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临床对策的探讨

    作者:黄德丽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并总结了临床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进行根管治疗术失败的患者93例共109颗牙齿,对患者进行了临床检验、X线片等内容的分析,提出了系统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93例患者(109颗牙齿)之中,52颗(47.7%)是填充不到位,原因有根管欠缺、填充不严密等,这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然后是根管遗漏的有25颗(22.9%),其余失败的原因有牙冠渗漏、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原因.结论 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较多,不仅包括了客观因素,而且也存在着主观因素,所以,在临床试验中,需要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进行临床对策的设计,减少根管治疗失败发生的概率.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

    作者:董权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对策.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治愈48例,治疗感功率48%;有52例死亡,死亡率52%.结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死亡率极高,合并基础疾病、受累器官数目多以及身体素质差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肝胆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作者:金雪妹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420例患者病原菌,感染部位及手术类型.结果:参与调查的肝胆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6例,共培养出50例病原菌,其中病原菌主要包括:粪球肠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肝胆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次为50例,感染部位由高至低顺序依次为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皮肤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数为26例,手术类型从高至低依次为肝胆肿瘤手术、十二指肠手术、结肠瘘口关闭术、胆囊切除术和其他手术.结论:肝胆外科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加强病区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和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肝胆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 中药的不良反应探讨

    作者:张凤春;吉小莉

    鉴于西药的不良反应(ADR)较大,轻者胃肠反应、过敏,患者感觉不舒服,重者休克危及生命,人们对西药的使用十分谨慎.而人们常以"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纯天然无不良反应"、"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来形容中药,很多人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可以随意服用.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药品的毒副作用有了重新认识,有关中药ADR 的病例报道不断增多.一些患者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更大,"是药三分毒"这句中医药术语,更是让部分人对中药望而却步,甚至有些人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普遍较大.笔者认为这两种对中药ADR的认识都走了极端,本文就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 高龄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分析及临床对策

    作者:黄辛;王兆琴;张炜;郑燕蓉;邢云利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临床对策。方法入选123例老年科住院的高龄老年(年龄≥80岁)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水平,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 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受教育程度、生化指标、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方面的差异,发现高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有48例患者存在 MCI,占39%。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龄老人 MCI 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学以下学历(30.3% vs.50.0%,P ﹤0.05);MCI 组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 -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受教育程度差、高脂血症是高龄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上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干预。

  • 中药逆转细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张淑文

    自发现青霉素以来,对抗菌药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广谱抗菌药的滥用、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给人类又造成了新的灾难.人们试图找到能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药来遏制这种局面,但由于研究尚未深入,很多机制不明,目前只能通过以回复突变为理论依据的循环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宏观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及开发新的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来作为临床对策[1].

  • 糖尿病患者颅内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对策

    作者:李强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颅内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颅内肿瘤患者38例,其中22例患者采用了显微手术方法,将其归为观察组,其余16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归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前的血糖值为mmol/L与对照组的mmol/L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不同的手术后,观察组的血糖值为mmol/L与对照组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糖尿病合并颅内肿瘤患者,有利于患者的术后的健康恢复工作[6],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手术中的痛苦,降低糖尿病与颅内肿瘤病症的耦合度,提高治疗效率。

  •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作者:庞兴学;王显

    阿司匹林(asprin,ASR)作为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及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该药可使环氧化酶-1(cycloxygenaze-1,COX-1)多肽链的第529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而导致不可逆失活,从而抑制前列腺素H2(prostaglandin-H2,PGH2)的合成,导致PGD2、PGE2、PGF2、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合成减少,进而发挥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规律使用ASR的情况下,仍有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种情况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sprin resistance,AR)[1].现就关于AR的定义、发生机制、监测方法及临床对策等方面作一综述.

  •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氯吡格雷抵抗

    作者:郭志福;郑兴;秦永文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使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再狭窄率大大降低,但同时由于DES置入可以抑制冠状动脉内皮化又有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 thrombosis, ST)的风险,且ST临床后果严重,绝大部分患者死亡或者发生心肌梗死(MI)[1, 2].因此新近提出的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现象由于会影响DES置入术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进而可能增加ST危险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氯吡格雷抵抗的概念、发生机理以及临床对策等作一介绍.

  • 正确评价和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作者:诸骏仁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已是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内科医师每天诊疗工作遇到必须处理的问题.近年来,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不少进展,主要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包括除颤、起搏、消融、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可以解决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治疗,但是大部分心律失常还需用药物治疗.应该承认,近20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品种发展甚少,不少新品种由于安全性的原因而开发受限制.近5年来上市的新药仅有伊布利特、多非利特,以针对房性心律失常为主要用途.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进展主要在于更好地应用已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于1993年曾刊出抗心律失常的临床对策,为总结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进展,现又制订了治疗建议,以供临床参考.

  •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199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制订了心律失常的临床对策,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年第1期[1],至今历时8年.在此期间,心律失常治疗取得明显进展.不少新药面世,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重新评价了原有药物.结果表明,有无器质性疾病、心脏病的性质和心功能状态等,都能影响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迅速发展,室上性和一些室性心律失常可被射频消融治愈.近年来,国内有关的专业学会制订了起搏治疗、消融治疗等指南或建议,至今仍有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反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和发展,我们认为应该对1993年的对策进行修订,使本建议尽量实用,便于临床诊治参照.

