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治疗现状

    作者:姜鹏;王义善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仅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脑膜、脑脊液、眼球)的淋巴瘤,而没有身体其他部位淋巴瘤证据的一种疾病.PCNSL病程短,病情进展快,高度致死性,预后很差,自然病程仅为数月.自DeAngelis等采用了化放疗联合治疗方案以来,PCNSL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现将其临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俞伟帼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症结核病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起关键作用.若不治疗,病死率100%.目前临床上并非少见,但不典型病例增多,准确鉴别不足,导致延误诊断.综合医院内科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警惕性不高,结核性脑膜炎仅仅作为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被提及.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系统简述如下.

  • 白细胞介素-8与脑膜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乃东;赵仁亮;谭兰

    脑膜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既往的研究多注重于外来病原对宿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宿主对感染的自身反应已得到重视.细菌及其成分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在局部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引发体内一系列反应,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8(IL-8)是一种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现就IL-8与脑膜感染的关系综述如下.

  • 心包名实辨析--中医脏象理论中的心包即冠状动脉之假说

    作者:李丽霞;杜翠云;刘洋

    心包,是中医脏象理论中颇有争议的一脏,仅别名就有三个:膻中、心包络、心主,其含义更是说法众多.<难经>谓:"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杨上善称"心外有脂,包裹其心,曰心包";滑寿认为"其浸脂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温病学中将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昏迷称为"热入心包",将痰火引起的精神狂躁错乱称为"痰浊蒙蔽心包",此处心包为神明之心(即脑).而今人对心包的认识同样是纷纭不一,有人认为是现代解剖学中的心包[1],也有人认为是脑膜[2],笔者通过对有关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心包很有可能就是指今之冠状动脉.现试辨析如下:

  • 首发为精神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2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西江;王海燕;祝俊晓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表现为突发剧烈的头痛,且以枕项部疼痛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症状等临床特点.常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而首发为精神症状的较少见,易被忽视,造成误诊.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122例SAH患者,其中24例首发为精神症状者被误诊,院外误诊20例,院内误诊4例,现分析如下.

  • 颅底骨折并鼻腔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崔凤玲;王海霞

    颅底骨折多是由于钝性暴力造成,常合并脑膜、血管、脑组织、颅神经、颅内血肿,甚至鼻腔大出血。由于受伤时多数患者常处于昏迷状态、鼻腔出血凶猛,极易发生误吸和窒息,如处理不及时,可因休克或窒息而死亡[1]。笔者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8例颅底骨折并鼻腔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与护理措施。

  • 临床诊断的结核性脑膜炎30例脑脊液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宋孚霞;孙旭文

    对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30例临床诊断的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特点做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入门

    作者:龚涛;刘伟广

    龚涛: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一门学科.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进出大脑的12对颅神经及进出脊髓的31对脊神经;其附属结构包括脑血管、脑膜与脑脊液.

  • 形状记忆合金支架-人工硬膜在犬颅底重建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王志强;漆松涛

    目的 初步探讨一种新型颅底重建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支架-人工硬膜(nitinol支架-脑膜建)复合体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研制nitinol支架-脑膜建复合体及相应器械.构建普通成年家犬中颅底外侧缺损模型,以该复合体行中颅底重建术.术后3个月行X线片、CT三维重建、1.5T MRI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成功研制nitinol支架-脑膜建复合体及应用器械并构建中颅底外侧缺损家犬模型,并实施颅底重建术5例.全部存活,无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架显影清晰,位置满意,无伪迹.组织病理学显示支架周围肉芽组织生长.结论 nitinol支架-脑膜建复合体成功重建家犬中颅底缺损.

  • 颅内局灶型Castleman病1例

    作者:谢贤镛;周继雍

    患者,男性,76岁,1年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半年前感左下肢无力;3个月前出现左上肢无力,来我院诊治.人院查体:左下肢肌力Ⅲ级,上肢Ⅱ级,腱反射双侧阳性,病理征阴性.头颅CT平扫及增强示:右额、顶颅下7.7 cm×5.5cm×4cm肿块,紧邻颅内板,有骨质吸收.肿块明显均匀强化,邻近额顶叶有低密度水肿.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明显左移.临床诊断:右额顶巨大脑膜瘤.术中见肿瘤位于硬脑膜,8 cm×7 cm × 6cm,切面呈鱼肉样,与周围脑组织分界较清,但侵蚀颅骨和肌肉.

