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液体复苏方案对脓毒性休克大鼠肺脏的作用

    作者:刘伟;刘志

    目的 研究早期与延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两种液体复苏方案对脓毒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A组,n=15),休克对照组(B组,n=15),传统液体复苏组(C组,n=15),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组(D组,n=15),所有大鼠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同呼吸机模式及参数.LPS静脉注射建立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C组于液体复苏0.5h后应用去甲肾上腺素,D组于液体复苏同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记录各组大鼠生命体征、补液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2h后处死大鼠,进行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炎性介质的表达,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与传统补液方案比较明显减少了达到目标血压所需的补液量,使氧合指数进一步改善,同时降低了血乳酸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使肺水肿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中炎性细胞侵润程度、肺泡充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传统补液方案均使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促炎介质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下调,但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使促炎介质表达下降更为明显,与传统补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仅使髓过氧化物酶表达较传统补液组及休克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种补液方案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表达均无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液体复苏方案与传统补液方案比较从多层面改善了脓毒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程度.

  • 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中氧化应激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关系

    作者:刘雪雁;薛辛东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的肺组织中动态变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足月新生大鼠在出生后,分别持续吸入90%~95%高氧或空气,于1、3、7、14、21 d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应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MP-9和TIMP-1动态表达.结果 病理观察高氧3d时出现炎症反应,7 d时出现肺泡发育阻滞,终纤维化;高氧3、7、14 d后MDA含量高于空气组(P<0.05,P<0.01,P<0.05);MMP-9表达主要在上皮细胞胞浆,高氧3d时较空气组增强(P<0.05);TIMP-1表达主要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胞浆,3 d后各时间点的表达均高于空气组(P<0.05,P<0.05,P<0.01,P<0.01);MDA含量与MMP-9、TIM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高氧暴露后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上调MMP-9和TIMP-1表达引起基膜的破坏,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以后呼吸道重塑的发生.

  • 卡托普利对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继媛;张金萍;孙鹏;温宇英;聂屾

    目的 构建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细胞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对PQ中毒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地点在武汉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给予含不同浓度的PQ和CAP堵养基孵育HUVECs,制备实验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半数成活率判定模型成功与否.依据干预药物的不同确定实验分组:不予以药物干预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G);给予含400μmol/LPQ的培养基制备PQ损伤组;在PQ损伤同时予以CAP(10μmol/L)干预的为CAP保护组;因CAP干预时间的不同,分CAPA,CAPB,CAPC.检测在PQ损伤24 h后检测培养幕上清内SOD、MD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业细胞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数据采用(x±s)表示,应用SPSS 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T法榆测PQ作用浓度,时间和CAP各组数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56.734,172.025,P<0.01,成功构建了PQ模型及确定CAP干预浓度;与PQ组相比,CAP各组MDA含量降低(t分别为5.913,3.945,-3.426,P<0.01),而SOD含量升高(t分别为5.463,-2.292,-1.297,P<0.01);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减少及CAP绀凋亡率降低.结论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CAP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可拮抗PQ对HUVECs细胞的损伤作用,为PQ中毒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考.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泓;孙耕耘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大鼠静注等量生理盐水;(2)大肠肝菌脂多糖(LPS)组,分为3、6、12和24 h四个观察组(每组均10只),分别给大鼠注射LPS(10 mg/kg),间隔不同的时间后将大鼠放血活杀,取肺组织待测;(3)LPS+Ang Ⅱ受体拮抗剂组(10只),先给予大鼠静注Ang 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 Ⅱ(20 μg/kg)处理,然后观察6 h,放血活杀后取肺组织待测.分别以肺湿/干重比、伊文思蓝法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病理变化,观察LPS对大鼠肺组织的急性损伤作用以及Ang Ⅱ受体拮抗剂对该损伤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各时相点大鼠肺组织W/D值显著升高(P<0.01),致大鼠肺血管中伊文思蓝染料向组织中渗漏显著增多(P<0.01),LPS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等损伤表现,总病理评分达(12.00±2.45)分;LPS+Ang Ⅱ受体拮抗剂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肺微血管蛋白渗出量和组织形态学变化均较LPS组显著好转.结论 Ang Ⅱ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内毒素性ALI有保护作用.

