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比较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收缩同步性

    作者:朱慧;谢剑;肖青叶;孙梅;李蓬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的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方法:收治孤立性CLBBB患者20例,孤立性CRBBB患者20例和健康成年人20例,分别计算出左心室各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RBBB组纵向、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增加(P<0.05);与正常组和CRBBB组比较,CLBBB组纵向、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明显增加(P<0.001).结论:CRBBB患者左心室内同步性轻度受损,而CLBBB患者左心室内明显不同步.CLBBB较CRBBB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性更显著.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评价H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

    作者:李敬

    目的:研究使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STI)检测 H 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58例,根据左室心肌指标将患者分为心室肥厚(研究组A)和非心室肥厚(研究组B)两组,研究组A患者26例,研究组B患者32例,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A的射血分数与其他两组无差异,其余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研究组B的LAD、IVSTd、LVIM、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的LS、RS数值较小(P<0.05)。结论:STI可以准确评价H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红菊;王浩;杨浣宜;徐楠;吴伟春;孙欣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STE)技术检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并与心脏核磁共振(CMR)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STE技术评价HCM患者左心室容积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CMR检查确诊的HCM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46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STE技术及CMR技术检测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左心室容积测定及其收缩功能的相关分析.结果 2DE、STE及CMR 3种技术检测HCM患者的LVEDV、LVES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而此3种技术检测LVEF,HCM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HCM患者中,应用STE技术所测得的LVEDV、LVESV和LVEF与CMR技术测量所得结果呈明显相关.结论 STE技术可以简便、准确地得到左心室容积曲线,相对于2DE双平面Simpson's法在定量分析左心室容积及其收缩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无症状饮酒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作者:康雯;礼广森;徐瑞;王远征;孟思思;罗文婷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技术评价无症状饮酒者随着饮酒时间因素改变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体检健康不饮酒男性作为A组(对照组).92例男性饮酒者根据饮酒时间长短分为3组:B组(轻度组)、C组(中度组)、D组(重度组).2D-STE测量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心室收缩期左心房整体应变率(SRs)、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整体应变率(SRe)及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整体应变率(SRa).结果 B组所有指标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LAVmin、LAVmax、LAVp、LAAEF及SRa与A、B组比较明显增大(均P<0.05),LAPEF、SRs及SRe明显减少(均P<0.05).D组LVDd、LVDs、IVSTd、PWd、LAVmin、LAVmax及LAVp与A、B、C组比较明显增大(均P<0.05),LVEF、FS、LAPEF、SRs、SRe、LAAEF及SRa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左心房功能的损害会根据饮酒时间的改变而改变,2D-STE技术能够有效评价无症状饮酒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情况.

  •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的功能及其同步性的评价

    作者:张艳娟;许迪;姚静;吴红平;谢冰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正常人、孤立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以及合并有心力衰竭的CLBBB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和机械同步性,并进一步分析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机械同步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孤立性CLBBB患者29例(CLBBB1),合并有心力衰竭的CLBBB患者20例(CLBBB2),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2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PS-Avg)以及18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从而计算出左心室18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CLBBB1组GLPS-Avg降低(P<0.05),Ts-SD延长(P<0.01);(2)与正常组和CLBBB1组比较,CLBBB2组LVEF、GLPS-Avg明显降低(P<0.000),Ts-SD明显延长(P<0.000); (3) LVEF与GLPS-Avg均反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孤立性CLBBB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值降低,左心室内同步性轻度受损,而合并有心力衰竭的CLBBB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左心室内明显不同步.

