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肌区域性跨壁纵向应变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作者:张妍;马春燕;刘爽;王永槐;关正宇;邹麓;杨军

    目的 探讨采用2D-STI检测心肌区域性跨壁纵向应变参数,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将40例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及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支配区域心肌分为4组:正常心肌组、轻度狭窄心肌组、中度狭窄心肌组及重度狭窄心肌组.采用2D-STI测量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pi)及整体心肌纵向应变(LS-global),计算跨壁纵向应变(LS-mural).结果 LS-mural为-2.65%诊断LCX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6.1%和58.3%(AUC=0.58,P<0.001);LS-endo为-16.71%诊断LCX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1%和82.4% (AUC=0.90,P<0.001).结论 心肌区域性跨壁纵向应变参数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且评价LCX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佳.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纵向及径向应变收缩不同步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郑慧;许继梅;张新书;王玲;张婧姝;解欣欣;靳鹏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左心室长轴及短轴各节段心肌纵向及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变化,对比纵向及径向应变在评价CHF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40例CHF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及心尖二腔切面和左室短轴的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切面的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GEEcho PAC软件分析图像,测量左室各节段心肌的峰值收缩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ls,Trs),并计算其18节段大达峰时间差和标准差即Tls-diff,Trs-diff和Tls-SD,Trs -SD,它们作为评价左室收缩不同步的指标.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左室容积法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左室各节段的Tls,Trs与对照组比较,其达峰时间部分节段明显延迟,部分节段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HF组Tls-diff,Trs-diff和Tls-SD,Trs-SD与LVEF间有负性相关趋势(r=-0.78、-0.83、-0.62、-0.69,P<0.05).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作为评价CHF患者左室收缩的不同步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径向应变的不同步指标更具有敏感性.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应变改变

    作者:张妍;马春燕;刘爽;关正宇;王永槐;邹麓;杨军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应变改变.方法 对7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不同程度狭窄的冠状动脉支配心肌分为: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0%、<50%、50%~69%和70%~99%).测量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aal strain,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结果 轻度狭窄组LS、RS和CS无明显改变,中度狭窄组仅LS减低(P<0.05),重度狭窄组LS、RS和CS均减低(P<0.001).LS为-17.29%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3.8%和54.1% (AUC=0.54,P<0.05);LS为-16.34%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3%和82.0% (AUC=0.82,P<0.001).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时,其支配心肌收缩功能已减低,纵向应变可准确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功能改变.

  •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受损心肌纵向运动的研究

    作者:乔伟;任卫东;肖杨杰;宋光;李红;王晓明

    目的 应用(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新生猪模型受损心肌纵向运动,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18只新生约克猪随机分成对照组(n=8)和模型组(n=10),模型组行气管插管、低氧通气及双侧颈动脉夹闭术,对照组不予低氧及夹闭.造模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曲线峰值,取各水平平均值.测量心率、LVEF及Tei指数.测量二尖瓣环TDI频谱Sa、Ea、Aa峰值平均值.对脑组织及心肌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水平SL、SrL S、SrL E、SrL A减低,HR增快,LVEF下降,Tei指数升高,二尖瓣环Sa、Ea、Aa峰值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心肌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凋亡;脑神经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细胞变性及坏死.结论 新生猪HIE模型可复制新生儿HIE并发心肌损害,模型早期即出现心肌纵向运动及心功能减弱.

  •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联合二维纵向应变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作者:陈菲;卢岷;冉海涛;朱叶锋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外膜脂肪(EAT)厚度联合二维纵向应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06例疑诊为CAD的患者根据CAG检查结果分为CAD组(n=60)和对照组(n=46),采用二维超声测量收缩末期EAT厚度(EATs)、舒张末期EAT厚度(EATD),采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心室心尖三个切面的图像,获取左心室17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GLS17)和12节段(除外5个心尖节段)纵向应变均值(GLS12).绘制ROC曲线,根据大Youden指数确定EATs、GLS12佳预测截断值,分析EATs、GLS12及二者联合诊断CAD的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3种方法对CAD的预测价值.结果 CAD组EATs、EATD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EATs(OR=1.79)、GLS12 (OR=1.20)均为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对CAD的佳预测截断值分别为5.55 mm、-16.95.EATs、GLS12及二者联合预测CAD的AUC分别为0.67±0.05、0.64±0.06及0.7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Ts与GLS12均可以作CAD预测评估的有效指标,二者联合对CAD的预测价值更高.

