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射波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靶区勾画和疗效分析

    作者:王鑫;王恩敏;梅广海;刘晓霞;诸华光;潘力;戴嘉中;汪洋

    目的 总结射波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靶区勾画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华山医院射波刀治疗的AVM病人,共51例.51例中联合栓塞治疗24例;伽玛刀后残留2例;直接射波刀治疗25例.AVM照射靶区:包括了AVM血管巢、少量引流静脉.如果AVM较大已经做过栓塞治疗,照射靶区包括部分已经栓塞AVM、少量引流静脉和全部未栓塞AVM,但是照射在引流静脉和已经栓塞AVM的剂量适度降低.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6(36 ~70)个月.结果 射波刀治疗后3年复查MRI和DSA显示40例(78%)AVM基本闭塞消失.11例AVM未闭塞,但明显缩小.通过分析射波刀治疗计划发现,联合栓塞治疗的中等到大体积AVM,射波刀照射范围包括未闭塞AVM、已经栓塞的AVM和少量引流静脉者,治疗后AVM闭塞率高.结论 射波刀治疗小体积AVM不良反应轻,完全闭塞.栓塞联合射波刀治疗中等到大体积AVM时,照射靶区范围与闭塞率直接相关.

  • 神经外科术前主要汉语功能区偏侧化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于洮;于嵩林;邓晓峰;王培炯;罗如韬;蔡呼苏乐;王波;张东;王硕;赵继宗;张岩

    目的 通过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位于优势侧半球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主要汉语功能区的偏侧化情况.方法 病变组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为AVM且位于优势侧半球的患者,共14例;对照组为母语为汉语的健康志愿者,共9例.对2组对象分别进行包括同义字判断、单字朗读和听力理解三种汉语任务下的fMRI扫描.采用SPM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记录各激活脑区的像素值并计算偏侧化指数(LI)以确定优势侧半球.结果 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经WAB语言量表评估均无语言功能障碍.行3种语言任务时,对照组共有0/27次(0%)主要语言区出现右侧半球优势,而病变组共有8/42次(19%)主要语言区出现右侧半球优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P=0.019).结论 脑AVM患者中不同的汉语语言任务其语言中枢优势侧半球可能并不相同;相对于正常对照,位于优势侧半球的脑AVM患者,其主要语言功能区更容易发生非优势侧半球的功能重塑.

  •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铁林;段传志;汪求精;尹方明;赵刚;韩志安;黄庆;徐如祥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生物胶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对469例脑动静脉畸形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成功栓塞469例脑动静脉畸形,467例痊愈,2例死亡.469例病人共行1 108次栓塞,栓塞次数1~8次/例,平均2.3次.栓塞程度:100%栓塞155例,90%~100%栓塞93例,80%~90%栓塞105例,70%~80%栓塞78例,60%~70%栓塞27例,栓塞60%以下11例.栓塞后行γ-刀(或X-刀)放射治疗117例、手术切除32例.并发症有脑梗死1例,于尿激酶溶栓后恢复,脑出血4例,2例导管断裂滞留畸形团内.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分型及临床意义

    作者:凌锋;伍健伟;张鸿祺;支兴龙;张鹏;宋庆斌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影像学分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DAVF患者,121个病变按部位进行分区,分别为硬膜窦区、海绵窦区、天幕区、颅底静脉丛区、大脑镰区.按引流静脉分类,Ⅰ型瘘口直接向脑膜静脉或硬脑膜窦引流;Ⅱ型向硬脑膜窦回流后反流入脑或脊髓静脉;Ⅲ型直接向脑或脊髓静脉回流.结果结合部位和引流静脉对本组病例分类结果为:海绵窦区Ⅰ型38例(69.1%),Ⅱ型17例30.9%,硬膜窦区Ⅰ型11例(33.3%),Ⅱ型16例(56.4%),Ⅲ型2例(10.3%);而天幕区20例、颅底静脉丛6例、大脑镰区1例均为Ⅲ型.结论相同部位不同引流静脉类型治疗不同,相同引流静脉类型不同部位治疗各异,部位和引流静脉类型联合分类有助分析临床风险和制定治疗方案.