  • 不规则趋化因子在百草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王娜;朱哲;赵敏

    目的 通过观察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又称CX3CL1)在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早期大鼠血清及肺组织的表达,探讨FKN在PQ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SD大鼠6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染毒组(36只)和对照组(30只).染毒组腹腔注入PQ (22 mg/kg),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在染毒后6、12、24、72及120 h处死大鼠.测定肺脏系数,检测血清及肺组织匀浆FKN含量(ELISA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及FKN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在各观察时间点(6、12、24、72及120 h),染毒组肺脏系数分别为(5.03 ±0.07、5.17±0.10、5.46±0.10、5.68±0.15及5.83±0.11),明显高于对照组(4.49 ±0.20、4.28±0.13、4.45±0.17、4.31 ±0.19及4.31±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组血清FKN质量浓度(pg/mL)分别为140.9±15.8、157.9±17.6、188.8±24.8、224.4±18.1及229.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21.7±12.8、121.6±12.1、118.3±14.0、122.8±12.4及120.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h时P<0.05,其余P<0.01);染毒组肺组织匀浆FKN质量浓度(pg/mL)分别为(4 222.0±641.1、5 021.0±514.5、5 911.6±478.1、7 092.2±652.9及7 639.3±666.6),明显高于对照组(2 860.2±477.3、3 068.9±446.0、3 168.7±728.5、3 178.0±488.2及3 147.3±42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为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充血水肿及结构破坏等急性肺损伤表现,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FKN主要表达于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肺小动脉内皮细胞中,FKN表达增多的区域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肺组织匀浆FKN含量与肺脏系数呈正相关(r=0.937),血清FKN含量与肺组织匀浆FKN含量呈正相关(r=0.968).结论 FKN与PQ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紧密相关.

  • 蛋白酶抑制剂和激素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作者:阙军;梅勇;徐鑫荣;曹权;张萍

    目的 探讨并比较蛋白酶抑制剂和激素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8只.除C组外,其他组均经耳缘静脉给予内毒素(600μg/kg),U、D组在给予内毒素同时分别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0 U/kg)、地塞米松(5 mg/kg).4h后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水平,行动脉血气分析,取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和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光镜下见C组肺组织学正常,L组肺间质弥漫性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粒细胞聚集、浸润,并可见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而U,D组上述病理表现明显减轻.U,D组与L组相比较兔肺组织湿/干质量比[(5.02±0.11),(4.93 ±0.13)vs.(5.37±0.29)],MPO[(0.51±0.05),(0.54 ±0.07)vs.(0.82±0.09)],MDA[(0.82±0.05),(0.81±0.04)vs.(0.96±0.05)]以及血清NO水平[(296.2±11.7),(291.7±15.8)vs.(351.8±19.6)]和TNF-α[D组(2.021±0.122)vs.L组(4.999±0.139)]明显降低、SOD活性[(120.3±6.1),(122.6±3.5)vs.(105.1±8.5)]明显增强、动脉血气中pH[(7.30 ±0.23),(7.30±0.17)vs.(7.22±0.45)]和PaO_2[(101.9±6.8),(102.5±4.7)vs.(80.3±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组与D组上述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D组与L组相比较PaCO_2[(37.0±3.3),(37.6±3.0)vs.(34.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在临床上可替代地塞米松以减少其副作用.

  •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复苏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勇;黄亮;杨继斌;刘坚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室颤犬复苏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犬24只,体质量(15±2) kg,雌雄不拘,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低Vt组(B组)和高Vt组(C组).对照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其余2组经右心室导管诱发室颤制作心搏骤停模型,复苏时分别以不同潮气量(低Vt组:6 ml/kg;高Vt组:20 ml/kg)机械通气6h,观察开始复苏前及机械通气后不同时间点犬动脉血气的变化;比较各组犬复苏成功率及72 h存活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结果 (1)复苏开始时B、C两组犬pH显著降低,PaO2下降,PaCO2上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pH、PaO2均升高;C组ROSC 2 h后,PaCO2较B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 6 h后,B组与C组比较HCO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C组磷脂酰胆碱含量减少(P<0.05),肺组织W/D比值增加(P<0.05),病理损伤形态学积分升高(P<0.01).结论 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丢失,减轻复苏后肺损伤,可作为复苏及复苏后一种保护性通气策略.

