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脑膜瘤的诊断:不同灌注模式的对比分析

    作者:苏晟;朱建国;徐杰;何雯雯;田俊;韩晖云;曹鹏;武江芬;WU Jiangfen

    目的:对比不同灌注模式下,各定量参数对脑膜瘤的诊断效能。方法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术前行MRI常规扫描和灌注检查。灌注检查包括:动态弛豫对比增强(DCE)和动脉自旋标记(ASL)两种模式,分别在瘤体实质区和对侧镜像脑区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返流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量(Vp)、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ASL-MRI定量参数:脑血容量( CBF)。配对t检验观察瘤体实质区和镜像脑区上述参数差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对脑膜瘤的诊断效能。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瘤区与对侧脑区灌注参数存在统计学差异,Ktrans:(0.329±0.207) min-1 vs.(0.003±0.003)min-1( P <0.001;Kep:(0.880±0.480)min-1 vs.(0.259±0.246)min-1( P <0.001;Ve:(0.421±0.294) vs.(0.060±0.071)( P <0.001;Vp:(0.164±0.186) vs.(0.027±0.022)( P =0.001);BV:(53.551±27.499)ml/100g vs.(5.279±3.870)ml/100g( P <0.001;BF:(139.405±70.771) ml/100g.min vs.(22.336±21.099) ml/100g.min( P <0.001;MTT:(0.395±0.110)s vs.(0.247±0.091)s( P <0.001;TTP:(2.510±0.754)s vs.(1.381±0.506)s ( P <0.001;CBF:(85.300±51.786)ml/100g.min vs.(42.018±17.635)ml/100g.min( P =0.001)。定量参数中,诊断效能高的参数为Ktrans和BV(DCE-MRI),当截断点(cut-off point)选取0.164min-1、16.518ml/100g,诊断脑膜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诊断效能低的参数为CBF(ASL-MRI),当cut-off point选取60.949ml/100g.min,诊断脑膜瘤特异性为82.6%,敏感性为73.9%。结论 DCE-MRI得到的参数多、诊断效能高,Ktrans、Kep、Ve和Vp的测量丰富了灌注信息,并能从血管通透性的角度对结果进行分析;无需注入外源性对比剂是ASL-MRI大优点,且CBF也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但参数单一和干扰因素大。

  • TC征及胆囊异常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蔡兴文

    探讨TC征及胆囊异常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收集黄疸患儿91例,其中34例经手术病理或肝脏穿刺组织学确诊为胆道闭锁,比较胆道闭锁和非胆道闭锁患儿超声检查各参数、TC征和胆囊异常阳性率的差异;分析TC征和胆囊异常以及两指标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效能.胆道闭锁患儿的胆囊长度低于非胆道闭锁患儿,而肝右动脉内径、肝右动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血流峰值速度高于非胆道闭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患儿出现TC征22例(64.71%)、胆囊异常29例(85.29%),均高于非胆道闭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患儿TC征或胆囊异常阳性的患儿(91.18%)高于非胆道闭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征联合胆囊异常诊断胆道闭锁患儿,相对于两者单独应用,可大幅提升其诊断的敏感度(91.18%)和准确度(9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胆道闭锁患儿出现较高的TC征及胆囊异常,两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其敏感度和准确度.

  • 观察两种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比较

    作者:唐书平

    目的:观察比较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分别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对照2组各90例,对照组依据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而观察组则经阴道途径检查,将受检患者按肌瘤直径划分,对比不同直径下两种方法对肌瘤的诊断阳性率,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及误诊情况和漏诊情况。结果对于直径≥3 cm 的肌瘤,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93.1%)高于经阴道途径(72.41%),而直径>3 cm 时,观察组阳性率更高;而观察组总的检出符合率远高于对照组(90.0% vs63.33%);且在确诊例数上,观察组也远高于对照组,而漏诊、误诊例数上,则远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般情况下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价显著高于腹部超声,且安全便捷,但对于巨大肌瘤,腹部超声的诊断效能则远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故工作中需结合肌瘤大小决定使用的超声类型。