  • 纵向二维应变评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改变

    作者:宋砾;杨娅;李治安;张小杉;任红艳;李嵘娟;王征;蔺洁;王绿娅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评价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段收缩功能.方法 对42例FH患者(FH组)及3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及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 分析所有受检者共1368个节段,追踪成功率98.25%(1344/1368). FH组前壁基底段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 FH组三腔心、两腔心、四腔心S、SRs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H组整体SR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FH组后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及心尖段、侧壁基底段至中间段、下壁基底段至中间段及前壁基底段至中间段SR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收缩功能受损;通过STI技术纵向应变可早期发现其改变,其中SRs较S更敏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纵向运动功能

    作者:刘琨;张玉红;邓又斌;崔琳;喻林;胡卯秀;刘宇;陈功泉;黄玲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 对CP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 CP组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射血分数更早检出心肌损伤,为评估CP患者心功能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 正常婴幼儿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定量分析

    作者:寇红菊;张海平;王亮;黄福光;姜淑英;李秀云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定量分析正常婴幼儿左心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资料与方法选取50例正常婴幼儿,分别测量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心室长轴切面6个室壁3个不同水平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峰值及应变率收缩、舒张期峰值。结果41例婴幼儿(82%)左心室壁应变曲线呈平滑型,即曲线平滑无切迹;SR曲线呈双峰型,即收缩期S峰、舒张期呈单峰;前间隔、后间隔的应变、收缩期应变率、舒张期应变率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减小,但仅前间隔基底段应变与前间隔心尖段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 P<0.05)。不同室壁同一水平节段及同一室壁不同水平节段的收缩期应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正常婴幼儿舒张期左心室壁应变曲线呈平滑型,应变率曲线呈双峰型,可以为临床早期发现婴幼儿心肌运动异常提供借鉴。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预测和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红菊;王浩;杨浣宜;徐楠;吴伟春;孙欣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技术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与心肌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STE技术预测HCM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CMR)检查确诊的HCM患者86例,正常对照组46例。根据CMR检测有无延迟强化将HCM患者分为纤维化组和无纤维化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软件分析得到左室GLS,常规超声测量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室间隔厚度(I vs T),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E峰),组织多普勒模式(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并计算E/Em比值。

  •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后的心功能变化

    作者:刘勇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心包剥脱术后左右心室功能变化。
      方法:26例接受心包剥脱术的CP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术前、术后1个月内接受常规超声存储患者心尖四腔心观、二腔心观、左室长轴观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应用2D-ST定量测量各切面大纵向应变。同期应用胸部螺旋CT评估心脏左心室前壁、下壁、后壁、侧壁、右室游离壁所对应的心包厚度。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

    作者:李倩;杨欣;李鹏;潘宁;王薇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进行评价,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冠脉造影未显示狭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二维超声检查,对比左室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8)和12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2)。结果研究组缺血节段纵向应变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显著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且SL18与S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6%,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74.2%,SL12相对应的值分别为-17.5%、81.9%、85.7%,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SL12与SL18十分接近,但SL12的特异性明显高于SL18。结论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能够及时发现心肌缺血,且相较于SL18,SL12的心肌缺血诊断价值更高。

  • 三维纵向应变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范苗;任思婳;任卫东;刘慧;宋光

    目的 应用三维纵向应变(GLS)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HFPEF患者(HFPEF组)3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6~91岁,平均年龄59.66岁;体质量41~91 kg,平均体质量65.11 kg;体质量指数(BMI)(23.98±3.21) kg/m2;体表面积(1.72±0.22) m2.选择32例身高、体质量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4.38岁;体质量47~90 kg,平均体质量61.44 kg;BMI (21.84±2.27) kg/m2;体表面积(1.69±0.17) m2.采集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TDI)与三维斑点追踪(3D-STE)图像,测量两组常规数据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速(E)、舒张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速(A)、E/A比值;TDI数据包括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e'比值;3D-STE数据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GLS,绘制GLS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GLS与LVEF间相关性.结果 HFPEF组与对照组LVEDd、E、LVEDV、LVESV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LAd、IVSTd、LVPWTd值高于对照组,且HFPEF组患者均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相较于对照组,HFPEF组E/A、e'减低,A、E/e'升高;HFPEF组患者左心室GLS峰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减低,分别为(-0.0946±0.0421)和(-0.1612±0.021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与LVEF呈负相关(r=-0.62,P<0.05).结论 HFPEF患者早期LVEF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已有减低,可通过3D-STE测量GLS定量评价,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斑点追踪技术观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改变

    作者:杨水鹰;周显礼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观察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运动改变.方法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72例(冠心病组)和30名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用18节段法采集计算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及径向应变,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75%)缺血节段和对照组相应节段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缺血心肌有12个节段表现纵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1个节段缺血心肌径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STI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缺血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减低.

