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杂志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중국처방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45X
  • 国内刊号: 44-1549/T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6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处方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陶剑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肾功能不全患儿抗感染治疗的用药观察

    作者:唐华;夏仪辉

    目的:观察肾功能不全患儿抗感染治疗的不同用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于某院儿科的102例肾功能不全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给予该组患儿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51例患儿先采用头孢哌酮联合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如果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则停止用药,改用阿莫西林和头孢他啶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所有患儿的尿蛋白、总胆固醇、白蛋白、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肺部感染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白蛋白、肌酐、尿氮素等肾功能指标以及肺部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肾功能不全患儿抗感染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抗感染药物交叉使用可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体会

    作者:姜永青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通过腹腔镜实施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10例由于急性胆囊炎而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对其手术操作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结果所选的110例患者中,10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为40~140 min,平均为70 min。有4例患者由于胆囊穿孔、坏疽等因素而引起内瘘而转为开腹手术,6例患者因胆囊三角广泛粘连而不能顺利分离进而转为开腹手术。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只要把握好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起辉;程桂福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未转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危险因素,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8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3.33%。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者技术水平、年龄、急性炎症、上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重指数、糖尿病史、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术前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性别、下腹部手术史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大、急性炎症、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病史、术者技能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23、2.95、3.44、2.48、2.7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中转为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上腹部手术史、高龄、糖尿病、急性炎症、术者技术水平等。因此,对有上腹部手术史者应掌握适应证,急性炎症发作>72 h者,应保守治疗,高龄患者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加强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提高术者技能,从而减少中转开腹率,提高治疗效果。

  •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探析

    作者:程越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诊断、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中的研究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2例,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CYFRA21-1、NSE、CEA。结果肺癌组CYFRA21-1、NSE、CEA检出阳性率及浓度均高于体检人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CYFRA21-1、CEA检出阳性率及CYFRA21-1、NSE、CEA浓度均高于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组CYFRA21-1、NSE、CEA浓度均低于Ⅲ期+Ⅳ期,检出阳性率均低于Ⅲ期+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FRA21-1、NSE、CEA与肺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有关,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相关指标。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铁明

    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1年和3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效果等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病灶清除的更完全、细致,术后愈合情况良好,复发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血常规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姚云婕;钱雪松;盛宇峰

    目的:研究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变化对AMI患者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00例A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通过GRACE风险评分系统评估患者1年内病死率和1年内死亡及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MPV、PDW与GRACE预测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STEMI组发病年轻化(P<0.05),高血脂、吸烟者比例更高(P<0.05),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更大(P<0.05)。高MPV、PDW组的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比例更高(P<0.05),Killip IV级患者更多(P<0.05),MPV、PDW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年内病死率和1年内死亡及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显著相关(P<0.05)。结论监测PDW、MPV、PLT水平变化对AMI患者1年内发生MACE风险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筛选出高危病症患者,制定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便改善患者整体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PCT水平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左玉琴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8例心肌梗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归入观察组,52例未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心肌梗死患者归入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后0 h、24 h、48 h、72 h测定患者PCT水平,根据PCT变化情况绘制ROC曲线图,分析患者0 h、24 h、48 h、72 h时段PCT水平变化情况对判断观察组患者的7 d生存情况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观察组血清PCT水平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在各时间段的PCT水平高于生存者,且病死者的PCT水平均高于生存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病死者的PCT的变化率较生存者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变化率对心肌梗死伴SIRS的预后价值,敏感性81.2%,特异性83.4%。结论早期检测心肌梗死伴SIRS患者的PCT变化率利于患者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 双源CT能量模拟平扫对鉴别老年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石峰;宫健

    目的:探究双源CT能量模拟平扫对鉴别老年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2016年3月1日期间收治疑诊淋巴结肿大的老年患者54例,应用双源CT能量模拟平扫对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性质鉴别,观察常规平扫和虚拟平扫的CT值、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以及辐射量对比情况。结果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老年患者经常规扫描、虚拟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平均CT值、SNR、CNR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546、4.721、4.068,P>0.05)。同时三者获取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153,P>0.05)。常规扫描和双源CT能量模拟扫描在DLP、CTDIvol以及ED量的比较上,常规扫描的方法远高于双源CT模拟扫描,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能量模拟平扫能够准确鉴别出颈部淋巴结肿瘤的性质,并且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量,对常规扫描的取代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静脉血与末梢血用于血液常规检验时检测比较分析

    作者:刘勇

    目的: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用于血液常规检验时的差异性。方法分别在清晨空腹采集90例患者静脉血和末梢血作为血液标本,静脉采血法:由专业人士使用一次性血常规采血管采集受检者肘前静脉血2 mL,混匀待测;末梢血采集法:将受检者的无名指内侧末梢血取出20~40μL,加入含有少量的抗凝剂塑料管内,混匀待测。结果静脉血采血部位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与末梢血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静脉血的稳定性高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应采取静脉血进行检验。

  • 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初步研究

    作者:徐志宏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接收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全部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高血糖组以及糖尿病组,比较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灶面积以及预后效果和HbA1c水平的关系。结果血糖正常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病灶面积以及预后效果要显著优于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P<0.05);高血糖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病灶面积要明显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病情的诊断以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准确指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 联合检测PCT与BNP水平对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意义评价

    作者:杨丽敏;衡伟;林桂花

    目的:分析并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B型钠尿肽(BNP)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重症患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5月152例HAP患者进行研究,76例重症患者为观察组,76例非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确诊当天和肺炎治疗结束当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与BNP值,监测PCT与BNP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对重症肺炎的诊治价值。结果联合检测PCT与BNP对HAP重症患者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0.052)(95%CI:0.865~0.943),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94.2%,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73.5%,诊断效能优于各单项指标。HAP重症患者确诊当天、第2天、第3天的PCT及BNP均高于HAP非重症患者(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的PCT及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与BNP的水平对HAP重症肺炎的发生预测及诊治结局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 沛县HIV/AIDS患者的调查分析

