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上消化道息肉59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湘宁;邬桂泉

    上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黏膜层局限件隆起病变,可发生于食道、胃及十二指肠,临床上以胃息肉多见.由于直径>2.0 cm的息肉,特圳是腺瘤型、广基腺息肉易发生癌变,所以,手术切除足预防其癌变的重要措施.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1 日我院采用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上消化道息肉59例,收到较好的疗效,无并发症出现,报告如下.

  • 五行辨治三则例析

    作者:戴永生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指出:"临床上运用五行学说,主要也是解释人体内脏的相互联系及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从其正常和不正常情况下所反映的现象,作为推断病情和确定治法的依据之一";[1]并强调,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简单的.[1]今个人学习秦伯未先生论五行,结合临证抛案三则,以期光大五行辨证思维方法.

  • 内镜微波凝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1例

    作者:姜永武;程力

    1 资料与方法对4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急诊行内镜下微波凝固止血治疗.41例中,男34例,女7例,年龄在21~66岁,平均40.5岁.临床表现:41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反酸、嗳气、腹胀、在内镜治疗前48小时内有呕血或黑便史.失血量约在500~1500ml,Hb:50~90 g/L,经内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8例、胃癌2例、胃炎2例、胃息肉3例,贲门食管粘膜撕裂2例.

  • 胃息肉患者胃液菌群结构分析

    作者:宁凯婷;曲波;卢姗;李骢;邹佳臻;文姝;姜铀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胃息肉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胃息肉患者的胃液菌群组成,探究整体菌群变化与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7例胃息肉患者的胃液(GP组),7例胃体黏膜未见异常体检者胃液为对照组(C组),统计H.pylori感染情况.提取细菌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测序,分析比较菌群结构.结果 (1)7例胃息肉患者中5例H.pylori阳性,H.pylori感染率为71.4%;对照组与胃息肉组H.pylori感染率无差异.(2)两组之间菌群α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有显著区别.门水平上,两组之间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属水平上,胃息肉组胃液奈瑟菌属(P<0.05)、嗜血杆菌属(P<0.05)、Parvimonas属(P<0.05)比例显著增加.结论 胃息肉患者胃液菌群发生紊乱,以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Parvimonas属显著增加为特征.

  •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研究

    作者:郑恩典;王英;余颖聪;翁雪健;郑亮;陈艳;郑秀华;柯建利

    目的 探讨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关系.方法 对1 218例胃息肉同时进行H.pylori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胃息肉患者H.pylori感染率、胃息肉部位与H.pylori感染关系、胃息肉病理类型与H.pylori感染关系.结果 发现胃息肉H.pylori感染患者532例,H.pylori感染率为43.7%.男性胃息肉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47.5% (216/455),女性H.pylori感染率感染率为41.4% (316/763) (P >0.05),年龄<20岁、20~39岁、40~ 59岁和≥60岁胃息肉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41.7%、44.7%、41.6%和47.2% (P >0.05);胃窦胃角息肉H.pylori感染率高于其他部位(胃体、胃底和贲门)(P<0.05);炎性和增生性胃息肉H.pylori感染率高于胃底腺和腺瘤性息肉(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可能与部分胃息肉发生有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胃息肉的发生机制.

  • 胃息肉内镜下氩气刀与活检钳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对比

    作者:陈章兴;戴益琛

    胃息肉的治疗,由于传统方法效率低、风险大,故目前以氩气刀或活检钳咬除治疗更为常见[1].我院2006年5月-2011年8月经胃镜活检确诊的135例胃息肉在内镜下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胃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黄莉馨

    对2000~2003年间我院胃镜诊断中发现的胃息肉进行病理分析,并对不同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胃息肉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昕(综述);李静(审校)

    胃息肉是起源于粘膜下层的隆起性病变。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及适应症的增加,胃息肉检出率逐年增加。本文主要介绍胃息肉的分类、检查措施及治疗手段,并总结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胃息肉的病因学、发展机制、治疗及随访策略等进行综述。

  • 胃息肉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静

    胃息肉是胃粘膜局部隆起性病变,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检查适应症的转变以及对相关疾病预防意识的提高,胃息肉的检出率逐年升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胃息肉的分类、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癌变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 经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赵万顺;王琴

