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等比重布比卡因脊髓麻醉在成人单纯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猛杰

    阑尾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外科医生接触多的一种手术。随着麻醉技术的逐渐成熟,硬膜外麻醉连续性和可控性好,已成为阑尾切除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法之一。但由于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较长,成人单纯阑尾切除手术时间短,且多为急诊,麻醉要求起效快,阻滞完善,所以近10年来我院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脊麻方法进行成人单纯阑尾切除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剖宫产产妇脊髓麻醉后保持左侧卧位6min对血压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文海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前脊髓麻醉后保持左侧卧位6 min 对产妇血压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4例拟实施剖宫产产妇分为左侧卧位组(麻醉成功后保持左侧卧位6 min)和仰卧位组(麻醉成功后立即仰卧位)各47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变化情况、高镇痛平面、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麻醉前左侧卧位组和仰卧位组产妇的基础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后3 min、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 仰卧位组产妇的 SBP、DBP 较麻醉前下降显著,HR 升高显著( P ﹤0.05),而左侧卧位组产妇的 SBP、DBP、HR 值则比较稳定。左侧卧位组产妇的镇痛平面达到 T6的时间(8.61±1.32 min)显著长于仰卧位组产妇(7.28±1.04 min);两组产妇的切皮至新生儿娩出时间、新生儿 Apgar 评分、脐动脉血 pH 值、脐动脉血 BE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左侧卧位组产妇的面色苍白发生率、恶心呕吐率、胸闷率、麻黄素使用率均显著的低于仰卧位组产妇( P ﹤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产前脊髓麻醉后保持左侧卧位6 min 对产妇血流动力学、血压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同时可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及麻黄素使用率。

  • 0.75%罗哌卡因脊髓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龙慧;王忱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手术时罗哌卡因脊髓麻醉(脊麻)的量效关系.方法 选择180例下腹部择期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组(R1、R2、R3组)、B组(B1、B2、B3组)(n=30例),蛛网膜下隙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原液.评估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脊麻的麻醉效果和同浓度同剂量的布比卡因相似,运动阻滞开始晚,持续时间短,消退快;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的发展和持续时间及脊麻的成功率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的例数并没有随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比同浓度同剂量的布比卡因脊麻发生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罗哌卡因脊麻在高龄患者手术方面,呈现出一定优势,用于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硬膜侧前间隙注药致超长脊髓麻醉3例报告

    作者:张宽平;杨以平

    硬膜侧前间隙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惯用方法.但是若有疏忽则可能发生脊髓麻醉,因所用药物不同可出现脊髓麻醉时间超长,因此应预以高度重视.我院自2000年~2005年间发生3例,特报告如下.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世萍;彭成为;郑敏;薛锐;付俊;钟和英;王清秀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30例72岁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组,n=16)和硬膜外组(EA组,n=14),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阻滞平面及注药前、注药时、注药后15min、30min及术毕几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DB)、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CSEA组麻醉过程比EA组平稳,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镇痛完善,肌松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结论 CSEA用于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只要应用得当,可达到安全可靠、满意的麻醉效果.

  • 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晓波;王晓峰;徐涛;曹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过程中,高频电刀环电流透过膀胱壁刺激闭孔神经会引起大腿内收肌强烈收缩,严重影响手术进行,甚至造成膀胱壁穿孔,全麻或脊髓麻醉亦无法阻止其发生.

  • 尿道海绵体麻醉在前尿道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钢;王祥卫;易善红;张荣贵;刘为池

    临床上尿道内切开或探条扩张治疗前尿道狭窄一般在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全麻)下进行,极少数采用尿道表面麻醉.本研究采用尿道海绵体麻醉下对31例男性患者行前尿道狭窄的外科处理,结果如下.

  • 脊髓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肾移植麻醉效果的相关问题

    作者:张晔;李树人

    脊髓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既可发挥脊髓麻醉作用快、肌肉松弛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硬膜外导管注药补充和增加麻醉平面及麻醉时间,便于术后镇痛的实施[1-3].我们于2000年至2002年在574例次肾移植手术中应用CSEA,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 主要危险探讨

    作者:齐晓飞

    目的 探讨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22例来本院骨科和普外科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前者行0.12%布比卡因进行低比重脊髓麻醉,后者行0.75%布比卡因进行脊髓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及出现并发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麻醉平面低(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出现并发症低血压19例和26例、恶心呕吐18例和27例、心率减慢9例和18例、呼吸抑制3例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分别为15例和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可能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危险,在临床中应尽量避免.

  • 脊髓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李甦

    目的 比较脊髓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方便选取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脊髓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 .结果 研究组在围术期和术后的恶心/呕吐(2.38%、2.38%)和寒战(4.76%、2.38%)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01、4.34、4.11、3.97,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6、12 h及24 h的VAS疼痛评分[(24.98±6.77)分、(35.87±7.49)分、(32.76±9.31)分、(31.39±8.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9.37、5.04、5.72、5.66,P<0.05).结论 脊髓麻醉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可以有效降低围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效地控制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定位器引导脊髓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颖;王兆杰;凤婧;李胜锋;王安奎

    目的 观察定位器引导脊髓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探讨其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定位L3-4棘突间隙,由定位器引导,用25G脊麻针经旁正中人路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在5~ 10s内向头端注入0.5%等比重布比卡因1.8~ 2.2ml,改为平卧位.B组由定位器引导用22G脊麻针穿刺.C组用硬-脊联合穿刺针经正中入路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B、C组穿刺间隙、脊麻用药及注药速度同A组.记录麻醉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的次数、麻醉效果;记录穿刺时神经异感及术后短暂神经症状(TNS);记录术后穿刺点疼痛、头痛(PDPH)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A、B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A、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P<0.05).A、B、C3组穿刺过程中神经异感发生率分别为1.1%、1.9%和20.0%,A、B组低于C组(P<0.05).3组的麻醉优良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术后穿刺点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A、C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A、B组术后TNS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定位器引导脊髓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 脊髓麻醉失败——机制、处理和预防