  •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选择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宋冬雷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堆结构变异的动脉和静脉交错缠绕在一起的血管团块,动静脉之间形成一至数个瘘道而无毛细血管,血液可由动脉通过动静脉瘘直入静脉,再回流到静脉窦,这种异常的脑血管结构和脑血流改变可导致脑出血、脑盗血等而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因此必须进行积极治疗.依据AVM的不同级别,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采用栓塞、放射神经外科和显微外科相结合的多种方法,连同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多数脑AVM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脑动静脉畸形伴颅内多发动脉瘤一例

    作者:徐民;纪建松

    患者男,55岁,因突发短暂昏迷后剧烈头痛伴呕吐3h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生命体征平稳,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3 c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腱反射对称,巴氏征(-),颈有抵抗,左侧克氏征(+).于2011年在丽水中心医院急诊行CT平扫示两侧外侧裂池、脑底池、纵裂池、天幕及部分脑沟密度增高,以脑底池为著,呈"铸型"改变.

  •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现状和问题

    作者:缪中荣;凌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介入神经放射这一新的技术在中国开始开展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怎样利用这一技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的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等.

  •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赵刚;梁军潮;吴鸿勋;李林;覃子衡;徐波涛;张聿浩;王伟民

    我院自1995年8月1日开始利用Leksell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各种疾病,至今已10年余,其中脑动静脉畸形394例,现对2002年12月31日前接受γ-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cAVM)并且随访资料完全的341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γ-刀治疗cAVM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红星;帕尔哈提·热西提;冯冠军;杨小朋;赵鹏;刘青林;李刚;李新钢;王东海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应用模式,评估复合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应用一站式复合手术治疗CAVM的病例资料,采取“造影诊断-开颅病变切除或并血肿清除-术中造影评估”和“造影诊断-术中栓塞-开颅病变切除或并血肿清除-术中造影评估”的治疗模式,术中即时造影时于术野内放置定位标记(动脉瘤夹),辅助定位残余病灶,切除残余病灶后再次术中造影评估即刻治疗效果,术后常规颅脑CT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共37例,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6例,其中急性期出血型CAVM 28例,非急性期和未破裂CAVM 9例;术中造影发现出血型CAVM残留6例,慢性期破裂出血CAVM切除不全1例,术中一期手术切除残余病灶,术中造影获得即刻影像学治愈,出血型AVM术后颅脑CT示术野血肿清除无占位效应,本组病例术中造影提示CAVM残留率18.92% (7/37),终影像学治愈率100%.结论 一站式复合手术技术治疗CAVM,术中可实时评估切除范围并指导手术实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复合手术适用于急性出血型CAVM和需要进行术中栓塞Spetzler-MartinⅢ~Ⅳ级病人.

  • 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和发展(下)

    作者:孟国路;赵继宗

    3.2脑动静脉畸形中的血管生长Yasargil提出假设,认为动静脉畸形不是单一的结构连接,而是"增生性的病理性毛细血管".动静脉畸形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 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和发展(上)

    作者:孟国路;赵继宗

    多数学者认为颅内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人口发生率0.1%~4.0%.目前广泛采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方法是Russell和McCormick等所作的工作,将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为四种: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静脉畸形,后来又提出有混合型血管畸形.

