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李春杰;魏品康;李春雷

    目的 通过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从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消痰散结低、中、高剂量组,5-氟脲嘧啶(5-Fu)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抑瘤率、大体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模型组、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实验前后体重变化与5-Fu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6.62%、44.82%、58.11%,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且消痰散结方高剂量组抑瘤率高于5-Fu组(5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光镜下模型组可见肿瘤细胞增生明显,核大畸形,核仁深染,核质比大,核分裂相多见;消痰散结方组肿瘤细胞数目减少,核质比小,瘤组织可见片状坏死;5-Fu组可见大片状坏死.(4)电镜下模型组细胞增殖、分裂多见;消痰散结方各剂量组凋亡细胞居多,可见细胞核固缩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5-Fu组可见异染色质边集,并可见细胞坏死.结论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可明显地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有效抑制胃癌发展.

  • 人恶性胰岛细胞瘤SCID鼠原位移植瘤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作者:刘秋珍;赵炜;脱朝伟;王子红;张宁

    目的为探讨人恶性胰岛细胞瘤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人恶性胰岛细胞瘤组织植入S CID胰腺被膜下,观察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及形态学特征(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结果在SCID鼠体内成功地建立了一株人恶性胰岛素瘤原位移植模型HMI-HMN -1,已传21代,和一株人恶性胰多肽瘤原位移植模型HPPT-HMN-2,已传25代,共移植SCID 鼠共147只,其移植生长率和自发转移率达100%.表现为肿瘤广泛侵袭胃十二指肠并有淋巴 结和肝转移.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结果证明移植瘤细胞与瘤源人胰岛细胞 瘤细胞完全一致.结论人恶性胰岛细胞瘤SCID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研究人恶性胰岛细胞瘤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 二步法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作者:朱亮;李幼生;黎介寿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死亡率低的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整块获取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全小肠,血管重建采用供体腹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和受体左肾静脉端套管吻合.受体第一步手术时,供肠远端端侧吻合于受体的末端回肠,已结扎的供肠近端固定于右侧腹壁(不做腹壁造口).7 d后行第2步手术,自Tritze韧带下1 cm到回肠吻合口上1 cm切除受体小肠,受体空肠残端端侧吻合于供肠近端.结果:共进行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手术174次,正式实验44次,手术成功率90.9%.受体第1次手术时间约50±15 min,其中动脉吻合时间约为20±5 min,静脉吻合时间2±1min,受体第2次手术时间约35±15 min.4只大鼠死于第一次手术后5 d内,2只死于肠瘘,1只死于麻醉意外,1只死于肠梗阻.第2次术后没有大鼠死亡,40只大鼠均长期存活(超过3 mo).结论: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生存率高.

  • 中药消痰散结方抑制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SGC-7901的生长转移

    作者:许玲;魏品康;陈亚琳;苏晓妹;秦志丰;施俊;李峻;何金

    目的:研究中药消痰散结方对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中药组、化疗组、联合组各10只;观察和比较各组肿瘤抑制率和肿瘤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法定性生分析和比较肿瘤转移相关指标P21 ras,P185,VEGF蛋白,KDR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定量分析和比较各组ras,cerbB 2,VEGF,KDR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化疗组和联合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2.0%、51.3%、70.1%;在远处淋巴结转移率和脏器转移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化疗组和联合组均减少了转移的发生,有显著性生差异(P<0.05).中药组、化疗组、联合组在不同程度上下调了ras,cerbB2,VEGF和KDR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消痰散结方具有抑制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ras,cerbB2,VEGF,KDR的表达有关.

