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방부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蚌埠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2200
  • 国内刊号: 34-106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37
  • 曾用名: 医学资料汇编杂志
  • 创刊时间: 197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祝延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颖;崔朝勃;亢宏山;赵媛媛;刘淑红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来探讨乌司他丁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旨在评价乌司他丁对人脓毒症的疗效,并评价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用于脓毒症病情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针20万U静脉注射,8 h 1次.对照组则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120 h,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RP、cTnI的水平,计算2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10、cTnI、CRP和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120 h乌司他丁组的TNF-α、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48 h和120 h乌司他丁组的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48 h、120 h cTnI、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虽不能降低28 d病死率,但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较快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促炎因子TNF-α、升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实现的.

  • 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血清CRP、ESR的相关性

    作者:丁惠民;陈晖;颜世昌;彭俊洋;魏建军;张莉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绝经后女性OA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6名体检健康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e)、黄体生成素(LH)以及CRP、ESR水平,分析性激素与CRP及ESR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2、FSH、Te和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和ES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绝经后女性OA患者E2、FSH、LH与血清CRP、ESR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而Te与血清CRP、ESR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OA发病与性激素E2、FSH、Te、LH水平降低及血清CRP、ESR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且Te与血清CRP、ESR水平呈现负相关.

  • 水中分娩对婴儿健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宁伟瑛;李志彬;高晓波;麦静仪;缪士霞

    目的:了解水中分娩对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456例无禁忌证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象,其中228例孕妇为水中分娩组,228例孕妇为传统分娩组,2组按照自愿选择水中分娩进行配对,分别在产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了解婴儿的健康状况.结果:2组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新生儿住院期间和1个月内健康状况、婴儿1~6个月和7~12个月随访疾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对婴儿是安全可靠的.

  • 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作者:沈晓东;潘高峰;刘维燕;丁军彬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以及预后,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38例可手术的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通过生存分析研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1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77.46%,5年总生存(OS)率为8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DFS及OS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放疗(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乳腺癌患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彩超引导下肾盏穹窿部穿刺在经皮肾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葛亮;徐航;庄惠强;邓超雄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肾盏穹窿部穿刺在经皮肾结石取石术(PCNL)的应用效果.方法:同一术者手术的298例次一期PCNL,其中彩超引导下肾盏穹窿部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142例次(RF组),非肾盏穹窿部穿刺156例次(NRF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尿路造影检查,有合并症者予降压、降糖、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尿脓毒症合并肾积水的患者如抗感染效果不佳则予肾穿刺置管引流,待各合并症处理相对平稳后再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PCNL通道数量、通道直径(有多个通道的取平均直径)、建立通道出血率、PCNL时间、一期清石率、术后出血时间、输血率、肾动脉栓塞率.结果:RF组在建立通道出血率、PCNL时间、术后出血时间、输血率等方面均少于NRF组(P<0.05~P<0.01),而一期清石率则高于NRF组(P<0.05).2组通道数量和通道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肾盏穹窿部穿刺在减少PCNL出血的同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期清石率,并更有机会使用大通道.

  • CYP2C19*2、*3无功能型等位基因对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氯吡格雷的疗效影响

