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院2013年外科病区厄他培南的用药情况分析

    作者:周晓兵

    目的:了解并评价厄他培南在我院外科病区临床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6–12月外科病区使用厄他培南的患者病历进行筛选,终纳入研究的共计132例。对患者使用厄他培南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检查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使用厄他培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84.85%,有29例患者发生了药品不良反应,用药疗程大于14 d的共计13例(9.84%)。结论:厄他培南对需氧G+菌和G-菌均有效,其经验性术后给药和不规范使用应引起关注,以避免产生耐药菌。

  • 我院外科病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临床应用与合理性评价

    作者:张杨;沈素;程晟;温爱萍

    目的:了解并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我院外科病区的临床用药效果、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6月外科病区使用该药的168例患者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检查、联合用药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分布于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用药原因主要是术后经验抗感染,平均用药疗程为(6.1±4.9)d.微生物送检率为64.9%,其中55例检出了特异性病原菌.168例患者中,总治疗有效率为86.9%.同时,部分病例在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我院外科病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 2012–2016年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及与细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德铎;陈险峰;张莉;周洵;金晓玲;陶霞

    目的:探讨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其耐药率的相关性,为提高碳青霉烯类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2012–2016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使用频度、占全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占比和4种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并将耐药率与使用频度占比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012–2016年期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增长了97.6%,总使用频度增长了111%,使用频度占比提高了41.5%,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的使用频度占比呈显著正相关(r=0.888,P<0.05),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的使用频度占比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的使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变化影响较大,其临床应用需要加强管控.

  • 抗感染药合理应用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作者:孙忠实;张石革;王爱霞

    1有关抗生素的进展20世纪是抗感染药业绩辉煌的100年.从1928年英国青年微生物学者弗莱明在实验中偶然发现青霉素,1935年德国推出的百浪多息(Prontosil),到1941年青霉素(Penicillin)的上世,成为当时抗梅毒治疗的主药,即开拓了现代抗微生物化学治疗的新纪元;此后,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相继上市,使当时的人们希望能有效地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成为可能,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年来,第3代~4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展迅速,新药相继上市,为临床征服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王冬;于旭红;贡联兵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一类抗感染药,其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根据β-内酰胺环是否连接有其他杂环以及所连接杂环的化学结构差异,又可分为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头霉素和氧头孢烯类(Cephamycins)、单环β-内酰胺类(Monobactams)以及β-内酰胺酶(ESBL)抑制剂(Be-ta-lactamase inhibitors)。β-内酰胺类药抗菌活性强、毒性低、构效关系明确、品种多、抗菌范围广、临床疗效较好,其通过共价键与细胞壁合成有关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且选择性好,是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本文拟对β-内酰胺类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药动学(PK)和药效学(PD)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

  • 美罗培南致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分析

    作者:张忠元;张薇

    美罗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常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具有抗菌谱广、安全性好等优点,肾脏是该药主要的清除途径。据相关文献显示,美罗培南及其代谢产物约70%通过肾脏清除[1];同时,其原型药物为肾脏排泄的主要形式[2-3],约占静脉给药量的62%~83%,仅有14%~28%经肝脏代谢为 ICI-213689排出[4],所以该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e ,DILI)的概率较低,国内、外文献也极少报道,对其机制的探讨更无文献记载。现笔者通过对2例病例分析,同时结合该药的药动学和DILI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 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相关分析

    作者:赵鹤进;宋晓光

    目的 :探讨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从小儿肺炎患者中分离的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12.50%和25.00%;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均为100.00%;改良Hodge试验显示8株菌株均为阳性;所有菌株均携带blaNDM-1、blaCMY-6或blaDHA-1基因;8株实验菌分别属于6个不同克隆.结论 :儿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药物治疗,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原因 ;耐碳青霉烯酶类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个克隆,分布较分散.

  • 2010年1月-2011年6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现状.方法:选取全国772家监测点医院的药物临床应用信息,统计2010年1月 - 2011年6月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变化情况.结果:2010年1月 - 2011年6月监测点医院临床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份额基本稳定(1% ~ 1.5%).2010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中,美罗培南的用药金额高,占碳青霉烯类药物金额份额的52.25%.结论:772家监测点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基本维持稳定态势,用药金额没有增加趋势.

  • 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和防控策略

    作者:徐英春;肖永红;卓超;郑波;王辉;杨启文

    1 背景中国与全球各国都面临细菌耐药的挑战,各地区和各国家耐药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亚洲属于耐药高负担的地区,积极应对细菌耐药是各国的重要任务,为此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遏制细菌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口号,细菌耐药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丁毅伟;郝秀红;李艳君;钱扬会