  • 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研究

    作者:马静;曲俊朴;陈明

    目的 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及长轴心肌应变特征,探讨其对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的评判价值.方法 健康志愿者45名,采集标准左室长轴心尖四腔、三腔切面左室全容积图像进行在线分析,自动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径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左室短轴环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左室长轴纵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分析各应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正常人左室短轴径向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基底水平较中间段水平增大(P<0.05),中间段水平较心尖水平增大(P<0.05),基底水平较心尖水平增大(P<0.01).正常人左室短轴环向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心尖水平较中间段水平增大(P<0.05),中间段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5),心尖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1).正常人左室长轴纵向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心尖水平较中间段水平增大(P<0.05),中间段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5),心尖水平较基底水平增大(P<0.01).结论 3D-STI可无创、客观评价正常人在不同水平和不同节段径向、环向、纵向心肌应变,为定量评价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实时三平面应变成像评价主动脉瓣返流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王斌;陈海燕;舒先红;康瑜;洪涛;王春生;程蕾蕾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成像技术评价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未合并持续性房颤、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及既往无胸部手术史的中重度AR患者13例作为AVR组,术前3d内及术后1周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实时三平面应变成像检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分析各指标的变化情况.选择1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AVR组患者术前心尖左心室长轴观应变平均峰值(GLPS-LAX)、心尖四腔观长轴应变平均峰值(GLPS-A4C)、心尖二腔观长轴应变平均峰值(GLPS-A2C)和左心室长轴应变平均峰值(GLPS)分别为(-12.84±10.65)%、(-16.15±7.78)%、(-15.61±8.41)%及(-12.46±5.52)%,术后1周分别为(-9.92±8.64)%、(-8.35±9.46)%、(-10.92±8.66)%及(-8.43±10.8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61±4.40)%、(-21.31±4.15)%、(-21.45±4.58)%及(-21.12±3.75)%],P<0.01.AVR组患者术后左心室各壁纵向应变峰值均显著下降,以前壁和前间隔为明显,基底段前间隔从(-13.69±6.10)%降至(-6.35±9.45)%,前壁从(-8.77±9.13)%降至(-6.22±10.14)%;中间段前间隔从(-16.76±9.70)%降至(-11.54±8.27)%,前壁从(-15.31±9.10)%降至(-10.85±11.34)%;P均<0.01.术后1周NT-proBNP较术前显著升高[(1306.66±1116.80) ng/L比(392.51±717.31)ng/L],P<0.01;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不显著,P =0.08.结论:实时三平面应变成像可敏感地检测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行AVR的患者术后1周虽然LVEF无明显改变,但左心室纵向应变显著降低.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乳头肌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玲丽;许迪;姚静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研究正常人左心室乳头肌的运动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D-STI方法对58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前外侧、后内侧乳头肌的纵向收缩峰值速度、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标化的应变达峰时间的正常值范围、变化规律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前后两组乳头肌的纵向应变、运动速度、应变达峰时间、标化的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前后两组乳头肌的收缩运动可能具有同步性;年龄与乳头肌的运动速度呈负相关,年龄越大,运动速度越慢;收缩达峰时间受心率快慢的影响,心率越快,达峰时间越短.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价左心室乳头肌的运动功能,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无创、可信赖的新方法.

  • 二维斑点追踪定量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分析

    作者:初志辉;瞿玲谦;纽红音;郭海健;耿海华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方面的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74例,取冠脉造影正常者26例为对照组,冠脉造影证实左冠状动脉狭窄≥75%的心肌缺血患者48例为缺血组,介入治疗后3个月内行斑点追踪检测,分析斑点追踪与节段性室壁运动的关系.结果:缺血组各节段左室大收缩期应变值较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冠脉缺血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室收缩期应变较术前各节段均有改善,基底段改善相对明显(P<0.05).结论:斑点追踪与冠脉造影结果吻合良好,可定量评价缺血心肌室壁运动异常程度.

  • 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作者:何安霞;陆美娟;朱蕾

    目的 探讨自动功能成像(AFI)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不伴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高血压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别获取左室心尖实时三平面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并存储,应用AFI软件检测左室17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获取相应的数据并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平均总应变(GLS-a)、四腔观总应变(GLS-4ch)及两腔观总应变(GLS-2ch)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基底段(后间隔、前间隔、前壁、侧壁),中段(前壁、侧壁、后壁)及心尖段侧壁的纵向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即可出现整体及局部应变减低,AFI技术可简便、准确地定量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及局部纵向收缩功能.

  • 分层应变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作者:孔凡峰;颜紫宁;范莉;黄俊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方法:对40只健康大白兔开胸行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心脏超声诊断仪于术前、术后分别采集心尖四腔心、长轴、二腔心切面以及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切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GE Echo PAC软件脱机分析左室整体应变及18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周向三层心肌(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峰值应变.结果:对40只兔子进行长轴纵向应变分析;由于短轴图像质量原因,对成功追踪短轴切面的30只兔子进行周向应变分析.常规参数:兔术前、术后心率(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应变:左室三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向应变(GCS)及整体跨壁梯度△GLS、△GCS术后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01).左室GLS、GCS自心内膜下心肌至心外膜下心肌逐层递减(P<0.001).长轴节段应变:左室侧壁、前间隔、前壁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术后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中间段及心尖段左室下、后壁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术后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基底段、中间段后间隔及基底段下、后壁三层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术前、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低于术前.短轴节段应变:中间段左室前壁、侧壁、下壁心内膜下心肌及基底段前间隔、后间隔的心外膜下心肌的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术后均显著低于结扎前(P<0.05).其余各节段三层心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的术前、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较结扎前有所下降.结论:2 D-STI分层应变技术通过分析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室各节段的纵向、周向分层应变,能更加精确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纵向应变及应变率

    作者:杨性安;王刚;金超英;朱通伟;丁晓明

    目的 采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测量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PS)、达峰时间、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左房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并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 HCM组GLPS、GLSRs及GLSRe明显减低(P<0.01),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GLSRa增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是一种可以更准确评价HCM左心功能的定量分析工具.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