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多道睡眠监测导联安装的几点体会

    作者:曹振宇;殷善开

    目前,很多医院的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工作交给了耳鼻咽喉科,这将有利于耳鼻咽喉科的整体发展.但目前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治疗方面,而其他方面却很少,尤其是PSG检查方面.对PSG检查的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将造成PSG检查结果的可信度下降,其反映为PSG报告中存在着明显的错误,甚至是原则性错误.安装PSG导联时,其位置是否正确、合适,安装得是否牢固、可靠等一系列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检查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专著,仅对导联安装进行了原则性的描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也很少见到导联安装方面的文献.加强这方面的交流将有助于提高PSG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现将我们在进行PSG检查时的点滴体会进行整理、总结,与广大同道进行交流.

  • 鼻内镜下经左上颌窦行颞下窝神经鞘瘤切除一例

    作者:赖丹;黎万荣;吴跃军;殷泽登

    患者女,26岁,因鼻部及额部胀痛6个月余于2004年6月2日入院.入院前6个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鼻部及前额部胀痛,症状反复,并偶有涕中带血丝.在院外行CT扫描,示颞下窝占位病变.入院后行MRI检查,示左侧颞下窝区源于左翼外肌的占位病变,直径约2.4 cm,病灶边界清楚光滑(图1).鼻部冠状位CT扫描,示左侧颞下窝内软组织影,较右侧增厚.数字影像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左侧颞下窝肿瘤系由左侧颌内动脉细小分枝供血,肿瘤染色淡,邻近血管无明显受侵、受压推挤现象,符合良性肿瘤DSA表现.

  • 应用圈套器辅助施行茎突截短术

    作者:王泽光;莫宋平;黄卫;刘铁陵;彭珊

    茎突过长症或茎突综合征需手术治疗.我们应用圈套器辅助行茎突过长截短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介绍如下.

  • 侧卧式冲洗在儿童外耳道植物性异物的应用

    作者:徐守基

    我科自1983年以来,采用改变外耳道冲洗的体位,即将通常的坐、抱式改为侧卧式,使外耳道异物更易于冲出.我们应用该法治疗19例,均获成功.

  • 鼻内镜下柯-陆入路联合鼻外额窦进路切除额筛窦巨大骨瘤一例

    作者:蔡谦;张湘民;苏振忠

    患者男,18岁,因左眼外突、溢泪4个月就诊.无鼻塞、流涕、涕血、复视及视力下降.体检:眼距增宽,左眼外突,眼球运动正常,左眼内眦处可扪及质硬的异常增生骨,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CT检查(图1):肿物为一团块状高密度影,位于左眼眶内侧壁,向上达额窦,向下占据眶下壁大部分,内侧至鼻骨,外侧超过眶1/2,边界清楚,边缘呈分叶状,内部密度均匀,CT值为1700 Hu,病变压迫左侧视神经、内直肌及眼球.

  • 气管内金属图钉异物长期误诊一例

    作者:周明辉;王亮;吴玉瑛;孙慧茹

    患儿男,16岁,4年前将图钉噙在嘴中与人说话时突然出现呛咳,剧烈咳嗽,咳血性痰,伴面色青紫,呼吸急促.数分钟后,呼吸平稳,无任何不适,之后其未介意.此后患儿间断性咳嗽、发热,每年数次不等,有时咳痰带少量的血性物,曾在乡医院多次就诊儿科,均以气管炎、肺炎给予抗炎治疗而好转,分别行X线胸透及拍摄胸片均"未发现异常".

  • 耳廓断离再植成活一例

    作者:郑美桦;张秀慧

    耳廓的血管纤细,一旦断离,单纯缝合往往难以成活.有报道采用显微血管吻合再植成功者,但费用高,费时长,有时接通的血管可能再度栓塞,有明显的失败率.我们采用耳软骨埋植于耳后皮瓣法,再植断耳成功1例,报告如下.

  • 成人后天特发性喉软骨软化症的诊治

    作者:杨大章;韩军;冯云;舒平;张华

    成人后天特发性喉软骨软化症(acquired idiopathic laryngomalacia,AILM)临床上较为罕见.AILM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以及喉痉挛等致病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外对该病的相关研究日趋增多 [1-8].现通过3例典型病例的分析,希望能引起国内同行对该病的重视.