  • 血清miR-375、TSGF、SCC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岳红;钱沁佳

    目的 评价血清微小RNA-375(miR-375)、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32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采用光度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TSGF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SC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375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miR-375、TSGF、SCC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效能.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miR-375水平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对照组,血清TSGF、SCC水平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对照组(P均<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血清miR-375低于对照组,血清SCC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375、TSGF、SCC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0.757、0.748、0.891,联合检测高于单独指标检测;血清miR-375、TSGF、SCC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38%、78.26%、81.82%,均高于单独指标检测.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水平升高而miR-375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丽丽;邹荣良;孙文旦;李玉生;王妍;汤玲;武标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48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结肠息肉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48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D二聚体水平,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对结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0.929±0.433)、(0.140±0.064)、(0.136±0.063)mg/L,观察组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均<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血浆D二聚体取截断值为0.24 mg/L时,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结论 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结肠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 二维超声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秀梅;翟虹;赵献萍

    本研究通过比较二维超声与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探讨其诊断价值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月在我院检查的921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乳腺实性、囊实性结节,接受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且手术证实结节病理性质;排除标准:囊性结节,单纯导管扩张,未经手术确定病理性质.入选患者78例(102个结节),男8例、女70例,年龄16 ~ 78岁、平均42岁.其中恶性结节39个,良性结节63个;单发病灶59个,另有16例患者分别有2~4个结节,共计43个.

  • 超声引导下细针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碧璇;张英霞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但对于良恶性的鉴别仍存在一定困难.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B)具有经济、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等特点,明显提高了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US-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因此无论结节大小,均应行US-FNAB明确结节的性质,从而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但US-FNAB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为了避免漏诊和误诊,可对患者重复行US-FNAB.US-FNAB穿刺的常见并发症为轻微血肿和局部疼痛,安全性较高.联合UE和CEUS、分子标记物检查及细胞分子诊断技术,可提高对不确定性结节的诊断.

  •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前列腺特异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杨晓;张腊红;洪理泉;张敏;彭慧雯;陈兆军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PSA相关检测(t-PSA、f-PSA、f/t-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PLT、FIB、t-PSA、f-PSA,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PLT、FIB、t-PSA、f-PS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组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f/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f/t-PS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PLT、FIB、t-PSA、f-PSA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FIB、f/t-PS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8、0.656、0.744,约登指数分别为0.287、0.361、0.528;f/t-PSA分别联合PLT、FIB以及3种联合的AUC分别为0.807、0.782、0.828,约登指数分别为0.547、0.539、0.585.结论 单独检测PLT、FIB、f/t-PSA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3种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 肿瘤相关抗原组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许林平;张瑞芳;王鹏;张建营

    目的::评价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组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 ELISA 法检测304份不同类型肿瘤(98例肺癌、69例食管癌、50例肝癌、46例结直肠癌、41例乳癌)患者和58份正常人血清中8种 TAA (Koc、p62、IMP1、cyclinE、p16、survivin、c-myc、p53)的自身抗体,用蛋白印迹技术验证其免疫活性,评价用 TAA 诊断肿瘤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结果:肿瘤患者血清中8种 TAA 阳性率普遍偏低,随着 TAA 的增多直至8种 TAA组合,对肿瘤的诊断灵敏度达到63.5%,特异度达86.2%,对不同类型肿瘤诊断的约登指数为0.423~0.522,阳性、阴性预测值为74.2%~88.7%、58.8%~75.8%,阳性、阴性似然比4.07~4.76、0.39~0.51,8种 TAA 诊断肿瘤的一致率和 Kappa 值分别为67.1%和0.51。结论:多种 TAA 组合对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颈部血管超声造影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毛培

