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杂志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중국처방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45X
  • 国内刊号: 44-1549/T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6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处方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陶剑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已婚妇女宫颈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探究

    作者:马生兰

    目的:探究已婚妇女宫颈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140例宫颈炎已婚妇女进行相关分析总结,总结已婚妇女宫颈炎的临床症状,并探究治疗的方法与效果。结果140例患者临床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其中125例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治愈率达89.3%。结论宫颈炎是已婚妇女较为常见的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降低宫颈炎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作者:韩福顺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传统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为对照组,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为治疗组,每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不仅具有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下床活动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立体定向放射加常规外照射治疗低分级脑胶质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倩;姜锡荣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在低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62例低分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和常规外照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19.4%),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9.7%);对照组复发5例(16.1%),观察组复发2例(6.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治疗低分级脑胶质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单角子宫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脱垂一例

    作者:郭馥艳;陈敏红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2岁,已婚,孕3产1流1,因“停经39周,阴道口脱出肿物1+月,下腹胀痛8+h”,于2012年11月15日13时11分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初潮14岁,6/30 d,量中,无痛经。2009年妊娠期间产检B超提示“双子宫”。2009年阴道分娩1活男婴,体重2.95 kg,健在;2010年人工流产1次;本孕为第3孕。末次月经2012年2月15日,预产期2012年11月22日。孕期在我院门诊产检3次,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2012年4月10日外院B超提示子宫发育正常,考虑双子宫,左侧子宫内妊娠5+周,之后未定期产检,孕7+月自觉阴道口有一肿物脱出,行走、下蹲后加重,平卧休息时可消失,未予特殊处理,随孕周增大脱出肿物逐渐增大,尚可还纳。入院后妇科检查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大小约5 cm×4 cm×3 cm),肥大,高度水肿,表面见轻度糜烂,无溃疡,触之易出血,宫口闭合,宫颈内口松弛,诊断:①孕3产1流1,现孕39周,枕左前,单活胎,先兆临产;②子宫脱垂Ⅱ度;③双子宫?

  • 儿童热性惊厥与血清电解质及血糖变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甘赞旺

    目的:分析儿童热性惊厥与血清电解质及血糖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呼吸道感染并发热性惊厥患儿30例作为试验组,呼吸道感染无惊厥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儿血清电解质及血糖变化与热性惊厥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试验组的血清钠离子、氯离子浓度比对照组低,试验组的血糖浓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钾离子、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钠离子、氯离子浓度比治疗前低,血糖浓度比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钾离子、钙离子浓度与治疗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热性惊厥发作与血清电解质及血糖变化有相关性,儿童在热性惊厥发作时存在血清钠、氯水平降低以及血糖升高的现象。

  • 半量输液联合血压控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研究

    作者:刘济仁;曾国安;杨洁薇

    目的:探讨半量输液联合血压控制治疗肝硬化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量输液量治疗及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量输液联合血压控制的治疗方案,同时实施常规止血。分别在12 h、24 h、48 h内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出血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12 h、24 h、48 h内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量输液联合血压控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率高,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半量输液。

  • 西药与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李爽

    目的:对比观察分析西药与中西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药联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和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更明显。

  • 农村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意识调查

    作者:石梅新

    目的:对农村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意识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接受问卷调查的585例农村妇女,对其健康状况以及保健意识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在进行调查以前,有87例2周内身体不适,患病概率为14.87%。有48例患有慢性病,患病概率为8.61%。住院有32例,占5.74%。结论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提升有关医疗机构的检验水平。

  • 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蔡奚梅

    目的:探究羊水过少时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羊水过少孕妇88例,按照综合检查采取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剖宫产方式,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分娩方式。并对比分析两组围生儿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羊水越多越能减少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采用剖宫产法分娩能有效减少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研究

    作者:刘建刚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接受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B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效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愈合效果满意。

  • 软通道微创治疗和开颅治疗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作者:邹煜;张卫;朱扬清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急诊收治的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软通道微创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好转、无效及总有效率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神经功能损伤小等优势,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 碘普罗胺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达;严静雯

    目的:探讨碘普罗胺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300例患者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影像学效果和毒性反应,依据造影剂的不同分为碘普罗胺注射液组150例和碘克沙醇注射液组150例。结果两组患者影像学质量评价优良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有较少的轻度毒性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普罗胺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两种造影剂应用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周培刚;陈悦;费学东

    目的:观察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较大型颌骨囊肿(直径≥3.5 cm)进行开窗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5年,测量囊肿大小,观察囊腔周围骨质变化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术后27例一期治愈,2例1年行二期刮治术,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及邻近重要组织的损伤,颌骨形态恢复良好,局部畸形基本消除,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较大型颌骨囊肿(直径≥3.5cm)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体会

    作者:林朝晖

    目的:总结慢性前列腺炎诊疗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CPSI)进行分类,对不同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如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根据NIH分类,Ⅱ型52例,ⅢA型21例,ⅢB型27例。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17例,显效38例,有效21例,无效24例。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建议采用两杯判定试验法(PPMT法)。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 切开复位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振涛

    目的:分析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神经功能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实施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可以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胸腰椎的功能恢复,术后患者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现象,临床疗效显著。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宏智

