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模型的研究

    作者:邵文雨;朱楠;张海斌;杨宁;高广勇;钱海鑫;杨广顺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太湖猪种的梅山猪行无体外静脉转流条件猪原位肝移植术,观察供/受体手术情况;分别于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和关腹前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凝血功能和部分生化指标测定,记录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 ,明确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不同时期主要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相应的处理原则.结果 顺利完成非体外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15例(手术成功率88.2%),受体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各重要生理指标变化较大,经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处理后,除关腹前APTT和Fg仍异常(P<0.05)外,其他都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 良好的手术技术,积极有效地防止和纠正内环境改变,是稳定建立非静脉转流猪原位肝移植术模型的关键因素;该模型与临床肝移植术的方法 及要求基本一致,有很强的模拟性.

  • 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对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居春光;谢敏;丁义涛;严航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中下腔静脉阻断对机体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阻断肝门及阻断肝门同时阻断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为30分钟与60分钟.于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处取血测血钾浓度变化,同时取心、肝、肾作病理检查.结果:无肝期延长和下腔静脉的阻断均会使血钾浓度变化及机体损伤加剧,尤以无肝期长时间阻断下腔静脉时为甚.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术中无肝期阻断下腔静脉的时间不宜过长.

  • 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1例的配合体会

    作者:杜睿;丁燕

    去年我院成功地为1例肝衰患者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现将其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51岁,因肝癌、肝硬化入院,于2002年11月6日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手术6小时50分钟,无肝期40分钟.

  • 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作者:谢敏;居春光;丁义涛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术中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的可行性。方法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阻断肝门和同时阻断肝门、肝下下腔静脉0 min、30 min和60 min,于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分别取血行生化指标的检测,了解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对机体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无肝期阻断下腔静脉可以①使门静脉血清K+的升高更为明显,且与阻断时间的延长呈正比;②使再灌注后体循环中的谷丙转氨酶(SGPT)和谷草转氨酶(SGOT)明显升高,但与阻断方式和时间无关;③除肌酐(Cr)浓度随阻断时间延长而升高外,尿素氮(BUN)的变化不大。结论 肝移植的无肝期间可以短时间阻断下腔静脉。

  • 肝移植术无肝期及新肝早期血酸碱度变化

    作者:杨吉武;朱新运;罗显荣;邹柳华;李保安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血酸碱度变化.方法 35例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麻醉前做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定直接动脉血压并抽取血液样本,观察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不同时点血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剩余碱(BE)和标准碳酸氢根(HCO-3)变化.结果 无肝前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肝期随着手术时间延长,pH逐渐降低,BE负值加大,出现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新肝早期随着移植肝循环的开放,pH进一步降低,与术前相比,pH、BE、HCO-3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均明显下降(均P<0.01),大多数患者血管开放后PaCO2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 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容易发生较为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且逐渐加重.

  • 517例肝移植手术的护理

    作者:陈淑敏;孟海燕;陈石妹;郑树森

    肝移植手术也已被公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肝移植手术需要经过病肝切除期、无肝期、新肝期3个过程;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多,患者本身情况差极易引起术中代谢功能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新肝失活,甚至死亡等情况出现.因此如何做好肝移植术中护理就显得至为重要.

  •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2例报告

    作者:秦红波;曹浩强;倪全法;孔凡创;费建国;沈亦珏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的改良技术.方法2004年11月和2005年7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2例.结果2例肝移植均取得成功,术中无肝期时间分别为55min、60min,出血量分别为600ml、1200ml,均未出现流出道梗阻,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可以明显降低肝脏流出道梗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具有简化切肝过程、降低吻合难度、强化移植肝的稳定性、缩短无肝期等优点.

  • 生长抑素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余齐鸣;郑树森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病情和手术本身的特殊性,肝移植手术一直存在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肠道淤血水肿明显等棘手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无肝期腹腔脏器静脉压、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加快术后肠功能的恢复等等,是肝移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 原位肝移植术后在ICU的监测和护理

    作者:郑淑敏;苏惠玉

    原位肝移植术是对致命性的肝病病人在切除受体的肝后植入健康的肝脏的一种巨大创伤性手术,手术常伴有大量的出血、渗血、渗液,加上长时间的手术打击,无肝期及新肝的灌注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及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的变化.术后各方面的监护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期远期疗效.我院于2003年7~11月为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术,我们对5例术后患者加强监测及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术后存活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 甘露醇于肝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郝晓燕;梁滨沈;王伟;宋美丽

    目的 观察甘露醇于肝移植无肝期及再灌注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尿量的影响.方法 肝移植患者30例,ASAⅡ-Ⅲ级,分为2组.实验组(n=15):于无肝期内快速输注甘露醇250 mL,进入再灌注期后缓慢静滴甘露醇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n=15):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补充晶体和胶体液.2组患者均于必要时输浓缩红细胞和血浆.分别于门脉开放前20、10 min,门脉开放时、开放后10、20、30 min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m);以及原肝期、无肝期、再灌注期的尿量.结果 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原肝期和再灌注前20 min CVP、PAWP、MAP、PAPm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于再灌注前10 min及其门脉开放后各时点CVP、PAWP、MAP、PAPm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无肝期和再灌注期的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甘露醇完全可以应用于肝移植手术,并且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肾功能的保护及再灌注期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门静脉血气与血生化的变化

