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CU病房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云波;韦柳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ICU病房中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总结归纳式,旨在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依.

  • 反复发热、喘憋及突发意识障碍一例

    作者:王芳菲;许钧杰;陈未

    患者男性,54岁,出租车司机,因“间断发热近2年,加重1周”于2012-05-02首次入院。患者于2010-03起间断发热,体温高38℃,伴双膝关节酸痛。2010-06突发左半身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双侧口角流涎,有发热,诊为“脑梗”,经治疗(不详)症状当天好转,体温10天后降至正常。2010-07夜间发作性胸闷,活动后气短,仅可爬楼3层。因发热,行血培养两次均为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超声心动图(UCG)示“主动脉瓣二叶瓣及赘生物形成,左心增大,心功能正常”,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当月在当地医院行“主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生物瓣置换术”,术后体温正常,未服抗生素。2011-05患者再次发热,高39.4℃,有时寒战,伴近期记忆损害、右眼颞侧一过性偏盲及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查血常规正常;血培养十余次均阴性;UCG示“主动脉瓣位生物瓣瓣架表面赘生物形成”。曾间断予阿奇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青霉素、氟康唑、米诺环素等药物治疗,停药后仍发热,于2012-05-02收入我院。经病原学系统检查,Q热Ⅰ相IgG抗体1:3200阳性;Ⅱ相IgG抗体1:800阳性,诊断为慢性Q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予米诺环素和羟氯喹治疗,体温正常,2周后自动出院。

  •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复感染致败血症1例

    作者:陈再云;杜培林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4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余,加重2周”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流涕及全身不适,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给予静脉输液(具体不详)后好转。2周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发热,体温高40.5℃,呈间断性,伴寒颤大汗,偶有干咳伴胸痛,食欲不振,无心悸气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腰痛血尿,无关节疼痛。先后就诊于当地中医院及县医院,予以“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双黄连及中药汤剂”治疗后,症状反复不能痊愈,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入院查体:T38.5℃,P86次/min,R18次/min,Bp80/56mmHg,神清,发育正常,精神差,营养欠佳,全身无皮疹,咽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四肢均未查及异常。血常规示:RBC 3.8×1012/L,Hb131g/L,WBC 4.49×109/l,PLT 95×109/l,中性比36.24%,淋巴比63.34%,心电图,胸腹透、腹部B超,肝肾功,PPD,抗结核抗体,抗“o”,RF,及骨髓穿刺均未见明显异常。血培养加药敏试验提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生长。该菌对氨苄西林,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洛培南高敏。针对药敏给予氨苄西林/舒巴坦1,5g静滴2次/d,痰热清20ml静滴1次/d,治疗5天后复查血常规及体温正常,病情好转离院。于出院后3个月再次出现间断发热,血常规示:RBC 3.07×1012/L,Hb 109g/L,WBC 6.15×109/l,PLT 200×109/l,中性比37.44%,淋巴比例:57.34%。根据上次药敏予以头孢噻肟2g静滴2次/d,胸腺五肽1mg静滴1次/d。体温控制不理想,且于入院后第3天全身出现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伴瘙痒不适,淋巴结无肿大,自觉心悸气短,心肌酶及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请皮肤科及感染科会诊后考虑“变异性亚败血症”,建议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粪培养提示:全部为G-菌生长,骨髓穿刺提示感染骨髓象,骨髓培养结果提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生长,无其他细菌生长。该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洛培南高敏,余均耐药。根据药敏结果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1.5g静滴2次/d,地塞米松10mg静滴1次/d,丙种球蛋白5g静滴1次/d,连用3天后皮疹消退,继续头孢哌酮/舒巴坦1.5g静滴2次/d,同时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治疗7天后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后好转离院,3个月后随访再无发热。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镰刀菌败血症

    作者:黄玲玲;王宁玲;牛曼曼

    患儿男,4岁,2011年4月出现反复发热,2011年7月10日来我院初诊,实验室检查:WBC 20.7×109/L、Hb 103 g/L、PLT 4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MICM分型)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诱导方案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化疗.化疗中出现骨髓抑制,2011年7月18日实验室检查:WBC 0.6×109/L、Hb 65 g/L、PLT37×109/L,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诱导化疗第18天出现高热,体检发现右手留置针针眼处有脓点;血常规:WBC O.37×109/L、中性粒细胞0.01× 109/L、Hb 88 g/L、PLT 44×109/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6 mg/L;血培养阴性.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万古霉素抗细菌感染,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治疗第3天出现皮肤红色斑丘疹,以四肢伸侧为主,触痛明显,1~2d后部分皮疹中心部分开始坏死,复查骨髓提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减低;肺CT正常;心脏及腹部彩超正常.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假性肠梗阻1例

    作者:孙高中;李增男;沈锦盛;王丽丽;钱先中

    1 病例报告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痰气喘10余年,加重5天入院.患高血压病10年余,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治疗,平素血压控制尚可.查体:体温37.5℃,脉搏120/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2/80 mmHg.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胸骨无压痛,两侧语颤减弱,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听诊呼吸音粗,双肺闻及湿性啰音、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听诊心音遥远感,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Ⅰ<0.10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9.42 ng/ml,肌红蛋白395.3 ng/ml;谷草转氨酶39 U/L,乳酸脱氢酶212 U/L,磷酸肌酸激酶135 U/L;白细胞计数9.70×109/L,中性粒细胞0.84,红细胞5.2×1012/L,血红蛋白155 g/L;钾3.9 mmol/L,钠143 mmol/L,氯79 mmol/L,钙2.28 mmol/L.血氧饱和度0.95.

