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房功能的研究

    作者:吴文芳;张平洋;吴成权;冉红;张幼祥;董静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组患者28例,健康对照组30例,测量其左房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二尖瓣口E、A峰值,计算E/A值,计算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应用2DT技术,获取房间隔、左房侧壁、下壁及前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房顶段的长轴方向的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记录各房壁各节段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 Ss、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s、mSRs、mSRe、mSRa).结果 HCM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A峰及LAAEF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5),E峰、E/A及LAP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mSs、mSRs、mSRe均明显减低,mSRa则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M患者左房mSRa与IAAEF呈显著正相关( r=0.780,P<0.01).结论 HCM患者左房的储备功能及管道功能下降,辅泵功能增加,2DT可以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绝经期妇女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蕊;白雅维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绝经期妇女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绝经期妇女41例以及年龄匹配的非绝经期妇女46例纳入研究.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GLS)、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Peak Systolic Strain,GCS)以及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lobal Radial Peak Systolic Strain,GRS).结果 两组LVEF、LVEDV、LVESV以及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绝经前组比较,绝经后组左心室GLS显著减低(P<0.05),两组GRS以及GC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绝经期妇女左心室二维纵向应变显著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评估绝经期妇女心脏功能以及轻微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可行方法.

  • 超声新技术评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后左心功能的价值研究

    作者:侯翠;徐秋琴;丁粤粤;王辉;黄洁;翟钦;孙凌;吕海涛;严文华

    目的:研究超声新技术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后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临床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其中20例为标危组(Ⅰ组),25例为中高危组(Ⅱ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I)测量化疗前及化疗三个月后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以及常规参数(包括 LVEF、E/A 比值、E’/A’比值)。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化疗前Ⅰ组、Ⅱ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可以动态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前后及不同累积剂量对左心室的损害,对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

  • 实时三维超声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CRT-D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莲玉;周微微;李贵申;徐洋洋;隋仑;于海波;梁延春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CRT-D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CRT-D的心力衰竭患者50例,观察术前术后常规心功能参数、RT-3DE参数——标化的各节段达小收缩容积时间标准差和大差(Tmsv-SD%、Tmsv-Dif%)和2D-STI参数——标化的整体纵向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Gcs%)及各切面对应纵向环向峰值应变(AP4L%、AP3L%、AP2L%、SaxB%、SaxM%、SaxA%)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d、1个月和3个月常规心功参数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3DE、2D-STI各同步化参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术后3个月比1个月改善明显.结论 RT-3DE和2D-STI能准确评估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D后的临床获益.

  •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乳头肌功能

    作者:杨茹;杨军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收缩功能,探讨心肌梗死患者乳头肌功能改变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关系.方法 采集急性心肌梗死不伴二尖瓣反流的患者2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二尖瓣反流患者48例.分为4组:前壁心肌梗死不伴二尖瓣反流组(ant-MI无MR组)、下壁心肌梗死不伴二尖瓣反流组(inf-MI无MR组)、前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反流组(ant-MI伴MR组)、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反流组(inf-MI伴MR组).应用STI技术测量两组乳头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达峰时间.比较各组间及各组内各参数差异.结果 与ant-MI无MR组相比,ant MI伴MR组APM S减低;与inf-MI无MR组相比,inf-MI伴MR组PPM-S减低;ant MI无MR组与ant MI伴MR组相比,APM-S值均小于PPM-S值;inf-MI无MR组与inf-MI伴MR组相比,APM-S值均明显大于PPM-S值;inf-MI伴MR组,后内侧乳头肌收缩期达峰时间大于前外侧乳头肌.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梗死壁附着乳头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两组乳头肌收缩不同步.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后左室扭转功能

