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玲婷;王荩;彭飞;李琳;司佳雨;赵玲凤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由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疾病.其致残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该疾病的发展过程,更好的对其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做简要综述.

  •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静;常明承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 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检测患者下肢血管彩超、血流变学、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和彩超疗效进行评价,比较2 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彩超疗效进行评价,治疗组显效80 例,占80%,有效13 例,占13%,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27 例,占54%,有效13 例,占26%,总有效率80%.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效优于对照组.

  • 运动训练促进缺血下肢血管新生、改善行走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葛红卫;何延政;刘勇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调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等慢性缺血性疾病总体发病率逐年上升[1],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IC)是此类疾病的主要症状,发展到后期有静息痛和肢体末端感染破溃.

  • 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学军;郭家龙;裴斌;赵宝明;洪一龙;曾宪涛

    目的:评价脉管复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LASO)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2期)、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使用脉管复康片治疗LASO患者的相关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3月。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风险偏倚评价,然后采用ReMan 5.3软件绘制森林图,并系统评价各研究的结果。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共317例患者。结果表明,脉管复康片优于复方丹参片(总有效率:RR=1.27,95%CI:1.05~1.54),与通塞脉片(RR=1.25,95%CI:0.99~1.58)和寒痉汤联用微汗法(RR=0.83,95%CI:0.66~1.04)疗效相当,脉管复康片联合前列地尔优于单用前列地尔(RR=1.29,95%CI:1.05~1.60)。与其他治疗方案比较,单用或联用脉管复康片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流流变学及踝肱指数等,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单用或联用脉管复康片能显著改善LASO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加以验证。

  • 介入溶栓结合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闭塞1例分析

    作者:刘瑜;宋康兴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74岁,主因"左下肢疼痛10d"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发凉,不能行走,夜间静息时疼痛加重.既往2型糖尿病、阵发性房颤病史5个月,无明显间歇性跛行史;吸烟史40余年,4~5支/d.查体:心率12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左下肢皮肤苍白,触痛明显,膝以下及左足皮温明显降低,左侧股动脉、胭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触不清.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7mg/L,血糖11.47mmol/L,D-2聚体1.19mg/L.当地医院超声检查:左侧股动脉下段至胭动脉、足背动脉血栓形成.左侧髂外、股动脉中上段血流速度减慢.

  • 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姚陈;叶彦琛;李勇辉;李梓伦;王冕;常光其;王深明

    目的 评估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我院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26例SFA闭塞性病变患者,对腔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共26条患肢)均行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ABI术前0.28±0.24,术后0.81±0.12,临床成功率80.8%.术中并发症1例(3.8%),术后并发症7例(26.9%).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2.9)个月.术后1、3、6、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15±3.77)%、(92.22±5.28)%、(88.04±6.49)%、(88.04±6.49)%,术后1、3、6、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00±0.00)%、(96.15±3.77)%、(96.15±3.77)%、(96.15±3.77)%,术后1、3、6、12个月的保肢率分别为(92.31±5.23)%、(88.46±6.27)%、(88.46±6.27)%、(81.09±9.10)%,术后1、3、6、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0±0.00)%、(96.15±3.77)%、(85.62±7.08)%、(77.26±9.55)%.结论 SFA闭塞性病变行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短期通畅率较为理想.

  • 提高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晓强;桑宏飞

    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腔内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新器材、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使得更多的复杂型病变采用腔内治疗方式获得成功.当下肢股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膝下远端小动脉病变等技术难题被突破而不再是腔内治疗禁忌时,如何提高腔内治疗的远期疗效已成为我国血管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 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武国;郑江华;戴毅;陈开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丧失肢体,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严重疾病,其病因有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药物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 传统手术结合腔内支架成形治疗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性病变28例

    作者:陈斌;符伟国;史振宇;竺挺

    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性病变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临床上常见的是主髂动脉合并股腘动脉闭塞.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4年2月采用传统手术与腔内支架结合治疗下肢动脉多节段闭塞性病变共 28例,现报告如下.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治疗

    作者:李晓强;桑宏飞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1],60岁以下发病率为2.5%,60~69岁为8.3%,≥70岁发病率为18.8%.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已成为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是临床上导致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治疗的难点.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作者:范瑞华;董晓琳;白献红;王励;周涛

    目的 探索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4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自体干细胞采集的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科学的设置流速、循环血量和界面探测值,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获得了患者所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结论 恰当的采集时机、精悍的穿刺技术、采集过程中的精心护理,是获得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前提和保证.