    目的:探讨并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钙予以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脂、血常规、心电图、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降低,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幅度更大,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DL-C、TC以及TG水平均有所降低,HDL-C水平升高,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均比较少,未对正常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结论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联合应用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予以治疗,疗效显著。

  • 外周血清CA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亢晓红;黄向永

    目的:探究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的标准将心功能等级不同的患者分为Ⅱ级、Ⅲ级和Ⅳ级组。选取同期住院的不存在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肿瘤住院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定量法分别测定慢性心力衰竭Ⅱ级、Ⅲ级和Ⅳ级组患者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并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要比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等级组比较,按外周血清CA125水平由高到低比较,Ⅳ级组>Ⅲ级组>Ⅱ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同病情的轻重有关;与患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清CA125水平更高。CA125水平变化在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分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血小板增多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刘艳兰;李菊香;龚皓

    目的:探讨血小板增多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18例,肝癌8例,乳腺癌12例,胃癌6例,宫颈癌10例,头颈癌1例,鼻咽癌20例,前列腺癌4例,肠癌13例,食管癌4例,膀胱癌2例,胃窦癌2例。选取同期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化验血小板(PLT),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小板水平为(301.3±10.8)×109/L,显著高于正常人群(202±101.2)×109/L,恶性肿瘤血小板增加的比例为5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升高可能与肿瘤的发展有关,并能作为肿瘤早期发现的重要参考指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翔;闫福禄;连献杰

    目的: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28例确诊为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0例,好转12例,6例重型ARDS患者确诊后24~48 h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正确及时的综合治疗,有益于ARDS患者的预后。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冰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对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单一的无重叠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观察比较患者在不同的血清ALT指标时肝组织炎症的活动度诊断结果有无变化。结果经比较分析后发现,患者血清ALT指标较高时,肝组织炎症的活动度增加,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ALT指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诊断结果成正相关性,研究还发现,该表现在重度患者及中度患者中更明显。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ALT水平可以作为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一个依据。

  • 结石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玉霆

    目的:观察对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3月对138例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采用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其中急性胆囊炎2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87例,坏疽性胆囊炎11例,萎缩性胆囊炎12例。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胆管损伤、大出血、中转开腹等情况,随访1个月~3年无明显异常发现。结论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有效避免了胆道损伤、中转开腹、大量出血等情况的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毅;万军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对已确诊并进行介入治疗的4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无一例发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死亡,术后下肢肿胀消失后出院。结论深静脉血栓采取介入治疗可以及时清除血栓,减少后遗症,降低肺动脉栓塞形成导致死亡的风险。

  • 东莨菪碱和利多卡因联合宫颈局封在产程中的应用

    作者:陆志琴

    目的:分析在产妇产程中给予东莨菪碱与利多卡因联合局部宫颈注射对于减少产妇痛苦、缩短产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有3816例产妇分娩,其中经阴道顺产产妇为2138例,取在顺产过程中宫颈注射东莨菪碱与利多卡因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注射的100例顺产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宫口扩张时间、出血量、产程时间与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宫口扩张时间、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给予产妇东莨菪碱与利多卡因联合局部宫颈注射,可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痛苦。

  • 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男性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研究

    作者:陈林斌;王红军;李广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住院的82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0例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对照组42例为不伴骨折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仪器对所有患者的腰椎、左侧股骨近端及骨密度进行测量,并准确测量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及尿素氮(BUN)。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的患者维生素D3水平偏低,较未合并骨折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而言,维生素D3缺乏更加严重。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研究

    作者:陈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超声诊断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对腹壁手术切口周围进行观察,超声示有低回声包块可见,其中腹膜2例,腹壁皮下3例,肌层15例,脂肪层10例。直径1.5~3.5 cm,无包膜,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边缘多呈毛刺样。其中可见稍强不规则点状、片状回声或可见小无回声区22例,周围组织略受压。彩超示包块周围及包块内有星点样血流信号可见,对高阻动脉频谱进行监测,阻力指数0.60~0.80,峰值流速6~20 cm/s。未测得血流信号8例。结论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总结

    作者:闫小龙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对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钢板处理、带锁髓内钉处理、外固定架处理,对患者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优良率为98.0%,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恢复质量,但是在对开放性骨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外固定架处理。

  • 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急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姜玉海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急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96例,其中50例患者治疗时选择丙泊酚药物麻醉(A组),46例患者治疗时选择七氟醚药物麻醉(B组),连续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值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的VAS评分为(2.9±1.2),B组的VAS评分为(3.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0.05);A组的苏醒时间为(5.4±1.2)min,B组的苏醒时间为(4.9±1.4)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0.05);两组患者复位前后MAP、HR、RR、SpO2的对比分析,只有B组术前术后的SpO2变化较A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急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但是应用七氟醚进行麻醉时,须加强呼吸管理。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林池;罗小莲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3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32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发病与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HbA1c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组TG、CHOL、LDL、餐后2 h C肽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组空腹血糖、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C肽、HDL与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发病与HbA1c正相关(r=0.81,P<0.05),与餐后2 hC肽呈负相关(r=-0.65,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应早期给予胰岛素降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严格控制血糖。监测血脂、调节血脂,防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发生和发展。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作者:唐本玉;李疆;张敏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为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治疗提供参考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100例需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发展成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将其作为试验组,另外50例未发展成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出生体重、胎龄比对照组低,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长,动脉导管未闭、胎膜早破以及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以及窒息史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应该对早产儿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减少疾病对患者肺功能的损害,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 急性酒精中毒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安红姬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30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和补液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时间。结果治疗组15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快,显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