    作者:刘力;夏焙;李姝娜;王缨;李长钢

    目的 评价柔红霉素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左心室短轴心肌扭转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I)对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于柔红霉素化疗前和化疗后对左室短轴基底段和心尖段的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旋转运动作定量检测,计算左室心肌收缩期峰值扭转角度.6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白血病组化疗后心脏功能指标EF、E/A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左室短轴表现为基底段心肌呈顺时针旋转、心尖段心肌呈逆时针旋转的扭转.白血病组化疗前,左室短轴扭转方向和角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左室基底段旋转减小、左室扭转减小,与对照组(11.4°±3.8°对12.3°±3.7°)和化疗前(11.4°±3.8°对12.4°±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存在心脏扭转功能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无创性定量评估患儿心脏功能的变化,对临床评价柔红霉素的心脏毒性,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心肌区域性跨壁纵向应变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作者:张妍;马春燕;刘爽;王永槐;关正宇;邹麓;杨军

    目的 探讨采用2D-STI检测心肌区域性跨壁纵向应变参数,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将40例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及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支配区域心肌分为4组:正常心肌组、轻度狭窄心肌组、中度狭窄心肌组及重度狭窄心肌组.采用2D-STI测量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pi)及整体心肌纵向应变(LS-global),计算跨壁纵向应变(LS-mural).结果 LS-mural为-2.65%诊断LCX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6.1%和58.3%(AUC=0.58,P<0.001);LS-endo为-16.71%诊断LCX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1%和82.4% (AUC=0.90,P<0.001).结论 心肌区域性跨壁纵向应变参数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且评价LCX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佳.

  • 二尖瓣瓣环位移评价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郑敏娟;张华;马慧;朱晓丽;刘珍;刘丽文;苏海砾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测定心肌炎患儿的组织二尖瓣瓣环位移(TMAD),探讨该指标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63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45例正常同龄儿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LVEDD、LVESD、EF、FS,同时STI技术测定收缩期二尖瓣瓣环向心尖方向的位移TMA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心肌炎分为两组:左室重构组LVEDD、LVESD、EF、FS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构型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TMAD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TMAD与EF相关性良好(构型正常组、重构组、对照组r值分别为0.79,0.65,0.74,P<0.05);用测定收缩期二尖瓣瓣环中点位移距离6.4mm作为一个截断值,预测LVEF≤50%的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71%.结论 TMAD指标可及时反映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STI技术测定二尖瓣瓣环位移是一种快速可靠、简便的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估

    作者:张莉;井茹芳;张玉萍;肖晓刚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亚临床表现的右心室功能不全.方法 40例健康人群和50例OSA患者,按照AHI将OSA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应用2D-STE评价右室游离壁收缩期应变(ST)及应变率(STR-S)、舒张早期应变率(STR-E)、晚期应变率(STR-A)及其比值(STR-E/A).结果 (1)右室ST及STR-S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2)右室STR-E减低,而STR-A增加;(3)STR-E/A比值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OSA患者亚临床型右心室功能不全,可以通过2D-STE方法早期发现.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的左心功能

    作者:段文姣;刘蓉;赵秋霞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左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27例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肾功能失代偿期(血肌酐水平:186~442 μmol/L)患者,高血压组26例及健康组25例,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 GLS)及左房整体应变(LAGS).结果 (1)与健康组比较,高血压组、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组左室部分节段纵向应变减低(P<0.05),而LV GLS无明显改变(P>0.05);高血压组与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两组间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LV GLS均无明显差异(P>0.05).(2)与健康组、高血压组比较,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组LAGS明显减低(P<0.05).结论 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LAGS明显减低,提示LAGS在检测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失代偿期心肌受损更为敏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房功能

    作者:孙利华;崔洪岩;黄冬梅;宋界达;罗润兰;谭碧君;礼广森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右心房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A组(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不同的SLE患者102例分为3组(实验组),B组PASP≤30 mm Hg,C组30 mm Hg<PASP<50 mm Hg,D组PASP≥50 mm Hg.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心室收缩期末右心房的大容积、小容积及右心房的收缩前容积(RAVmax、RAVmin及RAVpre),计算右心房的被动排空分数及其主动排空分数(RAPEF及RAAEF).2D-STE技术获取收缩期右心房整体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右心房整体峰值应变率及舒张晚期右心房整体峰值应变率(SRs、SRe及SRa).结果 B组所有测量的结果同A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中RAVmax、RAVmin、RAVpre、RAAEF和SRa与A、B组相应值比较均增大(均P<0.05),RAPEF、SRe和SRs均减小(均P<0.05).D组中RAVmax、RAVmin、RAVpre、RAAEF和SRa与A、B、C组比较明显增大(均P<0.05),RAPEF、SRe和SRs明显减小(均P<0.05).结论 2D-STE可以评价不同程度PASP的SLE患者的右心房的功能.

