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机制及乌司他丁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磊;杨拔贤;马瑞云;闫征;安海燕

    目的 研究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机制以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麻醉后分离肝门,游离肝动静脉,关腹,120 min后处死.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左侧叶、左中央叶、右中央叶的血管,缺血60 min后再灌注60 min后立即处死.乌司它丁组同缺血再灌注组制作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但于阻断前15 min注射乌司它丁2万U/kg.测定阻断前(T0)、阻断50min(T1)、再灌注10min(T2)、再灌注60min(T3)四个时点动脉血压、动脉血血气分析和TNF-α、IL-8水平.肝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肺干湿重比、肺灌洗液蛋白含量及磷脂水平、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肺组织SP-A mRNA及SP-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乌司它丁组缺血再灌注肺损害较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它丁组pH阻断后降低,TNF-α和IL-8升高,TNF-α、IL-8水平、干湿重比、MDA、MPO高于假手术组,灌洗液蛋白浓度、PC、PG含量、SOD、SP-A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乌司它丁组各项结果要好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会导致肺损伤,缺血前给予乌司它丁可以减轻肺损伤.

  • 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葛叶盈;成建庆;席文娇;徐云;康亚梅

    目的 比较乌司他丁(Uti)与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和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2010年3月至12月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年龄65~85岁,平均72.5岁.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C组)、Uti组(U组)和Lmwh组(L组),每组50例.U组在术前1 d、术中、术后第1、2、3天缓慢静脉注射Uti 1万U/kg;C组只给予等量NS;L组术前1 d、术后第1、2、3天腹壁皮下注射Lmwh3200 U/d,但手术日及术中不给药.分别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1 d(T2)、2 d(T3)、3 d(T4)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凝血弹性描记仪(TEG)检测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术后3 d以彩色超声(CDFI)检查患者DVT的形成.结果 (1)C组患者处于相对高凝状态,其中术后1 d达高峰,至术后3 d则有恢复趋势;在T1、T2、T3各观察时间点中:与C组相比,U组、L组中的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形成时间值均延长、凝血形成速率、凝血终强度、凝血综合指数均减小(P<0.01).经Uti及Lmwh处理,患者呈相对非高凝状态;(2)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大于U组、C组;(3)术后3 d,C组、U组DVT发病数分别为20例(发病率为40%)及1例(发病率为2%),L组患者无DVT发生.结论 Uti、Lmwh均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VT的发病率.但Lmwh一定程度上增加术中与术后手术部位出血量.

  • 胰蛋白酶抑制剂对Wnt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赵亚蕊;李宗伟;王兴华;李卓玉

    胰蛋白酶抑制剂(TI)是对胰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的一类物质,生理作用广泛,不仅可以抑制多种酶的活性,而且通过抑制细胞浸润、促进细胞凋亡,在抗肿瘤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Wnt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关键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TI对Wnt信号通路及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促凋亡蛋白Bim、Bax和Bak在牙龈蛋白酶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作者:陈玉婷;宋祥晨;张福萍;梁敏