    作者:江德梅

    目的:了解沛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情况。方法2014年12月31日前确诊沛县户籍HIV/AIDS患者,符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按照抗病毒治疗流程图要求,专家组制定治疗方案,随访评估,分析该地HIV/AIDS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40例HIV/AIDS患者,男33例,女7例,平均年龄37.81岁;性传播占97.56%,其中男男性行为(MSM)占47.5%;发现方式以检测咨询、术前检查、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40例均符合一线治疗方案标准,多数患者服药规则,7例因其它疾病死亡,未进行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同基线相比不同治疗时间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结论高效搞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载量,从而降低AIDS发病和死亡率,减少传播。

  •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芳

    目的:研究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分段剥脱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一次剥脱成功率、疼痛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一次剥脱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率(95.23%)与对照组疼痛率(9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

  • 非创伤急性腹痛的观察及处理体会

    作者:罗娟

    目的:探究非创伤急性腹痛的观察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非创伤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观察及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处理前VAS评分为(7.5±1.2)分,明显低于处理后的(4.2±0.8)分(P<0.05)。结论对非创伤急性腹痛患者加强相应观察及处理,有助于缓解疼痛,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关键词: 急性腹痛 观察 治疗
  • 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杨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期间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尿蛋白的定性检测结果分为尿蛋白阴性组36例,尿蛋白阳性组34例;同期选取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查每位参与研究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其中对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采用循环酶法,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法,对糖化血红蛋白采用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结果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阳性组的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尿蛋白阳性组的糖尿病患者三项检测结果差异更为显著。经过综合比较,三项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达到了72.2%。结论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预防肾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 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王云峰

    目的:分析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期间收治的124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64例患者予以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保守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为93.75%;保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更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德生

    目的:探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部分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分满意率、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椎管矢状径低于治疗组术后椎管矢状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JOA评分满意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低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胫骨骨折行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孙松林;李刚

    目的:探究胫骨骨折行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77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医治,研究组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医治,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膝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31.19±6.22)mL、手术时间(47.19±8.03)min及住院时间(7.18±1.23)d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术后7个月、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强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重度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曾迎胜

    目的:观察重度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急诊科治疗的重度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根据随机以及平等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采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医治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联合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骏;李强;李程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联合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联合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15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观察骨折愈合率及优良率。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1.4)年。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移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7~12个月,平均(9.7±2.4)个月。1例术后2年出现股骨头坏死。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8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与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靠、愈合率较高的优点,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给予子宫下段垂直平行压迫缝合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艾俊敏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给予子宫下段垂直平行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患者10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分别给予宫腔纱条填塞术与子宫下段垂直平行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处理,术毕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并统计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等的差异,同时观察患者的远期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2%,显著高于总有效率为75.0%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产妇子宫恢复良好。结论针对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给予子宫下段垂直平行压迫缝合术可发挥安全、快速的止血功效,并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母婴安全。

  • 联合检测PCT、CRP及WBC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莉;刘倩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细菌性肺炎(A组)、支原体性肺炎(B组)、病毒性肺炎(C组)各30例,选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PCT、CRP、WBC水平。结果A、B、C三组的PCT、CRP、WBC阳性率,以A组阳性高,B组次之,C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A、B、C、对照组四组的PCT、CRP、WBC指标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患儿PCT、CRP、WBC阳性率对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PCT指标,对肺炎患儿的疾病种类具有鉴别意义。

  • 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临床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CHD)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心内科收治19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确诊。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组,CHD患者139例为观察组,非CHD患者5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68例,两支及以上的非单支病变组71例。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扫描,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厚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IMT增厚患者比例、IMT、斑块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两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患者IMT增厚的比例、出现斑块的比例均低于非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临床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广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了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肾脏受累因素,同时归纳总结其诊断与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与组织病理特征、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并对其诊断与治疗环节加以探讨。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肾脏受损、消化道和关节痛等症状,通过给患者相应治疗干预后其症状均相应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应在观察其症状表现前提下,给予相应诊断,并进一步根据病因提出相应治疗对策,加强对过敏紫癜患者的针对性治疗干预,能够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小娣

    目的: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因素。方法在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6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进行依从性判断,收集患儿既往6个月内的吸入治疗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例患儿激素吸入依从性好40例、部分依从40例、不依从1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为家长支气管哮喘知识缺乏(OR=3.87,95% CI:1.78~34.39)、医疗服务不到位(OR=3.35,95% CI:2.22~32.43)、家庭经济收入低(OR=3.14,95% CI:1.47~28.86)、缺少家庭支持(OR=2.97,95% CI:1.17~26.54)。结论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依从性。

  • 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端造口术治疗盆腔炎致不孕不育

    作者:王莉华

    目的:研究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端造口术治疗盆腔炎致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盆腔炎致不孕不育患者100例,据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段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然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H、PR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采用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联合输卵管伞段造口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与常规开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的临床比较

    作者:付景发

    目的:评析对比常规开腹与腹腔镜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8例近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组,54例),研究组(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组,54例),从手术基本情况来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与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而两组在手术耗时、术后排气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率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近端胃癌采取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具有切口短、出血少、住院短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与淋巴结清扫结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术式。

  • 宫腔粘连术后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比较

    作者:孙芳;王晓红

    目的:探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防止再粘连方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并治疗的46例宫腔粘连患者。依据随机平均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球囊,放置3 d后更换为IUD的治疗方式。两组都放置几丁糖,且术后均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比较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宫腔镜检查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及月经恢复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采用球囊加宫内节育器方法防止再粘连临床效果更佳,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有效性研究

    作者:郭召峰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银屑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常规组和紫外线组。常规组给予银屑胶囊进行治疗;紫外线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指标:①银屑病治疗效果;②不适症状发生率;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斑块肥厚、皮损范围、鳞屑和红斑症状积分、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总分的差异。结果①紫外线组银屑病的治疗效果较常规组更高(P<0.05);②紫外线组、常规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相似,仅有个别口干、轻度灼痛(P>0.05);③治疗前,两组斑块肥厚、皮损范围、鳞屑和红斑症状积分、PASI总分相似(P>0.05);治疗后,相比于常规组,紫外线组的斑块肥厚、皮损范围、鳞屑和红斑症状积分、PASI总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皮损症状,且安全可靠,不良刺激少。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家庭心理治疗的应用研究