  • 不同亚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的评价

    作者:李光源;马春燕;王永槐;关正宇;李阳;金炫佚;杨军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不同亚型的CLBBB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方法 选择CLBBB患者80例,根据T波方向在I、V5或V6导联与QRS主波方向是否相同,将其分为同向型(cLBBB)组和异向型(dLBBB)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TE检测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LS-G)和左心室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SDt).结果 (1) cLBBB组及dLBBB组SDt均大于对照组(P<0.01);且dLBBB组SDt大于cLBBB组(P<0.05).(2) cLBBB组及dLBBB组LS-G及LVEF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且dLBBB组小于cLBBB组. (3)与对照组比较,cLBBB组及dLBBB组E/A及EDT减小,E/e'增大(P<0.05),而后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LBBB患者左心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减低,且异向型CLBBB患者减低更显著.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id J Sahn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实验动物猪左室心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peak systolic radial strain,Sr).方法 19只猪开胸后取左室短轴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灰阶和组织多普勒图像,并与左室压力曲线同步(±dp/dt).使用Echo PAC软件包进行脱机分析.运用2D-STI和组织多普勒技术(TDI)分别测量左室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前间隔和左室后壁2个节段的Sr.结果 相同心肌节段2D-STI测值普遍高于TDI测值.2D-STI测量的Sr与左室峰值dp/dt的相关性高于TDI,尤其在心外膜层.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尤其是心外膜层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中较组织多普勒技术有更高的准确性,且操作更简便.

  •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技术监测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收缩功能损害

    作者:刘晓颖;刘福成;张梦珍;符永恒;杨敏;林秋雄;余细勇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监测2型糖尿病大鼠左室心功能变化并与M型超声技术分析比较,评价该技术在糖尿病心肌病变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1)建模SD大鼠给予STZ 30 mg/kg尾静脉推注后喂高脂饲料,期间监测处理前后大鼠FPG及PG 2h以确定模型建立.(2)超声监测6周时采集大鼠左心室乳头肌平面短轴M型及B型图像,测射血分数值及左心室收缩期应变和应变率峰值;第10、13周时进行大鼠多巴酚丁胺应激负荷实验,收集诱导前及后左心室乳头肌平面短轴M型超声图像,计算EF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周后模型大鼠左室心肌部分节段收缩期径向和圆周应变及应变率平均峰值下降(P<0.05),但大鼠静息态EF值与正常比较无显著差异;第10周时模型组大鼠静息态EF值与正常组比较仍无显著差异,多巴酚丁胺负荷刺激后第3~5 min时EF值出现下降(P<0.05);第13周时模型组大鼠静息态EF值出现显著下降,负荷刺激后EF值-时间曲线明显下移(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动物的心肌收缩功能损害.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大鼠左心室圆周运动的动态变化

    作者:王旭;王红鹄;杨军;白洋;韩舒;张佳怡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左室心肌圆周运动随病程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实验组(32只)及对照组(8只),实验组再分为3、4、5周组及6周组,每组8只,均按60 mg/kg比例皮下注射1%野百合碱,各实验组分别于建模后3、4、5、6周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等比例注射生理盐水,并于建模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超声测量左、右室相关参数,并应用2D-STI测量左室整体及节段的圆周应变峰值(GSC和SC)及收缩期圆周应变率峰值(GSrC-S和SrC-S).结果 野百合碱注射后,随着实验组大鼠右心逐步发生形态及功能变化,左室参数亦出现改变:与对照组相比,3、4、5周组GSC及各节段SC、GSrC-S及各节段SrC-S呈减低趋势,其中各组GSC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组及5周组各节段SC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周组与3、4周组相比,GSC及部分节段SC减低,间隔、前间隔SrC-S减低(P均<0.05);6周组与对照组及其他各实验组相比,GSC、各节段SC、GSrC-S均减低(P均<0.05),其中与对照组、3、4周组相比,各节段SrC-S亦均减低(P均<0.05),而与5周组相比,仅部分节段SrC-S减低.结论 2D-STI能够观察肺动脉高压右心受损大鼠左室整体及各节段圆周运动的动态变化情况,是评价肺高压-右心衰疾病进展中左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受损心肌纵向运动的研究

