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细胞膜跨膜蛋白丝氨酸整合因子3和5的抗艾滋病毒作用

    作者:魏民;邵一鸣

    艾滋病病毒(HIV-1)中的Nef蛋白具有重要的维持患者病毒高载量、加快疾病进展、下调CD4、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等多种分子,增强病毒的复制能力和感染性等多种功能.然而,20多年来,Nef蛋白增加病毒感染性的机制并不清楚.近的进展表明,人体细胞膜跨膜蛋白丝氨酸整合因子3和5(serine incorporator 3,SERINC3 andSERINC5)具有重要的抗病毒作用,而HIV-1编码Nef蛋白拮抗这一作用.

  •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诺和灵N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作者:姜丽娜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诺和灵N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本院糖尿病科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日3次皮下注射.治疗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三次皮下注射,同时于晚10点给1次诺和灵N,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BMI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对照组出现9次低血糖现象,严重低血糖1次,治疗组出现3次低血糖现象,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诺和灵N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 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在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估

    作者:杨军红;李萍;林莹;田曦;陈颖新;赵文卓;安冬

    目的 评价"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在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1型糖尿病患儿90例,采用分段均衡随机法产生随机数码表,通过随机信件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采用"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教育方法.观察期为1年.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对患儿进行"四位一体"营养管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儿父母对食物选择的变化情况、患儿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发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1年,干预组家长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41/45)、每天吃蔬菜水果(40/45)、经常食用豆制品(41/45)和不喝碳酸饮料(43/45)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1/45、20/45、19/45、26/45)(P均<0.001);干预组患儿饮食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0 2);两组患儿FPG、2 hPG、HbA1c均较干预前下降,干预组FPG[(8.11±2.82)mmol/L]、2 hPG[(12.82±1.05)mmol/L]、HbA1c[(6.10±0.93)%]均低于对照组[(11.71± 2.75)mmol/L、(13.77±1.49)mmol/L、(9.02±0.93)%;t=6.13、1.66、14.89,P均<0.001];干预后,干预组急性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发作14例,对照组39例发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干预组再住院11例,对照组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结论 "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对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有一定效果.

  • 广州市2008-2015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亚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作者:韩志刚;张亚丽;吴昊;程伟彬;梁彩云;钟斐;高凯;徐慧芳

    目的 了解2008-2015年广州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2015年确证的HIV-1感染者、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现住址为广州市.收集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IV-1亚型,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特征样本的HIV-1亚型分布.结果 从2 473份血清样本中成功获得2 210份样本的pol区基因片段.2 210份样本人群的年龄(30.19±8.22)岁;未婚者占73.39%;汉族占90.81%.独特重组形式(URFs)亚型在职业为农民及农民工的构成比高于其他职业者(P=0.017,99%CI:0.014~ 0.020),URFs亚型在多性伴者的构成比高于非多性伴者(x2=5.733,P=0.017).HIV-1亚型分布以CRF07_BC (38.10%)和CRF01_AE (34.84%)为主,其次为CRF55_01B (14.62%)、B(6.06%)、URFs(3.58%)、CRF59_01B(2.17%)和其他亚型(0.63%).B、CRF07_BC、CRF55 01B和URFs亚型在2008-2015年的各年份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0.000,99%CI:0.000~0.000;CRF07_BC:x2=14.965,P=0.036;CRF55_01B:x2=18.161,P=0.011;URFs:P=0.001,99%CI:0.000~0.001),其中B亚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0,99%CI:0.000~ 0.000),URFs亚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0,99%CI:0.000~0.000).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表现为CRF07 BC和CRF01 _AE为主、多个亚型共存的特点.URFs亚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提示HIV-1在MSM感染者中在不断发生重组.应针对MSM感染者农民及农民工、多性伴者加强干预.

