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鸡眼220例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志华

    鸡眼是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压和磨擦所致角质层异常增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皮损特点为:针尖至蚕豆大小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局限性圆锥形角质增生,边缘略高出皮肤表面,中心凹陷形似鸡眼,境界清楚,质地坚实,凹陷中有真皮乳头,并有黑褐色丝状组织深入基底,压痛明显.笔者用针刺法治疗鸡眼22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2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6岁,平均27岁;病程2周~1年,平均27周;其中足鸡眼217例,手鸡眼3例.

  • 一组毛囊真皮乳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作者:杨恬;向明明

    目的研究真皮乳头细胞(DP)在毛发的生长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果发现一组能识别毛囊某些特异细胞类型和区域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一个为毛囊干细胞--隆突细胞的标记物. 结论为鉴定和分离毛囊特异性的细胞群体以及对毛囊周期调控途径和毛囊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皮肤微循环结构改变研究

    作者:麦梨芳;梁俊强;王川;杨川;戚以勤;高琦;刘丹;肖辉盛;任萌;严励

    目的:通过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微循环结构的比较,了解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微循环的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足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足患者29例( DFU组),非糖尿病患者19例( NDM组),取足部皮肤制作石蜡切片,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及抗体的免疫组化,对比两组患者足部皮肤真皮乳头层微循环结构的各项指标。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组比较,糖尿病足患者组足背部皮肤真皮乳头层面积增大[(1.6±0.5)×105比(1.1±0.4)×105μm2,t=3.5,P<0.05],但单位面积下真皮乳头个数减少[(63±18)比(90±30)个/mm2,t =4.05, P<0.05];真皮乳头内微血管密度降低[(109±34)比(161±40)条/mm2, t=4.81, P<0.05],但微血管外径增大[(23.9±2.8)比(21.9±3.2)μm, t=2.28, P<0.05];微血管内皮细胞密度[(320±150)比(563±212)个/mm2, t=4.65, P<0.05]和内皮细胞数量[(8.2±1.5)比(10.3±2.1)个, t=4.06, P<0.05]减少,但内皮细胞厚度增加[(4.0±0.4)比(3.2±0.3)μm, t=6.47,P<0.05];同时,血管VEGF表达减少(0.34±0.04比0.41±0.05, t=4.87, P<0.05)。结论足部皮肤真皮乳头层内微循环结构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 结膜尖锐湿疣

    作者:钱晓娃;苏明;吴能定;项晶晶

    患者男性 45岁双眼角发现赘生物3个月.开始时双眼角有米粒大小肉质赘生物,逐渐增大为菜花状,闭眼时异物感明显,时有出血.双眼内眦角泪阜处可见多叶状乳头状瘤(约5×6mm大小),有蒂,活动度好,表面光滑,色淡红,质脆,触之易出血.裂隙灯下见分叶清晰,每一分叶都有一个中央血管.双跟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1998年9月12日在局麻下行赘生物切除.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乳头瘤样增生.3个月后复诊,双眼内眦角赘生物又复发,左眼赘生物较第1次术前增大(约6×7mm),形态同前.眼睑闭合时,赘生物暴露于睑裂之外,出血增多.1998年12月23日再次行赘生物切除,行普通病理检查加原位杂交检测.病理检查:镜下见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增宽并向下延伸(加页图1),角质层轻度增厚,弥漫性角化不全.棘层明显增厚,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有明显空泡形成,空泡化细胞比正常大1~2倍,胞核位于中央,核圆而深染,有异型,核周可见空晕(图2),真皮乳头及乳头下方内毛细血管扭曲、增生、扩张.病理报告:鳞状上皮乳头瘤样增生,原位杂交HPV6B/11(+)(图3).符合病毒感染所致疣(病理号98-5912).皮肤科会诊,检查生殖器部位未发现赘生物.

  • 口服异维A酸治疗皮肤淀粉样变1例

    作者:李红

    患者男,50岁,因"躯干、四肢皮疹,痒28年"于1998年6月就诊.患者28年前胫前出现皮色丘疹,瘙痒,随后臀部及上肢亦出现相同皮损,互不融合,并逐年增多,曾在外院以"皮肤淀粉样变"给予局封,抗组胺治疗,疗效欠佳.患者否认有家族史.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肝脾未触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皮肤科情况:双侧胫前、上臂外侧及腰、背部密集直径约3mm大小尖头丘疹,质硬,呈褐色,表面角化过度,皮疹顶端有黑色角质栓,剥离后留脐形凹陷;皮损处皮纹加深,有色素沉着并见抓痕.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见角栓,粒层增生,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处有大小不等团块状红色沉积物,其上方表皮萎缩,真皮内偶见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结合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1].