  • 二维斑点追踪与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对比研究

    作者:童春;黎春雷;宋家琳;黎鹏;申屠伟慧;邓又斌

    目的 初步评价二维斑点追踪、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 获取48例健康成人左室基底和心尖短轴图像,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2种方法测量收缩期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及左室扭转角度.结果 2种方法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左室扭转角度、扭转达峰时间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维斑点追踪观察者内变异系数更小.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和组织多普勒健康人左室扭转测值无差异,但二维斑点追踪观察者内变异系数更小,可重复性更高.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犬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胡伟;赵庆彦;于胜波;孙彬;陈辽;郭瑞强

    目的 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模型犬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15只比格犬分为对照组(7例)和肺动脉高压组(8例),分别于建模前和建模8周后观察比格犬的血压及心脏指标变化.计算左室侧壁平均应变(LV LAT LS)、间隔平均应变(IVS LS)及右室侧壁平均应变(RV LAT LS);计算左室纵向同步性(LVTsl-6SD);计算左室整体大扭转角度(LV twist degree).结果 肺高压组室间隔平均应变明显减小(P<0.001),右室侧壁平均应变明显减小(P<0.001),左室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增大(P<0.001),左室整体大扭转角度减低(P<0.001).结论 肺动脉高压可以影响室间隔收缩期应变、左室收缩期同步性及左室大扭转角度.

  • 斑点追踪技术对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及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莎;张立敏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的应变参数,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前及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铁煤集团总医院行室间隔修补术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30例,同时以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2D-STI得出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RPS)、左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CPS).测量常规二维参数,计算左房客积,并用体表面积进行标化.结果 VSD修补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显示,GLPS、GRPS、GCP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修补术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显示:GLPS、GRPS、GCPS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术后早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2D-STI的应变参数受负荷及左室收缩力的影响,对VSD修补术前及术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二尖瓣反流的影响机制

    作者:马春燕;任卫东;刘爽;于波;李秀云;姜小杰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检测二尖瓣乳头肌(MVPM)的同步性,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二尖瓣反流(MR)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伴MR接受CRT治疗的25例心力衰竭患者,术前3天和术后7天在CRT开启和关闭状态下进行超声检查,测量MR大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MRA/LAA)、左心室整体重构参数、局部重构参数及二尖瓣形态参数;STE测量左心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所在心肌节段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差(TAPM-PPM),并探讨以上参数与MR的关系.结果 术后MRA/LAA显著减小,左心室整体和局部重构参数及二尖瓣形态参数均改善,TAPM-PPM缩短;而CRT关闭后这些作用消失.TAPM-PPM是MR减少的有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RT可即刻减少MR,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二尖瓣乳头肌同步性有关.STE能准确检测MVPM同步性.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刘泳;罗楠;王诒焓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依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将其分为无左心室肥厚组(NH)33例和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4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PSSa)、心内膜下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PSSi)、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GRPSSa)、心内膜下心肌的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GRPSS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H组和CH组的GLPSSa、GLPSSi均降低(均P<0.05)。 NH组的GRPSS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PSSi也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CH组的GRPSSa、GRPSSi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应变的变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早于心肌全层。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术术前及术后左心房功能的评估

