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作者:陶涛涛;屠文展;蒋松鹤

    近年来,随着诱发电位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也称诱发反应(evoked response),是指给予神经系统(从感受器列大脑皮质)特定的刺激,或使大脑对刺激(正性或负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与刺激有相对固定时间间隔和特定位相的生物电反应,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状态,并与复杂的心理、生理因素相关.

  • 强脉冲噪声暴露豚鼠耳蜗传出神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定量分析

    作者:孙建和;李兴启;胡吟燕

    目的强脉冲噪声暴露后,豚鼠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chlear action potential,CAP)阀值提高,按不同的阈移分为五组:0~5 dB(6只);10~15 dB(5只);20~25 dB(11只);30~35 dB(7只);55~60dB(5只)以及正常对照组6只豚鼠.方法用Image-pro plus图象分析软件,人机交互对话方式对各组耳蜗铺片观察耳蜗传出神经末梢处病变的长度、传出神经末梢数目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灰度表示)进行测量.结果不同阈移组间耳蜗病变长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各实验组耳蜗传出神经末梢计数随阈移增大而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AChE灰度值变化多集中在第二圈,第二圈传出神经末梢个数与该圈AChE活性呈正相关(r=+0.75);第二圈AChE灰度值变化与CAP阈移相关,即CAP阈移愈大,AChE灰度值愈大(活性降低),反之亦然.结论生理的变化与形态学计量的变化是相一致的.

  • 外周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中脊髓μ-阿片肽受体数量的减少与机械性触诱发痛有关

    作者:王彦

    韩国科学家近期的一次实验结果表明,周围神经元受到伤害后引起的脊髓μ-阿片肽受体减少与机械性触诱发痛有关.他们通过切断大鼠尾部的支配神经建立实验模型,根据2周后的von Frey诱发反应,将模型大鼠分为两组,即触诱发痛组和非触诱发痛组.试验者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发现,触诱发痛组大鼠脊髓μ-阿片肽受体含量的减少量大于非触诱发痛组.

  • 早期脑梗死的临床与脑磁图诊断3例报告

    作者:张维娜;张玉欣;陈淑霞;赵宝华

    1 一般资料例1,男,53岁,主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4天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伴右侧上下肢无力,右手不能持物,行走困难.查头颅CT示"左基底节区左顶枕叶脑梗死",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血压110/80mmHg,神志清,语言欠流利,面纹对称,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Ⅴ-级,病理征阳性.做脑磁图检查,右侧手区体感皮质位置、大小正常,可见M20及M35.左侧半球未见M20诱发反应,M35反应波幅明显降低.印象:左侧半球体感皮质功能减低(见图1).并做头磁共振(MRI)示左顶枕叶及左基底节区脑梗死.给予脱水降颅压,东菱克栓酶、活血药物及脑细胞保护剂治疗,15天好转出院.

  • 不同视野图形刺激的视觉诱发磁场研究

    作者:张淑倩;叶玉芳;孙吉林;吴杰;贾秀川;李素敏;吴晶;赵华东;刘连祥;吴育锦

    视觉皮质具有与视网膜相类似的拓扑组织结构,所以人类视觉皮质具有处理不同大小的视野刺激相应的功能区,视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为半侧X形交叉是该观点的解剖学基础.在以往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研究中,大致上描述了不同视野刺激时在头皮上记录的诱发电位位置,但无法进一步了解神经元起源的具体位置.近年来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多通道脑磁图(MEG)设备可将神经生理学资料与MR所获得的神经解剖学资料相叠加,为诱发反应皮质的精确定位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利用MEG,描述了不同大小视野图形刺激时视觉诱发磁场(VEF)反应特点和皮质源位置.

  • 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反应特性

    作者:梁勇;王正敏

    目的探讨被动模式下大鼠是否存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及其反应特点,建立测试动物AERP的方法.方法选择正常幼年和成年大鼠为测试对象,麻醉状态下以被动模式进行AERP的测试.比较二组AERP的反应特点,并与被动模式记录的人的AERP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被动模式可测出大鼠的AERP.虽幼年鼠的潜伏期和幅值分别略长于和低于成年鼠,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大鼠AERP的波形与人基本上相似,但反应性和稳定性不如人类.结论大鼠存在着与人类相似的AERP波形,并随年龄有一个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可能较早.大鼠可作为研究AERP神经生理机制的实验动物.

