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颌面肿瘤颞肌筋膜瓣修复腭部缺损一期重建

    作者:陈晓红;李志来;王明善;金自仓;胡燕明;孙敬武;黄志刚;韩德民

    上颌骨或腭部肿瘤患者术中常不可避免地出现腭部缺损,术后发音和饮食困难.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总结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与颌面外科从1995年到2000年用颞肌筋膜瓣一期重建腭部,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鼻内镜下射频泪囊鼻腔造孔术

    作者:段卫红;管志伟

    自1999年6月~2000年12月,我们在鼻内镜下使用射频技术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4例(18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喉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

    作者:韩鹰鹏;宋成君;菅秀惠;李丽明;鄢惠萍;宋桂兰

    吉林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于1999~2000年采用喉内镜下间接喉钳治疗声带息肉18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折叠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洞穿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金国威;徐开旭;李少诚;张建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近年来各种皮瓣、肌皮瓣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79年Ariyan[1]创造了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并首先应用于临床,使其整复的效果更趋完美,手术既可以一次完成,又能达到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实为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作者自1988年6月开始采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整复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的广泛软组织缺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采用了双岛折叠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大面积洞穿性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 微波热凝治疗罕见自发性扁桃体出血一例

    作者:孟丽娜;卢满存;曹椿婷;宋扬

    患者男,35岁,因持续吐血2 h于2002年5月17日到我院就诊.自述午睡醒后无任何诱因吐血,色暗红,总量约150 ml,不伴咳嗽及恶心.

  • 鼻窦内镜术后筛窦和额窦脓肿一例

    作者:于博;孙树岩;吴昌竹

    患者男,30岁,2000年初因鼻腔通气不畅,伴脓涕、嗅觉减退,外院诊断为"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鼻阻症状缓解,嗅觉仍不佳,未再行任何治疗处置.2001年4月中旬,自觉左侧额部闷胀痛,伴低热、左侧眼球突出、伴流泪,无复视.于外院行抗感染治疗,头痛减轻.5月8日以"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左侧筛窦、额窦肿物"收入院.

  • 经口咽部咽-食管钢丝异物钳断取出术一例

    作者:陈新华

    患者男,27岁,多次将直径4 mm钢丝吞食于胃内,并绝食7 d,卧床不起,身体极度虚弱,于1995年4月6日到我院求治.经X线摄片检查,发现胃内贮留同种金属异物5条,长短形态各异.

  • 头颈肿瘤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作者:李五一;倪道凤;张宝泉;姜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呼吸疾病,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率明显上升.耳鼻咽喉科医师接诊的此类患者日益增多,对其常见病因也非常熟悉.但诊断思维的惯性容易忽略少见的病因,如头颈肿瘤引起的睡眠呼吸疾病.本文报告近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个病例.

  • 纤维喉镜下胆道取石篮声带息肉摘除术

    作者:张少华;李福红;高荣珠;范萍

    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纤维胆道取石篮在纤维喉镜下摘除较大声带息肉2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错位软骨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作者:郭生魁

    耳廓假性囊肿是常见病,是软骨与软骨之间一种无菌性浆液性渗出.表现为耳廓外侧面渗出浆液的聚集形成囊肿样隆起.多发于耳廓上部外侧面.男性青壮年多见.其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1].

  • 内镜鼻窦手术蝶腭神经节阻滞麻醉致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作者:王震;任丽华;刘红强

    患者男,17岁,因鼻塞、脓涕1年余,右侧加重3个月,行上颌窦穿刺术,有较多脓液.于2002年1月28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 弥漫性气管骨化一例

    作者:骆华杰;王家东;杨军

    患者男,52岁,左颈部肿块2个月就诊.B超检查:甲状腺左叶见5.5 cm×3.1 cm低回声团块.

