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사군의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2790
  • 国内刊号: 61-106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2-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代明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作者:

    0 引言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 与以往用的引产方法催产素点滴及蓖麻油餐比较具有使用方便, 成本低, 引产成功率高等优点[1], 能较好地解决宫缩启动和宫颈不成熟的问题. 由于它的诸多优点, 目前国内外大多学者在探讨米索的安全剂量及给药途径, 以减少其引起的宫缩过频及胎儿宫内窘迫等. 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 观察比较低剂量米索及蓖麻油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 晚期妊娠3种引产方法的临床观察

    作者:

    0 引言晚期妊娠引产方法诸多,为探讨各种方法的有效与安全性,我们通过对米索前列醇(米索)、蓖麻油和传统的催产素引产进行临床观察报道了384例观察结果,总结其临床效果及引产结局,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 妊娠 引产 米索
  • 多肿瘤抑制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

    0 引言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1,2],其编码蛋白为p16蛋白,它通过与细胞周期素竞争性结合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并使之失活,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分裂以及向恶变发展. 在以往的研究[3]中我们构建了MTS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卵巢癌细胞. 我们进一步探讨了MTS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肝素包被Wiktor支架植入术15例

    作者:

    0 引言为验证肝素包被Wiktor支架(Medtronic公司,简称肝素支架) 预防支架血栓作用,评估长期疗效,我院自1997-11/1998-01为12例冠心病患者尝试安装肝素支架,现总结报道如下.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8例

    作者:

    0 引言我们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 63例, 除5例严重肾积水肾切除外, 58例(59个肾)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疗效满意.

  • 脑脓肿诊治89例

    作者:

    0 引言我科自1989/1998-12共收治脑脓肿患者89例, 约占全科同期住院患者的1.6%, 现就诊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脑脓肿 诊断 治疗
  • 菟丝子复方对大鼠性腺轴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

    0 引言菟丝子为重要的温补肾阳药物之一,多用于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月经不调等[1],但其作用机制不清.我们观察了菟丝子复方对生殖功能减退大鼠的垂体、卵巢、子宫的形态和功能变化,旨在探讨菟丝子复方调节性腺轴功能的作用机制.

  • 嗜铬细胞瘤误诊高血压病原因的分析

    作者:

    0 引言嗜铬细胞瘤(Ph)的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痊愈, 若误诊为高血压病而又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可使心、脑、肾脏严重受损, 避免误诊对预后至关重要. 结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h 57例资料, 对其误诊原因和如何避免误诊进行探讨.

  •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PV6、11基因序列诊断尖锐湿疣

    作者:

    0 引言尖锐湿疣是女性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性良性增生性疾病,其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 少部分可发生恶变. 所以对女性生殖系感染患者中进行HPV6 、11型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我们根据GOLDKEY基因库中的HPV全基因序列设计寡核苷酸序列作为特异引物,用于女性生殖系感染患者分泌物中的HPV6,11型的检测.

  • 安眠药中毒自杀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

    0 引言在城市医院中,急性安眠药中毒病例越来越多见,此类药物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抑制,低血压甚至休克. 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严重中毒或者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 我们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安眠药中毒自杀者的分布和危险因素.

  • 纳络酮抢救昏迷患者10例

    作者:

    0 引言我院1997-10/1999-10应用纳络酮抢救不知原因的昏迷患者10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延误诊断1例

    作者:

    1 病例患者, 男, 66岁, 因蛋白尿10 mo入院. 患者于10 mo前无明显诱因体温38℃, 伴乏力、头痛、咽痛、咳嗽及胸痛而住传染科, 主要根据发热和蛋白尿诊断流行性出血热. 经过症治疗体温恢复正常, 头痛、乏力及呼吸道症状消失, 但蛋白尿未消失, 住院40 d出院.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误诊
  • 持续性输卵管妊娠1例

    作者: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 末次月经1999-01-20,患者于1999-03-10主因停经49 d,阴道流血7 d,腹痛5 h就诊,诊断为"宫外孕".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流产型),行右侧输卵管保守手术(壶腹部开窗术),术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 持续性 输卵管妊娠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卵巢颗粒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作者:

    0 引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可能参与卵巢功能的局部调节[1]. 有关IGF-Ⅰ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多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其结果尚不一致[2,3],而有关IGF-Ⅰ对人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报道很少. 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IGF-Ⅰ对人促排卵周期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

  • VVI型心脏起搏器引起心房回搏及反复搏动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女性, 35岁, 病案号:258806. 主因头晕、间断黑蒙3 mo入院. 于1998- 09-11因着凉"感冒",体温39℃就诊, 治疗4 d体温降至正常, 渐出现头晕、胸闷、反复黑蒙, 无晕厥、抽搐, 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曾做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3 4次.min-1, 诊为"心肌炎", 经营养心肌治疗效果不佳,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体健, 无冠心病、糖尿病史.

