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离室中心-X射线线束偏移距离对多排CTDI100辐射剂量测定的影响

    作者:郑海亮;冯树理;王仁贵;段永利;杨磊;傅岩;赵君

    目的 探索多排CT的X射线束平面与电离室中心刻度偏移距离(offset distance,Do)对辐射剂量指数( CTDI100)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满足IEC标准的头部体模(T6M164)和长杆电离室,测量Philips Brilliance iCT 256在轴扫条件下不同偏移距离时的CTDI100值.结果 当偏移距离在1cm时,误差在0%~5%范围内;当偏移距离为3 cm,误差在5%~15%范围内;当偏移距离在5 cm时,误差在25%~75%范围内.结论 CTDI100测量结果对Do值敏感度较高,测量者在测量时应保证线束应与电离室中心刻度无偏离;在半影区内辐射剂量不容忽视,散射线束使得周围4点位的测量值较中心点发散,床对测量结果影响表现为中心点外的4个点位的CTDI100空间对称性降低.

  • CT图像质量主要参数的检测

    作者:刘菁

    主要对CT图像的质量参数和测试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影响CT图像质量的参数主要有:CT剂量指数(CTDI)、水的CT值、均匀性、噪声水平、层厚、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度分辨力.根据《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JJG1026—2007),CT在使用前、使用中要对CT图像的质量参数进行检测.

  • CT扫描参数对CT值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明;刘贵霞;李敬玉

    目的:探讨CT扫描时,CT扫描参数对CT值的影响.方法:配置浓度分别为0.15%、0.3%、0.5%、3%泛影葡胺水溶液及95%乙醇各50 mL,分别抽吸到50 mL注射器中,将5个注射器平行放置在盛水玻璃容器中作为研究对象.CT剂量指数(CTDI)分别为50、35 mGy时,对研究对象行CT扫描,CTDI为50 mGy时,扫描参数:140 kV、170 mAs,120 kV、260 mAs,100 kV、360 mAs;分别扫描60层.CTDI为35 mGy时,扫描参数:140 kV、120 mAs,120 kV、165 mAs,100 kV、250 mAs;分别扫描60层;FOV 25 cm×25 cm,应用标准算法,5 mm层厚重建图像.结果:不同kV、同一CTDI时,ROI的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ROI的CT值>0时,ROI的CT值绝对差异>5 HU.同一kV、不同CTDI时,ROI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ROI的CT值>0时,ROI的CT值绝对差异<2 HU.结论:①在根据病变组织不同阶段CT值判定疾病性质时,每阶段CT扫描时应采用同一型号CT设备在同样kV下扫描,在满足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X线CTDI.②CT增强扫描时,根据病灶组织的CT值判定疾病性质时,平扫和增强扫描应采用同一台CT设备扫描,扫描参数可在kV相同情况下,采用相同X线剂量自动调节技术,不必考虑CTDI对CT值的影响.③在对CT值同一性要求较高的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平扫和增强扫描需采用完全相同扫描参数,且不应用X线剂量自动调节技术.

  • Hi-ART螺旋断层放疗机MV螺旋CT剂量指数的测量

    作者:王运来;廖雄飞

    目的 探讨Hi-ART螺旋断层放疗机MV扇形束CT图像获取过程中患者接受的剂量.方法 用PTW TM30009 CT电离室分别在T40017头部和T40016躯干模体中,选择扫描层厚2、4及6 mm和改变扫描范围等参数,分别测量加权CT剂量指数,计算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并与XVIkV锥形束CT、ACQSim模拟定位CT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i-ART螺旋断层治疗机的CT剂量指数与层厚成反比,剂量长度乘积与扫描范围成正比.临床应用条件下Hi-ART的CT剂量指数在头颈部比XVI kV锥形束CT大,但躯干较小.结论 CT剂量指数能反映患者成像过程中接受的剂量,可以作为治疗保证与控制的指标.图像引导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层厚,减少扫描范围,大限度减少患者接受剂量.

  • 加速器机载kV锥形束CT有效剂量的分析

    作者:路娜;冯林春;王运来;廖雄飞;葛瑞刚

    目的 分析医用直线加速器机载kV锥形束CT扫描过程中患者的有效剂量随扫描条件的变化.方法 用PTW TM30009电离室分别在T40017头模和T40016躯干模体中,改变XVI锥形柬CT的管电压、毫安秒、准直器以及机架旋转范围等参数测量加权CT剂鼍指数,计算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结果 kV锥形束CT的加权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随管电压呈二次方变化,随毫安秒线性变化,与准直器以及机架旋转范围密切相关.临床常用条件下,kV锥形束CT单次扫描的剂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低于参考剂量水平.结论 锥形束CT扫描过程中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与扫描条件密切相关.锥形束CT扫描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解剖部位合理选择成像参数,大限度减少患者接受剂量.