  • 孟鲁司特对百草枯所致大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健波;顾鹏毅;李刚;其其格;金帅;贾冬;桑珍珍;赵敏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肺湿/干质量比(W/D)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肺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p65)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104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PQ组40只、孟鲁司特组40只、对照组24只.PQ组和孟鲁司特组用百草枯一次性染毒,分别在不同处理后第1、3、5、7天时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中MDA和SOD含量、肺湿/干质量比(W/D)、血清TNF-α、IL-10含量及肺组织中NF-κBp65含量,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PQ组第7天时肺组织中MDA含量、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血清TNF-α和IL-10含量、肺组织中NF-κBp65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孟鲁司特组第7天时肺组织中MDA含量、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血清TNF-α和IL-10含量、肺组织中NF-κBp65含量明显低于PQ组,SOD含量明显高于PQ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PQ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孟鲁司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为局灶性肺泡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未见明显坏死.结论 孟鲁司特对百草枯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不同时段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致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效果评价

    作者:孙昊;张劲松;康健;刘强晖;黄培培;蒋雷;马天龙;David A. Schwartz

    目的 观察不同时段、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PQ)对于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诱导效果的区别,以期建立更为合适、操作简便且结果稳定的肺损伤和/或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采取腹腔注射单次给药(40 mg/kg、50 mg/kg、60 mg/kg),连续给药(10 mg/kg、12.5 mg/kg、15 mg/kg),以及间断给药(20 mg/kg、22.5 mg/kg、25 mg/kg)的方法,同组随机(随机数字法)匹配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1周、2周处死小鼠.监测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状况及病死率.收获日检测肺功能指标;肺泡支气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羟脯氨酸浓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单次或间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PQ,均可诱导部分小鼠发生急性肺损伤,早期观察时间点的炎症表现随剂量增高而加重;晚期观察点少量存活小鼠可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切片见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背后段、外周及胸膜下.但以上两组给药方式早期均有较高病死率,故晚期肺纤维化致病率较低.小剂量PQ连续给药法在各时间点诱导C57BL/6J小鼠的肺部病变缺乏显著意义.结论 单次大剂量或间断中等剂量腹腔注射作为PQ全身性给药的方法之一,可以成功诱导出早期小鼠急性肺损伤,但研究终点肺纤维化的致病率较低.PQ小剂量连续给药法致C57BL/6J鼠系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效果不明显.

  • 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环氧化酶-2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作者:李俊英;何庆;董芸

    百草枯中毒的特点是多器官功能损伤.肺是百草枯中毒主要的靶器官.百草枯中毒在早期常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等为特征的肺损伤,在后期可进行性地发展为不可逆性肺间质纤维化[2].目前百草枯引起肺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

  •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和脑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马海鹰;武巧元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CPP)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需要机械通气的严重颅脑损伤伴呼吸衰竭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颅内压(ICP)监测、右侧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将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①肺保护性通气组:潮气量为6~8mL/kg,初始吸氧体积分数40%,逐步提升呼气末正压(PEEP),PEEP与吸氧(FiO2)匹配同步升高,保持FiO2允许性低值;②常规通气组(对照组):潮气量为8~ 12 mL/kg,FiO2与PEEP匹配同步升高,保持PEEP允许性低值.监测桡动脉血气、平均动脉压(MAP)、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jVCO2),计算CPP=MAP-ICP;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肺保护性通气组PEEP(8.2 ±3.3) cmH2O(1 cmH2O=0.098 kPa)、ICP (19.7±3.6) mmHg(1 mmHg=0.133 kPa)、PaCO2 (54±7.3 mmHg)高于对照组,VT、Fi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aO2/FiO2、SjVO2、MAP、C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提示PaCO2与CPP呈正相关(r=0.368,P=0.019),与ICP、PaO2、SjVO2、Pjv CO2等并无相关性(P>0.05);PEEP与ICP呈正相关;PEEP分为≤5 cmH2O、6~ 10 cmH2O及>10 cmH2O三组,各组间ICP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EP在0~ 10 cmH2O上升,CPP变化不明显;PEEP> 10cmH2O时与CPP呈明显负相关(r=-0.395,P=0.017),CPP(58.5±7.2) mmHg,低于PEEP 0 ~ 5cmH2O时的(69.1±9.7)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EP越高,氧合指数越低;不同的PEEP水平下MAP、SjVO2、PjVCO2无明显变化.将PaCO2分为35~45 mmHg和46~60mmHg组,后者的CPP高于前组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jVO2与PaO2及PjvCO2相关,与PaCO2、CPP、ICP、MAP及PEEP等均无相关性.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是相对安全的.适当的CO2潴留联合较高的PEEP不影响脑灌注.肺保护性通气与常规通气相比Sj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通气方式下脑氧代谢无变化.