  • 超声测距验光与电脑验光122例

    作者:

    0 引言屈光不正是眼科常见的疾病,验光又是基本的屈光检查和矫正屈光不正的前提. 我们自 1993年以来对传统的检影验光方法及设备进行了一些改进[1]. 经反复尝试,重新设出一种运用超声测距及计算机技术替代换片的简单便捷的超声测距检影验光仪. 门诊使用两年,性能参数理想. 近期对门诊散瞳验光的患者作了一些特殊设计,将该验光仪与电脑验光仪作了对比,效果良好.

  • 经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口术15例手术体会

    作者:

    0 引言泪囊阻塞问题一直沿用鼻外进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解决,随着内窥镜鼻窦外科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使人们对鼻内进路鼻腔泪囊造口术发生兴趣. 我科自1997-04以来,行鼻腔泪囊造口术15例,现就其体会论述如下.

  • 服他巴唑引起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死亡1例

    作者:

    1 病案患者, 女性, 33岁,反复咽痛,扁桃体肿大,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3 a. 自觉多食、多汗、低热、心慌1 mo,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服用他巴唑、心得安、维生素B4治疗3 wk后(服药期间未查血常规),出现咽痛、高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应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病毒唑、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4 d ,症状未缓解,转入我院.

  •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1例

    作者:

    1 临床资料男,14岁,1992年患肾病综合征,经治痊愈. 1993-02 旧病复发,经西医住院治疗10余日无好转. 患者持续高热,全身浮肿,大量汗出,尿如浓茶,日尿量为300 mL. 咳嗽,胸痛,口渴,纳差,大便干. 查体:T 39.2℃,R 36次.min-1,P 100次.min -1,重危病容,颜面浮肿潮红,皮肤潮湿,双肺呼吸音粗,心脏腹部(-),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关键词: 中医 肾病综合征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2例分析

    作者:

    0 引言自1993-06/1999-06,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22 例,10例自行经阴道分娩,12例行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妊娠 子宫肌瘤
  • 血浆置换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救治TTP 1例

    作者:

    0 引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罕见,且死亡率高. 我们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1例重度TTP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P2及抗独特型mAb 6B11Ab2的检测意义

    作者:

    目的探讨应用卵巢癌抗原CP2及卵巢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6B11 Ab2进行血清中相关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ELISA法对95例恶性卵巢肿瘤、 40例良性卵巢肿瘤及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进行卵巢癌相关抗原及抗体的检测, 并以50例正常女性为对照. 结果非粘液性卵巢上皮癌抗原阳性率为100%,抗体阳性率为66.7%,高于粘液性卵巢上皮癌、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及生殖系统其他恶性肿瘤,并且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 结论卵巢癌相关抗原及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及辅助鉴别诊断有一定实用价值.

  • 实验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荧光造影与眼底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及意义

    作者: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RNV)的发生、发展特征,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高强度氩激光光凝兔视网膜,经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光凝后1 wk~2 mo, 光斑区渗出渐增多,FFA渗漏渐增强,范围扩大. 光、电镜下见脉终膜新生血管(CNV)增生长入光斑,大部分位于光斑边缘. 光凝后3~4 mo,光斑区出现瘢痕样物质,荧光渗漏范围渐缩小. 光.电镜下光斑区见大量胶原纤维. 结论 SRNV的眼底改变、FFA、病理组织学之间有明确的相关性. 对分析判断SRNV的发展程度及掌握治疗时机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多肿瘤抑制基因对卵巢癌细胞超微结构及增殖力的影响

    作者: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在经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转染后其超微结构及单个细胞增殖力的变化. 方法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法,对比性观察卵巢癌细胞HO-8910在转染MTS1后单个细胞增殖力的改变,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卵巢癌细胞HO-8910在转染MTS1后其单个细胞的增殖力明显下降,而转染空载体未产生任何影响;同时电镜结果示细胞在转染MTS1后其超微结构亦出现趋向死亡的征象. 结论 MTS1可通过影响卵巢癌细胞的超微结构降低细胞的增殖力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过度生长.

  • bcr3/abl2和c-myb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联用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作者:

    目的探讨多癌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方法用台盼蓝拒染、集落形成、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株和CML骨髓细胞的作用. 结果 c-myb反义寡核苷酸通过促进CML 细胞凋亡,发挥对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的协同作用. 结论多癌基因反义核酸的联合应用可为CML基因治疗提供一项新手段.

