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永志;李兆申

    随着医学科学尤其是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继外科开腹手术以及腔镜微创手术之后,一种新型的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逐步兴起,进而对手术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革,为患者提供更加微创、安全、有效的诊疗方式。该技术由软式内镜通过胃、结肠及阴道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等体腔进行各种手术操作,主要包括腹腔探查、腹膜活检、肝脏活检、胃肠及肠肠吻合、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该技术在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和器械工程师的共同推动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开展。参照美国消化内镜协会在2005年7月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对于NOTES研究具有指南意义的白皮书所罗列的要点,从消化内镜医师的角度就该项技术的新进展进行评述。

  • 糖原性肝病肝穿刺病理诊断一例

    作者:甄云凤;白永霞;宋光耀

    本文报道1例T1DM伴肝脏肿大患者转氨酶升高,经肝脏穿刺诊断为糖原性肝病,经严格控制血糖5个月后复查转氨酶降至正常.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

    作者:张晓杰

    目前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肝脏活检,其为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的检查且抽样误差较大等原因,患者多不愿接受,且后续治疗的过程中,为监测疗效连续的活检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且并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对水分子运动敏感的全新的成像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并且是唯一一项能够反映出组织细胞及细胞膜结构是否完整的技术[1].本研究将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 肝脏活检在小儿肝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鸿飞

    肝脏疾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我国疾病防治的重要对象.尽管先进的医疗仪器不断引进和更新,血清学诊断技术不断改进,但许多疾病仍难以明确诊断,甚至在患儿死后仍不能明确诊断.各种临床检查的局限性使许多医生试图以其替代肝活检这种创伤性操作的可能性减少,形态学仍是判定肝脏病变及其程度的可靠依据,但单凭肝活检组织学诊断也有其局限性和非特异性,只有结合完整的临床资料才能对复杂病例做出正确的诊断.

  • 肝脏疾病的活检病理分析

    作者:陈阳;陈京;张尉华

    肝脏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较高,传统的诊断包括血清酶学、病毒标志物和超声、CT等影像学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发展,肝脏穿刺组织活检已成为肝脏疾病病理诊断、评估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分析了肝穿刺病例的病理特点。

    关键词: 肝脏活检 病理诊断
  • 肝脏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何学学;孙昱;屈昊;荆涛;万泰虎;左刚;季尚玮

    近年来肝脏活检已成为临床肝脏病学领域常用的检查技术,是临床急、慢性肝病患者诊断、鉴别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是多种肝脏疾病诊断及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为各种肝脏疾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信息.肝脏活检可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及急性肝衰竭(ALF)、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等诊断,还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自身免疫性肝病(AIH)的分期诊断和疗效判定以及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性质的判定.

    关键词: 肝脏活检 临床应用
  • B超引导下肝脏活检的护理

    作者:沈娟

    肝脏活检穿刺是一项比较重大的临床穿刺术,对病人的肝脏有一定的损伤.我科从1998年至2003年共在B超引导下行肝脏活检术7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中下.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与肝组织学的关系

    作者:杨炜炜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与肝组织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诊断为AI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提出的简化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采用肝脏活检对所有AIH患者进行确诊.另选取2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采集AIH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于-80℃ 保存,用于ADA活性的生化检测.血清ADA水平>20 U/L认为是高水平.结果 AIH患者的血清平均AD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25.4±9.6 U/L对12.8±2.2 U/L,P<0.001).AIH患者和健康者中ADA水平>20 U/L的比例分别为63.5% 和0%(P<0.001).血清平均ADA水平随组织学活动分期的增加显著升高[轻度肝炎患者(15.2±3.5)U/L,中度肝炎患者(3.1±10.0)U/L,重度肝炎患者(0.9±7.0)U/L;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ADA水平与组织学活动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24.5 U/L为重症肝炎患者的佳截止值(灵敏度88%,特异性85.2%,曲线下面积0.88).结论 由于与炎症活动呈正相关,血清ADA水平很可能成为预测或监测AIH患者组织学活动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

  • 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徐智媛;杨晋辉;胥莹;程宇;吴华美;尧颖

    目的:为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诊治水平,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生化、病理特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2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自身抗体、肝脏活检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2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确诊的平均年龄为44~65岁,其中22例为女性,临床表现包括乏力、纳差、腹胀、黄疸、腹水,部分患者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实验室检查以球蛋白、ALT、AST 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多数伴有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表现为界面性肝炎,形成淋巴滤泡,汇管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多为中年女性,以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球蛋白升高为特点,肝脏活检提示界面性肝炎,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当女性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肝损伤时,在排除其他常见原因引起的肝病后,应考虑到 AIH 的可能,以便及早治疗。