  • 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与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明卫;杨明功;王长江;王佑民;徐希平;刘树琴;章秋;孙海燕

    目的研究1型蛋白磷酸酶的骨骼肌特异糖原靶向调节亚单位基因(PPP1R3)Asp905Tyr多态性与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健康成人104名,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基因型测定.以体重指数(BMI)25 kg/m2为分割点, 将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与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BMI<25 kg/m2基因型Tyr/Tyr组为参照组,BMI≥25 kg/m2携有Asp905等位基因个体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3.69,95%CI:1.38~8.89,P=0.006).结论 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可能不是安徽省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主要的致病因素.肥胖与Asp905等位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 艾滋病病毒1型CRF01_AE毒株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作者:李敬云

    CRF01 AE是我国目前流行的主要HIV-1毒株,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本文从该毒株的发现起源与命名、在国内外的流行过程、参与形成的重组毒株以及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讨论了与流行病学特征密切相关的社会和生物学因素.

  •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及饮食、行为因素与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郭淑霞;丁毓磊;张景玉;郭恒;张翼华;徐上知;牛强;孙凤

    1%,对照组10/220、4.5%,OR:2.67,95%CI:1.11~6.42)发生交互作用,可提高具有该基因型人群的高血压患病危险性.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无关.具有AC基因型的哈萨克族人群可能与饮食、行为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 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及与替米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

    作者:潘港;蒲晓群;徐细平;冯小坚

    目的 研究ACE基因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PH)的关系及与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J))对湖南地区汉族285例健康对照者(CON组)和246例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PH组)ACE插入和(或)缺失(I/D)突变和AT1R A1166C等位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两组问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给予PH组中替米沙坦治疗12周,观察服药前后的疗效.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PH的相关性.结果 PH组ACE基因型分布为DD 25.2%(62/246)、ID 27.6%(68/246)、II47.2%(116/246);AT1R基因型分布为从61.4%(151/246)、AC 31.3%(77/246)、CC 7.3%(18/246),其中ID和AC基因型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等位基因频率与CO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治疗12周后,ACE基因DD型与ID型降压疗效显著优于II型,收缩压分别下降(26.31±9.16)mm Hg、(22.92±10.21)mm Hg和(15.67±8.94)mm Hg,mm Hg=0.133 kPa,P<0.05.AT1R基因AA型降压疗效优于AC+CC基因型,收缩压分别下降(15.00±8.64)mm Hg和(10.37±8.04)mn Hg,舒张压分别下降(14136±6.01)mm Hg和(8.83±5.93)mm Hg,均P<0.05.AT1R基因AC基因型是P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PH具有一定关系.携带ACE D和AT1R1622A等位基因的PH患者对替米沙坦的降压反应较好.

  •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松;房芳;刘佳

    目的 分析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病耻感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5例T1DM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调查患者的病耻感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T1DM青少年病耻感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T1DM青少年病耻感各分量表条目均分均高于量表总分中位数2.50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贬低-歧视感知、病耻感情感体验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病耻感应对与FPG、2 hPG、HbA1c呈负相关(P<0.05).结论 T1DM青少年患者病耻感与血糖控制情况相关,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关怀,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 92例初诊1型糖尿病行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作者:言丹;徐晶晶;顾愹;陈双;缪晶;马袆喆;朱敏;谢黎黎;王素娟

    目的 分析初诊1型糖尿病行利妥昔单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初诊1型糖尿病行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41例出现不良反应(44.6%).单因素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年龄<18岁vs≥18岁(54.0%vs 33.3%,P<0.05);男性vs女性(37.7%vs 53.8%,P>0.05);BMI正常vs不正常(41.8%vs 48.6%,P>0.05);病程≤6个月vs>6个月至≤1年(44.44%vs 45.5%,P>0.05);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有vs无(61.9%vs 39.4%,P>0.05);过敏史有vs无(37.5%vs 45.2%,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353,P<0.05)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史(OR=3.938,P<0.05)为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初诊1型糖尿病行利妥昔单抗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有关.临床上护士要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以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 集束化护理对1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齐斌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焦虑与抑郁程度及生存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生存质量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生存质量得分及各维度除生理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 延续护理在1型糖尿病儿童居家症状性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赵燕;张业平;林宏华;袁会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减少1型糖尿病患儿居家症状性低血糖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50例住院首次确诊1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临床护理相同,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增加延续护理,两组出院后均观察12个月.观察周平均居家症状性低血糖发生次数、再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 共有45例患儿完成研究,其中对照组21例,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确诊12个月内居家症状性低血糖发生例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例数也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确诊12月内儿童1型糖尿病居家症状性低血糖发生次数,降低再入院率,减轻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

  • 1型糖尿病患儿低血糖时升糖激素反应的特异性研究进展

    作者:郝书婕;Anne Folta Fish;楼青青

    糖尿病是常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低血糖已成为限制儿童糖尿病控制的主要障碍.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的脑损伤,生长发育受限甚至死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小儿低血糖时升糖激素的反调节作用.回顾相关研究,认识儿童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升糖激素反应的特异性,对糖尿病患儿低血糖的防治十分重要.