    目的 建立牙龈蛋白酶诱导成骨细胞凋亡模型,检测成骨细胞凋亡过程中与Bcl-2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解子(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Bim)、Bcl-2蛋白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Bcl-2蛋白拮抗剂(Bcl-2 antagonist/killer,Bak)的表达,探寻保护成骨细胞的方法,为牙周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牙龈蛋白酶并测定其活性;将0.453、0.906、1.812 U/L牙龈蛋白酶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0、16、24和48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及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色检测牙龈蛋白酶诱导成骨细胞(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14)凋亡,建立牙龈蛋白酶诱导成骨细胞凋亡模型;1.812 U/L牙龈蛋白酶与成骨细胞共培养0、4、8、16、24和48 h,蛋白质印迹法确定成骨细胞凋亡过程中Bim、Bax、Bak的蛋白表达;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1.812 U/L牙龈蛋白酶活性后与成骨细胞共培养24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im蛋白表达与成骨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 精氨酸-牙龈蛋白酶活性为(18.11±2.11) U/L,赖氨酸-牙龈蛋白酶活性为(1.02 ±0.25) U/L;DAPI染色显示1.812 U/L牙龈蛋白酶可诱导成骨细胞凋亡,16h凋亡率为(6.31±0.37)%,24 h达(11.20 ±0.35)%,48 h为(10.80±0.46)%;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染色结果与DAPI染色结果基本一致.成骨细胞凋亡过程伴随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升高,4h时Bim相对蛋白表达量为(0.31 ±0.03),约为对照组(0.17 ±0.03)的2倍,24 h时Bim相对蛋白达峰值(0.57 ±0.05),为对照组的3~4倍;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牙龈蛋白酶活性,使Bim蛋白表达量由(0.58±0.04)降至(0.14±0.03);同时DAPI染色显示胰蛋白酶抑制剂可逆转牙龈蛋白酶诱导的细胞凋亡,24 h成骨细胞凋亡率由(11.20±0.35)%降至(4.31±0.38)%.成骨细胞高表达Bax(相对蛋白表达量为0.85±0.05),在成骨细胞凋亡过程中,Bax的相对蛋白表达总量无明显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未检测到成骨细胞表达Bak.结论 1.812 U/L牙龈蛋白酶可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凋亡过程中伴随Bim表达升高,抑制牙龈蛋白酶活性可有效降低Bim的蛋白表达,提示促凋亡蛋白Bim参与牙龈蛋白酶诱导成骨细胞凋亡过程,抑制Bim的表达可使成骨细胞免于凋亡.

  • α2-巨球蛋白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作者:皇甫超济;吕茂民;马玉媛;王延琳;赵雄;章金刚

    目的:建立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 ,α2-M)活性检测方法,检测Cohn组分Ⅳ中α2-M的活性。方法α2-M可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形成“α2-M-胰蛋白酶复合物”,利用酶标仪检测出“α2-M-胰蛋白酶复合物”与小分子底物Na-苯甲酰-DL-精氨酸-对硝基酰胺盐酸盐( Na-benzoyl-DL-arginine 4-nitroanilide hydrochloride ,BAPNA)显色反应后的光密度值(410 nm),根据建立的血浆α2-M活性标准曲线,定量计算出Cohn组分Ⅳ浓缩液中α2-M的活性。结果通过对实验体系中几个关键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血浆α2-M活性标准曲线,并计算出Cohn组分Ⅳ浓缩液中α2-M活性的平均值为1.578 PU/ml。结论以正常人混合血浆作为参考标准品,用发色底物法检测Cohn组分Ⅳ浓缩液中α2-M的活性,方法简便易行,为α2-M制备过程中活性测定提供了实验基础。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旭杰;田秋生;孙洪涛

    乌司他丁(胰蛋白酶抑制剂,ulinaststin,UTI广东天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从人尿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是一种广谱酶抑制剂,对多种蛋白酶、糖及脂水解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近年来该药已逐渐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我们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莉莉;贺巾超;董文;张馨木;周存志;任秀宝;颜炜群

    目的 观察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rBPTI)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98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BPTI 3个剂量组(20, 40和80 MU·kg-1)、抑肽酶组(80 MU·kg-1)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100 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8周后每天ip给药,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唾液酸(SA)含量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rBPTI各剂量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增高.肝组织病理观察显示,rBPTI明显减轻由四氯化碳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 rBPTI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作用效果与抑肽酶相当.

  • HPLC法测定胰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在中药木鳖子提取液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林志燕;余祝宏;陈晨;董琦鑫;王銘章;郁韵秋

    本研究介绍了HPLC方法测定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其在中药木鳖子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由于分析样品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减低胰蛋白酶的活性,所以可以通过测定胰蛋白酶活性的下降来评价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测定原理是:胰蛋白酶能水解N-α-苯甲酰-DL-精氨酰-4-硝基苯胺盐酸盐生成产物4-硝基苯胺,采用HPLC方法对产物4-硝基苯胺进行分离和定量,终测定样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该方法与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选择性更好.

