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计算机控制超滤防治血透析中室性心律失常2例报告

    作者:朱宁

    伴有高危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用计算机调节控制超滤率的治疗方案对血液透析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2例老年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起到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百特 SPS550/1550血液透析机旁路阀和隔离阀泄漏检测

    作者:胡兴斌

    百特 SPS550/1550之旁路阀和隔离阀能否正常关闭,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正常情况下,在单脱治疗、温度及电导度等出现异常报警时两阀应动作,使透析液隔离、旁路,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设备出现旁路阀或隔离阀不能正常关闭或超滤控制系统在设备自检处于隔离状态下检测出大于 5ml/min之透析液泄漏,控制系统即产生“ FL06”报警 (SPS1550侧板显示“ 6MANUAL UF CONTROL” ),使自动定容无法进行。 故障原因此种故障多为消毒、除钙不良造成水路漏水或传感器损坏,也可能为旁路阀、隔离阀泄漏。 检测步骤 (1)将 SPS550的 UFC控制板 PC20上的电脑功能拨码开关 SW1- 5设定为“ ON”的位置。 SPS1550为 PC21板上的 SW1- 4处于“ ON”位置。即此时机器进入隔离暂停状态; (2)开机至冲洗位,连接浓缩液,待机器自检通过后将主开关转至透析位; (3)将快速接头从内联器上拔下并短路之,待透析液管路中气体全部排出; (4)开放动 /静脉压力检测口,调整跨膜压钮使 TMP表指示为 0mmHg*,此时透析液压力应为 0mmHg; (5)用一支 30ml注射器从采样口抽出准确的 5ml透析液; (6)将空气夹推入,设定时间及脱水量 (任意 ),打开血泵后按“ START”键,随后即按下“ PAUSE”键,机器即进入隔离状态; (7)调整 TMP调节器使 TMP表指示为 400mmHg,等待 2分钟左右待透析液流速稳定; (8)按下“ kg/h”键观察超滤率应小于 0.05kg/h; (9)将 5ml液体由采样口注入管路,观察超滤率也应小于 0.05kg/h,否则为两阀有泄漏; (10)如果有阀泄漏,可将 30ml的空气注入采样口并观察气泡的运动方向; (11)如果气泡向兰色管路侧运动则为旁路阀泄漏,气泡向红色管路侧运动则为隔离阀泄漏。 按照上述方法和步骤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旁路阀和隔离阀的好坏。如果按上述方法无法观察出有泄漏现象,而机器出现“ FL06”报警,在 4个流量传感器正常的情况下,定为消毒、除钙不良或有铁质在管路沉积,应加强消毒、除钙,可略微提高消毒除钙剂浓度或增加吸入量,必要时进行除铁处理。  mmHg(毫米汞柱 )=1.33322× 102Pa,非法定单位 . 编者注☆

  • 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耿同会;李同妙;胡春燕;张东雪

    目的:探讨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治疗中,持续动态中心静脉压( CVP)监测对CBP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2013年7—12月选择行CBP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CBP治疗前后各测1次CVP,观察组从CBP治疗前直至治疗后给予持续动态CV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容量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 <0.05)。观察组患者容量状态指标 CVP 为(8.77±2.36)cmH2O,对照组为(11.93±2.39)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5)。结论在CBP治疗中,通过持续动态CVP监测,便于观察患者血容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超滤量,减少因超滤率的快慢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发生。

  • 透析膜进展的新关注点

    作者:王质刚

    评价透析器功能的主要指标是溶质清除率、水超滤率和膜的生物相容性.膜材料的发展,由纤维素膜-改良纤维素-合成膜,生物相容性得到极大地提高;膜变薄、孔径变大,增加了清除率和超滤率;缩短中空纤维长度、减少内径增加了清除率;改变纤维束的形状,如纺锤形增加内滤过,波浪形增加清除率;混合膜材料既有疏水性(增加吸附能力),又有亲水性(增加弥散性能).诚然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仍然是研究重点,但近又出现膜材料新的关注点,如降低微炎症反应、影响免疫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减轻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截留内毒素、减少血栓的形成以及增加磷的清除等.