    作者:康胜超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Pilon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运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复位效果和对照组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踝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具有复位效果较好,踝关节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阴道B超引导早期选择性减胎术临床分析

    作者:张荣荣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早期实施经阴道B超选择性减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其中观察组选择在经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选择性减胎术,对照组选择经腹部B超进行减胎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减胎成功率分别为93.3%和80.0%,流产率分别为6.7%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每孕囊减灭时间更短,穿刺次数更少,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胎妊娠早期实施经阴道B超引导下选择性减胎术能够有效降低流产率,安全可靠。

    关键词: 减胎术 多胎妊娠 B超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科急救体会

    作者:刘俊杰;张凤梅;刘艳玲;张红燕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科急救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在内科接受急救的临床表征、效果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等来阐述急救体会。结果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经过及时救治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2例,但经过及时治疗后,恢复良好;出现轻微心力衰竭的患者1例,但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后,恢复正常。另外,出现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2例,表现为心肌梗死症状终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1例,总体看来,救治的成功率为9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缺铁性猝死等临床症状,在临床中,给予缜密的检测以及有效的急救办法对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较大影响。

  • 磁共振成像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范贤弟;许勇;龙晓君;田巨龙

    目的:探讨高龄房颤的无症状脑梗死(ACI)发病率及具体影响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用头颅磁共振检查,根据患者心脏节律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并结合临床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结果磁共振成像结合临床诊断研究证实:高龄(年龄≥65)、男性以及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病史的患者均为ACI的高危人群;同时高胆固醇血症及超声所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为ACI的高危因素。肥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55%)与ACI的发生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ACI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均高于无ACI者,提示ACI可能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拥有相类似的病理生理过程,亦或ACI本身便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微小血管的特殊类型。

  • 交叉反应性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分析

    作者:王颖

    目的:在临床患者调查中,对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检查、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的调查中存在的交叉反应性抗体(抗C)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母婴血型不合、出生7 d内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静脉血进行HDN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抗体放散试验结果阳性的50例再进行抗C的检测。结果在80例母/子血型O/A组合中,抗体放散试验阳性23例,抗C存在6例;在78例母/子血型O/B组合中,放散试验阳性26例,抗C存在4例;另外,存在抗C与不存在抗C的患儿红细胞免疫性破坏的程度即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几乎一致。结论在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结果中,交叉反应性抗体不一定存在,即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红细胞上不一定存在抗C;但患儿红细胞上有抗C的存在,临床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 探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作者:慰恒山

    目的:针对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68例患有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胺碘呋酮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心动过速、室早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心动过速、室早等情况均有明显下降与好转,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作者:马恩有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插管应激反应发生率少(P<0.05),且术后1 h观察组的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术后拔管以及恢复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泮托拉唑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作者:周杨;石云燕;胡晓;黄光莉;龚瑞;孙光萍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呼吸衰竭需要预防机械通气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14.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两组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6.8±4.3) d,对照组为(22.7±5.7)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防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较好。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作者:雷明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 中西医结合与单纯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董怀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128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泌感颗粒与抗生素联合治疗,B组单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均有改善,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79.69%,优于B组3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感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例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

  •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作者:燕经堂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方式并给予通心络胶囊。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搜集、整理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改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口服方式给予通心络胶囊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进程,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同时也能够发挥一定的辅助降糖作用。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戈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某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素芳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红霉素、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 min步行距离和呼吸困难分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可靠,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增加活动耐力。

  • 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莉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产科并发症以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4.2%,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4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流产、妊高症和死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为25.8%,低于对照组的6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能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可有效减少患者产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俊何

    目的:探讨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60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曲马多联合丁溴东莨菪碱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东莨菪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注射治疗1 h后,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方法治疗3 h后,患者疼痛情况复发率、二次给药后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肾绞痛临床效果较佳,疼痛复发率较低。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邹端;欧建辉

    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为7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14.0%)与观察组患者(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健民

    目的:分析探讨苯巴比妥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57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设为试验组,在出生后10 h以内予以苯巴比妥负荷剂量静脉滴注,维持治疗3~5 d;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设为对照组,未予以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间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试验组出现HIE共21例,发生率为36.84%,其中中重度HIE 8例,占30.81%;而对照组出现HIE共38例,发生率为63.33%,其中中重度HIE 20例,占52.63%。试验组HIE发生率以及中重度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意识、肌张力、反射、惊厥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镇静、胃肠道反应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新生儿窒息患者及早应用苯巴比妥能降低HIE发生率,且改善症状作用明显,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且轻的优点,安全性高。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观察

    作者:杨晓旭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小儿哮喘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的方法。试验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方法。持续应用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比特布他林治疗的治愈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有明确的治疗效果,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 地塞米松及甲氧氯普胺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作者:郭勇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内胃肠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 d后,85.7%患者腹胀症状明显减轻,治疗4 d后,所有患者腹胀症状消失;对照组治疗2 d后,仅17.9%患者腹胀症状减轻,治疗4 d仅有21.4%的患者腹胀症状缓解,直至治疗4 d以上腹胀症状才完全消失;两组胃肠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胃肠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段文华;杨文华;林艺禅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等治疗外,加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 g/d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0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2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PaO2、PaCO2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预防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并改善其症状,降低病死率,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用药。

