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纯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结果分析

    作者:丁宁;凌锋

    材料与方法 1. 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9~60岁,平均27.2岁。采用DSA复查(25例)及信访(15例)二种方法。随访期1月~7年,平均2.34年。栓塞材料为NBCA(氰丙烯酸正丁酯)与Magic导管配用。 2. 首诊症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30例,癫痫10例,其它神经功能障碍9例。 3. 全部病人术前均CT或MRI及DSA检查, AVM位于大脑皮层21例,深部(基底节)6例,胼胝体5例,脑干3例,小脑5例,其中AVM的大小以DSA片上的血管团的长直径计算,小于3cm 14例, 3cm~6cm 19例,大于6cm 7例。平均5.26cm。 4. 随访疗效评定:是以脑血管造影及临床症状体征为标准。①完全治愈:指血管造影显示解剖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②改善:指血管造影显示AVM完全消失,但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减轻或AVM面积减少, A-V循环时间变慢,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③无改善:血管造影显示AVM面积减小,但临床症状及体征依旧。④恶化:血管造影显示AVM面积增大,临床症状及体征加重。

  •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正常灌注压突破的预防

    作者:尹绍成;石文健

    ①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预防正常灌注压突破的方法.②方法 对17例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③结果 17例中未出现栓塞后脑出血及严重功能障碍患者.④结论 预防正常灌注压突破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70例疗效分析

    作者:周海;吴锁如;吴福勇

    我院自1994年7月~1996年11月采用伽玛刀治疗脑动脉静畸形(AVM)患者17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作者:阳庆德

    目的:分析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我院40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的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非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并分析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的影响及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供血动脉的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舒张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血管顺应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供血动脉的收缩期峰值平均流速,舒张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血管顺应性指数,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血流动力学因素的研究,深入探究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的出血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完全可靠,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 显微外科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0例体会

    作者:周益民;冯继;肖庆;杨大伟

    自1997~2000年,我科使用手术显微镜切除脑动静脉畸形(AVM)10例,均经术前术后全脑血管造影和(或)病理证实.效果良好,将报道如下.

  • 中青年自发性脑出血的急诊治疗

    作者:孙永东;黄鑫

    目的 探讨中青年自发性脑内血肿急诊应对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神经外科20 04年3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内血肿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32.2岁. 均经CT确定为脑内血肿,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病变位于幕上8例,幕下1 例,出血量20~70 ml.结果 9例患者入院后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其中2例进行了术前栓塞,详细了解畸形血管团的构筑情况,全部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同期行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8例,重度致残1例,无1例再出血及死亡.术后均复查血管造影,提示手术切除干净,未见1例残留畸形血管团.结论 对于年轻患者发生脑内血肿,如果患者病情及医院条件许可,应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确定动静脉畸形诊断,并可对部分病例行畸形栓塞;急诊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期行畸形血管团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

  • 脑动静脉畸形的多普勒超声分析

    作者:曹林;刘俊伟

    脑动静脉畸形病变区内动脉直接导入静脉,使动脉内压降低及静脉压增高。由于动脉压力降低,造成动脉灌注范围缩小,邻近区动脉血流向低压区,使病变周围正常脑组织供血减少,出现“盗血”现象。由于动静脉畸形病变部位的血管阻力低,血流量增加,出现高速血流,很可能使血管壁薄弱部分形成动脉瘤样扩张,是导致动静脉畸形出血的一个原因。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方学全;方凯;黄尚飞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血管性疾病,中青年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出血、头痛、癫痫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目前而言,临床针对AVM常用的诊断技术包括CT血管造影术(CTA)、脑血管磁共振成像(MRA)及脑组织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这些检查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1].本文旨在分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AVM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现进行以下综述报道.

  •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原因及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叶辉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畸形围手术期采取有效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 1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并发出血的抢救护理

    作者:李海燕;王丽娜

    2002年6月,我们成功的抢救了1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并发出血的病人,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温琳峰;贾月霞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4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畸形血管巢和其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共发现引流静脉56支,供血动脉63支,其中,单支动脉供血23例,多支动脉供血28例,有13例患者出现合并脑出血现象,8例患者出现出血后脑软化现象,6例患者出现合并供血动脉瘤.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进行无创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等,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了依据.