    作者:高方明;宋博凡

    目的:探讨携带CYP2C19*2、*3无功能型等位基因的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口服氯吡格雷的疗效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行PCI术患者400例,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正常代谢组(A组)与氯吡格雷弱代谢组(B组).A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75 mg氯吡格雷,B组给予150 mg氯吡格雷.均随访(30±3)d,以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源性猝死、支架内再血栓、非致死性卒中、致命性和危及生命出血事件为主要终点事件,以次要出血和轻微出血为次要终点事件,比较2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中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2.34%与1.47%)、再发心绞痛发生率(6.25%与5.88%)、心源性猝死(0.78%与0.00%)、支架内再血栓(1.56%与0.00%)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5.47%与7.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1.87%与0.00%)、再发心绞痛发生率(5.61%与4.76%)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3.74%与4.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心源性猝死、支架内再血栓、非致死性卒中、致命性与危及生命出血事件发生.2组维吾尔族患者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0.00%与1.47%)、再发心绞痛发生率(4.76%与5.88%)及出血事件发生率(4.76%与7.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心源性猝死、支架内再血栓、非致死性卒中、致命性与危及生命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携带CYP2C19*2、*3无功能型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患者口服150 mg/d氯吡格雷可减弱氯吡格雷抵抗,有效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徐波;吴晓飞;王冉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及嗜酸性粒细胞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诊收入的脓毒症患者104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PLT及嗜酸性粒细胞和PCT、CRP水平.结果: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PCT及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CT、CRP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而PLT未能进入.结论:PLT是影响预后的影响因素,PCT、CRP水平是影响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 围生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足月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许媛媛;陈红波;孟祥莲;朱建生;孙玉琴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的定植率及高危因素,探讨GBS感染对足月妊娠孕妇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5~37周孕妇884例应用PCR方法进行GBS检测,同时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妇产前GBS的阳性率为10.4%.其他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细菌性阴道病8.1%、滴虫1.2%、霉菌6.7%;GBS阳性和阴性组孕妇霉菌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孕妇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GBS阴性组孕妇(P<0.01).GBS阳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羊水粪染、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和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炎症与GBS定植率密切相关;对GBS阳性妊娠足月孕妇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母儿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升高.

  •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行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止血的效果

    作者:郭永平;杨冯;王晓静;郭亮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止血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72例,均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30例,A组行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外压迫缝合止血联合子宫下段修补术止血,B组行传统"8"字缝合与宫腔球囊压迫法止血,比较2组药物用量、止血效果、凝血功能变化、产后并发症、子宫复旧与产妇心理状态.结果:A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量低于B组(P<0.05),干预前、干预时、干预后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5),A组输血率及输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无子宫切除,与B组的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复旧率为100.00%,显著高于B组的56.67%(P<0.05);A组产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止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相比于子宫内压迫止血法能够更好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改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与凝血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永志;钱令涛;高志波;高心保;梁卫东;宁亮;李严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冠状双额开颅,观察组行单侧额颞部开颅,比较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输血量、嗅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精神障碍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嗅神经损伤及精神障碍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死亡患者,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颅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及神经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值得临床应用.

  • 锁定钢板联合骨水泥治疗高龄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炜;钱明权;朱国兴;顾羊林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骨水泥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高龄患者股骨髁上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锁钉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联合骨水泥法治疗,术后采用Merchan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60.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75.0%(P<0.01).结论:锁定钢板联合骨水泥治疗高龄股骨髁上骨折操作简单,内固定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照东;官建中;吴敏;刘亚军;陈笑天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13例,均采用C臂机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辅助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治疗,患肢术后参照Flynn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评分标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13例患儿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生,一期愈合;随访12~18个月,均未出现髓内钉折断、骨折不愈合、骨骺损伤、患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其中2例儿童术后出现钉尾激惹,弹性髓内钉取出后症状消失.所有患儿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按Flynn评分标准,获优12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规范化掌握复位级内固定技巧,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微创、安全、有效,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殷发祥;刘先富;许培权

    目的: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62例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行双侧甲状腺手术32例(观察组),常规方法手术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Ca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7天及1个月PTH及血Ca2+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和肿瘤复发.结论: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注重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和对甲状腺上、下动脉做到2级以上分支血管的保留,能较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 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作者:秦捷

    目的:比较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MECT)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12次MECT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6次MECT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连线测试(TMT)、Stroop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M),并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相比于基线,MECT治疗后,2组患者的颜色刺激(C)总错误数测验、C总时间、颜色汉字刺激(CW)错误数、CW总反映时间及TMT-A和B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比较,对照组的C总错误数测验、CW总反映时间、TMT-A和B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基线,2组患者MECT治疗后,分类完成数、非持续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正确反映数、WCST-M总测验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类完成数、持续错误数、正确反映数、WCST-M的总测验数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相比于基线,MECT治疗后2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12次MECT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优,值得临床中推广.