  •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可能益处

    作者:李大玺大玺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发展至今已有90年历史.透析器从初的蟠管型、平板型发展到中空纤维型;透析膜材料从铜仿膜、再生纤维素膜(regenerated cellulose)、改良纤维素膜(modified cellulose)发展到人工合成膜(synthetic).人工合成膜的孔径更大,对水的通透性高,超滤率更高,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更好.

  • 血液透析中改善低血压发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彩娟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超滤量不变的条件下,分时段适当地调整超滤率或结合可调钠低温血液透析(HD)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16例血液透析超滤量在体重5%~10%之间并在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分组对照,随机分为常规常温组和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组,观察两种模式下按分时段发生的低血压统计分析,以及观察两组低血压发生率、超滤耐受情况.结果低血压多发生在3、4小时时段,常规常温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调整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组.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超滤耐受更强.结论血液透析中超滤量过多是发生低血压的关键,在合理超滤量确定后,控制好不同时段的超滤量,结合可调钠低温透析可以大大降低HD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张燕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98例,将其按照是否发生血液透析低血压分成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低血压组患者年龄、超滤率、血NT-proBNP、血浆白蛋白以及血β2MG等观察指标与无低血压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患者的年龄、超滤率、血NT-proBNP、血浆白蛋白以及血β2MG等为诱发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关注.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对策的探索

    作者:卜丽梅;常春兰;张红梅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对32例患者透析过程中在超滤量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采取相应防治对策:防止过快过量脱水;增加透析液钠浓度;设置超滤率先多后少;合理使用降血压药;使用低温透析液;透析中避免进餐;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序惯治疗与血液滤过等,并与自身常规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发生率作比较.结果 低血压的发生率由常规血透的15.42%降至6.74%.结论 血液透析中超滤量过多是发生低血压的关键,根据原因作针对性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血透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抗凝剂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燕燕;杨非;王喻萍;路明

    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抗凝技术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抗凝不充分会使超滤率降低、溶质清除效果不充分,或造成滤器凝血使患者失血.过度抗凝,会引起患者出血及其它并发症.我中心对18例CRRT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现代血液透析机超滤设计与超滤性能综述

    作者:韦勇;黎明辉;张燕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人体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种血液透析机(人工肾机)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备设备,而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仪器超滤性能则是血液透析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限于技术进步或产品不同要求的不同超滤设计在现代血液透析机中的应用,必然导致各产品超滤性能的差异,它主要表现在超滤精度、小超滤率、反超机率、超滤量显示和超滤量自动补偿、个体化超滤程式等方面.

  • 超滤量及超滤率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晓东;宋洁;李瑛;李辉

    [目的]探讨超滤量及超滤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7月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 846例次透析中血压变化情况,记录在不同超滤量、超滤率情况下,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分析不同超滤量、超滤率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如果按照超滤量< 2.0L/次,超滤率<500 ml/h进行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随着超滤量、超滤率的减少而降低.[结论]限制透析间期液体摄入,降低超滤量、超滤率可以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 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卜丽梅;陈萍;彭慧敏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约占20%~30%,即平均动脉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1].

  • 超滤率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中发生凝血的影响

    作者:詹月妹

    目的 探讨超滤率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过程中发生凝血的影响.方法 设置超滤率为100 mL/h,肝素首剂量为40~50 mg,追加量为10~14 mg/h.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HP)2 h后将超滤率调至目标超滤率.结果 34例患者无1例出现凝血现象.结论 调整超滤率及肝素量对HD+HP过程中避免凝血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的.