  •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作者:郑新民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炎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戴道华;朱霭红;黄仰銮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在止咳、平喘及控制全身炎症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在佐治小儿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方面,疗效肯定。

  • 六味地黄丸和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作用的比较

    作者:段芙蓉;鲁晓亮

    目的:探讨应用六味地黄丸及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为8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MMSE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氮平和六味地黄丸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治疗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临床效果较显著。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淼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各项指标[包括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比对照组患者恢复的程度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心脏功能指标的恢复水平情况方面优于单纯性使用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

  • 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封心峰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见效快、降压持久。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白灵芝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显著。

  • 某院三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罗美凤;彭梅

    目的:了解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和行政干预效果,为常态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013年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使用率、用药频度、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比率、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各项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效果明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趋于合理。

  • 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孙艳丽

    目的:分析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方法将8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治疗药物分为氟西汀组(43例)和帕罗西汀组(43例),利用偱证医学方法评价两种方法的成本-效果。结果氟西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帕罗西汀组总有效率为9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花费成本无明显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价格敏感度小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优于氟西汀,对治疗抑郁症具有显著效果,符合患者经济需求。

  • 探讨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

    作者:赵义

    目的:对阿莫西林在临床用药中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7例服用阿莫西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用药状况、剂量、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因阿莫西林造成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肤过敏、过敏性休克等,而腹痛、尿血、幻觉、死亡等情况较少,在阿莫西林治疗中和治疗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本组67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65例经对症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治愈率达到97.01%。2例患者经治疗后无效死亡。结论使用阿莫西林治疗中,要对其禁忌证及适应证严格把握,合理用药,治疗过程中要强化监督和观察,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研究

    作者:余晓霞;邱凯锋

    目的:临床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选取100例,对其不良反应及其和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中,所涉及的药物包括7种,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患者不良反应累及包括全身系统。结论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一定要注重其合理使用,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医院药房GSP管理探讨

    作者:刘平羽

    GSP作为药品经营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早已被中国医药界所认可,但目前医院药房尚未采用这种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管理。本文将从GSP的内涵入手,阐述GSP对医院药房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医院药房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GSP管理方法,希望我国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早日和国际接轨,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用药安全。

    关键词: 医院 药房 GSP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羽

    目的:对常见的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发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大量的查阅,并将其与临床的应用实际相结合,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药效的发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抗真菌药物中两性霉素B和喹诺酮类药物是浓度依赖性药物;抗真菌药物中的唑类和氟胞嘧啶、大环内酯类以及β-内酰胺类为时间依赖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及首次接触效应,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应结合各种药物的佳给药时间、PAE参数、PK/PD等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用药方案。

  • 慢性病用药依从性与药剂师干预

    作者:吴彦君

    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年性慢性病成为所有致死和致残疾病中发病率高的疾病,约70%的死亡病例由慢性病引发。慢性病患者通常要服用多种药物以维持他们的机体功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自己药方的忠诚度却在逐渐降低。本文依据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市四社区合作的老年慢性病用药依从性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国外相关报道对药剂人员在患者服药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探讨

    作者:吴新民

    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规定及药品说明书,对西药房的药品进行合理分类,并加强和完善药品监管制度。观察比较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改进前后各1年的药房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改进后差错率0.5%,明显低于改进前药房差错率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患者满意度97.3%,明显优于改进前患者满意度8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降低药房差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影响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

    作者:尹健

    目的:探讨和分析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10例冠心病患者均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安慰剂进行对照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测,探讨和分析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同时能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发生,并且他汀类药物能抑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表达。观察组患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10/110),肝损伤(7/110),肌毒性(6/110)。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纤溶系统的相关指标,减少相关炎症反应的发生,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 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学干预临床分析

    作者:王宝江

    目的:探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药学干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治疗的120例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病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采用监测-培训-计划模式进行干预,应用微生态制剂。结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是导致儿童AAD出现的主要原因,药学干预后,抗生素的使用趋向合理,AAD的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4.17%下降至干预后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够降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几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某院2012年~2013年抗骨质疏松药的临床使用分析

    作者:黄爱群;黎兆宏;陈伟达

    目的:分析某院2012年~2013年抗骨质疏松药的临床使用现状与特点,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由计算机管理系统调出抗骨质疏松药的数据库,回顾分析某院2012年~2013年期间全院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将抗骨质疏松药分为钙制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类、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5大类别,统计分析各类别药物及各个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并进行排序。结果①不同类别抗骨质疏松药的使用金额排序为降钙素类>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钙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②抗骨质疏松药销售金额的排序分别为骨化三醇胶丸>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阿伦磷酸钠片>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盐酸雷洛昔芬片>依降钙素注射液>维D钙咀嚼片。③抗骨质疏松药用药频度的排序分别为骨化三醇胶丸>碳酸钙D3片>阿伦磷酸钠片>维D钙咀嚼片>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盐酸雷洛昔芬片>依降钙素注射液。④抗骨质疏松药的限定日费用排序分别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鲑鱼降钙素喷鼻剂>盐酸雷洛昔芬片>阿伦磷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骨化三醇胶丸>依降钙素注射液>维D钙咀嚼片>碳酸钙D3片。结论某院抗骨质疏松药使用基本合理,降钙素类、活性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双膦酸盐和钙剂,临床医师应在药物疗效和经济性上进行合理选择,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品盘点分析