  • 听神经瘤致聋机理——14例(16耳)听神经瘤病人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徐进;刘钅延;陈秀伍;廉能静;刘博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听力损失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14例(16耳)听神经瘤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ABR)、诱发耳声发射测试(EOAE)及CT和(或)MRI扫描。EOAE能引出的4耳还检测其传出抑制功能,ABR不能检测且EOAE不能引出的重度聋(听力损失大于80dB)有5耳行鼓岬刺激试验(PST)。结果:16耳听神经瘤中2耳(12.50%)听力损失源于神经性损害;6耳(37.50%)蜗性损害;8耳(50%)蜗-神经性损害。能引出EOAE的4耳均有传出功能障碍。结论:EOAE可评价听神经瘤的耳蜗功能状态;ABR结合PST能分析听神经瘤的蜗后神经功能。听神经瘤的听觉病理可同时或单独发生于听外周的耳蜗水平、第Ⅷ对颅神经(传入神经)水平和橄榄核耳蜗传出神经水平。

  • 气骨导短音ABR在听力正常成年人中的特性

    作者:商莹莹;倪道凤;李奉蓉;徐春晓

    目的 研究耳科正常成年人气导和骨导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探讨短音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骨导短音ABR对于鉴别听力损失类型的作用.方法 对耳科正常成年人(20例,男/女=10/10)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短音气导和骨导ABR.结果 气导0.5 kHz、1 kHz、2 kHz、4 kHz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分别为(24.8±7.3)dB nHL、(16.1±6.5)dB nHL、(13.5±5.5)dB nHL、(11.9±5.8)dB nHL,分别较对应频率气导纯音听阈高(19.5±9.3)dB、(13.4±6.6)dB、(12.2±6.0)dB、(12.2±7.2)dB,骨导0.5 kHz、1 kHz、2 kHz、4 kHz短音诱发的ABR反应阈为(28.4±9.2)dB nHL、(19.0±7.4)dB nHL、(15.1±7.7)dB nHL、(13.6±6.4)dB nHL,分别较对应频率骨导纯音听阈高(32.0+10.3)dB、(19.4±10.0)dB、(14.2±8.2)dB、(16.1±6.9)dB.各频率气导与骨导短音ABR反应阈无显著性差异.短音ABR的波形与短声ABR相似,随刺激声频率降低,Ⅰ、Ⅲ波引出率降低.短音ABR各波潜伏期均较短声长,且随频率降低,各波潜伏期延长.反应阈强度骨导短音ABR的Ⅴ波潜伏期比气导短音Ⅴ波潜伏期长,其中0.5 kHz和1 kHz该差异具显著性.结论 短音ABR的反应阈可以用于预测纯音听阈,骨导短音ABR的反应阈及短音ABR反应阈的气骨导差有助于鉴别听力损失的类型.

  • 喉性脑干诱发反应的研究现状

    作者:梁建伟;杨强

    喉性脑干诱发反应作为评估喉反射功能的较为客观可靠的检测方法,在对喉周围和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从喉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研究的发展过程、各国有关研究现状、喉性脑干诱发电位的特点和起源以及喉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的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 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的初步探讨

    作者:刘志勇;卜行宽;邢光前;陆玲

    目的寻找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新生儿在出院前接受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测试,通过者予以出院;对未通过者在1个月后再次复查OAE,仍未通过者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检查.所有ABR检查不通过者在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耳声发射测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通过标准:1.5~6 kHz的5个测试频率中的4个信噪比大于6 dB.ABR通过测试的标准为波V反应阈值≤35 dB nHL.结果 2 998例新生儿中2 710位通过出院前的OAE测试,1个月后288例复查OAE,其中263例通过.需要ABR检查者共有 25例,未通过者6例.经过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6例婴儿(占全体新生儿的2‰)有听力损失.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OAE和ABR联合应用的两步筛查法是较合适的筛查模式.

