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球四成胃癌在中国

    作者:茉琳

    饮食习惯、环境污染致胃癌高发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3年1月发布的年报显示,胃癌发病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以及东南沿海各省,如上海、江苏、青海、甘肃等.男性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特别是中年男性,多患有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如久治不愈就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中国人胃癌发病率高,这与国人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比如中国人爱吃烤羊肉串、火锅、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会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变;国人喝酒多也是一个原因,白酒喝多不仅伤肝,对整个消化道都会有不良影响.

  • 放大内镜对胃息肉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文军

    目的 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及胃镜下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79例胃息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放大内镜下一次切除成功,无一例发生胃出血和胃穿孔.结论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切除息肉防止恶变,避免剖腹手术,痛苦少,损伤小、费用低及可重复实施等特点,是一种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胃息肉118例临床评价

    作者:马晓君

    目的:探讨和评价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12月间,无痛胃镜诊断并高频电凝治疗的胃息肉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胃息肉患者共124枚息肉,一次成功治疗121枚,另3例第二次成功治疗。结论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胃息肉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 胃病会演变成胃癌吗

    作者:王俊

    胃病,是一组胃部疾病的简称,包括胃溃疡、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许多人得了上述某种胃病时总担心将来会演变成癌,从而终日忧虑、烦恼.那么,这些胃病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不妨逐一看一下.

  • 胃息肉治验1例

    作者:宋宏宾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上皮隆起性病变,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病变等同属胃癌前疾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1].胃息肉的发病率目前尚无确切统计资料,国外早期尸检报告:胃息肉发病率在0.33% ~0.90%,胃镜检出率在0.4%~1.0%[2],我国胃镜检出率为2%左右[3].由于消化道腺癌可由良性的腺瘤缓慢演变而来,新近的研究表明许多原发为非肿瘤性息肉仍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近年来胃肠道息肉的诊治问题颇受关注[4].

  • 珍珠舌草胶囊治疗胃息肉疗效观察

    作者:吕小燕;冯五金

    目的:观察珍珠舌草胶囊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息肉门诊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0例,治疗组予珍珠舌草胶囊口服,对照组予猴头健胃灵胶囊口服,疗程均为半年,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60例患者,有3例患者脱落,43例患者胃息肉消失,77例患者胃息肉体积减少2/3,治愈率27.39%,总有效率为76.43%;对照组160例患者,有5例患者脱落,26例患者胃息肉消失,38例患者胃息肉体积减少2/3,治愈率16.77%,总有效率为41.29%;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珍珠舌草胶囊对胃息肉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

  • 内镜下胃内息肉切除术62例护理体会

    作者:史淑英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对62例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的96个息肉均一次性成功摘除,治愈率达到100%。结论围术期护理能够解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主动配合、加快创面愈合,是胃镜下胃内息肉切除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 以胃息肉表现的胃类癌一点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宏颖;张宪森;陈文锋

    胃"一点癌"是微小胃癌,由于早期发现预后良好,已受到病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报道日渐增多.胃一点癌以腺癌为多见,其次为黏液癌和绒毛腺瘤恶变[1],尚未见有胃类癌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胃类癌的一点癌.

  • 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赵媛媛;王海元;李玉红;程艳丽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72例无痛电子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病人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72例无痛胃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病人过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和麻醉意外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切除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1例儿童胃大息肉的护理

    作者:高朝燕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临床表现,我院收治1例此患儿,主因呕血症状来就诊,同时,患儿心理压力重,情绪不稳,暴躁,拒绝配合,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同疏导及支持下,顺利操作后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关键词: 胃息肉 儿童 护理
  • 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雪萍

    [目的]观察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6月)和实施后(2015年7月—2015年12月)接受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住院病人108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54例)和试验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例干预后的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内镜治疗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内镜治疗护理配合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病人施予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该类手术治疗病例的焦虑程度,降低内镜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健康教育路径在胃息肉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敏;刘红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胃息肉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拟行胃息肉内镜治疗的7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3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组按设计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胃息肉病人的内镜治疗知识掌握情况、能否正确按时配合治疗、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路径组病人知识掌握率、配合治疗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胃息肉内镜治疗中能够使病人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节省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