  • 火激红斑

    作者:马东来;方凯;张晓红

    患者女,20岁,理发师.主诉:两大腿内侧网状色素斑 3个月.现病史:患者于 3个月前,因双侧大腿酸胀、麻木、疼痛,每晚睡眠时用热水袋敷两大腿内侧. 1个月后,在热水袋热敷的局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网状斑片,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继续用热水袋敷局部皮肤.此后,网状斑片的颜色逐渐加深,变为暗红色和深褐色.皮损遇热略减 轻,而遇冷则加重.曾到当地医院就诊,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 白、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抗 ds DNA抗体、 ENA、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ANCA)、甲状腺 素等均正常,诊断为 " 网状青斑 ",予以烟酸 200mg, 每日 3次和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治疗近1个月,皮损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 2001年4月9日来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皮肤科情况:两大腿内侧可见暗红色和深褐色的网状色素斑,界限不清,压之不褪色,未见 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和角质增生(见照片 1、 2).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萎缩变薄,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充血,其周围有少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见照片 3).

  • 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周白癜风后腹泻一例

    作者:吴辛刚;许爱娥

    患者男,15岁,因口周(1.5 cm×1.5 cm)及躯干部白斑(约20 cm2)4年余来我院门诊就诊.检查:白斑区在Wood灯下可见白垩色荧光,边界清楚;皮肤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发现白斑区表皮棘层和基底层黑素颗粒消失,真皮乳头周围色素环消失.诊断:白癜风.

  • 局限性血管角化瘤一例

    作者:穆震;满孝勇;张爱华

    患者男,23岁.主诉包皮、阴囊丘疹伴瘙痒1年.1年前患者发现阴茎根部包皮出现一紫红色丘疹,黄豆粒大小,伴明显瘙痒.反复搔抓后出现出血、结痂.在当地诊断为疥疮结节.给予利多卡因、康宁克通结节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次均无效.包皮上的丘疹逐渐增多,阴囊亦出现类似的损害.其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包皮、阴囊散在分布淡紫红色丘疹,黄豆粒大小,质地韧,表面无鳞屑,无破溃(图1).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有角化不全,不规则棘层肥厚,表皮突伸长,真皮乳头向上延伸,其内及下部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图2).并见扩张的淋巴管,内有较多的淋巴液.诊断:局限性血管角化瘤.治疗:局麻下皮损采用微波治疗,治疗2周后复查皮损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 血管角皮瘤78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贵申;王世君;刘保国

    血管角皮瘤是一种以真皮乳头微血管扩张、继发表皮棘层肥厚、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病变.现将我科25年间经病理确诊的78例分析报道如下.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寻常性银屑病120例

    作者:戴辉;许爱娥

    目的 利用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技术观察寻常性银屑病的成像特征.方法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20例,选择典型皮损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各项指标的扫描结果.结果 1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均存在真皮乳头毛细血管迂曲扩张,113例(94.17%)棘层增厚,106例(88.33%)角化不全,86例(71.67%)角质层内可见Munro微脓肿,71例(59.17%)颗粒层减少或消失.27例滴状银屑病,真皮乳头内可见1~2个增生的毛细血管管腔,真皮乳头间距离未见缩小;24例基底层色素环轻度减退或部分缺失;其棘层厚度为(96.85±17.88) μm(80 ~ 150 μm).29例斑块状银屑病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其血管形态呈特征“S”形、马蹄形;真皮乳头直径扩大,乳头间距离缩小,局部可见典型的藕片样结构;25例基底层色素环完全缺失,其棘层厚度为(143.45±23.19) μm(100 ~ 190 μm),明显高于滴状银屑病.结论 CLSM的成像特征可能为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 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角皮瘤疗效观察

    作者:张怡;王为平;付宏伟;赵爱见

    血管角皮瘤是一组以真皮乳头微血管扩张、继发表皮棘层肥厚、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病变,治疗方法多,疗效不一[1]。我们使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角皮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血管角皮瘤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7 ~56岁,病程1~ 20年;皮损发生于肢端者6例,阴囊或阴唇3例,单个皮损直径1~6mm,每例患者皮损数个至数十个不等。

