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脉造影术中肱动脉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王汝涛;戴一;刘毅;夏陈海;高超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术中肱动脉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预防措施,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经肱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出现的17例肱动脉穿刺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17例并发症患者中局部血肿13例,假性动脉瘤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术后恢复.结论 局部血肿为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熟悉肱动脉解剖结构、规范肱动脉穿刺及压迫止血技术、严密动态观察患者术后患肢情况,可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 冠脉造影术中肱动脉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王汝涛;戴一;刘毅;夏陈海;高超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术中肱动脉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预防措施,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经肱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出现的17例肱动脉穿刺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17例并发症患者中局部血肿13例,假性动脉瘤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术后恢复.结论 局部血肿为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熟悉肱动脉解剖结构、规范肱动脉穿刺及压迫止血技术、严密动态观察患者术后患肢情况,可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 血液透析穿刺致肱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分析

    作者:赵学伟;张志晖;黄迅悟

    部分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因透析用动静脉瘘难以建立或内瘘血流量不足,医护人员会选择表浅的动脉-如腕部桡动脉或足背动脉-反复穿刺使用,有意促进形成假性动脉瘤.但是,某些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形成则可能是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血液透析时上肢肱动脉穿刺极易引发血肿或损伤性假性动脉瘤,肱动脉伴行血管、神经较多,一旦损伤,易殃及周围组织.

  • 经肱动脉穿刺老年冠状动脉成形术10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兴华;斋藤滋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穿刺老年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老年组106例,对照组172例,两组患者均首选经右侧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等.结果老年组肱动脉穿刺及插管成功率为93.4%(99/106),冠状动脉成形术成功率为91.8%(168/183),并发症发生率为5.7%(6/106);对照组肱动脉穿刺及插管成功率为94.8%(163/172),冠状动脉成形术成功率为92.6%(262/283),并发症为5.8%(10/17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分)、X线照射时间(分)及造影剂用量(毫升)分别为29.5±11.6 min与28.6±10.5 min、18.8±5.5 min与18.6±5.8 min、90.6±21.6 ml与90.4±20.8 m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肱动脉穿刺老年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可行.

  • 肱动脉穿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研究

    作者:徐彦成;刘祎秀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中肱动脉穿刺拔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处理、预防措施,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经肱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检查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后肱动脉分别压迫止血5分钟(n=22)、15分钟(n=30)、30分钟(n=28)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80例患者中,肱动脉压迫5分钟组患者并发症多,其中局部血肿9例,假性动脉瘤1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压迫15分钟组患者,局部血肿2例;压迫30分钟组患者,局部血肿2例.与肱动脉压迫5分钟组患者相比,肱动脉压迫15分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压迫30分钟组患者相比,压迫15分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术后恢复.结论 局部血肿为肱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术后伤口压迫15分钟再行局部加压包扎,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熟悉肱动脉解剖结构、规范肱动脉穿刺及压迫止血技术、严密动态观察患者术后患肢情况,可以降低肱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肱动脉穿刺 并发症
  • 脑动脉瘤合并主动脉弓离断一例

    作者:王金鹏;王增武;王玉亭;张强;王道奎;刘桂杰;王芳;张秀娟

    患者 男,25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颅脑CTA示后交通动脉瘤.平素体健.由右侧股动脉穿刺行伞脑血管造影,造影导管无法进入主动脉弓,只能进入左侧椎动脉和左侧的锁骨下动脉,推注造影剂,见到血液沿着椎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和降主动脉.然后,由右侧肱动脉穿刺置人造影导管,发现降主动脉是通过右侧的椎动脉,左侧椎动脉供血,属于b型主动脉弓离断(图1,2).

  • 动脉有创测压在心胸外科的护理心得

    作者:李凤英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88 例,男35 例,女50 例,年龄3 岁~65 岁;瓣膜置换术5 例,房间隔缺损8 例,房间隔缺损5 例,心腔内黏液瘤摘除术1 例;主动脉夹层肿瘤10 例;食管癌患者20 例;肺癌患者18 例;重危患者抢救10 例;重症外伤患者11 例.桡动脉穿刺33 例,肱动脉穿刺50 例,股动脉穿刺5 例;留置动脉导管平均时间为2~3 天.

