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二次误诊为肺部感染一例

    作者:于桂兰;崔会娣

    患者男,65岁.因短暂性胸痛、持续胸闷8天,伴咳嗽、发热6天,于2002年11月29日来院就诊.患者于1周前出差期间夜里突然左胸部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周身大汗,宾馆医务人员认为肌肉拉伤,予云南白药治疗,4~5 h后胸痛缓解,伴胸闷及周身极度疲乏.11月23日回京途中发热,高体温37.8℃,伴咳嗽、胸闷、气短,痰较多,白痰.次日在某医院外科门诊就诊,体温37.5℃,急性病容,气促,血压和心率无纪录.胸部X线检查示右侧肺纹理增粗,双侧肋膈角钝;血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88%.诊断为肺部感染,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棕铵合剂、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后,仍低热、咳嗽、胸闷.11月26日又在该院急诊内科诊治,体温36.2℃,血压:106/60 mm Hg(1 mm Hg = 0.133 kPa), 心率:98次/min,律齐.胸部X线检查示双侧肺纹理增粗;血白细胞计数9.1×109/L,中性粒细胞77%.仍按肺部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双肺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6次/min,律齐.

  • Keap1-Nrf2- ARE 和 p53/p21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后肝再生中的作用

    作者:牛强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过量使用是引起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代偿性肝再生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因素。但是 APAP 引起的肝损伤后肝再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讨论 Keap1-Nrf2-ARE 和 p53/ p21信号通路在 APAP 引起肝损伤后肝再生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给予小鼠400 mg/ kg 的 APAP 体内注射后发现,小鼠在12 h 内表现出巨大的肝毒性,而肝脏功能的恢复却要在24 h 之后。注射 APAP 后转录因子 NF-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量和在细胞核中的积累量都有增加。在注射APAP 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醌NADH 脱氢酶1(NQ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 GCLM)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被抑制,然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注射APAP 后,p53及其下游靶基因p21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在48 h 内又降至正常水平。此外,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肝再生增强因子( ALR)水平在48 h 时明显增强,提示肝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的启动。这些结果表明,Keap1-Nrf2-ARE 和p53/ p21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后肝再生中的作用。

  • 双环醇保肝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成军;徐道振

    一、基础研究1.双环醇能够稳定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及其显著的肝细胞保护作用:(1)双环醇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1-3]:分别以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和D-氨基半乳糖3种化合物损伤小鼠肝脏,实验中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双环醇.结果显示血清ALT和AST显著降低,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肝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降低,片状坏死明显减轻、炎症和脂肪变性减轻;

  • 对乙酰氨基酚致胃出血一例

    作者:穆兆英;王秋华

    患儿,女,5岁,因发热4d,呕血0.5h入院.4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9.8℃,在家自服对乙酰氨基酚,每次0.25g,每天3~4次.病后第3天加用青霉素治疗.于入院前1d,因体温持续不降,对乙酰氨基酚继用前量,每3h1次,连服4次,均为空腹.服至第4天对乙酰氨基酚总量为3.5?g,患儿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暗红色和鲜红色血液,含有血块,量约150ml,急诊入院.既往史:无肺炎及胃病史.体检:T:37.5℃,P100次/分,R?28次/分,BP12/8kPa(90/60mmHg),体重17kg神志清,精神不振,咽部充血,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无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胸腹透无异常.血常规:WBC:

  • 关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童发热时的应用问题的疑问和解答

    作者:胡仪吉;孙光茂

    胡仪吉 教授(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问:由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主办的<儿科药学杂志>2006年第12卷第4期第34页在儿科用药方面提到: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为WHO仅推荐的2种退热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在1984年5月批准布洛芬可以在12岁以下小儿非处方(OTC)使用,说明其有相当的安全性.但<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2616页在解热镇痛药仅介绍了对乙酰氨基酚,并说明3岁以下儿童慎用.<现代临床用药丛书儿科药物手册>则称对乙酰氨基酚新生儿禁用,布洛芬则禁用于14岁以下小儿.关于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发热又需要用退热药时应该用那种退热药比较安全有效,而又不违背国家的有关规定.

  • 对乙酰氨基酚抑制SHG-44细胞生长及其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晓婷;许昌韶;周菊英;俞志英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国内外有着上百年临床广泛使用的历史,是不良反应较少的低毒非处方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并且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包括脑组织,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止前列腺素(PGs)的合成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NSAIDs开始被用于抗肿瘤的研究,并发现NSAIDs主要是通过抑制COX-2发挥抗肿瘤作用[1].此次实验观察其能否协同放射增强杀灭离体脑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脑膜脑炎一例

    作者:熊斌;梁辉;李长青;刘建国;戚晓昆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主因"发热伴头痛4d,加重1d"于2009年11月1日至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于2009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5℃,伴轻微头痛头胀,自服"对乙酰氨基酚及抗病毒冲剂(具体药名及剂量不清)",无明显缓解.2d后就诊于外院门诊,行血常规及胸部透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口服"清开灵滴丸每次20粒,每日3次",静点"川琥宁及地塞米松(具体剂量不详,共2d)",体温稍下降.2d后头痛加剧,伴呕吐1次,为非喷射状胃内容物,约200 ml,体温升高至39℃,于当地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检:扁桃体Ⅰ°肿大,咽部充血,颈抵抗(+),余未见异常.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 对乙酰氨基酚致听力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林;张学渊;袁伟