  • 乙醇毒性对胚胎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作者:梁勇;王正敏;屈卫东

    目的以胚胎期的乙醇毒性幼鼠为动物模型,测试不同剂量下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 AERP),探讨乙醇毒性对听觉中枢发育过程中感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母鼠交配后的第8.5天起经灌胃途径给予母鼠75%的分析纯乙醇,分为高、中、低剂量3组,分别给予2.0、1.0和0.1g*kg-1*d-1,总给药天数均为6 d.在幼鼠出生后30~40 d,于麻醉状态下以被动模式进行AERP的测试.选择天龄相当的正常幼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的乙醇对AERP无明显的影响;而中、高剂量的乙醇则对AERP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着量-效关系,表现为测出率降低或反应消失、潜伏期延长、幅值降低和波形不规则,尤以短潜伏期的波为明显.结论乙醇对胚胎期大鼠的听觉中枢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存在着量-效关系,反映了AERP的反应性与听中枢的功能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 正常新生儿和婴儿的短音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稳态反应

    作者:林倩;李兴启;相丽丽;李应会;李慧;聂文英;戚以胜;汪翼

    目的 建立听力正常婴儿短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pip ABR)和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反应阈的正常参考值,研究其听觉发育的生物学规律,并比较两种听力检测技术的频率特性.方法 选取0~6月龄听力正常婴儿80例(160耳),按月龄分为四组:新生儿组、42 d组、3月龄组和6月龄组,每组20例(40耳),男女例数均等,分别记录其短声ABR的潜伏期及在0.25、0.5、1、2、4、8 kHz频率范围内tone-pip ABR和ASSR的反应阈.结果 在70 dB正常听力级短声刺激下,短声ABR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随月龄增加逐渐缩短,波Ⅰ于42 d前、波Ⅲ于3个月前发育变化显著.tone-pip ABR波形与短声ABR相似,Ⅰ、Ⅲ、Ⅴ波潜伏期随频率增加逐渐缩短,波形分化逐渐清晰.不同频率、不同月龄tone-pip ABR和ASSR反应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0.25 kHz外,其余频率tone-pip ABR反应阈均低于ASSR.不同月龄tone-pip ABR和ASSR听力曲线形状相似.结论 0~6月正常婴儿tone-pip ABR的潜伏期和波间期随月龄增加逐渐缩短,而反应阈无明显变化.tone-pip ABR和ASSR均有稳定的频率特异性,tone-pip ABR反应阈低于ASSR,可能更接近主观纯音听阈.

  • 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力追踪分析

    作者:黄丽辉;韩德民;刘莎;莫玲燕;史蕾;张华;刘博;亓贝尔;张微;杨宜林;唐小青;邢锦红

    目的探讨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力变化及其特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14 785名,未通过者106例转诊至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和跟踪随访1年,终以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声导抗和行为测听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认.结果 106例婴幼儿后确认双耳听力正常65例,占61.3%,听力损失39例,占36.8%,2例未接受后听力确认,患儿家长接受了电话随访,占1.9%.39例中传导性听力损失15例(14.2%),感音性听力损失24例(22.6%); 39例中轻度13例(12.3%),中度14例(13.2%)、重度6例(5.7%), 极重度6例(5.7%).本组资料提示,各种听力损失(包括单耳和双耳)的患病率为0.264%(39/14 785).从初诊到后确认,重度和极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的听力基本无改变,而轻-中度听力损失者的听力有改善和正常化的趋势.结论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3个月内的早期诊断和6个月内的早期干预是可行的;轻-中度听力损失者,应进行至少2次以上听力检测和至少6个月以上的跟踪随访,综合分析各项检测结果后才可得出正确诊断.