  • 实验性胰腺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吴深宝;周国雄;黄介飞

    从上世纪70年代用化学方法诱导制作出胰腺癌动物模型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国学者又设计出了多种胰腺癌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上世纪90年代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尤其是通过外科原位移植(SOI)组织学完整的瘤组织建立的"种植鼠"模型,和近年的基因工程模型,是更为接近人体肿瘤特征的动物模型.现将有关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叶尔买克·唐沙哈尔;汪洋;王一娜;王健生

    目的 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为探讨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实验工具.方法 应用外科手术裸鼠盲肠浆膜下原位移植的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成功率为100%,成功建立了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肿瘤组织中增生细胞核抗原及Survivin高表达,该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征.结论 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及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 人骨肉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征

    作者:王臻;李华林;孙峥

    目的用人骨肉瘤细胞系HOS-98建立人骨肉瘤裸鼠胫骨原位移植模型,以探讨宿主器官微环境对人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系HOS-98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用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分别于移植后4周和8周处死小鼠,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并对两种方法在成瘤率、生长方式及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比较.结果两种移植方式在成瘤率及形态学上无明显不同,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并且生长快于皮下移植方式.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瘤内类骨基质较少见,未见肺转移,观察8周时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瘤侵袭周围组织,可见发生肺转移,8周明显消瘦.原位移植的裸鼠血清ALP水平高于皮下移植者.原位移植的X线检查有明显的类似于人的骨性反应.结论用人骨肿瘤细胞系HOS-98皮下接种的移植瘤作为移植材料是建立肿瘤异位移植的可行途径,裸鼠胫骨微环境较皮下组织更适合于人骨肉瘤的侵袭及转移表达,裸鼠胫骨原位移植模型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体内侵袭及转移实际,该原位移植模型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更加接近患者实际的实验模型.

  • 上皮-间质转化是肝动脉断流后肝癌侵袭转移潜能增加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亮;熊伟;吴黎明;王文权;任正刚;汤钊猷

    目的 研究肝动脉断流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4只 BALB/c-nu/nu裸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种瘤术后2周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干预:一组行肝动脉结扎(hepatic artery ligation,HAL);另一组假手术作为对照.每组随机抽取6只裸鼠于干预术后4周进行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率的比较,并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的表达;其余荷瘤动物观察生存时间.体外以100 μmol/L CoCl2模拟乏氧环境,观察MHCC97L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以及运动和侵袭能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标志分子的变化.结果 HAL抑制肝癌生长[(1996.8±223.6)mm3比(4049.1±596.5)mm3,P<0.01],但增加肺转移率(6/6比1/6,P<0.05),因此不能改善荷瘤动物生存期[(56.0±4.6)d比(60.7±5.8)d,P>0.05].这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运动[(472.7±84.3)μm比(378.8±73.7)μm,P<0.05]和侵袭能力[(154.4±30.5)个比(45.2±7.6)个,P<0.01]增强有关,主要涉及E-cadherin下降及N-cadherin和Twist上调的EMT机制.结论 HAL抑制肝癌生长,促进其侵袭转移潜能,与乏氧环境中癌细胞EMT相关.

  • 人类前列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元天;孙颖浩;邱镇;顾正勤;许传亮

    目的建立人类前列腺癌裸鼠原位肿瘤模型,为前列腺癌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方法将2×106PC-3细胞注射于10只BALB/c裸小鼠背部靠近腋窝处.8周后,取出背部肿瘤,剪成小块,种植于20只裸鼠前列腺背侧叶被膜下,缝合包埋固定.9~12周后处死裸鼠,对前列腺和相关器官进行检测,确定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18只(90%)裸鼠前列腺生长出肿瘤,17只肿瘤直径>1.5 cm.12只因梗阻出现膀胱扩张和肾积水,10只出现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只出现肺转移,1只肝转移,无骨转移.病理切片可见大部分腺体被肿瘤细胞破坏,细胞胞核浓染,呈多形性,可见异常分裂相;转移淋巴结的皮质和髓质被肿瘤细胞占据.结论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建立的前列腺癌模型,较好地保留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习性,生长快,局部侵犯范围较广,有较高的淋巴转移和肺转移率,是较理想的前列腺癌异种移植模型.