  • 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重度不良反应致严重循环抑制的临床对策

    作者:王晓伟;梁永年;陈宇;吴延虎;陈亦江;张石江;秦建伟;陈亮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重度不良反应致严重循环抑制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重度不良反应致严重循环抑制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救治重点.11例(8例给药后3~5 min,3例给药后30 min左右)出现严重循环抑制,其中3例为罕见的综合型(非心源性肺水肿型和灾难性肺血管收缩型综合作用).结果 4例经药物治疗和心脏按摩好转.7例二次转机,6例患者顺利停机,1例不能停机行ECMO支持.表现为综合型(即非心源性肺水肿型和灾难性肺血管收缩型综合作用)的3例患者,2例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分别死于术后5天和7天,1例ECMO支持320 h后成功脱机,痊愈出院,死亡率66%.其他患者均痊愈.结论 鱼精蛋白重度不良反应至严重循环抑制是心脏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难以预测.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果断的二次转机是成功救治的关键.非心源性肺水肿型和灾难性肺血管收缩型综合作用的患者死亡率极高,ECMO支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自然演变及临床对策探讨

    作者:贾连顺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病理现象.只有骨化韧带压迫脊髓并出现与之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时,才称之为颈椎OPLL症.OPLL病理变化及其演变过程的特征提示,事实上相当多的颈椎OPLL患者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手术治疗直接或间接切除致压物,其疗效也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进一步提高对OPLL自然演变过程以及临床对策的认识十分重要.

  •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临床对策

    作者:董国英;王志宏;李连弟;王景峰;单亮;戴彩云

    目的 通过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处理方法的分析,为医院感染发生后的临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6例发生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综合应用隔离,增强患者抵抗力、缩窄抗菌谱、选留针对性的敏感抗菌药物等措施,控制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结果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所致医院感染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发病前曾使用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显示,其对亚胺堵南、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5例痰培养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转阴,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明显好转.结论 综合应用隔离、增强患者抵抗力以及缩窄抗菌谱,选留针对性敏感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控制N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

  • 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

    作者:吴家玉

    目的 研究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49例死亡,病死率5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年龄(52.6±11.9)岁与(43.3±12.7)岁、APACHEⅡ评分(23.1±5.7)与(18.6士4.8)分、血液感染67.3%与40.0%、SIRS数目3.3±0.7与1.5±0.7、MODS数目4.2±1.6与1.9±0.8、24 h尿量(3.4±2.1)与(6.2±2.5)ml、平均动脉压 (43.7士9.6)与(56.7士11.4)mm Hg及白蛋白(24.6±7.1)与(29.4±8.5)g/L 8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0.47)、SIRS数目(OR=1.71)、MODS数目(OR=2.47)及白蛋白(OR=1.44)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积极调控炎症反应,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可降低ICU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杨峥;王旸;余杰;张森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策略,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36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有真菌感染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60岁)、有多种并发症(≥2种)、有皮肤或黏膜溃烂、使用免疫抑制剂、口腔黏膜溃烂、住院时间长(>50 d)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真菌感染与性别无关;36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有300例,使用时间长(≥35 d)、使用种类多(>3种)、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真菌感染率高(49.4%);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热带假丝酵母菌其次.结论 真菌感染除了患者和治疗等危险因素之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其高危险因素,加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控制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强无菌操作和营养支持等是降低感染的重要措施.

  • 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状与临床对策

    作者:李苏利;李杨;华川

    鲍氏不动杆菌是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它广泛分布在自然和医院环境中,能在潮湿和干燥的物体、人体表面生存.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时极易发生相关医院感染.国内大部分报道,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位居第2,在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标本分离率和耐药率高、用药棘手的是鲍氏不动杆菌,已被冠名为"革兰阴性杆菌的MRSA"[1].现就鲍氏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的特点、耐药特点及机制、临床抗感染的对策综述如下.

  •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作者:刘默;杜瑜;周宏伟;刘芳;彭朝津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因素,并就红细胞输注无效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临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926份红细胞输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926份红细胞输注病例共输注红细胞1289次,194次为无效输注,无效输注率达到15.05%;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次输血、多次妊娠、患有2种以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红细胞制品的贮存时间长是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因素.结论 红细胞输注无效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掌握红细胞输注适应症,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

  • 降低脑卒中患者口服给药差错率的临床对策

    作者:姜蕾;朱洁;高园林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患者口服给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临床措施。方法96例接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给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口服给药差错的原因以及口服给药差错发生率,并提出有效的临床措施。结果观察组口服给药差错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服用量错误、服用时间错误、药名错误、给药对象错误以及漏给药是主要的口服给药差错。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针对性的给药护理,并增加对护理人员相关的培训以及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脑卒中患者口服给药差错的发生率。

  • 帕罗西汀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相应对策

    作者:高晶德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的临床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48例服用帕罗西汀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48例,探讨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剂量、发生时间及累及器官系统的关系,总结其不良反应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帕罗西汀不良反应以20 mg多见,30 mg和40 mg次之;用药后60 d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4例,占91.6%,时间短为用药后3 h,长为300 d;帕罗西汀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统多见,肝胆系统和全身系统次之。结论帕罗西汀引起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多且表现多样性,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谨慎,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8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