  • 彩色超声引导下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二例

    作者:

    例1男,42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作左肱动脉穿刺透析治疗,治疗后约5 h出现左上臂肿胀、疼痛,局部可触及一处面积约2 cm×3 cm界限不清的搏动性肿块,听诊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左肱动脉下端血管旁见一处0.9 cm×1.2 cm×2.5 cm椭圆形无回声肿物,肿物与左肱动脉之间有往返彩色血流信号,肱动脉远端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肱动脉下端假性动脉瘤形成.在局麻及彩色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入浓度为500U/ml凝血酶溶液1 ml,压迫10 min后复查,动脉破口处瘤体内见血栓形成的回声光团堵塞,活动的彩色血流信号消失.2个月后复查肱动脉连续好,未见动脉内血栓形成.

  • 1例新生儿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陈开永;代红燕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创伤之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外伤、动脉硬化或医源性等原因所致血管外存在一个或多个腔隙,内部有血液流动,并经通道(瘤颈部)与动脉相连,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回流到动脉内,由于瘤壁内没有动脉组织,所以称之为假性动脉瘤。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3%~0.8%[1]。而国内文献报道医源性动脉瘤占假性动脉瘤的67.9%[2],并随着瘤体的增大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发生于小儿的假性动脉瘤比较少见,而发生于新生儿者尤为少见。现将1例新生儿行肱动脉穿刺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总结如下。

  • 推移法行肱动脉穿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覃红桂

    临床上进行血气分析动脉采血的部位常用的是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在骨科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由于手术部位在下肢,肱动脉采血与通常的静脉采血相似,老年病人更易选择和接受肱动脉采血.

  • 肱动脉穿刺致动静脉瘘1例

    作者:谢红;史红霞

    1、病例介绍患者,男,33岁,住院号971791,有糖尿病20年,糖尿病肾病5年,肾功能不全半年,进行性加重,于97年11月4日行血液透析疗法(HD),治疗时用16号内瘘针作左肱动脉穿刺,进行HD后,患者立即感穿刺处肿胀、疼痛、局部出现淤斑,观察动脉管道内血流量不足,并含有泡沫,即停止HD,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一周后肿胀减轻,瘀斑部分吸收.

  • 实验性血管痉挛模型造影方法的改进

    作者:李昌盛

    脑血管造影是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检测、评价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具有准确、直观等特点.故脑血管造影在研究中也被广泛用于检测CVS的有无、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等,是研究血管痉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也有报告称在兔、猫、鼠等小动物模型上脑血管造影死亡率较高.我们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家兔在造影后经常死亡,或出现昏迷、偏瘫、血尿等并发症,对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改进了以往经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至主动脉搏弓的造影方法,参照临床应用的经肱动脉穿刺逆行椎基底动脉造影方法,采用2号套管针穿刺动脉法行基底动脉造影.

  • 外周动脉血管血栓阻塞性疾病介入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滕松刚;杨雨春;曹国强;王淑文;李红宝

    笔者搜集了1993年10月~2000年3月我院14例血管闭塞性的病变经局部导管溶栓及部分应用PTA术的资料完整的病例,现就其发病情况、治疗的方法、药物的应用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4例,其中门诊病例1例,住院病例13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54岁~81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1h~2a,其中急性缺血者5例,表现患肢皮温低,呈花斑色,伴有剧烈的疼痛,动脉搏动消失(患有风心病伴心房纤颤4例,1例有糖尿病病史);长期缺血者9例,表现间歇性跛行、疼痛,肢端麻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中8例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例有脑梗塞、脑萎缩病史)。全部病例均经血管造影,其中4例一侧髂总动脉闭塞,1例腹主动脉第三腰椎下缘以下闭塞,2例颈内动脉狭窄,6例一侧髂外动脉狭窄、闭塞,伴有同侧股动脉以下血栓形成,1例胫前、胫后动脉严重狭窄。1.2 方法:13例患者经健侧股动脉穿刺,1例经右侧肱动脉穿刺,送入5F猪尾多侧孔导管或直头多侧孔导管,经造影明确病变情况后,将溶栓剂用导管引入血栓中,边给药边推进导管。通道建立后,如有严重的狭窄,加用相应球囊导管行PTA术;如溶栓药注完后仍无通道建立,可试用导丝通过血栓段。若通过则引相应大小球囊于狭窄段行PTA术,球囊应从小到大依次选用,直至扩张满意。溶栓药为尿激酶,浓度10 000U/ml,给药速度2ml/min,高压注射器缓慢推注,压力150kPa,时间20min~40min,药量40万U~80万U。在行PTA术前肝素量一次5 000U,一般每20min手推造影剂观察开通情况,并调整导管位置及溶栓药剂量。1.3 结果:14例外周动脉血管内阻塞性病变,溶栓后造影示:5例急性缺血病例经局部导管溶栓及PTA术治疗后,阻塞血管完全开通,临床治愈出院。长期缺血者9例,其中6例局部溶栓或PTA治疗后阻塞血管部分开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例局部导管溶栓无效,无法行PTA术,后均行截肢术。