  • 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的构建

    作者:赵广银;苏乔;李雯雯;李武国

    目的 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对肿瘤转移进行可视化的实时监测评价.方法 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序列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慢病毒包装感染人BGC-823胃癌细胞株,筛选得到BGC-823-eGFP-luc2稳转株;细胞接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腋下,建立人胃癌皮下种植动物模型,继而建立人胃癌肿瘤皮下传代动物模型;将皮下传代模型肿瘤组织原位移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胃部,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对以上模型进行监测评价.结果 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BGC-823-eGFP-luc2细胞株;成功构建皮下种植和传代动物模型;成功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结论 慢病毒感染方法适用于人胃癌BGC-823-eGFP- luc2稳转株的建立;利用BGC-823-eGFP-luc2细胞株可以快速构建人胃癌皮下种植动物模型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以直观、非侵入的有效监测胃癌远端转移灶的发生、发展情况.

  • 卵巢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殊;林其德;狄文

    卵巢癌具有早期可发生盆腔、腹腔内种植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不仅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卵巢癌转移动物模型将是研究卵巢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和进行实验治疗的重要工具.常用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因与人卵巢癌自然生物学过程存在差距,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近年,人们发现如能将人肿瘤组织移植到受体动物的对应组织或器官(即原位移植),从而获得与人体内实际情况相似的微环境,不仅移植成功率高,而且移植瘤易发生类似病人的转移,且转移率高 [1].本实验即采用一株具有高转移特性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利用原位转移技术建立了裸鼠卵巢癌转移模型,现报道如下.

  • 构建卵巢上皮性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作者:张惠;王沂峰;刘风华;彭文明;曹长安;林琳;杨永安

    构建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动物模型方法包括: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腹腔移植瘤模型[2],裸鼠网膜移植瘤模型[3],原位移植-转移瘤模型[4]等.原位移植因为可以提供给被移植物类似于人体的微环境所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原位移植技术主要是用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作为供瘤体,切成小块后在解剖显微镜下打开卵巢的包膜,将组织块植入卵巢实质[5].该技术只能间接反应卵巢癌细胞株的特点;此外难度高,需要解剖显微镜等特殊仪器.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巧妙地使用了一种新方法,将细胞悬液直接注射到小鼠的卵巢实质内,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合并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卵巢癌模型,现报道如下.

  • 人脑恶性胶质细胞瘤组织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黄延林;兰青;刁艺

    目的 建立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探讨移植瘤细胞的生长状况.方法 将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新鲜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手术标本移植于裸小鼠右尾状核并传代,观察各代移植瘤的生长特性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移植瘤在裸小鼠右尾状核已连续传至7代,向周围鼠脑侵袭性生长;瘤细胞排列紊乱,核大深染且异型明显;移植瘤中EGFR的表达率为70%.结论 本法建它的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原位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其原发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对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放、化疗等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 高侵袭和EGFR过表达的人脑胶质瘤组织异种原位移植模型

    作者:刁艺;黄强;董军;李如军;兰青;李晓楠

    目的 建立能向脑组织侵袭和过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人脑胶质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首先将体外培养高表达EGFR的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行裸小鼠右尾状核接种,继而将致瘤的组织块行鼠到鼠的原位传代接种.结果 鼠-鼠原位传代接种至13代,生存期为(19±1.33)d.移植瘤病理符合高侵袭、高表达EGFR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增殖潜伏期短于3d,快速增殖期长于15d,晚期短于3d.结论 肿瘤组织块接种比单细胞悬液接种、非但接种的细胞量大,还能将支持肿瘤细胞增殖的间质成分一并植入,有利于移植瘤保持亲本肿瘤的高侵袭、高表达EGFR的特征.

  • 三报告基因标记骨肉瘤细胞及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山锋;刘珍星;叶志伟;杨钟华

    目的:建立一种共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FP)、红色荧光蛋白( RFP)和荧光素酶三报告基因稳定标记的骨肉瘤细胞株,并利用该细胞株建立骨肉瘤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用于监测体内肿瘤的生长以及药物的评价。方法用慢病毒作为载体,将同时携带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基因转到U2-OS骨肉瘤细胞中,筛选稳定细胞株,将细胞原位移植到裸鼠的胫骨,通过活体成像观察骨肉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转移。结果荧光标签能稳定地在细胞中表达,通过活体成像可观察到骨肉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实时监测骨肉瘤在小鼠体内生长转移的模型,为骨肉瘤的机制研究和体内药物评价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平台。