  • 鼻中隔埋伏牙致鼻中隔脓肿一例

    作者:姜皑南;顼晋昆;屈双燕;田睿;闫美蓉;徐菁

    患者男,41岁.主诉鼻塞1周,流脓涕、发热、全身不适、鼻尖部疼痛2 d.查体:体温38.5℃,脉搏92次/min,呼吸22次/min,热面容.外鼻肿胀,鼻背及鼻尖部皮肤红肿,鼻尖压痛明显.前鼻镜见:鼻中隔向两侧膨隆,触之柔软,波动感及压痛明显.双侧鼻道闭塞,左侧鼻腔可见脓性分泌物.

  • 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一例

    作者:陈俞;张华;伊力哈木

    患者女,26岁.因左面部膨隆伴胀痛2个月,于2004年5月17日来院就诊.2个月来发现左面部进行性膨隆,伴肿胀疼痛,无鼻塞、流脓涕及鼻出血史.眼眶、鼻腔及口腔检查未见阳性体征.CT检查示(图1):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CT值:42 Hu,部分窦壁有骨质破坏和吸收.行上颌窦穿刺未抽出液体.局部麻醉下行柯-陆手术进路活检,见左上颌窦前壁骨质部分缺如,显露淡红色肿块,经骨质缺如处取活检.病理诊断: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图2).2004年5月23日在全身麻醉鼻内镜下,经鼻腔和柯-陆手术进路,行左上颌窦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左上颌窦前壁、内壁和后外侧壁附有淡红色肿块,触之质脆,出血少,顶壁和底壁黏膜光滑,用剥离子完全刮去肿块,清除病变区黏膜,见各窦壁骨质破坏如CT 所示.术毕腔内用碘仿油纱条充填,从上颌窦自然口引流.术后1周开始行放射治疗,剂量40 Gy,疗程1个月.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 蝶窦后鼻孔息肉一例

    作者:姜皑南;顼晋昆;屈双燕;金秀兰;张秀萍

    患者女,44岁.主诉右鼻塞伴进行性加重15年.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前鼻镜检查见右侧总鼻道后方有一灰白色、光滑之新生物.鼻咽镜检查见右侧后鼻孔处有一拇指样大小、灰白色、光滑之新生物.鼻窦冠状位CT显示:右侧上颌窦、筛窦、额窦正常.右侧鼻腔后部及鼻咽部有软组织密度影,CT值47 Hu.右侧蝶窦前下壁处黏膜增厚,并可见条索状软组织与鼻咽部新生物相连(图1).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积液,CT值26 Hu.颅底骨质完整.鼻内镜下观察,见新生物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质软,触之不易出血,带有茎蒂.其茎蒂来源于蝶窦自然开口之下缘,蝶窦开口自然开放,近椭圆形,约1.0 cm×0.7 cm,蝶窦内黏膜光滑.新生物穿刺呈实质性,未抽出分泌物.鼻内镜下切除新生物,大小约5.0 cm×4.5 cm×2.0 cm.再经鼻内镜下开放左侧上颌窦,见上颌窦内少许陈旧性血性分泌物,予以清理,见上颌窦内黏膜光滑,予以保留.切除之新生物病理报告:黏膜息肉.