  • 血液透析滤过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吴晓玲

    血液透析滤过是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透性的透析滤过膜,提高超滤率,从血中滤出大量含毒素的体液,同时输入等量置换液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目的是在透析清除小分子毒素的同时,增强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

  • 下腔静脉彩超测定在血透者干体重确定中的应用

    作者:丁苏青;马彩娥;吕发勤;胡艳芳;张宏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确定的安全、准确的方法.方法:对 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透析前后测定下腔静脉直径(IVCD) , 计算IVCD与体表面积之比(VCD)同时结合临床及检查等.并分组观察血压、超滤量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整体透析超滤之后,VCD均值为(9.45±2.29),较透析前显著减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合胸片血压及临床症状,确定达到干体重.高血压、超滤率≥2.5时 IVCD、VCD值大于整体均值.结论:彩色多普勒测定 IVCD及VCD是确定维持性血透患者干体重的好方法.

  • 腹膜透析液的研制概况

    作者:朱洪;李正义;李奎鸾;石林

    腹膜是一具有半渗透性能的生物膜,不仅具有扩散和渗透作用,而且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理想的腹膜透析液应可预测溶质清除率和超滤率;可提供病人所缺乏的溶质并能清除尿毒素;可提供部分营养而不引起代谢性并发症;pH在生理范围;等渗;碳酸盐缓冲剂;渗透剂很少被吸收、无毒,每天可超滤2 000 ml左右;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但对腹膜和病人的防御功能无影响.腹膜透析液主要由渗透剂、缓冲剂、电解质组成.

  • PICCO容量监测在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作者:马洁葵;李绮慈

    目的:了解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PICCO)在危重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CBP治疗的危重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PICCO技术所监测的数值包括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EVLW)、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设置超滤率,对照组根据常规的心率(HR)、MAP、中心静脉压(CVP)值设置超滤率,观察两组患者进行CBP治疗后24h、48 h、72 h、96 h的超滤率和去甲肾上腺素单位剂量,以及CBP治疗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结果:实验组的超滤率、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时间、CBP治疗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ICCO容量监测能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在CBP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PICCO容量监测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超滤率,从而实现个体化的液体管理.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滤率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

    作者:袁静;王聪;李恒;应金萍;陈江华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超滤率(ultrafiltration rate,UF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肾脏病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年龄在18到80周岁之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至2017年4月,以三分位数法分为高UFR(UFR≥10.95 ml·h-1·kg-1)、中UFR(7.82≤UFR<10.95 ml· h-1· kg-1)和低UFR(UFR< 7.82 ml·h-1·kg-1)3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UFR与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以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超滤率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184例患者,年龄为(53.39±16.47)岁,男性占62.7%,UFR(8.88±3.05) ml·h·kg-1.7年间患者总死亡168例,其中心血管事件死亡58例(34.5%).卡方检验提示高、中、低UFR组患者死亡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84,P<0.01),高UFR组心血管事件病死率显著高于低UFR组(x2=10.861,P=0.010)和中UFR组(x2=4.671,P=0.03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3组UFR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94,P<0.001),高UFR组长期生存率较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UFR (UFR≥10.95 ml·h-1·kg-1)、高龄(>60岁)和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是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UFR、高龄和低LVE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保持较低UFR水平有利于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死亡.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与护理

    作者:陈荣姣;王美莲;胡志恒;韦红;李家莲

    血液透析(HD)中低血压是血液净化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8月~2007年4月72例透析资料.探讨低血压与年龄、超滤量(UFV)、超滤率(UFR)、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血红蛋白(Hb)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提出预防措施.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与透析低血压的关系

    作者:王革;杨丽南;张萍;李凤娥;贺欣;彭燕;余容琴;汤锋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透析过程中低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MHD患者145例,进行彩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查,根据IMT分为4组,Ⅰ组为<0.9 mm,Ⅱ组为0.9~1.2 mm,Ⅲ组1.2~1.5 mm,Ⅳ组为>1.5 mm.比较各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根据平均超滤率(UFV/W)分为3组,其中1组为UFV/W<0.02 L/kg,2组为UFV/W 0.02~0.05 L/kg,3组为UFV/W>0.05 L/kg,分析各组内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颈动脉的硬化率为54.48%,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23.32%.不同IMT各组间比较,Ⅰ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而其他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超滤率各组内比较,有颈动脉硬化患者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均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或P<0.01).结论 颈动脉硬化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动脉硬化患者,但并不随动脉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患者的超滤率无关.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