    听力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世界疾病排列表中,听力损伤名列第15位[1]。众多听力损伤的患者中,药物所致的听力损伤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抗炎解热镇痛药,被广泛应用于发热,轻中度疼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使用一定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能引起听力受损。为进一步了解对乙酰氨基酚引起听力损伤的机制,预防和减少因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药物性耳聋,本文对国内外近些年报道的对乙酰氨基酚致听力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

  • 国产复方氨酚氢可酮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董旭东;郝光涛;张吉;尚勤;郑专杰;刘泽源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复方氨酚氢可酮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复方氨酚氢可酮片2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和高效液相-质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重酒石酸氢可酮的浓度.结果:国产与进口复方氨酚氢可酮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Cmax分别为(15.18±4.14)和(15.35±5.24)mg/L,Tmax分别为(0.56±0.35)和(0.57±0.41)h,t1/2分别为(2.21±0.56)和(2.32±0.82)h;AUC0-tn分别为(37.07±7.44)和(36.55±9.38)mg·L-1·h,AUC0-∞分别为(39.51±7.58)和(39.59±9.73)mg·L-1·h,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72±34.94)%.国产与进口复方氨酚氢可酮片剂中重酒石酸氢可酮的Cmax分别为(30.24±7.11)和(27.89±6.26)μg/L,Tmax分别为(0.90±0.40)和(1.03±0.56)h,t1/2分别为(6.05±0.75)和(6.35±1.19)h,AUC0-tn分别为(189.39±40.39)和(183.19±48.74)μg·L-1·h,AUC0-∞分别为(201.81±44.88)和(197.43±53.83)μg·L-1·h,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4±17.27)%.结论:国产复方氨酚氢可酮片与进口复方氨酚氢可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 对乙酰氨基酚致固定性药疹1例

    作者:王清全;毛树印;陈维海;张建峰;于海刚;陈金喜;张波;高海富

    1 病倒报告患者男,23岁.因口唇局限性红斑、伴瘙痒就诊.4天前感觉发热自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出现口周轻度瘙痒,继而出现口唇水疱性红色斑,中央水疱,瘙痒加重.既往有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出现口唇部红斑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腹部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右侧口唇部见枇杷大小红斑,瘙痒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功能正常.考虑为乙酰氨基酚所致的固定性药疹.停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大量饮水,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次10 mg,每天1次;局部涂糠酸莫米松软膏,每次3次.1周后口唇部红斑颜色变暗,水疱消退.

  • 小剂量对乙酰氨基酚致儿童急性肝衰竭1例

    作者:张新义;刘丽珍;侯豫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1岁.于淋雨后出现发热,自行口服半片(0.25 g)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次日即出现巩膜、皮肤轻度黄染,且进行性加重,伴乏力、食欲缺乏.4天后,在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 269 U/L,AST 1017 U/L,TBIL 246.7 μmol/L,DBIL183.2μmol/L.既往无明确肝炎患者接触史,无输血史,无近、长期服药病史.遂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住院,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但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伴乏力、呕吐.发病24天后复查肝功能:ALT 553 U/L,AST 343 U/L,GGT I14U/L,TBIL 1003.1μnol/L,DBIL 629.3 μmol/L;PT 26.9 s;WBC计数17.5×109/L.腹部超声提示肝实质损坏.

  • 对乙酰氨基酚对不同脑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周菊英;涂彧;徐晓婷;俞志英;秦颂兵;王利利;李莉;周乐源

    目的 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放射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2种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及其接受10 Gy 6 MV 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后代细胞SHG-4410 Gy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 2株细胞COX-2的表达,集落形成实验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对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 HG-4410 Gy较SHG-44的放射敏感性低(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HG-44和SHG-4410 Gy细胞的胞质及胞膜均有COX-2蛋白的表达,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RT-PCR检测SHG-4410 Gy中CO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G-44细胞,与放射敏感性有显著的相关性(r=0.976,P<0.01);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放疗分别作用于SHG-44和SHG-4410 Gy细胞,与单纯照射组相比,显示了放射增敏作用,SHG-44细胞D0值和Dq值增敏比分别为1.09和1.11,SHG-4410 Gy的SER分别为1.12和3.01.结论 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及其照射存活后代细胞均有COX-2表达,且对辐射耐受的存活后代细胞中COX-2明显增高;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增加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尤其是其照射后代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 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机制的新学说

    作者:

  • 对乙酰氨基酚调控孕烷X受体诱导肝损伤

    作者:陆伟;钱飞亚;冯哲;付玲;周学平;周玲玲

    目的 探讨孕烷X受体(PXR)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HepaRG细胞经不同浓度APAP(1.85、3.70、7.40、14.8、29.6和59.2 mmol/L)处理,观察其形态改变,检测上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PXR的表达;瞬时转染PXR-siRNA到HepaRG细胞,敲减PXR后通过观察上清ALT、AST水平变化,明确APAP对HepaRG细胞毒性的变化.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PAP 150和300 mg/kg剂量组,检测APAP对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和PXR表达的影响.采用PXR激动剂干预,观察其对APAP肝毒性的影响.结果 APAP可引起HepaRG细胞明显的毒性反应,诱导PXR mRNA的表达;PXR敲减可减轻APAP对HepaRG细胞的肝毒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PAP 300 mg/kg可明显引起小鼠肝损伤,并显著诱导PXR的表达,PXR激动剂可进一步加重APAP诱导的肝损伤.结论 PXR激活在APAP引起的DILI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毒性剂量下的APAP在体内外均可诱导PXR的表达,进而引起明显的肝损伤.

  • 医药信息

    作者:

    新药研究与开发
      FDA批准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缓释制剂用于急性疼痛治疗 FDA批准Mallinckrodt公司的羟考酮和对乙酰氨基酚复方缓释制剂(Xartemis XR)用于急性疼痛患者,疼痛严重程度为需要阿片类药物或替代药物无法充分控制。盐酸羟考酮是一种阿片样促效剂,对μ受体相对特异,较高剂量时可与其他阿片受体相互作用,羟考酮的主要治疗作用是镇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阿片类、非水杨酸的解热镇痛药物,其止痛机制尚未确定,其解热作用可通过抑制下丘脑热调节中心内源性致热原作用来实现。

  • 复方氨酚曲马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杨晓燕;田晓娟;刘泽源

    目的 研究氨酚曲马多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10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2片氨酚曲马多片(每片曲马多/对乙酰氨基酚为37.5 mg/325 mg).对乙酰氨基酚血药及尿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测定.结果 受试者单次口服给药后,以HPLC-UV法测血浆及尿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采用DAS软件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的药代参数.Cmax为(10.95±7.85)mg·L-1,Tmax为(0.83±0.29)h,t1/2为(2.09±0.34)h,AUC0~24为(26.93±11.64)mg·h·L-1,AUC0-∞为(27.74±11.57)mg·h·L-1,尿液中24 h以原形排泄百分比(2.90±1.32)%;受试者各项检查未见异常,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尿中药物排泄量进行性别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未显示性别差异.该药在试验剂量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脾多肽对阿奇霉素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旭;于思琳;张珂;王航宇;黄健;王金辉

    目的 探究脾多肽对阿奇霉素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脾多肽25、50和100 mg/(kg·d)剂量组、水飞蓟素组〔阳性药组,70 mg/(kg·d)〕.正常对照组小鼠实验中均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脾多肽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小鼠连续4d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脾多肽和灌胃水飞蓟素,第4天模型组、脾多肽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给药2 h后,均给予对乙酰氨基酚(350 mg/kg)及阿奇霉素(280 mg/kg)灌胃造模,连续7 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白球比(A/G);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组织病理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细胞中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肝指数显著升高(P<0.01),脾指数和肾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脾多肽100 mg/(kg·d)组肝指数显著下降(P<0.01),脾多肽25、50和100 mg/(kg·d)组脾指数和肾指数升高(P<0.01),阳性药组的肝指数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浆中ALT、AST、TP、GLO、UA、BUN和CREA显著上升(P<0.05,P<0.01),ALB、A/G和SOD显著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脾多肽25、50、100 mg/(kg·d)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浆的AST均显著降低(P<0.01),脾多肽100 mg/(kg·d)组和阳性对照组的ALT、AST、TP、GLO、UA、BUN和CREA均显著降低(P<0.05,P<0.01),ALB和A/G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GSH-Px和CAT水平及Bal-2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脾多肽25、50、100 mg/(kg·d)组和阳性对照组肝组织中GSH-PX、CAT和SOD水平及Bal-2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Bax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脾多肽具有改善阿奇霉素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 对乙酰氨基酚口腔速溶片溶出度的研究

    作者:刘伟;高岩;秦川;朱庆;岳小飞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口腔速溶片与对乙酰氨基酚普通片溶出度,并考察转速和pH值对其溶出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药典2000版转篮法分别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口腔速溶片的溶出度以及不同pH值、不同转速下速溶片的溶出度.结果实验表明,与对乙酰氨基酚普通片相比,口腔速溶片溶出速度快,同时发现转速对其溶出度有明显影响,而pH对其溶出度几乎无影响.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口腔速溶片可被很快吸收,符合一般口腔速溶片溶出度的要求.

  • HPLC法测定感康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作者:周燕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感康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shimpack-ods(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为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 在10μg/ml~120μg/ml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的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3%(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产品质量控制.

  •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疗效对比

    作者:耿涛

    长期以来,发热是儿科关注的问题,发热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儿童多因与病情不成比例,轻微疾病即可出现发烧,父母常常不了解这一现象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随意应用退热药即成为儿科普遍的现象[1].采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值得临床探讨.

1141 条记录 4/58 页 « 12345678...57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