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化学方法在检测农药小分子中的应用

    作者:郭剑平;吴启庆;高芬芳;周朝东;田宇

    使用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对人畜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传统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物化手段定性定量.但这些方法繁琐、仪器化程度高及分析速度慢,不能满足农药及时、快速的检测要求.随着农药种类和数量的增加,结构及特性日益复杂,面对大量样本现场快速分析检测的要求,传统方法受到局限.由于免疫分析技术灵敏快速,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将其列为近年来首位优先发展的新分析技术[1].1980年,研究人员探讨了农药免疫分析方法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此后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领域的应用进入一崭新阶段[2].现主要介绍免疫化学方法在检测农药小分子方面的方法研究.

  • 部分牛奶中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分析

    作者:袁丽君;徐庄剑;胡瑜;赵建伟

    目的 检测市售全脂纯牛奶中雌性激素的含量水平,为牛奶中的雌性激素安全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运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对6个品牌市售全脂纯牛奶中的雌二醇和孕酮进行检测.结果 6个品牌全脂纯牛奶中的雌二醇浓度分别为32.3±13.4、36.3±16.0、36.8±14.2、37.2±13.4、19.8±7.3、14.8±4.4 pg/ml.孕酮的浓度分别为7.54±1.56、5.93±0.74、6.12±0.23、7.98±1.56、7.70±1.90、8.64±1.02 ng/ml.结论 市售全脂纯牛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雌性激素,应进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黎明;江虹

    研究细胞凋亡的方法不断涌现,分析手段日趋完善和成熟。按方法学可将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分为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测定法。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述。 一、DNA降解分析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一系列特征性的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其中重要和特征性的改变是Ca2+/Mg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的激活导致染色质DNA在核小体连接部位断裂,形成以180~200 bp为小单位的单体或寡聚体片段。因而细胞凋亡过程中DNA降解所产生的DNA片段大小具有独特的性质,常作为细胞凋亡特异性生化指标而被广泛应用。检测细胞凋亡DNA降解除可通过流式细胞术,还有其他检测手段(表1)。

  • 宫颈癌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郑婷华;华王茜;杨小杰;韩炜;周钰昆;郑韦

    目的 分析真核细胞起始因子eIF-4A在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本科2012年2月~2015年3月行手术治疗或行病理活检后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癌患者8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Ⅱ级及Ⅲ级)4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级)40例,以及本科相同时间段子宫肌瘤患者经全子宫切除术、病理学诊断为正常宫颈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定eIF-4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不同级别的宫颈内瘤变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宫颈癌的病理及临床分级、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eIF-4A蛋白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正常宫颈组织(0.0%)、CIN Ⅰ(52.5%)、CIN Ⅱ和Ⅲ(77.5%)、宫颈鳞癌组织(81.8%),其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递增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874,P<0.05),其线性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 =65.810,P<0.05).eIF-4A蛋白表达在CIN Ⅱ和Ⅲ期组织与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2,P>0.05).eIF-4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无关(x2=0.779,P=0.377);与其组织分化程度有关(x2=8.042,P=0.018);与其临床分期有关(x2=6.765,P=0.009).结论 eIF-4A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在宫颈癌起始过程即发挥了作用.

  • 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高锦;吴欧;徐爱芳;王妙婵;薛立芝;郁文燕;钮海莺

    目的 评价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一种新的基于上转发光法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UPT)检测500份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样品HBV-LP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结果 5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8.0%和42.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5份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29.3%和37.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检出率为57.0%,与HBV 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对HBeAg阴性和HBV DNA低拷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HBV DNA、HBV-LP和HBeAg有利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判断和抗病毒治疗终点的确定.

  • 免疫标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刘瑶;田亚平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和免疫化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仪器分析广泛应用,免疫标记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更新。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免疫标记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类检测微量和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免疫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在医学和其他生物学研究领域及临床检验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 变异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一例

    作者:汤蕊;张宏誉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免疫化学的主要特征是补体第一成分抑制因子[简称C1抑制物(C1 inhibitor,C1INH)],其量的缺乏或功能缺陷对该病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HAE发病率约为1/10万[1],可分为普通型和变异型.现将近发现的1例HAE变异型病例报告如下.