    作者:黄盛超;林颖

    目的:了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品盘点的情况,分析影响盘点的因素,提高药品盘点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3年我院PIVAS药品盘点的数据,计算盘点药品的账物相符率和金额符合率。结果药品盘点的金额符合率控制稳定,但账物相符率很低,占总盘点品种数的1/3左右。结论应加强药品盘点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药品账物相符率。

  • 抗菌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78例及文献分析

    作者:黄青丽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抗菌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相关病例报告78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致78例病例心律失常的抗菌药物共计7类25种;临床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严重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结论临床上多种抗菌药物均会引起心律失常,在治疗用药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进一步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胸外科用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吕爱国

    目的:分析胸外科用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2013年第1季度胸外科门急诊处方1559张和住院病例77例,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病程记录、辅助检查等情况综合判断用药合理性。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历分别为218张(13.98%)和59例(76.62%);不合理用药类型分别体现在10个方面,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联合用药不适宜(119例)、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品种不适宜(119例)及无适应证用药(80例)。不合理用药共涉及9大类38种药物,其中注射剂23种、口服制剂11种、外用制剂4种。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集中体现在中成药和抗菌药2大类,而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集中体现在抗菌药。结论胸外科用药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根据相关文件和指南,加强合理用药宣教和检查,协助医师做好药物合理使用工作。

  • 抗菌药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分析

    作者:苏雪荣

    目的:探究和分析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抗菌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抗菌药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种类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多肽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其中引起不良反应首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有32例,占40.00%,抗菌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特异性反应等,其中不良反应首位的是皮肤过敏,占62.5%。讨论抗菌药如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使用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注意药物的用量和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

  • PDCA循环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绍杰

    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药物管理中未应用PDCA循环方法的时间段作为对照期,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药物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的时间段作为观察期,观察期在药物管理中按照遗漏与5R(患者正确、药物正确、剂量正确、时间正确、途径正确)对错误用药的原因进行分类,利用系统因素框架分析根本原因,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药物管理,比较对照期和观察期护理人员利用HIS系统呈报的错误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与对照期比较,观察期错误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降低,遗漏与5R错误用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PDCA循环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即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步骤进行, PDCA循环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可降低错误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使相关医务人员药物管理意识提高、药物管理政策落实到位。

  • 不同黄连炮制品用于金葡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颜士娟

    目的:探讨不同黄连炮制品用于金葡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2月就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16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用组(84例)与酒炙组(81例),于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创面大小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均取得较好效果,其中生用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7.93×109/L,明显少于酒炙组患者,组间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用组治疗后创面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酒炙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时,生用黄连疗效优于酒炙黄连,抑菌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患者白细胞计数,缩短创面恢复时长,对提升患者预后质量与减轻患者痛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研究

    作者:刘峰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所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高血压无糖尿病组(对照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病例55例,观察组45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体质类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主要体质有阴虚、气虚以及痰湿,观察组患者主要体质有阴虚、气虚以及痰湿,其中在痰湿体质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各体质的空腹血糖(FPG)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痰湿体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升高,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气虚体质患者的TC水平明显升高,阴虚体质患者白蛋白(ALB)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有气虚体质、阴虚体质以及痰湿体质,其中痰湿体质所占比例明显要比无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高,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LDL-C与TC水平均比较高,其中气虚体质患者的TC水平更高。

  • 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癃闭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义相

    目的:分析厚朴三物汤加味对癃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癃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使用厚朴三物汤加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例数为48例,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患者例数有效率为78%(39/50)。随访结果表明,试验组中例数满意度为90%,对照组例数满意度为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外敷的方法,厚朴三物汤加味对癃闭的治疗效果更好。

  •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乃榕;郝桂荣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肢体运动功能(STREAM)、日常生活活动(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意义重大,且临床疗效显著。

  • 阑尾炎患者应用皂针颗粒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欧印章

    目的:通过采用皂针颗粒治疗阑尾炎来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左氧氟沙星0.2 g;治疗组:采用皂针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恢复正常和腹痛消失及热退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和腹痛消失及热退时间分别为(2.97±1.41)d、(6.41±1.35) d、(2.75±1.40)d与对照组(4.96±1.37)d、(9.16±1.45)d、(4.97±1.7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5.42%(41/48)(χ2=6.2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48)明显低于对照组10.42%(5/48)(χ2=4.63,P<0.05)。结论相比西药治疗来说,采用皂针颗粒治疗阑尾炎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恢复,且发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针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高贵富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注射联合丹鹿通骨片和双藤筋骨片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针刺、穴位注射中西药和口服丹鹿通骨片和双藤筋骨片等多重治疗。结果150例患者中,痊愈80例,好转6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7%。结论针刺、穴位注射联合丹鹿通骨片和双藤筋骨片口服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 中药汤剂煎服方法与合理用药的关系探讨

    作者:华小黎;廖婧;杨玉;于丽秀;陈东生

    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对临床疗效和安全的影响非常明显。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从中药汤剂的煎服过程的不同环节,对中药汤剂煎服方法与合理用药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得到重视。

  • 益气和胃冲剂治疗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型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岳天生;岳士才;岳淑霞