    作者:徐霞;卓越;严卫国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家庭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康复组和家庭参与组,每组50例。普通康复组出院后仅坚持常规药物治疗;家庭参与组在普通康复组基础上增加家庭心理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家庭参与组相比于普通康复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更高,复发率更低,SDSS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SCL-90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家庭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改良一期根治术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意义探究

    作者:刘宇;任粉妮

    目的:分析改良一期根治术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0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传统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切开排脓术进行治疗,改良组患者应用改良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肛周脓肿愈合效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改良组患者肛周脓肿愈合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患者肛门失禁、肛门畸形、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14±1.22)d,明显短于传统组(28.22±2.31)d;患者疼痛评分(2.18±0.21)分,明显低于传统组(3.25±1.11)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73±2.31)分,明显高于传统组(79.16±2.73)分,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一期根治术对肛周脓肿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肛门失禁、肛门畸形、肛瘘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脑梗死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晋芳

    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四组,分别记为A组、B组、C组和D组,A组患者为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320例),B组患者为合并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61例),C组患者为合并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67例),D组患者为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50例),分别对四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NIHSS评分,比较其脑梗死严重程度及不同严重程度脑梗死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有D组>C组>B组>A组的规律,且各组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升高,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轻度、中度、重度脑梗死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4.10%、57.81%、63.16%,随着脑梗死严重程度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率升高的情况,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又可以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增加脑梗死发生率,二者相互影响。

  • GSK-3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内LPS诱导分泌的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伍建业;杨苗苗;钱贤峰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内脂多糖(LPS)诱导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7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7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膜炎组(64例)。提取各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运用LPS、GSK-3抑制剂处理PBMCs,比较处理后各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并比较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分析GSK-3对LPS诱导分泌的IL-10、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经LPS处理后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GSK-3抑制剂处理后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PS+GSK-3抑制剂处理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硬化失代偿患者Child-Pugh分级的上升,其PBMCs上清液TNF-α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IL-10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LPS诱导分泌的IL-10和TNF-α在肝硬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GSK-3活性可降低LPS诱导的IL-10和TNF-α过量表达,有望促进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的改善。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孙修香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与肾脏传统指标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将85例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正常蛋白尿组(1组)40例和微量蛋白尿组(2组)45例,收集3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URBP、血清尿素(Urea)、肌酐(Scr)等指标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组与2组的Scr和UR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显示,URBP与血清Urea和Sc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6。在绘制的ROC曲线中显示, URBP在去曲线下面积为0.881,明显大于Urea和Scr。结论 URBP水平的升高可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且其敏感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传统指标Urea和Scr。

  • 观察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志坚;陈剑;张鼎儒;侯宇朋

    目的:观察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放疗的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的3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缓解率为63.89%,对照组缓解率为36.11%,提示研究组缓解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轻,可提高1年生存率,推荐使用。

  • 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同步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并发哮喘的临床疗效与成本

    作者:胡月波

    目的:评价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同步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并发哮喘(BA)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AR并发BA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采用经口和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鼻炎症状记分、哮喘症状记分、FEV1、PEF变异率、血清TIgE、ECP 和IL-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本(241.19±17.2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同步治疗AR并发BA,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治疗成本低廉。

  • 支气管哮喘应用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的价值

    作者:张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应用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收治的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孟鲁司特组(26例)和酮替芬组(27例)。所有患者行基础常规治疗,孟鲁司特组加用孟鲁司特每晚服用,每次10 mg,每天1次;酮替芬组加用酮替芬,每次1 mg,每天2次。观察指标:①哮喘完全控制率、控制良好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③干预前后日间、夜间症状积分、呼气峰值流速(PEF)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差异。结果酮替芬组相比于孟鲁司特组哮喘完全控制率、控制良好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替芬组比孟鲁司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间、夜间症状积分、PEF和FEV1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相比于对症干预组日间、夜间症状积分、PEF和FEV1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应用酮替芬治疗的效果优于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病情控制率,促进其肺功能的提升,且不良反应少。

  • 芬太尼和地佐辛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对比

    作者:张生茂

    目的:研究对于术后需要静脉镇痛的患者应用不同麻醉药物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常规组应用芬太尼进行镇痛,干预组应用地佐辛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干预组不良反应分别为31.58%、7.89%,干预组明显较低;干预组患者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术后疼痛患者,地佐辛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地佐辛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芬太尼少。

    关键词: 麻醉 镇痛 影响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李乃谦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86例,采取前瞻性研究行双盲随机分组,其中A组93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B组93例,采用奥美拉唑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组疗效显著高于治疗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埃索美拉唑在改善患者症状,增强pH值指标及控酸效果均显著优于奥美拉唑,其疗效更显优势。

  • 铝碳酸镁结合奥美拉唑在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戴苏宁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胃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5月胃溃疡伴胃出血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出血病程均小于12 h。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6例,给予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胃出血稳定后加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①两组消化道溃疡治疗疗效;②两组呕血停止时间、大便隐血试验(OB试验)阴性时间及腹部疼痛消失时间。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消化道溃疡治疗疗效分别为97.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呕血停止时间、大便OB试验阴性时间及腹部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6±0.5)d、(4.6±1.1)d、(2.2±0.4)d,对照组的则为(2.1±0.7)d、(6.7±1.3)d、(3.5±0.9)d,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胃出血不仅能缩短出血时间,还可提高治疗效果。

  • 半剂量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合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朱春丽