  • X射线剂量及GE VCT低剂量技术

    作者:钱晓凌;陈万凯;叶剑锋

    介绍了X射线剂量、CT剂量指数的概念,从X射线发生系统的技术特性、CT图像生产系统的技术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影响CT剂量指数的因素,重点阐述了GE LightSpeed VCT降低CT剂量指教的方法,特别是心脏成像低剂量技术,以期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用低的X线剂量.

  • 多层CT应用质量的检测方法初探

    作者:斯海臣;刘晓军

    探讨了多层CT应用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使用国际上认可的检测设备,在相关生产厂家的配合下,依据厂家出厂的技术规范、合同或标书所规定的标准要求,对近2年在部队系统新安装的多排CT进行验收检测,并以此总结分析多排CT的检测特点.

  • 河北省多排探测器CT辐射剂量调查研究

    作者:张京战;周开建;高艳辉

    目的 通过了解河北省多排探测器CT(MDCT)扫描患者辐射剂量现状,为做好患者剂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GB 17589-2011[5]、GBZ 165-2005[6]规定的方法,对该省MDCT患者头颅、胸部、腹部、腰椎等典型部位的辐射剂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有12台设备头颅CD加权剂量指数(CTDIw)超过了50 mGy,占总数的13.3%.腹部的大CTDIw超过了诊断参考水平近2倍.各部位CTDIw大和小值相差很大,腰椎相差近20倍.头颅的剂量长度乘积(DLP)高达1 455 mGy/cm,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研究数据的2.8倍,是欧洲MDCT诊断参考水平的4.3倍.64排及以上机型剂量指数整体比16排要低.在其他扫描条件不变时,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随mAs变化呈正比,随电压增加而增大,随准直宽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螺距的增大呈反比下降.结论 应按辐射防护正当化和优化的原则,加强MDCT患者辐射剂量控制及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

  • 16层螺旋CT颈椎采集模式扫描剂量的分析研究

    作者:李晓娜;彭志刚;马晓晖;崔建岭;孙英彩;李荣品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两种颈椎采集模式的扫描剂量.方法 随机选用6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扫描,根据准直器不同,分为2组,每组扫描30次:分别采用16×1.5 mm、16×0.75 mm采集方式.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容积剂量指数、扫描时间,并计算出剂量长度和平均有效剂量.结果 16×0.75 mm比16×1.5 mm平均容积剂量降低4.24%.结论 采用16层螺旋CT 16×1.5 mm采集方式行颈椎扫描辐射剂量小.

  • 64层螺旋CT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在患者腰椎扫描辐射剂量控制的探讨

    作者:武国宏;胡洋;侯雨蕾;吕佳南

    64层螺旋CT问世以来极大的拓展了CT的临床应用的范围,腰椎的64层MSCT的检查方法已经从常规的固定管电流(毫安秒,mAs)的椎间盘序列扫描发展到现在的全部椎体的容积扫描.容积扫描的优点是扫描的速度更快,容积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量大,可以检出非椎间盘层面的病变,如椎体的病变(骨结核、血管瘤等)、椎弓峡部裂及小关节病变等,因此64层MSCT在腰椎疾患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 用60Co射线校准CT电离室的研究

    作者:李懿;王军良;王运来

    目的探讨CT电离室用60Co射线进行剂量长度乘积刻度的方法。方法 PTW TM30009 CT电离室放在T40017头部模体中心插孔中,用20 cm×20 cm 60Co射线照射60 s,用UNIDOS剂量仪测量电荷量。相同条件下TM300130.6 mL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CT电离室的刻度因子用剂量长度乘积表示。同时测量CT电离室在MV级辐射场中的剂量线性和剂量响应均匀性。结果 CT电离室的剂量-长度刻度因子可以从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电离室的剂量线性和剂量响应的均匀性很好。结论用60Co射线进行吸收剂量刻度后,CT电离室可以用于MVCT设备的CT剂量指数测量。