  • 肝细胞癌HLA-DR抗原的表达及干扰素对其增强作用

    作者: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表达情况,以及干扰素(IFN)对其调节作用. 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L A-DR在46例人肝癌组织和4种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 HCC-9204, BEL-7402 和HHCC )的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分别检测IFN-γ或IFN-α刺激前后HLA-DR在上述4种肝癌细胞系以及正常人肝细胞系QZG的表达情况. 结果 39.1%(18例/46例)的肝癌组织肿瘤细胞可表达HLA- DR,而在癌旁非肿瘤细胞均为阴性;4种肝癌细胞系都基本不表达HLA-DR;IFN-γ或IFN -α刺激之后,上述5种细胞系的HLA-DR表达都有所增强,并且QZG不如肝癌细胞明显,IFN-γ的作用强于IFN-α. 结论肝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表达HLA-DR,但是培养的肝癌细胞系基本上不表达;IFN可以上调肝癌细胞对HLA-DR的表达.

  • 卵巢上皮性肿瘤Cyclin D1及pRb的表达与其良恶性关系

    作者: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Cyclin D1, pRb的表达水平与其良恶性的关系. 方法卵巢上皮性肿瘤石蜡切片Cyclin D1, pRb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在137 例组织切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58%(49/84);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5%(9 /20);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6%(6/23);正常卵巢组织仅有1例呈弱阳性表达,占10%(1/10) ,秩和检验P=0.0016;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织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卵巢上皮性癌不同临床期别、不同病理分级比较,随期别及分级的增高,Cyclin D1的表达增加(P<0.05,P<0.01). 84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pRb阳性表达率40%(34/84);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为65%(13/20);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为78%(18/23);正常卵巢组织呈弱阳性表达80%(8/10),秩和检验P=0.0933;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内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的pRb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00). 结论 Cyclin D 1及pRb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恶性程度及病情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 Ti-75合金铸造后挠度的研究

    作者:

    目的通过对Ti-75合金铸造后挠度的测试分析,选择Ti-75合金临床应用的合理厚度. 方法参照美国ADA关于义齿基托树脂材料挠度的标准, 对Ti-75合金的挠度进行了研究,并对Ti及Ti-6Al-4V合金以及临床常用的Co-Cr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 Ti-75合金,纯钛及Ti-6Al-4V合金在厚度为0.65 mm左右时能够达到义齿基托挠度的标准. 钴铬合金在0.57 mm左右时即可达到标准要求. 结论在临床利用Ti-75合金制作基托时, 厚度应选择0.65 mm左右.

    关键词: Ti-75合金 挠度
  • 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酶H基因表达及鉴定

    作者: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酶H(HBV-RNaseH)为该病毒生活周期中负链DNA合成所必需,获取该基因片段及其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创造条件. 方法以 HBV全基因片段为模板,PCR方法定位扩增HBV-RNaseH特异性片段,连接于pT7Blue克隆载体 ,酶切鉴定并测序后克隆于pGSTag载体进行原核表达. PAGE电泳及Western杂交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PCR扩增产物及载体中插入片段与已知序列相同;Western杂交结果表明,所表达产物为GST与RNaseH的融合蛋白. 结论 HBV-RNaseH基因的成功克隆及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乙肝患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 HPV16 E6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诱导SiHa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

    目的探讨HPV16 E6反义寡核苷酸(AE6)对宫颈癌细胞SiH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应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MT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DNA电泳及流式细胞术(FCM)研究AE6对SiHa细胞生长抑制、超微结构改变、核酸及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结果 AE6 1~40 μmol.L-1对SiHa细胞抑制率为9. 9%~60.3%,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AE6 20 μmol.L-1作用72 h,Si Ha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呈梯状带型. AE6 5, 10, 20和40 μmol.L-1作用72 h后, SiH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 7.9%, 8.1%和19.7%. 结论 HPV16 E6基因与 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AE6可通过诱导SiHa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它的分子克隆有助于阐明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 基因p16及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交界性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癌,19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生,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基因p16, Cyclin D1的表达. 结果 p1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0%,在交界性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8%,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无表达,正常、交界性及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 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联. 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呈明显阳性表达 ,表达率57%,定位于细胞核,在交界性子宫内膜病变中阳性率为21%,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无表达,正常、交界性及恶性子宫内膜组织表达差异明显(P<0.05).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均无关,但有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临床期别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结论 p16, 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 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及其蛋白的研究

    作者:

    目的研究细胞间隙连接蛋白基因connexin43及其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从核酸及蛋白水平探讨三者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生中的相关关系. 方法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和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37例子宫平滑肌瘤、 20例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 ,cx43 mRNA及其蛋白、ER、PR的表达规律. 结果 cx43 mRNA及其蛋白、 ER、 PR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水平, 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c x43 mRNA及其蛋白在子宫平滑肌瘤中的过度表达,是子宫平滑肌瘤发生过程的重要事件,与 ER、PR水平升高呈现一致性,为进一步揭示子宫平滑肌瘤的复杂分子机制、寻求可靠的早期标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核素闪烁显像与超声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对照研究

    作者: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乳腺闪烁显像(SMM)与超声(US)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 (CDFI)两种方法对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包块良恶性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67例临床拟诊乳腺肿块的患者分别进行了99Tcm-MIBI(740 MBq) SMM和US+CDFI乳腺前位及侧位显像, 并且两种结果分别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 结果 SMM对67例乳腺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 86%和88%,而US+CDFI分别为92%, 81%和85%,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但对25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查结果发现,SM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71%, 90%及80%,而US+CDFI分别为57%, 81%和68%. 结论 SMM和US+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SMM对检测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优于US+CDFI.

