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赛男;李义召;张金涛;刘彤

    目的研究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缺血1h再灌注24h模型,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采用Zea-Longa评分法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TUNEL法分别观察各组P5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假手术组为0分,生理盐水对照组为2.8±1.0分,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为1.3±0.7分;P53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为0个,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2.3±2.5个/高倍视野,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为5.5±1.3个/高倍视野;凋亡细胞数假手术组为0个/高倍视野,生理盐水对照组为7.6±1.0个/高倍视野,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3.5±0.9个/高倍视野.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组各项数据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神经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是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乌司他丁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评价

    作者:刘劼慧;关永东;江振友;刘杰雄

    有机磷农药是应用广泛的杀虫剂.在农村有机磷中毒发生率仍很高,并且发病急骤,后果凶险,因此对其救治方法的研究一直受到临床重视,各种研究报道不断.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药物治疗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 M受体阻滞剂和胆碱酯酶复活剂的联合使用,其他多种辅助性治疗药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本院急诊科多年来对大量病例的治疗显示,引起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及中间综合征 (IMS).本院自从应用大口径中心静脉导管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后,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1].故目前研究的重点是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本课题使用目前在基础研究中对多个脏器均有保护作用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现报道如下.

  • 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喜红;周凯;厉鼎琦;罗文峰;洪华章

    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是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多种水解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除治疗急性胰腺炎外,UTI还具有保护组织的作用.我们观察探讨国产UTI(天普洛安)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 乌司他丁对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马武华;吴一龙;李朝霞;黑子清;陈信芝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癌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3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各15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万U·kg-1,于麻醉诱导后缓慢静注,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诱导后(S1),单肺通气40 min(S2),单肺通气90 min(S3),术毕双肺通气30 min(S4)时,术后24 h(S5)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样测IL-8和IL-10质量浓度.[结果]两组IL-8于S3、S4、S5时均显著升高(P<0.05),和C组比较,U组S3、S-4时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IL-10于S3、S4、S5时均显著升高(P<0.05),和C组比较,U组S 3、S4时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期间炎性细胞因子IL-8的生成和释放,增强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病人的炎症反应.

  • 乌司他丁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抗凋亡作用

    作者:邱立;李富荣;杨雪菲;周汉新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大鼠胰岛分离过程中抑制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平均分为两组,处理组在胰岛分离全过程中加用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加乌司他丁处理,采用Ficoll非连续密度离心纯化后对两组胰岛细胞的凋亡、胰岛产量及活力进行比较.结果 加用乌司他丁处理组的胰岛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胰岛产量和胰岛素释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胰岛分离过程中加用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岛具有抑制凋亡、提高胰岛产量及保护胰岛活力的作用.

  •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东海;孙建

    目的: 观察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同期4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天、术中、术后1~5 d , 每天予以乌司他丁20万U静脉输注;同期观察、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r、BUN以及血清胆红素(TBIL)、ALT、AST水平的变化. 结果:腹部手术创伤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治疗组术后1~5 d血清Cr、BUN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血清Cr、BU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与治疗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血清ALT 、 AST、 TBIL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各指标升高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 .05),且治疗组各指标恢复速度更快.结论: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乌司他丁对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实验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应斌宇;孙来芳;程碧环;周丽萍;余平安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SD大鼠腹腔内注射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建立实验模型,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氧氟沙星抗感染组、乌司他丁-氧氟沙星组,每组15只.待15 h后实验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气促发绀、全身软瘫、昏迷等表现时为统一实验时间,取单侧颈总动脉、颈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IL-10的含量.结果:合用乌司他丁-氧氟沙星组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含量较单纯氧氟沙星抗感染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显著降低(IL-6、IL-1β:P<0.01,TNF-α:P<0.01或<0.05),而IL-10的含量则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创伤弧菌脓毒血症致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则有显著增高作用,其对组织器官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生成以及促进IL-10的生成有关.

  • 281例四季豆中毒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皮世昌;陈浩勤;李鸿;谭立新;欧阳学逸

    四季豆又叫菜豆、扁豆、芸豆、刀豆、豆角等,英文名kidney bean.我国多数地区春秋两季栽培,造成中毒的毒素主要有两种:其豆荚外皮含有皂素,种子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还有人报导四季豆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四季豆中含有以上4种毒素中1种或几种,在一定的条件下导致中毒;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中毒.主要是由于四季豆炒煮不够熟透而未能充分去毒造成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很少发生在家庭.现将东莞市某镇发生的7起281例四季豆中毒经调查和救治处理的案例分析报告如下.

  • 胰蛋白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文骏;毛智翔;黄琳娟;姚军

    胰蛋白酶是胰腺分泌后活化的一种酶 ,可以选择性地水解蛋白质中由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所构成的肽链 ,进而分解为氨基酸 . 科学家们在豆类 、谷类 、油料作物等植物中发现了多种胰蛋白酶抑制剂 . 其中 ,植物来源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免疫反应较弱 、原料来源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 目前 ,临床上胰蛋白酶抑制剂已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 、防治脑缺血和脑水肿 、抑制宫缩及预防早产等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 .