  • 一例1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葛艳红;周红;田晓晓;郭艳艳;王红红;崔聪磊;常欢

    毛霉菌是一种极普通的真菌,常见于果类、淀粉类物质、土壤和腐败植物中,健康人的鼻咽部和粪便中常可培养出此菌。一般情况下,该菌并不致病,只有重病衰竭、恶病质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化疗和放疗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易发此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是此病的诱发因素[1]。本例1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应用“糖宝随访”APP对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实践及效果

    作者:张琳琪;王锐;王旭梅

    目的:调查“糖宝随访”APP对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访时间分为对照组和APP组。对照组实施原有的延续护理措施,APP组除对照组的措施外,增加“糖宝随访”APP,比较两组患儿随访前和随访3个月时的空腹血糖值和低血糖值。结果:随访前两组患儿空腹血糖值和低血糖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延续护理,两组随访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随访前(P<0.05),且APP组的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随访前后的低血糖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APP组随访3个月后的低血糖值高于随访前(P<0.01),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宝随访”APP可以进一步帮助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做好血糖管理。

  • Granger因果分析1型糖尿病患儿静息态fMRI数据

    作者:杨冰;张俊然;杨豪;王梅云;刘太元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T1DM)患儿静息态fMRI双侧海马效应连接的变化.方法 对1型T1DM患儿(,n=18,T1DM组)和健康儿童(n=13,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以双侧海马为ROI进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以左侧海马为种子点,T1DM组左侧海马对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下回、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脑岛、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内侧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缘上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中央前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外向流显著减弱;以右侧海马为种子点,T1DM组右侧海马对双侧辅助运动区、内侧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左侧的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下回、内侧额上回、中央后回、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缘上回外向流显著减弱.结论 T1DM患儿海马功能可能受到损伤,导致额叶、辅助运动皮层、扣带皮层对海马信息的提取能力减弱;与右侧海马相比,左侧海马可能对认知处理的参与度更高;海马外向流减弱对T1DM相关认知损害具有早期警示作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糖尿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作者:贺雪华;关步云;朱莉玲;方倩

    目的:通过研究1型糖尿病儿童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的变化,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潜伏期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1型糖尿病儿童52例及健康对照组51例进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肾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RI),并对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左肾 RI、右肾 RI 及双肾平均 RI 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平均 RI 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96,P<0.01),与糖尿病持续时间亦呈正相关(r=0.31,P<0.01)。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肾叶间动脉 RI 指数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提示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网络平台跟踪管理在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媛媛;孟朝琳;黄雅芳;程婵婵;崔轶男;吴小彬

    目的 评价网络平台跟踪管理在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9例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运用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对患者干预3个月,观察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抑郁状况、生活质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患者抑郁状况改善(Z=-6.185,P<0.001),糖化血红蛋白降低(t=2.595,P=0.016).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平台跟踪管理能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促进心理健康.

  • 视频化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翁小翠;叶洪江;王爱民

    目的 探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微信视频化教育对1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糖尿病门诊1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基于微信群视频功能建立网络远程健康教育小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授课、家属与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医护人员与患者间交流解答及患者间交流沟通4个实施阶段;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及患者血糖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有所下降(P<0.05),自我护理行为能力评分比较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有所改善.结论 微信视频化教育可有效改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纠正患者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 1型糖尿病患儿认知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进;黄金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至今无法根治.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万名14岁以下的孩子发展为T1DM.T1DM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每年增加5%,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每年增加3%[1],其发病状况不容乐观.已有大量文献[2-3]报道,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对患者造成的认知障碍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但关于T1DM对儿童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报道并不一致,T1DM是否影响患儿的认知功能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国内外有关T1DM对儿童的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486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