  • 电磁脉冲和电离辐射对人肠上皮细胞存活率影响的异同

    作者:

    目的研究人源性细胞在电磁脉冲(EMP)及电离辐射作用后的生物效应. 方法用电磁脉冲发生器和60Co-γ线分别照射人肠上皮细胞,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受照细胞的存活程度. 结果电磁脉冲(EMP)作用后, EMP电场场强为90 kV.m-1时,随着脉冲次数增加(1~15次)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以15次组为明显(P<0.01),该组细胞于照后96 h,其存活率仅为对照组的80.0% (P<0.01);电离辐射作用后(4~12 G y范围内),随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24 h时各组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 但9 6 h时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电磁脉冲和电离辐射均可降低细胞的存活率,随照后时间的延长,前者呈回升趋势,后者则呈进行性降低.

  •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Arg57Gln/Cys203Tyr复合杂合子鉴定

    作者:

    目的调查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CM)患者NADH-细胞色素 b5还原酶(b5R)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RCM患者b5R基因的cDNA全部编码序列;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Msp I和Rsa I酶切分析患者及其母亲的b5R基因组DNA扩增片段. 结果患者的b5R基因存在Arg5 7Gln(CGG→CAG)和Cys203Tyr(TGC→TAC)复合杂合型突变;突变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前者来源于母亲,后者来源于父亲. 结论在国内外首次发现I型RCM患者的b5R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型突变.

  • AhR基因缺陷与野生型小鼠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能神经元的不同形态特征

    作者:王凌;汉江;段晓莉;王百忍;鞠躬

    目的阐明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能神经元与免疫功能之间的联系.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具有免疫功能缺陷的芳香烃受体(AhR)基因缺陷小鼠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能神经元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 结果 AhR基因缺陷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催产素能神经元突起增多、增粗,许多粗大的纤维穿行至第三脑室室管膜下. 基因缺陷小鼠的下丘脑垂体束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更加密集,纤维增粗. 结论 AhR基因缺陷小鼠下丘脑催产素能神经元发生了塑性变化,提示催产素能神经元在神经免疫调节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Cx43蛋白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

    作者: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在人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表达, 及其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以及L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荧光传输技术,研究维甲酸作用对HeLa细胞Cx4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生长状态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调节作用. 结果 HeLa细胞经维甲酸处理后, 流式细胞仪分析, Cx43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Cx4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计数率由1.9%上升至26.3%;HeLa细胞生长明显受抑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恢复. 结论维甲酸可通过上调Cx43蛋白在H eLa细胞中的表达,使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得到恢复,实现对宫颈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 钙拮抗剂MN9202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

    作者:

    目的研究MN920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3-甲酯-5-正戊酯)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MN9202 1, 3和5 mg.kg-1 组. 每日记录饮食 ,体质量;每月测量血压. 3 mo后测血浆胆固醇(CT),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主动脉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高脂组CT,LDL-c, MDA明显升高. MN9202 3 mg.kg-1和MN9202 5 mg.kg-1组CT值从(10.7±1.6) mmol.L -1分别降到(6.9±2.4) mmol.L-1和(5.2±2.1) mmol.L-1 ,LDL-c从(7.6±2.0) mmol.L-1分别降到(3.1±1.0) mmol.L-1和(2.6±1.3 ) mmol.L-1. MDA 从(2.9±1.0) mmol.L-1分别降到(1.4±0.9) mmol.L -1 和(1.2±0.7) mmol.L-1. 组织形态学显示, 高脂组动物主动脉壁不完整, 内皮细胞出现空泡, 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见脂滴. MN9202 5 mg.kg-1 组的上述变化较对照组和其他给药组明显减轻. 结论 MN9202抗高脂血症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机制, 可能与降低血浆CT和LDL-c及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 Cyclin D1,p16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

    目的研究Cyclin D1, p16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Cyclin D1, p16的表达. 结果 Cyclin D1表达具有明显趋势性,恶性肿瘤组高(49/84, 58.3%),随病情进展(正常卵巢组织-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上皮性癌),表达呈上升趋势 (分别为10.0%;26.1%;45.0%;58.3%),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织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p16蛋白表达随病变发展表达率升高,正常卵巢组织组10.0%(1/10),良性肿瘤组17.4%(4/23),交界性肿瘤组45.0%(9/20 )及恶性肿瘤组65.5%(55/84),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卵巢组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Cyclin D1与p16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r=0.50031). 结论 Cyclin D1和p16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癌变过程中,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反映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相互拮抗、抑制的机制.