  • 医用X射线CT辐射剂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路鹤晴;朱国英;卓维海;郭常义;高林峰;刘海宽

    目的 分析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模体直径、模体内深度、螺距、准直宽度、照射野、算法及管电流调制技术等因素对多层CT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用CT笔形电离室、头部和体部剂量模体及国人仿真人体模型,在CT机上测量在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模体直径、模体内深度、螺距、准直宽度、照射野、算法及管电流调制技术条件下的CT剂量学表征量.结果 当其它参数一定时,管电压与CT剂量成正比;管电流与CT剂量成线性正相关;模体直径与CT剂量成反比;CT剂量随模体内径向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螺距与剂量成反比,螺距的增加使超成像范围的剂量增加;准直宽度与剂量成反比;照射野和算法对CT剂量没有影响;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降低CT剂量.结论 降低管电压、降低管电流、增加螺距、限制分段扫描、增加准直宽度、降低体形瘦小受检者的扫描条件及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可使CT剂量降低.

  • 64层MD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心率扇区重建的应用价值

    作者:缪熙音;陈刚;陈文芳;陆海峰;张利军;陆秀良;曾蒙苏

    目的:了解扇区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受检者,根据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75次/min,单扇区重建;B组,心率75~94次/min,双扇区重建;C组,心率95~115次/min,四扇区重建.分别测量冠状窦开口处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并计算强化率,同时测量受检者的受辐射剂量CTD和DLP值.对三维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质量按5个等级进行主观评分:5分无伪影;4分轻微伪影,仅主干的某一段轻微模糊,诊断不受影响;3分为中等伪影,某一支冠状动脉主干的1/2以上模糊,但可以诊断;2分为严重伪影,某一支冠状动脉主干全长均模糊不清或不连续,诊断受限;1分为冠状动脉主干不能识别,不能作出诊断.其中4分以上因伪影的干扰较少定为优良.结果:①主观评分:A组:共29例,优良率为100%;B组:共20例,优良率为85%;C组:共9例,优良率为56%;②客观评估:3组病例的强化均值、强化率、CTD和DLP值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扇区扫描获得的图像的强化效果佳,且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小.结论:受检者在检查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并采用单扇区重建技术能获得理想的冠状动脉诊断图像.

  • 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上海市公众剂量负担的研究

    作者:路鹤晴;卓维海;朱国英;高林峰;沈耀芳;陈丽芳

    目的:研究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上海市公众的剂量负担.方法:采用面上普查的方式,分头部、体部调查上海市各医院CT检查年频率,并调查X射线CT检查中成年人头部、胸部、腹部检查部位的标准扫描条件,结合CT剂量指数的测量结果和应用CT剂量评价软件,估算上海市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的剂量负担.结果:上海市目前有在用医用X射线CT机151台,2007年CT检查年频率为128.16人次/千人口.在头部、胸部、腹部等常规扫描中,一次检查所致受检者有效剂量分别为0.93mSy、4.6mSv和4.9mSv.2007年上海市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全市公众集体剂量是4868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0.353mSv.结论:X射线CT医疗照射所致公众剂量负担呈增长趋势,频率水平和单次检查有效剂量的增长是导致公众剂量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

  • 肺磨玻璃结节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低常规剂量CT检查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秀明;白晨光;乔伟;李康;沈文荣

    目的 评估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低常规剂量与常规剂量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显示能力、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510名体检人群中,低常规剂量CT扫描发现肺磨玻璃结节患者31例,3~6个月复查常规剂量CT,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图像在病灶噪声、肺小结节数量和形态、瘤-肺界面征(清晰度、分叶、毛刺)、结节内部特征(空泡征或蜂窝征、支气管狭窄或中断)和结节周围情况(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辐射剂量方面差异性.结果 低常规剂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为(3.16~3.6)mGy,常规剂量扫描CTDIvol为(12.88~24.44)mGy,低常规剂量组放射线辐射剂量低于常规检查组;低常规剂量组图像颗粒增粗,噪声增大,以纵隔窗较明显,肺窗肺尖处稍明显,病灶内部噪声值为47~265 Hu,而常规剂量扫描图像病灶内部噪声值为14.0~99.4 Hu,低于低常规剂量检查组(P<0.05).两种检查在显示病灶数量、瘤-肺界面征、结节内部特征及周围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磨玻璃结节ASIR低常规剂量扫描可降低扫描剂量,虽病灶噪声增加、图像质量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不影响磨玻璃结节的检出及征象分析,可用于体检及磨玻璃结节的随访.