  • 3D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刘海涛;关超

    目的:比较3D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二者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实用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肾脏肿瘤患者42例,其中采用3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2例(3D组)和传统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0例(传统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比较2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热缺血时间亦少于传统组(P<0.05);2组手术费用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1例切口延迟愈合,保守治疗后均治愈;2组手术切缘均阴性.随访6~48个月,2组均未见复发和转移,肾功能正常.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3D腹腔镜三维视野高清,解剖层次清晰,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肾热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勇兴;段克才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定8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41例(术中保留ICBN),对照组42例(术中切除ICBN).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3年,比较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肿瘤局部复发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13.56±5.78)min,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12.28±2.19)枚,患肢淋巴水肿3例;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17±5.41)min,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12.83±2.13)枚,患肢淋巴水肿2例;2组患者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患肢淋巴水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为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予以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胸壁和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缺血修饰白蛋白、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作者:庞颖颖;许启霞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D-二聚体以及Wells临床评分系统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似PE患者共46例,以多层CT肺动脉造影为确诊PE的金标准,检测20例确诊为PE患者(PE组)、26例非PE患者(非PE组)及对照组14名健康受试者血浆缺血修饰白蛋白(IMA)、D-二聚体含量,利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IMA、D-二聚体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PE组患者血清IMA和血浆D-二聚体均较非PE组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ROC曲线分析,IMA的佳界值为63.45 U/mL时,其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76.90%、75.00%、90.90%.D-二聚体的佳界值为0.795 mg/L时,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57.70%、66.67%、89.47%.IMA联合Wells评分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00%、38.45%、54.89%、98.20%;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00%、28.85%、51.29%、97.45%.结论:血清IMA可用于PE的诊断,其诊断的特异性高于血浆D-二聚体.与Wells评分结合时,血清IMA诊断PE阳性预测值比D-二聚体高,而阴性预测值和敏感性与D-二聚体相似.

  • 瑞舒伐他汀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何忠建

    目的:探讨口服瑞舒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每次20 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时测定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并用CAT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FEV1和治疗1、6个月时2组患者FEV1/FVC值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FEV1/FV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1、6个月时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CA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筛查中的意义

    作者:陈娴;罗红波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对老年慢性胃炎的筛查意义.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98例,其中老年组(≥70岁)52例,中青年组(20~60岁)46例,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清PGⅠ、PGⅡ检测,计算PGR(PGⅠ/PGⅡ)值.结果:2组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Ⅰ水平和PGR均明显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P<0.01);老年组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慢性萎缩性患者的ROC曲线图中,PGⅠ的临界值为98.06μ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2和0.858;PGR的临界值为6.6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8和0.810.结论:检测血清PGⅠ、Ⅱ对于筛查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参考范围.

  • Willis环完整性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莹;展群岭;李富兰;梁秀梅

    目的:采用脑血管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后循环与非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Willis环进行分析,探讨Willis环变异与后循环TIA的关系.方法:使用脑血管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后循环TIA患者31例与非后循环TIA患者31例脑血管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Willis环的情况将其分为完整型、部分完整型和不完整型,分析Willis环变异分布情况.结果:2组大脑Willis环均有不同程度变异,其中后循环TIA患者中后循环不完整型变异较多见.2组患者的后循环完整型和不完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前循环的完整型和不完整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lis环的完整性与后循环TIA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客观生化指标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江云;高月求;李曼;张鑫;周振华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客观生化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5年进行肝脏组织活检的468例CHB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客观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的结果,分析各种临床客观生化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炎症活动度以G2期(70.1%)为主,G4期(1.9%)和G0期(0.0%)少;纤维化分期以S2期(40.6%)为主,S0期(9.0%)和S4期(4.3%)少.不同年龄段患者与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不同lgHBV-DNA与炎症活动度无相关关系(P>0.05),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HBsAg水平和不同HBeAg水平与病理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炎症活动度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间和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AST和GG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临床客观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脏的功能和患者的病情,有助于了解不能行肝组织活检患者的病情和抗病毒治疗的选择.