  • 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大鼠神经损伤后脊髓GAP-43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冰水;罗二平;易南;王建波;王晓莉;王虹

    目的研究15 mW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脊髓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GAP-43)表达的影响. 方法 96只雄性S D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15 mW半导体激光照射神经损伤部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内GAP-43表达的变化. 结果 1 wk内激光照射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第2周和第4周时激光照射组脊髓内GAP-4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第8周时激光照射组较对照组脊髓内GAP-43表达稍低. 结论 15 mW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引起损伤神经后大鼠脊髓中GAP-43表达的变化,有促进完成神经再生的作用.

  • 切割bcl-2 mRNA核酶诱导人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

    目的研究切割bcl-2 mRNA核酶诱导人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将合成的切割bcl-2 mRNA核酶基因与真核细胞表达载体重组,并用重组后的载体转染人胆管癌细胞,通过光镜及扫描和透射电镜手段,观察转染后的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转染切割bcl -2 mRNA核酶基因的胆管癌细胞出现较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结论该切割bcl-2 mRNA核酶能明显降低胆管癌细胞内bcl-2的表达水平并能够诱导其出现自发性凋亡.

  • 气囊助产对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临床研究--附胎头位置异常120例及臀位60例分析

    作者:

    目的通过对胎头位置异常120例及臀位60例施行气囊助产术研究,可使多数按常规处理应行剖宫产术的胎头位置异常者转化为阴道分娩,还能顺利解决正常体质量之臀位经阴道分娩. 方法运用气囊助产法扩张宫颈与软产道,等于提前模拟胎头作用,排除或减少胎儿通过软产道的阻力,为顺利分娩提前创造了良好条件. 结果胎头位置异常组经阴道分娩率为94.2%,剖宫产率为5.8%(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8.3%,剖宫产率为91.7%,P<0.01),臀位经阴道分娩率为100%(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11.7%,剖宫产率为88.3%,P<0.01). 结论运用气囊助产不仅明显缩短产程,还能促进多数胎头位置异常者及正常体质量之臀位能自然经阴道分娩,故气囊助产术是提高阴道分娩质量并降低剖宫产率的新型助产方法.

  • 缺碘地区听力障碍弱智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的特点

    作者:

    目的寻找缺碘地区儿童精神运动功能与听力纯音听阈的相关性. 方法精神运动功能检查,听力纯音听阈检查. 结果检查对象的精神运动功能与听力纯音听阈呈负相关趋势;听力障碍弱智儿童的精神运动功能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而听力正常弱智儿童的精神运动功能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结论在亚临床克汀病诊断中,以听力障碍和精神运动功能障碍两项指标同时作为神经系统损伤的诊断指标,将会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

  • 参附注射液对兔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n=6)即保护组,B组(n=6)即治疗组,C组(n=6)即对照组 . A组和B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内或再灌注30 min内持续恒速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10 mL.kg-1 ;采用肾下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20 min);术后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记录1,4,8,12,2 4和48 h神经功能评分,48 h处死动物后取脊髓(L5~7)标本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各时间点A组和B组均明显多于C组(P<0.05),A组和B组间则无差异;再灌注48 h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A组和B组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间无差异. 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脊髓缺血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与观察颅内肿瘤生长

    作者:

    目的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行一般观察和MRI检查以确定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寻找简易判定颅内肿瘤大小的可靠指标.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 ,应用立体定向法将含10 g.L-1琼脂糖和1×106 C6细胞悬液10 μL注入大鼠右脑尾状核. 接种后行一般观察和MRI 检查,对5组接种大鼠分别在第10,15,20,25日和自然死亡前做主动脉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 对脑组织和肿瘤标本进行切片观察和HE染色. 结果 50只接种大鼠均有脑内肿瘤生长(100% ),远处和颅外转移率为0~4%. 结论成功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接种后脑内肿瘤呈球状生长,很少出现颅外转移. 大鼠的生存时间可作为判定颅内肿瘤生长大小的指标.