  • 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及适宜扫描参数

    作者:程广;卢林民;潘正航

    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及适宜扫描参数.方法 将60例鼻窦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常规剂量CT扫描(100 kV、100 mA)及低剂量1CT扫描(100 kV、40 mA)、低剂量2CT扫描(100 kV、25 mA),CT扫描仪自动显示单次扫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对3组的CTDIw进行比较;由3位主治医师盲法分析各组的CT图像质量并分级.结果 常规剂量组的CTDIw与低剂量1、2组的CTDIw相比,后两者明显低于前者,剂量下降比率分别为59.97%、74.95%;低剂量1组与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满足诊断率一致,低剂量2组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满足诊断率亦下降.结论 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辐射剂量结合的优化.

  • CT剂量指数的研究

    作者:程祺钧;张增;朱福敏;付引弟;冯定华

    目的研究用不同积分区间(±7 T和±50mm)计算CT剂量指数(CTDI)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在标准的CT剂量监测模体上,测量日立W-1000型CT机的单层扫描的剂量分布曲线,根据分布曲线计算不同积分区所对应的CTDI值.结果对层厚大于7 mm(10mm)的单层扫描,±50mm积分长度所得的CTDI100小于±7T积分长度所得的CTDIF;对层厚小于7mm(5mm)的单层扫描,则CTDI100大于CTDIF.结论当扫描层厚不是7mm时,用100mm活性长度的笔形电离室测得的CTDI100与CTDIF有差异,为了便于统一比较,应对不同层厚的扫描作适当修正.

  • 济南市CT检查受检者受照剂量水平的研究

    作者:于磊;宋钢;刘伟

    目的 研究济南市CT检查受检者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临床实际成年患者CT检查时的照射参数对CT性能体模进行扫描,并记录剂量仪表显示值,分别计算断层扫描及螺旋扫描时CT剂量指数100(CTDI100)、CT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从而得出受检者CT检查时的实际受照剂量.结果 临床数据表明,针对不同个体,CT扫描剂量差别较大,主要由于其扫描范围差别较大有关.此外,由于设备螺距不同,也导致其DLP差异较大.结论 通过CT辐射剂量的监测、CT检查方法的改进及扫描方案的优化,在保证临床诊断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降低受检者受照剂量.

  • 常见扫描部位CT辐射剂量控制方法探讨

    作者:李纬;朱绍成;秦虹;闫莉;安恒彬

    目的 在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常见扫描部位CT辐射剂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常见部位的470例患者进行扫描参数优化,将扫描条件优化后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数据设为实验组,并评价图像质量;将未行扫描条件优化的CTDI、DLP和ED的数据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部位之间的辐射剂量.结果 470例图像中467例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3例未满足诊断需要,图像与剂量优化无关.实验组有效剂量比对照组各部位有效剂量平均降低了31.10%.结论 通过降低管电流和管电压、增大螺距以及使用体质量指数指导扫描条件等剂量控制手段能有效降低常见扫描部位的CT辐射剂量.

  • 宽束多排螺旋CT剂量的测量研究

    作者:徐辉;王建超;黄卓;岳保荣;冯泽臣

    目的 研究宽束多排螺旋CT标称线束宽度与CT剂量指数(CTDI)测量效率的关系,为完善我国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在一台128排螺旋CT上,分别使用100 mm笔形电离室和150 mm长PMMA体模组合,以及300 mm长杆电离室和450 mm长PMMA体模组合,测量从5~80 mm不同线束宽度下的CTDI100和CTDI300;用CTDI300近似代替CTDI∞,计算CTDI测量效率.利用IEC和IAEA出版物中建议的公式计算CTDI100,NT,比较计算值与CTDI300的差异.结果 不同线束宽度时模体中心位置的CTDI100的数值与CTDI300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线束宽度的增大CTDI测量效率随呈下降趋势,CTDI100与CTDI300的比值从线束宽度5 mm时的0.62,在线束宽度为80 mm时CTDI测量效率降至0.56.通过IEC和IAEA的修正公式,可以使CTDI100,NT与CTDI∞的比值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结论 目前广泛使用的CT辐射剂量表征量对评价宽束多排螺旋CT剂量时缺乏准确性,通过修正公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宽排CT探测器的剂量水平,关于如何准确表达宽束CT的剂量并采用简单的方法对其准确测量,国际社会仍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