    目的 研究颈部血管超声造影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8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作为TIA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组颈部血管超声造影、DSA检查结果 ,并统计两种方式检查颈动脉狭窄、闭塞符合率及总体符合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脑梗死组狭窄程度均重于T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病变血管检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检查颈动脉,狭窄符合率为97.96%,闭塞符合率为91.67%,总符合率为95.89%.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重于TIA,颈部血管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狭窄、闭塞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接近,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 ARFI与CEUS联合高分辨率超声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攀科

    目的 研究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与对比增强超声造影(CEUS)联合高分辨率超声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法或高分辨率超声法联合ARFI及CEUS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以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高分辨率超声法及其联合ARFI、CEUS法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结果确定良性结节85例,恶性结节35例.单独高分辨率超声法检测出良性结节65例,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CEUS诊断出良性结节83例.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CEUS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82.86% (29/35),单独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的特异性为88.57% (3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CEUS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灵敏性为97.65%(83.85),准确性为93.33% (112/120),均高于单独高分辨率超声法的97.65%(83/85)和93.33% (1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分辨率超声联合ARFI与CEUS法能提高对良、恶性单发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可有效减少漏诊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8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影响

    作者:翟丽霞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HCA)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7例未足月PROM患者,其中未足月PROM合并HCA患者87例(A组),未合并HCA患者50例(B组),另选取同期孕周相同健康产妇193例(C组),均行血清PCT、IL-8水平检测.比较3组血清PCT、IL-8水平,并对比PCT、IL-8单独与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组PCT、IL-8水平高于B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T、IL-8水平检测与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IL-8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PCT、IL-8水平联合检测未足月PROM合并HCA患者能有效提高诊断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民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癌患者的鉴别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疑似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检查结果、诊断效能以及肺内病灶平扫CT值与增强峰值.结果 70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结核球16例,炎性假瘤14例,小细胞癌7例,腺癌13例,鳞癌20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阳性检出率为54.29%(38/70),多层螺旋CT平扫为38.57%(27/70),不同方式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肺内病灶多层螺旋CT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肺内病灶多层螺旋CT增强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多层螺旋CT增强峰值高于肺结核球,低于炎性假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具有一定鉴别价值.

  • DCE-MRI联合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涛;刘鸿圣;毛艳蕊;刘振清

    目的 探讨动态比较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DCE-MRI及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及单独诊断E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经病理诊断确诊为EC患者52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33例.DCE-MRI与DWI联合诊断EC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应用DCE-MRI或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与DWI联合诊断EC的特异度与单一应用DCE-MRI或DWI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可有效降低EC漏诊率.

  • 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

    作者:谭慧敏;张艳秋;祁佩红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郑州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磁共振成像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比较钼靶X线摄影、MRI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钼靶X线摄影单独诊断敏感度为82.98% 、特异度为80.00% 、准确度为82.26%,MRI单独诊断敏感度为89.36% 、特异度为86.67% 、准确度为88.71%,钼靶X线摄影与MRI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5.74% 、特异度为93.33% 、准确度为95.16%,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MRI单独诊断效能,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MRI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可用于术前检查,指导治疗方案制定,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效能对比观察

    作者:曹金明;蒲阳;李海青;曾朝强

    目的:探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双源CT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造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的影像学资料,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节段793处,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狭窄阶段发生率为8.57%,以冠脉造影检测的结果作为标准,得到双源CT冠脉造影检测的特异度为99.03%,敏感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90.14%.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检查中应用双源CT冠脉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双源CT冠脉造影因其无创等优点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的监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中的相关分析

    作者:吴晓艳;刘军;沈清;孙燕妮

    目的:对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乳酸水平检测的意义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搜集2014-02-2016-08于我院急诊内科住院的所有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糖尿病酸中毒但未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非感染性对照.检测患者血清中的PCT和乳酸水平,以及酮体、肝肾功能(ALT和AST、Scr和BUN)、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感染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酮体、AST、BU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和乳酸水平的升高是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强的风险预测因素,其OR值分别为3.114和2.072(P<0.05).血清PCT单独对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P=0.001)高于乳酸的AUC为0.759(P=0.003),但是其诊断的敏感性(83.8%)却高于PCT(73.3%),而PCT的特异性(86.7%)却要高于乳酸的诊断特异性(71.7%),PCT与乳酸联合诊断的AUC(0.881,P<0.001)要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而且其敏感性(88.6%)和特异性(89.4%)也均要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结论:血清PCT联合乳酸对糖尿病酸中毒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要高于二者单独的诊断效能.