  • 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及MRI特征

    作者:胡珏;周俊杰;陈德强;李爱美

    目的 总结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以及MR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MRI结果.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26.30±8.30)岁,男女之比约为2∶1;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首发症状以发热伴头痛或咳嗽,下肢乏力、麻木及大小便障碍(6例)为主,亦可继发于抗结核治疗结束后6个月至1年;症状与体征不对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不典型.MRI表现为脊髓中央纵行“串珠”状、“腊肠”样、梭形或细长条形长T1、长T2脑脊液样信号,空洞内及空洞壁无强化;病变部位蛛网膜下隙变窄且伴脊膜强化;脊髓空洞呈多房性,可累及颈髓(5例)、胸髓(8例)、腰髓(6例)或颈胸腰髓同时受累(4例).病情轻重程度与空洞直径和长度不平行.结论 脊髓空洞症可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早期或迟发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空洞以胸髓受累常见,具多房性、多节段特点,病情轻重程度与影像学改变可不平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时行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 脑脊液ESAT-6和干扰素-γ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玲;常明;吕晓民;王玉芝;初凤娜;李伟;林会香;王丹;崔俐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甲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干扰素-γ表达水平变化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结核性脑膜炎(21例)、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28例)和正常对照者(32例)脑脊液ESAT-6和干扰素-γ表达水平.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ESAT-6和干扰素-γ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4.46 pg/ml[ (2.20~ 10.55) pg/ml]和34.86 ng/L[ (25.62~241.71) ng/L],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组[(1.18±0.49) pg/ml、( 12.00±3.37) ng/L]和正常对照组[(1.05±0.47) pg/ml、(14.58±3.46)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5.695,P=0.000;H=31.560,P=0.000).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6,P=0.226;t=0.060,P=0.952).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ESAT-6水平与干扰素-γ水平呈正相关(rs=1.000,P=0.000).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ESAT-6和干扰素-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颅内感染和正常对照者,检测这两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可协助结核脑膜炎的诊断,且两项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及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作者:杨笑;吴若芬;孔繁元;谢鹏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早期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演变过程,提高对其早期识别能力及诊疗效果的判断.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检查及脑脊液生化尤其是细胞学动态变化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96.67%)以发热、头痛发病,1周内并发意识障碍者9例( 15.00%),伴抽搐5例(8.33%)、眼动障碍8例(13.33%)、偏瘫7例(11.67%),44例(73.33%)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浓缩集菌抗酸染色阳性8例(13.3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例(8.62%)、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5例(8.77%).脑脊液改变以颅内压、蛋白定量升高、葡萄糖降低为主;细胞学变化呈现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的混合细胞学反应,发病早期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比例< 0.40,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短期内(长随访2个月)可无明显改变.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44例患者好转、11例迁延不愈并出院或转院、5例死亡;发病3周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发病3周后接受治疗者.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学阳性检出率极低,早期诊断困难.肺结核病变对明确诊断具有辅助价值,脑脊液混合细胞学反应可高度提示诊断.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脑脊液细胞学演变缓慢,可长期呈混合细胞学反应,不能以此为据推翻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时机很大程度上决定治疗效果.

  • 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脑(脊)膜播散种植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计伟;陈步东;杨玉山;姚鑫

    目的 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1例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措施.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全切除肿瘤,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7例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前复查MRI即发现脑(脊)膜播散种植,予以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好转;4例术后复查MRI未见脑(脊)膜播散种植,行常规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0个月),复查MRI显示脑(脊)膜播散种植.仅2例患者术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 成人髓母细胞瘤发生脑(脊)膜播散种植者预后较差,MRI较脑脊液细胞学更为敏感,予放射治疗联合药物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美杰;邹月丽;何俊瑛

    目的 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寻找一种更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SAT-6抗原,LSCM观察脑脊液单核细胞着色情况(ESAT-6阳性细胞胞核呈蓝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ESAT-6阴性细胞胞核呈蓝色荧光、胞质不着色)并分析三维成像结果.结果 ESAT-6抗原主要表达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胞质,呈红色荧光.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8例(80%) ESAT-6阳性、对照组仅1例(2.86%)阳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918,P=0.000);ESAT-6检测灵敏度80%,特异度97.14%.结论 ESAT-6抗原检测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且特异性较高.LSCM技术可实现多重荧光同时观察并形成清晰的断层扫描和三维图像,把细胞学研究提高到新水平.

  • 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四例

    作者:粟秀初;魏东

    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系由外周皮肤、黏膜或视网膜等部位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淋巴和(或)血流弥漫性转移至脑膜所致.虽然临床少见,但目前已位于颅内转移瘤第3位,仅次于乳腺癌及肺癌;其恶性程度较高.疗效差,患者生存期短、预后不良[1].若能对体表黑色素痣(瘤)早期予以正确的治疗,则可降低其颅内转移率;而早期明确诊断可以使此类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2例和外院会诊2例,共4例脑膜转移性黑色索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思路

    作者:赵钢;杜芳

    结核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之一.由于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的流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所致免疫功能损害宿主增多、卡介苗保护性不完善、酗酒、吸毒、贫穷、全球性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使结核病之发病率呈日益回升的严重趋势.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诊断 综述
  • 对当前结核性脑膜炎病因诊断的几点建议

    作者:粟秀初;赵钢;冯国栋;杨毅宁;戴文;刘婷婷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结、脊柱等结构或组织结核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少数因脑内结核球或脊柱结核的干酪样病灶破裂,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隙,感染软脑膜所引起的一种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也可侵及脑实质和颅内血管[1-5].其临床表现,特别在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加之目前缺乏简便、快速、又确实有效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漏诊或误诊十分严重,应引起重视与关注[1-6].为此,笔者根据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近年的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希望能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诊断有所裨益.

  •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占云;陈鹏;范学文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脑膜、脑实质受累为主,同时可累及脊髓、脊膜;病残率和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病患者增多、人口流动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等因素使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结核性脑膜炎亦随之增加.目前,结核病仍是世界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在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结核病预防和治疗形势严峻,本文拟就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

  •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

    作者:杨光之;李静;王鲁平

    目的 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40岁,头痛3月余,加重2周伴左侧肢体肌力下降.头部MRI显示右侧颞叶占位性病变,T1WI等信号、T2WI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手术全切除肿瘤.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颅中窝,体积较大,血供丰富,无包膜.组织形态学,肿瘤细胞密集,界限不清,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梭形,有一定异型性,核分裂象易见(4/10个高倍视野);厚壁血管和血窦丰富,部分血管腔隙呈“鹿角”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CD34和波形蛋白,局灶性表达上皮膜抗原,Ki-67抗原标记指数为17% ~ 20%.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20个月,肿瘤未复发.结论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极易误诊为脑膜瘤,但二者预后相差较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500 条记录 8/25 页 « 12...567891011...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