    目的:探讨半剂量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合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按生长抑素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半剂量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全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详细记录其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半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显著,不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而且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 综合性干预治疗老年慢性病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云飞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病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诊治的204例老年慢性病便秘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2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的10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则为68.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结肠癌、老年痴呆、心血管突发事件等情况的出现几率,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 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作者:乐德进;耿慧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和对照A组(单用鲁司特钠)、B组(单用氯雷他定),各33例,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咳嗽评分低于对照A组和B组;联合组痊愈显效率为90.9%,高于对照A组的75.8%和B组的72.7%,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治疗的对照研究

    作者:姚婷

    目的: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共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在常规药物(止咳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进行2个疗程(1个疗程30 d)治疗后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的治疗效果较好。

  • 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奎;万红松;施克传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9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同时均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测定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BUN、Scr、TC、TG、UAER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应用能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的BUN、Scr、TC、TG、UAER,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殷雪燕

    目的:研究鼠神经因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单药治疗,α-硫辛酸45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日;乙组给予α-硫辛酸45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日,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加入2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1次/日,所有患者治疗2周。结果乙组相比于甲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用药不适症状发生;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相似,治疗后乙组相比于甲组正中、腓总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王小曼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用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5.0%vs.62.5%),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优于辛伐他汀,值得推广。

  • 雌激素联合甲哨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小红

    目的:观察雌激素和甲哨唑联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甲哨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雌激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阴道pH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24%(30/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53%(2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治疗后阴道清洁度、pH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的发病率较高,可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改善临床症状,且提高患者阴道清洁度,平衡pH。

  • 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联用治疗胃癌晚期的研究

    作者:杨柳

    目的:研究替吉奥胶囊和奥沙利铂联用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两组。K+A组:治疗药物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T+A组:治疗药物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两组患者晚期胃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卡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T+A组相比于K+A组胃癌治疗效果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组相比于K+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T+A组相比于K+A组卡氏评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

  • 双花百合片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小娅;卜寿山;桂冠;孙凯莹;张凌

    目的:对双花百合片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96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双花百合片,对照组用一清胶囊,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花百合片对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明确而持久,无毒副作用。

  •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探析

    作者:关雪梅

    目的:评析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应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诊疗的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1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8例,两组均进行吸氧、强心、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还给予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3 d治疗,治疗期满对比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心电图监测结果以及心功能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析。结果治疗组总好转率94.8%,对比对照组77.6%更具优势(P<0.05);治疗组患儿的心力衰竭控制、呼吸困难消失、发绀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以及住院等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治疗组患儿心电图监测指标与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应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心功能,促使各症状迅速改善。

  • 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与疗效初步研究

    作者:唐欢

    目的:研究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与疗效。方法以2011年~2016年来院治疗的185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行常规吸氧、抗感染、镇静止咳等常规疗法;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气喘、肺部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FEV、FEV1、FEV1/FEV、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E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比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②试验组比常规组气喘、肺部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③治疗前两组FEV、FEV1、FEV1/FEV、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E相似(P>0.05);治疗后,相比与常规组,试验组的FEV、FEV1、FEV1/FEV、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E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吸氧、抗感染、镇静止咳等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提升患儿免疫力和肺功能。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哮喘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俊峰

    目的:探究分析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试验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检查数据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4,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哮喘患者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憋喘、气促等临床症状。

  • 利福平粉配合黄连膏纱条在肛周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旭;李炯弘

    目的:探讨利福平粉配合黄连膏纱条在肛周感染性伤口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肛周脓肿、肛瘘术后患者,伤口创面每日予利福平粉配合复方黄连膏纱条填塞换药,并与凡士林纱条填塞换药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创面分泌物减少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利福平粉配合黄连膏纱条填塞换药,有效促进肛周感染性伤口创面的愈合,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赵燕超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后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7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联合用药对于改善患者消化道出血,提高机体免疫力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世恒

    目的:对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低于对照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能够有效抑制上消化道出血状况,减轻患者恶心、腹胀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 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影响

    作者:杜学红

    目的:探析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无痛人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100例,研究组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预先给药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预先给药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患者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为(3.23±0.34)min,与对照组(3.14±0.4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为(3.67±0.56)min,与对照组(5.82±0.28)min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30 min VAS评分为(3.13±1.45)分,与对照组(5.92±2.11)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19.0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地佐辛预先给药,虽然对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的起效时间无差异,但是镇痛效果显著,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 左氧氟沙星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小儿急性结膜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尹金良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结膜炎应用左氧氟沙星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急性结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小儿急性结膜炎患儿更昔洛韦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还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 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防治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作者:李斌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两种头孢类抗生素防治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方法分析普外科自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消化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防治使用头孢抗生素种类的不同分为头孢呋辛组(n=40)和头孢唑林组(n=44),进行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结果头孢呋辛组患者切口感染3例,感染发生率7.5%,头孢唑林组患者切口感染4例,感染发生率9.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第3、5天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两种头孢类抗生素能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防治,效果显著。

  • 头孢丙烯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付铁军

    目的:探讨头孢丙烯与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治疗急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出118例收治的急性鼻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丙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丙烯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的18.64%,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与通窍鼻炎颗粒联合治疗急性鼻炎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控制,且安全性高。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李冰

    目的:分析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神经科收治的58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多芭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普拉克索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1%(25/29),高于对照组65.52%(1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行走能力、爬坡能力、屈曲挛缩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帕金森病采取普拉克索治疗能明显改善的临床症状,用药效果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使用替罗非班的价值

    作者:张秀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使用替罗非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术前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和对照组(术前不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Lev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BNP。结果两组治疗前Levf、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Levf、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后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降低患者BNP水平,同时对提高心功能有重要作用。

  • 艾滋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阮光靖

    目的:探讨EPOCH化疗方案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AIDS合并NHL患者54例,均接受EPOCH方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发热、乏力、腹泻、恶心呕吐、关节痛和其他主要症状等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但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近期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0.00%和74.07%,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8.64±0.71)个月、(9.58±0.82)个月。结论EPOCH方案可有效缓解AIDS合并NHL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毒性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优势。