  • 胶囊内镜联合多排螺旋CT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元军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CE)联合多排螺旋CT(MSCT)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进行胶囊内镜及多排螺旋CT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手段病变的检出率及其部位并进行分析.结果 80例中CE诊断阳性46例,诊断阳性率为57.5%;MSCT诊断阳性33例,诊断阳性率为41.3%,P<0.05;CE和MSCT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63.8%,与CE相比P>0.05,与MSCT相比P<0.05;CE和MSCT的诊断一致率为71.3%;另有34例在检查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检出病变34种;CE和MSCT均有病变漏诊,但MSCT漏诊更多.结论 ①CE联合MSCT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阳性率较CE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②CE联合MSCT检查在判断小肠肿瘤的病变性质及肠外情况的了解中具有优势,建议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CE和MSCT的联合检查.

  • T-SPOT.TB和GeneXpertMTB/RIF检测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熊宗年;张雪芹;陈艳

    目的:比较γ-干扰素释放实验(T-SPOT.TB)和GeneXpertMTB/RIF 2种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73例结核病患者与45例健康对照者全血,采用T-SPOT.TB检测结核特异性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同时收集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采用抗酸染色法进行抗酸杆菌筛查、GeneXpertMTB/RIF进行MTB-DNA和利福平(RIF)耐药检测.结果:273例结核病患者中抗酸染色、T-SPOT.TB和GeneXpertMTB/RIF的敏感性分别为26.74%(73/273)、89.74%(245/273)和72.53%(198/273),特异性分别为100%、93.33%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8.79%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8.37%、60.00%和37.50%,准确性分别为37.11%、90.25%和76.42%,3种方法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39,P<0.01).3种方法对肺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34.76%(73/210)、90.00%(189/210)和94.29%(198/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937,P<0.01).3种方法对肺外结核的检出率分别为0(0/63)、88.88%(56/63)和0(0/63).抗酸染色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中T-SPOT.TB和GeneXpertMTB/RIF的阳性率分别为93.15%(68/73)和100%(73/73),抗酸染色阴性肺结核患者T-SPOT.TB和Genexpert MTB/RIF的阳性率为88.32%(121/137)和91.24%(125/137).结论:T-SPOT.TB和GeneXpertMTB/RIF 2种方法对诊断结核病和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抗酸染色,T-SPOT.TB对肺外结核患者有更高的检出率.

  • 螺旋CT三维重建和MRI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雷欣;邓书海;关崧华;黄辉;陈玉婷;刘虹

    目的:探究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和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9例疑似髁突骨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三维螺旋CT、MRI检测,观察患者髁突骨折类型、移位情况、软组织损伤情况,以患者术中诊断作为评定金标准,对比CT、MRI诊断髁突骨折类型、移位类型、软组织损伤诊断效能.结果:CT检测Ⅰ类骨折65.22%,Ⅱ类骨折21.74%,Ⅲ类骨折13.04%,MRI结果显示,Ⅰ类骨折占71.01%,Ⅱ类骨折占17.39%,Ⅲ类骨折占11.59%;CT检测骨折移位Ⅰ型39.13%,Ⅱ型28.99%,Ⅲ型31.88%;MRI检测Ⅰ型36.23%,Ⅱ型26.09%,Ⅲ型37.68%;CT、MRI骨折类型、移位类型检出对比无明显差异;MRI在骨髓水肿方面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以手术诊断作为评定金标准,MRI检测骨髓水肿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CT、MRI在检测髁突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移位类型方面准确度均较高,两种影像学检测诊断价值相似,MRI还可有效反应患者关节囊内损伤情况,可用于下颌骨髁突骨折软组织损伤检测.

231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