  • 32例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患儿的护理

    作者:周中艳

    [目的]总结儿童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儿切除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观察和护理,32例患儿中1例术后再出血患儿得到及时手术治疗,1例术后癫痫患儿得到有效控制,12例术后电解质紊乱得到及时纠正,2例术后对侧上下肢体肌力下降经积极功能锻炼肌力较前提高.[结论]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采取相应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钟顺红;王成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收治的50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减轻病人紧张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对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及脑血肿等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50例均无复发及再次出血.[结论]动静脉畸形围术期采取有效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

    作者:兰建芸;黄芬;杨美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病人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栓塞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病人腰酸背痛、失眠、紧张恐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病人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

  • 脑动静脉畸形术后预防迟发性正常灌注压突破的护理

    作者:王富英;张海林;柴守霞

    脑动静脉畸形(AVM)术中发生的正常灌注压突破(NPPB)是一种极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术后延迟发生的NPPB往往被忽视.为防止和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2002年3月-2007年8月对56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经过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脑室内出血病人应用Ommaya囊引流的护理

    作者:何玉球

    脑室内出血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 一般分为原发性IVH和继发性IVH两类,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1].IVH是一种预后差、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急症.我院选用皮下埋置Ommaya囊治疗IVH病人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该管球囊埋置于头皮下,术后穿刺针刺入球囊后引流,可延长引流时间,有利于引出血性脑脊液,控制颅内压,且能为今后可能施行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带来便利.现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病人的护理

    作者:刘丽娟;赵海平;蔡瑞华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病变部位的动静脉之间缺乏正常毛细血管网,使动脉与静脉直接相连,形成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此类病人中有50%~77%出现由于颅内出血,如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所导致的头痛及神经功能缺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

  • MRI在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自发性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岳增良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脑动静脉畸形(CAVM)合并自发性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13例临床怀疑CAVM合并自发性出血患者,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7例经DSA证实,1例患儿因具有典型MRI表现直接接受γ刀放射治疗.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MRI检查,8例又经增强扫描.结果 常规MRI显示血肿周围细小供血动脉及粗大引流静脉8例,仅发现粗大引流静脉3例,未发现明显畸形血管2例.增强扫描后,血肿已部分吸收,可见细小扭曲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血肿位于额叶4例,枕叶3例,顶叶3例,颞叶2例,基底节区1例.CAVM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2例,血肿破入脑室1例,大部分病灶位于脑实质内近脑表面和静脉窦旁.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CAVM的供血动脉、瘤体、引流静脉,并在病灶的确切解剖关系与证实治疗后病灶消失的程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它能为选择佳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6例分析

    作者:吕远;马建华;李晓兴

    目的 探讨应用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应用Onyx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VMs患者栓塞经验及治疗效果.结果 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计行24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达80%以上者8例,其中5例完全栓塞,栓塞50%~80%者5例,栓塞50%以下者3例.未能达到80%栓塞的8例中,3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例痊愈,1例单侧肢体乏力,肌力Ⅲ级;3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例痊愈,2例病灶缩小,其他2例栓塞后因治疗意向、家庭经济问题等其他因素未进一步干预.结论 Onyx胶是比较理想的栓塞材料,应用Onyx胶介入栓塞cAVMs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须注意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等.

  • 小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合并脑疝4例急诊治疗分析

    作者:薛泳华;海舰

    目的 探讨小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病人,在未能急诊行脑血管造影情况下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例AVM急性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病人.急诊均行增强头颅CT检查,手术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并争取切除AVM.结果 4例病人一期清除血肿并全切AVM 2例;一期清除血肿并大部切除AVM 1例;一期清除血肿,二期全切AVM 1例.4例病例门诊随诊(12~24)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1例,轻度残疾2例,中度残疾1例.结论 AVM破裂出血如病情凶险未能行DSA情况下,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显微手术是治疗小脑AVM破裂出血合并脑疝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798 条记录 11/40 页 « 12...891011121314...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