAT检测阳性者2例(2.1%,2/96),与分枝杆菌培养符合率为97.9%(94/96).SAT在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6.5%(192/222),特异度为97.9%(94/96).结论 在疑似肺结核患者中开展SAT检测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山东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菌种分布研究

    作者:景辉;王燕;李欣欣;于春宝;邓云峰;王海英

    目的 研究山东省13个哨点县2004-2007年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和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对山东省13个哨点县2004-2007年送到汉光中心的2 625株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分枝杆菌菌群鉴定试验,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应用16SrDNA测序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2 625株菌株分枝杆菌菌群鉴定39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群,39株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有36株是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29株为胞内分枝杆菌株(80.6%),其余分别为堪萨斯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各2株、戈登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物、瘰疬分枝杆菌各1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株;鼻疽诺卡氏菌1株.山东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占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的1.4%.结论 山东地区流行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以慢生长分枝杆菌的胞内分枝杆菌为主.

  • 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杨佳;吕圣秀;李春华;舒伟强;王惠秋;唐光孝;刘雪艳

    目的 探讨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差异.方法 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纳入标准(具有治疗前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既往未经过抗NTM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排除并发尘肺、糖尿病、HIV或其他感染,且均伴有直径>10mm空洞者)的全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同期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与观察组相同)的86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检查表现的支气管扩张分类及分布、空洞形态及邻近胸膜增厚、肺体积缩小、肺气肿、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肺部病灶钙化、肺体积缩小、肺气肿、薄壁空洞、空洞邻近胸膜增厚分别占92.3%(24/26)、88.5%(23/26)、57.7%(15/26)、69.2%(18/26)、57.7%(15/26)、73.1%(19/26)、80.8%(21/26),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占60.0%(24/40)、35.0%(14/40)、15.0%(6/40)、15.0%(6/40)、10.0%(4/40)、25.0%(10/40)、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29、18.28、13.24、20.03、17.48、14.79、11.90,P值均<0.05);观察组大结节影(直径≥10 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及心包增厚者分别占19.2%(5/26)、34.6%(9/26)、7.7%(2/26)、26.9%(7/26)、23.1%(6/26)、7.7%(2/2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占57.5%(23/40)、72.5%(29/40)、37.5%(15/40)、75.0%(30/40)、47.5%(19/40)、3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45、9.26、7.32、14.79、3.99、4.69,P值均<0.05).观察组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占1~2叶的发生率分别为11.5%(3/26)、19.2%(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16/40)、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3、6.34,P值均<0.05);观察组支气管扩张占3~4叶、占≥5叶的发生率分别为30.8%(8/26)、38.5%(10/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2/40)、5.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x2值分别为6.26、9.72,P值均<0.05);观察组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占3~4叶的发生率为26.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x2值为4.70,P<0.05).结论 伴有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CT表现中薄壁空洞、肺体积缩小、肺气肿、双肺广泛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多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大结节影(直径>10 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少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上特征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 高分辨率CT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林雪;贾慧军;张晖;任会丽;刘文

    搜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经菌种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并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9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肺内病灶部位、数量、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分布及淋巴结的CT征象;评估99例NTM肺病患者治疗前后HRCT的表现.HRCT检查表现为斑点片状渗出、实变93例,支气管扩张78例,空洞60例,纤维条索状影59例,结节状影58例,树芽征55例,磨玻璃样影46例,淋巴结肿大45例,胸膜增厚18例,胸腔积液9例,病变通常以多种形态混杂存在.91例NTM肺病患者经克拉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阿米卡星治疗6~18个月后CT复查,显示病灶均减少;8例患者经HRCT精准定位后行患侧肺叶切除术,术后肺部病灶明显减少,但均出现术侧胸膜肥厚粘连.胸部HRCT对NTM肺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2011-2015年天津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王春花;孙蕊;王志锐;巨韩芳;穆成;赵慧;谢彤

    为了解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及耐药情况,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及15个区(县)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及监狱医院送检的新发痰菌培养阳性患者所获得的全部菌株,采用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进行菌种鉴定,对NTM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等6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3972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有3899株(98.16%),NTM有73株(1.84%).NTM的总耐药率为98.63%(72/73),INH、Sm、RFP、EMB、Ofx、Km耐药率分别为94.52%(69/73)、80.82%(59/73)、56.16%(41/73)、64.38%(47/73)、58.90%(43/73)和73.97%(54/73).分离的NTM对6种药物全耐药的有21株,耐5种药物的有17株,耐5种和6种药物的菌株占52.05%(38/73).耐药谱分析显示,耐6种药物的菌株多,占28.77%(21/73),其次为耐3种药物[Sm+IN+Km;10.96%(8/73)]和耐5种药物[Sm+ INH+RFP+EMB+ Km;9.59% (7/73)],所有耐药组合中均含有INH.对6种药物耐药情况进行趋势检验显示,EMB的耐药率[2011-2015年:93.33%(14/15)~42.86%(9/21)]呈不断降低的趋势(x2=13.32,P=0.001),其他5种药物耐药率未见变化.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

    作者:黄明翔

    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发病率在全球逐年提高,NTM与结核分枝杆菌均可引起肺部以及其他部位病变,而且临床症状相似,鉴别诊断困难,所以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传统生化鉴定方法费力耗时,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以免疫层析技术为基础的MPB64抗原胶体金法、以色谱技术为基础的气相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基因探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及PCR-基因测序方法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各种新技术的引入,为NTM的菌种鉴定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作者就上述3种技术为基础开展的菌种鉴定方法,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情况、性能指标等,同时对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进行初步评价.相信随着新技术不断完善,能够逐步形成快速可靠、成本低廉的标准化NTM菌种鉴定体系.

  • 大力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作者:郑惠文;赵雁林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发病率在全球逐年增加,但由于NTM病与结核病相比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且致病菌种繁多,鉴别诊断困难,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所以对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上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细菌学方法的快速鉴别诊断,以及随着免疫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NTM的鉴定提供了更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210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