  • DiaMed单克隆新生儿凝胶血型卡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学军;项力勤;金小波;徐军;徐兴强

    瑞士DiaMed公司的新生儿单克隆凝胶血型卡(简称新生儿卡)是结合生物化学、免疫化学、凝胶过滤和离心等多种技术专为新生儿血型鉴定而设计, ABO、Rh(D)血型和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GDAT)同时结合在一张新生儿卡上作常规检测.该试验有其特殊性,不同于传统方法,然而国内几乎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对新生儿卡在我科的具体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 尿中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金良

    糖尿病患者尿中的微量白蛋白(mAb)的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意义已为临床所广泛重视.近期发现糖尿病(可能也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患者尿中的一部分白蛋白用常规的免疫化学检测手段(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浊度法、免疫光散射法)不能检出,且在尿中出现得比mAb早数年.这种蛋白暂且被命名为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immunochemically nonreactive urinary albumin , INUA).

  • 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叶尔买克·唐沙哈尔;汪洋;王一娜;王健生

    目的 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为探讨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实验工具.方法 应用外科手术裸鼠盲肠浆膜下原位移植的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成功率为100%,成功建立了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肿瘤组织中增生细胞核抗原及Survivin高表达,该模型很好地模拟了人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征.结论 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及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 MMP-3和TIMP-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旗;汪红林;吴奎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抑制物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MMP-3和TIMP-3的表达.结果 MMP-3和TIMP-3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随着肿瘤分级和分期的增高,MMP-3表达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3表达降低,但在肿瘤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的高表达,TIMP-3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骶髂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作者:李明;徐荣明

    随着光学、电子、激光、超声、组织免疫化学、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应用,使我们对骶髂关节(Sacroili-acjoint,SIJ)的形态解剖学、组织解剖学、功能解剖学、影像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陈罡;李信;柳亮;罗殿中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芯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125例HCC、48例癌旁、89例非癌肝组织构建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和5种肝癌细胞系中TR-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组织微阵列利用率为96.56%(253/262);(2)HCC组织中的TR-6蛋白的阳性率为73.33%(88/120),明显高于癌旁的54.17%(26/48,)(χ2=5.755,P=0.016)及非癌组织的29.41%(25/85,χ2=38.801,P=0.000).癌旁组织中的TR-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χ2=7.952,P=0.005).5种肝癌细胞系均有TR-6蛋白的表达,而癌旁肝细胞系QSG-7701及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均无表达;(3)HCC中临床TNM分期Ⅰ、Ⅱ期TR-6阳性率61.76%(42/68)明显低于Ⅲ、Ⅳ期88.46%(46/52,χ2=10.739,P=0.001);(4)HCC中无转移组TR-6阳性率58.82%(20/34)明显低于转移组96.67%(29/30,χ2=19.858,P=0.000);(5)TR-6表达率在AFP≥400μg/L组为80.82%(59/73)、有门静脉癌栓组91.30%(42/46)、包膜浸润组84.34%(70/83)和多个肿瘤结节组89.13%(41/46)分别高于AFP<400μg/L组的61.70%(29/47,χ2=5.345,P=0.021)、无门静脉癌栓组的62.16%(46/74,χ2=12.319,P=0.000)、无包膜浸润组的48.65%(18/37,χ2=16.668,P=0.000)及单个肿瘤结节组的63.51%(47/74,χ2=9.519,P=0.002).(6)TR-6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及肿瘤直径无关.结论检测TR-6蛋白指标有助于HCC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

  • 甲状腺手术中细针穿刺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甲状旁腺组织的应用研究

    作者:吕远;杜峻峰;王旭;陈彩玲;李世拥;陈纲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细针穿刺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甲状旁腺组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2例)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甲状旁腺;对照组(50例)应用肉眼识别法识别甲状旁腺.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术前、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水平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甲状旁腺识别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显示:肉眼法识别甲状旁腺与术中冰冻病理学结果比较,符合率为77.0%(47/61);免疫层析法识别符合率为97.4%(75/77).两种识别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7,P<0.0001).在甲状腺腺叶切除的良性病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例中,实验组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细针穿刺免疫层析法有助于对甲状旁腺组织的判别,方便快捷,避免损伤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于国;孙玉芝;李冰;李向红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7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进行临床病理观察.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36.8岁,半数病人有上腹疼痛或不适.9例FNH术前误诊为肝癌.17例 FNH有14例为经典型,2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为混合型.经典型FNH具有4种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即结节中央有星状瘢痕、异常结节状结构、畸形血管和毛细胆管增生.还探讨了FNH的发病原因.