  • 西那卡塞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作者:华君

    目的:分析西那卡塞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随机方式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给予碳酸钙口服,每次透析治疗后当晚给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盐酸西那卡塞片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治疗时,辅以西那卡塞治疗能让患者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钙磷乘积以及iPTH水平降低,而且安全可靠。

  • 静脉推注曲马多用于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建江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曲马多用于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腰硬联合麻醉后出现寒战的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哌替啶进行静脉推注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曲马多静脉推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寒战消失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HR、MAP及寒战消失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腰硬联合麻醉后出现寒战的患者静脉推注曲马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寒战情况。

  • 胃炎疾病治疗中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应用研究

    作者:汪敏

    目的:研究胃炎疾病治疗中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65例胃炎疾病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治疗方法分单药组(32例)和联合用药组(33例)。单药组患者饭前口服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组患者饭前口服奥美拉唑,睡前加服法莫替丁。观察两组总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相比于单药组总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单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仅各有1例出现恶心,1例轻微呕吐。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相似;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相比于单药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疾病治疗中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促进幽门螺杆菌转阴,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用药效果初步评定

    作者:王军平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用药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5年收治的300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所用依巴斯汀的治疗剂量为10 mg/d;高剂量组所用依巴斯汀的治疗剂量为30 mg/d。观察两组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5-羟色胺(5-HT)的差异。结果高剂量组相比于低剂量组临床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治疗前两组血清HA、EOS、ECP和5-HT相似,治疗后高剂量组相比于低剂量组血清HA、EOS、ECP和5-HT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用药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30 mg/d的用药剂量优于10 mg/d,且效果更好,改善血清因子作用更强,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耐受性好,安全可靠。

  • 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作者:刘冠军

    目的:研究分析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给予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对比分析两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患者的清洁程度、患者依从性和口感。结果①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初次排便到排便结束的时间、服药到排便结束时间、服药到初次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患者依从性和口感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依从性较好,口感较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患者依从性好,口感好。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海玲

    目的:探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血栓性脑梗死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8%,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为(19.67±2.65)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2.20±1.8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死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rhIL-11治疗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孙鸿丽;薛一峰;王婧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AML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首先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结束24 h后皮下注射rhIL-11,剂量30μg/(kg·d),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至50×109/L;对照组不应用rhIL-11治疗,所有患者待血小板低于10×109/L时输注血小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输注血小板量及皮下注射rhIL-11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化疗前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hIL-11可明显提高AM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0.05),缩短血小板水平恢复时间(P<0.05),减少血小板输注量(P<0.05)。观察组出现头痛疲乏、牙龈出血、水肿、肌肉疼痛、低热、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停药后即发生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6.0%)。结论AML化疗后应用rhIL-11可以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且耐受性良好。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评价

    作者:程平;程丽

    目的:探究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等分原则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是(41.2±17.3)h,总住院时间是(10.1±3.9)d,对照组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是(56.8±22.9)h,总住院时间是(16.6±3.7)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疗效显著。

  • 地塞米松局部和全身给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匡慧敏

    目的:分析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采取地塞米松局部和全身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96例(共102眼),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接受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的48例(51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地塞米松局部治疗的48例(51眼)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7.18±1.24)d,短于对照组(12.78±2.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治疗,采取地塞米松局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研究

    作者:徐瑞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胰岛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母婴风险情况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饮食控制,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周期为(37.5±0.8)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7±1.3)周;观察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如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胰岛素可以有效维持患者妊娠期血糖的正常,可有效避免母婴风险的出现。

  • 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朝辉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儿科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调整饮食、抗炎、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保障患儿预后意义显著。

  • 健胃止溃胶囊辅助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探析

    作者:焦提亮

    目的:探析胃溃疡应用健胃止溃胶囊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6例,将所有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临床组和常规组,每组63例。常规组科学饮食,规律作息,应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雷贝拉唑口服治疗。临床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中成药健胃止溃胶囊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95%(P<0.05)。临床组其平均止痛时间、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应用健胃止溃胶囊辅助治疗的疗效确切。

  • 三联疗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梁凯

    目的:分析三联疗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2例患者均为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予以生长抑素与凝血酶、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纳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比对照组75.00%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4.44%,比对照组75.00%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与对照组(5.5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尽快止血,安全性高。

  •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飞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两组均实施常规处理,此外,观察组给予患者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患者尿激酶,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酶峰值提前、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ST段回落、胸痛缓解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AMI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 PDCA循环管理模式降低药房调剂差错率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芳

    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模式降低药房调剂差错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38957份处方的药房调剂进行分析比较,其中17956份处方为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的药房调剂,另外21001份处方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的药房调剂。对比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药房调剂的差错率以及主要错误原因。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药房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药房调剂差错原因主要有数量、品种、规格以及医嘱等,所占比例均比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药房调剂差错率,使得药房调剂工作质量大大提高,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了可靠保证,并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了基础。

  • 安全管理模式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影

    目的:探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安全管理模式对配药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比较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后配药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模式之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各科室的配药时间明显缩短,配药质量评分显著提高,配药差错率大大降低,其他科室医师对配药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和实施之前比较,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提高配药质量会产生积极影响,减少配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配药效率和各科医生的满意度,有助于全面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 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作者:刘晓梦

    目的:分析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某院中药房的550张中药饮片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处方,探讨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当归、茯苓、白术、枳壳与柴胡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科室有中医科、大内科、肿瘤科、儿科及妇科等;单张处方中用药药味数量相对较多,平均(16.3±2.2)味,同时使用总剂量也相对较大,平均(254.3±45.5)g。结论中药房中药饮片的应用具有广泛性,由于处方中中药味数较多、剂量较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中药资源浪费,因此应对中药饮片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合理的使用,以此保证其用药有效性与安全性。

  • 智能药柜的分布式调剂模式探索

    作者:叶腾飞;卞晓岚

    目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方法介绍某院利用智能药柜对病区药品的监管,建立基数药品实库存定期盘点机制达到实耗实销。结果与结论基于智能药柜的分布式调剂模式让病区药品管理更加规范、精准、高效和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模式。