  • 颈内动脉虹吸段完全性栓塞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作者:时光刚;王静清;唐军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技术诊断颅脑外伤所致的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虹吸段假性动脉瘤.方法对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的患者进行DSA造影,筛选出虹吸段ICA假性动脉瘤6例,经脑动脉环侧支循环功能检测,对功能良好者进行ICA虹吸段完全性栓塞.结果 6例经DSA明确诊断为ICA 假性动脉瘤,5例进行了动脉栓塞,其中4例痊愈,1例死亡;另1例脑动脉环侧支循环功能不良,未行栓塞,行改善侧支循环功能训练时鼻出血死亡.结论经DSA明确诊断的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经脑动脉环侧支循环筛选后,可行虹吸段颈内动脉完全性栓塞治疗.

  • 保护发音功能的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

    作者:王弘士;王卓颖;李端树

    目的探索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手术中如何保护发音功能.方法分析1997年1月~2001年9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迷走神经鞘瘤10例.手术中显露肿瘤后探查迷走神经,确认肿瘤起源于喉返束还是非喉返束.在肿瘤后外侧非喉返束位置作1~2 cm长小切口,钝性撕开切口,轻柔操作切除肿瘤.结果起源于迷走神经喉返束的4例中,术后无声嘶2例,另2例声嘶术后5~12个月消失.起源于非喉返束的6例术后有1例声嘶,5例无声嘶.结论正确的手术方法对起源于非喉返束迷走神经鞘瘤行切除术后可完整保护发音功能;而对起源于喉返束者需加用神经刺激器与手术显微镜以提高保护发音的成功率.

  • 小儿耳蜗植入后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郗昕;洪梦迪;韩东一;黄德亮;杨伟炎

    目的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应用NRT3.0软件对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确定ECAP阈值.比较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同时比较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15 CL,二者有显著性相关(R2=0.915 4).结论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 无症状鼻咽癌临床分析和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季明芳;郭媛卿;郑受昂;梁锦胜;王得坤;欧星泰

    目的观察无症状鼻咽癌Epstein-Barr (EB)病毒血清学、鼻咽纤维镜表现和预后.方法 1986年12月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EB病毒壳抗原抗体(viral capsid antigen′s IgA , VCA-IgA)、早期抗原抗体 (early antigen′s IgA, EA-IgA),行间接鼻咽镜和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确诊鼻咽癌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疗,随访至1999年底.结果早期无症状鼻咽癌患者确诊时血清EB病毒VCA-IgA、EA-IgA抗体水平分别为1∶100.79、1∶10.76,与有症状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症状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6.73,P=0.009).有、无症状患者确诊时血清VCA-IgA、EA-IgA滴度水平与患者预后均无关(P>0.05),与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定期检测EB病毒抗体、鼻咽纤维镜检查及多部位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检出早期鼻咽癌,尤其是无症状鼻咽癌.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

    作者:许庚;李源;谢民强;文卫平;史剑波;陈合新;戚建伟;周家璇;张旭文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经鼻内镜下采用剪除、电切、切割等方式切除鼻内型脑膜脑膨出5例,并根据颅底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肌肉、筋膜、软骨、骨等一期修补颅底.结果 5例均一次手术治愈,除1例术后颅内感染(脑膜炎)外,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无复发. 结论位于鼻腔内的脑膜脑膨出可以经鼻内镜手术完成,直径0.5 cm以下的颅底缺损可使用肌肉填塞和筋膜覆盖的方法修补,直径超过0.5 cm的颅底缺损应先使用软骨或骨封闭缺损,然后再用肌肉填塞和筋膜覆盖,以免复发.

  • 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空气污染饮食和感染的关系

    作者:程雷;毛晓全;徐其昌

    遗传和环境是Ⅰ型变应性疾病发病的两大重要因素.Edfors-Lubs通过对7 000对孪生子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单卵孪生和双卵孪生者同时罹患花粉症、哮喘和湿疹中任何一种变应性疾病者分别为25.3和% 16.2%,说明I型变应性疾病虽具遗传性,但其发病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1].

  • 谈谈头颈外科的一期修复

    作者:唐平章

    头颈部各类重要器官密集,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III-IV期的患者,在外科手术后,常造成严重的残废及毁容.20世纪50~60年代的肿瘤外科,强调广泛手术,进行器官破坏性手术,以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忽视患肿瘤器官的功能保存.