    作者:唐海林;黎鹏;胡功排;李俐;方辉;傅国胜;赵博文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经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术前及术后1年左心房功能的评估.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PTSMA手术HOCM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1±13)岁.心功能NYHA分级为(2.6±0.7)级.如果靶区域超声造影剂显示正常,通过球囊中心腔向导管腔内缓慢推注无水乙醇增大剂量3.0 ml,保持球囊充盈10 min.以LVOTG下降≥50%作为手术成功的标准.于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前及术后1年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包括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二尖瓣关闭不全(MR)的程度,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组织多普勒(TDI)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取室间隔和侧壁).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自动追踪左心房壁,并获取左心房容积曲线,获得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计算出左心房储备功能包括左心房充盈扩张分数(LAEI)及左心房舒张期排空分数(LADEI)、左心房管道功能包括左心房被动排空比(PE)及被动排空指数(PEI)、左心房泵功能包括左心房主动排空比(AE)及主动排空指数(AEI).PTSMA术前及术后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左心房容积参数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f检验.结果 PTSMA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LVOTG、MR的程度、左心房前后径、E/侧壁e'比值、二尖瓣环室间隔e'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26) mmHg vs (74±35) mmHg(1 mmHg=0.133 kPa)、0.93±0.35 vs 2.27±0.73、(40±6) mm vs (45±6) mm、12.6±3.8 vs14.6±4.6、(4.3±1.1) cm/s vs(5.0±1.3) cm/s,t=6.55、4.78、2.60、2.84、2.59,P均<0.05];心功能NYHA分级、二尖瓣环侧壁e'、E/室间隔e'比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0.5 vs 2.6±0.7、(6.9±2.3) cm/s vs (5.8±1.7) cm/s、20.2±7.1 vs 17.0±5.2,t=-3.32、-2.67、-2.93,P均<0.05].消融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LAVImax,LAVImin、LAVIpre-a、AE、AEI(%)下降[(32.7±7.1) ml/m2vs (38.9±9.3) ml/m2、(16.3±4.4) ml/m2 VS (20.7±5.5) ml/m2、(23.1±5.7) ml/m2vs (30.5±7.0) ml/m2、(41.5±8.7)%vs (53.8±10.4)%、(29.4±3.9)%vs (32.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3.11、3.38、3.92、2.17,P均<0.05);LAEI(%)、LADEI(%)、PE(%)、PEI(%) 增加[(100.1±19.3)%vs(87.9±14.7)%、(50.2±9.8)% vs (46.7±9.1)%、(58.5±11.8)% vs (46.1±9.1)%、(26.9±5.2)%vs (21.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2.33、-3.89、-2.74,P均<0.05).结论 HOCM患者室间隔消融术后1年左心房的储备及管道功能得到改善,而左心房泵功能及主动收缩耗能下降.

  • 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纵向应变变化与SYNTAX评分的关系

    作者:林晓燕;屈朝阳;苏津自;林联合;鄢磊;黄春燕;阮琴韵;柴大军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探讨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SCAD)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早期变化,评价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与SYNTAX评分(SS)的关系.方法 人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临床高度怀疑SCAD的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离线2D-STE分析.分别计算各段峰值纵向收缩期应变率(SRs)、峰值纵向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和峰值纵向舒张晚期应变率(SRa),以左心室16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值反映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GLS).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SS,依据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狭窄是否≥50%分为狭窄性CAD组(n=116)和非狭窄性CAD组(对照组,n=32),根据SS三分位数将所有狭窄性CAD患者分为3组:低SS组(SS≤8)、中SS组(SS 8~<17)和高SS组(SS≥17).结果 对照组与狭窄性CAD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狭窄性CAD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增加,且随着SS的增加逐渐加重.狭窄性CAD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峰)、E峰减速时间(DT)、GLS(绝对值)、SRs(绝对值)和SRe均较对照组下降,GLS(绝对值)、SRs(绝对值)和SRe随SS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中SS组的LVEF与对照组和低S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4.3)%比(62.5±3.8)%比(62.9±3.2)%,P>0.05],但中SS组的GLS、SRs和SR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S:(-16.8±3.2)%比(-19.2±2.4)%;SRs:一1.02±0.30比-1.18±0.20;SRe:1.26±0.40比1.59±0.20;均P<o.05].相关分析显示,狭窄性CAD患者的左心室GLS与SS、LV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VEF、体质量指数(BMI)、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高血压等因素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GLS与SS和糖尿病呈负相关,且独立于其他变量.结论 狭窄性CAD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异常早于LVEF,GLS与SS独立相关.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作者:李胜男;郑慧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ARVC)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合多排螺旋CT、心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手段,以及心电图等特异性表现,提高超声工作者对ARVC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ARVC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心室壁各节段应变率,与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右心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壁运动弥散性减弱以及局部减弱,部分病例可见室壁瘤形成,三尖瓣反流多见等.二维斑点追踪显示ARVC组整体右心室壁应变率减低,以右心室心尖段为著.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患者临床、心电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将大大提高ARVC的诊断率,超声心动图可较早发现患者的心脏改变,是评估患者预后及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及斑点追踪评价冠状动脉再通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