    作者:李月艳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息肉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进行EMR 的胃息肉病人165例,对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病人均配合手术治疗,息肉摘除率为98.8%,2例病人术中出现穿孔行外科手术,3例病人术后出现迟发型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其他所有病人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护士对病人进行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内镜医生及术后正确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恐惧,提高病人的配合度,减轻病人痛苦,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70例

    作者:徐志刚;来二根;贾红琴;陈劲频

    1998年11月~2002年3月内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32例62枚,下消化道息肉38例116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上消化道息肉32例62枚,男12例,女20例,年龄30岁~79岁.食管、贲门息肉8例,胃息肉22例,十二指肠息肉2例.单发20例,多发12例.

  • 胃息肉发展为胃癌的影响因子概述

    作者:陈璐;冯义朝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以胃息肉多见。胃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及炎症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高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幸福,腺瘤性息肉作为癌前病变,如果我们能了解其发展为胃癌的影响因素,将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福音。

  • 胃息肉内镜下切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乔建霞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治疗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曾接受过胃镜检查并检出胃息肉的患者264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对其术后1年胃镜复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胃息肉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总结患者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吸烟、饮酒、胃息肉的性质(大小、数量、生长部位以及病理类型)的情况.结果:264例患者中复发46例,未复发21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息肉大小、息肉数量及病理类型为胃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5岁、幽门螺杆菌感染、息肉多发、息肉直径≥2 cm及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的患者术后更易复发,需定期复查.

  • 不同年龄人群胃息肉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作者:杨柳絮;杨小芳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人群胃息肉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胃息肉823例,回顾性分析息肉的检出率、 部位、 病理组织学类型及Hp感染情况,按≤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6岁年龄段分组,比较不同年龄人群胃息肉的特点及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13285例次胃镜检查中检出胃息肉823例次,总检出率为6.19%,各年龄组胃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19%、5.25%、6.25%、7.8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息肉检出率呈正相关(r=0.057,P<0.05),且35岁后检出率明显增高.不同年龄组患者息肉生长部位不同(P<0.05),≤35岁患者息肉以胃窦部为主(37.50%),≥66岁患者息肉则以胃底部常见(46.85%).不同年龄组患者息肉病理类型不同(P<0.05),≤35岁患者息肉以炎性为主(76.78%),≥66岁患者息肉胃底腺和炎性较多(分别为37.06%、50.35%).Hp感染与年龄无关,胃息肉各部位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增生性及胃底腺息肉患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息肉检出率增加,35岁以上为高发人群,息肉部位、病理类型与年龄和HP感染有关.

  • 胃窦炎性纤维性息肉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美莲;孟加榕

    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由黏膜下增生的梭形细胞、小血管及混合性炎性细胞组成,富于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血管或腺体周围出现“同心圆状”网状纤维为特征[1].Vanek[2]以“胃肠道黏膜下肉芽肿伴酸性粒细胞浸润”首次进行该现象的描述.Helwig等[3]第一次用IFP的名称,详细描述了其组织学特征.炎性纤维性息肉(IFP)非常罕见,Susann等[4]对120 000多例病人、约6 600枚胃息肉的研究显示,仅6例为IFP,在所有胃息肉中发病率<0.1%.本文报道1例胃窦炎性纤维性息肉,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 疑似息肉的亚蒂样胃类癌一例

    作者:原丽莉;陈星

    患者男,71岁.因进食有异物感半年就诊.胃镜检查中发现胃体大弯可见0.8 cm×0.8 cm亚蒂样隆起,表面略粗糙,拟诊为胃息肉.黏膜下注射1∶20 000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后行高频电切除,过程顺利.

  • 150例胃息肉内镜诊治分析

    作者:钱立康

    1998年4月至2004年12月,本院胃镜检查中,检出胃息肉的150例,根据胃息肉的大小及其蒂的形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内镜诊断为胃息肉病,排除Peutz-Jeghers息肉,家族性、幼年性息肉、胃底腺囊肿、炎性纤维假瘤.150例中男53例(35.3%),女97例(64.7%),男女之比为0.55:1.

398 条记录 6/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