  • 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临床与病理多因素分析

    作者:陈曦;季天海;杨劲松;张哉根;姚丽青;邓军

    应用Cox逐步回归模型对咽喉部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指标: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of Cancer,AJC)分级、Ki-67(Ki-67 antigen)阳性率、微血管密度、肿瘤耐药性和肿瘤有无坏死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内耳基因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作者:时利;董明敏;时文杰;胡吟燕;郭维;翟所强;杨伟炎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及噪声损伤后对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构建人bFGF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bFGF-EGFP.采用硬脂胺(stearylamine,SA)脂质体介导bFGF基因转染豚鼠内耳,噪声暴露即刻通过圆窗向豚鼠耳蜗注入含有bFGF基因作为治疗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或在噪声暴露前7 d,作为保护因子转导转染豚鼠耳蜗.结果构建的pIRES- bFGF-EGFP在转染24 h后开始表达,48 h达到高,表达时间可持续1个月.治疗组在噪声后听性脑干反应平均阈值均低于噪声组,在保护组:pIRES- bFGF-EGFP对耳蜗毛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pIRES-bFGF-EGFP真核共表达载体,具有bFGF、EGFP的双重活性,IRES可引导外源基因bFGF在内耳毛细胞表达.

  • 大豆黄酮对卵巢切除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戚本明;田兴华;汪吉宝

    目的观察双侧卵巢切除诱导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研究尼尔雌醇、大豆黄酮对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尼尔雌醇组,卵巢切除+大豆黄酮组.各组动物分期分3批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动物鼻中隔黏膜的早期凋亡细胞.结果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鼻黏膜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增高,术后60 d达到新的平衡.大豆黄酮、尼尔雌醇干预组与健康组比较,早期凋亡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雌激素替代和大豆黄酮可通过减少凋亡细胞而保护鼻黏膜免受雌激素缺乏的损害.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恩民;韩德民;于振坤;范尔钟;李颖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各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取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酶法(labeled-streptoavidin-biotin-peroxidase,SAB)法,对104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s,PAI) PAI-1和PAI-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随访,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uPA、PAI-1、PAI-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6.3%、70.2%、50.0%.uPA、PAI-1、PAI-2的阳性表达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中差异有显著性,经半定量分析P值分别为0.010、0.027、0.038.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复发、肿瘤细胞分化程度、uPA和PAI-2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及复发、临床分期、uPA和PAI-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uPA在喉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AI-1的作用复杂,可能不单纯是uPA的抑制剂;PAI-2可能是uPA主要抑制剂,由于其表达不足尚不能抑制uPA的活性.

  • 耳蜗局灶性缺血模型介入溶栓的初步研究

    作者:钟贞;李学佩;吴红涛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对耳蜗局灶性缺血动物模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豚鼠分为造模组、介入溶栓组(A组)、静脉溶栓组(B组)及相应的2组盐水对照组(A1、B1组).均用光化学法诱导左侧耳蜗第二回外侧壁1.2 mm×1.0 mm范围内形成微血栓,30 min后A组通过经左锁骨下动脉置于椎动脉起始部的导管向左侧椎基底动脉内推注尿激酶(urokinase,UK),总量为7×104 U/kg,用微量泵维持其推注时间为100 min;B组通过左颈外静脉推注UK,用量用法同A组.连续监测动物耳蜗血流与耳蜗电图动作电位阈值的变化,并观察各组动物光化学诱导后3 h的耳蜗血管纹铺片和基底膜铺片.结果 A、B组观察时间内与造模组和A1、B1组相比,耳蜗血流、动作电位阈值及毛细胞坏死的情况均得到改善.在给UK后50 min,A组的动作电位阈移值低于B组(P=0.025),这种差异保持了30 min.溶栓治疗80~90 min,A组的耳蜗血流出现下降的趋势,动作电位阈值也有增高的趋势.结论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对于耳蜗局灶性血栓都有疗效;介入溶栓在溶栓早期的疗效优于静脉溶栓.