  • 鼻息肉组织中固生蛋白C的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

    作者:刘争;游学俊;张松;高起学;崔永华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成分固生蛋白C (tenascin C, TNC) 在鼻息肉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原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关系.进一步采用细胞培养、实时定量RT-PCR和原位ELISA技术研究TGF-β1及嗜酸粒细胞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TNC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①TNC和TGF-β1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TNC表达强度与TGF-β1阳性细胞总数(r=-0.58,P<0.01)和TGF-β1阳性的嗜酸粒细胞数显著相关(r=-0.61,P<0.01) ;②浓度为1 ng/ml和10 ng/ml 的TGF-β1刺激4 h后BEAS-2B细胞TNC mRNA的表达分别为未刺激状态下的(7.20±3.43,±s,下同)倍和(22.48±5.35)倍,与未刺激状态下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与刺激24 h后TNC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BEAS-2B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以2:1、1:1和1:2的数量比例进行共培养,4 h后BEAS-2B细胞TNC mRNA的表达与未刺激状态下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24 h后TNC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与未刺激状态下的荧光强度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嗜酸粒细胞的这种诱导作用可以被抗TGF-β1的中和抗体显著抑制(P<0.05).结论 TGF-β1和嗜酸粒细胞可以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对TNC的表达,嗜酸粒细胞的作用部分通过TGF-β1介导,鼻息肉组织中TNC表达的增高同嗜酸粒细胞来源的TGF-β1有关.

  • 闭合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荣宝刚;陈玮伦;丁元萍;丁寿玲;许安廷;陈瑛;王天铎

    目的探讨闭合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总结了5年内采用闭合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术式49耳和开放式术式82耳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49耳行闭合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者术后20 d全部干耳,听力提高在15 dB以上者31耳,所有病例随访均无复发;8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者术后20 d干耳者仅13耳,无1耳听力提高在15 dB以上者.虽然二者的疾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术后恢复快,听力提高明显优于后者,并获得一个正常形态的外耳道,不需术后定期清痂换药.结论对于需行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者,如果设备和技术条件具备,病变范围允许,应优先选择闭合式术式.

  • 舌癌的择区性颈清扫术

    作者:马大权;郭传瑸

    舌游动部分鳞状细胞癌较易发生颈淋巴转移,据报道约有30%的初诊病例临床检查即可发现转移的肿大淋巴结.虽然如此,但也有不少病例,即使是晚期的T4病变,临床检查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cN0).触及肿大淋巴结做传统的或功能性的颈淋巴清除当无异议,但对cN0病例的治疗处理仍有不同意见[1-5].

  •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测定

    作者:王小路;何维;张素梅;何洪彬;张连山;姜鸿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γδ表型细胞与TCRαβ细胞不同,识别抗原的方式类似于免疫球蛋白,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非限制性方式识别抗原分子[1,2],无需抗原呈递分子配合,直接识别广谱肿瘤抗原.我们以抗体固相法体外扩增7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及6例健康人外周血的γδT细胞,经原代NPC细胞同步培养,得到高纯度的NPC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纯度,研究两种来源的γδT细胞对Daudi、CNE1、CNE2和新建的传代培养NP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探讨NPC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 涎腺病变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李优伟;王继琛

    研究涎腺病变MRI的表现与病理组织的相关性.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9-2004年用MRI检查的涎腺病变120余例,对44例经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的涎腺病变进行了回顾分析.男18例,女26例;年龄3~83岁,平均56.3岁.44例病理切片方向与人体长轴垂直,与MRI检查的轴位像尽量一致.所有切除的病理标本采用HE染色,从大体和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与其相应层面的MRI表现进行了对比.经病理证实良性34例(多形性腺瘤17例,Warthin肿瘤7例,舌下囊肿2例,慢性炎症、肉芽肿、淋巴滤泡增生、皮样囊肿、高细胞腺瘤、左颌下腺腺瘤、Castleman病和Schwannoma各1例);恶性10例(上皮-肌上皮癌5例,腺样囊性癌2例,腺癌2例,黏液表皮癌1例).

  • 谷氨酸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作者:孙勍;孙建和;单希征;李兴启

    目的研究外源性谷氨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耳蜗灌流10 mmol/L谷氨酸2 h,分别记录灌流前、后DPOAE和ABR;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 CM)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CAP);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前、后CM及CAP无改变;灌流10 mmol/L谷氨酸后DPOAE无改变,ABR潜伏期延长;同样灌流10 mmol/L谷氨酸后CM幅度虽有下降、但是其非线性特点无改变;CAP阈值平均升高了35 dB;灌流谷氨酸后内毛细胞及其下方神经纤维出现空泡. 结论谷氨酸作为耳蜗主要的兴奋性传入神经递质,过度释放可以产生兴奋性毒性,损伤耳蜗内毛细胞及传入神经.同时本实验为建立听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