    作者:乔伟;任卫东;肖杨杰;宋光;李红;王晓明

    目的 应用(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新生猪模型受损心肌纵向运动,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18只新生约克猪随机分成对照组(n=8)和模型组(n=10),模型组行气管插管、低氧通气及双侧颈动脉夹闭术,对照组不予低氧及夹闭.造模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室各节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曲线峰值,取各水平平均值.测量心率、LVEF及Tei指数.测量二尖瓣环TDI频谱Sa、Ea、Aa峰值平均值.对脑组织及心肌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水平SL、SrL S、SrL E、SrL A减低,HR增快,LVEF下降,Tei指数升高,二尖瓣环Sa、Ea、Aa峰值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心肌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凋亡;脑神经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细胞变性及坏死.结论 新生猪HIE模型可复制新生儿HIE并发心肌损害,模型早期即出现心肌纵向运动及心功能减弱.

  •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王凤双

    目的:比较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依据心功能分级再将其分为观察A亚组(心功能Ⅰ级)56例、观察B亚组(心功能Ⅱ级)32例、观察C亚组(心功能Ⅲ级)20例、观察D亚组(心功能Ⅳ级)12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将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结果:观察A、B、C、D各亚组心肌圆周应变(CS)、舒张期峰值纵向应变(LS)、心肌舒张期峰值径向应变(RS)水平均持续下降,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观察A、B、C、D各亚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持续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期间观察组8例追踪失败,对照组9例追踪失败(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效果优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效果.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大鼠左心室多维形变

    作者:王旭;王红鹄;杨军;白洋;韩舒;张佳怡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PAH)大鼠左心室多维形变.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实验组(3、4、5、6周亚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均按60 mg/kg体质量皮下注射1%野百合碱,分别于建模3、4、5、6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等比例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右心功能参数,采用2D-STI测量左心室纵向、圆周及径向整体收缩期应变峰值(GSL、GSC和GSR)、收缩期应变率峰值(GSrL-S、GSrC-S和GSrR-S),并分析其与右心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大鼠右心功能逐步衰退,右心室壁厚度(RVW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随周龄增大,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及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逐渐减低(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缩短率逐渐减低,其中5周及6周亚组与其他亚组和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3周、4周、5周、6周亚组GSL、GSC和GSR均减低;GSrL-S、GSrC-S和GSrR-S亦减低,其中GSrL-S在3周时即表现出与对照组间的差异(P均<0.05).GSL、GSC、GSR、GSrL-S、GSrC-S和GSrR-S与RVFAC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2D-STI可观察PAH右心受损大鼠左心室的功能变化.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的研究

    作者: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 Sahn

    目的 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评价实验动物猪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 25只猪开胸后取中部水平左室短轴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二维灰阶图像,并与左室压力曲线同步(±dp/dt).使用EchoPAC软件包进行脱机分析.运用2DS技术测量左室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6个心肌节段的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心内膜层各室壁节段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P<0.01),尤以前间隔、侧壁、下壁和室间隔节段差异更为显著(P<0.0001).此外,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各节段心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与左室dp/dt相关性良好.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因其不受声束角度限制的优点,能准确地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的周向收缩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Loffler心内膜炎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1例

    作者:朱丹;马春燕;李阳;王永槐;杨军

    患者男,46岁,以“剑突下闷痛20余天,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患者20余天前出现剑突下闷痛,放射至后背,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休息后可缓解,每日可发作多次.2天前再次发作,程度较前剧烈,持续无缓解,肌钙蛋白0.2 ng/ml,血压136 mmHg/80 mmHg,心率89次/分.心电图:V3~V6 ST段压低0.1~0.2 mV,T波倒置.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100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