  • 非病毒性肝炎肝损害的肝脏病理分析

    作者:丁红兵;陈育霞;赖小欢;杨环文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患者导致肝损害常见原因,但临床上部分患者嗜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所谓"不明原因肝损害".我科2006~2010年共完成肝脏活检1 400例,其中非病毒性肝炎所致不明原因肝损害122例,通过肝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桂红莲;谢青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后果,作为损伤的标记物之一,其在肝细胞性功能障碍和门静脉性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直接作用.同时,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具有可逆性已成为共识.因此从临床治疗角度而言,正确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和进展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以肝纤维化的诊断,特别是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性与血清、肝组织病毒因素的关系

    作者:王明芳;林苏;吴银莲;朱月永;江家骥

    目的:探讨 CHB 患者血清、肝组织的病毒因素与肝脂肪变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5年确诊为 CHB 并行肝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肝脏病理中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分为脂肪变性组和非脂肪变性组,采用倾向值匹配法校正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后,比较肝脂肪变性与病毒因素的关系。数据采用 t 检验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874例患者纳入研究,男690例,女184例,平均年龄(37.0±10.1)岁,病理学确诊的肝脂肪变性发生率为30.9%(270/874)。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对脂肪变性组和非脂肪变性组进行匹配,共240对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前两组年龄、性别、BMI、TC、T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匹配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匹配后脂肪变性组及非脂肪变性组在血清 HBsAg 效价、HBV DNA、HBeAg 阳性及肝组织 HBsAg、HBcAg 染色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轻度脂肪变性组(F1)与中、重度脂肪变性组(F2~F4)的血清 ALT、HBV DNA、HBsAg 效价、HBeAg 阳性及肝组织 HBsAg、HBcAg 染色强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F1组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平均秩分别为129.9和128.2,高于 F2~F4组的105.9和1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脂肪变性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r =-0.183,P =0.005),与纤维化分期也呈负相关(r=-0.150,P =0.020)。结论 CHB 患者血清病毒相关指标与肝脏是否脂肪变性及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无关,肝脂肪变性不影响肝组织 HBsAg、HBcAg 的表达,随着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反而减轻。

  • 伤寒的肝脏表现

    作者:丁雍容;吕自勤;翁心华

    近年来,伤寒的各种特殊表现相对增多,肝功能检查和肝脏活检的广泛应用,对伤寒所致的肝脏损害有了进一步了解.

  • 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媛媛;张国艳;张黎明;陈宁;尤鹏;高莉;刘心怡;刘玉兰

    目的 观察经彩色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非病毒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肝穿刺病理活检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肝穿刺活检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析患者的病因分布类型、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比较不同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的疾病分布差异,分析两位病理科医师对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82例患者中,男73例(40.1%),女109例(59.9%).常见病因依次为免疫性肝病68例(37.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40例(22.0%),药物性肝损伤29例(15.9%).男女与<60岁、≥60岁患者的病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31、5.87,P均<0.05).两位病理科医师对NAFLD、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0.88、0.75、1.00).两位病理科医师对免疫性肝病、NAFLD和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52.9%(36/68)、75.0%(30/40)和48.3%(14/29),NAFLD的一致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P=0.023),两位病理科医师对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诊断的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859).免疫性肝病、NAFLD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0.3%(41/68)、85.0%(34/40)和55.2%(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8,P=0.011),NAFLD的符合率高;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639).结论 肝穿刺活检可较好地指导NAFLD的临床诊断,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需要将病理结果与病史和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密切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现状

    作者:蔡建庭;陈佳敏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微创外科技术,此概念由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和胃肠内镜外科协会(SAGES)共同提出,并在2005年共同组成了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研究和评价协会,该协会为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提供指导、监督和评价[1].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避免了传统外科所需要的腹部切口,可经胃、结肠、阴道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进行多项内镜下操作,包括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腹腔镜检查、肝脏活检、输卵管结扎、胃肠吻合、子宫部分切除、脾脏切除、远端胰腺切除等,本文对此作一概述.