  •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丽花;王益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规范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对其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6月未实施规范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措施的130例患者和2015年7~12月实施规范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效果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实施规范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标准准则和进行培训指导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同干预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患者住院期间的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占其住院费用的比例由43.37%降为30.26%,人均总住院日期由(11.7±2.9)d降至(7.3±3.3)d,人均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周期由(5.3±1.7)d减为(2.3±1.7)d。结论通过实施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化措施,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十分重要。

  • 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分析

    作者:刘正阳

    目的:探讨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来院诊治并行长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狼疮性肾炎、糖尿病、哮喘病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不应用临床药学监护(狼疮性肾炎、糖尿病以及哮喘患者各15例),试验组45例患者应用临床药学监护(狼疮性肾炎、糖尿病以及哮喘患者各15例)。所有患者坚持进行6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药学监护,试验组患者的用药主动性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进行临床药学监护,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及药物的正确认识,提高患者用药的积极性及依从性,显著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708例止血药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卢毅

    目的:调查某院住院患者的止血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止血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7月~9月使用止血药物的住院患者708例,分析评价止血药物种类、用药时机、使用剂量以及药品总费用等。结果708例使用止血药物的住院患者,合理率为61.29%,产科使用维生素K1例数多,合理率98.65%,其次是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结论住院患者的止血药物使用还存在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比例高等不合理现象,临床在选用止血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及止血药物的适应证,合理选用止血药物,从而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医院药品的储存及养护探析

    作者:王京峰

    在医院,药品储存和养护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药品的养护工作主要是根据药品储存的规律、药品质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等,对药物的质量进行有效且科学的养护工作。本文主要对医院药品储存以及养护工作进行综述。

    关键词: 医院药品 储存 养护
  • 应用品管圈降低自动发药机卡药数目的效果评价

    作者:周岚

    目的:通过加强品管圈的应用,对降低自动发药机卡药数目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6月期间药房自动发药机每月卡坏的药品数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依据,分析自动发药机卡药的主要原因,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实施,分析评估本次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自动发药机卡坏的药品数目从活动前的每月64盒降到每月24盒。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推行后,显著降低了自动发药机卡坏的药品数,减少了医院药房的药品损失,直接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损失。

  • 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类药物应用情况研究

    作者:胡佳琦

    目的:探究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及疗效分析。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拟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应用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0.5~1 h前给予头孢曲松钠0.5~1 g静滴;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0.5~1 g静滴,每天2次,共应用3 d。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伤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未感染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且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整个手术的抗菌效果更佳。

  • 某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作者:曾姝;晁小云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后,干预效果是否有进一步的提高,以期为改进医院制定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全院Ⅰ类切口手术病例403例,并对比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2015年1月的24.74%降低至2016年1月的22.49%;其合格率从2015年1月的84.54%提高为2016年1月的97.13%;同时,2016年1月1、2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百分比相比于2015年1月也有上升。结论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有所成效,抗菌药物的使用也趋于规范,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需继续加强监督管理。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高卫锋

    目的:分析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189971例静脉用药医嘱进行用药合理性审核,对发现的273例不合理用药进行了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73例不合理用药,有效干预183例,有效干预率67.03%。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64例,有效干预50例,有效干预率78.13%;给药频次不合理82例,有效干预40例,有效干预率48.78%;药物配伍不合理37例,有效干预33例,有效干预率89.19%;给药剂量不合理55例,有效干预29例,有效干预率52.73%;给药浓度不合理19例,有效干预15例,有效干预率78.95%;其他不合理用药16例,有效干预16例,有效干预率100%。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 复方当归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娜;李唐

    目的:探究复方当归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按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高压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肺动脉压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疗效良好。

  •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

    作者:杨亚龙

    中医药治疗是指通过中草药进行治疗干预,以期达到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病症的作用。中医药讲究治疗根本,通过对望、闻、问、切以及经脉的诊断对患者病症进行基本判断,按照中草药的不同属性,而后对症下药,达到对病症进行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思考为主题,对中医药治疗疗效判定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更加科学判定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 消肿止痛液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晓翔

    目的:探究消肿止痛液于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诊的80例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淡盐水溶液治疗,试验组患者施以消肿止痛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肛缘疼痛积分为(2.38±0.57),对照组为(3.14±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患者采取消肿止痛液熏洗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作者:毕卫珍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接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余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发展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腹痛消失快、体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浓度更接近正常水平、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比单用西医治疗的疗效更好,不仅能提高患者溃疡的恢复速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 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伟

    目的:观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使用中药内服外敷结合中医清创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接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常规治疗的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中医清创术治疗的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分配到试验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治疗总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中医清创术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除此之外,还能提高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评析

    作者:陆建林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常规西医组和辨证施治组,各40例。常规西医组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合理膳食指导、低流量吸氧、口服阿司匹林,急性发作给予硝酸甘油片含服等常规干预;辨证施治组在常规西医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指标:①冠心病干预效果;②不适症状发生情况;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长、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差异。结果辨证施治组相比于常规西医组冠心病干预效果更高(P<0.05);辨证施治组相比于常规西医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相似;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长、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相似,治疗后辨证施治组相比于常规西医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长、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有效性高,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安全,可推广应用。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作者:杨东云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及应用。

  • 中医辨证论治在肛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作者:王鹏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论治在肛肠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2月~10月肛肠外科收治的50例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选用针对性内外治疗方法。结果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选用针对性内外治疗方法,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结论中医治疗理念对于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雷火灸治疗复发型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60例临床观察

    作者:亚东;李玉春;王晓岩;臧大伟;都业馨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复发型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发型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火灸组)和对照组(美沙拉嗪组),两组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症状,肠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有明显优势,两组在黏液便和里急后重两个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在腹泻、腹痛、腹胀、形寒肢冷和腰膝酸软四个症状的改善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雷火灸是治疗复发型慢性结肠炎的一种高效、安全、便于操作的方法。