  • p16基因治疗喉鳞状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世喜;唐嗣泉;梁传余

    目的探讨外源性p16基因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携带p16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转染人喉鳞癌细胞株,用Western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法)检测p16基因在喉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在体外、体内观察p16基因治疗喉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可有效地将外源性p16基因转染入人喉鳞癌细胞株中并使其表达p16蛋白;体外、体内抑瘤实验表明:携带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16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其肿瘤体积均数为(91.00±6.32)mm3,而携带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LacZ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ic buffered saline,PBS)组肿瘤体积均数则分别为(137.00±9.62)mm3和(144.00±13.87) mm3, 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Ad-LacZ与PB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p16基因可抑制人喉鳞癌细胞生长,而腺病毒载体对肿瘤生长无影响.结论用腺病毒载体可有效地介导肿瘤抑制基因p16的表达,并可抑制人喉鳞癌细胞生长,该项研究为今后应用p16基因治疗喉癌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参考.

  •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鼻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 表达的意义

    作者:张辉;张大良;李瑞峰;郭成浩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鼻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35例AR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其中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6例正常鼻黏膜.iNOS-mRNA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结果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未见iNOS-mRNA表达,而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表达高度增强,其阳性率达40.82%.正常人鼻黏膜上皮、腺体及巨噬细胞可见iNOS-mRNA的低度表达,而AR患者中上皮、腺体及巨噬细胞增生,并iNOS-mRNA表达高度增强(t=23.17,P<0.001). AR组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7.89,P<0.01).结论 AR患者血浆NO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及组织内iNOS-mRNA表达高度增强有关.提示iNOS-NO通路在AR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检测体内某些信号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原位杂交试验方法.

  • 应用分子遗传学研究手段探讨听功能的分子遗传机制

    作者:王秋菊;杨伟炎;顾瑞

    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分子遗传学家、生物学家与临床听力学家、耳鼻咽喉专科医师们跨学科、跨领域地通力合作,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破译听觉基因.听觉基因的发现提供了令人振奋的机遇即从分子水平揭示听力及听力下降的分子遗传机制.

  • 第二十一届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大会侧记

    作者:李华斌;周兵

    第二十一届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大会于2002年6月1~5日在意大利Naples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 0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大会专题报告、小型研讨会和海报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就包括皮肤科、耳鼻咽喉科、儿科、免疫、哮喘、空气污染、食物、昆虫和药物等方面的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交流,现就耳鼻咽喉科相关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方面的论题介绍如下.

  • 喉癌手术及颈清扫术命名建议

    作者:屠规益

    编者按 1989年以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陆续公布了部分医学名词的命名(下文中简称为审定名词),是我们应当参照使用的,以利于学术交流.统一命名和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学科发展也要不断发展.这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需要广泛征求广大同道们意见.现发表的文章就是要引发讨论,促进本项工作的开展.

  • 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的手术治疗

    作者:潘新良;雷大鹏;许风雷;张立强;刘大昱;栾信庸;解光;王天铎;丛波

    目的探讨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了1983年1月~2001年6月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27例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病例,其中伴有喉狭窄12例,颈段气管狭窄1例.根据病因划分包括化学腐蚀伤25例,外伤2例.修复方式:结肠上徙20例,游离空肠移植6例,单纯胸大肌肌皮瓣整复1例.12例喉狭窄中利用胸骨舌骨肌筋膜整复8例,胸骨舌骨肌筋膜和会厌下移联合整复4例.1例颈段气管狭窄利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结果 27例中25例恢复吞咽功能,2例失败.12例喉狭窄10例恢复喉的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全功能,2例仅恢复喉的发音及吞咽保护功能;1例气管狭窄经手术整复,终拔除气管套管.结论结肠上徙适于治疗范围大、位置低的严重狭窄或食管闭锁;游离空肠移植需要在颈部有正常的食管腔及吻合血管;胸大肌肌皮瓣适于修复范围较局限的咽、颈段食管狭窄.