  • 中药注射液血必净联合激素防治鼠百草枯中毒后的肺损伤

    作者:邱泽武;王英;彭瑞云;高亚兵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血必净联合激素对大鼠百草枯中毒急性慢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0只平均随机分六组,每组20只:正常组(A),中毒组(B),治疗组(C,D,E,F).除A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予20%百草枯(PQ)100 mg/kg腹腔汴射(ip)染毒2 h后,C,D,E,F组分别予血必净(1.25 g/kg)、血必净(2.5 g/kg)、地塞米松(25 mg/kg)、血必净(2.5g/kg)+地塞米松(25 me/kg),ip,A,B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1次/d,至处死,而28 d处死者治疗7 d.观察各组大鼠反应,丁染毒后2,3,4 d每组每大各处死5只,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3 d动脉血气、肺系数;于28 d处死剩余鼠,测定肺匀浆羟脯氨酸(HYP)、血清TCF-β1.A,B,F组行3 d,28 d肺病理检查.结果 治疗组巾毒症状较B组轻,F绀轻;各治疗组不同时间点SOD,MDA及血气,TGF-β1,HYP较B组佳,治疗组巾F组佳,其中B,F组的3 d时的SOD,MDA及28 d时的HYP,TGF-β1分别为(37.47±13.00)nmol/mL,(91.86±21.35)nmol/mL;(11.34±3.07)nmol/mL,(5.63±1.58)nmol/mL;(2.54±0.63,1.32±0.07)mg/g;(484.13±63.79,202.22±49.83)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病理显示F组急性期肺出血、肺实变及慢性期肺纤维均较B组轻.结论 血必净联合激素于中毒早期有较强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可以减轻急性肺出血、肺水肿;晚期通过抑制TGF-β1分泌和HYP的合成,减轻慢性肺纤维化.

  • 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作者:王先坤;詹乐恒;王世文;张有成;汪玉良;康迎新

    目的探讨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与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方法将4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AP组,采用3.5%牛磺胆酸钠(1 ml/kg)胰胆管内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动态定量测定肺湿重系数、腹水量、血清淀粉酶、IL-10、IL-18的水平和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 mRNA与IL-18 mRNA的表达,并在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SAP组肺湿重系数、肺损伤评分、腹水量、血清淀粉酶、IL-10、IL-18水平和肺组织中IL-10 mRNA与IL-18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和增强(P<0.05),IL-18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60,P<0.01).SAP组大鼠血清中IL-10与肺组织IL-10 mRNA水平均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6,P<0.01与r=-0.60,P<0.01),而IL-18与肺组织IL-18 mRNA水平均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4,P<0.01与r=0.79,P<0.01).结论IL-18在SAP并发肺损伤中有重要的作用,而IL-10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 百草枯反复小剂量腹腔给药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作者:陈丽;钱洁;叶延;陆晓晔;朱长清;叶霜

    目的 建立百草枯(PQ)诱导肺损伤及肺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并比较其与博莱霉素( BLM)的成模差异,进而建立一个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8~10周龄雄性C57BL/6J(C57)小鼠(n=30),随机(随机数字)分为百草枯腹腔给药组(n=10),博莱霉素气管给药组(n=10)及阴性对照组(n=10),PQ组经腹腔注射PQ 10 mg/kg,每3d一次,共5次,BLM组气管内注射BLM 3 mg/kg.分别于第7,14,21天处死小鼠,监测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PQ腹腔注射及气管注射BLM给药,都能造成肺损伤及纤维化模型.通过比较生存率、体质量变化、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成模率等指标,显示反复小剂量腹腔注射PQ较传统的BIM气管内注射的方法造模更方便有效,成功率更高.结论 通过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动物造模方法的比较,反复小剂量腹腔注射PQ为更理想的造模方式,并且较BLM诱导的方法有更高的成功率.