  • 葛根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外寒内热证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周扬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外寒内热证采用葛根汤加减比照常规感冒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2例,对照组选用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选用中药葛根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情况、体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退热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100%、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的82.1%、71.4%(P均<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外寒内热证采用葛根汤加减退热效果更好,疗效更为确切,安全性好。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研究

    作者:张琳;聂连涛;李中健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某院经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常规心电图改变不同分别分为单纯型组(A组:单纯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和传导阻滞组);混合型组(B组:房室肥大伴ST-T改变和/或传导阻滞组)。选取同期在某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组)。应用美高仪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三组患者心力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①A组与C组相比,前者DC值、SDNN、rMSSD及pNN50指标稍降低或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与B组相比,后者 DC值、SDNN、rMSSD及pNN50指标降低或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改变为单纯型时DC、HRV损害轻;反之,混合型时DC、HRV损害重。

  • 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的危险因素

    作者:田继先;沈志芳;胡丹;钟弢

    目的:探讨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治疗的84例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治疗后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8例)和病死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实验室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存活组和病死组的体温、中心静脉压、APACHEⅡ评分、血小板、血尿素氮、血乳酸、血肌酐及血清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为(17.85±3.25),显著低于病死组的(30.25±7.47);血乳酸浓度(0.58±0.12)mmol/L,显著小于病死组的(3.58±1.14)mmol/L;血清钠浓度(138.6±5.27)mmol/L,显著小于病死组的(142.5±6.27)m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血清钠均作为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血清钠均作为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

    作者:向湘元;李敏;张利敏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s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各科室送实验室进行检验的菌株,对ESBLs菌耐药性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s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对头孢类抗菌药以及哌拉西林耐药性较高,均在90%以上;170株菌种中有30例检测出ESBLs菌(17.6%)。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21株(70.0%)、肺炎克雷伯菌检出9株(30.0%),同时病菌主要从痰液、伤口分泌物中分离,所占比例分别为60.0%、13.3%,常出现的科室为内科、外科、放疗科,其所占比例依次为36.7%、33.3%、20.0%。结论 ESBLs菌多出现在内科、外科、放疗科,痰液、伤口分泌物为此菌常分布所在,此细菌对多数头孢类抗菌药有高耐药性,治疗时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

  • 甲氨喋呤联合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宫颈妊娠效果分析

    作者:黄达敏;曾小燕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入院行甲氨喋呤联合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出血量、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月经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3 d血β-HCG为(1439.34±674.8)mIU/mL,明显低于术前的(4797.8±2249.6) mIU/mL;术后3 d出血量为(78.5±21.5)mL,明显小于术前的(2136.4±1344.3)m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宫颈妊娠具有较好效果,可降低患者血β-HCG水平,有效止血,减少并发症发生。

  • 碳酸钙D3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郭亮;梅雯

    目的:观察碳酸钙D3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碳酸钙D3片,研究组采取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片联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持续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全身骨密度(0.712±0.055)g/m3,与对照组(0.669±0.051)g/m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钙D3联合阿法骨化醇能够取得理想的骨质疏松治疗效果。

  • 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焦亮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甲亢眼病患者97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采取常规静脉注射甲强龙,B组50例,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组(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尚可。

  • 复方黄连素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对IL-6、IL-17的影响

    作者:刘利民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素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对IL-6、IL-17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复方黄连素,对照组采用口服维酶素。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镜病理评分及血清IL-6、IL-17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病理各项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为(4.89±1.17)ng/L、IL-17浓度为(5.26±2.21)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82±1.95)ng/L、(11.94±3.86)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素在治疗萎缩性胃炎中可显著降低IL-6、IL-17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胃镜病理评分。

  • 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药物经济学模型

    作者:丁旭东;王晓霞;郭锦煜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疼痛、晨僵、进行性关节破坏和残疾,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在RA治疗方法中研究多的就是生物制剂,即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尽管生物制剂与传统的抗风湿药(DMARDs)相比,患者的临床反应更好,但是成本也更高。而对药物经济学模型的构造及分析是生物制剂成本效果分析的常用研究方法。本文在对应用药物经济学模型的必要性进行讨论的同时介绍了三种常用的药物经济学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作者:杨保芳

    临床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精神紧张、肥胖、饮酒、低钾和高钠饮食等均可引发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学领域,该病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痰瘀阻滞,主要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临床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手段达到治疗效果。本文现就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分析其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 PDS加强缝合法与改良Kessler法修复离体屈指肌腱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江涛;常文凯;田荣君;陈勇;徐连斌

    目的:比较Kessler+PDS加强缝合方法和改良Kessler缝合方法的抗拉强度。方法分别采用Kessler+PDS加强缝合方法(A组)与改良Kessler缝合方法(B组),共缝合24条切断的人体离体屈指肌腱。结果在缝合时间方面,A组显著少于B组;在2 mm间隙形成负荷以及大抗拉强度方面,A组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essler+PDS加强缝合可以提供更大的抗张强度,能够有效抵抗肌腱断端缝合后间隙形成,为患者在术后早期行主被动功能锻炼提供更强力的生物力学支持,减少肌腱粘连的发生。

  • 慢性间歇低氧对脂肪组织IL-6、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余霞;陈霖;王小玉;朱再胜;黄卡特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内脏脂肪组织IL-6、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2周龄C57BL/6雄性小鼠1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CON组,n=8)、慢性间歇低氧组(CIH组,n=8)。CON组在正常环境下饲养,CIH组低氧暴露时间为每日8:00~16:00,每周6天,共5周。于5周末取血,用ELISA法测量血清IL-6和TNF-α;取肾周脂肪组织观察形态学改变,并采用Real time-qPCR检测IL-6和TNF-α肾周脂肪组织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CIH组小鼠肾周脂肪细胞直径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脂肪组织IL-6和TNF-αmRNA表达升高。结论CIH能促进脂肪组织IL-6、TNF-αmRAN的表达。