  • 乌司他丁不同处理方式对体外循环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鹏;侯俊;陈春;汤和青;柯齐斌;林雷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预处理组)、C组(后处理组、D组(联合处理组),每组20例;B组予乌司他丁2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自中心静脉输入;C组予乌司他丁2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CPB预充液中;D组先以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自中心静脉输入,后以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预充液中。分别于CPB前(T1)、升主动脉开放5 min(T2)、CPB结束后30 min(T3)、CPB结束后4 h(T4)时采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采用标记特异性抗体 CD146的免疫磁珠技术分离循环内皮细胞(CEC)并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 B,C,D组TNF-α浓度于T2~T3,IL-6浓度于T2~T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组比较,各组SOD血浆浓度在T2~T4明显升高,各组MDA血浆浓度在T2~T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D组TM浓度在T2~T3,B组T4较A组明显降低;B组vWF浓度在T2及T4,C组在T2~T3,D组在T2~T4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组比较,B,C, D组CECs数目于T3点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和后处理均对体外循环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发挥作用。

  • 肿瘤相关性胰蛋白酶抑制剂与泌尿系统肿瘤

    作者:高飞;吴小候

    肿瘤相关性胰蛋白酶抑制剂(Tumor-associatedtrypsin inhibitor TATI)是新近发现的泌尿系统肿瘤标记物,其作为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预后指标被广泛研究.本文对TATI的结构、生理功能及目前在泌尿系统肿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 乌司他丁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凌成亮

    1909年欧洲首先报道人体尿液存在着胰蛋白酶抑制剂,后来从健康男性尿中分离纯化而得到乌司他丁(ulinastatin).这是由14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67000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 预防性添加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成年猪胰岛分离的影响

    作者:白日星;宋茂民

    目的开发成年猪胰岛分离方法.方法取成年猪胰体尾部,胰管内注入0.1%冷胶原酶(type Ⅺ)消化液,在38.5 ℃水箱中消化后,放入4 ℃ Hanks液中分离并用600 μm 的滤过网过滤.残留的组织重新悬浮在冷Hanks液中,并放入Ricordi's chamber内振荡5 min后再次过滤.胰岛分离分为对照组(n=14)、Pefabloc(胰蛋白酶抑制剂)组(n=8)及FOY(胰蛋白酶抑制剂)组(n=5).Pefabloc组和FOY组消化液中分别添加1.0 mmol/L Pefabloc或FOY.结果 Pefabloc组及FOY组的胰岛收获量分别为(11 848±3 530) 个/g和(14 496±3 693) 个/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 505±3 349) 个/g,P<0.05.消化后的消化液胰蛋白酶活性对照组为(114.7±50.0)BAEEU,明显高于胰管内注入前的(4.0±1.8) BAEEU及Pefabloc组的(5.5±2.7) BAEEU(P<0.01),但Pefabloc组与胰管内注入前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胰岛收获量≥8 000个/g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收获量<8 000 个/g组的活性[(78.3±26.7) BAEEU vs (137.5±48.4) BAEEU],P<0.05.对照组、Pefabloc组及FOY组纯化后的胰岛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显示了良好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胰岛分离方法能够获得大量的猪胰岛细胞,而且预防性添加胰蛋白酶抑制剂后进一步稳定地提高了胰岛收获量.

  • 猪胰酶、胰岛素与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联产

    作者:李晓红;邓如伟;余蓉;余珂;王德明

    目的 以猪胰浆为原料,联产胰酶、胰岛素(INS)与胰蛋白酶抑制剂(TI).方法 猪胰浆用中性醇处理,得到胰渣和上清液(Ⅰ);胰渣经过聚乙二醇-6000沉淀得到胰酶;Ⅰ用酸沉淀去掉杂质后再沉淀得到INS粗品和上清液(Ⅱ);INS粗品经DE-AE-Sepharose FF层析纯化;Ⅱ经Trypsin一壳聚糖多孔珠亲和吸附得到TI.结果 胰酶的回收率为15.1%4±0.6%,主要成分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含量分别为(5.13±0.17)×103、(38.47±1.16)×103、(58.27±2.49)×103U·g-1;INS的回收率为73.7±9.0 mg·kg-1(n=3),效价为27.25±0.34U·mg-1,并具有完整的生物学活性;TI比活为102.59 U·mg,-1,产率为33.86 U·g-1.结论 胰酶、INS与TI的联产极大地提高了胰脏的利用率.