  • 象限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一例

    作者:刘静穆;树瑜

    临床资料 患者,男, 36 岁. 因双腋下、肋间瘀点、瘀斑2个月于2013 年8 月来我院就诊. 患者2个月前发现右侧腋下及肋间出现较密集大小不一瘀点、瘀斑,不伴瘙痒或疼痛等自觉症状. 类似的皮疹逐渐增多,累及左侧腋下及肋间. 自行外用"皮炎平软膏",治疗无效. 病程中无系统症状,不伴有其它出血表现.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近1年有血糖异常史.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皮肤科检查:皮损位于双腋下、肋间,以右侧为重,大致呈线状分布;为大小不一瘀点、瘀斑,呈辣椒粉样,部分融合,压之不退色(图1、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尿常规正常. 右腋下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及浅层红细胞外溢,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周围较多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见噬色素细胞,灶性色素沉积(图3). 诊断:象限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 麻风性垂足伴巨大皮角1例

    作者:高峡;严莉丽;乐春明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右拇趾前端持续角化增生7年于2013年3月12日就诊。2006年患者右拇趾外伤后发生破溃感染,于外院行拔甲术,伤口愈合后拇趾前端逐渐出现角化增生,刮除后部分脱落,随后又继续生长,且角化增长速度较快,形成右拇趾端畸形。该患者曾于200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BB(中间界线类麻风),伴有手、足(右垂足、爪形趾)的II级畸残症状,经过 MDT-MB (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院外治疗2年,于2004年3月完成治疗,2004年5月20日判愈。判愈时无新发皮损,无活动性皮损,查菌阴性,畸残未见进行性发展。查体:右足较左足胫前肌和伸趾肌萎缩,背屈功能丧失伴感觉减退,行走时呈跨越步态。皮肤科检查:右趾间关节处皮肤增厚覆盖角化增生物,灰黄色,质硬粗糙,向前上方翻转生长,角化基底面为2.5 cm ×1.5 cm,长约3 cm,触之疼痛(图1)。 X光片示:右足第一趾远节趾骨部分缺失,骨皮质增厚。患者于2013年3月20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截趾术,术中扩大切除皮角周围0.5 cm正常皮肤,保留近节趾骨0.4 cm。病理示高度致密的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表皮轻度增生,皮突向下增生延长,真皮乳头血管瘤增生扩张,血管周围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诊断:皮角。术后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14~18天间断拆线,切口延迟I期愈合,现仍在随访(图3)。

  • 肌酸肌酶正常的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病变1例

    作者:夏凡;吴卓璇;周小勇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全身起疹伴无力2个月入住我院。患者2个月前面部开始起红斑,伴痒,1周后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伴有上肢上举、起立、下蹲活动轻度受限。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皮肤科情况:面部对称分布水肿性红斑,前胸、背部、四肢见数处散在水肿性红斑及少量暗红色丘疹,表面伴结痂(图1、2)。上肢平举、外展、内收、旋转正常,上肢上举及起立、下蹲活动轻度受限。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水肿,真皮乳头可见散在嗜中性粒细胞,浅中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肌纤维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肌纤维肌浆轻度肿胀(图3、4)。诊断:皮肌炎。予甲泼尼龙(40 mg / d)静脉滴注及口服泼尼松(15 mg / d)10天后,全身皮疹较前好转,出院后改为泼尼松65 mg / d。

  • 胶样粟丘疹2例

    作者:陈洪晓;王乖娟;张建梅

    临床资料 例1男,75岁.因两侧下颌角淡黄色丘疹伴偶痒10天,于2012年7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天前偶然发现两侧下颌角淡黄色丘疹,皮损逐渐增多,偶痒,一直未予治疗.患者罹患冠心病2年,高血压多年.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史.体检:T 36.2℃,P 68次/min,R 14次/min,BP 150/90 mmHg,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两侧下颌角可见淡黄色、圆顶状、半透明扁平丘疹,针头至绿豆粒大,散在或簇集分布,局部融合成片,质地较周围皮肤稍坚实,表面光滑,无鳞屑、糜烂及渗液 (图1a).临床拟诊:胶样粟丘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于就诊当日取左下颌角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棘层萎缩变薄,表皮突消失变平,真皮乳头扩大,真皮浅层充满均质状、嗜酸团块样物质,其间有裂隙,真皮胶原纤维未见明显嗜碱性变(图1b).结晶紫染色阳性(图1c).结合临床,诊断为胶样粟丘疹.

