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川崎病患儿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冠脉损伤的关系

    作者:杨谨;舒建国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小儿全身血管炎性、发热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的全身性血管炎,冠状动脉病变尤为突出.较多报导KD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的改变,但其改变与冠状动脉损伤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却未见报导.为此作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 川崎病冠脉损伤高危因素分析(附152例病例报告)

    作者:田芳;张宗辉;贺云妹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有限性的全身血管炎,主要累及婴儿和年幼的儿童[1].心血管损害在血管炎活动期表现明显,冠脉损伤(CAL)及严重程度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KD已取代急性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2],因此,研究KD合并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 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丹

    目的:探讨不完全型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诊断为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完全型KD患者32例,占29%。与KD相比较,不完全型KD患者年龄更小,诊断延迟,主要临床表现较少,冠脉扩张发生率高( P<0.05)。结论:不完全型KD和典型KD有相似的临床特征,易贻误治疗,加大了冠脉损伤的风险。

  • 解读糖尿病伴CVD患者的管理新指南

    作者:斯泰尔斯;黄娟

    在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与过去相比,在PCI的决定因素中,冠脉损伤对功能的影响要比血管造影所显示的严重程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相比于使用34年前的Diamond and ForresterChest Pain Prediction Rule的人群数据,使用更近期的数据得到的验前概率(PTP)得到改变.对那些既有糖尿病又有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人,血糖控制标准放宽一点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在糖尿病患者中,复杂的多支CAD,CABG是首选,但如果病人更喜欢PCI,应该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3年年会上曾探讨了新近推出的稳定型CAD诊断和治疗指南及CVD伴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指南.

  • 川崎病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刘金侠;宋少武

    川崎病的主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冠脉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冠脉扩张、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等[1],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9%[2].小儿心肌梗死临床少见,易误诊,现就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例分析如下.

  •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作者:董燕;丁永勇;陈春艳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88.0% 显著高于对照组64.0%,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 小儿川崎病的诊治

    作者:王宏茂;李晓惠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好发于儿童以全身血管病变为主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本病主要侵及全身大中动脉,其并发症主要是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KD所致的冠脉损伤已经成为儿童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不完全型KD和IVIG耐受型KD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因此,对KD的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不完全型KD的早期诊断.KD的治疗上,目前临床的常规方案是阿司匹林(ASA)和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联合应用.但对IVIG耐受型KD的治疗,却有着不同观点,更需要有新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

  • 31例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何兆坤

    目的 分析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1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与同期36例典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不典型组患者年龄较低,其临床表现少,临床确诊前的发热时间较长,且冠脉损伤情况发生较多,与典型川崎病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典型川崎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其需要医师提高临床确诊率,使用丙种球蛋白综合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冠脉损伤的发生.

  • 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冠脉损伤的预测价值

    作者:高耀云

    目的 探讨CRP和HCY对冠心病冠脉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6例和多支病变组19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血脂、CRP、HC Y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的TG、TC、CRP、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G在三组中逐渐呈增高趋势(P<0.05).CRP、HCY在三组中也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 CRP、HCY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可能与血脂异常有关,可预测冠脉损伤的程度.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包春春;张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将5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成CDM组参照,随即抽取5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CHD组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临床数据变化,分别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以及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加以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组(CDM)病患者多支狭窄、弥漫性衰竭以及行CABG术患者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CHD);CDM组患者在左回旋支(LCX)狭窄指数与总狭窄指数平均高于CHD组;CDM组患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高于CHD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易造成冠脉损伤,在此类患者接受治疗同时应结合临床各项数据加以控制将冠脉损伤降至低.

  • 小儿川崎病心肌酶谱变化与冠脉损伤关系分析

    作者:戴炜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心肌酶谱变化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1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分为有损伤组和无损伤组,同时选择正常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心肌酶谱检查和CRP检查,观察两者联系.结果:治疗前有损害组与无损害组心肌酶谱对比,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有损害组及无损害组对比,CK - 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CRP、CK - M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 - M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中心肌酶同工酶在川崎病发生与缓解后,均可以有效反映心肌损害程度,可以作为诊断川崎病出现心肌损害与否的重要指标.

  • 76例川崎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罗宇元;刘德强;李敏;芦爱萍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我科确诊为KD的76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分为无MP感染组、MP感染组;按是否存在冠脉损害分为无冠脉损伤组、合并冠脉损伤组;按是否典型分为典型川崎病、非典型川崎病.根据以上分组对患儿的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热程进行分析.结果 76例KD患者中合并MP感染者18例,占总患者比例23.68%.合并冠脉损害患者36例.无MP感染与合并MP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无明显差异,无MP感染组冠脉损伤阳性率55.2%,合并MP感染组冠脉损伤阳性率27.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无冠脉损伤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冠脉损伤组,冠脉损伤组热程明显长于无冠脉损伤组.C反应蛋白水平在典型组明显高于非典型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为KD病因病原之一,应及时给予相关检查及抗肺炎支原体治疗.热程与冠脉损伤正相关,热程越长,冠脉损伤机会越大,发热时间长应及时给予心脏彩超检查,以免漏诊.MP感染、血小板水平与冠脉损伤负相关,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疗程不能依据血小板水平,还要注意是否存在冠脉损伤.