  • 复方桃红口服液院内制剂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史利红;马健

    目的:探究复方桃红口服液院内制剂的佳制备工艺。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对复方桃红口服液院内制剂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将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先提取挥发油,药渣和剩余药物共同煎煮2次,每次加水为药材总量的10倍,煎煮2 h,过滤后灌装。结果此工艺有效成分含量较稳定,是目前制备复方桃红口服液的佳制备方法。

  • 黄芩苷体外诱导人肺癌SPC-A1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赵华礼;杨秀娟;王坤;解朝霞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肺癌SPC-A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细胞后,MTT法测定黄芩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胞膜有泡状突起,细胞核凝集,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Rhodamine123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黄芩苷能抑制人肺癌SPC-A1细胞生长且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变化,黄芩苷能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呈现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黄芩苷能诱导人肺癌SPC-A1细胞凋亡且呈量效时效关系,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 HPLC法测定米卡芬净起始物料FR179642的含量

    作者:支钦;李新宇;姚志勇;周云

    目的:建立测定合成米卡芬净起始物料FR179642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Thermo UltiMate 3000 YMC C18(150×4.6 mm,120 A,3μm);流动相A:0.01%三氟乙酸-水;流动相B:0.01%三氟乙酸-甲醇;梯度洗脱:0~20 min,1%流动相B;20~30 min,1%~20%流动相B;30~35 min,20%~60%流动相B;35~36 min,60%流动相B;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25 nm;进样量:10μL;柱温:50℃。结果米卡芬净起始物料FR179642的线性回归方程Y=13437522.7907X-92432.2592(r=0.9999),线性范围0.2738~0.9127 mg/mL,总平均回收率99.97%(RSD=0.46%,n=9)。结论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可靠,可用于米卡芬净起始物料FR179642的质量控制。

  • HPLC法测定瑞格列奈中R(-)左旋异构体的含量

    作者:魏冬;盛首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的方法测定瑞格列奈片中R(-)异构体的含量。方法使用AGP手性色谱柱(α-酸性糖蛋白键合硅胶作填料,4 mm×100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 nm,流速0.8 mL/min。结果瑞格列奈与其R(-)异构体得到完全分离,在本方法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值>0.99),回收率良好(95%~105%),检测限为0.2 ng。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检测瑞格列奈中的R(-)异构体。

  • 茯苓中茯苓多糖含量与产地关系的对比探讨

    作者:袁娟娟

    目的:建立茯苓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多糖的含量,并由此评价各产地的茯苓药材质量。方法运用苯酚-浓硫酸显色,将葡萄糖溶液作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选取的8个省16个产地的茯苓中茯苓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品溶液在0.1652~0.3717 mg/mL内线性范围良好,不同组之间所测得的茯苓多糖含量有差异。结论选取的实验方法稳定,实验数据较为可靠。测得产自道地产区云南的茯苓中的茯苓多糖含量较高,但目前采用基地化种植的贵州地区其茯苓多糖含量与云南地区十分接近。

  • 浅析中药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及控制对策

    作者:吉宜宏

    目的:探究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使用中药乌头后产生不良反应的86例患者,分析引发不良反应原因。结果中药乌头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物自身因素,其次为临床使用环节、个体差异、服用方法不当、误服、炮制不当和长时间服用等。结论中药乌头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多种因素能够引发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测,提高中药乌头用药认识,可减少中药乌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57例分析

    作者:孟娟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并分析原因,以期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15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男性稍多于女性;活血化瘀类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联合用药的比例较高,不良反应多发生于2 d内。结论应用中药注射剂时,要遵循药物说明书操作,加强监测,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景亮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对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39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预防措施。结果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数患者为无药物过敏史;应用氯化钠作为溶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应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高;不良反应多发生在60岁以下;在三联、四联及以上联合用药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在用药2 d内。结论临床合理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并加强监测,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蒋红霞

    目的: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规避方案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接受中药制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共50例,对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的类型、年龄、给药方式、药品类型、用药剂量以及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不良反应诱发因素,再制定出针对性处理方案。结果儿童及老人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比普通成人高,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且不良反应会累及患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皮肤系统等。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时有发生,为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需要医院优化药品管理程序,严格把握中药制剂适应证,追求安全、合理的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从而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中药制剂应用价值。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异常反应的监测观察

    作者:郑坚

    目的:探究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异常反应情况,为百白破联合免疫及不良反应预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DPT)的适龄健康儿童4362例,其中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aPT)1497例(观察组),接种吸附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wPT)286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1%,对照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1次至4次接种DPT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8%、14.59%、19.44%、28.41%,不同接种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PT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DwPT。为提高DPT接种安全性,应在接种前充分摇匀接种疫苗,对适龄儿童采取深部肌肉注射,不同接种次数采用不同接种位置。

  • 前沿

    作者:

    实验性疫苗与免疫刺激剂联用有望治疗HIV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院、Janssen疫苗与预防公司和吉利德科学公司的研究人员证实将一种实验性疫苗与一种先天性免疫刺激剂结合在一起可能有助治疗HIV感染者。在动物实验中,这种组合降低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HIV病毒DNA水平,提高病毒抑制和延缓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停用后的病毒反弹。

    关键词:
  • 2016年世界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作者:佟婳

    近年来,世界经济处于下行状态,但世界医药产业仍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首先,由中国引领的新兴市场国家呈现快速扩张态势,销售份额从2005年的12%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28%。其次,受专利到期影响,抗高血压药、精神疾病药、抗菌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金额出现下滑,但是免疫系统药物、降糖药、抗肿瘤药、抗凝血药和皮肤病用药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市场成长性较好,同时非专利药市场将快速扩大。而在世界医药研发费用方面,前10强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较高,全部都在15%以上,尽管有少数公司缩减研发费用,但整体上医药研发费用持续上涨,全球在研新药研发数量也稳步增长,同时FDA批准新药数量创十年新高。此外,各大医药公司希望通过强强联合,扩大市场份额而产生的大型并购意愿依然强烈。整体上,近年来世界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处方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