  • 喉额-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瑞力;胡俊兰;葛俊恒;周维安

    目的对38例喉癌患者行改良Tucker手术(喉额-侧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修复材料的选择进行评价.方法自1988年2月~2000年2月采用会厌瓣、双蒂双肌瓣以及会厌瓣+双蒂双肌瓣联合修复喉缺损.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32~72岁,平均63岁.8例患者行同期颈清扫术,4例于术后行Ⅱ期颈清扫术.声门型癌36例,声门上型癌2例.T2期病变16例,T3病变22例.结果术后患者误吸较轻,均于术后10~15 d进食,术后拔管率为97.3%(37/38).3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发生软骨完全坏死并发生咽瘘.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31/36)和83.9%(26/31).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修复方法.但该手术适应证局限,应严格掌握.

  • 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在喉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中的作用

    作者:葛平江;张宝泉;高志强;彭培宏;张炎;师秀珍;张连山

    目的探讨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对减少咽食管括约肌失弛缓对喉全切除术后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影响.方法喉全切除术后,咽食管括约肌收缩或是痉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食管的气流并阻碍发音.咽食管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环咽肌以及其上的下咽缩肌的一部分和颈段食管上段的一部分.手术操作是在喉全切除术中、术后于气管造瘘口外上方切除长5 cm,宽1 cm的咽食管括约肌.结果 33例喉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有32例发音成功,发音重建的成功率是97%.其中包括12例喉全切除术中I期进行环咽肌切开术,21例是Ⅱ期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后者又有9例是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后发音不能再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3年存活25例,5年存活18例.同期行喉全切除术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12例患者,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生存率81.82%,5年生存率42.86%.结论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成功率.

  • 545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作者: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张益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5月~2002年9月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连续507例患者的545块游离组织瓣移植,分析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腓骨瓣、前臂皮瓣和腹直肌皮瓣为常用的3种游离组织瓣,占全部游离瓣的96.0%(523/545);游离瓣的临床成功率为98.2%(535/545),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4.8%(26/545),抢救成功率为61.5%(16/26);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2%(128/507),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吸烟、饮酒、放射治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其明显优于传统的带蒂组织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胸骨舌骨肌舌骨瓣转移治疗声门下喉气管狭窄

    作者:秦永;肖水芳;李志光;郭敏;郑中立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蒂舌骨瓣(hyoid graft with sternohyoid muscle flap,HG-SHMF)转移术治疗复杂声门下喉气管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共对7例因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部分缺损或声门下瘢痕组织增生所致的声门下喉气管狭窄患者实施了HG-SHMF转移重建术.其中,外伤性声门下喉气管狭窄5例,自幼不明原因声门下瘢痕组织增生所致狭窄1例,盐酸气体吸入所致1例.7例患者均因气管切开术后不能拔除气管套管而就诊,其中5例已接受2次以上喉气管探查及重建手术.结果 7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自觉发音质量和呼吸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喉气管扩张子或T型管留置时间平均9.6个月,术后气管套管拔除时间平均15.4个月.有2例患者分别因喉气管扩张子和HG-SHMF移位需再次行喉气管扩张子置入和HG-SHMF复位术,该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7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恢复了较满意的呼吸和发音功能.结论 HG-SHMF转移修复声门下喉气管狭窄的重建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远期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可早期发现有无移植物和喉气管扩张子移位以及肉芽组织增生,有助于防止再狭窄的形成.

  • 声门水平切除胸骨舌骨肌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2期声门癌

    作者:王超;金德均;鲁建光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后胸骨舌骨肌喉功能重建对T2期声门癌的疗效.方法对1992~1998年66例T2期声门癌患者行喉声门水平部分切除术,同时以胸骨舌骨肌重建声带.结果全部患者术后2~3周均顺利拔管,恢复了呼吸、吞咽和发音的全部喉功能.复发3例,复发率为4.5%;失访3例,3年生存率为97.0%(64/66例),5年生存率为93.8%(45/48).结论喉部分切除后胸骨舌骨肌喉功能重建术在保证患者的生存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