    目的:探究经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122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患者61例,实验组患者61例,分别采取普通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与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36%与83.61%,P <0.05;另外,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4%与16.39%,P <0.05。结论:对胃息肉患者采取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荐采纳。

  • 探讨胃息肉患者血清PGⅠ及胃泌素17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代义

    目的:检测并探讨血清PGⅠ、胃泌素17水平在胃息肉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8例接受内镜下检查治疗的胃息肉患者空腹血清PGⅠ及胃泌素17水平,统计分析PGⅠ、胃泌素17与胃息肉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组血清PGⅠ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血清胃泌素17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Ⅰ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不典型增生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泌素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PGⅠ高于大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胃泌素17低于大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I及胃泌素17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息肉大小相关,检测血清PGI及胃泌素17水平有助于对胃息肉预后的判断,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

  • 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作者:陈熹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胃息肉患者58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29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胃息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同参照组患者进行比对明显较低,数据统计后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2.4%)进行比对明显较高,数据统计后P<0.05.结论:实施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胃息肉患者,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守琼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接诊的胃息肉的63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临床恢复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并抽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条件相似患者,临床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将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术后生活情况。结果:两组胃息肉患者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息肉患者在内镜下接受高频电凝电切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胃息肉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作者:于志

    目的:通过对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记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得出内镜下胃息肉病症的形态学特征、相关的病理类型分布,另结合胃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关系,探讨胃息肉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患者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某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胃息肉患者共200例,对这200例胃息肉患者临床治疗及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研究分析的200例患者,胃息肉发生位置在胃窦、胃体和胃底发生率高,发生率为80%;胃息肉患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在50-70之间的占56%;息肉直径在0.5cm以下的患者有168例,占总数的84%;患者胃息肉以炎性息肉为主,所占比例为54%;胃息肉患者中幽门螺旋菌的感染率相对较大,为40%,而萎缩性胃炎发生率相对较小为7%;大部分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且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息肉的易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且胃息肉中常见的为炎性息肉,直径一般要小于1.0 cm,临床治疗时需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身体状况可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进行息肉切除。

  • 294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皇甫云

    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012-2015阳煤集团总医院检出的294例胃息肉患者的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60岁)为胃息肉高发人群(32.8%);单发息肉195例(66.3%),多发性息肉99例(33.67%);息肉主要位于胃体(36.3%);息肉直径<=0.5cm多见(%);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162(55.4%)、胃底腺息肉85(28.8%)和炎症性息肉16(5.7%)。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94例,内镜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联合高频电切除193例(65.6%),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2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3例,外科手术2例。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内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应加强随访。

  • 内镜下电切治疗胃息肉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任喜德;胡正康

    目的 观察组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100例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胃息肉患者100例,对其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100例胃息肉患者共203粒息肉,治愈189例,治愈率高达93.10%,术后出血1例,腹痛3例,呕吐1例,恶心1例.结论 内镜下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并发症少.

  • 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熊美芹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出符合入组与排除标准的患者50名,使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院接受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为其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巩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 对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胃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徐霞

    目的:对胃息肉患者内镜下黏膜切除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筛选2014年01月至2016年06月因胃息肉进入该院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内15例则加行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手术质量及满意度。结果:经救护后,对照组15例有效率66.67%,满意度80.00%;研究组内15例有效率93.33%,满意度93.33%(P<0.05)。结论: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息肉患者展开救治时,配合落实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并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息肉78例临床观察

    作者:钱红英;蒋洪春

    胃息肉问题主要是因为胃粘膜上皮出现明显增生,而过度增生则会导致肿瘤出现,甚至癌变.传统胃镜检测往往难以在息肉出现早期完全检测出胃部息肉.而且相关调查研究认为胃息肉的病因是不确定的.有的学者认为是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息肉增生,而部分学者则认为胃粘膜上皮细胞出现明显增生,而且中继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的癌变往往是胃癌前病症产生的原因.在中医学范畴内,胃脘痛、痞满、积聚等是常见的胃部息肉问题.而研究合理的治疗方式也是十分关键的.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治疗入手,针对2年内收治的胃息肉病患78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获得显著效果.

  •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李晓荣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的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4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切除率优于对照组(91.25%/81.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3%/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优于高频电凝切除法,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398 条记录 7/20 页 « 12...45678910...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