  • 三氯吡啶醇钠致氯痤疮11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衍国;胡新红;董高宏;杨春香

    临床资料11例氯痤疮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56岁,平均40.3岁,某工厂三氯吡啶醇钠生产车间工人,从事该工作3~6个月,平均时间161.2天,未采取正规防护措施,群体发病。皮肤损害:头面部(图1)、颈部、胸前、双腋(图2)、四肢等处的密集红色米粒大红丘疹,部分顶端有脓疱,间杂黄豆大坚实红结节,渐演变为黑头粉刺、囊肿,颜面部呈暗灰色改变,神经损害(四肢无力、肌肉酸痛、手足麻木),伴有发热、咳嗽、咳白黏痰、胃烧灼样痛。其中严重一例患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23.08×109/L,中性粒细胞87.44%;尿常规:蛋白2+;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血沉34 mm/h;胸部CT:右肺下叶实变,考虑炎症,右侧胸膜腔少量积液。肝、胆、脾、胰及双肾B超显示双肾图像轻度弥漫性改变,肝、胆、脾及胰正常,腹腔无肿大淋巴结。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表皮不规则肥厚,较多假角囊肿形成(图3),部分角质形成细胞坏死,棘细胞海绵水肿及真皮乳头水肿,真皮全层血管周围有中性炎细胞浸润。其中1例皮损严重者尚出现小汗腺导管的鳞状上皮化生(图4)。诊断为氯痤疮。发病1月后皮肤科查体:颜面部呈暗灰色改变,头面部皮肤肥厚(图5),头面部、颈部、双腋、躯干、阴囊、阴茎见较多的黑头粉刺(图6)、暗黄红色囊肿,部分糜烂、结痂。给予阿维A胶囊30 mg日1次及抗生素(合并肺部感染)、解痉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等及维A酸软膏外用。经治疗2月余后部分皮损收敛及神经症状缓解。1个月前(发病1年半)随访发现多数患者皮损较住院时变化不明显,仍有手足麻木。

  • 局限性血管角化瘤1例

    作者:丘文苑;高歆婧;龚业青;田歆;张锡宝

    患者女,24岁.因右上肢疣状丘疹、斑块20年余来我所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肢出现数个小丘疹,约粟米大,表面光滑,质地软,无痛感,时有痒,后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斑块.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平素体健.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上肢可见簇状分布的淡黄色、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呈疣状增生(图1).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萎缩,真皮乳头及网状层上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管腔被真皮乳头包裹(图2).临床诊断:局限性血管角化瘤.治疗:CO2激光术后局部包扎.

  • 儿童泛发性光泽苔藓1例

    作者:郭生红;夏登梅;李薇

    患儿女,6岁.全身光泽丘疹1年余.患儿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孤立不融合、针头大肤色扁平丘疹,并逐渐增多,日晒后伴轻微瘙痒.患儿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均佳,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外伤史、感染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一般情况可,内科查体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散在不融合针头大肤色孤立圆形半球状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有光泽,质稍硬,无鳞屑,无毛发贯穿(图1).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臀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质层、颗粒层正常,棘细胞间轻度水肿,灶性基底层液化变性,表皮下、真皮乳头有一明显的球形细胞团,两侧表皮突下延呈抱球状,浸润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图2).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诊断:光泽苔藓.予卤米松软膏外用,2周后随访,瘙痒消失.目前仍在随访中.

  • 老年女性胸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

    作者:陈亚琳;王大本

    患者女,65岁,因"全身多发性皮疹伴瘙痒、脱屑10个月"于2012年7月20日入住我院.此前患者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湿疹、银屑病,予西替利嗪、多赛平抗过敏止痒治疗,效果欠佳,皮疹逐渐加重,出现双上肢、双下肢、腰背部、下腹部多发多形皮疹,伴瘙痒、脱屑,皲裂,2012年6月4日至山东皮肤病医院,左上肢皮肤病理活检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肌层增厚,真皮乳头少许单一核细胞,较符合银屑病的特征表现.

  • 外阴巨大尖锐湿疣1例

    作者:魏俊杰;郑金锋

    患者女性,20岁.因外阴部菜花状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出血、恶臭2年入院.患者自述2年前出现外阴搔痒、起皮疹.初为散在点状丘疹,逐渐增长扩大,表面呈分叶毛刺状、融合成一巨大菜花状肿物,并伴有出血、恶臭.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效果不佳.入院后检查:外阴部及其周围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约30cm×25cm×10cm,触之疼痛、出血.阴道内壁及肛门齿状线上下均有散在的疣状物.入院诊断:外阴部肿物,性质待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病理检查:巨检:菜花状肿物一个,大小为28cm×23cm×10cm,暗红色,表面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切面实性,暗褐色,质中.镜检: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伴钉突延长、增宽,呈假上皮瘤样,表皮角化不全,细胞核增大,棘层增生肥厚,在棘细胞中、上层可见多量的挖空细胞,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深染;核周胞浆空化,呈环状空晕;真皮乳头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真皮内纤维组织增生并有较多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挖空细胞HPV6、HPV11阳性.病理诊断:外阴部巨大尖锐湿疣.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