    作者:王伟芝;徐家刚;郎堡;张彩云;庞军涛;孙家澜

    目的 观察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门静脉血气与生化的变化,为新肝期体循环血气及生化变化寻找依据.方法 12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开腹后游离出肠系膜上静脉置入导管,在切除病肝门脉阻断前(T1)、门脉阻断30min(T2)、门脉开放前(T3)、门静脉开放后即可(T4)、门静脉开放后10min(T5)分别抽取上腔静脉血和门静脉血行血生化检查和血气分析.比较同一时点门静脉血与体循环静脉血血气与电解质变化,并比较不同时点门静脉血与体循环静脉血各自的血气与电解质变化.结果 门静脉阻断后门静脉血K+、乳酸值T2,T3,T4都明显高于T1(P<0.05),且T4与T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在门静脉阻断后逐渐降低,到开放后(T4)降到低(P<0.05),且在门静脉开放后与开放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乳酸、pH值三者都在T5时刻恢复到术前水平.门静脉阻断后体循环K+浓度在开放后T4明显高于开放前T3(P<0.05).pH值在开放后T4明显低于开放前T3(P<0.05).乳酸值从T2开始明显升高(P<0.05),到T4时刻高(P<0.05),且在门静脉开放后(T4)明显高于开放前(T3)(P<0.05).三者都在T5时刻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门静脉阻断和部分阻断下腔静脉的情况下,门静脉系统酸性代谢产物和血钾浓度将随门静脉阻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从而在新肝开放后加重体循环一过性高钾和酸中毒.

  • 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期Narcotrend指数与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关系

    作者:秦学伟;陈宣伶;姚兰;张斌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期Narcotrend指数(NTI)的变化,探讨NTI与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在下腔静脉、门静脉被阻断后,停止给予任何麻醉药物,记录无肝期即刻(T1)、15 min(T2)、30 min(T3)和丙泊酚泵入后15 min(T4)、30 min(T5)时的NTI及丙泊酚血药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NTI与丙泊酚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NTI在T1、T2、T3时分别为39.06 ±4.18、51.12 ±3.93、59.48±3.35,T2较T1升高、T3较T2升高(P均<0.05),丙泊酚血药浓度在T1、T2、T3时分别为(5.08±0.50)、(3.78±0.33)、(2.85±0.27)μg/mL,T2较T1降低,T3较T2降低(P均<0.05);在T4、T5时,NTI由49.06±3.95下降至39.03±2.84,丙泊酚血药浓度由(3.95 ±0.14) μg/mL上升至(5.15±0.38)μg/mL.相关性分析显示,NTI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呈负相关(r=-0.847,P<0.01).结论 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期NTI逐步升高,丙泊酚血药浓度逐渐降低,麻醉深度逐渐变浅,NTI与丙泊酚血药浓度呈负相关;表明丙泊酚存在肝外代谢,建议在无肝期持续泵注丙泊酚,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

  • 磷酸肌酸钠在成人活体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喻文立;翁亦齐

    目前,成人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与全肝移植相比,活体肝移植手术复杂,无肝期相对较长,对患者循环系统和内环境平衡干扰加大,易造成心肌缺血损伤.2008年3月~2010年8月,我们将磷酸肌酸钠应用于活体肝移植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 大鼠无肝期耐受门静脉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研究

    作者:骆助林;汪涛;田伏洲;王瑞丰;刘湘林;程龙;王华

    目的 探讨大鼠无肝期耐受门静脉血流阻断的大安全时限,为临床肝移植术提供依据.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阻断40 min组、阻断35 min组、阻断30 min组、阻断25 min组及完全转流组各10只,按照前期研究方法制备门颈静脉转流下自体肝移植动物模型,分别阻断门静脉40、35、30、25和0 min.观察大鼠在体肝脏持续低温灌洗保存期间、恢复肝门血流后大体形态变化及胃肠道淤血情况;大鼠术后一般情况及1~7d存活情况、总存活率.结果 ①各组肝脏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期间体积均无明显变化,转流期胃肠道颜色红润、未见淤血,肝脏冷灌注后质软、色泽呈均一土黄色;阻断门颈静脉转流管5 min后开始见胃肠道轻度淤血,其后随门静脉阻断时间增加,胃肠道和脾脏淤血更加明显,肠系膜静脉曲张更加严重;门颈静脉转流管开放后约4 min胃肠道颜色恢复红润,脾脏色红润、质地变软.②术后大鼠精神差、无活动能力(尤以阻断40 min组、阻断35 min组、阻断30 min组为著),约4h后可站立,24 h后能自由饮食及活动.③术后1周阻断40 min组、阻断35 min组、阻断30min组均出现死亡,且随门静脉血流阻断时间缩短大鼠死亡数降低;阻断40 min组、阻断35 min组、阻断30 min组、阻断25 min组及完全转流组总存活率分别为20%、30%、70% 、100%、100%,前三组均显著低于后两组.结论 大鼠无肝期耐受门静脉血流阻断的长安全时限为25 min.