  • 反义I型内皮素受体抑制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

    作者:

    目的应用反义技术研究I型内皮素受体反义寡核苷酸(ETA-ODN)对人类子宫肌瘤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取人子宫肌瘤细胞培养传代,经鉴定后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的ETA-ODN片段,观察反义片段的膜透性及细胞生长计数和细胞增殖情况,并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ETA蛋白合成. 结果①培养后12 h即可见地高辛标记的反义片段进入细胞并逐渐增多;②15 μmol.L-1浓度的ETA-ODN对子宫肌瘤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生长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③15 μmol.L -1浓度的ETA-ODN对ETA蛋白合成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ETA-ODN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以及ETA蛋白合成;ETA介导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生长增殖过程;ODN通过反义机制实现对ETA蛋白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hTERT基因反义核酸对8910卵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目的研究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 方法采用TRAP-ELISA检测8910卵巢癌细胞在反义核酸处理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hTERT基义反义核酸能有效抑制8910细胞端粒酶活性. 结论 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 人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强度

    作者:薄斌;周树夏

    目的研究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生物力学性质,分析应变率和骨密度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的影响. 方法以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定,然后制成标准试件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压缩,应变率分别为0.0005, 0.005, 0.05, 0.5 s-1,获得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颌骨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 应用Origin 5.0软件在PC机上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下颌骨在0.0005, 0.005, 0.05, 0.5 s-1的压缩应变率下的极限强度分别为(103 ±17), (120±15), (134±17)和(150±10) MPa;弹性模量分别为(2800±189), (3627±34 5), (4200±835)和(5120±936) MPa;破坏应变分别为(0.061±0.006), (0.056±0.009), (0.050±0.009)和(0.045±0.010) . 结论下颌骨为粘弹性材料, 其生物力学性质和应变率有密切关系, 随着应变率数量级增加, 压缩强度逐渐递增, 而骨密度和压缩强度呈正相关.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湖北株)E7基因在体内和体外的表达

    作者: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湖北株(H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探讨其在哺乳动物体外、体内表达状况,为本地区HPV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PV16E7-HB(已作测序)重组表达质粒;磷酸钙-DNA沉淀技术及基因免疫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HPV16E7-HB)导入NIH3T3细胞及大、小鼠体内;PCR,RT-PCR,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外源目的的基因及其产物(Mrna,蛋白质)进行检测;ELISA法用于检测免疫动物抗血清.结果重组后外源目的基因及载体DNA大小、方向、插入位点均正确;转染细胞2d后RT-PCR出现特异扩增带;细胞涂片可见特异性E7蛋白荧光颗粒分布于胞质中,少数在胞核;基因免疫后肌组织E7-HBDNA持续阴暗性;RT-PCR阳性率大鼠3/3、小鼠1/10;虽然组织切片未能栓出E7蛋白,但基因免疫后第2周小鼠血清栓出了特异性抗E7抗体.结论HPV16E7-HB真核表达质料构建成功,并能够在哺乳动物体外、体内有效表达;基因免疫仅需少量抗原即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

  • 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对含HPV16的SiHa细胞的作用

    作者:

    目的研究特异性反义寡核甘酸对含HPV16的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人工合成2条分别与HPV 16 E6、E7基因起始码互补的反义硫代磷酸化核甘酸及1条随机序列, 用此3种反义寡核甘酸处理SiHa细胞,观察其细胞成活率和细胞蛋白总量的改变. 结果细胞的生长抑制与反义寡核甘酸的量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AntiE6作用48 h和72 h后细胞蛋白半数改变量(ID50)的浓度分别为17 μmol.L-1和9.4 μmol.L-1 左右,AntiE7 的ID50的浓度18 μmol.L-1和10.2 μmol.L-1左右. 对照细胞组及随机序列反义寡核甘酸无抑制作用. 结论此AntiE6, AntiE7能有效地抑制含HPV16的SiH a细胞的生长.

  • 基于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的心电信号检测

    作者:

    目的根据信号奇异点(R波)与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对应关系, 以及QRS波与其模板具有较高相关性, 将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方法应用于心电信号的QRS波检测. 方法小波变换是利用二次样条小波对心电信号按 Mallat算法进行变换. 相关分析方法是定义QRS波的波形模板,计算QRS波与模板的相关系数. 同时还比较了6个检测指标(小波变换正极大值,负极小值,QRS波与模板的相关系数,QR幅度,正极大值/负极小值点之间的斜率,QRS波均值)的相对变化范围. 结果在上述6个指标中,前四项检测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小,这为在检测策略中合理选取检测指标及其阈值提供了参考. 经实际心电数据验证,QRS波正确检测率达到99.99%. 结论采用小波变换和相关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心电信号QRS波检测的正确率.

  • 缓激肽与心肌延迟相缺血预适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探讨缓激肽(BK)的心肌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与延迟相缺血预适应的关系. 方法 2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 Ⅰ组(对照组) :建立动物模型后关胸,24 h后心肌缺血40 min,再灌注60 min. Ⅱ组(缺血预适应组):建立动物模型后心肌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共重复4次,余同Ⅰ组. Ⅲ组(缓激肽组):建立模型后给予BK左室内灌注50 μg.kg -1.min-1,共10 min,其余同Ⅰ组. Ⅳ组(Hoe140组):第1日建立模型后给予Hoe140 10 μg.kg-1 静注,其余同Ⅱ组. 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及缓激肽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心肌危险区面积之比(%)分别为14.1±2.3, 21.2±2.2, 较对照组(33.6±3.1)明显下降(P<0.05),Hoe140组完全抑制了缺血预适应的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 结论 BK对心肌具有延迟相保护作用 ,内源性BK参与了延迟相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