  • 体外循环期间乌司他丁对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

    作者:强喆;周丕均;李玉兰;李天成;陈春红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期间体液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手术期间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U组)给予乌司他丁2万U/kg,对照组(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2)、CPB停机后10 min(t3)、CPB停机后1 h(t4)测定血浆TNF-α、ET-1、TXA2 的水平及血浆丙二醛(MDA)的浓度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的TNF-α在t2升高,U组在t3开始下降,C组持续至t4与基础值相比仍明显升高.ET-1在t2升高,并逐渐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MDA 在t2、 t3升高,但U组明显低于C组,且U组MDA在t4恢复至基础水平,而C组仍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两组的SOD活性在主动脉开放后至CPB停机后1 h持续升高,在t2、 t3U组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1).两组的TXA2 在t2、t3 较t1 明显升高,且C组与U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组的TXA2在t4已恢复至基础值,C组仍明显高于基础值.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抑制体外循环时TNF-α、TXA2等炎性因子的产生,并能提高SOD的活性,在行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中应用前景广阔.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脏器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毅;林建东

    脓毒症是危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而有效的药物应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为抢救治疗措施的实施赢得更多时间.乌司他丁是从人体尿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无免疫原性,主要通过调控炎性介质释放以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进而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进程,具有明显的脏器功能保护作用.

  • 乌司他丁对多器官的保护作用

    作者:孟炜

    急危重疾病、重大手术、器官移植及其引发的病理过程可以对机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有效的药物应用可能会降低各主要器官的损害程度.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无免疫原性,可抑制胰酶、溶酶体、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清除氧自由基,稳定溶酶体膜,改善微循环,对全身各主要脏器产生重要的器官保护作用.

  • 乌司他丁在脓毒症时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小仲;姚华国;张媛莉

    脓毒症是引起危重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脓毒症对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新近的研究指出,鸟司他丁能够阻断全身炎性反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进程,显示出较强的脏器功能保护作用.本文就乌司他丁在脓毒症时的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范光学;孙华

    乌司他丁(Urinastatin,UTI)作为一种高效胰蛋白酶抑制剂,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观察其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作用,笔者用UTI治疗急性胰腺炎35例,并与同时期采用其他药物治疗AP的34例作比较,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任同悦;杨晓伟;马越;王方;强万党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期(CPB)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0例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与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0例.于体外转流前(T1)、开放主动脉即刻(T2)、开放主动脉30 min (T3) 、停止CPB 4 h (T4) 和24 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CK-MB、CK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记录CPB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围CPB期间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心脏复跳情况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血浆cTnI浓度在T3、T4和T5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于T4时点达峰值,T5时点开始下降.U组血浆cTnI浓度在T3、T4时点显著升高(P<0.01),于T5时间点已下降至正常水平.在T3 ~ T5时间点U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C组与U组血浆CK和CK-MB活性在T2~T5时点都显著升高(P<0.01),T2 ~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至T5时点U组显著低于C组(P<0.05),U组自动复跳率多于C组(P<0.05).术后24 h引流量C组明显多于U组(P<0.05).结论围CPB期间分两次使用乌司他丁1.2万U/kg,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 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牧林;张嘉;吴薇;刘瑞林

    目的 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黏膜损害的机理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肠缺血45 min再灌注6 h组(I/R组)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无菌开腹,但不钳夹该血管.乌司他丁预处理组在术前30 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104 U/kg),而肠缺血45 min再灌注6 h组和假手术组则分别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45 min再灌注6 h后,各组分别采集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组织及小肠组织标本.分别观察各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小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血液及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并对小肠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和I/R组比较,UTI组IFABP,NO,TNF-α,MDA,MPO水平均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IFABP(520.87±75.41)pg/ml比(1493.57±136.35)pg/ml,NO (58.97±7.06)μmol/L比(95.15±9.13)μmol/L,TNF-α(15.38±1.70)pg/ml比(23.55±4.34)pg/ml,MDA(4.5±1.1)nmol/mg比(9.2±2.6)nmol/mg,MPO(1.98±0.22)U/g比(3.02±0.55)U/g,SOD(77.08±7.14)U/mg比(60.61±6.83)U/mg,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菌移位率显著降低(P<0.05),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诚轻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活化、降低TNF-α、NO释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对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一种具有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半夏蛋白的纯化与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作者:王厚伟