    目的:对益气和胃冲剂治疗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型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该治疗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方法将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4例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西医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型胆囊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和胃冲剂加以辅助。治疗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明显变化(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评分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4%;观察组27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型胆囊炎患者使用益气和胃冲剂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疗效、安全性比较

    作者:徐琳;李德;叶新华

    目的:评价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预混30R治疗,另一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4个月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餐后两小时血糖明显降低(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初始治疗时明显降低(P<0.05),总低血糖发生率、糖尿病治疗月平均费用明显增加(P<0.05),BMI、空腹C肽、OGTT2h C肽无明显变化。预混30R组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门冬胰岛素30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比较,患者HbA1c、空腹血糖、BMI、空腹C肽、OGTT2h C肽无明显差异。门冬胰岛素30组三餐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每日胰岛素用量较预混30R组低(P<0.05),而治疗月平均费用较高(P<0.05)。结论预混30R胰岛素注射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是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糖,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费用较单用口服降糖药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优于预混30R,且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更少,但费用也更高。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血清hs-CRP测定的价值研究

    作者:朱菁锋;张健生;薛光华;张家济;李天保

    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血清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SAE患者9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hs-CRP水平;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对比观察各组间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平均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程度病情间的hs-CRP水平亦有明显差异,程度越严重指标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E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正常人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发展程度而逐渐升高,与病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髋关节部位手术中应用比较

    作者:崔健;吴从友;王建华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部位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部位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20例,观察麻醉前后、手术开始前后、手术中、手术后的血压(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手术后的患者转归。结果两组均能完成手术,全身麻醉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氧变化大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组变化大于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手术后并发症多于腰硬联合麻醉组。结论全身麻醉有利于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手术后患者恢复。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对利血平致抑郁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艳红;韩倩倩;帅军君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对利血平致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利血平所致抑郁障碍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每天10 mg口服;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系统治疗,每天20 mg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于治疗第2周末,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在治疗第1、2周末HAMD评分下降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而在治疗第4、6周末时两组间的HAMD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多出现在用药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减轻或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改善利血平引起的抑郁症状,而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治疗初期效果更显著,治疗依从性更高。

  • 蒲元和胃胶囊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范海斌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蒲元和胃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8.33%(59/60),与对照组的86.67%(52/6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镜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与对照组的88.33%(53/6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 某院GCP药房的管理体会

    作者:林颖;黄盛超

    目的:探讨我院GCP药房的管理体会。方法分析GCP药房的利与弊,并介绍GCP药房试验用药品的接收、储存、发放、回收和销毁的管理。结果GCP药房的集中管理模式使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结论药师在GCP药房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更好地促进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开展,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作者:梁艳萍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给予缬沙坦胶囊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组25例,在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的同时应用黄葵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详细记录两组病程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生理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有明显改变,其他指标也有一定的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

  • 星形细胞瘤MRI弥散成像、瘤周水肿与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崔永鹏;舒畅;王静;代研;郁文芝;李云超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MRI定量指标来研究星形细胞瘤弥散成像、瘤周水肿与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星形细胞瘤在缺氧环境下的浸润、生长、增殖能力及恶性度,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计算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计算MRI水肿指数(EI),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的平均ADC值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EI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HIF-1α均有表达,且星形细胞瘤的HIF-1α表达水平随着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程度增高而加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内部平均HIF-1α指数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区ADC值与HIF-1α呈显著负相关,肿瘤区ADC值和EI值呈负相关,HIF-1α和EI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核磁共振定量参数ADC值、EI值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及HIF-1α的表达可显著提高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MRI虽然能很好地间接反应星形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行径,但瘤周水肿不能用单一理论解释。

  • 烟草使用或可增加HPV-16感染的风险

    作者:

    近日研究发现,使用烟草或暴露于更高含量的烟草生物标志物中的人群更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16)。在美国,HPV-16病毒被认为是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增加的主因。

  • 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作者:唐琼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两种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溃疡愈合,有利于缓解疼痛。

  •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时机选择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戴兵;蔡望青;陈伟平;廖小辉;肖化选

    目的:分析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时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2月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修补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修补组、中期修补组及晚期修补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早期修补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晚期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修补组与中期修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缺损修补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唐勇;续力民;史雪峰;杨春宝;吴斗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5周1个疗程;B组为试验组,除了使用玻璃酸钠外,加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VAS、BMD,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缓解B组优于A组(P<0.05),骨密度检测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良好。

  • 保护女性卵子的关键分子被识别

    作者:

    近日,哥德堡大学Kui Liu教授领衔的一项新研究已确定了一种关键分子--Greatwall kinase可以保护女性卵子,避免其在成熟过程中出现问题。

  • 新生儿免疫系统功能的新机制被发现

    作者:

    根据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一项新的研究证实:与传统观念相反,新生儿的免疫T细胞可能有引发炎症反应(应对细菌的炎症反应)的能力。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董孟君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13例精神分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口服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连续给药6周,每周给药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每次给药后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较前一次都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患者存在不良反应,多以轻度为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Nesprin-1通过组织细胞骨架结构调控细胞迁移