  •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IL-2,sIL-2R及mIL-2R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以及IL-2, 血清游离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2R),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膜结合型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与临床的关系. 方法 3H-TdR参入法测31例卵巢癌患者IL-2产生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水平,APAAP免疫组化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合型IL-2R表达细胞(CD25+细胞). 结果 3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7 d,IL-2产生能力降低,sIL-2R水平增高,与术后第6疗程化疗结束后4 wk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临床Ⅲ~Ⅳ期患者IL-2活性低于Ⅰ~Ⅱ期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CD25+细胞均为个别阳性 ,各组间无差异;术后复发的5例患者血清sIL-2R持续增高. 结论对IL-2及sI L-2R的定期检测,有助于观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变化,为其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结肠癌中p73基因改变的意义

    作者:

    目的研究p73基因在结肠癌中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40例结肠癌及其癌旁非癌组织中p73基因突变,采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p73基因的表达. 结果①PCR-SSCP检测出7例存在p73等位基因缺失,未见突变;②定量RT-PCR检测出33例结肠癌呈高表达,7例呈中等表达;非癌组织中26例呈低水平表达,14例呈中等水平表达;p73基因在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p73基因以等位基因缺失、高表达方式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

  • 套管针经脐缘穿刺行卵巢癌腹腔化疗41例

    作者:

    目的简化腹腔穿刺方法,提高卵巢癌腹腔化疗的效果. 方法将静脉套管针距脐缘0.5 cm处刺入腹腔,拔出针芯,接通输液管并灌注化疗药. 结果经2 71次穿次, 所有穿刺均1次成功,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其临床缓解率为87.8%,明显高于常规腹腔化疗方法(P<0.05). 结论在卵巢癌腹腔化疗中, 采用静脉套管针近脐缘单次穿刺的方法,简便,安全,注液速度快,药液弥散广,并可反复实施.

  •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M分泌抑制因子在体外对T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韩卫宁;金伯泉;贾卫;刘雪松;李琦;董邦权

    目的研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M分泌的抑制因子(TLSF JM)在体外对T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以TLSFJM作用于有丝分裂原PHA、蛋白激酶C(PKC )活化剂PMA和同种异体抗原(alloantigen)活化的人或小鼠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 结果 TLSFJM 在体外可诱导PHA/IL-2活化的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 TLSFJM 在体外可诱导alloantigen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凋亡,且把细胞周期阻遏在G1期. TLSFJM 对PMA诱导的人PBMC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也不引起凋亡. 结论 TLSFJM在体外可诱导PHA、alloantigen活化的T 细胞凋亡.

  • Ⅰ型内皮素对人类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作用

    作者:

    目的研究Ⅰ型内皮素(ET-1)对人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方法取人子宫肌瘤细胞培养传代,加入1.0 μmol.L-1 ET-1培养, 1~4 d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分别应用125I-ET-1放射免疫结合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ET-1受体(ETA)和Ⅱ型内皮素受体(ETB)蛋白合成. 结果 ET-1刺激1~3 d后细胞数明显增多. ET- 1处理后细胞3H-TdR参入量明显增加,其变化趋势同细胞计数. 在培养细胞内检测到ETA蛋白,合成量随ET-1的加入而增加,第4日达大值. ET-1刺激前后所有细胞中未检测到ETB蛋白产物. 结论 ET-1促进子宫肌瘤细胞的生长和DNA合成;ETA介导了E T-1促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 活血通脉片对高血压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62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 分为活血通脉片组(n=31)和藻酸双脂钠组(n=31),分别给予活血通脉片和藻酸双脂钠,于服药前,服药4 wk测定患者血清TC, TG, HDL-C, LDL-C, 血液流变及细胞流变相关指标. 结果活血通脉片能降低TC, LDL-C (P <0.01), 可明显降低血清TG水平、升高HDL-C (P<0.05), 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性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P<0.05~0.01),其作用强于藻酸双脂钠组. 结论活血通脉片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可明显改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细胞流变异常状态 ,可用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 反义核苷酸对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的逆转作用

    作者:

    目的探讨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对HPV16阳性人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 方法人工合成3段18-mer的反义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1-3. 其中,AS-ODN1(AE6), AS-ODN2(AE7)分别与HPV16E6, E7开放读框起始码及其侧翼序列互补,AS-ODN3为一随机序列. 分别用3种反义寡核苷酸处理整合有HPV16基因组的宫颈癌细胞SiHa. 通过生长曲线测定、3H-TdR参入试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SiHa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 结果 AE6及AE7均抑制了SiHa细胞的生长速率和DNA合成,但对HPV16阴性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无明显影响;经AE6及AE7处理后的SiHa细胞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数减少;随机序列对SiHa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 结论通过特异性抑制E6, E7基因的表达,反义寡核苷酸对HPV16阳性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 活血通脉片对实验性SD大鼠急性血瘀证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活血通脉片(HXTMT)对SD大鼠急性血瘀证的影响. 方法用HXTMT混悬液给予SD大鼠灌胃1 wk, 第7日同时对大鼠皮下注射2次1 g.L-1肾上腺素0.2 mL,其间进行1次寒冷刺激(冰水,0℃) 5 min,于第8日晨复制成血瘀实验模型,并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各指标. 结果 HXTMT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η b)、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b)(P<0.01)及红细胞比容(HCT)(P<0.05);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EET)(P<0. 05),提高红细胞电泳率(EEM)(P<0.01);亦能明显增强红细胞变形性(DI)(P<0.05),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A I)(P<0.01). 结论 HXTMT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能防治高粘血症和缺血性心脏病.

  • 化疗药物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hTERT的mRNA表达

    作者:

    0 引言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天然末端. 端粒酶是催化增加染色体末端端粒重复序列反应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由R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其RNA有与端粒互补的模板及3端粒引物的识别位点;其蛋白质部分即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具有以RNA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作用. 端粒酶催化亚基的编码基因是于1997年由Nakamura等[1]及Meyerson等[2]两个小组几乎同时新克隆并分别命名为hTRT和hEST2,后统一命名为hTERT.近年来有关端粒酶的研究虽然已经较为深入,但关于药物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表达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我们采用定量RT-PCR技术,对足叶乙甙(VP-16)诱导HL-60细胞出现早期凋亡前后的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mRNA表达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白血病 凋亡 端粒酶
  • 多发性骨髓瘤Bcl-2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

    0 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 有关骨髓瘤细胞bcl -2基因的表达, 国外研究较少, 结论亦不甚一致, 而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 为此,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探讨了11例MM骨髓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与定位, 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 CD80和CD86在肝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

    0 引言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实质器官肿瘤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 这种免疫应答的产生至少涉及2种信号. 其一由MHC与特异性抗原的复合物与TCR相互作用提供, 其二由共刺激分子提供. 在适当的条件下,共刺激分子B7家族与MHC Ⅰ,Ⅱ类分子在肿瘤细胞上的共同表达,可以在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肿瘤的免疫排斥中引起T细胞亚群的成功活化. 不表达CD80和CD86的肿瘤细胞是没有免疫原性的[2]. 因此,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HCC)、癌周组织(pericancerous tissuse, PCT)及肝硬化(LC)组织细胞中C 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进行检测,以了解其在抗肝癌免疫中的作用和意义.

  •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

    0 引言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 SCL-90)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和科研, 用它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能较好的反应受试者群体心理健康状况[1]. 军校大学生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研究其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学员的素质教育提供基础资料,这对军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苯酚-硫酸法改用酶联免疫测定仪快速测定多糖组分

    作者:

    0 引言苯酚-硫酸法测定单糖和多糖的方法[1]及其改良方法[2]已成为多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多糖分离纯化中常利用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多糖样品,逐管收集各分部流出液(一般要收集数十管至数百管),经苯酚-硫酸法衍生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由于后者每批一般多只能测定三、四个样品,费事费时、损失样品较多等缺点,我们参考改良苯酚- 硫酸法,改用酶联免疫测定仪进行比色测定,建立了快速测定多糖组分的方法. 测定多糖组分的同时,采用Serva blue G染料结合法[3]还可快速测定多糖组分中的蛋白质.

  • 单链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

    单链抗体(ScFv)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通过一段连接肽(Linker)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是保持了亲本抗体的抗原亲和活性和特异性的小功能性抗体片段. 与完整抗体IgG及抗体Fab段相比,具有在非靶向组织中滞留时间短、免疫原性低、血液清除快、肿瘤穿透力强、可在细菌中很经济地生产并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与其他效应分子连接的抗肿瘤融合蛋白等优点. 因此ScFv成为将药物、毒素、放射性毒素导向肿瘤的很有价值的分子,在治疗和诊断试剂的发展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 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

  •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

  •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细胞因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

  •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C末端细胞毒T细胞表位的动力学分析

    作者: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抗肺癌作用的研究

    作者:

  • IL-12及HBV基因疫苗共同免疫小鼠的效果

    作者:

    关键词: 基因疫苗 免疫
  • 高空减压病概率模型

    作者:

    关键词: 高空减压病
  • 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

  • 脑脊液胆碱酯酶测定对血管性痴呆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

  • 蛋白激酶A介导慢性压迫背根节神经元的肾上腺素能兴奋反应

    作者:

  • 更年期综合征新药佳蓉片

    作者:

    关键词: 更年期 新药
  • 肝炎新药五灵丸

    作者:

    关键词: 肝炎 新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