  •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张祥霞;任丽佳

    病例:患者,男,64岁.因"肝硬化失代偿期、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溃疡、肺部感染"入院治疗.有大量饮酒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患者体温38.9℃,两肺呼吸音粗,及少许湿罗音,白细胞7.0×109·L-1,中性细胞比率80.3%,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2天,发热无好转,肺CT示两肺感染灶.查体两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及少许湿罗音,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反跳痛.

  •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配伍禁忌文献概述

    作者:邹青;刘光辉;王晨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配伍禁忌,现概述如下:1 与帕珠沙星陈白芬等报道,遵医嘱给予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静滴,续滴生理盐水100ml+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g时,茂菲滴管内立即呈现白色浑浊状,接着出现白色絮状物,立即更换输液器.后实验证明,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加入100m盐水中,抽出5ml,再抽取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5ml,两药混合出现白色浑浊,数分钟后,混合液分层,上层为乳白色液体,下层为絮状沉淀,提示两药存在配伍禁忌[1].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

    作者:徐锦龙;王雄雄;陈武;胡东军;叶忠亮;马卫成

    1例48岁男性患者,因头颅外伤术后伴意识不清1个月入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发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头孢西丁。5d后停用头孢西丁,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3d后患者出现红色皮疹,以胸背部为主,并逐步蔓延至全身,部分伴脱皮,皮肤科会诊后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遂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磷霉素钠,并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抗过敏治疗,之后患者再无新发皮疹,皮损创面逐步干燥,面积也逐渐缩小。

  • 我院外科病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临床应用与合理性评价

    作者:张杨;沈素;程晟;温爱萍

    目的:了解并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我院外科病区的临床用药效果、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6月外科病区使用该药的168例患者的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检查、联合用药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分布于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用药原因主要是术后经验抗感染,平均用药疗程为(6.1±4.9)d.微生物送检率为64.9%,其中55例检出了特异性病原菌.168例患者中,总治疗有效率为86.9%.同时,部分病例在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我院外科病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健;侯立成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感染患者11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23%(5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4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总清除率为80.52%(62/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67%(3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7%(5/57)、12.28%(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病原菌.

  • 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朱秋娟;王丽娜;卫芬;边思成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山西大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随机分为A(n=53)、B(n=54)两组,分别接受利奈唑胺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酸万古霉素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B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5%和72.2%(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和16.67%(P<0.05),A组有效病例退热时间为(1.8±0.3)d,与B组(3.5±0.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0,P<0.05).结论 与盐酸万古霉素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比较,利奈唑胺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其临床疗效相似,但退热起效时间快,且安全性更高.

  • 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研究

    作者:蒋春芳

    目的: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分析,比较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治疗效果。结果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头孢噻肟的有效率(86.7%)明显低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有效率(96.7%)(P<0.05),但二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对新生儿败血症有一定疗效,但后者效果更佳。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头孢吡肟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比较

    作者:周之昊

    目的 比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头孢吡肟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头孢吡肟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参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X线吸收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效果甚佳,值得大力推广.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谭永峰;冯星火;侯思远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住到重症医学科需要呼吸机支撑呼吸的重度病危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性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9例,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3~5 d后两组均以细菌学检测和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抗生素调整。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早期治疗危重症感染者有效果,可较早稳定病情,缩短治疗过程、重症病房的入住时间及采用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时间。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我院儿科的用药合理性分析

    作者:季荣星;安琪;路兰兰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本院儿科的用药合理性,促进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院内感染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方法 抽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136份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的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 136份病历资料中,用药时间不合理者68份,占50.00%;联合用药不合理者20份,占14.71%;用药时机不合理者9份,占6.62%;病原学送检不合理者11份,占8.09%.结论 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在本院临床中存在滥用现象,需引起重视.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经济学对比

    作者:霍燕

    目的:对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将94例SC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抗菌药物对照组选用莫西沙星,观察组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9%优于对照组的76.59%,治疗成本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SCAP较莫西沙星疗效佳、预后好,具有更好的经济学优势。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应用合理性探讨

    作者:张琴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用药时间及用药合理性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被确诊为用药无效,用药无效率为3.13%(10/320).244例患者用药时间≤8 d,占比为76.25%(244/320);8例患者使用时间≥15 d,占比为2.50%(8/320).本院患者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用药时机、联合用药、用药频次、会诊记录以及药敏+细菌培养等,其中,用药频次、用药时机的不合理性较为突出,不合理率分别为7.19%(23/320)、5.94%(19/320).结论本院患者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药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需要从加强对医生的用药技能培训、加强药剂科的介入指导、制定用药指导手册、加强对患者或其家属的宣传等层面进行改进.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药物利用评价分析

    作者:陈翠莲;成明建

    目的 建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评价我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查阅我院2014~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病历,收集相关信息并使用DUE模式及细菌耐药性分析评价该药使用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措施. 结果 我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使用与多项预期目标值存在一定差距,采用干预措施后得到改善. 结论 医院应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干预和整改,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运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DUE标准,对临床规范、合理使用该药有一定促进作用.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导致精神行为异常1例

    作者:吕品;李晓天;赵宁民

    在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选择强效抗菌药物迅速控制病情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应警惕抗菌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作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耐酶且稳定的特点,可作为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株引起的混合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低,但仍有少数罕见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分析1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来阐述临床用药的风险性,以期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维持性血透患者神经系统及心脏损害1例

    作者:梁柱;傅泉;刘宜东;杨斌;王平

    患者,男,69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7年,尿蛋白阳性4余年,发热、咳嗽3天",于2009年7月22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年.无神经系统疾病史.入院时患者血压186/100mmHg(1 mmHg=0.133 kPa),右下肺少许湿罗音.

6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