  • 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时机选择及疗效比较

    作者:殷刚;杨雷;刘海峰;赵小强;朱建国

    目的:讨论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佳时机选择,并比较其疗效.方法:选择90例接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治疗的患者,按受伤后接受手术时间分为甲、乙和丙组,各30例.甲组在受伤后的24 h内接受治疗,乙组在受伤后24~72 h接受治疗,丙组在受伤后3~30 d内接受治疗.对3组患者的骨折部位都进行相同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根据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后期各组患者的死亡率,讨论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佳时机选择,并比较其疗效.结果:甲组死亡2例(6.67%),为轻度骨折1例,重度骨折1例;乙组死亡3例(10.00%),为轻度骨折1例,重度骨折2例;丙组死亡7例(23.33%),为轻度骨折3例,重度骨折4例.甲组死亡率低于乙组,乙组死亡率低于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越晚进行手术,手术以及患者死亡的风险越高,应使患者在佳的时机接受治疗,以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 腹腔镜保肛手术与开腹保肛手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梁勇;宋虎;徐溢新;许腾;樊瑞智;曹猛;徐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肛手术与开腹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腹保肛手术组(对照组)27组和腹腔镜保肛手术组(观察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标本肿瘤学情况及术后半年的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局部转移、输尿管损伤和排尿功能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块平均直径、长度和肿块下缘距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等肿瘤学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完全失禁,且术后6个月KIRWAN标准肛门控便能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肛低位直肠癌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能达到与开腹保肛低位直肠癌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进口阿托伐他汀在PCI术后患者应用中疗效与经济学比较

    作者:周琴;李正茂

    目的:探讨国产瑞舒伐他汀与进口阿托伐他汀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应用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取或拟采取PCI患者94例,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进口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心肌损伤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末次随访左心室重构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及人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期降低(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期提高(P<0.01),2组患者各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1年观察组药物成本-效果为25.93元,对照组为34.31元.结论:PCI术后长期应用国产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左心室重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费用较进口阿托伐他汀低,是临床理想选择.

  • 结肠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家族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燕;周长春;田强;孙阿妮;丰义宽;李国庆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SPP)家族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共50例,以及健康人的正常结肠组织共30例.分析ASPP家族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中ASPP1和ASPP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肠癌组织中iASPP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iASPP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SPP1和ASPP2的阳性表达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肠癌组织中ASPP1与iASPP的阳性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PP2的阳性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肠癌组织中ASPP1、ASPP2和iASPP的阳性表达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SPP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的差异,表明其有可能成为结肠疾病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指标之一;ASPP2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病理分期和分级有相关关系,表明其有可能成为结肠癌预后指标之一.

  •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董平;李东;张凡;周琛;环亚红;贾海涛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MM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添加低剂量沙利度胺,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46.1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等血液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轻度嗜睡、皮疹和便秘等症状,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6%,对照组为46.1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6±1.3)个月,总生存时间(OS)为(11.6±2.5)个月,对照组PFS为(3.8±0.9)个月,OS为(8.4±1.2)个月,观察组PFS和OS治疗后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MM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盐酸羟考酮在糖尿病患者经鼻插管健忘镇痛慢诱导中的应用

    作者:李海春;赵蕊;刘亚辉;史视明;庞娜;袁丽;马跃;吴家剑;刘飞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0.1 mg/kg盐酸羟考酮用于糖尿病患者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ASAⅠ~Ⅱ级且年龄38~60岁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盐酸羟考酮组(O组)40例和芬太尼组(F组)40例.O组盐酸羟考酮0.1 mg/kg静脉注射;F组枸橼酸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测定2组入室(T0)和气管导管过鼻后孔(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10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各时点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结果:SBP水平,与术前比较,2组在术中(T1和T2)上升(P<0.05),术后(T3和T4)下降(P<0.05);2组比较,F组在术中升高幅度高于O组(P<0.05);DBP水平,O组在术中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有所下降(P<0.05),F组术中上升(P<0.05),术后下降(P<0.05);2组HR均出现术中上升(P<0.05),术后下降的现象(P<0.05),但F组HR升高幅度大于O组(P<0.05);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2组均表现为T2时间点后上升趋势(P<0.05),且F组上升幅度高于O组(P<0.05~P<0.01).结论:0.1 mg/kg盐酸羟考酮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中,维持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抑制了机体应激反应,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安全性.

  • Maspin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孙谦;马国旗;汪庚明;江浩;周燕;徐洪波;张亚军;周育夫

    目的: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aspin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Maspin基因与已知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之间的相关性,为鼻咽癌发生转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测转移风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SUNE-1-5-8F、SUNE-1、CNE-2Z、CNE-1、SUNE-1-6-10B 5株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用RT-PCR及Western blot 2种方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aspi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Maspin基因在SUNE-1-5-8F、SUNE-1、CNE-1及SUNE-1-6-10B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NE-2Z细胞株中不表达,且在mRNA和蛋白水平Maspin基因表达具有一致性;Maspin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表达量总体存在差异(P<0.05),但表达量不随鼻咽癌细胞株转移习性增高而降低(P>0.05).结论:Maspin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mRNA和蛋白表达量不同;Maspin基因可能与人鼻咽癌细胞株的转移潜能无相关性.