    目的 分离纯化具有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半夏蛋白,分析其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抑制机制与N端氨基酸序列.方法 采用以胰蛋白酶为配体的亲和色谱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法,从半夏蛋白粗提液的40%(NH4)2S04沉淀中分离纯化活性半夏蛋白,采用12%SDS-PAGE鉴定其纯度,并估算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Edman降解法分析其N-端氨基酸序列.结果 纯化的活性半夏蛋白经SDS-PAGE检测呈现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为1.4×104;比活力为1 059.012 U/mg,活力回收率为24.40%;对胰蛋白酶的质量抑制比为1:4.72,抑制常数(Ki)为7.17×10-6mol/L;其N端前6个氨基酸残基顺序为DPVVDG.结论 该活性半夏蛋白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为胰蛋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 乌司他丁对胰肾联合移植幼猪肺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永权;金孝岠;柳兆芳;朱美芳;戴泽平;陈晓

    目的 评估乌司他丁(UTI)对幼猪胰肾联合移植术(SPK)后肺脏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将24只幼猪配成12对,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复制SPK模型.UTI组动物于麻醉后持续静脉泵注UTI 15 kU·kg~(-1)·h~(-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前(T0)、受体动静脉吻合完毕开放时(T1)、开放后1 h(T2)、开放后2 h(T3)、术毕(T4)采集外周动脉血3 ml,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术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T0相比,对照组T1~4时血浆MDA浓度升高(P均<0.05),UTI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UTI组T1~2及T4时血浆SOD活性均升高(P均<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UTI组T1~2时血浆MDA浓度降低,T2时SOD活性升高(P均<0.05).与T0相比,对照组T2~4时血浆TNF-α浓度升高(P均<0.05),UTI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浆IL-8浓度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UTI组T1~2及T4时血浆IL-8浓度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光镜下观察UTI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UTI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损伤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乌司他丁对幼兔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春广;陈庆良;王轩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幼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幼兔离体心脏Langendorff模型,灌注停跳液使心脏停跳30 min,用加入乌司他丁的K-H液复灌30 min.于缺血前0 min,复灌后10、20、30 min记录心率(HR)、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LVdp/dt)、冠脉流量(CF);于缺血前1 min,复灌后10、20、30min测定冠状静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1)乌司他丁组心脏复灌后HR、CF、LVdp/dtmax均升高(P<0.05或P<0.01);冠状静脉流出液CK、cTnI、TNF-α、IL-6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2)对照组心肌细胞横纹模糊不清,可见多灶性细胞崩解,心肌纤维断裂,间质充血、出血并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乌司他丁组心肌细胞胞浆嗜伊红均质浓染,可见局灶性细胞崩解,间质充血只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减轻幼兔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脏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梁彦辉;刘群;冯世海;赵永健;施耘

    严重烧伤患者机体内环境失调、大量毒素吸收、休克及缺氧等因素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和保护脏器功能成为治疗烧伤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严重烧伤患者的脏器功能保护和促炎因子的影响.

  • 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吴静;杨睿;刘树业

    蛋白激酶C(PKC)是一组磷脂依赖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与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G (PKG)共同构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GC超家族.PKC包括传统型PKC、新型PKC、非典型PKC和与PKC相关的一些激酶(PRK)成员.PKC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对细胞的生长代谢、增殖分化等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多种细胞的变异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PKC的异常表达有关.因此,设计和寻找高效的PKC抑制剂对于多种有效药物的合成和临床上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PKC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种有效的PKC抑制剂,并对其作用位点、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数据等进行了分析.这些PKC抑制剂的发现对于PKC的结构分析和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这些高效的PKC抑制剂进行综述.

184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