    作者:刘玉洁;黎小妍

    目的:探索Nesprin-1在连接细胞骨架与细胞核中的作用及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建立Nesprin-1缺失MEFs细胞,并通过PCR及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细胞计数实验检测敲除Nesprin-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细胞骨架蛋白结构及微管组织中心(MTOC)定位;划痕实验用来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Nesprin-1缺失MEFs细胞株建立成功,其生长曲线与野生型细胞一致,但细胞骨架蛋白F-actin丝状结构消失,微管蛋白表达减少,MTOC与细胞核分离,且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Nesprin-1通过连接核骨架和细胞骨架调控细胞骨架硬度及MTOC极化,从而影响细胞迁移。

  • 我国发现天然M1病毒具有选择性抗肿瘤作用

    作者:

    中山大学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 妇科全麻诱导前预注地佐辛对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

    作者:沈洁;候莉丽;沈晓凤

    目的:观察妇科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A组)或生理盐水5 mL(B组),5 min后于5 s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观察1 min,记录咳嗽反射的发生率和强度。记录插管前后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两组插管前后SBP、DBP和H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咳嗽反射的发生率、反射强度明显低于B组(8%vs.28%,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可以有效降低妇科全麻诱导舒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

  • 咪达唑仑鼻腔滴入控制小儿热性惊厥的探讨

    作者:蓝栋;江从春;唐建宁;王小春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鼻腔给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小儿热性惊厥患儿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0.2 mg/kg,对照组给予地西泮0.3~0.5 mg/kg静脉缓慢推注。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惊厥控制时间、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从到达医院急诊科至惊厥控制所用时间为(6.2±1.6)min,对照组为(8.1±0.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鼻腔滴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小儿热性惊厥,且更方便快捷。

  • 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麻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必全;杨志;孙子发

    目的:观察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7例麻疹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7例,采用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儿童回春颗粒,按照患儿的年龄不同给予不同剂量,2组治疗均7 d。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腹泻消退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住院天数及由麻疹所引起的并发症(肺炎和喉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持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腹泻消退的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由麻疹引起的并发症肺炎和喉炎的患儿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小儿麻疹疗效显著。

  •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晓英;袁静;宁伟伟

    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尚无明确定义,其发生的血糖阈值及干预标准尚不统一,因其目前无有效治疗办法,提高认识、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95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赵玉杰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9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选择同期在进行普通静脉输液的9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液体渗漏、穿刺次数、导管脱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观察组患者在预防液体渗漏、穿刺次数、导管脱落等方面显著优于普通静脉输液的对照组患者(P<0.05),在并发症发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能更好地预防液体渗漏,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有效预防导管脱落。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分析

    作者:李静

    目的:分析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采取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5月~2013年11月ICU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对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VAP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VAP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使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几率明显减少。

  • 肝脏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梁艳玉;林秀如

    目的:研究肝脏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手段。方法整合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肝胆外科共收治40例行肝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分成行肝脏移植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观察组与行肝脏移植手术后未并发肺部感染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变量。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20%,对照组死亡率为5%,且对照组的变量均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肝脏移植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钟欣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给予包括术前牵引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的优质护理。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16例痊愈,8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10例痊愈,8例显效,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0,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杨小英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及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均在常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可取的较好的效果,治疗中给予综合护理配合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夹板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华

    目的:对比研究经改良后的夹板固定法与传统夹板固定法在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手部静脉输液患儿按照夹板固定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先固定手穿刺后再固定头皮针的改良夹板固定法,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手部静脉穿刺固定法,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输液不通畅、针头脱出或移位、药液外渗、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指端血液循环不良以及舒适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输液不通畅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针头脱出或移位、药液外渗、固定处皮肤过敏或破损、指端血液循环不良等发生率分别为2.86%、2.86%、1.43%、1.43%,对照组依次为12.86%、14.29%、8.57%、5.71%,观察组患儿的固定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舒适满意度(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改良后的手部静脉输液夹板固定法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夹板固定法,可有效防止静脉输液过程因固定效果不佳所致的所有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 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

    作者:屈艳

    目的:探讨加强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选取本辖区4家街道卫生院及区妇保的计划生育手术室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引发因素,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结果各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手术室在组织管理、手术室布局、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消毒监测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均未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结论加强实施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节育妇女的医疗手术安全。

  • 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效果研究

    作者:解飞;董玉贵;杨春丽;崔蕊娥;赵立斌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8±3.1)和(17.9±3.1),BI评分分别为(84.3±4.7)和(64.4±5.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功能损伤。

  • 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于明晖;王超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160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使用预防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80例,发生尿路感染2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舒适度更高,患者焦虑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留置导尿管给予预防性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并降低不良情绪,改善舒适度。

  • 浅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牟勤红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结果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全部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并全部出院。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呼吸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干预

    作者:谷红明;朱铁艳;谭华;邓丽娟

    目的:观察呼吸科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住院60岁以上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及护理干预组各45例,护理干预组予以腹部按摩、生物反馈训练及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予以增加水分和纤维素摄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便秘症状。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前便秘症状评分为(13.06±4.62)分,护理干预后便秘症状评分为(7.57±3.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护理前便秘症状评分(12.93±4.65)分,治疗护理后为(11.84±3.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治疗护理前的便秘症状评分无差异,治疗护理后便秘症状评分对照组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呼吸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症状。

  • 脑梗死恢复期实施康复护理的干预探析

    作者:蒋维翠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确诊并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14例,对所有患者在实施基线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功能护理训练、生活能力护理训练,并在康复护理训练的过程中侧重完成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结束后,比较患者训练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实施康复护理前相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结论脑梗死恢复期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其整体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