  • 肝移植术后肝内胆汗淤积致假性动脉瘤1例

    作者:牟洪超;孙茂;董立军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0余年,黄染伴乏力、纳差3年"入院.人院诊断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进行肝移植手术,术中发现:腹水600ml,肝脏萎缩变小,质地硬,呈胆汁淤积型肝硬化,与周围粘连严重,肝脏左外叶与脾粘连融合在一起.胆总管直径约1.5cm,整个肝外胆管可扪及多发结石,决定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加脾切除术.手术时间7h,出血5 000ml,无肝期51mim.

  • 背驮式肝移植无肝期的细分与容量管理对策

    作者:闫清;王额尔敦;郑永顺;刘晓峰;王延文;沈为民;强显成;逢伟斌

    目的 探讨对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无肝期做进一步细分和容量管理的对策.方法 67例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患者,无肝期划分为门静脉阻断期和下腔静脉阻断期,以尿量为指标,采用不同的输液管理方法.结果 与无肝前期比较,下腔静脉阻断期尿量显著降低,新肝期尿量显著增加;下腔静脉阻断期和新肝期少尿发生率显著增多、少尿纠正率显著降低;9例达到ARF诊断标准、占13.4%,术中无肝期时间、术中低血压时间、术后低血压时间无显著延长,但出血量显著增多、术中少尿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将无肝期再细分,有区别地补充容量维持正常尿量是可行的,术中血液动力学比较稳定,术后肾脏功能恢复比较满意.

  • 70岁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麻醉处理1例

    作者:胡百奇;唐时荣;吴青华;邹清远;陈方良;韦存余

    患者男,70岁.因乏力,食欲差,腹胀,皮肤黄染1个月而入院.入院后查总蛋白50.1g/L,胆红素35.9mmol/L,谷丙转氨酶163U/L,谷草转氨酶262U/L,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急性淤胆型,由于多次对症治疗病情不能缓解,决定行肝移植术.患者入手术室后,以咪唑安定10mg、芬太尼0.2mg、异丙酚70mg、卡肌宁50mg、气管插管IPPV通气,氧浓度为40%~50%,以异丙酚100~200mg/h持续泵入,卡肌宁35mg/h持续泵入,吸入1%~3%异氟醚,术中酌情追加芬太尼,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右手行桡动脉置管,术中连续监测 CYP、PAP、PCWP、CO、SPO2%、T、ECG、ETCO2,术中保留尿管并监测全过程尿量,分别记录麻醉前1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10min、新肝期60min及术毕抽取动静脉血监测血气、生化、血常规、血氨、乳酸、凝血功能.手术历时480min,无肝期65min,液体入量3 500ml,其中胶体1 500ml,晶体2 000ml,出血量为1 600ml,输血RBC 1 200ml,血浆600ml,白蛋白70g/L,尿量2 300ml,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 缩短肝脏移植无肝期的护理配合

    作者:支慧;张静;丁丽娜

    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根治手段.手术分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三个阶段,无肝期为病肝切除至新肝的大血管吻合开放,期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不能合成,而类肝素样物质增加,出现明显的纤溶亢进,如伴有供肝情况不良,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就会产生凝血功能障碍,在无肝期中一旦发生则出血情况较为严重[1].所以,缩短无肝期成为肝移植手术重要的环节.河南省人民医院自1996年至2004年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4例,其中原位肝移植2例,背驮式肝移植2例,均治愈出院.护理工作中,围绕如何协助术者缩短无肝期,做到了较好配合,现总结如下.

  • 基于常温机械灌注不中断血流保存供肝肝移植的手术配合

    作者:陈小俊;丁丽英;吴耀业;姚典业;谢丽洪;欧阳秋怡;王萍;龚凤球

    目的 总结基于常温机械灌注不中断血流保存供肝的肝移植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10例患者在常温机械灌注保存供肝下进行肝移植手术,做好供肝获取和保护,不间断加强血流供肝获取的手术配合,准备灌注液、灌注机器,做好常温机械灌注供肝期的安全管理,手术期体温的控制以及供肝植入手术的护理.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每个月随访复查肝功能,10例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有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偏高,予护肝等综合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常温机械灌注保存供肝在肝移植手术应用效果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医护人员扎实的专业技术及密切的合作,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24例肝移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阳文新;钟正江;申红;王轩;许正昌

    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共施行肝移植24例,术后多数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现将结果及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本组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47.17±6.88)岁.其原发病10例为肝硬化合并肝癌,7例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5例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1例为肝硬化合并尿毒症,1例为肝硬化合并胃窦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17例.供、受者ABO血型相同者15例,相合者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腔静脉成形肝移植手术,其中1例为肝、肾联合移植,1例同时实施胃癌根治术.供肝热缺血时间3~10 min,平均5 min,冷缺血时间4~10 h,平均6 h.手术历时(7.14±0.95)h,无肝期(66.63±13.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183 ml,输血量平均为2987 ml.患者术后常规送重症监护室,免疫抑制治疗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联用.

59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