  • 银杏种子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降糖活性研究

    作者:陈金铭;赵丽薇;庄鹏宇;李旗

    目的:探讨银杏种子中胰蛋白酶抑制剂(TI)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成模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做为模型对照组,TI高剂量治疗组(TI-H),TI低剂量治疗组(TI-L),二甲双胍药物对照组(MET),10只/组,TI-H组大鼠按15.60 mg/kg体重剂量每天灌胃1次,TI-L组大鼠按7.8mg/kg体重剂量每天灌胃1次.MET组按250 mg/kg体重剂量每日灌胃给MET片溶液;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灌服生理盐水,持续给药1个月,分别测定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胰组织脂联素、TGF-β1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ET、TI-H、TI-L组血糖明显下降(P<0.05),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血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TGF-β1水平、MCP-1蛋白明显降低(P<0.05),TI-L组、TI-H组较MET组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以TI-H组效果明显.结论:银杏种子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有效的降低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TCTG、升高HDL-c,同时可提高胰组织脂联素水平,降低MCP-1蛋白、TGF-β1水平,达到治疗糖尿病目的.

  • 胰蛋白酶抑制剂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谭娅;向珂;田伏洲;任建东

    目的 考察自主设计合成的胰蛋白酶抑制剂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压缩气流冲击的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胰腺创伤模型,以造模24h后动物的生存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评价指标,以加贝酯为阳性对照药,评价胰腺创伤后1h给予ZCL-8腹腔注射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ZCL-8可显著降低血清淀粉酶(2466.7±733.5)U/L vs (5300.4±802.1)U/L和脂肪酶活性(345.9±50.5) U/L vs(703.4± 114.7) U/L,同时减轻了胰腺组织损伤,增加了大鼠的生存率(70% vs 40%);相比加贝酯,ZCL-8提高大鼠生存率的活性更强(70% vs 50%),降低血清淀粉酶(2466.7±733.5) U/L vs(3708.4±777.6) U/L和脂肪酶的作用更强(345.9±50.5)U/Lvs(470.8±49.4)U/L.结论 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萘莫司他对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盖丽;任建东;田伏洲

    目的考察胰蛋白酶抑制剂萘莫司他(FUT-175)对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压缩气流冲击法建立创伤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加贝酯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考察FUT-175在造模后1 h腹腔注射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腹腔注射FUT-175后可显著提高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生存率(60% vs.30%),降低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6126.5±791.3)U/L]和脂肪酶水平[(203.4 ± 62.5)vs.(646.5 ± 99.3)U/L],同时有效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与阳性对照药加贝酯相比,FUT-175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更高(60%vs.40%),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4111.4 ± 683.1)U/L]和脂肪酶水平更低[(203.4 ± 62.5)vs.(336.7±70.2)U/L]。结论胰蛋白酶抑制剂FUT-175对创伤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重组荞麦 rBTI 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

    作者:李玉英;崔晓东;张政;王转花

    目的: 制备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rBTI)的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制备高纯度的rBTI蛋白, 免疫大白鼠, 制备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及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法检测该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间接ELISA法检测所制备抗体的效价达1∶ 128 000以上;Western blot显示该抗体能与BTI蛋白特异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rBTI主要存在于EC9706细胞的胞质和细胞核内.结论: 所制备的大鼠抗rBTI的抗血清具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和特异性, 为rBTI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及进一步揭示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基础.

  • 生豆浆灌胃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卓;马腾;赵保民;王占明;黄博;顾炳权;张惠中;黄裕新

    目的:观察生豆浆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法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单纯模型组38只,生豆浆组48只,熟豆浆组48只,白开水组48只.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活性,并计算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生豆浆组的血清淀粉酶明显低于熟豆浆组和白开水组(P﹤0.05).在72 h和7 d的治疗时间内,生豆浆组的小鼠各个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大部分都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结论:生豆浆能够明显降低AP小鼠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及小鼠死亡率.生豆浆对AP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和大豆异黄酮等抗炎因子有关.

  • 乌司他丁在梗阻性黄疸中抗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全新;窦科峰;李海民;郑善銮;孙益群;彭道荣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在梗阻性黄疸鼠模型中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80只SD大白鼠随机分为A(对照)组、B(治疗)组、C(预防)组及D(假手术)组,前3组均作胆总管结扎,切断,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用药,治疗组于术后第1日、预防组于手术前1 d开始均经ip UTI 40 000 IU*kg*d-1,不用药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UTI进行ip.1 wk后处死大鼠,观察腹腔大体情况,从下腔静脉取血做血常规测定及细菌培养,并取部分肝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 血常规示:WBC A组(19.4±2.4)×109*L-1,B组(14.9±2.3)×109*L-1,C组(11.0±2.7)×109*L-1,D组(9.2±1.8)×109*L-1,4组间差异显著(P<0.01).细菌培养结果四组间亦差异显著(P<0.01).光镜下示:A组、B组和C组结果示不同程度的鼠肝血窦扩张,胆管细胞增生伴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浊肿.A组为明显,肝小叶结构破坏伴肝细胞片状坏死.3组肝脏肿大瘀胆,胆总管近端扩张明显,充满胆汁.结论: UTI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炎症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184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