  • 听性稳态诱发反应在听力异常婴儿的诊断意义

    作者:许政敏

    目的听性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 ASSR)新技术与视觉强化测听(vision reinforcement audiometry, VRA)阈值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探讨听神经病症侯群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10例(20耳)对照组,年龄6~12个月,测得ASSR和VRA的正常阈值.16例(26耳)异常听力组患儿(年龄在3~6个月),根据其所患疾病分为3个亚组:Ⅰ组为早孕感染组5例(8耳),Ⅱ组为窒息缺氧组5例(10耳),Ⅲ组为高胆红素血症组6例(8耳),检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潜伏期、肌反射值与ASSR和VRA及其相关性结果对照.结果Ⅰ组中2例次(2耳次)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5例次(8耳次)DPOAE消失,4例次(6耳次)ABR波Ⅰ潜伏期延长、Ⅰ-Ⅴ波间潜伏期缩短,3例次(6耳次)500 Hz和1000 Hz的镫骨肌反射正常,2例次(2耳次)镫骨肌反射阈偏高,初步推测单纯耳蜗性病变,排除听神经病可能,测得ASSR平均估计阈值与VRA平均阈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5~0.98).Ⅱ组中4例次(8耳次)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消失,其中1例次(2耳次)ABR 波Ⅰ、波Ⅲ、波Ⅴ消失和肌反射消失,3例次(5耳次)ABR波Ⅰ消失和波Ⅲ及波Ⅴ潜伏期延长,以及肌反射消失. 2例次(3耳次)Ⅰ-Ⅲ波间潜伏期延长,肌反射也消失.推测可能为听神经病症侯群(耳蜗至脑干下听觉传导通路受损)伴有耳蜗功能障碍,测得ASSR平均估计阈值与VRA平均阈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2~0.84).Ⅲ组中6例次(8耳次)DPOAE存在,4例次(5耳次)ABR波Ⅰ、Ⅲ、Ⅴ和肌反射消失, 2例次(3耳次)Ⅰ-Ⅴ波间潜伏期延长,镫骨肌反射阈正常偏高,初步分析推测为听神经病症侯群病损在脑干以上,测得ASSR平均估计阈值与VRA平均阈值具有很弱的相关性(r=0.43~0.64),ASSR阈值和VRA阈值不一致,进一步说明这组的病损应该在脑干或皮层.3个亚组的每个频率(0.25、0.5、1、2、4 kHz)平均ASSR和VRA阈值差值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F检验,P<0.05、P<0.01、 P<0.01、 P<0.05、 P<0.05).结论通过ASSR阈值和VRA阈值相关性技术研究或许可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在各种频率听力障碍婴儿的听神经病症侯群(病变高位)、听神经病症侯群伴有耳蜗功能障碍(病变低位)以及单纯耳蜗性病(非听神经病).

  • 2015第二十四届国际诱发反应测听协作组学术年会会议通知IERASG2015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内科学组诱发反应测听协作组

    由国际诱发反应测听协作组(IERASG)主办、韩国听力学协会和韩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承办的IERASG组织第24届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5月10-14日在韩国釜山举行,受IERASG主席John D. Durrant教授和第24届学术年会主办单位韩国听力学协会秘书长兼24届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及大会总秘书长Jun Ho Lee教授委托,希望能够在中国推广和宣传本届学术年会,能够吸引更多中国听力学、耳科及耳内科医学、听力康复等从业人员前去参会,该年会是诱发反应测听领域中世界顶级学术活动。

  • 辅助检查技术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韵;龚树生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梅尼埃病诊断相关的辅助检查越来越多,其中主要包括听力学方面的纯音测听、耳蜗电图、甘油试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前庭功能方面的双温试验、转椅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前庭肌诱发电位等一系列检查,另外还有影像学的钆造影MRI技术.这些辅助中只有纯音测听与梅尼埃病的定性诊断是直接相关的,其他检查研究表明在梅尼埃病中的诊断阳性率各有不同,其中钆造影MRI技术阳性率高.而前庭功能方面的检查呈现的是某一神经通路上的功能状态,仅靠某一项或几项辅助检查不足以对梅尼埃病进行诊断.