  • 乌司他丁减轻重症中暑大鼠肺的炎症和氧化损伤

    作者:陈怿;童华生;张兴钦;江东新;苏磊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HS)、低剂量乌司他丁组(LUTI)、高剂量乌司他丁组(HUTI)和对照组(Sham)4组,每组12只.通过人工气候舱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监测直肠温度(Tc)、监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Tc>42℃的时间和重症中暑发生时间,分别于热打击开始后0 min、20 min、40 min和60 min采动脉血检测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于60 min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 β(IL-1β)和白介-6(IL-6)质量浓度,收集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和诱导性氧化亚氮(iNOS)的Western blot检测.采用PASW 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行方差分析,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ier曲线和Log 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LUTI和HUTI组相比HS组在Tc>42℃的时间(P=0.00)、重症中暑发生时间(P=0.00)和中位生存时间(P=0.00)均延长.热打击后60 min时HS组PaO2较其他三组明显降低(P=0.00),而LUTI和HUT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同时,HS组PaCO2较其他三组明显升高(P=0.00),LUTI和HUT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LUTI和HUTI组大鼠的BALF中TNF-α、IL-1β和IL-6浓度较HS组低(P=0.00,P=0.00和P=0.00),而且HUTI组的炎症介质浓度也低于LUTI组(P=0.02,P=0.04和P=0.04).病理结果显示LUTI和HUTI组大鼠肺损伤较HS组轻(p=0.00).肺组织iNOS蛋白表达比较中,HS组较LUTI和HUTI组增加(P=0.00),而LUTI组表达量也高于HUTI组(P=0.03).结论 乌司他丁具有改善重症中暑大鼠呼吸衰竭和预后的效果,这种作用可能与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和氧化损伤有关.

  • PiCCO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研究

    作者:秦学东;王泉利;刘鹏飞

    目的 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指导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入院后给予常规液体管理,观察组(n=48)入院后行PiCCO监测并据此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液体管理的效果与转归.结果 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IS)、尿量、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 d的HR、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的脑钠肽(BNP)、血清肌酐(Scr)、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的BNP、Scr、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O监测指导下应用液体管理治疗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效果理想,较常规液体管理更有利于保护心、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提高临床中的液体管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 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血清炎症因子与肺损伤性变化研究

    作者:彭铖;张惠;刘江伟;张波;黄泼泼;钱若筠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的变化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平均分成6组:沙漠干热环境轻、中、重度中暑组及其各自常温对照组,然后将6组大鼠分别进行麻醉、固定、置管、接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3组实验组放置在人工实验舱模拟的沙漠干热环境中,3个对照组放置在常温环境中,干热环境组分别在轻度中暑、中度中暑、重度中暑三个阶段的三个时间点麻醉处死大鼠,并留取血液标本和肺组织,相应对照组取材和时间点同实验组。用 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 TNF -α、IL -6、IL -1β;肺组织测 MPO,应用 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根据肺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结果干热环境中暑各组大鼠肺损伤病理学评分与肺 MPO 及血清炎症因子 TNF -α、IL -6、IL -1β和变化趋势一致,随着中暑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加重,相关性分析提示沙漠干热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除了和 MPO 密切相关外( P ﹤0.01)还与 TNF -α、IL -6、IL -1β密切相关( P ﹤0.01),常温环境组上述变化不明显,无上述相关性( P ﹥0.05),但与相应的干热环境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的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因子 TNF -α、IL -6、IL -1β和 MPO 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密切相关,提示沙漠干热环境下炎症因子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的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PO 活性是反映沙漠干热环境肺损伤的有用指标。

  • 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璐璇;梅艳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LPS(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肺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将阿托伐他汀灌胃(20 mg/kg),8 h后留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及血标本.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组织湿/干质量(W/D)比值;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检测各组肺匀浆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结构清晰;LPS组肺泡壁增厚,渗出增多,肺组织呈损伤性变化;阿托伐他汀组病理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肺组织W/D比值,血浆IL-18、TNF-α含量,肺匀浆NO、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而血浆SOD含量则降低;与LPS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肺组织W/D比值,血浆IL-18、TNF-α含量,肺匀浆MDA、NO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血浆SOD含量则增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ERK蛋白在胞浆和胞核表达均明显增加,而阿托伐他汀组较LPS组表达减轻.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抗氧化、减轻炎症及抑制ERK信号通路发挥对LPS诱导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家免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罗礼容;汤军;李丽;李孝英;崔泽忠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测量家兔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DA、蛋白含量和肺湿/干重比.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明显减少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家兔血清及BALF中MDA和蛋白含量,并使肺湿/干重比降低.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通过其抗膜脂质过氧化对油酸性肺损伤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 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罗学科

    参附注射液源于参附汤,有效成份是人参皂甙、乌头原碱等.近些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有心肌保护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动物实验证实:人参存在使附子类似受体兴奋剂的正性频率作用失去,保留正性肌力作用[1].有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对肺缺血/再灌注保护、内毒素致肺损伤的保护、循环功能的稳定、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均有疗效.现就有关报道做一简单阐述.

2846 条记录 8/143 页 « 12...567891011...1421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