  •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作者:张思迅;郭京;袁越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AVM)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1年5月~2002年7月,对8例AVM患者(平均年龄32.3岁)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7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脑出血,1例首发癫痫.血管畸形团均位于幕上,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2例.用氰基丙烯酸酯(NBCA)栓塞了7例,用弹簧圈栓塞了1例.7例患者栓塞后接受了放疗或开颅手术.结果:8例患者血管畸形团栓塞后体积平均减少56.1%,1例血管畸形团经介入治疗完全消失.1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供血动脉痉挛,经灌注罂粟碱缓解.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结论:介入治疗安全性好、损伤小,栓塞深部供血动脉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并可减少AVM体积使之适合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是AVM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83例疗效观察

    作者:曹洪明;蔡文峰;施国林;王净娟;李琴

    我院伽玛刀中心自2003年1月到2008年4月,用OUR-XGD型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共140例,对其中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回顾,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3例中,男性32例,女性51例.年龄6-76岁,平均27岁.病灶大径7.8mm~36.2mm,平均23.6mm.临床表现:脑内出血或SAH40例,癫痫25例,头痛头昏44例,肢体运动障碍11例.术前治疗情况:20例行栓塞术,外科行血肿清除15例.

  • 浅谈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姜振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介入疗法是神经外科治疗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以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等特点得到病人的接受.我科自2010年开展介入治疗以来,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收到良好效果.

  • 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护理

    作者:梁茹;徐春婷

    自发性脑出血[1]是指原发于脑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病变出血,以动脉出血为多见,血液在脑实质内积聚形成脑内血肿.脑内血肿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形成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因可能为脉络丛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及颈动脉闭塞、烟雾病等.现就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作如下总结.

  •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配合

    作者:梁玉红;段少雪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以其操作简单,组织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0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以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35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脑动、静脉畸形32例.取得了很少的治疗效果.

  • CTA在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余信利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CTA诊断的10例AVM,经DSA对照及手术证实,通过诊断AVM的常用方法有核磁共振(MRI)、CT脑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DSA),将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论:不同的影像手段对AVM的诊断各具价值,CTA能够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APA介入显影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范一木;李涛;焦德让;只达石

    目的研究APA介入显影栓塞剂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法制成单纯栓塞剂,包埋金属粉制成在X线下显影栓塞剂.将2种栓塞剂分别在X线下观察体外显影效果,注入兔股动脉观察体内显影效果,并对2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与单纯栓塞剂相比,显影栓塞剂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将显影栓塞剂注入家兔股动脉后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临床试验表明不但显影效果良好,而且栓塞效果可靠.结论 APA介入显影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 CT血管成像指导下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脑内血肿

    作者:黄新;姚霖;祝斐;杨勇;徐国平;陈坤山

    目的 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并脑内血肿在急诊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中的价值,以及急诊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收治的经CT和CTA检查确诊为AVM并脑内血肿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4~57岁,平均年龄33.1岁.发病至住院时间1~36h.根据CTA进行术前评估,对其中28例急诊行畸形血管切除术加脑内血肿清除术,4例行血肿清除术.术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随访3~ 12个月,对患者神经功能按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急诊行畸形血管切除术者均存活,术后DSA或MRA检查,脑AVM血管团均消失.4例仅行血肿清除术者,1例术后6h死亡(畸形血管团位于基底节区,术前双侧脑疝),另外3例后期行介入或放射治疗.31例随访3~12个月,ADL Ⅰ级13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论 手术是脑AVM并急性脑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CTA检查对脑AVM并急性脑内血肿的诊断及急诊手术评估有重要的价值,能作为判断手术方式的依据,指导手术过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临床价值

    作者:田超

    目的 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影像、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的比较,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 17例脑AVM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0~73岁,平均年龄35.8岁.对其行64排螺旋CTA,对畸形血管团的数目、位置、范围、供血动脉的分布及引流静脉的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A共发现17个病灶,与DSA和手术所见比较,1个直径1.2 cm的病灶被漏诊.CTA诊断脑AV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4%、100%、94.4%.CTA在显示细小供血动脉的清晰程度低于DSA,其判断脑AVM供血动脉的敏感度为83%.CTA对引流静脉的显示与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一致.结论 64排螺旋CTA能够清晰显示直径>1.5 c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和引流静脉,已接近并达到DSA的水平.能够作为诊断脑AVM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不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细小分支.

798 条记录 9/40 页 « 12...6789101112...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