    作者:田川;李玉宏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显像(two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oronary arte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A CTO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CA CTOs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接受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RT3DE和2DSTI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进行测量分析,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PCI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LVEF显著增加(P<0.05),LVEDV和LVESV显著下降(P均<0.05),SDI也显著下降(P<0.05),LVGLS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指标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LVGLS的增加与LVEF增加呈正相关(r=0.27,P=0.02).结论 RT3DE的LVEDV、LVESV、SDI及2DSTI的LVGLS能较好地评价CA CTOs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情况,提示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

  • 肥厚型心肌病人左心房功能的超声检测价值

    作者:杨倩玫;郭丽苹;李慧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病人左心房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I技术检测肥厚型心肌病人房间隔及左心房侧壁中间段应变率曲线;应用RT-3DE检测肥厚型心肌病人左心房容积曲线,分析计算左心房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HCM组房间隔及左心房侧壁中间段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peak early diastolic strain rate,SRe)减低,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peak late diastolic strainrate,SRa)增高,二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1eft atrium passive ejection fraction,LAPEF)减低,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1eft atrium active ejection fraction,LAAEF)增高,左心房小容积(left atrial minimum vo1ume,LAVmin)增高,二者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较好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人左心房功能.

  •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霞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应变/应变率成像超声新技术,其无角度依赖性,且不受相邻心肌节段牵拉的影响,这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作为评价心房局部心肌功能的量化指标,为心房功能的临床定量评价提供了帮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2D-STE的基本原理及其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银荣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新技术,是应变/应变率成像的一种方法.这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能够区分节段心肌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量化心肌内的收缩不同步,评估局部心肌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简要阐述STE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并讨论该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郭春艳;赵树梅;陈晖

    左心室收缩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是二维Simpson方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声学造影剂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评价LVEF的准确性.然而,在一些特定疾病或左心室收缩功能存在细微变化时LVEF并不能真实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二维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它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够评价心肌的机械变形功能.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生理性和病理性左室心肌肥厚的左心室功能

    作者:谭伟;丁艳;王志斌;孙品;乐嘉芳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生理性和病理性左心室心肌肥厚的左心室功能.方法 高心组(50例),运动员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和运动员组比较,高心组Ss和SRs均显著降低(均P < 0.05),对照组和运动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STI技术可实时、准确地反映心肌收缩功能状况,并可对生理性肥厚心肌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进行鉴别.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右室心梗患者右心房功能的价值

    作者:栾丽娜;江泉;张渊;陈庆;胡常青;黄燕;杨寿强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估右房功能用于早期监测右室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随机入组左室下壁心肌梗死(INFMI)患者56例,其中单纯左室下壁心肌梗死(INFMI)34例、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INFMI+RVMI)22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及病例组.二维超声心尖四腔观测量右房上下径、左右径及面积;彩色多普勒测量三尖瓣血流图E峰值、A峰值及减速时间(DT);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瓣环右心室游离壁侧收缩期s′、舒张早期e′及舒张晚期a′;运用2DSTE评价右心房功能,测量右房收缩期应变(SS)、舒张早期应变(EDS)、舒张晚期应变(LDS).结果 病例组(INFMI+RVMI)的右房SS、LDS比对照组(INFMI)明显减低(P<0.05).右心房LDS截值<6.88%时,鉴别INFMI+RVMI与INFMI的AUC为0.834(灵敏度64.71%,特异度94.12%);SS截值<8.44%时,鉴别INFMI+RVMI与INFMI的AUC为0.713(灵敏度41.18%,特异度88.24%).结论 与INFMI患者相比,INFMI+RVMI患者的右心房储器和收缩功能受损更为显著.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价右室心梗患者的右房功能,右房LDS、SS可以提示左室心梗合并右室心梗的可能.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