  • 密封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剑宝;张碧红;庄哲宏;谭诗成;张冬辉

    目的:探讨密封结肠清洁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Ⅰ期切除吻合术,对照组31例术中常规解除梗阻,观察组32例则采用全结肠密封清洁灌洗术;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血清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中进行密封结肠清洁灌洗可彻底清除肠腔内病原体和污物,利于控制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恢复水平.

  •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蓉芝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肾病科住院并进行血液透析患者37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和对照组33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管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72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中,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为10.22%,置管感染的时间为(25.46±8.72)d.检出病原微生物共3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占75.68%,革兰阴性菌7株占18.92%,真菌2株占5.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血清白蛋白<30 g/L是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 非药物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作者:石超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的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施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施行非药物干预治疗.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均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施行非药物干预后,与单纯的药物干预相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也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左旋布比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韦玮

    目的:比较等剂量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超声引导下行2~5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3组使用等剂量不同浓度的局麻药,分别为0.25%左旋布比卡因24 mL(A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16 mL(B组),0.5%左旋布比卡因12 mL(C组).观察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手术开始切皮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痛维持时间以及麻醉镇痛不全发生率和局麻药中毒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麻醉起效、麻醉完善时间随左旋布比卡因浓度上升而缩短,镇痛维持时间延长(P<0.05~P<0.01).结论:等剂量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时,适当提高浓度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延长麻醉镇痛维持时间.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T1b期肾癌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贺胜龙;孙浩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RN)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NSS治疗的33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NSS组),并与同期行后腹腔镜RN治疗的20例T1b期肾癌的临床资料(RN组)进行比较.结果: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RN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NSS组(P<0.01).NSS组患者术后3个月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低于RN组(P<0.05),而术后6个月NSS组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高于RN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1b期肾癌患者,如若病例合适、条件许可,后腹腔镜下NSS是安全可行的,可考虑作为优先选择治疗术式.

  •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林华;郑瑞强;陈齐红;於江泉;施斌斌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10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28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重症医学科24 h内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计算SOFA评分,对PCT水平和SOFA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两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109例患者中,28 d存活77例,死亡32例.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ROC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灵敏度79.3%,特异度67.9%,95%可信区间(95%CI)为1.034~1.128;SOFA的AUC为0.789,灵敏度74.8%,特异度69.1%,95%CI为1.092~1.233.PCT水平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感染性休克28 d生存情况的AUC为0.815,灵敏度91.1%,特异度75.1%,均较单独预测有效(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能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而PCT水平和SOFA评分联合可提高预测效能.

  • 碳水化合物敏感系数和胰岛素敏感系数在大剂量向导治疗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洛佩;陈丽华;陈隶华;贺艳菊;李秀才;徐冬香;周里钢

    目的:初步探讨使用胰岛素泵大剂量向导计算器对治疗糖尿病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CSII)治疗8 d,监测每天8次指血糖,据第1天平均血糖将患者分为3组,观察3组碳水化合物敏感系数(ICR)和胰岛素敏感系数(ISF)并作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第8天ICR和I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 d,ICR和ISF均显著升高(P<0.01);ICR和ISF与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使用大剂量向导调整血糖过程中,ICR和ISF与患者第1天平均血糖、三餐后血糖有关;如果在治疗中不断及时调整ICR和ISF,可提高向导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

  • 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效果

    作者:李茹;段晓侠;单文明;朱凯

    目的:探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ICU危重症患者68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47%(P<0.01);干预组患者压疮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

  • 福莱尔病员加温系统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

    作者:谢光红;高元朝

    目的:探讨福莱尔病员加温系统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效果.方法:行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手术均在相同室温下进行,对照组采用棉被、毛毯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福莱尔病员加温系统保温.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中体温变化.结果:与术前基础体温值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30、60和90 min体温值均显著下降(P<0.01);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体温与术前基础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30、60和90 min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使用福莱尔病员加温系统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低体温发生.

