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互为内标法测定奈替米星和链霉素的血药浓度

    作者:李明艳;吴洪文;周淑群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硫酸奈替米星和硫酸链霉素的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Krom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0:90,pH2.5,含10 mmol/L庚烷基硫酸钠),流速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5 nm.奈替米星和链霉素互为内标.结果:本法奈替米星和链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 mg·L-1~20mg·L-1(r=0.9995,n=6)及1 mg·L-1~60mg·L-1(r=0.9992,n=6).回收率分别为100.9%及99.8%,奈替米星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95%、5.10%;链霉素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22%、5.09%.结论:本法灵敏度较高,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盐测.

  • 奈替米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海峰

    目的:探究奈替米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并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应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给予奈替米星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及胸部 X 线片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 IFN-γ、IL-4明显降低,CD4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CD8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CD4/CD8比值则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奈替米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尝试。

  • 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月龙;矫庆辉;王迓文;刘建木

    目的观察和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奈替米星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0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及奈替米星为主,联合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以氧氟沙星、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化疗方案,疗程为12月.结果全部102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52例,痰菌阴转率86.5%;对照组50例,痰菌阴转率56.0%;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采用3DNZTHV/9DTHV方案,药物不良反应低,近期治疗效果满意,此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试用.

  • 奈替米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牧;安守宽;张爱华

    为了探索新一代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奈替米星(NTI)对肺结核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作用,我们作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 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肾毒性

    作者:杨继红;吴华;李春晖;李彪;徐中武

    目的观察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和肾毒性.方法对23例反复泌尿系感染者,中段尿培养致病菌株对奈替米星敏感而使用奈替米星,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在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尿渗透压、肌酐清除率及尿培养.对用药前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治疗后随诊3个月,观察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奈替米星治疗敏感病菌株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治愈率是81.8%,临床有效率是90.9%.治疗期间和结束后随诊期间,未见肾毒性和其它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奈替米星治疗反复泌尿系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 硫酸奈替米星与丹香冠心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纪春霞

    在临床工作作中,我们发现硫酸奈替米星与丹香冠心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1 临床资料硫酸奈替米星为一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其特点是对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稳定,对产生该酶而使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特别敏感,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感染.丹香冠心注射液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可以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我科原收住一冠心病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当静脉滴完生理盐水250 ml加硫酸奈替米星0.4 g,随后更换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丹香冠心注射液20 ml输入,莫菲氏滴管及输液器内液体即刻变浑浊并有絮状物形成,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后继续滴注无类似现象发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发生不良反应.

  • 头孢噻肟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黄小进

    目的 探究并分析头孢噻肟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奈替米星治疗,观察组采取头孢噻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111,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噻肟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奈替米星、优普同、丹参粉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

  •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特殊临床表现1例

    作者:耿辉;左丽宏;陈煦;南虹;郝炜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2岁,2003年4月因乏力、头晕、伴发热,经骨髓穿刺及免疫分型确诊为"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行TA方案(吡柔比星40mg,第1~3天,阿糖胞苷150mg,第1~7天)化疗2个疗程,于第1疗程化疗前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术,穿刺部位为左臂肘正中静脉.2次化疗期间导管使用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5月28日为第2次化疗第6日,患者出现高热,遵医嘱应用奈替米星+氧氟沙星抗感染.

  • 吉氏拟杆菌微小消化链球菌致肝脓肿一例

    作者:赵立红;王玉珍;刘明;王娜

    腹腔及腹腔内脏器的厌氧菌,以脆弱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常见,但多为单一菌属,有时合并需氧菌混合感染,2种不同菌属的厌氧菌同时感染致肝脓肿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油腻感、食欲差20余天,于2001年4月6日入院.血常规检查:WBC 9.3×109/L,N 0.87,L 0.13;RBC 2.4×1012/L,Hb 50 g/L;胸腹部B超提示:肝右叶脓肿;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第二天行肝穿刺做厌氧菌及需氧菌培养,分离出吉氏拟杆菌及微小消化链球菌.先后用甲硝唑、奈替米星、氧氟杀星给予治疗,3周后患者好转出院.

  • 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对革兰阳性球菌协同药物敏感性研究

    作者:孙艳;傅宏义;裴斐;王睿;王辰允;王春

    目的评价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对90株G+球菌体外联合抗菌效应. 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采取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3组抗菌药物对90株临床分离的G+球菌的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 结果头孢硫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16mg/L、1mg/L、2mg/L,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后,其MIC50分别显著的降低至0.5mg/L、0.125mg/L、0.25mg/L,FIC指数结果表明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多数呈协同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 66.7%~90% ),无关作用较少(0 ~6.6% ),无拮抗作用. 结论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对G+球菌呈基本协同或相加作用.

  • 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奈替米星的药代动力学

    作者:王岳松;罗志红;张华峰;王睿;方翼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奈替米星的药代动力学,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病人血中奈替米星浓度,按Marquart法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7例病人平均血清峰浓度为27.23 mg/L,平均谷浓度为0.23 mg/L,平均分布半衰期为1.0645h,平均清除半衰期为5.059 h,平均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为0.0126 L/Kg,药时曲线下面积为69.463 mg/1h,平均血浆清除率为4.3 mg/h.结论:奈替米星6 mg/kg每日一次给药峰浓度高,谷浓度低,用药间隙长,每日一次给药方法可行.