  • 白细胞介素12基因治疗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兵;韩德民;王彤;王向东;范尔钟;刘仲燕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应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质粒载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IL-12)基因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6只6 ~8周雄BALB/C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IL-12基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以BALB/c小鼠经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免疫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裹EBV质粒载体介导的IL-12表达质粒(pGEG.mIL-12)形成混合物EBV/lipoplex,于激发前鼻腔局部滴入后,观察小鼠变应性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检测该基因在3组实验鼠鼻黏膜局部的表达情况以及对鼻黏膜炎性细胞和Th2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基因治疗组小鼠鼻黏膜中IL-12 mRN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治疗组小鼠鼻黏膜中IL-1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组(P<0.05);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IL-5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基因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 );变应性鼻炎组外周血中总Ig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基因治疗组(F=1216.21,P<0.01).结论鼻腔局部应用EBV/lipoplex后,pGEG.mIL-12能够在鼻黏膜中高效地表达,能明显抑制鼻腔的变应性反应.EBV/lipoplex有望成为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一种新的方法.

  • 地塞米松经鼓室给药对豚鼠耳蜗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宏建;董明敏;迟放鲁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经鼓室给药途径对豚鼠耳蜗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45只豚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经鼓室给药组、地塞米松经鼓室给药组,每组15只.利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测定、耳蜗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测定、耳蜗铺片从形态与功能评价地塞米松经鼓室给药时对豚鼠耳蜗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 3组动物ABR波形Ⅲ波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P=0.75);3组动物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5,P=0.96);3组动物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1,P=0.83);3组耳蜗坏死毛细胞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3,P=0.45).结论地塞米松经鼓室给药没有对耳蜗造成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豚鼠 迷路
  • 数字化耳鼻咽喉数据集的采集

    作者:张晓斌;魏永祥;韩德民;夏寅;李希平;原林;唐雷;王兴海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信息数字化称为数字化虚拟人体.数字化虚拟人体计划初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于1989年发起,称为"可视人计划"[1-4].随后韩国及中国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完成了多个切片数据集的采集工作[5,7],但基础数据集的图像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鼻腔鼻窦及内耳等局部精细器官三维重建的需要.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标本的预处理、铣削精度及图像采集进行了一些探索及改进.暂不涉及具体数据.

  • 上半规管裂隙综合征研究现状

    作者:曾祥丽;龚树生

    1998年,Minor等[1]r报道了第1例上半规管裂隙综合征(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SCD).此后学者们相继就SCD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进行报道,同时对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从SCD的临床表现、听功能特征、前庭功能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甲状腺外科专业化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徐先发;王洵;王春燕;林楠;王宁宇

    目的评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1月-2004年4月手术治疗49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耗时、颈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甲状腺一侧腺叶加对侧腺叶部分切除314例,甲状腺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76例,甲状腺双侧腺叶次全切除29例,单纯甲状腺峡部切除3例,甲状腺全切除46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28例.术后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2%(1/496),无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1.8%(9/496),无永久性低钙血症.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6%(3/496),无切口感染.手术耗时平均为66 min,颈部切口长度平均为5.2 cm,住院时间平均为6.3 d.术后复发率0.2%(1/496). 结论受过严格头颈外科培训的耳鼻咽喉科医师行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

  •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明波;唐平章;祁永发;徐震纲;吴跃煌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简称环上喉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43例行环上喉次全切除术的T1b~T4及术后放疗后复发的喉癌患者,声门上癌16例,声门癌21例,声门下癌2例;外院术后复发3例,放疗后复发1例.临床分级:T1b 6例,T2 13例,T3 16例,T4 4例.应用3种不同的环上喉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17例行环上喉次全切除环舌骨固定术,24例行环上喉次全切除环舌骨会厌固定术,2例采用环上喉次全切除气管环舌骨会厌固定术).16例患者辅以放疗. 结果 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随诊中位时间57个月.全组总的3年累积生存率为90.7%,5年累积生存率83.7%.术后拔管率为95.3%(41/43).保留双侧杓状软骨的拔管时间为14 d,保留单侧杓状软骨的拔管时间为43 d.术后8周评价误咽发生率为14.0%(6/43),切除会厌增加了术后的误咽及拔管时间(P<0.05). 结论环上喉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在肿瘤根治和喉功能保全上能达到临床应用水平的术式.