  •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张萍;王洋;杜瑞风

    目的:探究与分析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66.67%,试验组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93.33%,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6,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PBL教学结合质量管理活动在优质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何翠琴

    目的:探讨比较PBL教学结合质量管理活动的方法与传统带教法在优质护理病区带教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传统带教组)40例和B组(PLB-QC组)40例,4周后将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护生满意度、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B组的理论考核分数、操作考核分数的良好率均高于A组,护生满意度也好于A组,而患者对护生满意度也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B-QC教学法较传统带教法在优质护理病区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要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对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效果研究

    作者:张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60例肿瘤晚期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2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组患者中轻度疼痛的患者有7例,占总比的23.33%,2组患者中轻度疼痛的患者有16例,占总比的53.33%。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1组常规护理的患者心理健康的患者有11例,占总比的33.67%,而2组患者中心理健康的患者有21例,占总比的70%。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度,并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评价

    作者:杨春艳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伴随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rMSSD、SDANN、SDNN、FS、LVEF及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rMSSD、SDANN、SDNN、FS、LVEF水平及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

  • 翼状胬肉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何开香

    目的:分析与探讨翼状胬肉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治疗翼状胬肉患者90例(95眼)作为观察对象,手术前,对其做好术前准备,并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病情进行认真观察与护理,同时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观察。结果90例(95眼)患者中,治愈90眼,有5眼复发,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治疗与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专科护理特点,有效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是确保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与护理

    作者:董燕妮;侯水珍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观察护理的有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给予心肺复苏及相应的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32例患者死亡,8例存活,生存率为20%。经回顾性分析发现,年龄、病因及心跳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为心肺复苏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护理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年龄、时间及病因等因素是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需对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 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干预

    作者:陈丽云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幅度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作者:袁颖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4年3月入住的70例阑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SAS、SDS、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SAS、SDS、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为(125.68±17.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9.75±13.26)分(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在阑尾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李爱春;李会芹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名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心血压的监听、测量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等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观察组为96%(χ2=10.698,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观察组为4.0%(χ2=9.724, 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胺碘酮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研究

    作者:芮淑静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并采取临床护理。在治疗前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并着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治疗时,把药物的浓度控制于正常范围,注意血管的选择,持续进行心电监测,若出现并发症积极进行处理。结果治疗的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占6.0%;有4例患者发生血压下降,占4.0%;有3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占3.0%。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和有效合理的护理,上述13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缓解。结论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使用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进程。

  • 整体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坤明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整理护理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患者整体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83%,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住院时间为11 d,康复率为91.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整体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 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敏玲

    目的:对急性胃炎患者护理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00例急性胃炎患者,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与分析进行分组,将100例急性胃炎患者划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对症护理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还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调节患者心理与情绪,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以此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护理 急性胃炎 心理
  • 七氟醚延迟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孙伟

    目的:探讨七氟醚延迟预处理对于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只已成年的健康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延迟预处理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只。比较各时点(T0~T4)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各组T0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血压乘积(RP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再灌注后T1~T4时HR、MAP和RPP值均低于T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七氟醚组心肌缺血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七氟醚组心梗面积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七氟醚延迟预处理可有效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国舜;李成玲;张瑞斌;高庆贞;任万军

    目的:观察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10只为对照组(A组),随机选3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大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B组)、低剂量(100 U/kg)达肝素钠组(C组)和高剂量(500 U/kg)达肝素钠组(D组),每组10只。分别于第8周及第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PG)、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Scr)及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制备肾匀浆,并检测血清及肾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①B、C、D组大鼠FPG均高于A组(P<0.05)。B、C、D组的24 h尿白蛋白量及Scr均高于A组,Ccr均低于A组(P均<0.05);②各组大鼠血清及肾匀浆MDA、SO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DA含量高于A组(P<0.05),SOD低于A组(P<0.05)。给予达肝素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DM)大鼠MDA,升高SOD的活性,且D组更显著(P<0.05)。结论①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MDA,升高SOD表达,降低尿蛋白等因素有关。②达肝素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剂量有关。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非那西丁血药浓度

    作者:刘军

    目的:观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非那西丁血药浓度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人空白血浆为对象,将非那西丁、硫酸阿托品加入其中,观察和研究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和回收率。结果检测范围在4~64μg/mL,r=0.9997,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变异系数在低浓度时为1.28%,中浓度时为1.13%,高浓度时为0.89%,日间变异系数在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时分别依次为2.16%、1.62%、2.11%;低浓度加样回收率为(98.52±2.46)%,中浓度加样回收率为(102.31±2.12)%,高浓度加样回收率为(102.85±1.61)%。结论临床非那西丁血药浓度的检测可以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具有较高的监测灵敏度,操作简便,快捷。

  • 浅析家庭医师与社区糖尿病防治的关系

    作者:陆燕

    家庭医生能够及时地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以及指导意见,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各种常见病或突发病,为严重疾病患者争取了抢救的时间。而糖尿病对居民的健康危害极大,且会伴随各种并发症,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应加强家庭医师在糖尿病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①家庭医师协助居民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②家庭医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③上一级医疗机构或有关部门定期测评家庭医师的专业素质,以此发挥家庭医师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基础关键作用。

中国处方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