  • 肝移植后肝脏组织活检的动态病理学分析

    作者:于颖彦;计骏;周光文;沈柏用;陈皓;严佶祺;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分析肝脏组织活检在肝移植后常见并发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52例原位肝移植中,27例因肝功能障碍在术后0~330 d不等接受肝脏活检.其中经皮肝穿刺44次,肝脏楔形活检6次,总计活检50次.标本经常规行HE染色,并根据需要加染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作显微镜观察.结果:急性排斥反应分别占受检病例及总移植病例数的48.15%和25.00%;慢性排斥反应分别占两者之14.81%和7.69%;保存/再灌注损伤分别占25.93%和13.46%;肝动脉栓塞分别占11.11%和5.77%;肝内胆道损伤占7.41%和3.85%;CMv感染占3.70%和1.92%;肝炎复发占3.70%和1.92%;可疑药物性肝损伤占11.11%和5.77%.结论:急性排斥反应和保存/再灌注损伤是移植后早期肝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肝动脉栓塞和供肝冷缺血可导致肝内胆道损伤;急性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而药物诱发的肝损伤因缺乏特异性改变则应密切结合临床并采取排除诊断法.

  • 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早期手术干预

    作者:钭金法;熊启星;李民驹;朱雄凯;冯志刚;钱云忠;黄寿奖

    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临床较为常见的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病因复杂,较难鉴别.如果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又拖延时间过长,易导致不可逆性肝硬化.现总结本院 29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行腹腔镜检查肝脏活检、胆囊置管胆道造影及胆道冲洗的治疗结果并分析如下.

  • 糖原累积病VI型和Xa型7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杰;张梅红;龚敬宇;王建设

    目的 总结糖原累积病(GSD)VI、IXa型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情况,提高临床对这两型GS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GSD3例VI型和4例IX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7例患儿均为男性,确诊年龄2岁3月至5岁.7例均有肝脏肿大和转氨酶升高,身材矮小1例,空腹低血糖、高乳酸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各2例,血酮体增高3例,尿有机酸分析结果阳性2例.7例患儿均有肝细胞弥漫性肿大变形和糖原凝聚,4例有肝脏脂肪变性;3例GSDVI型有门管区纤维化、肝硬化表现.3例GSD VI型检测到6种PYGL基因突变,c.772+1G>A、c.244-1G>A、c.730C>T (p.L244F)、c.2417_2418delTA (p.I806SfsX9)为新突变,4例GSDIXa型检测到4种PHKA2基因突变,c.3529C>T(p.Q1177X)、c.3574C>T(p.Q1196X)为新突变.②复习文献共检索到13篇文献,与本文病例合并后共22例VI型、99例IXa型GSD.肝脏转氨酶增高和肝脏肿大91.9%~100%,有身材矮小18%~23%、空腹低血糖44%~48%、高甘油三酯血症37%~44%、高乳酸血症35%~72%和血酮体增高50%~56%.肝脏活检均可见肝细胞内糖原凝聚,17%有脂肪变性, VI型25%、IXa型33%检出肝硬化.报道19种PYGL基因突变,多为点突变,剪切位点突变亦较常见,插入突变少见;43种PHKA2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多样.结论 肝大伴转氨酶升高的患儿需警惕VI、IXa型GSD;VI型患儿可早期存在肝硬化,需要进一步随访.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感染预防

    作者:郑永志;王东;李兆申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包括腹腔探查、腹膜活检、肝脏活检、胃肠及肠肠吻合、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微创外科技术[1].2005年ASGE和SAGES的14位专家在纽约的会议中认为感染预防在NOTES面临的十大挑战中排第3位[2].NOTES的感染预防是否值得如此重视,目前的研究进展如何,对NOTES的临床应用有何指导意义?本文就自然腔道手术中感染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我国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作者:李兆申;王东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指经口腔、食管、胃、结(直)肠、阴道、膀胱,等自然腔道进入胸腔、纵隔、腹腔等,进行各种内镜下操作,包括腹腔探查、腹膜活检、肝脏活检、胃肠及肠肠吻合、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微创技术.NOTES具有很多优点,如其没有体表手术瘢痕,是一种完美的美容手术.NOTES没有明显的术后疼痛,同传统手术相比,心理创伤大为减轻,相比传统外科和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与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相比,NOTES手术对腹膜和腹腔脏器接触较少,手术引起的腹膜反应较轻,术后肠梗阻、肠粘连发生的机会显著减少并避免了切口感染、切口疝及慢性腹壁疼痛.目前治疗性内镜可以在仅使用镇静剂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临床NOTES手术完全有可能不用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来完成,从而减轻了麻醉深度,使相应的麻醉风险也大大降低.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