  • 声门下型喉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温树信;唐平章;徐震纲;祁永发;张宗敏;刘明波;边学;王建宏

    目的分析研究声门下型喉癌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探索该型喉癌合适的外科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7年1月-2001年7月间收治的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不同T分期、N分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以及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应的生存率. 结果 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50.0%(12/24).喉全切除术19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47.4%(9/19),其中T2、T3、T4期的生存率分别为1/1、6/11、2/7;喉部分切除术5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3/5,T2、T3期的生存率分别为3/4、0/1,其中2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切缘阳性.本组病例的淋巴结阳性率为33.3% (8/24),T2、T3、T4期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5、5/12、3/7.N0、N1、N2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16、1/4、1/4.病理证实阳性淋巴结的部位有Ⅱ区、Ⅲ-Ⅳ区、气管食管沟、上纵隔、锁骨上窝.结论声门下型喉癌预后差,早期治疗效果好.喉全切除术仍是当前声门下型喉癌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仅一部分早期高选择患者可行喉部分切除术,并应考虑术后放疗.颈淋巴转移是预后很重要的相关因素.颈淋巴结阳性或者局部病灶晚期的声门下型喉癌患者应行包括Ⅱ~Ⅵ区、上纵隔的淋巴清扫.

  • 腺病毒介导的组织途径抑制因子2基因抑制喉鳞状细胞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亚男;李源;金德均;姚鸿超;王振霖;李鹏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组织途径抑制因子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基因对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扩增并鉴定携带人TFPI-2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es-TFPI-2,Ad-TFPI-2).建立喉鳞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治疗组9只裸鼠瘤周注射Ad-TFPI-2的重组腺病毒2×1011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s, PFU)共3次,对照组9只裸鼠瘤周注射等量的空载体,观察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肿瘤质量和体积的差异.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形态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核抗原的表达. 结果扩增后的Ad-TFPI-2的病毒滴度为2.8×1012PFU/ml.Ad-TFPI-2治疗组裸鼠肿瘤平均体积和质量分别为(1.20±0.34)cm3和(1.52±0.39)g,明显小于空载体对照组的(2.08±0.52)cm3和(2.67±0.47)g(P<0.01).透射电镜观察到Ad-TFPI-2治疗组肿瘤呈凋亡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TFPI-2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54.9%±12.4%)明显低于对照组(75.8%±11.2%,P<0.01). 结论瘤周注射携带人TFPI-2的重组腺病毒可抑制裸鼠体内喉鳞癌的生长.

  • 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的血管危象及其处理

    作者: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

    目的探讨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的血管危象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 1999年5月至2004年11月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连续803例患者的849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对其中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的患者和游离瓣作回顾性分析,分析血管危象发生的时间、血管危象的类型、处理及游离瓣的成活情况. 结果本组共有27例患者的28块游离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占全部游离瓣的3.3%.出现血管危象的时间为术后8~120 h,其中动脉危象5块,静脉危象23块.13块游离瓣经紧急手术探查和重新吻合血管后获得成活,其余15块游离瓣坏死,故本组游离瓣的抢救成功率为46.4%,游离瓣的总体成活率为98.2%. 结论头颈部游离瓣移植术后的血供监测十分重要,临床观察是目前游离瓣移植术后可靠的监测方法.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并尽早行手术探查是挽救游离瓣惟一有效的方法.