  • 川崎病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俞文超;顾勇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症,好发于亚裔儿童,冠脉损伤是其主要并发症,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会极大降低并发冠脉损伤的危险性,目前其病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感染、免疫,细胞因子损伤及遗传易感性等多种因素相关.现就川崎病的基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浆促酰化蛋白、脂联素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温宇;王宏伟;施虹;胡秀芬;程佩萱;魏俊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急性期血浆促酰化蛋白(ASP)、脂联素(ADPN)、血脂与急相反应蛋白变化关系,探索K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和判断冠脉损伤(CAL)的依据.方法将研究对象分KD急性期组、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组和正常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ELISA方法检测血浆ASP、ADPN浓度,比浊法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1.KD急性期血浆ASP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0,0.001),而血浆ADPN水平KD组与发热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2.KD急性期血浆HDL-C、HDL3-C、apoAⅠ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0.000,0.015);apoAⅠ与ASP呈负相关(r=-0.408 P=0.05);其他血脂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KD急性期有冠状动脉扩张组血浆ASP浓度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扩张组(P=0.003),而ADPN和血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D急性期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ASP可作为KD早期诊断和判断CAL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 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冠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军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胸痛、心脏杂音、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已证实危险因素有年龄、家族史、暴饮暴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1].有研究报道,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且血清HCY水平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病程和冠脉损伤的程度,因此,HCY水平的检测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CY水平来探讨其与冠脉损伤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海波

    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中,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不高,可以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侧冠状动脉主动脉异常起源等)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而获得性冠状动脉畸形多见于先心病术后继发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如大动脉转位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等,部分川崎病患儿也可出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于婴幼儿而言,由于冠状动脉直径小、解剖变异大,冠脉移植手术操作难度非常高,术中需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开口和走向,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策略与技巧。尤其对于新生儿及低年龄、低体重患儿,一旦发生冠脉损伤将是致命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研究热点及外科治疗进展。

  • 川崎病及其合并冠脉损伤的早期诊断

    作者:胡晓红;徐世侠;栾佐

    目的通过川崎病(KD)合并冠脉损伤(CAL)高危因素分析早期诊断的必要性并探讨其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方法参照KD现行诊断标准,统计分析1992年1月~2002年1月住院的84例KD患儿发病早期(7 d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发病7 d内发热、眼结膜充血、唇红或干裂、皮疹、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00%、71.4%、80%、66.7%、25%;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心电图与KD合并冠脉损伤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早期白细胞升高、心电图阳性与KD合并CAL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持续发热伴眼结膜充血、唇红或干裂、皮疹等可疑KD病例经病史、年龄、血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C反应蛋白等资料综合分析,可于发病7 d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预防冠脉病变,改善冠脉病变预后;早期白细胞升高、心电图阳性可以作为KD合并CAL预测因子.

  •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冠脉损伤后重构及再狭窄中的作用

    作者:张力;朱建华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术后3~6个月内的高再狭窄率(30%~50%)严重影响了其临床的有效应用.关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目前认为再狭窄可能是新生内膜增生和不利的血管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1].血管外膜过去被认为是无活性的,近来研究发现冠脉损伤后伴随有外膜的激活[2,3].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scular adventitial fibroblasts,VAF)具有增殖、迁移、表型转化及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因而在促冠脉损伤后重构及再狭窄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病程4个月发现冠脉损伤川崎病1例

    作者:彭茜;吴青

    患儿,女,4个月.因发热3d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15.1×109/L,N 0.76,L 0.17,Hb 108g/L,PLT 417×109/L.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体温不降,转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 38.1℃,R 30次/min,HR 128次/min.体重6kg,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结膜树枝状充血,无分泌物,唇红皲裂,可见杨梅舌,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四肢末端发红硬肿.

  •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分析

    作者:徐利军;朱学海;魏翔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在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和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急性冠脉梗塞患者,采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ECABG治疗,观察循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血管移植数、并发症和死亡率,随访3个月评价心功能.结果:体外循环平均时间(90±20) min,循环阻断.平均时间(65±19) min两种术式,平均手术时间(180±25) min,平均移植血管数(3±1.1)支;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主要是低心排综合征、室颤、脑梗及肺部感染,18例患者恢复,3例死亡;随访3月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E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