  • 半腱肌、股薄肌移植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文斌;游洪波

    目的 探讨半腱肌、股薄肌原位移植治疗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并髌韧带断裂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并髌韧带断裂患者23例,均采用髌骨下极切除加半腱肌、股薄肌原位移植加强修复髌韧带治疗,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以及评分优良率对髌骨下极切除加半腱肌、股薄肌原位移植加强修复髌韧带治疗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并髌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2 ~24个月(平均14.9个月),术后半年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28.5±2.1)分,优良率100%;术后1年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29.0±1.4)分,优良率100%.术后膝关节稳定,无膝前疼痛、髌骨脱位、韧带断裂、低位髌骨及其他并发症,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半腱肌、股薄肌原位移植加强修复髌韧带治疗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并髌韧带断裂具有固定可靠、术后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其为髌骨下极撕脱粉碎性骨折并髌韧带断裂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 双荧光标记的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旺;黄焱;田新华;李良成;穆军博;童俊江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可实时监测的胶质瘤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 用带有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表达GFP-Luc荧光的细胞系,并通过CCK-8实验、细胞周期实验、Transwell肿瘤迁移及侵袭实验等评价荧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是否改变;将细胞接种至裸鼠大脑尾状核,建立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鼠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脑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评价细胞在裸鼠脑内的病理特征及成瘤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GFP荧光和luciferase荧光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及动物模型,慢病毒整合并未改变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模型生长周期适中,成瘤率高,瘤体在颅内生长稳定,HE切片符合人胶质瘤特征.结论 双荧光标记的胶质瘤细胞相比于传统细胞更有利于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U251-GFP-Luc胶质瘤细胞裸鼠模型,其肿瘤生长和病理特性与人胶质瘤相似,且可实时观察肿瘤生长,可作为胶质瘤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 大鼠原位移植性骨肉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李艳;向理科;罗娟;王智彪

    目的 建立大鼠UMR106骨肉瘤细胞株的同种异体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到大鼠右胫骨骺端,分不同时期处死,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同时检测其血清中ALP水平的变化.结果 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91.67%,移植后1~2周肿瘤从髓内向髓外生长,3周骨皮质破坏侵犯软组织但无肺转移,4周肺部可见少量小转移灶,5周骨皮质破坏更加明显,肺转移灶明显增加,6~7周大鼠双肺广泛转移因呼衰而死亡.ALP水平1~2周逐渐升高,3周时达高峰,4~6周逐渐下降,7周接近一平台期,但仍高于同期正常水平.结论 该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强,模拟了人类骨肉瘤临床发病和发展过程,可作为研究骨肉瘤较理想的模型.

  • 人胰腺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生物发光成像和超声成像比较

    作者:李小颖;董伟;张连峰

    目的 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模型,评价生物发光和小动物超声成像在移植瘤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 将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人胰腺癌细胞Capan-2,将1×10<'6>人胰腺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裸鼠胰腺和右后肢皮下,使其成瘤.生物发光成像和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肿瘤细胞原位移植成功率为75%,皮下移植成功率为100%.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在肿瘤细胞原位接种第7天,可以观察到肿瘤发光;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在肿瘤细胞皮下接种第7天,可以测量肿瘤的大小,但在肿瘤细胞原位接种的第7天不能测量肿瘤的大小.另外肿瘤细胞在裸鼠皮下生长的速度比原位生长速度快3倍左右.结论 生物发光成像系统更适用于肿瘤早期监测,为深入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制提供理想工具.

  • 裸小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田树红;王日超;肖敏;符健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裸小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Matrx VIP 3000型气体麻醉系统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分别用"包埋法"、"挂线法"、和"胃囊法"建立BALB/c裸小鼠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术后用Caliper IVIS Kinetic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实体瘤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术后28 d对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采用包埋法建立胃癌原位移植裸小鼠模型,除了与其它常用方法一样具有高移植成功率以外,还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难度低、肿瘤组织不易与其它组织直接接触等特点.结论 包埋法能快速制备大批量小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10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