  • 小干扰RNA抑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刚;李湘平;彭英;刘雄;李晓华

    目的探讨人工诱导RNA干扰技术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观察LMP-1基因沉默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人工合成4条双链不同序列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表达EB病毒基因的鼻咽癌C611细胞后,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LMP-1 mRNA水平,筛选出能有效抑制LMP-1表达的siRNA序列.采用噻唑蓝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LMP-1表达抑制后,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导入有效siRNA后,C611细胞中LMP-1 mRNA水平下降90%以上,重复转染可使有效干扰时间延长至96 h.LMP-1基因抑制后,EB病毒阳性的C611细胞增殖速度多可下降至32.9%;细胞周期在G0-G1期受阻.在同样处理下,EB病毒阴性的HNE-2细胞的生长则未受到影响. 结论全新的人工诱导RNA干扰技术能够有效抑制LMP-1基因的表达,降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为鼻咽癌研究和抗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环后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学忠;张立强;潘新良;解光;雷大鹏;栾信庸;王天铎

    目的探讨环后癌手术治疗的相关技术方法.方法对21例环后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T3N0M0 5例,T3N1M0 1例,T3N2M0 2例,T4N0M0 7例,T4N1M0 4例,T4N2M0 1例,T4N3M0 1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可利用的正常组织进行咽喉功能重建.共行保留喉功能手术10例,不保留喉功能手术11例,同时行单侧颈清扫术8例,双侧颈清扫术3例,术后行辅助放疗. 结果随访时间60 ~276个月,平均96个月.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61.9%(13/21),5年生存率52.4%(11/21).随访期间死于颈淋巴结转移4例,肿瘤局部复发3例,心肺功能衰竭1例,原因不明2例.喉功能保留病例仅恢复了发音和吞咽保护功能.术后出现咽瘘5例,下咽狭窄3例,严重误吸1例.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谨慎选择环后癌手术方法,利用保留下来的正常喉组织进行喉功能重建,从而恢复喉的部分功能是可行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鼻咽癌患者血清唾液酸动态观察

    作者:张惠琴;周章保;范陆;金凤;费樱;李新华;赵厚育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 SA)在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及作为病情动态监测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对50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2年的血清唾液酸进行检测,并与EB病毒衣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pstein-Barr virus-viral coat antigens-IgA,EBV-VCA-IgA)作比较;以健康成年人、头颈部良性病变者各50例,作为对照. 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唾液酸和EBV-VCA-Ig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时期血清唾液酸与EBV-VCA-IgA平均值呈明显正相关.血清唾液酸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阳性率达94.0%(47/50),治疗结束时阳性率2.0%(1/50),随访期有复发者阳性率96.2%(25/26),未复发者阳性率4.2%(1/24);而EBV-VCA-IgA变化不太明显.作为诊断试验,血清唾液酸对鼻咽癌的敏感度为94.0%,高于EBV-VCA-IgA的90.0%;特异性为93.0%,低于EBV-VCA-IgA的96.0%. 结论血清唾液酸可能成为鼻咽癌病情变化的动态监测指标,结合EBV-VCA-IgA的检测,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筛选,以及对临床疗效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变应性鼻炎豚鼠上下呼吸道黏膜中的表达

    作者:张志明;孙树岩;季文樾;姜彦多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之间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1].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我们以豚鼠为实验对象,用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在观察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活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同时,对豚鼠肺组织中Eotaxin基因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Eotaxin基因在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 听神经病的国内研究现状

    作者:翟所强;顾瑞

    目的复习我国近10年来有关听神经病的报道,对其临床诊断做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以听神经病为关键词检索1995-2004年发表的有关听神经病的文章, 按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听功能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等作分析.结果共检出42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和听神经病病例报道23篇,23篇文章中共检查573例患者1146耳,其中能符合听神经病诊断标准的有480耳,占42%,不足一半.其余有脑干或耳蜗病变或伴有其他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结论听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听力学检查和诊断标准等方面有显著不一致的现象, 对诊断命名和病变部位的认识还不十分明确.

  • 秦永彦教授逝世

    作者:

    关键词:
  • 我的心愿是怎样实现的

    作者:倪关森

    去年看到广东一位医师撰文反映<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投稿发表难,在上海我也听到不少类似议论.六年以前,我也曾有这样的想法,并且碰过不少壁.特别是有一篇关于新贴片法鼓膜修补研究被退稿,审稿专家在退稿附页上密密麻麻写了一页.我开始时觉得这些意见是鸡蛋里挑骨头,仔细阅读之后,觉得很有道理.

  • 招聘启事

    作者:

    关键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