  • 穴位注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谢牡丹

    我科从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采用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4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认识1.1 概述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髂总动脉、股浅动脉和腘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中层变形和继发性血栓形成,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患肢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提高.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作者:李成学;王波涛;李建红;张虹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腔内治疗方法,观察综合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127支血管)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分别单独或联合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84例127支血管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后,血管再通81例123支血管,血管再通率96.85%(123/127).术后复查半年、一年、二年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5.12%(117/123)、79.67%(98/123)、68.29%(84/123).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通过综合介入治疗后,可使患者血管实现再通,改善下肢动脉血流,且近期、中期疗效满意.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及介入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古献芳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患者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肢动脉闭塞患者210例,其中DM组90例,NDM组120例.结果 DM组90例病变104处,植入支架97个,治疗成功率92.5%,ABI值明显升高,术前(0.39±0.13)升至术后(0.78±0.13);P<0.01.NDM组病变168处,植入支架158个,及时手术成功率95.5%,ABI值明显升高,术前(0.32±0.11)升至术后(0.72:±0.16);P<0.01.210例患者随访1~48个月(平均36.7个月).DM组7例治疗失败行截肢术,截肢率为7.78%(7/90),NDM组6例治疗失败行截肢术,截肢率为5%(6/120),两组之间ABI及截肢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下肢动脉闭塞患者介入治疗可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手术的成功率高,可以取得与NDM患者同样的治疗效果.

  • 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疑似引起肌病1例

    作者:肖滨

    1病历摘要
      患者吕某,女,78岁,2013年1月18日主诉突起双下肢活动障碍半天急诊入院。入院前半天患者在家坐位起立时突感双下肢无力,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4~5次,非喷射性,伴头痛,无发热、肢痛,无明显胸闷、胸痛。入院查体:T 36.8℃,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40/120mmHg。患者神志清楚,鼻唇沟对称,双瞳孔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颈无抵抗,伸舌居中,两肺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房颤律,无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未见肿大。肌力:左上肢V-级,手指持物无力,左下肢Ⅲ级;右上肢V级,右下肢0级,双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右侧难以扪清。既往史:高血压病;脑梗死,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便;高脂血症史6年。入院前1个月检查发现冠心病、心房颤动、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片0.1g,缬沙坦胶囊80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急诊心电图,示心房颤动、ST-T改变。急诊头颅CT,示右侧额叶颞枕顶部、左侧半卵圆中心多发低密度影,考虑脑梗死,部分软化,脑老年性改变。入院初步诊断:混合性脑梗死;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Ⅱ~Ⅲ级。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伴腰椎管狭窄症的诊疗分析

    作者:郑海滨;张红超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同时患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腰椎管狭窄症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性别、年龄、症状、体征、诊疗过程等相关资料.结果 共25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8.6±10.5)岁,首诊骨科23例,首诊血管科2例.25例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均为间歇性跛行,首发症状以腰痛为常见(48%),共病以高血压为常见(64%).25例患者均首先行腔内治疗,行“球囊成形术”8例,行“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17例;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4例.未缓解4例行椎管减压术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伴腰椎管狭窄症与高龄、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相关.在诊断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时,应提高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现象的认识.

  • 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分析

    作者:高继东;王晓军;郑明非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和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 三七水蛭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研究

    作者:李连江;马晓玲

    目的:探讨三七水蛭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是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74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三七水蛭粉,对比各组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疗效、血沉、血小板等指标、肢体循环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相关的血液指标,发现观察组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原则前体下,给予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三七水蛭粉口服治疗,可以进一步有效的提高疗效,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大大改善生活质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65例

    作者:王会梅;高荣芳;吕金波

    随着老龄化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高危因素的不断增多,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therosolerosis obliterams,ASO)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周围血管疾病的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2004-2006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5例,总结如下.

  • 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王志扬;韩爱敏;王文波;刘影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15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其进行手术前的CTA血管造影,并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结果,对患者给予相应的介入治疗.观察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15例患者(25患肢)中8患肢因病情较轻未处理,5例(9患肢)行单纯行球囊扩张术,3例(3患肢)行球囊扩张术加支架植入术,1例(1患肢)行内膜下血管形成手术,3例(4患肢)给予经动脉保留导管灌注尿激酶和扩血管药物.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预后情况良好.结论 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肢的情况,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安全性较高.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