  • 经皮肱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处理

    作者:崔婷;孙万峰;王峰;王大杰;夏玉东;顾行军;朱明星

    随着介入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桡动脉或股动脉是目前动脉造影及靶血管治疗中常选用的血管入路[-2],但对于有桡动脉/股动脉穿刺禁忌或本身及途径血管存在严重狭窄、闭塞以及桡动脉/股动脉处存在支架或吻合口等原因无法穿刺,或者桡动脉/股动脉途径血管严重扭曲影响靶血管治疗中力量的传导或无法提供受力点的患者可以选择经皮肱动脉穿刺[3-4].但肱动脉穿刺可造成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正中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手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5-6].本文对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皮肱动脉穿刺行冠心病诊疗的78例次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经皮肱动脉穿刺的临床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 小儿单腔深静脉导管用于肱动脉穿刺测压的研究

    作者:项红军;祁桂明;陈宇

    动脉穿刺测压是大手术术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准确且足够的冠脉灌注压对于保证心脏氧供具有重要的作用.动脉穿刺首选桡动脉[1],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桡动脉穿刺不成功或无法进行,只能选肱动脉穿刺.由于肱动脉解剖的特殊性,穿刺并发症较多[2].随着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需要行停跳或非停跳的冠脉搭桥术[3],这也给术中麻醉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作者采用小儿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肱动脉穿刺测压研究,现报告如下.

  • 1例经肱动脉穿刺行 PCI 术后致上肢迟发型血肿及水泡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朱林锋;唐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经肱、桡动脉路径行 PCI 在很大程度上已取代了传统的经股动脉路径[1],但和股动脉相关,肱动脉比较游离,在压迫止血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压迫位置准确,否则很难保证确切压迫止血[2],如果术后压迫时间过短或压迫不够用力、不注意肘部相对制动或术期应用大量抗凝剂等,均易引起局部皮下出血,出血较多者可在局部形成血肿[3]。本科2012年8月诊治1例经肱动脉穿刺行 PCI 术后致上肢迟发型血肿及水泡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平面内超声引导肱动脉置管在ICU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秀燕;王兰芳;王灵聪;阮龙娟;郑春美;徐琦琦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肱动脉穿刺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盲穿组和超声组,各40例,盲穿组采用触摸法定位穿刺肱动脉置管,超声组使用超声仪引导下穿刺肱动脉置管。记录穿刺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盲穿组穿刺失败10例,超声组全部穿刺成功,盲穿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P<0.01)。盲穿组穿刺成功时间(20.6±15.1)s,超声组穿刺成功时间(10.1±6.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盲穿组发生血肿12例、穿刺处出血11例、出现局部感染9例;超声组发生血肿l例、穿刺处出血l例、局部感染l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中超声引导下肱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自制上肢约束带在经肱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芳

    目的 探讨自制上肢约束带在经肱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不能经桡动脉而改从肱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穿刺点加压包扎止血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使用上肢约束带固定肘关节.比较两组术后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迫止血操作时间、止血成功率、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上肢约束带是一种安全可靠 、操作方便的辅助动脉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阻断血流法提高早产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作者:温碧霞;林明珠;陈丽梅

    目的:寻求临床中提高早产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相同胎龄、相同体重早产儿60例,按不同穿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触摸动脉定位法,触摸肘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观察组采用阻断血流法,即先在肘关节掌侧横纹下约3cm处扎止血带,见肘部横纹上方突出一条短而直、接近皮肤颜色的血管,立即在该突出处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局部小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阻断血流法提高了早产儿肱动脉穿刺成功率,有显著临床意义。

  • 肱动脉穿刺血液透析66例护理体会

    作者:刘振香;刘娟

    近年来,我们对66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肱动脉穿刺进行透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66例,男39例,女27例,22~65岁.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4例.采用此种方法治疗长者280d,行血液透析80余次;短者3d,行血液透析3次.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