  • 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谢志华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食管狭窄患者全部放置支架治疗,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观察2组吞咽困难指数、进食所需时间、体质量增加情况(1个月后)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困难指数、进食所需时间、体质量增加情况(1个月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中有显著疗效,能降低吞咽困难发生率、进食所需时间,并且增加患者术后体质量.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支架 护理
  • 自我效能教育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陈敏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教育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行Miles术患者80例,其中2014年4-9月收治4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造口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自术前2d实行自我效能教育.2组患者均在术前1 d、术后7 d、出院当天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测评.结果:术前1 d,2组患者ESCA和G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ESCA和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健康教育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自制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瞿礼华;闻亚军

    目的:探讨自制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393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前1970例设为对照组,后19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固定,由2~3名家属帮忙,其中1人固定头部,1~2人固定上肢或下肢;观察组使用自制固定带进行体位固定,1名家属协助固定头部.结果:2组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自制固定带能较好地解决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体位固定的不足,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的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同时间接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早期护理干预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

    作者:顾侠;王万霞;刘春芳;黄建康;董慧明;朱正志

    目的:总结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要点及其护理优势.方法:32例采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内以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肩关节活动受限、感觉障碍伴随麻木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肢水肿、神经损伤和皮下积液发生率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总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即术后6 h开始患肢功能锻炼、保持有效、足量的负压吸引、并发症的积极预防与处理是腔镜辅助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

  • 优质护理对骨科老年患者大手术后电解质紊乱的效果观察

    作者:年夫春;雷婷婷;谢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骨科老年患者大手术后电解质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行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421例,年龄60~93岁.其中,2008-2010年19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2011-2013年223例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责任制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3±1.9)d(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老年骨科患者大手术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影响

    作者:范素梅;张丽;刘锦凤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及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心率异常患者例数、高血压患者例数、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冠心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异常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例数均较治疗前例数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预防性护理方案,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效果.

  • 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冬梅;刘培培

    目的:分析危重病护理评分(PCIS)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危重症患儿150例,根据PCIS评分将其为非危重组(A组,81~100分)42例、危重组(B组,71~80分)63例和极危重组(C组,≤70分)45例,比较3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结果:A组患儿无病死;B组病死2例,病死率为3.17%;C组病死5例,病死率为11.11%;3组患儿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入院后1、2、3、7 d,PCIS评分均不断上升;B组与C组患儿入院后1、2、3、7 d的PCIS评分均高于A组(P<0.05);入院后2、3、7 d,C组患儿的PCIS评分亦均高于B组(P<0.05).PCIS评分越高,患儿≥3个脏器功能损伤的概率越小(P<0.01).存活患儿危重时首次PCIS评分均明显高于自动出院和病死患儿(P<0.01),存活患儿器官功能衰竭数亦均明显少于自动出院和病死患儿(P<0.01).结论:PCIS评分法可有效评价患儿病情和预后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股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碧云

    目的:探讨股骨踝部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随机选取56例股骨踝部骨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术后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股骨髁部骨折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负性心理情绪,观察组总均分为(1.57±0.43)分,高于全国常模的(1.44±0.43)分(P<0.05),股骨髁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骨折AO分型均是其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股骨踝部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负性心理行为,医疗机构应针对患者个体制定差异化的护理干预对策,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基于Omaha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但晓玲

    目的:探讨基于Omaha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永久性膀胱穿刺造瘘术患者68例,依据Omaha系统评估护理问题,制定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患者在第一阶段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疼痛(91.2%)、泌尿功能(100.0%)、睡眠(88.2%)和精神健康(70.6%),第二阶段主要包括皮肤(69.1%)、泌尿功能(100.0%)、感染(76.5%)、物质滥用(82.4%)和人际关系(97.1%).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问题在认知、行为和状况3个维度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Omaha系统应用于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追踪方法学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作者:张娜;孙晋芳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11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干预组运用追踪方法学管理的理念在个案追踪的基础上联合系统追踪发现相关环节的问题,并在制度、培训、落实、整改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质量改进,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术后24、48、72 h以及术后1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以往血栓形成史、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明显疼痛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比例,并关注2组患者术后对防治血栓措施的知晓率、对于护理人员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对于深静脉防治辅助工具的使用掌握率、对于术后疼痛处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24、48、72 h以及术后1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以往血栓形成史、凝血功能障碍和术后明显疼痛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对防治血栓措施的知晓率、对于护理人员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对于深静脉防治辅助工具的使用掌握率和对于术后疼痛处理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虽然不能显著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能改善相关患者对于预后指标的满意度评价.