  • 奈替米星对老年性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万震;王凯

    目的研究奈替米星对老年性肺炎的抗菌疗效.方法通过不同时间和途径用药,给药前后分别作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9例中痊愈33例,显效9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为85.71%.痊愈率为67.35%.细菌药敏检测结果:肺炎克雷白杆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铜绿假单孢菌8株,变形杆菌1株,大肠埃希氏菌5株,流感嗜血杆菌2株,醋酸钙不动杆菌5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株,阴沟杆菌5株.结论奈替米星,低浓度1mg/L即对多种革兰低阴性杆菌有抗菌活性,包括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株,当该药在4~8mg/L时可抑制上述菌株中60%~85%的细菌生长.

  • 硫酸奈替米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淑权;孙秀芹;黄加利;葛纯洁

    目的评价硫酸奈替米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硫酸奈替米星200~300mg/d,分2次静脉滴注,一般使用6~10天.治疗4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年龄50±8岁,平均机械通气14±9天.同时对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痊愈25例,占57.1%,显效7例,占19.1%,好转4例,占9.5%,无效6例,占14.3%.临床总有效率76.2%.细菌培养共获42株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绿脓假单细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其中30株清除,细菌清除率为71.4%.不良反应轻微,仅2例出现皮疹.结论硫酸奈替米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

  • 围手术期应用依替米星和奈替米星注射剂的回顾性调查

    作者:张威;褚连楷;陈宁;何绥平;甄健存;李静

    目的 在大范围内观察依替米星和奈替米星注射剂围手术期的使用情况,特进行2药围手术期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方法 回顾性定量调查,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用药费用、手术切口、用药合理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做综合分析.结果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的ADR发生率<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Ⅰ类切口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Ⅲ类切口使用时间过长,联合用药多及配伍不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同等疗效下净成本比较,依替米星略高于奈替米星.结论 依替米星和奈替米星临床安全性较好,但不适宜作为围手术期的首选药.

  • 奈替米星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王刚祥;徐宏宇

    患者男,55岁.因车祸致右膝肿痛活动障碍6 h,于2003年4月6日收治入院.查体:神志清,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HR 80次/min,胸部无压痛,胸廓挤压痛阴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未亢进,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骨盆分离挤压痛阴性,右膝右小腿上段肿胀,有瘀斑,胫骨平台有压痛,右膝活动障碍,右足趾活动正常,无麻木.

  • 奈替米星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长明;谭广山

    患者男,65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查体:T 37.8℃,P 80次/min,R 22次/min,BP 119/85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呈喘憋状,唇紫绀,双肺满布哮鸣音.检测:WBC 9.3×109/L,N 0.73,L 0.237,RBC 4.45×1012/L,HGB 144g/L.给予青霉素40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滴,2次/d;地塞米松5 mg、氨茶碱0.2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滴,1次/d;奈替米星0.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滴,1次/d.治疗1 d,气喘缓解.失,心律正常;此后继续静滴其它药物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 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试验

    作者:李家泰;赵彩云;侯杰;郭敏;张烨;陈亦芳;张慧琳;梁德荣;穆国尧;周际安;刘晓晴;赵鸣武;姚婉贞;朱红

    以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奈替米星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方法,目的是评价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奈替米星与依替米星剂量均为100 mg,每12 h静脉注射,疗程7~10 d.本项临床试验共入选病例243例,其中入选依替米星组122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3例,安全性评价例数106例,入选奈替米星组12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1例,安全性评价病例102例.试验治疗结果如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4%和87.1%,治疗各种致病菌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7.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9%和89.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与8.8%. 结果表明,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临床常见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 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对90株革兰阳性球菌联合药敏研究

    作者:孙艳;傅宏义;裴斐;王睿;王辰允;王春

    目的:评价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对90株G+球菌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三组抗菌药物对90株临床分离的G+球菌的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结果:头孢硫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16mg/L、1mg/L、2mg/L,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后,其MIC50分别显著的降低至0.5mg/L、0.125mg/L、0.25mg/L.FIC指数结果表明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多数呈协同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66.7%~90%),无关作用较少(0~6.6%),无拮抗作用.结论: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对90株G+球菌呈基本协同或相加作用.

  • 依替米星有关物质的9-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与液质联用鉴定

    作者:孙晶;杭太俊;袁耀佐;谭力;赵恂;赵卫

    目的 采用9-芴甲氧羰酰氯(Fmoc-Cl)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建立了Fmoc-Cl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检查并鉴定硫酸依替米星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Lichrospher-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的甲酸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并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监测的LC-TOF/MS和LC-MS/MS鉴定主要有关物质.结果 该法比现有文献报道方法灵敏度和准确性更好,衍生化反应完全,衍生物稳定,依替米星及其有关物质衍生物色谱分离度良好,共测得并鉴定了硫酸依替米星中的25个有关物质,其中8个为第一次报道.结论 方法专属性高、准确度和耐用性好,适用于硫酸依替米星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测.

143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