  • 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对糖尿病大鼠中枢神经病变的评估作用

    作者:周卓妍;何斯纯;林兴会;郑辉;柏志全;周丽丽;王跃春;姚平

    背景:糖尿病能引起中枢神经病变,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auditory middle latency response,MLR)在糖尿病时的动态变化研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MLR在糖尿病中的变化,探讨MLR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中的作用.设计:用完全随机法,采用实验对照方式,进行纵向观察研究.地点和材料: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室进行实验.用24只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动态观测血糖、MI R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MLR的波峰潜伏期(peaklatency,PL)、波峰间潜伏期(interpeaklatency,IPL).结果:建模后4周实验性糖尿病组MLR的PL(ms)各波延长[P0(7.19±0.97)、Na(11.90±1.53)、Pa(18.77±1.45)、Nb(32.86±3.12)、Pb(50.32±1.68)](P<0.05).6周后出现MLR各波PL、Pa-Pb的IPL[(31.10±1.59)ms]延长(P<0.01).8周后MLR各波PL、P0-Pn[(13.57±1.71)ms],Pa-Pb[(35.17±2.81)ms]IPL均延长(P<0.05或P<0.01).糖尿病组血糖与MLR的PL,IPL各波变化之间无相关,糖尿病组病程与MLR Na,Nb,Pb波PL变化呈正相关. 结论:糖尿病早期MLR出现PL和IPL延长,该变化与病程进展有相关关系,MLR是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的客观灵敏指标.

  • 耳声发射技术在重症监护患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史保轩;刘泽平;马崧;谢伟民

    目的:评估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TEOAE)对重症监护新生患儿进行听力筛查的价值. 方法 : 收集 1995- 05- 01/1998- 04- 30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 617例,男 383例,女 234例.纳入宫内感染、头颈部多发畸形、早产儿、低体质量儿( < 1 500 g)、高胆红素血症者.排除标准:患儿监护人不同参加此研究者.研究对象重症监护新生患儿用英国 Otodynamic公司生产的 ILO-92耳声发射仪进行测试,刺激声为疏波短声,声刺激强度 73~ 86 dBSPL, 刺激方式为非线性模式. 结果:共有 617例进行听力筛查, 10例诊断为单耳和双耳中重度感音性听力下降 , 15例诊断为传导性耳聋. 结论: TEOAE是快速、简单、客观、无创、有效的听力筛查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重症监护患儿先天性感音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 2008/2010新生儿听力筛查变化趋势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风梅;史艳萍

    目的 总结2008-01/2010-12开封市妇产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MADSEN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仪(TEOAE)收集2008-01/2010-12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资料按初筛、复筛及听力损伤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复筛未通过转耳科专业终确诊.结果 初筛漏筛率从12.80%降低到1.55%,未通过率从22.35%降低到10.84%;复筛漏筛率从41.79%降低到5.07%,未通过率为2.16%~3.51%,明显低于初筛;共确诊15例听力损伤患儿.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漏筛率逐年降低,复筛未通过率明显低于初筛,新生儿听力损伤主要分布在经过新生儿病房治疗出院的新生儿.

  • 多焦视诱发电位波形单极与双极记录的差异

    作者:余敏忠;吴德正;胡伟汉

    研究表明多焦视诱发电位可反映对应于视野各部位的客观视功能,然而,电极位置的改变对多焦视诱发电位的波形影响很大.本研究探索单极记录与双极记录的多焦视诱发电位的波形差异,以便为临床使用多焦视诱发电位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对象:正常对照眼30例30眼,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65岁,平均49.5岁.所有正常对照眼的矫正视力大于等于1.0,屈光不正小于±1.50DS和±0.25DC,中心固视,眼底镜检查未见病变.2.方法(1)刺激:采用VERISIV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EDI Company,San Francisco)测量多焦视诱发电位.刺激图形是由16个刺激单元组成的飞标靶图形(图1),刺激单元的面积随离心度的增加而增大,以提高刺激野周边的信噪比和刺激野中央的分辨率.每个刺激单元内充满黑白相间的四边形,在刺激时作黑白翻转.各个刺激单元的刺激翻转分别由一个二极伪随机时间序列(m-序列)控制[1],是随机的和互相独立的,翻转的高速率为75Hz.白色刺激单元的亮度为200cd/m2,黑色刺激单元的亮度为4cm/m2,对比度为96%,刺激图形周边背景亮度为102cd/m2.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