  • 小鼠脊髓损伤中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

    作者:丁亚;刘锦波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中的差异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谱.方法:应用MASCIS脊髓撞机仪制造小鼠脊髓损伤模型,按照损伤后取脊髓时间再分成1 d、3 d、7 d和21 d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提取总RNA,进行芯片分子杂交,构建脊髓损伤后差异性LncRNA表达谱,挑选神经组织特异性LncRNA通过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芯片结果可靠性,对差异性表达LncRNA所参与的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LncRNA出现差异性表达,损伤后7 d出现了差异性表达大值,荧光定量PCR实验验证芯片结果可靠,差异性LncRNA涉及较多信号通路.结论:LncRNA在脊髓损伤中病理过程中发生了差异性表达.

  • 姜黄素联合紫杉醇对肺癌细胞PC9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荣俊;童斯浩

    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紫杉醇对人肺癌细胞PC9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梯度姜黄素和紫杉醇单用(单药组)和联合(联合组)作用于PC9细胞,MTT法测定其对PC9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药和双药联合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两药均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PC9细胞的增殖,联合组抑制作用大于单药组(P<0.01).两药均能诱导PC9细胞发生凋亡和G0/G1期阻滞,联合组细胞凋亡和G0/G1期阻滞作用显著增强(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联合组Caspase-3蛋白、Bcl-2、Bax的改变显著大于单药组(P<0.01).结论:姜黄素、紫杉醇可抑制人肺癌PC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G0/G1期,伴随Caspase-3活性上调,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路黎娟;徐梅佳;董焱

    目的:研究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新生SD大鼠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日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药物治疗组(C组),每组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C组大鼠在脑缺血2 h后及24 h时给予药物灌注,其余2组给予大鼠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结束后,采用Longa 5分制标准评分法在24 h时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鼠的组织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对神经细胞凋亡、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检测.对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凋亡水平进行评价.结果:A组仅有一小部分凋亡细胞,B、C 2组在灌注24 h后可以发现大量的凋亡细胞,细胞核均呈棕褐色,主要分布在缺血脑组织中周围;C组脑梗死程度较B组减轻(P<0.01).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起到保护新生SD大鼠神经细胞的作用,避免发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这种糖蛋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 2010-2015年扬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和流行株质粒谱的研究

    作者:时祝帅;王德霞;聂青松

    目的:检测扬州地区临床分离淋球菌的耐药性和质粒谱,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动态改变提供参考.方法:2010-2015年临床分离191株淋球菌,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采用WHO推荐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头孢曲松、壮观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的药物敏感性.用碱裂解法分析菌株的质粒谱.结果:191株对壮观霉素全部敏感;108株对头孢曲松敏感,占56.54%,中度敏感83株,占43.46%,无耐药;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耐药菌株分别为187株(97.90%)、163株(85.34%)、162株(84.82%),PPNG 81株(42.41%),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株(TRNG)98株(51.31%).146株(76.44%)检出质粒,7种质粒谱型.结论:壮观霉素可作为扬州地区淋病治疗首选用药,其次为头孢曲松,使用头孢曲松应随时观察其疗效.扬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以质粒介导耐药为主,TRNG阳性率发生显著变化,建立当地淋球菌耐药流行簇的分子生物学档案,可为菌株的溯源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 室内质控正常值血浆的制备与应用评价

    作者:广圣芳;孙磊;刘选仁

    目的:探讨室内质控正常值血浆的制备及应用.方法:自制正常值质控血浆,应用法国生产的Stago compact型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四项测定.结果:自制质控血浆作为室内正常值质控品,效果满意,且在-20℃冰箱可稳定保存4个月.结论:自制正常值质控血浆完全能代替原装进口正常水平质控物作为室内质控品.