    作者:胡光祥;陈永权

    尽管脊髓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是一种被看作非常可靠的局部神经阻滞方法 ,但失败的可能性人们早巳认识,并且处理一个脊髓麻醉不完善的患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将脊髓麻醉风险降到低,麻醉医师必须知道麻醉失败的可能机制.脊髓麻醉失败的机制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腰椎穿刺术的问题;制剂和注射溶液的错误;药物通过脑脊液扩散不充分;药物作用神经组织的失败和其他因素对麻醉效果判断.本文对脊髓麻醉失败的机制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予以综述.

  • 超声影像学技术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张春雷;景晨萌

    1 对麻醉操作的作用无论是剖宫产麻醉还是分娩镇痛都以椎管内阻滞为主要方式,妊娠使产妇脂肪向心性堆积,背部骨性标志消失,定位不清,腰椎过度前凸,硬膜外间隙加深变窄,依靠触诊髂脊联线行椎体水平的临床估计已被证明往往是不准确的[1],并且与是否肥胖无关[2].行脊髓麻醉应在L3-4,B超显示孕期至少6%妇女髂脊联线高于L3,而麻醉医师临床触诊评估的间隙水平往往存在高出至少一个椎体水平的误差,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腰椎间隙和神经损伤的风险增加,依靠超声可以降低误识别的几率.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股神经阻滞操作及镇痛效应的影响

    作者:徐懋;王军;张利萍;李民;郭向阳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操作过程和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4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前组(PRE组,n=30例)和CSEA后组(POST组,n=30例),PRE组在CSEA前实施CFNB穿刺置管,POST组在CSEA后实施CFNB置管,2组在术毕给予1%利多卡因10 ml作为负荷剂量,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5 ml/h实施镇痛.记录CFNB所需时间、患者满意度,穿刺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6、12、24、36、48 h的VAS评分、总体满意度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OST组股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为(10.5±2.5)min,明显低于PRE组(13.4±3.0)min(P<0.05),POST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PRE组(P<0.05);POST组穿刺时的VAS评分低于PRE组[(0.8±0.2)vs(3.4±0.5)](P<0.05),2组其余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总体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后行CFNB,效果确切,患者更为舒适,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是较CSEA前行CFNB更好的选择.

  • 不同液体扩容改善脊髓麻醉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国龙

    目的:分析在脊髓麻醉后的剖宫产手术中输注不同液体扩容后的低血压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6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即甲、乙、丙、丁四组。所有产妇均在脊髓麻醉后行剖宫产手术,并分别匀速、快速注入复方氯化钠及快速注入聚明胶肽、羟乙基淀粉等液体,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比较四组患者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甲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手术中脊髓麻醉后马上输注液体扩容,均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其中胶体液扩容后的效果更好。

  • 椎管内麻醉的护理配合

    作者:严群

    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麻、腰-硬联合麻醉三种方法,它广泛运用于剖宫产及下腹部、会阴部、下肢等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成为临床上麻醉医生常用的麻醉方法.据我院1999年至今统计,椎管内麻醉占总麻醉例数的60%左右.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适应各种麻醉方法,尤其是常用方法,默契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椎管内麻醉的护理工作.

  • 1%利多卡因脊髓麻醉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琳

    我们选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前列腺电切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1例利多卡因局麻引起脊髓麻醉的急救护理

    作者:茅菊平;丁小萍

    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的局部,使机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也可被阻断,这种阻滞是可逆的.鞘内注射是防治淋巴瘤患者中枢浸润的良好方法.我院于2008年4月收治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利多卡因局麻后进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出现脊髓麻醉的症状,经过10 h的紧急救护,患者转危为安并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 小剂量脊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苏永军;方惠;王燕

    2008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脊髓麻醉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年龄75~103岁,全髋关节置换手术5例,半髋关节置换术8例,男11例,女2例.ASAⅠ或Ⅲ级,体质量43~85 kg,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4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肺气肿1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心肌缺血2例,全部病例EF值(射血分数)均低于60%,,时间肺活量均低于80%,血常规、血糖、总蛋白、肝功能均接近正常范围,术前均行抗凝治疗.

  • 高低比重罗哌卡因的联合应用对脊髓麻醉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特征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鸿莉;晋雅玲;李玲霞;高慧

    目的:探究高比重和低比重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对脊髓麻醉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11月行剖宫产孕妇116名,利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随机分成 A、B 两组,每组各58名。A 组孕妇接受高、低比重罗哌卡因联合脊髓麻醉,B 组只接受高比重罗哌卡因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高平面、达到 T8感觉阻滞水平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1 min 和5 min 时的 Apgar评分与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A 组孕妇的感觉阻滞水平明显低于 B 组(T6[T6-T7]vs T3[T2-T4]),达到 T8感觉阻滞水平所需要的时间更长(8±2.0 min vs 6±1.8 min),且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另外,A组孕妇低血压(15% vs 59%,P <0.001)、恶心(10% vs 41%,P =0.002)和呕吐(3% vs 18%,P =0.022)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B 组。结论高比重(4 mg)和低比重(6 mg)罗哌卡因联合使用通过延长麻醉诱导时间和降低感觉阻滞水平能明显降低剖宫产孕妇脊髓麻醉后低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