  • 人膀胱癌多药耐受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意义

    作者:郭和清;王晶;李贤初;苏士平;袁之敏

    为研究多药耐受相关蛋白基因(MRP)在人膀胱癌中的表达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7例初发膀胱癌,7例复发性膀胱癌及7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标本MRP的表达.结果显示初发膀胱癌中,MRP总阳性率为40.4%,复发性膀胱癌MRP总阳性率为57.1%,正常膀胱粘膜也有28.5%的表达率.高分级(G3)膀胱癌较低、中分级(G1、G2)膀胱癌MRP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说明MRP表达率下降是肿瘤分化不良及恶化的结果.MRP与mdr1表达之间无明显关系,两种基因不存在共同调节,进一步研究这种差异的临床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 噪声暴露后豚鼠耳蜗内毛细胞谷氨酸样免疫反应的改变

    作者:谭祖林;夏辉;刘军;孙建和;李兴启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对豚鼠耳蜗内毛细胞谷氨酸样免疫反应的影响,了解噪声暴露后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情况,进而证实谷氨酸的过度释放是噪声暴露后耳蜗内毛细胞下传入神经树突损害的原因. 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噪声暴露后8 h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动物耳蜗内毛细胞谷氨酸样免疫阳性反应的平均光密度(AOD)值. 结果豚鼠耳蜗内毛细胞谷氨酸样免疫阳性反应的AOD值,在噪声暴露后8 h组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噪声暴露可引起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递质谷氨酸的过度释放,是引起耳蜗内毛细胞下传入神经树突损害的原因之一.

  • +Gz暴露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卫晓阳;孙喜庆;曹新生

    目的观察+Gz暴露后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中波形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 Gz/3 min暴露组及+10Gz/3 min暴露组.分别于+Gz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波形蛋白反应呈阴性,未见波形蛋白阳性细胞.+6 Gz组和+10 Gz组暴露后6 h,顶叶皮层、海马均可见波形蛋白呈弱阳性反应和波形蛋白阳性细胞;暴露后1 d,波形蛋白阳性反应进一步增强,阳性细胞数较6 h显著增多(P<0.01)并达高峰;暴露后2 d,阳性反应有所减弱,阳性细胞数较前有所减少;暴露后4 d和6 d,波形蛋白反应呈阴性,未见阳性细胞.+10 Gz暴露后6 h、1d和2d,顶叶皮层、海马波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6 Gz组(P<0.01).结论 +Gz暴露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波形蛋白表达,而+10 Gz/3 min比+6Gz/3 min暴露引起脑组织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更明显.

  • 柴胡皂甙对FSC激活及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爽;贲长恩;杨美娟;于世瀛;赵丽云;赵福建

    观察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甙对原代培养贮脂细胞(FSC)激活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结果:治疗组库普弗细胞条件培养基(TKCncm)、治疗CCl4损伤库普弗细胞条件培养基(TKCtcm)、TKCncm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PCncm)组FSC内结蛋白阳性反应明显减弱,对细胞表型转化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改善,各治疗组FSC的DNA合成及3H-脯氨酸掺入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FSC内Ⅰ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说明柴胡皂甙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直接抑制FSC内DNA的合成,还可抑制FSC的激活,从而抑制FSC合成ECM的能力.

  • 人肝癌组织中p16基因及p16蛋白表达缺失的研究

    作者:陈建锋;周东耀;缪应业

    抑癌基因的缺失和变异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16基因,又称MTS1(mu ltiple tumor suppresor 1)或CDK4I(cyclin dependent kinase 4 inhibitor),位于人染色体9p21,编码Mr16 000蛋白即p16蛋白.现已证实,p16基因的变异及p16蛋白表达的缺失涉及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1,2].本研究用PCR法及免疫化学技术检测人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现报告如下.

8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