    目的 探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psedomonas aeruginosa,PAE)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2014-2015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的分布情况及相关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分离耐碳青霉烯类PAE和ABA分别为156株和517株,两者>50.0%来源于呼吸道标本,34.0%的CR-PAE和15.5%的CR-ABA来自于高压氧科,其次为呼吸内科和ICU;两者耐药情况随患者年龄增长日趋严重.CR-PAE仅对阿米卡星一种抗生素耐药率在30%以下;CR-ABA除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1.3%,其他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达90.0%左右,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0.7%和90.1%.CR-PAE和CR-ABA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非CR-PAE)和非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非CR-ABA)(P<0.05).结论 耐碳霉烯类PAE和ABA的耐药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泛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郭萍;曹彬;尹玉东;刘颖梅;栗方

    目的 研究本院近3年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7月临床分离存活的、非重复的亚胺培南耐药及敏感对照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分子鉴定菌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MIC;采用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REP-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用多重PCR、测序等方法分析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包括TEM-1型酶、SHV-型酶、GES-型、VEB-型、PER-型及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和OXA型碳青霉烯酶分布特点.结果 274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喹喏酮类抗生素敏感率<10%,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41.2%;对多黏菌素B 100%敏感.2006年1月-2009年7月期间共检出5个克隆,主要为A1耐药克隆株于不同病房的暴发流行.β-内酰胺酶检测出OXA-23、-66、-69、-72、-58型碳青霉烯酶及PER-1型酶.blaOXA-23-like与blaOXA-51-like基因同时存在的CRAB株为53.6%(147/274).未检出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及TEM-1型酶、SHV-型酶、GES-型、VEB-型β-内酰胺酶.结论 CRAB克隆株的传播是造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的重要原因.OXA-51-like、OXA-23型酶为对CRA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碳青霉烯酶.

  • 赣南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型研究

    作者:欧阳琳;谢丽;钟贞玲

    目的 研究赣南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赣南地区5所综合性医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共60株.对纳入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改良Hodge实验以及基因检测.结果 6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中,51株检测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85.0%,包括NMD型18株(20.0%)、IMP型22株(36.7%)、KPC型13株(21.7%),其中NMD型合并IMP型2株(3.3%).其余9例均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型.结论 产碳青霉烯酶在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中具有重要作用,NMD酶、IMP酶、KPC酶为赣南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主要基因类型.

  • 碳青霉烯类治疗儿童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感染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郑丽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治疗儿童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该院接受儿童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感染治疗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美罗培兰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亚胺培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共治疗有效率为88.6%,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对照组有4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中美罗培兰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强,在治疗儿童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感染患儿的时候具有显著的效果。

  • 优化碳青霉烯给药方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明艳;赖军华

    目的 探讨延长碳青霉烯类药物输注时间的给药方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ICU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的7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输注方式的不同分为EI组(38例)和TI组(40例).EI组采用微泵输注3h,TI组采用传统的0.5 h短时间间断输注.比较两组用药72 h后的CRP变化值(△CRP)、用药后14 d死亡率、ICU停留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结果 EI组用药后72 h的CRP下降值显著高于TI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显著短于T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用药后14 d死亡率及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输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效果优于传统输注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美罗培南在重症监护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仲兆金;谢少鸿

    美罗培南(Meropenem)是一个有抗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包括从重症监护病房(ICUs)病人分离菌的体外研究说明美罗培南抗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比其它对照药(包括亚胺培南)活性更强,美罗培南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比亚胺培南略低.多数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是少见的.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王汝龙

    (一)概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于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母核的特征是将青霉素的1位硫原子被碳原子所取代,且噻唑环中2位和3位具有不饱和双键,从而组成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

  • 某中医院1939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

    作者:雷晓婷;李岷;林红;孙慧;周江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某中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中医院2013-201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MIC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 939株,主要来源于痰(72.98%)、尿(12.74%)和血液(4.74%).呼吸科(15.58%)、老年科(10.83%)、肾内科(7.43%)、ICU(6.45%)是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多的科室.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高(36.62%),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以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30%;对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耐药率较低(<1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连续3年的耐药率分别是10.30%、9.75%和11.81%;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0.41%、10.00%、10.94%.结论 该中医院内肺炎克雷伯菌对二、三代头孢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上升趋势.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谨慎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

  • KPC型碳青霉烯酶研究进展

    作者:郭亚涛;王静

    为了对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细菌的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被大量应用,而这又引起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在全球的产生与流行[1]。肠杆菌科细菌作为医院感染主要的病原体类型,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给全球公共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 多重耐药细菌的诊治

    作者:刘正印

    自从青霉素被发现并用于临床后,抗生素为人类解除细菌性感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抗生素第一次被临床使用后,耐药性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及全耐药等的细菌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难点,尤其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感染.本文对上述多重耐药菌的诊治给予简述.

  • 201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控制指南简介

    作者:代强;郑波

    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强效-內酰胺类药物[1]。一旦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临床治疗此类菌株感染将面临极大困难。目前,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已在很多国家出现和报道[2-5]。在美国地区传播的CRE耐药表型多为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 carbapenemase,KPC),其流行特征具有区域甚至院际差异性。美国自2009年以来,除产KPC肠杆菌科菌外,已分离到多种不同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包括NDM型、VIM型及IMP型。这些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在其他国家更为普遍,而在美国一般是在其他流行区域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现。

375 条记录 6/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