  •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秀红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膀胱肿瘤患者60例,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诊断,并和患者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膀胱肿瘤的诊断,良性膀胱肿瘤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7.5%,而两者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方法用于膀胱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作者:陆强彬;张慧萍;朱祖福;柏燕燕;杨江胜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技术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颅内代谢物的变化特征.方法:对26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20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应用MRS测定3组间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背侧丘脑、左侧额叶白质区及左侧海马区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值及NAA/Cr、Cho/Cr,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组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额叶白质区和左侧海马NAA/Cr均减低(P<0.05~P<0.01);VaD组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背侧丘脑和左侧海马NAA含量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P<0.01),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额叶白质区和左侧海马NAA/Cr比值较对照组减低(P<0.01);3组不同部位Cho及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CIND组比较,VaD组左侧扣带回后部NAA/Cr,左侧海马NAA、NAA/Cr减低(P<0.05~P<0.01).结论:VCIND与VaD患者颅内多个脑区代谢物存在差异,以NAA及NAA/Cr变化为主.

  • 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作者:仲跻凤

    目的:探讨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选取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浸润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为75.5%,非浸润乳腺癌26例,诊断符合率为24.5%;乳腺癌超声表现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可见低回声,后方回声不强,少数呈现沙粒样钙化,肿块及其周边地带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灶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超声诊断和表现对其病理组织分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改善预后提供可靠证据.

  • 乙酰唑胺激发试验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作者:尹克金;白卓杰;王小进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ACZ)激发试验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CCI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8名为对照组.使用ACZ激发试验CT灌流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技术对所有受试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检查;选取脑桥及基底核层面作为感兴趣层,选取椎基底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供血区进行标记,采用镜像法测量左右对称区达峰时间、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结果:在使用ACZ激发前,观察组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血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动脉皮层支供血区达峰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激发后,2组各区域的脑区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ACZ激发后再采用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可有效提高CCCI的临床检出率,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在早期即可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超声在婴幼儿食管裂孔疝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玉妹;左维嵩;胡锐;刘浩;陈俊

    目的:探讨婴幼儿食管裂孔疝的超声诊断特点及其与临床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消化道造影及手术证实的15例食管裂孔疝的超声图像特征,通过测量增大的食管裂孔内径与正常组45名进行统计学分析,探查膈上疝入物以及判断疝入物对于胸腔脏器的影响.结果:15例患儿首诊为食管裂孔疝均由超声实现,结合消化道造影及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100%.食管裂孔组的食管裂孔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上疝入物多样,超声探查包括胃组织15例,贲门14例,食管下段14例,部分肝脏组织3例,肠管1例,可单独疝入亦可联合疝入胸腔;疝入物压迫心肺造成肺不张2例,心脏移位1例.结论:婴幼儿食管裂孔疝超声特征明显,通过测量增大的食管裂孔内径,探查膈上疝入物以及判断心肺压迫情况,有助于临床判断食管裂孔疝分型,及早手术,超声可成为无创性筛选婴幼儿食管裂孔疝的首选方法.

  • TI-RADS 3~5级评分法与超声弹性成像分级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陆芳

    目的:比较超声TI-RADS评分法与超声弹性成像分级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0枚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8枚,恶性结节22枚.对90枚结节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2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I-RADS评分法结果显示的69枚结节为良性,21枚结节为恶性;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显示67枚结节为良性,23枚结节为恶性.与病理结果比较,两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9%、98.5%、96.7%和86.4%、94.1%、92.2%.结论:TI-RADS评分法和弹性成像分级法均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TI-RADS评分法可使超声报告有较客观的统一规范,准确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 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作者:张向君;朱敬蕊;王白茹;汪振林;李连;崔琢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影响因素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调查50对医院感染患者(病例组)及非医院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计算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病例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7±18)d,医疗费用为(42669±36845)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5±7)d和医疗费用(19541±14653)元(P<0.01);病例组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流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给患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 稿约

    作者:

    关键词:
  • 多孔钽在全髋置换术后髋臼翻修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志

    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成人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因其疗效好,近年来行THA患者不断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需要再次行THA翻修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 据KURTZ等[1]报道,在美国2005年就有4万例全髋关节翻修术,据估计到2030年全髋关节翻修术可能会超过97000例,每年髋关节翻修率约为19. 05%,增长率为137%. 目前国内的翻修量也在增加.

蚌埠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